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学摭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课教学摭谈

公开课包括观摩课、示范课、评优课等。既为公开课,自然少不了行家里手的评头论足,教学者就不能有所差池,更不敢掉以轻心。取长补短,在各个环节“挖潜创新”、“别出心裁”之后,有重蹈覆辙,旧法重施之嫌。学生便成了教师名利舞台的“牺牲品”。公开课中的得失甘苦,耐人寻味。几点意见供同行参考。

一、不急功近利,须竭尽全力

讲公开课,一定要消除功利思想,按既定的教学计划,不增减原定的课时,不在学生中动员,指定举手发言人,给“标准答案”等。最忌讳反复“彩排”。功夫当下在查阅较多的资料、扩大视野上;下在钻研教材,领悟主旨上;下在了解学生的已知和未知的知识上。教学设计是否精到、周全、巧妙;教学语言是否准确、生动、亲切;这应是我们竭尽全力的地方。讲课要集中精力,直面学生;处理突出问题机敏、果断,这些地方都竭尽全力了,一节课的容量、份量和质量才能得到准确而真实的体现。哗众取宠违背教学的基本规律,即使取得一节课的“成功”,与己与人,又有多大价值呢?

二、不标新立异,应推陈出新

有这样的公开课,教师一会儿亮卡片,一会儿出示黑板;又是看录像,又是放录音,令人眼花缭乱。却体现不出学生在得力得法的引导下获知长能和开发智力的过程。在此并非反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搞形式主义,脱离实际的花架子,又能体现多少“新”、“异”之处呢?充其量不过是个不高明的魔术师。一节课也总得有一个灵魂,一个旋律,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吧!

利用公开课,探索新课题的尝试,十分有益。既然用了大量的精力来准备,为什么不攻一攻教学上的“难”和“尖”?况且公开课行家很多,是切磋交流的好机会,正好“疑义与分析”,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当然,新课题的选择因人因课而异,不能灵机一动仓促提出,草率解决,难免有“砸锅”的可能。

三、不要面面俱到,只求有所突破

面面俱到,是初为人师者容易犯的毛病,其病根在于对教学规律不了解,对学生的情况不熟悉。其结果是蜻蜓点水,到而不入。一篇课文毫无例外地从解题、背景开讲,识字解词、分段析意,归纳主题、总结写法等方面入手进行讲解。久而久之,师生都会禁锢于定势思维中,使学生反胃厌腻,教学低效无效。一节课只能突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点透穿深,给学生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获得为学之道。当然突出重点只是一种方法,并非教学内容的全部,与之相关的问题,会随着主要问题的解决迎刃而解,有的也会在其他场合逐步解决。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公开课,也不会让教师在公开课上顾此失彼,不知所措,焦虑时不够,而且始终给学生的是整体认识(整体感)。课堂上(特别是语文课)最忌讳面面俱到的肢解课文。

四、不能忽略教法,应该注重学法

公开课容易弄成“个人演唱会”。究其原因,一是自我为中心,积习难改。二是学生交流费时太多,影响进度,只得越俎代庖。三是怕学生提问,课堂失控,易放不易收,索性包揽。

教学包括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不教”就是学而得法。首先,“个人演唱会”、“独角戏”,教师的风采太艳,可以换一换,当一名导演或主持人,让学生成为主角,显一显身手。其次,相信学生。宽容看待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暴露出来的不足,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再次,适时、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性正浓时,尽快地把他们引导到知识增长、能力的训练和智力开发上来。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