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鹤方壶资料
莲鹤方壶的故事

莲鹤方壶的故事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呢,有这么一个神秘的时代,工匠们的手艺那叫一个绝。
莲鹤方壶就这么诞生了。
这莲鹤方壶啊,就像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超级明星。
它的模样那可太特别了。
壶身就像一个稳稳当当的小城堡,方方正正的,上面有着各种精美的花纹,那些花纹就像神秘的密码,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再看壶顶,有一只超级优雅的仙鹤站在莲花中间。
这仙鹤啊,就像是从仙境飞来的一样,亭亭玉立,脖子伸得长长的,好像在眺望远方,又像是在跟天上的神仙打招呼呢。
莲花呢,一片片花瓣都舒展着,就像在给仙鹤搭一个最漂亮的舞台。
这莲鹤方壶的身世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它在地下沉睡了好久好久,就像一个睡美人。
后来啊,被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这一发现可不得了,就像发现了一个古代的宝藏。
大家看到它的时候,都被惊到了,这哪是一个壶啊,简直就是一件来自古代的艺术魔法作品。
它还见证了好多历史的变迁呢。
朝代更替,岁月流转,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历史见证者。
有时候我就想啊,这壶要是会说话,它能给我们讲出多少惊天动地的故事啊,说不定还能给我们讲讲古代的达官贵人是怎么用它来盛酒或者盛水的呢。
反正啊,莲鹤方壶就是这么一个充满魅力的存在,让我们现代人对古代的工艺和文化佩服得五体投地。
莲鹤方壶介绍300字

莲鹤方壶介绍300字篇一:《莲鹤方壶里的秘密》记得小时候,爷爷家的客厅里总摆着一只古色古香的莲鹤方壶。
每次去他那儿,我都会围着这只方壶转悠,它就像一个沉默的老朋友,静静守护着家里的故事。
壶身是青铜制成的,摸上去凉凉的,表面斑驳陆离,恍若每一道划痕都藏着一段历史。
最让我着迷的是壶盖上那只展翅欲飞的仙鹤,它的眼睛似乎在盯着我看,好像随时要开口说话一样。
那时候我就想,这仙鹤是不是真的能带我飞到天上去看看呢?爷爷说,这只方壶不仅是个装饰品,还是古代用来盛酒的器具。
我想象着古人们围坐一起,用这样的器皿喝酒聊天,那场景肯定特别有意思。
后来我知道了,莲鹤方壶其实代表了一种文化传承,它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审美情趣。
现在每当看到它,就会想起那些关于勇气、友谊以及成长的故事,感觉就像是老朋友之间的默契对话。
篇二:《我家的小博物馆——莲鹤方壶》家里有个小角落,被我们戏称为“私人博物馆”。
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老物件,其中最显眼的就是那只莲鹤方壶了。
别看它外表朴实无华,但背后可有段不平凡的历史呢!据说这是曾祖父从远方带回的宝贝,几经辗转才流传至今。
每次客人来访,爸爸总会骄傲地指着它讲起家族往事,恍若整个房间都被这份自豪感填满。
有时候我会偷偷模仿大人模样,假装自己是一位考古学家,在“研究”这个神秘的文物。
通过观察我发现,方壶底部刻有一些奇怪的文字图案,虽然看不懂意思,却给人无限遐想空间。
而那鹤,则显得格外生动活泼,恍若下一秒就要振翅高飞。
对我来说,莲鹤方壶不仅仅是一件古老的工艺品,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我们能够感受到祖先们的生活气息和精神风貌。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爱坐在它旁边发呆,幻想如果时间可以倒流,自己会成为怎样一位传奇人物呢?。
莲鹤方壶赏析(整合版)

莲鹤方壶赏析艺术设计学院JD服装设计郭晓雪541005320107莲鹤方壶赏析莲鹤方壶出土到现在已有八十多年了,其俊美飘逸的身姿,令国内外无数观众和学者为之倾倒;同时,所体现的蓬勃向上,变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也将永远为世人所称道。
根据莲鹤方壶的器形、纹饰、铸造工艺等方面的独特性和特殊性为突破口进行研究其艺术意义。
莲鹤方壶于1923年出土于河南省新郑县城关李家楼大墓。
共出土一对,现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另一件藏于故宫博物院。
两件形制相同,大小略有差别。
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实属稀世珍品。
李家楼大墓在建国前发现,非经科学而发掘。
其墓主为当时郑国国君,该墓的时代应为春秋中期偏晚。
一李家楼大墓出土的莲鹤方壶(春秋:公元前771年~前476年),通高117cm,口长30.5cm。
口宽24.9cm。
每件重约60公斤以上。
在壶体布满了盘曲的龙形装饰花纹,两侧铸有圆雕的龙形细长的双耳,到了底部是两只伏兽,负壶而走。
整个壶身是圆雕装饰,充满了一种神秘色彩。
其壶盖周围并列双层向外展开的莲花瓣,中屹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但完全采用写实手法,却烘托出一丝清新的感觉。
它在当时社会变革的时代风貌下,真实的在艺术中体出现出郭沫若所誉为的“时代精神之象征”。
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雕塑作品是随葬用的俑像和制作成人或动物形象的工艺美术品。
其中的动物雕刻比人物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显得更为自由、生动。
李家楼大墓出土的莲鹤方壶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春秋中期到战国中期是中国青铜器演进过程中一个绚丽灿烂的阶段,也是青铜器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无论在青铜器品种,还是装饰和风格上,都一反商周的庄重威严,转向华丽轻巧,增加了现实内容的装饰。
莲荷方壶正是这个转变时代的一件代表作品。
“莲鹤方壶所代表的郑国青铜器所表现出的多元文化因素,是与郑国所处的复杂历史环境分不开的。
”古代的青铜器壶主要用以盛酒,也用于盛水。
《诗•大雅•韩奕》云:“清酒百壶”,可证。
莲鹤方尊美术赏析

《莲鹤方壶美术赏析》摘要:莲鹤方壶,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春秋时期青铜重器,共出土一对,器形、纹饰完全相同,历经多次颠沛流离后现分别藏于故宫博物院和河南博物院。
莲鹤方壶是中原晋文化和南方荆楚文化,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果,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追求思想自由的时代背景。
莲鹤方壶结构精巧复杂,造型纹饰奇巧,铸造工艺精湛,被誉为“青铜时代的绝唱”。
关键词:莲鹤方壶;青铜器;春秋时期;新郑彝器;河南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正文:莲鹤方壶,于1923年出土于河南省新郑县城关李家楼大墓,经专家多次考证,证实其墓主为郑国国君,作为春秋时期青铜重器,很可能是郑国国君在宗庙祭祀、宴请宾客等重大活动中使用的礼器。
郭沫若曾评价莲鹤方壶说:“盖顶一鸟耸立,张翅欲飞,壶侧双龙旁顾,夺器欲出,壶底两螭抗拒,跃跃欲试。
全部格局,在庞然大器的附着上,有离心前进动向,最足象征争求解放、迎接曙光的时代精神。
”文物是时代最忠实的记录者,昭示着中华文明千年的沧桑历程,两千多年前的莲鹤方壶依然屹立于此,为我们诉说着春秋时期的时代风貌。
本文将从莲鹤方壶的发现历程、铸造背景、铸造工艺、民族文化特征这些方面进行赏析。
1.发现历程1923年8月25日,当地的乡绅李锐,在自家的菜园里淘井,意外挖出青铜器三件,次日又挖出十几件,并从中挑出3件以八百金的价格卖给许昌的古董商张庆麟,消息传开,新郑知县姚延锦劝说李锐停止挖掘,反遭拒绝。
9月1日,适逢国民党陆军第十四师师长靳云鄂巡防新郑,闻知此事,认为“钟鼎重器,尊彝宝物,为先代典型所寄,应该归于公家,垂诸后世”,果断收缴李锐所得文物,并派军队进驻李家楼,继续发掘,并将卖给张庆麟的3件铜鼎如数赎回。
最终得到包括莲鹤方壶在内的各类器物89件、碎铜片635件。
9月27日,所得文物尽数运回当时的河南省政府所在地开封,交河南古物保存所所长何日章保存。
此后,靳云鄂会同当地的官绅划定范围,继续发掘,至10月15日结束,又获得各类铜器十余件,以及一些陶器玉器等。
描述青铜器《莲鹤方壶》的造型特征

描述青铜器《莲鹤方壶》的造型特征
《莲鹤方壶》是一件古代青铜器,它的造型特征非常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件青铜器的造型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它的整体形状呈方形,四个角落上各有一只鹤,鹤的翅膀展开,栩栩如生。
这些鹤的造型非常精细,每一根羽毛都被雕刻得非常清晰,栩栩如生的形态让人不禁想起了古代神话中的神鸟。
而方形的造型也让这件青铜器显得非常稳重,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这件青铜器的表面装饰非常精美,上面雕刻着许多莲花图案。
莲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它代表着纯洁、高贵和美好。
这些莲花图案被雕刻得非常细致,每一朵莲花都被刻画得非常清晰,让人感受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这件青铜器的盖子上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装饰,那就是一个莲花的花蕊。
这个花蕊非常精致,每一层花瓣都被雕刻得非常清晰,让人感受到了古代工匠的匠心独运。
而这个花蕊的设计也非常巧妙,它可以作为壶盖的手柄,非常方便实用。
总的来说,《莲鹤方壶》是一件非常精美的青铜器,它的造型特征非常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的方形造型、精美的表面装饰和独特的花蕊设计,都让人感受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匠心独运。
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件文化遗产,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莲鹤方壶名词解释

莲鹤方壶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莲鹤方壶又名红壶,红釉莲鹤方壶为仿古创新品种。
器型是由明代传统的梅瓶演变而来。
通体高44厘米,口径5厘米,底径10厘米。
整个器形以莲花、仙鹤等组成吉祥图案,造型端庄大方。
器口平沿,短颈,鼓腹下收,圈足外撇,器盖形似盔帽,顶端有宝珠钮。
颈部凸起弦纹两道,腹部雕刻两只缠枝莲花及五只飞鹤,布局合理,繁而不乱。
造型秀丽端庄,色泽晶莹艳丽,为明代瓷器中之佳作。
莲鹤方壶的莲纹和鹤身上有三条水线,所以是三阶水,有一个与其他青花方壶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莲花有叶无梗。
在佛教当中,以莲喻佛法僧三宝。
佛教传入中国,很快被汉族劳动人民所接受。
汉族文化素重莲花,因而,莲花就成了佛门常见之物。
在云南,各地佛寺里都栽种莲花,象征纯洁、高贵。
在我国,用莲花装饰瓷器已经有很长历史了。
早在唐宋时期,莲鹤方壶的纹饰中就出现了莲花和仙鹤的图案。
莲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也是“花之隐逸者”。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古诗赞颂的就是它。
鹤,是中华民族传说中的长寿之鸟,它象征着健康和长寿,也象征幸福和长寿。
仙鹤又称为丹顶鹤,传说中仙鹤常栖息在仙人的住所。
据说,凡人骑上它可以升天。
因此鹤又是一种仙鸟。
从魏晋以后,鹤又被看成是高雅脱俗、守信义的象征,也用于形容清高和有节操的人。
所以,莲鹤方壶的装饰图案除了莲花和仙鹤外,还采用了各种禽鸟。
自明代以后,器身更多饰有纹样,如牡丹纹、兰花纹、菊花纹、萱草纹、梅花纹等。
但数量最多、布局最富特色的还是飞鹤、莲花和其他各式植物纹。
其中以莲花居多。
用莲花作装饰纹样的始于宋代,莲花源于佛家的莲台,意指净土,莲台因之成为佛教圣物,象征着佛教净土。
而莲花则在印度就已开始出现,在佛教艺术中一直作为圣物使用,随着佛教东传,莲花成为佛教中普遍崇奉的对象,也逐渐被应用到各种装饰题材中。
莲鹤方壶所表现的这些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工匠和艺术家们丰富的想像力和卓越的才能。
另外,莲花纹还具有吉祥寓意,例如“连(莲)年有余(鱼)”、“玉洁冰清”等。
莲鹤方壶赏析

艺术论坛Arts circleARTS CIRCLE 2010/10莲鹤方壶赏析TEXT /李玉芬刘香宇莲鹤方壶于1923年出土于河南省新郑县城关李家楼大墓,共出土一对。
该墓的时代应为春秋中期偏晚,其墓主为郑国国君。
现分别藏于河南博物院和故宫博物院。
两件形制相同,大小略有差别;整个壶身是圆雕装饰。
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实属稀世珍品。
真实的体现出现出郭沫若所誉为的“时代精神之象征”。
古代的青铜壶主要用以盛酒,也用于盛水。
《诗·大雅·韩奕》云:“清酒百壶”,可证。
商代已有,盛行于春秋战国。
春秋时壶偏圆、长颈、肩上有二伏兽,有盖,盖上常做莲瓣装饰。
周代壶圆形,长颈、大腹、有盖,兽耳衔环。
战国的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形状。
圆形壶到汉代称钟,方形壶则称钫。
春秋战国的青铜器常以立体写实的鸟类动物作为装饰。
莲鹤方壶是春秋青铜艺苑中的一株奇葩;物象众多,杂而不乱,立鹤走兽,动静相辅,雕文刻画,各具神情,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从造型和纹饰上来看1.其冠盖由双层盛开的20个莲荷瓣组成,瓣叶镂空。
盛开的莲花中央有一活动小盖,仙鹤站立于花心,似鸣似舞,栩栩如生;一大一小,一静一动,一花一鸟,搭配极其具魅力与情趣!“龙耳莲鹤壶上的莲瓣装饰,在以饕餮、夔龙为青铜器主要装饰的商周时代、是见不到的。
这种以植物形象为装饰的作风,也是在春秋时代发展起来的。
”①“莲瓣纹的壶盖造型,其源流可追溯到西周晚期。
传于1941年出上于陕西扶风的‘梁其方壶’,其主题花纹为夔龙纹,盖顶以周立体的环带纹为饰,颇似后来的莲瓣;传世的曾伯绮壶,同样是这样的造型,容庚直称其为‘莲瓣形’;1994年山西侯马天马一曲村晋侯墓地M8出土的两件铜方壶,壶盖上亦有与莲瓣接近的立体环带纹饰物。
由此可见,这种莲瓣纹的装饰,是从西周环带纹饰物不断演变而来的新形式。
”②另外,莲花一向被认为是佛教文化的一部分,这是不对的;它是中国固有的文化。
莲鹤方壶赏析

以下关于莲鹤方壶的说法正确的是

以下关于莲鹤方壶的说法正确的是介绍:莲鹤方壶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茶壶,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而闻名。
它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茶艺师们最喜欢使用的茶具之一。
莲鹤方壶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刻纹而备受赞赏,成为了茶艺表演和收藏的热门对象。
正确说法一:莲鹤方壶是瓷器莲鹤方壶通常由瓷器制成。
瓷器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材料,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
莲鹤方壶的瓷质材料使其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可以更好地保持茶水的温度,使茶汤更加美味。
正确说法二:莲鹤方壶是手工制作的莲鹤方壶是通过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制成的。
在制作过程中,熟练的工匠将使用陶瓷原料,并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步骤来完成壶身和壶盖的制作。
这些步骤包括制作原型,开模,雕刻纹饰等。
每个环节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精心的操作,以确保制作出令人满意的最终产品。
正确说法三:莲鹤方壶的造型具有独特性莲鹤方壶是以莲花、鹤和方形壶身为主要特征的茶壶。
莲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富有美丽和纯洁的意义,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
鹤也是中国文化中的吉祥物,被视为长寿和幸福的象征。
方形壶身则代表着稳重和庄重。
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莲鹤方壶的设计中,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正确说法四:莲鹤方壶适用于茶艺表演和收藏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工艺,莲鹤方壶成为了茶艺表演中的重要道具之一。
茶艺师们通过巧妙地运用莲鹤方壶的造型和功能,使茶艺表演更加生动有趣,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
同时,莲鹤方壶也是茶艺爱好者和收藏家们追求的宝贵收藏品。
许多人将莲鹤方壶作为艺术品进行收藏,并在展览和拍卖会上展示和交流。
正确说法五:莲鹤方壶的保养需要注意为了保护莲鹤方壶的美观和使用寿命,适当的保养非常重要。
首先,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碰撞和摔落,以免对壶身和壶盖造成损坏。
其次,清洗时要使用温和的洗涤剂和软毛刷,在清洗时要非常小心,避免对刻纹造成损伤。
最后,存放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免引起莲鹤方壶瓷面的变色和龟裂。
莲鹤方壶

《世界著名博物馆鉴赏》课程论文2010年 6 月 3 日国之重宝——莲鹤方壶自从选修了世界著名博物馆鉴赏这门课之后,我便对博物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些世界著名的博物像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我暂时是无法一睹芳容,但是河南博物院确是有机会去看看的。
当我来到河南博物院,看到莲鹤方壶时,我便对它着了迷。
莲鹤方壶是我国春秋时期青铜礼器,壶盖之鹤,既是莲上之鹤,又归纳了春秋时代青铜礼器之总的风格与趋向,被郭沫若先生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这对堪称青铜时代绝唱的莲鹤方壶“姐妹”,现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另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莲鹤方壶高116、117厘米口长30.5厘米口宽24.9厘米。
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
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
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张口咋舌,更托青铜器的威严之感。
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
莲鹤方壶于1923年在河南新郑李家楼春秋郑国国君大墓出土。
此壶原为一对,其造型和花纹装饰及大小几乎完全一样。
现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另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莲鹤方壶的发掘与保存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1923年,包括莲鹤方壶在内的一批钟鼎重器在经历了两千年风雨后,惊现于河南新郑李家楼村一个普通的菜园。
恰逢此时,北洋陆军第十四师师长靳云鹗来新郑巡访,收缴了挖出的国宝,追回了被卖的文物,又派工兵继续挖掘,经过发掘,“郑公大墓”出土了完整的青铜器近百件,另外还有玉器、陶器等数百件文物,是中国当时空前的特大发现。
其中的近百件青铜器更为引人注目,史称“新郑彝器”。
对于如何处理这批珍贵文物,靳云鹗的态度十分明确,“钟鼎重器,尊彝宝物,应该归于公家。
”靳云鹗的义举博得了一片赞扬声,当时的河南省议会致函靳云鹗:“公道主张,至深钦感,肃此鸣谢。
莲鹤方壶介绍300字

莲鹤方壶,又称“立鹤方壶”,是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但不是实用器,而是用来“明贵贱,别等列”的礼器。
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一共两件,一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在河南博物院。
此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
壶体遍饰龙、凤、鹤、鹿、云雷纹,以细密的网格纹为底。
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的仙鹤,仙鹤长颈、圆眼、尖喙、昂首,双足并立,似在引吭高歌。
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
腹部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龙首顶于壶盖。
莲鹤方壶集清新与华美于一身,将鸟、兽、花、草融为一体,体态优美,轻盈洒脱,被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莲鹤方壶的历史故事

莲鹤方壶的历史故事
咱来唠唠莲鹤方壶这超酷的宝贝的历史故事哈。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呢,在春秋战国那个时候,诸侯们都可讲究了,各种精美器物那是层出不穷。
莲鹤方壶就诞生在这么个充满艺术气息又有点乱哄哄的年代。
这莲鹤方壶啊,那造型简直绝了。
它的壶身就像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城堡,稳稳当当的。
壶身上雕满了各种花纹,那些花纹就像神秘的密码一样,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最妙的就是壶盖上站着的那只小仙鹤啦。
这仙鹤啊,就像一个傲娇的小仙子站在莲花瓣中间。
你想啊,在那个时候,大家都很敬重仙鹤,觉得仙鹤是吉祥、长寿还有高雅的象征呢。
这只小仙鹤站在壶盖上,就好像随时要展翅高飞一样,给这个方壶增添了一种灵动的仙气。
莲鹤方壶出土的时候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就像宝藏被发现一样,它从土里冒出来的时候,可把大家都惊到了。
它就像是一个穿越时空的使者,带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密码和艺术魅力来到现代人的面前。
而且啊,这莲鹤方壶还见证了好多历史变迁呢。
它在岁月的长河里颠沛流离,就像一个旅行者,从它诞生的地方开始,经历了无数的人和事,最后被好好地保存起来,让咱们现代人能够看到老祖宗这么厉害的艺术创造力。
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历史老师,站在那儿就能给我们讲好多好多过去的故事。
莲鹤方壶赏析整合版

莲鹤方壶赏析(整合版)————————————————————————————————作者: ————————————————————————————————日期:莲鹤方壶赏析艺术设计学院JD服装设计郭晓雪541005320107莲鹤方壶赏析莲鹤方壶出土到现在已有八十多年了,其俊美飘逸的身姿,令国内外无数观众和学者为之倾倒;同时,所体现的蓬勃向上,变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也将永远为世人所称道。
根据莲鹤方壶的器形、纹饰、铸造工艺等方面的独特性和特殊性为突破口进行研究其艺术意义。
莲鹤方壶于1923年出土于河南省新郑县城关李家楼大墓。
共出土一对,现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另一件藏于故宫博物院。
两件形制相同,大小略有差别。
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实属稀世珍品。
李家楼大墓在建国前发现,非经科学而发掘。
其墓主为当时郑国国君,该墓的时代应为春秋中期偏晚。
一李家楼大墓出土的莲鹤方壶(春秋:公元前771年~前476年),通高117cm,口长30.5cm。
口宽24.9cm。
每件重约60公斤以上。
在壶体布满了盘曲的龙形装饰花纹,两侧铸有圆雕的龙形细长的双耳,到了底部是两只伏兽,负壶而走。
整个壶身是圆雕装饰,充满了一种神秘色彩。
其壶盖周围并列双层向外展开的莲花瓣,中屹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但完全采用写实手法,却烘托出一丝清新的感觉。
它在当时社会变革的时代风貌下,真实的在艺术中体出现出郭沫若所誉为的“时代精神之象征”。
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雕塑作品是随葬用的俑像和制作成人或动物形象的工艺美术品。
其中的动物雕刻比人物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显得更为自由、生动。
李家楼大墓出土的莲鹤方壶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春秋中期到战国中期是中国青铜器演进过程中一个绚丽灿烂的阶段,也是青铜器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无论在青铜器品种,还是装饰和风格上,都一反商周的庄重威严,转向华丽轻巧,增加了现实内容的装饰。
莲荷方壶正是这个转变时代的一件代表作品。
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青铜莲鹤方壶,1923年8月25日出土于河南新郑,为春秋早期郑国国君郑子婴所配礼器,仅两只,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和河南博物院,是镇院之宝。
该壶通高126厘米,宽54厘米,重64.28公斤;盖的上方四周骈列镂空的双层莲瓣,中央立一鹤,作引吭长鸣振翅欲飞状;颈两侧各有一条回首反顾的龙形怪兽,构成铜壶的双耳;四角各有一缓爬的龙形反顾翼兽;圈足下有两只长有梅花鹿角的龙形走兽,张口吐舌,负重而行;铜壶通身由鸟纹、兽纹、龙纹及蟠螭纹相互交错,其严禁的纹饰布局与主体灵活游动的龙螭结合,形成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艺术风格。
整体造型:壶立、花开、鹤飞、龙舞、兽走;其装饰艺术采用平面、立体、浮雕、圆雕、镂空等多种手法;制造方法采用失蜡、模印、分铸、合铸及焊接的冶铸工艺完成。
这种工艺奇特的造型和卓越精湛的铸造技术,堪称青铜时代的绝唱,为先秦青铜礼器之最,被誉为东方最美的青铜期,曾轰动世界,为稀世珍宝。
郭沫若称其为:“当时时代精神的象征”。
青铜莲鹤方壶作为春秋早期郑国宫廷礼器,是国君地位与权利的象征,出土后,曾多次代表国宝巡展世界。
时代精神之象征_莲鹤方壶_张得水

郑 彝 器 》 等 多部 专 著 和 图 录 , 一 时名 声 大 振 ,
时 人 称 之 为 “新 郑 彝 器 ” 。 河 南 博 物 馆 正 是 有 厂这 批 珍 贵 的 收 藏 品 , 所 以在 当时 被 评 论 为 “统 中国 博 物 馆 所 藏 物 品 , 除故 宫 博 物 院外 ,
河 南博 物馆 堪 居第二 之位 置 ” 。 年 月 日 , 爆 发 了震惊 中 外 的 “卢 沟 桥 事 变 ” , 日本 军 国 主 义悍 然 发动 了全 面 侵 华 战 争 , 华 北 各地 相继 沦 陷 。 危急 时 刻 , 经 河 南
中 匡 尊 物 馆
曰
引 城 卜比
致 电靳 云 鹦 , 提 出收 藏 这 批器 物 的要 求 , 但 最 终 因河 南 为 这 批 文 物 的 出 土地 , 有 着 天然 的优
势 , 所 以 交 由河 南古 物 保 管 所 保 存 。 年河
租 界 的 文 物 已无安 全保 障 , 几 经 商 议 , 河 南 省 政 府再 次 决 定 , 将 文 物运 人 四川 。 在磁 器 口中央大学 校 舍 内 。 年 月
河 南 省乃至 中国 文物 浮 币 业发展 的 比。
的 莲 瓣 之 `` 挺
莲鹤方壶
莲 鹤 方壶 , ,。 又挖 出 数 年 少 几 河 、 打 执 那 李家 楼 郑 公 人 墓 , ' 地 的 乡绅 李 锐 在 「` 京 一 余 很快 传
夕 ︸ 勺 卜 巴 ` ︸
, 时任新郑 上 七 知 '
几 」 艺于 ,
藏 品 研 究
造型 多 种 多样 , 有方 壶 、 扁 壶 、 圆壶 、 瓤形 壶 等 。 莲鹤 方 壶上 物像众 多 , 杂而 不 乱 。神 龙怪 虎 , 神 态各 具 。 方壶 装饰 最为精 彩 的乃 是 盖 顶 仰 起 盛 开 的 双 层 莲 瓣 , 以及 伫 立 莲 瓣 中央 一 只 立 鹤 。 仙 鹤 亭 亭 玉 立 , 双 翼 舒 展 , 引颈 欲鸣 , 表 现 出 的清新 自由 、 轻松 活 泼的 感 觉 , 形 神俱 佳 , 栩栩 如 生 , 曾使 多少人 为 之倾倒 。 如 此精 美 的青 铜 器 , 是 什 么 时代 的 作 品 它 的主 人 是 谁 关 于 这 批 铜器 的性 质 问题 , 自 出土 以来 , 学 术 界 多 有讨 论 。 因为 李 家 楼墓 系 新 中 国成 立 前 非 科学 发掘 , 墓 中 出土 文 物 流散 各 地 , 给 研 究 工 作 带 来 了 许 多 困难 。 从 墓葬 的 规 模 和 随 葬 品 的 形 制 、 数 量 、 规 格 等 分析 , 比 较一 致 的观 点 , 是认 为 李家楼 墓 的墓主 当为 郑 国 国 君 。 其 主 要 的依 据 , 一 是 以 莲 鹤 方 壶 为 代 表 的 新 郑 铜 器 出 自郑 韩 故 城 。 根 据 文 献 记 载 , 郑 韩 故 城 是 公 元 前 世 纪 中期 至 公 元 前 年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的 郑 国 和 韩 国都 城 。 郑 韩 两 国先后在此 建都达 年之久 。近 几十年的 考古 发掘 与 调 查 , 基 本 上 弄 清 了 城址 的规 模 和 布 局 。 城址 平 面呈 不规 则 长方形 , 东 西长 约 米 , 南北 宽 约 米 , 中部 有一 道 南 北 向 夯 土 墙 将 故 城 分 成 东 西 两部 分 。 其 中的 李 家楼 就 位 于 西 城 的 南 部 。 二 是这 批 青 铜 器 具 有春 秋 时 期 铜 器 的 风 格 , 同 时 也存 在 着 新 旧风 格相 互 参 杂 的 现 象 , 新 风格 的器 物 与 旧形 制 的器 物 二 者 并存 , 而 且大 部分 的铜 器存 在着 受楚 文化 影 响 的新 风 格 ④ 。 三是这批青 铜器规模之大 、 等级 之高 , 非卿 大夫 之 流所能 及 , 无疑 为某 一 代郑 公之 墓 的随葬 物 。 据统 计 , 新郑 李 家 楼 大 墓 出 土 的 青 铜 器 为 鼎 件 , 其 中列 鼎 、 列鼎 各一套 , 篡 件 , 扁 件 , 方颤 件 , 盒
国宝中的国宝——莲鹤方壶,地下文物全国第一

1950年,原为一对的春秋 莲鹤方壶,一件被调往故宫博物 院,另一件被运回河南开封。
自此,两尊莲鹤方壶分置 两处。
近年来,考古专家考证, 认为墓主为郑成公或郑简公, 约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530 年,距今约两千六百年左右。
莲鹤方壶被誉为“地下文 物全国第一”,堪称国宝中的 国宝。
壶。盛酒器,亦可盛水。 《仪礼•聘礼》:'‘八壶设于 西序”。注:“酒尊也。” 《周礼•挈壶氏》:“掌挈壶 以令军井”。注:"盛水器 也。”殳季良父壶铭:“用盛 旨酒。”伯騎壶铭:“用自作 醴壶。”都十分清楚地说明了 壶在青铜礼器组合中的用途。 青铜壶的制作上起殷商,下至 秦汉,商代前期方壶较少见, 随着时代的变迁,形制也不断 变化,大多为圆形。亦为瓷器 主要品种之一。瓷制壶自汉代 开始流行,器型多样,用途有 多种。常见的有西晋的扁壶, 三国至隋的盘口壶、唾壶、鸡 首壶,辽的鸡冠壶,元、明 的多穆壶、僧帽壶以及沿用至 今的酒壶、水壶、茶壶、卤壶 等。
Local
一
A n c en~ Chinese L-terauIre Search
国宝中的国宝 ——莲鶴方壶,地下文物全国第一
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 郑国国君盛酒或盛水之器物。
莲鹤方壶呈方形,制作工 艺精美,设计巧妙,轻灵奇巧 的器身,装饰着浅浮雕式典雅 华美的装饰图案,杂而不乱、 刻有龙、凤、莲花、蟠螭等纹 饰,壶盖上盛开的莲花之中, 有一只振翅欲飞的白鹤,栩栩 如生。
从制作工艺上看,莲鹤方 壶的铸造采用了圆雕、浅浮雕、 细刻、焊接等多种技法,工艺精 湛,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整体风 貌,与商周时期的厚重庄严的青 铜器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莲鹤方壶不仅纹饰细腻 新颖,而且结构复杂、铸造精 美,堪称是春秋时期青铜工艺 的典范之作。在通高为116厘 米、重65公斤的器身上下,装 饰了各种纹样以及附加的配 件,设计极其复杂:最上面
莲鹤方壶的纹饰描述

莲鹤方壶的纹饰描述
莲鹤方壶是一种古代陶器,其形状为方形,顶部有一把手。
该壶的纹饰主要由莲花和鹤组成。
在壶身四面上,都绘有精美的莲花图案。
莲花通常被描绘成在水中盛开的样子,花瓣完整、清晰,显示出高超的绘画技巧。
此外,壶的两侧还有一对鹤的图案,鹤通常被视为祥瑞和长寿的象征,因此在古代的陶器制作中经常被用作纹饰之一。
在莲鹤方壶上,鹤一般被描绘成在水边休憩的样子,羽毛、爪子都十分细致,生动地展现出鹤的形态。
这些纹饰的细节之处都表现出了制作者的高超技艺和用心,使莲鹤方壶成为一件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陶器。
- 1 -。
国宝60秒解说文案.青铜器.春秋战国之莲鹤方壶

青铜器.春秋战国之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青铜酒器,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的郑国国君大墓。
共两件,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和河南省博物馆,为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壶高约126厘米,重64公斤;壶身为扁方体,长颈圆腹,既体态修长又稳重大方。
壶身通体布满交错的螭纹浮雕。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壶顶,一圈肥硕的双层镂孔莲花花瓣向四周张开,莲瓣中央是一个可以开启的壶盖,上有一只立雕的仙鹤,傲然独立,昂首振翅,翘望远方,十分灵动。
颈部两侧圆雕两只做攀附状的蟠龙为耳,龙身卷曲昂首回望,龙角竖立十分威武。
腹部四面各装饰一只做攀爬状的圆雕神兽,兽角弯曲,肩生双翼,长尾上卷。
壶底圈足下以两条匍匐的卷尾兽为足,兽身粗壮布满鳞纹,头有枝角昂首向外,张牙吐舌,有几分呆萌。
莲鹤方壶的装饰既精密繁缛又和谐有序,从上到下的装饰呼应巧妙,而壶顶的立鹤则是点睛之笔。
整器工艺采用了圆雕、浅浮雕、细刻、焊接等多种技法,既反映了青铜器在春秋变革期的风貌,也展现了郑国的青铜铸造水平在当时独领风骚。
莲鹤方壶的名词解释

莲鹤方壶的名词解释莲鹤方壶是四羊方尊的仿制品,因两侧所饰的莲鹤和伏卧的怪兽似乎在水面嬉戏,故称其为“莲鹤方壶”。
高57厘米,宽34厘米,深19厘米,重129.5千克。
商朝晚期青铜器。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器身分为上下两部分,可以拆开,下有三只蹄足。
方尊器口外沿有十字孔,颈部饰蕉叶纹,腹部饰饕餮纹,圈足上饰兽面纹。
肩上立一双鹤,尊颈与圈足上各立一兽,体现了我国古代青铜器的神秘气氛。
据传说,二十世纪初曾在北京琉璃厂古玩市场出现过这件器物。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由于器身分为上下两部分,可以拆开,且方尊的方形器口外沿有十字孔,颈部饰蕉叶纹,腹部饰饕餮纹,圈足上饰兽面纹。
肩上立一双鹤,尊颈与圈足上各立一兽,体现了我国古代青铜器的神秘气氛,所以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尊的青铜酒器,历史文化价值极高。
后人出于对器物的喜爱,遂以方尊的谐音将其命名为“方壶”。
全器造型雄伟,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商代青铜方尊呈深腹圆口,高圈足,器盖与器身有子母口相连,盖上有子口,便于取放。
尊腹部饰有繁密的花纹,颈部饰蕉叶纹,尊四面中央各有一只浮雕状的兽面,空心圈足,足上端为牛首,肩部四面各有一个象首,尊内装有用以盛酒的酒坛。
方尊四面中央的方尊四面四角各塑一条首尾相连的龙,从方尊的中央直伸而上,龙头顶尊盖,两侧有兽面衔环耳,圈足下方也塑有一兽面。
方尊圈足内中空,铸有三只蹄足。
方尊通高54cm,口径38cm,重量不详。
四羊方尊最早出现于商代,羊是古代农业文化中最重要的图腾动物,羊崇拜是商代青铜器的显著特点。
羊方尊的造型是以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绿色磨光兽面纹方尊为蓝本,并稍作变形而成的。
根据《周礼·考工记》中所述:“方尊者圆尊也”,其特点是:方形,侈口,长颈,颈饰蕉叶纹,圈足外撇。
整体造型雄奇,工艺精美,为中国青铜器之极品,也是世界青铜器中的珍品。
出土地:湖南省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高126厘米,口纵25厘米,口横31厘米,重64.28公斤,1923年河南省新郑市李家楼出土
长方形口,上有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盖上饰盛开莲瓣两层,中立一鹤,颈两侧有龙形双耳,腹部满饰蟠龙纹,四角各攀附有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只侧首吐舌的怪兽,以背承器。整个器物造型优美,花纹流畅,制作工艺精湛,挣脱了商周以来青铜器庄严肃穆的风格,加强了姿态的动势和力感。展翅欲飞的立鹤,攀岩登壁的怪兽,使器物具有静中有动,寓动于静的艺术魅力,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莲鹤方壶这种艺术构思,反映了春秋中期新旧思想交替,被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莲鹤方壶1923年出土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新郑县的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墓葬。它以自身清新独特的艺术特色,反映出当时装饰工艺发展的新走向。
莲鹤方壶通高118厘米,口长30.5厘米。整体造型大方典雅,装饰华丽。壶冠部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壶颈两侧有龙形怪兽双耳。壶身上装饰有浅浮雕的龙、凤纹饰,各种花纹相互交融,不分主次,似乎努力追求一种昂扬的生命意志,产生出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腹部的四角各攀附有一只立体小兽,圈足下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了全器的重量。这种巧妙新颖的构思设计,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体现出东周初期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社会精神风貌。此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莲鹤方壶构图极为复杂,造型设计非常奇妙,铸作技艺卓越精湛,堪称春秋时期青铜艺术的典范之作。莲鹤方壶需要几十个奴隶同时浇铸才能完成,是多范畴合铸工艺的代表。
鹤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青铜器艺术在春秋时期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郭沫若先生指出:莲鹤方壶的艺术风格已迥然有别于殷商、西周,在盖顶莲瓣中心立一张翅之鹤,全然超出了西周以上神秘凝重的氛围,显露出清新的气息。郭沫若先生以极富文采的语言,称道“此鹤突破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踌满志,睥视一切,践踏传统于其脚下,而欲作更高更远的飞翔。”可以看出,他这里所描述的,既是指莲上之鹤,又是归纳了春秋时代青铜礼器之总的风格与趋向。当此之时,旧的礼制迅速崩溃,新的观念正在形成。表现在青铜艺术上,也正在开创一代新风,所以郭沫若先生说莲鹤方壶“乃时代精神之象征”,标志着中国艺术风格的一个新的开端。
莲鹤方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颈两侧用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飞龙,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似乎在倾其全力承托重器。构思新颖,设计巧妙。方壶通体满饰蟠螭纹,这些蟠螭纹相互缠绕,不分主次,上下穿插,四面延展,似乎努力追求一种总体上的动态平衡。
方壶装饰最为精彩的部分是盖顶仰起的双层莲瓣和伫立于莲芯之上展翅欲飞的立鹤。它们所展示出的这种清新自由、生动活泼的意境,一扫前代装饰工艺肃穆刻板的风格,标志着中国装饰工艺的新开端。 巧夺天工 青铜时代绝唱
壶是古代青铜酒具的一种,也是青铜礼器的重要种类之一,自商代就已有之,主要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诗经》中曾有"清酒百壶"的记载,所指的便是这类器物。其造型多种多样,有方壶、扁壶、圆壶、瓠形壶等等,莲鹤方壶就是东周时期的代表器物。
春秋战国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空前活跃,人们个性张扬,崇尚浪漫情怀。东周青铜器作为这一时代风貌的“物化”反映,器形由厚重变得轻灵,造型由威严变得奇巧,手法由浓厚的神秘色彩而趋向写实,装饰纹样也变得易于理解和更接近于生活。莲鹤方壶的出现,是春秋时期时代精神的象征。反映了一种新的生活观念与艺术观念,是活跃升腾的精神力量的形象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