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简介
平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简介资料
![平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2367053a58da0116c1749a6.png)
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简介一、规划层次及范围1.市域:为xx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
核心内容为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城市规划区:东起白水打虎村、西至市域行政边界、南至麻武乡及大寨塬、北至白庙塬及草峰塬,总面积约805平方公里。
核心内容为编制规划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3.中心城区:东起马峪口河,西至后沟及颉河川区,南起高速公路及南部台塬地,北至北山根,以及外围白庙塬和精细化工组团,总面积约142平方千米。
核心内容为编制中心城区规划。
二、城市发展目标以循环经济示范区、干旱山塬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试点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等的建设为突破口,将xx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示范城市。
三、城市性质及职能1.城市性质:甘肃省域副中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陕甘宁结合部以文化旅游和工贸物流为主的生态宜居城市。
2.城市职能: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陇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和西电东送重要枢纽,甘肃省东部重要的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基地,陕甘宁结合部商贸物流和交通枢纽,甘肃省特色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
四、城市规模与城镇化水平1.市域:2020年,市域总人口发展到240-24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7-48%;2030年,市域总人口发展到250-25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0-65%,与全省城镇化水平同步。
2.中心城市: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发展到42万人,建设用地面积48.3平方公里;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发展到55万人,建设用地面积63.2平方公里。
五、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构建“一主三副三节点、两轴三区双通道”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其中:1.“一主”:区域发展核心中心城区,为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甘肃省域副中心。
2.“三副”:市域副中心城市华亭县城、泾川县城和静宁县城。
3.“三节点”:市域节点城市崇信县城、灵台县城和庄浪县城,为各自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甘肃各州市简介
![甘肃各州市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48f14e80242a8956bece4b1.png)
古凉州(今甘肃武威)南城门南城门,又名昭武门。
始建于隋代,后历经战乱,几经毁坏。
明王朝为了巩固加强凉州这一战略要地,采取外筑边墙、内修城池的措施,从明洪武十年(1377)至万历十五年(1617),历时240年,对凉州城进行增修加固,新修了西城门,修建了东、南、北三大城门楼,创修吊桥四座,挖了深6米的城壕,在城墙四周修建了箭楼、逻铺三十六座;后来又用城砖包砌了全部城墙。
经过这些增修加固,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城汤池”。
及至近代,原城墙、城门均已损毁,唯有南城门楼还遗有两座高约10米的土台。
原城楼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造型古朴雄伟。
据说,每当天气明朗无风时,夜上城楼,可清晰听到如细雨在瓦上淋沥的声音,故有“夜雨打瓦”之称,为凉州一景。
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倡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多渠道筹资1000多万元重修了南城门楼。
复原的城门楼通高39.6米,在门洞顶部平台建有三层重檐歇山顶式建筑。
目前,4万多平方米的南城门楼广场已建成,成为武威又一新景点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东接张掖,南毗青海,西邻新疆,北界内蒙古和蒙古国,辖肃州、敦煌、玉门、金塔、安西、肃北、阿克塞7个县市区。
其中肃北为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为哈萨克族自治县。
酒泉市古称肃州,从古到今一直是河西的军事、交通重镇和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图为位于酒泉市东北210公里处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是中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也是各种型号运载火箭和探空气象火箭的综合发射场,拥有完整、可靠的发射设施,能发射较大倾角的中、低轨道卫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成功地发射了21颗科学试验卫星,其中,这里发射的8颗可收回卫星,成功率达100% .位于酒泉嘉峪关市域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长城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
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有“天下雄关”、连睡锁阴”。
原崇信简介
![原崇信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fbbd7f9581b6bd97e19ea47.png)
原崇信简介篇一:平凉简介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地处北纬34°54’--35°43’,东经108°30’--107°45’之间,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
全市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六县和崆峒一区,总土地面积1.1万平方公里,海拔在890--2857米之间。
年均气温8.5℃,降水量在450--700毫米之间。
平凉市的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
在全省气候区划中,属于泾渭河冷温带亚湿润区。
在农业气候区划中,属于陇东温和半湿润农业气候区。
根据气象上通常把气候平均温度大于22℃定为夏季,小于10℃定为冬季,10至22℃以下为春、秋季的标准划分。
春、夏季106天,秋季为77天,冬季为182天。
又根据物候反映和农事活动划分四季,则把0℃以上至15℃以下定为春季,15℃以上定为夏季,15℃以下至0℃以上定为秋季,0℃以下定为冬季。
四季按此标准划分,春季为3、4、5月,夏季为6、7、8月,秋季为9、10、11月,冬季为12、1、2月。
全市气候总的特点是南湿、北干、东暖、西凉。
由于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气候的垂直差异明显。
一般规律是:海拔每升高100米,生长季缩短5天,大于10℃的积温减少107℃,无霜期减少3.1天。
平凉市年平均降水量511.2毫米。
各季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匀,冬春雨少,6月下旬进入雨季,至10月上旬左右结束。
主要降水集中在7、8、9 三个月。
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1964年降水量最多,达744.5毫米,1942年最少,只有249.9毫米,每隔3至10年就出现一个枯水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
枯水年过后一般都紧接一个丰水年(降水量为600毫米)。
由于陇山余脉的地形影响,降水的区域分布比较明显,但总的趋势是由西南向西北递减,西南部山区年平均降水量可达600毫米以上,西北部的安国、大秦、西阳一带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泾河川区及北部塬区降水量在550毫米左右。
我的家乡崆峒区
![我的家乡崆峒区](https://img.taocdn.com/s3/m/a8087d432e3f5727a5e96248.png)
资源概况
• 1自然资源
•
崆峒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地下矿藏有煤 、铁 、
铜 、磷 、石灰岩 、水泥石灰岩、白云岩、陶土 、粘
土、耐火粘土、石膏等16种12大矿点, 储量达5亿多立 方米。植物资源1300多种,动物资源50多种。
• 2电力资源
•
电力供应充足,有120万千瓦火电厂1处,330、110
千伏和35千伏特等变电站7处,小水电站1处。
2.崆峒古镇·问道驿站项目的建设实施,将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内 涵,提升崆峒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对全面带动平凉市旅游产业开发、延 伸和完善服务功能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太统森林公园-----“西来第一园 ”
• 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南6.5公里处, 占地面积21.7万亩,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森林公园。公园 森林覆盖率70%,是天然动植物园,有木 本植物33科90多种,草本植物3000多种, 实用真菌20余种,生栖有金钱豹、梅花鹿、 狍子、麝、锦鸡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30多种。自然景观独特,群峰环翠,万壑 松涛,波澜壮阔,主峰太统山海拔2234米, 为平凉最高峰。
我国武术奇葩。
•崆峒派武术发源于美丽的5A级旅游圣地——崆峒山,崆 峒武术在其手法,套路、技击功夫上成为一体,讲究实打、 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加功力为目的。崆峒派武术特 点是“奇兵”(兵器),它不属于十八般兵器。形。崆峒 派武术飞练分八大门,从初级到高级依次为飞龙门、追魂 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花架门、奇兵门和玄空门。 除此,还有一套先天十八罗汉手,相传此拳是达摩所创的
我的家乡平凉课件
![我的家乡平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ed2c7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e.png)
推荐入住平凉市区的特色民宿, 如崆峒山下的山水民居、莲花台 附近的农家乐等。
06
相关资源
相关网站推荐
平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平凉市文化和旅游局官网
平凉市图书馆官网
相关书籍推荐
《平凉历史人物》 《平凉民俗文化》
《平凉旅游攻略》
相关影视作品推荐
《大河向东流》
《崆峒山下》
《平凉故事》
感谢您的观看
平凉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4°54′—35°43′,东经108°30′—107°45′之间。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平凉 市城区位于市中心,海拔高度在1400—2200米之间。境内最高点是崆峒山,海拔2453米。
历史沿革
• 平凉市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设制。西周时,平凉境内有诸多氐族部落,秦、汉时形成县(道)、郡建置体系。魏晋 南北朝时期,先后增设过安定郡、平凉郡。唐武德二年(619年),废平凉郡设平凉镇。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废道建 州,平凉并入泾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平凉路改设平凉府。清同治十年(1871年),恢复平凉县。民国二年( 1913年),改平凉府为平凉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平凉县为平凉市,2002年6月28日撤地设市。
美、外酥里嫩。
崆峒山麻腐
是平凉市崆峒山的特色美食,以 绿豆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浆、 过滤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口感
细腻、清香可口。
特产
平凉苹果
是平凉市的特产水果,以个大、色艳、汁多、口感爽脆而著称, 营养丰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崆峒山蜜枣
是平凉市崆峒山的特产,以枣树为原料,经过晾晒、烘干等工序制 作而成,口感甜润、清香可口,具有滋补养颜的功效。
文化特色
• 平凉市有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古灵台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此外,剪纸、刺绣、泥塑、砖雕等民间工艺品深受游客喜爱 。平凉市还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的重要地区之一,留下了 许多革命文物和纪念地。
平凉市情简介
![平凉市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ca711d526fff705cc170a8c.png)
市情简介平凉是甘肃东部主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辖崆峒区和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六县一区,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2万,有汉、回、蒙、满等18个民族。
区位优势明显平凉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大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自古为关中之门户,是甘肃的“东大门”,素有陇东旱码头之称。
312国道横穿全境,宝中铁路纵贯南北,平定高速连接西安兰州,随着宝平、平天高速和西平、天平铁路及750KV超高压、±800KV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陆续建成,平凉将成为甘肃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西电东送的电力枢纽。
历史源远流长早在3000多年前,周朝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农耕文化。
公元358年,前秦大将军苻坚进攻前凉,置平凉郡,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由此得名。
历史上曾孕育出世界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唐代著名政治家牛僧孺,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赵时春等一批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
文化底蕴深厚相传西王母降生于泾川回山,轩辕黄帝问道广成子于崆峒山,秦皇汉武祭天在莲花台。
境内已发现仰韶、齐家等各个时期的古遗址1192处,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5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
- 1 -资源相对富集煤炭地质资源量在650亿吨以上,已探明可开采储量74.28亿吨。
华亭煤田是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黄陇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油资源量4.3亿吨以上,石灰岩储量30多亿吨,水资源总量13.73亿立方米,现状总用水量2.4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22.3%。
有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观100多处。
产业优势突出培育形成了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主导产业。
原煤产量达到2200万吨,火电装机容量420万千瓦。
“平凉红牛”为全国唯一的活牛类证明商标,牛饲养量达到103万头。
“平凉金果”获得全国第一个苹果类证明商标和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认证等5张国家级名片,果品总产量达到78万吨。
以崆峒山为主的旅游业年接待人数421万人(次)。
平凉崆峒古镇简介
![平凉崆峒古镇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ccc9b1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6.png)
平凉崆峒古镇简介
平凉崆峒古镇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
深厚的古镇。
崆峒古镇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镇之一。
崆峒古镇以其独特的历史文
化和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崆峒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里有唐
代的城墙、城门、古井、古桥、古街、古巷等建筑,还有唐代的文化
遗存,如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故居、唐代诗人李白的诗碑等。
这些历
史文化遗产见证了崆峒古镇的历史沧桑和文化积淀,也是游客们了解
崆峒古镇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崆峒古镇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这里有壮观的崆峒山,有清
澈的河流和湖泊,还有茂密的森林和草原。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尽情
享受大自然的美妙,感受自然的力量和神秘。
崆峒古镇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传统的民间艺术、民俗节庆等。
这
里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参加各种民俗节庆活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崆峒古镇的美食也是游客们不能错过的。
这里有各种特色美食,如崆峒牛肉、崆峒酥油茶、崆峒烤羊肉等。
这些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游客们品尝当地美食的绝佳选择。
总之,崆峒古镇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古镇,是游客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风光的重要场所。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妙,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品尝当地美食,留下美好的回忆。
平凉简介介绍
![平凉简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6d13ec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3.png)
01
02
03
民俗文化
平凉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 ,如社火、舞龙、舞狮等 传统表演艺术。
美食文化
平凉的美食文化也十分丰 富,如平凉烧鸡、平凉蒸 粉等地方特色小吃。
宗教文化
平凉市是一个多元宗教的 城市,有着佛教、道教、 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信仰 。
文物古迹
古建筑
平凉市拥有许多历史悠久 的古建筑,如崆峒山古建 筑群、华亭古建筑群等。
文化旅游产业
依托平凉市丰富的文化旅游资 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
特色旅游品牌。
现代农业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 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
量。
先进制造业
引进和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 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
发展。
展望未来
经济持续增长
通过实施发展规划和重点发展领域的努力,平凉市有望实现经济 持续增长。
平凉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历史背景与文化 • 经济与产业 • 社会生活与民生 • 旅游景点与美食 • 发展前景与展望
0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 东邻陕西省咸阳市,西连兰州市,南与甘肃定西市接壤,北接 宁夏固原市。
古墓葬
平凉市也发现了许多古墓 葬,为研究多珍贵的 石窟和造像,如泾川南石 窟、华亭北石窟等。
03
经济与产业
经济与产业
•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东邻陕西省咸阳市,西连甘肃省兰州市,北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 川市,南界甘肃省天水市,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平凉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
平凉崆峒古镇简介
![平凉崆峒古镇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47e5f6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8.png)
平凉崆峒古镇简介平凉崆峒古镇简介1. 引言平凉崆峒古镇,位于中国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古镇。
它坐落在崆峒山脚下,悠然宁静,风景如画。
作为一个融合了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地方,崆峒古镇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和领略。
2. 历史沿革崆峒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46年的西周时期。
当时,这里是西周国都的周后都,被称为"酒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酿酒之地。
随着历史的演变,崆峒古镇逐渐发展壮大,并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
在唐宋时期,崆峒古镇是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交流的枢纽,留下了许多古迹和文化遗址。
3. 崆峒山崆峒古镇背依着崆峒山,临近黄河,是一个山水相依、风光秀丽的地方。
崆峒山以壮丽的山势、奇特的地质景观和丰富的植被而闻名。
登上崆峒山,可以俯瞰整个古镇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宏伟壮观。
崆峒山还有许多古老的道观和寺庙,是中国道教和佛教的重要地点之一。
4. 文化遗产崆峒古镇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闻名。
古镇内有众多古建筑,如古城墙、古街巷、古寺庙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崆峒古街,这条街道保存完好,其建筑风格典雅,展现了明清时期的风貌。
在这条古街上,游客可以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崆峒古镇还有许多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手工艺品、民间音乐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5. 特色活动崆峒古镇还有许多独特的活动和节日庆典。
其中最著名的是每年的中国崆峒山文化旅游节。
这个节日以展示崆峒山文化和推广旅游为主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参与者。
节日期间,游客可以观看各种文艺表演、参与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品尝当地美食等。
还有许多庙会、花灯展和民俗活动等,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传统文化。
6. 结论崆峒古镇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自然美景的地方。
它的丰富文化遗产、壮丽山水和独特活动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对于喜爱历史和文化的人们来说,崆峒古镇绝对是一个不可错过的目的地。
平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简介
![平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627b0d8647d27284a73519a.png)
平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简介一、规划层次及范围1.市域:为平凉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
核心内容为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城市规划区:东起白水打虎村、西至市域行政边界、南至麻武乡及大寨塬、北至白庙塬及草峰塬,总面积约805平方公里。
核心内容为编制规划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3。
中心城区:东起马峪口河,西至后沟及颉河川区,南起高速公路及南部台塬地,北至北山根,以及外围白庙塬和精细化工组团,总面积约142平方千米。
核心内容为编制中心城区规划.二、城市发展目标以循环经济示范区、干旱山塬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试点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等的建设为突破口,将平凉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示范城市。
三、城市性质及职能1.城市性质:甘肃省域副中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陕甘宁结合部以文化旅游和工贸物流为主的生态宜居城市。
2.城市职能: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陇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和西电东送重要枢纽,甘肃省东部重要的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基地,陕甘宁结合部商贸物流和交通枢纽,甘肃省特色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
四、城市规模与城镇化水平1.市域:2020年,市域总人口发展到240—24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7-48%;2030年,市域总人口发展到250-25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0-65%,与全省城镇化水平同步。
2.中心城市: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发展到42万人,建设用地面积48。
3平方公里;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发展到55万人,建设用地面积63。
2平方公里。
五、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构建“一主三副三节点、两轴三区双通道”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其中:1。
“一主":区域发展核心中心城区,为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甘肃省域副中心。
2。
“三副”:市域副中心城市华亭县城、泾川县城和静宁县城。
3。
“三节点”:市域节点城市崇信县城、灵台县城和庄浪县城,为各自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平凉
![平凉](https://img.taocdn.com/s3/m/b529974b767f5acfa1c7cd40.png)
黄帝问道于广成子
崆峒文化
峒世 派界 武非 术物 质 文 化 遗 产 —— 崆
崆峒山是中国武术发 祥地之一,中国第一 部辞书《尔雅》中就 记载说:“空同之人 武。”
。崆峒武术与道 教文化紧密相连, 神秘奇诡,风格 独特,实为我国 武术奇葩。
崆峒文化与崆峒酒文化
成立于1951年的原柳湖春酒厂生产的“崆峒”系列酒, 最初由几家小作坊合并而成,传说他们有几百年甚至千 年以上的历史。它也一定在平凉的政治、经济、文化、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是如今的 新世纪“崆峒”酒人把这厚重的崆峒文化和崆峒酒文化 传承并发扬光大,在发掘崆峒文化和崆峒酒文化的基础 上,提出了“做酒如做人”、“做酒是做酒文化”的全 新理念,把人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文化溶入做酒,使“崆 峒”酒文化得到发展和升华,并与崆峒文化的重要内涵 作为“天下道教第一山”的“道德论”相得益彰。 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 成礼”三类。几千年的酒历史,酒的作用还包括“酒以 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
社火
在十五前后的三四天内,各村社的 社火摊子不仅在本村本社挨门挨户地表 演,还要到外村外乡一展各自的看家本 事,或舞龙或舞狮,或高跷旱船,或耍 高台或扭秧歌,或摆阵或唱曲
燎疳 正月二十三,在平凉人的心目中是又
一个祛邪扶正的日子。这一天晚上,人们在 院门口或路旁燃起火堆,男女老少相继跨越, 以期祛除疳害,并预卜五谷丰歉。这一天, 人们(多由孩子们承担)将春联、纸灯笼等收 集在一起,并杂以蒿草、树枝等备作燃料, 同时用棉花、纸、秫秸搭配做成人形的“燎 疳娃娃”(也叫“燎疳媳妇”)备用。
级华 森亭 林莲 公花 园台 为 省
金兀术后裔泾川完颜村
我的家乡平凉,
![我的家乡平凉,](https://img.taocdn.com/s3/m/025cada90029bd64783e2c9c.png)
甘肃秦腔是金元“兰州影”和明代“西秦腔”发展的继续 和一脉传承,明末清初逐衍为甘肃秦腔声腔剧种,行腔念 白取用甘肃方言,并流播大江南北。
•
羊肉泡馍。已有六十年经营历史,是独特的伊斯兰风味食品。平凉羊肉泡漠选 取料羊,也叫站羊,肉质肥嫩可口,采取“单走”,即羊肉和泡馍分别送上。肉 汤清而不腻,鲜而不膻,辅以香油、油泼辣子、香菜、糖蒜。羊肉性热,含高蛋 白成份,老幼皆宜,经常食用,可健身壮体,实属冬令大补佳品。 平凉酥饼。具有地方风味的大众化美食,也叫酥馍,平凉酥馍分为汉民的暗酥 酥饼和回民的明酥、扯酥酥饼三大类。暗酥饼表面不见酥,吃到口里才觉酥,有 五香味的咸酥饼和包糖馅的甜酥饼两种。明酥饼表面油亮酥脆,吃口酥软,也分 甜、咸两种。酥饼的花样有牛舌头、麻鞋底、“一道眉”和方块等十多种。 平凉酿皮子.制作的主要程序是:先将和好的面团置于清水盆中,攥、揉、搓洗, 直至分离成淀粉和面筋,将淀粉放入专用的酿皮锣蒸煮,吃时切成条状,入盘或 碗,调以盐、醋、蒜泥、油泼辣子、芝麻酱等佐料即可。它的特点是薄软柔韧、 酸辣凉爽。 羊肉涮锅。讲究用当地料羊肉,精选细做,配以豆腐、粉条、葱、韭、蒜以及 辣子、油、盐、酱、醋等。享用时,铜火锅内汤料翻滚,进餐者将羊肉薄片及其 他备料放入锅内,顷刻即熟,食之不膻不腻,香脆宜人。 平凉炉齿馍。又叫“石子馍”、“砂子馍”。炉齿馍的做法独特,先将豆粒状 砂石烧至极热,然后在上烙制面饼。面粉调制讲究,拌有香料、精盐、清油,擀 成圆饼,上石子锅烘烤至熟。馍形似炉齿,脆香可口,便于携带。 生氽面。用鲜牛、羊里脊肉切片入锅,与面食同煮,放酱、醋、葱、姜等作料
平凉简介
地理位置
旅
游
民族风情
美 食
柳 湖
崆峒山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地处北纬 34°54'--35°43',东经108°30'--107°45'之间,横跨陇山(关山),东 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白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 固原、甘肃庆阳毗邻,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 称。全市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六县和崆峒一区,总 土地面积1.1万平方公里,海拔在890--2857米之间。年均气温8.5℃, 降水量在450--700毫米之间。平凉市的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 性气候。在全省气候区划中,属于泾渭河冷温带亚湿润区 平凉山川毓秀,风光奇特,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星罗棋 布,相映生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闻名海内外的名胜景区主要有:天 下道教第一山——国家AAAAA旅游景区崆峒山,天下王母第一宫——泾川 回山王母宫,人类开元第一城——伏羲诞生地静宁古成纪,神州祭灵第 一台——周文王伐密所筑古灵台,秦、汉皇帝祭祀炎、黄二帝的华亭莲 花台,陇东着名山水园林柳湖,“丝绸之路”“姊妹窟”、“双明珠” 之一的南石窟寺,陇东“天然盆景”崇信龙泉寺,以及龙隐寺、紫荆山、 明代宝塔、西周灵台和皇甫谧、牛僧儒墓等众多风景名胜、文物古迹, 庄浪梯田、泾川造林等人工生态建设更是闻名全国。 平凉——这颗“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上的明珠,正在放射出日益 璀家首批5A级旅 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被评 为“中国顾客最满意的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 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和全国首批30个“中国旅 游文化示范基地”之一。 柳湖公园是陇东的自然山水园林,它以“柳中湖, 湖中柳”形成独特的景观。
平凉简介
![平凉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aee7f7ca98271fe910ef9fc.png)
• 云崖寺生物资源:总面积达14891公顷,主要树种有华 山松、油松、落叶松、红桦、白桦、山杨、青冈、梅树 等。主要动物有金钱豹、鹿、麝、狍、野猪、红腹锦鸡、 环颈雉等国家二、三类保护动物,珍禽鸣于树上、奇兽 奔于林间。
王母宫山
• 王母宫始建于西汉元丰二年,宋初、明嘉靖年间曾两次重修。1992 年,当地政府与民间联合重修,陆续建成西王母大殿、东王公大殿、 纪殿等主体建筑。回山之下,两河汇流处建有“回屋”,相传是西王 母居住的地方,也是西王母和东王公相会之处。 • 王母宫依山开凿,平面呈“回”字形,外有三层楼窟檐。窟高11米, 宽大12.6米,深10米,中心柱四周中及窟壁三面雕有佛像200余尊, 有大小佛龛22个。中心柱正面塑有佛像一尊,高约4米,泥塑石胎, 体态丰满,为唐代作品。窟内每壁造像三层,百余尊,是我国古“丝 绸之路”上的名窟之一。王母宫碑碣众多,其中以“王母宫颂碑”最 为著名,有“瑰宝”之称。
旅游资源分类
主类 E 遗址遗迹 F 建筑与设施 亚类 EB 社会经济活动遗址 FA 综合人文旅游地 FB 单体活动场馆 FC 景观建筑 FD 居住地与社区 FE 归葬地 FF 交通建筑 FG 水工建筑 G 旅游商品 H 人文活动 GA 地方旅游商品 HC 民间习俗 HD 现代节庆 基本类型 灵台百里古密须国 静宁红军长征纪念馆 泾川王母宫山 静宁西岩寺 平凉柳湖公园 华亭双凤山公园 泾川大云寺 古灵台遗址 南石窟寺 华亭石拱寺 平凉小吃街 灵台皇甫谧陵园 六盘山隧道 崆峒水库 静宁苹果 静宁烧鸡 平凉饸饹面 泾川擀面皮 平凉社火 成纪文化城 静宁文庙 崆峒山旅游文化节
平凉介绍-平凉简介PPT(经典版)
![平凉介绍-平凉简介PPT(经典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3cb98de87101f69f319506.png)
3、旅游景点
王母宫
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城以西1华里处的回山之上, 景区内主要有王母宫、瑶池、回屋、石窟等四 个景点。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相传,王母 宫是西王母的降生地、发祥地和祖庙所在。是 甘肃省著名的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炸果子
在平凉,炸果子中的果子其实是由死面做成的, 在经过不用发酵的油炸出来之后的果子,色泽 鲜艳,金黄色的模样看着就特别有食欲,油而 不腻,香酥美味。
平凉城市概况
下辖地区: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市、庄浪县、静宁县;面 积:11325平方 千米;人 口:常住人口210.3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67.3亿。
2、城市概况
平凉
平凉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皮毛集散 地,甘肃省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和畜牧业。
3
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谢谢大家
平凉城市介绍
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公元376年(建元十二年),前 秦大帝苻坚在长安的西门 户阴槃(今甘肃平凉)厉兵秣 马,以凉主张天锡“虽称藩 受位,然臣道未纯”为由出 兵十三万进攻前凉,八月秦 兵临其都城姑臧(今甘肃武 威 ), 张 天 锡 被 逼 出 降 , 前 凉 至此灭亡。始以平凉之名 置郡,取“平定凉国”之意,平 凉之名始见史册。
饸饹面
饸饹面又叫床子面,最常在红白喜事的时候可 以见到它。将面和好,煮熟,再搭配已经做好 的高汤,味道不知道升了几个等级,浓浓的香 味让人忍不住沉醉。只需轻轻一口,口腔里便 荡漾着面条和高汤的香气,仿仿佛感受到了久 旱甘露的感觉。
平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简介
![平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ab7626384254b35effd346e.png)
平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简介一、规划层次及范围1.市域:为平凉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万平方公里。
核心内容为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2.城市规划区:东起白水打虎村、西至市域行政边界、\南至麻武乡及大寨塬、北至白庙塬及草峰塬,总面积约805平方公里。
核心内容为编制规划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3.中心城区:东起马峪口河,西至后沟及颉河川区,南起高速公路及南部台塬地,北至北山根,以及外围白庙塬和精细化工组团,总面积约142平方千米。
核心内容为编制中心城区规划。
二、城市发展目标以循环经济示范区、干旱山塬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试点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等的建设为突破口,将平凉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示范城市。
三、城市性质及职能1.城市性质:甘肃省域副中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陕甘宁结合部以文化旅游和工贸物流为主的生态宜居城市。
2.城市职能: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陇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和西电东送重要枢纽,甘肃省东部重要的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基地,陕甘宁结合部商贸物流和交通枢纽,甘肃省特色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
四、城市规模与城镇化水平1.市域:2020年,市域总人口发展到240-24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7-48%; 2030年,市域总人口发展到250-25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0-65%与全省城镇化水平同步。
2.中心城市: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发展到42万人,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发展到55万人,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
五、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构建“一主三副三节点、两轴三区双通道”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其中:1•“一主”:区域发展核心中心城区,为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甘肃省域副中心。
2.“三副”:市域副中心城市华亭县城、泾川县城和静宁县城。
3.“三节点”:市域节点城市崇信县城、灵台县城和庄浪县城,为各自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平凉市主要贮粮害虫群落分布及防控对策
![平凉市主要贮粮害虫群落分布及防控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c22901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0.png)
平凉市主要贮粮害虫群落分布及防控对策高都平【摘要】Grain Reserve Pests are pests that are harmful to reserved grain and related grain products. After a series of evo-lution, some pests have already adapted to the environment inside and outside granary. Some of them live inside, while oth-ers shift from inside the granary to the field and make a living between. Both cases are causing disturbing effects on the grain reserve, but the reproduction of these pests are causing more serious effects inside granary than outside in the field. By investigating into the variety of pests,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what variety has higher productivity, solutions in agricul-tural practice we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贮粮害虫是为害贮藏期间粮食及其产品的害虫的统称。
经过长期的演变与自然选择,大部分逐渐适应了粮仓(室)内的生活环境,终生生活在仓内,有些种类在田间与粮仓之间交替为害,但在仓内繁殖为害比田间更为严重。
通过调查贮粮害虫的种类、优势种及群落类型分布等,明确目标,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座山,就把一个叫“平凉”的地方活生生一劈两半:西面两县,庄浪、静宁县;东面一区四县,崆峒区,华亭、崇信、
泾川、灵台县。
山叫六盘山,因为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而得名。
山不甚高,海拔最高处不到3000米,但却声名远振。
公元1227年7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的紧要关头,病逝于六盘山凉殿峡行宫,但他在遗嘱中安排了继承人和攻取西夏及宋、金的战略路线图,他的子孙后来终于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
公元1935年10月,一代伟人毛泽东率领一支疲弱的军队翻越此山,向陕北进发,写下了光辉诗篇《清平乐·六盘山》,后来缔造了伟大的人民共和国。
同是一方水土,隔了一座山,就显出不同的水色地气来。
因了这山,东西两面的水同源却不同流。
同是发源于六盘山,西面的葫芦河、水洛河却向西流,汇入了渭河;东面的泾河、汭河皆向东流,最终也汇入了渭河;虽各奔东西,却殊途
同归。
因了这山,东西两边的地同质却不同形。
同属黄土高原沟壑区,这西面间或有一些狭窄的川谷地外,几乎全是山地,植被稀少,能种庄稼的地方不多;东面的土地山上却有或大或小的平地,叫塬,再加上有几个较大的河川,便感觉同是山多,这西面的山像立着,陡峭,山羊都站不住,庄浪有个叫“羊爬式坡”的地方就是这种地形的代表,而东面山却如躺着,平缓,草木也旺盛得多。
事实上,这六盘山便是个分水岭。
俗话说“隔山不远隔水远”,但感觉这一山之隔便是两个世界:有时东边日出西边雨,有时西面飘雪东面晴。
总的来说,西面气候比东面干旱阴冷,西面立地条件也比东面差得甚远远。
更为奇怪的是,这东面地底下埋着煤、石油,全是“金蛋蛋”,而西面则除了黄土还是黄土。
没办法,这是老天爷的安排。
于是,西边
就穷困,东面就富饶。
因了这山,东西两边的人同地却不同脾性。
历史上西边出武将,东边出才子。
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为庄浪人。
西晋文学家、医学家皇甫谧是中国针灸鼻祖、与孔子齐名的世界文化名人,唐代宰相牛僧孺有《玄怪录》名世,都是灵台县人。
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的赵时春是今崆峒区人。
至于说西边人爱养猪,东边人善养牛,西边人喜欢糁饭,东边人爱吃长面,这都是地气不同、物产不同造成的。
山能割断地,割断水,却割不断历史的血脉。
“庄浪”和“崆峒”这两个神秘的地名,不是像其它几个县名那样可以逐字来解释的,这两组从语法上叫“叠韵连绵词”的文字,可能是两个古老民族的名字,全国名“庄浪”、“崆峒”的地方还有好多,印证着这两个古老民族迁徙的足迹。
传说在远古洪荒的时候,华胥氏姑娘到雷泽,专家考证就是现在庄浪县的朝那湫游玩,偶尔踩到一个神秘的巨人脚印,于是受感而孕,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伏羲。
六盘山西麓静宁县治平乡刘店村据说就是伏羲诞生的古成纪所在地,后来成纪三迁,迁到了现在的天水。
而在六盘山东麓的崆峒区,则流传着“皇帝问道”的故事,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三次登崆峒山向广成子请教治国和养生之道,《史记》、《庄子》这些著名的典籍都记载了这一重大的事件。
先是周朝的先祖开始在山东面的泾河、汭河流域种植五谷,发展农业;而后秦人逐步从西向东发展,最终越过六盘山占据了关中。
中国历史上,周秦汉唐四个强大的王朝都建都长安,而平凉距长安不足三百公里,这块古老的地方与中
华文明的肇启紧密关联。
时光流逝,转眼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1935年8月21日,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在泾川县汭河边的四坡村与敌激战时不幸牺牲,年仅28岁的一代将星陨落在汭河之畔,长眠在这块黄土地上。
1935年10月3日,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进驻静宁县界石铺镇,经过短暂的休整后,于7日突破六盘山防线,挥师陕北。
这段留在山这边和山那边的红色记忆,让素有“关中项背、河陇咽喉”的六盘山平添了让人仰止的高度,而平凉
这块热土也在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风生水起,声名
远扬。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岁月中,山这边、山那边的平凉人为幸福生活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新篇章。
山那边的庄浪人硬是不屈服于山陡地碎的现状,三十多年改土不止,建成了占全县总耕地面积90%以上的百万亩平展展的梯田,成就了中国第一个梯田化模范县。
而山这边的泾川人硬是不甘于荒山秃岭的现实,三十多年植树不息,建成了甘肃省第一个绿化县。
庄浪人修梯田移动的了2.96亿立方米土方量,若堆成一米见方的土墙,可绕地球六圈半;泾川人栽植各类树木1.6亿株,如果按照1米的间隔排列起来,可以绕地球13圈。
这一串串令世界惊叹的数字和荣誉,是庄浪人的骄傲,是泾川人的自豪,是平凉奉献给祖国的一个个奇迹的典范,是平凉人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浇铸起的丰碑。
老天赐予了山两边人不同的环境,却造就了相同的精神。
当我们登上六盘山主峰展望,我们为这方涌动着绿色、生机、活力、希望的山川而激动,我们为这方血脉中流淌着包容、和谐、务实、进取精神的人民而感动。
看哪,山那边的静宁人把果树载到了海拔1800米的山坡,山这边的灵台人把矿井掘进到1000米的地下;山这边的崆峒、华亭、崇信人把电力源源不断送往全国;山那边的静宁、庄浪人把一车一车的红富士苹果远
销到世界市场……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山这边山那边都是平凉人。
一条高速公路正从兰州向东、从西安向西,贯通六盘山把山两边的地和人更加近距离地连接起来。
“平凉”这两个字,就像母亲和她的脐带,连着六县一区,连着230万儿女,向世界展示着
她新的神奇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