《中国石拱桥》教案 (20)(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8 中国石拱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能力目标:2.初步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学习常见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并掌握它们的作用。
3.探究说明技巧,揣摩文章的语言,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情感目标: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赞扬人民的感情,树立献身科学的志向。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相关知识。
2.整体感知文章结构,把握中国石拱桥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一、善于预习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茅以昇的《中国石拱桥》,来一探究竟吧。
(1)作者我知道!茅以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茅以昇奋斗:人贵自立勤奋为桥茅以昇故事:钱塘江上经风雨八十一难造大桥(2)字词我熟识!弧形(hú)长虹饮涧(jiàn)匀称(chèn)桥墩(dū)河堤(dī)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推崇:十分推重。
惟妙惟肖:形容雕刻的十分精妙逼真。
(3)文体我了解!①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②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生动性、形象性。
③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④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用、画图表。
二、善于自学默读课文,思考问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注意,不是石拱桥)(2)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是什么?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三、善于探讨本文把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条理清晰地把中国石拱桥介绍给我们,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完成表格,并思考本文的说明顺序。
根据各座桥的建成时间,可以判断出本文运用的时间先后顺序。
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5)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6)卢沟桥的结构特点。
(7)卢沟桥的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
(8)卢沟桥的历史意义。
(9)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10)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
生生互动过程中,展示学生遇到自己拿捏不准的要及时向其他同学和老师求助。展示三则负责及时板书段意。
2.确认这篇说明文的类型。
展示四:根据全文内容及段意,这篇文章属于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请简述依据。
——事物说明文。全文介绍的对象就是客观事物。
三、【梳理-总结】
1.作者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实例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我国的石拱桥多得数不清,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例子?
(1)从桥的结构上讲,这两座桥代表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基本类型:单拱石桥和联拱石桥,很有代表性。
(2)分类:
按说明内容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按说明语言可以分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注意:没有“文”字)
(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作比较、引资料、画图表……特别提醒:说明方法用三个字表述,不要与论证方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混淆。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板书如下:
中 国 石 拱 桥
石拱桥的特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一 般 ————————→ 特 殊
逻辑顺序
我国石拱桥的特点(赵州桥、卢沟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及发展
表 象————————————-→原 因
四、【检测-反馈】
课后“思考探究”一、二
五、【课后作业】
《学法》“课堂探究”、“课堂训练”
生生互动,将本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讲出来就可,作用说不清楚不要勉强,由老师在
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7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学时数三学时单元第五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它们的作用。
3、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与段落的内部结构,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4、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重点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激发对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豪感。
2、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它们的作用。
难点1、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与段落的内部结构,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2、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导入新课第一课时同学们,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桥,一直营造出优美的意境。
古诗词中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美景,现代诗中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诗情画意,在外国电影中有《魂断蓝桥》的凄美爱情。
这节课我们跟随桥梁专家茅以升学习说明文《中国石拱桥》,了解中国石拱桥有怎样的特点。
讲授新课1.作者介绍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中国桥梁专家、教育家。
20世纪30年代,他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参与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晚年编写了《中国桥梁史》,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2.背景资料本文原载于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后经作者补充、修改。
作者在谈到本文的写作时说:“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
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即传播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3.知识链接说明文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学体裁。
说明文的特点:知识性(指其内容,使人有所“知”)、通俗性(指其语言,让人易懂)、条理性(指其结构,做到言之有序)。
说明文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中国石拱桥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2.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说明选材的代表性。
3.举例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二)能力方面:1.选取代表性事例说明事物特点。
2.圈画关键性语句说明事物特点。
3.运用已有的桥梁知识,通过想象设计未来的桥梁。
(三)德育方面: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教学重点1.常用的说明方法。
2.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与记叙文的区别。
3.写说明文要准确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方法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
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
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我们的祖先有不少杰出的发明创造,石拱桥的建设成就就令世人赞叹不已。
今天。
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看看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是怎样向读者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作者及相关资料介绍。
多媒体显示: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有。
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本文最早以表于是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文笔通俗易懂,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图片资源:茅以升】石拱桥用天然石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拱桥,这种拱桥有悠久的历史,现在在石史料丰富的地区,仍在继续修建,但以向轻型方向发展。
世界上最著名的割圆拱桥首推我国赵州桥。
按结构材料分类,桥梁主要有石桥和木桥两种,依跨数有单跨与多跨之别,依结构则有拱桥与梁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 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石拱桥取得光辉的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
学习端作答,汇报交流成果
观察,交流,讨论,反馈汇报
齐读课文,思考问题,探讨交流,作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PPT展示、一体机。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加分
利用展台,多媒体PPT展示、一体机。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加分
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加分
给予答对的学生表扬,班级优化大师加分。
能归纳总结的同学给予鼓励加分。利用展板展示学生的成果,一体机PPT出示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加分
活动三:合作探究
一、阅读课文4、5段
(一)作者从哪些方面对赵州桥进行了介绍说明?
(二)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
(三)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并标上相应的数据。
(四)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用展板展示个别学生的答案,然后PPt出示并讲解。
思考:为什么先说赵州桥,再说卢沟桥?
二、请阅读课文第6~8段
(一)请同学们根据文章内容总结卢沟桥的特征。
(二)以卢沟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举例子时为何不只选赵州桥,那样文章不是更简洁吗?
3.总之,信息技术可以把课堂生动化,可以使语文教学生动形象,提高教育训练水平,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潜力,提高教学效率。
3.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味作者对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美,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及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
明确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会别说明方法。
五、教学难点
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激发爱国热情。
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如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等。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能够准确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品味文章准确、严密而又生动的语言,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说明。
4.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说明。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把握中国石拱桥的基本特征。
2.整体感知文章结构,梳理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各种各样的桥,你们能说说自己印象中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吗?(提问 1)明确:学生可能会描述桥的形状、材质、功能等。
2.我国有很多著名的石拱桥,大家知道有哪些吗?(提问 2)明确:学生可能会提到赵州桥、卢沟桥等。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向我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展示课题:中国石拱桥)二、知识备查1.介绍作者茅以昇及写作背景。
茅以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著名的桥梁学家、教育家。
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还参与设计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20 世纪 60 年代初,我国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国际反华势力加强对华经济制裁。
在这样的情况下,茅以升写下《中国石拱桥》,展现我国桥梁的悠久历史、伟大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鼓舞国人斗志。
2.讲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常见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摹状貌、引用。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1.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探究欲望;
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及时解答,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五、成果分享与总结
1.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分享学习成果;
2.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强调石拱桥在建筑和文化中的价值;
6.成果分享: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共同提高。
7.总结回顾: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石拱桥的知识点,巩固记忆。
五、教学难点解析
1.石拱桥的力学原理和建筑工艺;
2.石拱桥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石拱桥的价值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突破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从不同角度评价石拱桥的价值。
举例解释:
-对于石拱桥的力学原理和建筑工艺,教师可通过图片、模型或动画等教学资源,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以便于他们理解;
-针对文章中的专业术语和古汉语表达,教师可进行解释和举例,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
-通过引导学生探讨石拱桥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学生认识到石拱桥不仅是建筑作品,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理论介绍:讲解石拱桥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使学生了解其在建筑史上的地位。
3.案例分析:展示具体石拱桥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石拱桥在实际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原理。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针对石拱桥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鼓学生提出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5.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石拱桥搭建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石拱桥原理的理解。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相关知识,感受石拱桥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注重实用性,符合八年级学生的知识深度。
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明确说明对象,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2.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掌握抓住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3.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1.明确说明对象,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2.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掌握抓住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讲授点拨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通过港珠澳大桥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图片展示)【任务驱动】: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的港珠澳大桥,你会如何介绍呢?【过渡】:也许同学们会觉得有点难度,下面我们把桥的范围缩小,局限于中国石拱桥,向我们的茅以升爷爷学习,看看他是如何介绍中国的石拱桥的。
(二)预习检测(三)整体感知1.阅读文章,给文章划分段落。
2.朗读课文(1-2段),概括中国石拱桥有哪些共同特征?【明确】:中国石拱桥有三个特点: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四)细读文本,把握特征以及说明顺序1.师生合作,提取关键信息,填写表格。
【过渡】:作者通过书面的形式向我们介绍赵州桥,同学们能否化文字为图画,形象生动地用图画向我们介绍赵州桥呢?➢学生活动3:根据文本提示,绘出赵州桥,并在相应位置标示。
2.思考:为什么要选两座桥来做例子?两座桥有何不同?3.讨论:文章第9、第10段能否删掉?【明确】:①不能。
第九段写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通过逻辑顺序说明我国石拱桥发展的本质特征。
②不能。
第十段写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作者对祖国发展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③作用:这两段不仅使全文结构严谨,而且使得文章主题得到升华。
【过渡】:作者通过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对赵州桥和卢沟桥进行介绍。
那文章在介绍的时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五)抓住关键词句,把握说明文描写方法和语言1.找出文章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说说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说明文,明确说明对象,把握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
2.理清说明思路,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和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中国石拱桥不朽价值,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重点难点】1.明确说明对象,把握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
2.理清说明思路,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诵读名句石桥、木桥、天桥、高架桥、立交桥……生活中有无数的桥。
这些桥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请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理解,用一句话说说“桥”是什么?两端固定,横跨在河流或道路之上以便行人或车辆通过的建筑物。
你知道哪些关于“桥”的诗句和俗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路归路,桥归桥。
2.导入新课“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是童年的开心与快乐;“二十四桥明月夜”是杜牧的感慨与浪漫;“小桥流水人家”是游子的渴望与温暖;“路转溪桥忽见”是辛弃疾的焦急与惊喜;“船到桥头自然直”是人们的乐观与豁达……桥总是连接着诗意,连接着美好,连接着浪漫。
“桥”为有何如此高的文学和美学价值?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茅以昇的《中国石拱桥》。
二、知识简介1.了解作者茅以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撰写了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著有《中国桥梁史》《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石拱桥的基本概念。石拱桥是指以天然石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拱桥,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造型美观等特点。它在古代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石拱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非常感兴趣,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讲解赵州桥、卢沟桥等著名石拱桥的例子,学生们对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在讲授石拱桥的结构和受力原理时,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起来有些吃力。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打算采用更多直观的教具,如模型、图示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石拱桥的基本概念、结构、分类和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石拱桥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的桥梁建筑。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文化传承:石拱桥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明。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掌握,教师可以布置相关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说明语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和历史地位。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石拱桥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欣赏传统建筑艺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案,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石拱桥的定义与特Leabharlann ;2.中国石拱桥的历史演变;
3.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介绍及其在石拱桥建筑史上的地位;
4.石拱桥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5.阅读理解与写作练习:分析文章结构,体会说明文的写作特点,进行仿写练习。
3.提升思维品质与表达能力: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说明文的写作能力;
4.增强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石拱桥的定义、特点及其历史演变,掌握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地位。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石拱桥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8《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表格式).doc
《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历史知识,但对于古代桥梁建筑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学生可能对桥梁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对石拱桥的具体特点和历史背景可能缺乏深入理解。
因此,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目标文化自信通过学习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和特点,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语言运用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特别是对古代建筑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分析石拱桥的设计和功能,理解古代工匠的智慧。
审美创造引导学生欣赏石拱桥的美学价值,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理解石拱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原理。
2. 掌握文言文中与建筑相关的专业术语。
3. 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难点1. 如何将文言文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 如何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欣赏和评价石拱桥的艺术价值。
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石拱桥模型、相关历史资料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 展示各种桥的图片,提问学生对桥的印象和认识。
2. 引入课题《中国石拱桥》,简述石拱桥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3.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石拱桥有哪些特点吗?”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激发学生对石拱桥的兴趣,为深入学习做铺垫。
知识讲解1. 详细讲解石拱桥的结构特点,如桥洞成弧形,结构坚固等。
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帮助学生系统理解石拱2. 引用课文内容,解释石拱桥的历史和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3. 提问:“石拱桥为何能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息,思考并回答问题。
桥的结构和文化价值。
案例分析1. 展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图片和资料。
2. 引导学生分析这两座桥的设计特点和历史意义。
3. 提问:“这两座桥的设计有哪些创新之处?”观察图片,阅读资料,参与讨论并回答问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2.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学习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2.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学习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板书课题:中国石拱桥(二)说一说题目1.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提示:说明文2.你知道什么是“拱”吗?提示: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拱”结构的作用:具有更大的力学优点,在建筑中广泛使用。
(三)看一看代表——赵州桥、卢沟桥1.齐读第二段,说一说石拱桥有什么共同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2.赵州桥、卢沟桥有何特别之处?2.教师画图,学生讨论。
老师画一个图(画桥的简图)。
一个大拱,还有四个小拱。
现在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大拱和小拱的关系。
提示:“肩”:拟人,准确。
扩展提问:文章还有哪些词用得特别准确?还有哪些词用得特别生动?3.学生构思并画出赵州桥的建筑图纸。
我先画_________,再画_________, 接着画_________,最后画_________。
学生安静读书三分钟,标画图纸提出问题:(1)请学生回顾构思图纸的过程,先画赵州桥整体长和宽还是先画大拱?提示:文章先写了赵州桥的长和宽,也就是整体大小,然后按照具体构造进行说明结论:大拱的长度受整体长度的制约,所以要先画出整个桥的尺寸。
(2)画大拱、小拱、拱圈的顺序能不能打乱?提示:作者的文字介绍也是从最重要的部分—大拱开然后依次介绍小拱、拱圈。
所以顺序显然是不能打乱的,因为大拱是赵州桥最重要的部分。
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语文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与段落的内部结构,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与段落的内部结构,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与段落的内部结构,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播放《赵州桥》视频。
)同学们,赵州桥的巧夺天工一定让大家念念不忘。
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中国石拱桥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
设计意图:唤醒旧知,勾连新知,帮助学生创设情境,学习本课文章。
二、夯实基础1.预习检测(1)字词正音雄(xióng)跨记载(zǎi)残损(cán sǔn)桥墩(dūn)推崇(chóng)序幕(mù)侵略(qīn lüè)古朴(pǔ):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交头接耳:形容人与人靠得很近低声交谈。
惟(wéi)妙惟肖(xiào):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
独一无二:意思是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2)作家简介茅以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茅以昇早年留学英国,其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1921年,他回到祖国怀抱,20世纪30年代,茅以升在钱塘江大桥工程技术上的成就曾令国外同行对中国的桥梁建筑工程师刮目相看,20世纪50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茅以昇担任由中外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的14个难题。
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为这个历史性的重大建筑贡献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拱桥》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能力目标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3.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方法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
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
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说明对象,明确其特征;局部探究,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教学步骤]一、导语桥是大地上最真实、最亲切的形象,它总是那样的平凡又像是没人关心似的,从溪流的这一边跨搭到那一边,经受千人踩踏,暴洪冲刷,坚贞的挺立是它不变的形象。
以上是文人骚客笔下的桥。
而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又该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石拱桥》。
二、讨论课题(1)分析"中国石拱桥"这个短语的结构。
名词性偏正短语。
中心词--"桥"几个定语--"中国"(的)--"石"材(的)--"拱"形(的)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
(2)"拱"字释义。
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
"拱",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拱,斗拱等,取义引申"环绕"、"弧形"。
"拱桥",也是这样。
(3)解题:我们要学的这将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
(4)教师简介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三、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
1.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
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旌四、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
1.教师指出说明文是给人以知识的,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从文章中所获得的知识。
(1)学生默读课文,自行查找、概括。
(2)小组讨论,要求人人发言,积极参与。
(3)全班交流。
明确:本文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
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
最后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2.局部探究。
(1)请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①学生齐读第四、五段。
②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即“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此外,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有不少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表明其历史悠久;“非常雄伟”“形状像一张弓”“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结构匀称”“古朴美观”表明其形式优美;“保持原来的雄姿”“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表明其结构坚固;“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唐朝张NFEAF明其成就突出,堪称杰作。
教师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桥梁,它从四方面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
(2)请同学独立分析第六、七、八段。
明确:“修建于1189年到1192年间”,距今830多年,表明其历史悠久;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相联而成”“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表明其形式优美;河堤冲毁桥无恙表明其结构坚固;13世纪就闻名于世,受马可•波罗的盛赞表明其成就突出。
3.教师总结: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某一事物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在于这个事物的特征。
要让别人认识、了解这个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来介绍。
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都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五、延伸拓展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98引自《辞海》对卢沟桥介绍的文字,然后与课文相比,多了哪些内容?是否因此觉得课文里对卢沟桥的说明不够全面?学生明确:《辞海》还提到的内容有:碑亭内有“卢沟晓月”汉白玉碑;桥东附近宛平城内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纪念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旁另建有新桥等内容。
课文里介绍卢沟桥,着重介绍了它身上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地方,如果像《辞海》那样面面俱到,势必会模糊了文章的写作目的。
教师总结:写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不能面面俱到。
六、布置作业1.请理清关于赵州桥、卢沟桥的文字的说明顺序。
2.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延伸拓展,便于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教学步骤]一、检查作业请同学展示赵州桥的示意图,小组评议,选出最好的,进行全班交流。
二、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
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
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
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1.学生阅读上文,初步了解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
2.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有关赵州桥、卢沟桥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学生明确: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
以赵州桥为例说明。
介绍赵州桥时,先简单交代赵州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及解放后对它进行的修整。
接着用具体数字说明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赞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然后分四点对赵州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创性及艺术价值进行具体说明。
第一点是说大拱弧度大,便于车马上下。
第二、三两点是从桥拱设计的独创性方面进行说明,即“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样的设计使桥梁坚固耐用。
第四点说桥梁与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教师总结: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这两座桥的。
三、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图片显示: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粗的词“石拱桥”“桥”“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比较”一词,去掉行吗?)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加粗的词能否去掉?)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几乎”去掉行吗?)6.(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
7.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②卢沟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朗读句子,思考、体会,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1.不能互换。
因为课文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所以第一句紧扣题目,使用“石拱桥”的概念。
远古时候,人们只能以神话的形式认识世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这里只能用“桥”,才能跟“神话”相照应。
至于“把拱桥比作虹”则紧扣“拱桥”桥洞呈弧形的特点。
2.“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3.“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
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
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4.“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
“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5.“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6.“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
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7.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
“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教师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综观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
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
学生找语言准确、严密的例子在班上交流。
四、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
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
五、课堂练习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竹子竹子这个家族非常庞大。
在我国就有250个成员,常见的有毛竹、苦竹、方竹、凤尾竹等十多种。
正像菱角不都是两个角的,还有三个角、四个角、无角的一样,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其中最重要的是毛竹。
它的躯干又圆又粗,魁梧而高大,可谓这个家族中的“大丈夫”,它生性喜酸,专爱生长在肥沃酸性土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