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技术与规范培训讲义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培训67页PPT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培训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现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培训.pptx
二O一二年六月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培训
高标准基本农田内涵 、特征、作用 编制基本情况简介
、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基本要求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及技术要求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内涵、定位、特征
内涵
特征
作用
内涵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 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 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基本农 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
建设区域:重点区域、限制区域和禁止区域
重点区域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 农田保护区和基本农田整备区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 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及重大 工程建设区域
• 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土地整治 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建设区域、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
《安徽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l5年)》明确了4个区域9个土地整治重点工程
具体目标
建设条件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具备的基础条件如下: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务院国土资源、农业、水利、环境保护 等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符合土地利用总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等相关 规划要求。 (2)水资源有保障,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 的规定;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无潜在土壤污染和地质灾害。 (3)建设区域相对集中连片。 (4)具备建设所必需的水利、交通、电力等骨干工程设施。 (5)地方政府重视程度高,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积极性高。
2)坚持公众参与原则。土地权属调整要公开、公正,实行公告制度,广泛 征求有关权利人意见,保证权利人的知情权、参 与权、决策权和受益权。
现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培训ppt课件-PPT文档资料
建设区域:重点区域、限制区域和禁止区域
《安徽省土地整治规划(2019-20l5年)》明确了4个区域9个土地整治重点工程 4个区域 农用地整治重点区域
主要包括淮北平原区、江淮波状平原及丘陵、沿江平 原区和皖西、皖南山区。 包括皖北区、皖中区和沿江区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重点区域 土地复垦重点区域 宜农未利用地开发重点区域 9个重点工程 农用地整治重点工程4个
建设条件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具备的基础条件如下: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务院国土资源、农业、水利、环境保护 等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符合土地利用总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等相关规 划要求。 (2)水资源有保障,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19) 的规定;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无潜在土壤污染和地质灾害。 (3)建设区域相对集中连片。 (4)具备建设所必需的水利、交通、电力等骨干工程设施。 (5)地方政府重视程度高,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积极性高。
包括皖北煤矿塌陷地复垦重点区域、长江沿岸 及皖中金属冶炼基地复垦重点区域、皖西大别 山自然灾毁地复垦和皖南山区金属矿山复垦重 点区域。 包括江淮丘陵地土地开发区域、皖西大别山土 地开发区域、沿江平原土地开发区域。
包括淮河流域基本农田整理重点工程、交通干线基本农田整治 重点工程、城市周边基本农田整治重点工程、引江济淮土地整 治重点工程。 安徽省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重点工程 包括皖北煤矿塌陷区复垦工程和铜陵、马鞍山采矿废弃地土 地复垦重点工程。 包括江淮低丘缓坡区荒草地开发重点工程和皖西大 别山地区荒草地开发重点工程。
3.是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的基础保障;
4.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业
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高标准基本农田培训课件讲解
市级 验收
省级 抽查
县级国土资 源和财政部 门组织
市级国土资 源和财政部 门组织
省国土资源 厅和省财政 厅组织
ZJTDZL
提升类和建设类项目:验收 验收内容:建设范围、建设规模、工程任
务完成情况、工程质量、耕地质量、土地 权属调整情况、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资金 使用与管理等。 验收依据:应以批准的项目规划设计及变 更、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为依据。
ZJTDZL
潜力调查方法
基本农田划区定界图
+
标农上图入库成果
+
标农占补图件
已建高标准 新一轮规划
2011年底以
基本农田
中位于允许
前开展标准
建设区和有
农田建设的
条件建设区
区块
内的区块
暂定为:2011
年底前已验收
的国家投资土 地整理项目区
块
不适宜开展 高标准基本 农田建设区
优先选择在800 万亩粮食功能区 范围内开展高标
ZJTDZL
设立保护标志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 标志牌、界桩设立,上图入库等相关工作。
在基本农田整备区内开展的认定类和建设类 项目,应按照《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 (TD/T1032-2011)的规定进行基本农田 划定。划定的基本农田应进行编号,落实保 护责任,设立保护标志,实行永久保护。
编制省级年度实 施方案
项目 实施
监督各地项 目实施
竣工 验收
两厅抽查
市
各市将任务分解到县
编制市级建设计划, 经市政府同意后报省
备案,汇总后将全市 情况报省厅
监督各地项目实施, 并及时将建设任务月
报报省厅
市级验收
县
现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培训.ppt
土权属调整的工作程序
意愿 调查
现状 调查
编制土地 权属调整
方案
签订权 属调整 协议书
办理变 更登记
信息化建设与 档案管理
信息化建设
应充分利用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完善定期报备制度,统筹信息的采 集和处理,实现集中统一、全程全面、即时动态的管理; 应建立信息统计制度,定期进行信息的统计、分析、汇总和上报;可采用信 息化手段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 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
高标准基本农田含义、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耕地:按土地利用方式分为水田、水浇地、旱地 农田:结合农业生产和耕种情况,按地貌类型分为条田、
梯田、坝地、平坝田、冲田、圩田、台地、格田等
建设内容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土地整治关系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前、中、后土地权属调整的基本 要求:
建设前,应充分利用已有土地权属调查成果,参照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的规定,编制建设区土地权 属成果。
建设中,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制定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科学合理调整飞地、插花地,同一土地权属 主体的土地宜相对集中连片。
4.基本农田保护区: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和管理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
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5.基本农田整备区:指通过土地整治活动,逐步形成的集中连片、具有良好水利和水
土保持设施的耕地集中分布区域。规划期间区域内的耕地可以调整补充为基本农田。
6.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
2.充分尊重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愿,发挥农民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鼓励群众全程参与。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技术与规范 培训讲义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技术与规范培训讲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技术与规范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项目计划处二O一二年九月目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及技术要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年度实施方案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
●国发* 2010+ 47号:大力推进以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整治。
一、提出任务..2010年1号文件: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加快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
..2012年中央 1号文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制定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建设。
..2012年中央 1号文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制定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建设。
..2011年7月20日〃国务院第164次常务会议:制定并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力争“十二五”期间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2011年8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会:“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分解到31个省(区、市)。
二、总体思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与技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总体思路.统领--------科学发展观;.平台--------农村土地整治;.抓手--------重大工程、示范省、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总体思路一要坚持规划引导、计划管控。
高标准基本农田培训课件
不适宜开展 高标准基本 农田建设区
优先选择在800 万亩粮食功能区 范围内开展高标 准基本农田建设
结合标准农田置换工作,选择立地 条件满足《标准》规定的地块,优 先选择在区域条件好、土地流转有 基础、产业规模经营有前景、土地 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地区开 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ZJTDZL
项目选择
ZJTDZL
设立保护标志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 标志牌、界桩设立,上图入库等相关工作。 在基本农田整备区内开展的认定类和建设类 项目,应按照《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 (TD/T1032-2011)的规定进行基本农田 划定。划定的基本农田应进行编号,落实保 护责任,设立保护标志,实行永久保护。
技术要求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有机结合; 2.农田防洪标准应采用以乡村为主的防护区防洪标准, 重现期应为10~20年一遇; 3.农田防护面积比例指通过各类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 持工程建设,受防护的农田面积占建设区农田总面积的比例。 农田防护面积比例不应低于90% 。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指为保障土地利用活 动安全,保持和改善生态条件,防止或减少污染、 1.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应与田、路、渠、沟等 自然灾害等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具体规定如下:
ZJTDZL
提升类和建设类项目:验收 验收内容:建设范围、建设规模、工程任 务完成情况、工程质量、耕地质量、土地 权属调整情况、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资金 使用与管理等。 验收依据:应以批准的项目规划设计及变 更、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为依据。
ZJTDZL
提升类和建设类项目:验收 耕地质量评定:应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 (TD/T 1004-2003)、 《农用地定级规程》 (TD/T 1005-2003)开展评定。 验收材料要求:按《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 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立项验收申报材料的通 知》(浙土资办[2009]87号)文件要求组织。
现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培训共39页文档
现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培训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技术与规范培训讲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技术与规范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项目计划处二O一二年九月目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及技术要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年度实施方案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
●国发〔 2010〕 47号:大力推进以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整治。
一、提出任务..2010年1号文件: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加快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
..2012年中央 1号文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制定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建设。
..2012年中央 1号文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制定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建设。
..2011年7月20日,国务院第164次常务会议:制定并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力争“十二五”期间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2011年8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会:“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分解到31个省(区、市)。
二、总体思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与技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总体思路.统领--------科学发展观;.平台--------农村土地整治;.抓手--------重大工程、示范省、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要求—总体思路一要坚持规划引导、计划管控。
二要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三要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四要坚持完善机制、明确责任。
五要坚持分类指导、差别管理。
三、工作机制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为主体,国土搭台,部门参与,统筹规划,整合资金。
四、相关规划..《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改善基本农田生产条件,提高基本农田质量。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主要目标:————————与有关规划衔接,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2666.7万公顷(4亿亩),经整治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等级,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主要任务:————————以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
————————加强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建设,改造提高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新建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新建5000处万亩连片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
组织实施基本农田整治重大工程。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专栏44444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计划.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是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
布局合理化、农田规模化、农艺科技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信息化、环境生态化的基本农田。
.重点支持现有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改造提高;加强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建设;有序推进100个农用地整治重点区域;积极实施基本农田整治重大工程。
.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做到与现代农业发展、农田水利建设、新农村建设、农田生态景观优化相结合。
.新建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统一命名,统一永久性保护标识,统一网格化监管。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专栏55555基本农田整治重大工程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整治工程:以基本农田整治为主,涉及13个粮食主产省和山西、陕西、海南共16个省(区)875个县(市、区)。
通过工程实施,补充耕地面积19.5万公顷(292.5万亩),整治后基本农田质量提高1个等级。
西部生态建设地区农田整治工程:以农田整治为主,涉及9个省(区、市)235个县(市、区)。
通过工程实施,补充耕地面积8.3万公顷(124.5万亩)。
五、相关概念耕地:按土地利用方式分为按土地利用方式分为按土地利用方式分为按土地利用方式分为水田、水浇地、旱地。
水田、水浇地、旱地。
水田、水浇地、旱地。
水田、水浇地、旱地。
高标准基本农田含义、与相关概念的区别.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等。
.基本农田: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高标准基本农田: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
包括经过整治后达到标准的原有基本农田和新划定的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保护区: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和管理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基本农田整备区:指通过土地整治活动,逐步形成的集中连片、具有良好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集中分布区域。
规划期间区域内的耕地可以调整补充为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保护区: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和管理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基本农田整备区:指通过土地整治活动,逐步形成的集中连片、具有良好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集中分布区域。
规划期间区域内的耕地可以调整补充为基本农田。
.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包括农用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建设用地整治等。
.农村土地整治:对农村地区低效利用和不合理利用的土地,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
.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包括农用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建设用地整治等。
.农村土地整治:对农村地区低效利用和不合理利用的土地,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
(主要是一定区域的耕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涵、定位、特征内涵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
1.1.1.1.与保障粮食安全需要相适应与保障粮食安全需要相适应与保障粮食安全需要相适应与保障粮食安全需要相适应2.2.2.2.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相适应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相适应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相适应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相适应3.3.3.3.与改善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相适应与改善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相适应与改善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相适应与改善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相适应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涵特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特征1.集中连片;2.设施配套;3.高产稳产;4.生态良好;5.抗灾能力强。
作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作用定位:为农业生产提供平台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农村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2.是优化耕地布局,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提升耕地质量等级和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3.是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的基础保障;4.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业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编制基本情况简介..编制总体思路..相关数据的主要来源及说明编制总体思路《建设标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体现了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并要求充分运用土地调查与年度变更调查最新数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成果等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活动进行了规范。
相关数据的主要来源及说明总体指标总体指标总体指标总体指标::::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应不高于8%;基础设施使用年限:不应低于15年;耕地质量等别:达到所在县的较高等别(一个等级、适当提高建设标准)。
相关数据的主要来源及说明规范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规范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规范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规范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其他工程相关指标: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其他工程相关指标: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其他工程相关指标: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其他工程相关指标:田面平整程度、耕作层厚度、有效土层厚度、耕作田块规模、梯田化率、灌溉水利用系数、灌溉设计保证率、排涝标准、田间道路通达度、农田防护面积比例等。
主要参考的标准规范(10项)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200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 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63—2006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28407-2012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5-2012农用地定级规程TD/T 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 1013-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 1032-2011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等同时参考了全国31个省(市、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研究和编制成果。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基本要求..建设目标..总则..建设条件..建设程序..公众参与..土地权属调整..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绩效评价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建设目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目标是提高基础设施配套程度,改善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生态景观,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落实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目标任务,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持续利用。
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2增加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
3完善田间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促进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
5加强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利用的监测监管,确保好地好用。
6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
总则.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规划引导;.坚持因地制宜;.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坚持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为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健全管护机制,发挥项目建设长期效益。
建设条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具备的基础条件如下::::(111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务院国土资源、农业、水利、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符合土地利用总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