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人行为实践报告书

目录

一.···················引言二.···················实践目的三.···················实践设计四.···················实践视频五.···················实践分析六.···················总结报告

一、引言: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助人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知识点,在我们周围,应随处可见。但是随

着社会科技和城市化的发展,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的十字路口,道德的隐患日益严重,助人行为成为了一种“难得”的事情。小悦悦事件九路人过而置之不理、老太跌倒在马路上却没有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还有许多我们举手之劳便能造福他人却没有去实践的事情,这我们对这个社会心寒。当我们在抱怨这个社会的冷漠、不近人情的时候,我们却忽视了见死不救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是什么让我们周围的人选择了围观而不是伸出双手?三字经里开篇便是“人之初,性本善”,我坚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正应为相信,才能看见!我坚信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雷锋抑或是天使,只是她们太疲惫了,陷入了短暂的沉睡。

所以,让心灵复苏,帮助今天的别人,就是帮助明天的自己。

二、研究目的:

鉴于此,我们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先从大学校园入手,

1.让这些即将走入社会的青年准确的意识到自己无意识的行为,以此来

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也想用此来警示大学生不要成为一个冷漠的人

而是热心的人

2.提示社会上的各界人士,伸出双手,点亮世界,社会不需要冷漠的人,

不要被尘世蒙蔽心灵。

三.实践设计:

实践地点: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门口,前校道

实践小组成员:应用心理学一班第七小组成员

情景设计:情景一:图书馆门口一女生/男生抱着大量的书跌倒,书跌了一

地,看是否有被试帮忙拾起书本,如果没有,女生/男

生开始发出求助信号,看被试是否愿意帮忙

情景二:图书馆校道一女生/男生抱着大量的书跌倒,书跌了一

地,看是否有被试帮忙拾起书本,如果没有,女生/男

生开始发出求助信号,看被试是否愿意帮忙

四.实践视屏(见文件夹内)

五.实践分析:

由视屏可见,女生或得帮助的可能性要比男生大

助人者女生居多

影响因素:

一、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是指在生活中常见的、一般的、可以预见并且没有严重的生命财产威胁的情境中发生的助人行为。它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与人们日

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助人行为。下面先说明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的具体特征,再分析影响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发生的因素。

(一) 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的特征

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是与紧急情境助人行为相对立的一个概念,是根据助人行为情境的紧急程度进行划分的,具体说来,它具有四个基本的特征:它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普通事例;并无危害生命财产的威胁存在;情境中有明确的线索与信息,知道有人需要帮助;帮助他人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施助者没有高度的紧张感。

(二) 影响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实施的因素

即使是最简单的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对施助者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也不一定会有助人行为的发生。影响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的因素很多,具体说来,主要有施助者个人因素、情境特征、受助者特征、社会文化背景等。

1、施助者个人因素

施助者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人格特征、认知角色承担能力和情绪移情能力等,这些因素与助人行为的是实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①年龄许多实验研究过年龄与其助人行为的关系,但结果并不一致。例如:1965年厄盖赖尔等人让四至十六岁儿童分核桃,核桃是单数,分别为五、七、九、十一、十三、十五个。实验中要被试和另一儿童分食核桃,并告诉他们有三种分法:丢掉一个成偶数后两人平分;给自己多分一个;给对方多分一个。研究结果表明:自私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4---6岁儿童有百分之六十七是给自己多分一个,九岁左右只有百分之二十三的儿童是自私的,十二岁以后没有一个儿童表现出自私行为。这说明儿童的助人行为与年龄成正相关。但是,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如斯陶布通过实验发现,儿童的助人行为随年龄而下降。

一般来说,儿童的助人行为与年龄之间成正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也跟着提高,增加了和别人进行人际互动的次数。正是在这种互动中他们被告知帮助别人是一种为社会所赞许的行为,从而在观察模仿之中学会了助人行为。另一方面,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移情能力也增强,自我中心倾向减弱,使得儿童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这也会增加助人行为的可能性。虽然从整体上看,年龄的增加导致了助人行为的增多,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人们年龄越大,心理活动更加复杂,不象孩子那么单纯。能否会帮助别人,还要看一些其它的影响因素。

②性别一般来说,由于男女生理上的差异,男性在短期的需要冒险救助他人的场合表现突出,而女性在一些危险性较小,但是承诺性比较大的长期扶助行为中出力更多。例如:在美国,因为冒着生命危险抢救陌生人而获得“卡内基英雄基金会”颁发的勋章的人员中,有91%是男性,而志愿帮助残疾人,照顾孤寡老人的,以女性居多。不过,性别差异是不是影响助人行为的重要因素,对此所做的研究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果,矛盾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在于不同研究者对助人行为的操作化过程不同。发现有性别差异的研究中,所要求的助人行为往往是通常被称为男性的工作,没有发现性别差异的研究中,所要求的助人行为不特别偏向哪一性别的工作。

③个人的性格特征主要指个人的人格、品质等,这些者是助人行为是否发生的重要个人因素。显而易见,一个热情奔放、不计个人得失的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他的助人行为也容易产生,而一个冷漠无情、斤斤计较的道德品质低劣的人,他的助人行为就难以发生。社会心理学家巴特森(C.D.Batson)1987年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