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含原文、译文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最新中考必考文言文24篇译文(带原文版)+文言文练习题
中考必考文言文24篇译文(带原文版)班别姓名《论语》十则 (七年级上册 10课)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50篇经典文言文学习(附翻译答案精美排版)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50篇经典文言文学习(附翻译答案精美排版)1、顾荣施炙顾荣①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②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
同坐③嗤之。
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
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注释】①顾荣:字彦先,今属江苏人。
②行炙人:端送烤肉的侍者。
炙,烤肉。
③同坐:同席的人。
【2012广东湛江】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应人请(曾经)B. 因辍己施.焉(给予)C. 同坐嗤.之(讥笑)D. 常有一人左右..相助(身边的人)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3.从顾荣身上你获得了什么启示?翻译:顾荣在洛阳时,曾经应人邀请赴宴。
在宴会上,顾荣发觉那个端送烤肉的人流露出想尝尝烤肉的神色,于是把自己那一份烤肉送给了他。
同席的人讥笑他,他说:?哪有整天端着烤肉,却不知道烤肉滋味的呢??后来遭遇战乱,顾荣渡江避难,每到危急时刻,常有一个人来帮助自已。
顾荣问那个人这样做的原因,原来那人就是当初接受烤肉的侍从。
答案:1.D(?左右?意为?帮助?)2.哪有整天端着烤肉,却不知道烤肉滋味的呢?3.善有善报。
(或:帮助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2、老马之智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③一寸而仞④有水。
?乃掘地,遂得水。
【注释】:①管仲、隰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
②孤竹:诸侯国。
③蚁壤:蚂蚁掘巢时运出地面的泥土形成的土堆。
④仞:古代计量单位,古时七尺或八尺叫做一仞。
【2013湖南湘潭】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春往而冬反.:(2)蚁冬居山之阳.:2.管仲最后?遂得道?,是因为他相信(填一个成语)。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翻译: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
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及答案(Word版)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
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选自《中华寓言故事》)【注】①逃暑:避暑,乘凉。
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③衽:席子。
④濡(rú):沾湿。
⑤逾:通“愈”,更加。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徙衽以从阴________②其阴逾去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________。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
【答案】(1)移动;离开(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4)要随机应变,顺应变化,不能仅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他也挪动着自己的卧席随着树荫走。
徙:移动;②句意为:树影越移越远了:去;离开。
(2)句中重点词语有:是,这;于:在;夕:晚上。
句意为: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文中郑人“拙”具体表现在“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
(4)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
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移动;离开;(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②是/吾剑之所从坠(3)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4)答案示例:①情况总是在不断变化,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就会碰壁。
②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是不能办成事情的。
③客观世界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我们也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
【点评】⑴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
【参考文档】中考语文文言文原文及译文:《爱莲说》-范文word版 (1页)
【参考文档】中考语文文言文原文及译文:《爱莲说》-范文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考语文文言文原文及译文:《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
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
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
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文言文原文(含译文)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文言文原文(含译文)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001鱼我所欲也《孟子》【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002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原文】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父老,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八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可编辑修改word版)
遂昌三中初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2018.1叶洪潮整理1.阅读两本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傅雷家书》,完成书中附送的《考试手册》练习并自行核对答案。
2.写随笔 3 篇,题目自拟(其中一篇题目为《2018,我爱你》)。
3.完成寒假作业。
4.熟读课内古内 8 篇诗文,熟读并背诵课外 8 篇古诗。
祝寒假快乐,新年吉祥!一、课内古内诗文1.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ft,ft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ft,ft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word完整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两则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初中语文文言文《赵普》原文和译文(最新整理)
初中语文文言文《赵普》原文和译文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语文文言文《赵普》原文和译文)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语文文言文《赵普》原文和译文的全部内容。
初中语文文言文《赵普》原文和译文原文: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字词:年少熟悉少学问等到做劝勉用译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事物,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勉他读书。
原文: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字词:放下自己大住宅关门打开(qiè)箱子译文:(他)晚年读书很勤奋,每次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箱子取出书,原文: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字词:整等到第二古称诸侯或大官的死译文:整天读书。
等到第二天办理政务,处理决断非常快.(他)死后原文: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字词:打开箱子它,箱中东西译文: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啊。
原文: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字词:沉着严肃、刚正尽管嫉妒刻薄但“把……作为"译文:赵普性情沉着严肃刚正,尽管对人常嫉妒刻薄,但能把天下事作为原文: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字词:形容过分拘谨照章办事言语不多译文:自己的责任。
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的人大多拘谨且遇事沉默不语. 原文: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字词:他,代赵普译文: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原文: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字词:曾经担任第二天又译文:曾经推荐某人担任某官,宋太祖没有用。
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求启用此人.原文:亦不用。
初中文言文(含原文、译文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含原文、译文及答案)初中文言文(含原文、译文及答案)1、商鞅立信【原文】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也,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民信之,卒下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字词解释】①令:指变法的命令。
②具:准备好,指政令的公告已写好。
③未布:没有公布。
④市:贸易市场。
⑤募:招募。
⑥徙:迁徙,这里指搬走。
⑦金:古代货币单位。
【阅读训练】1、解释:(1)既:..;(2)徙:;(3)予:;(4)辄:;(5)以:2、翻译:(1)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2)民怪之,莫敢徙:3、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2、田登为郡守【原文】田登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值上元放灯,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故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本此..。
(节选自《古今谭概》)【字词解释】①笞(chī):鞭打,用竹板抽打。
②州:此指郡。
③值:遇到,碰上。
④上元:旧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⑤揭榜:张贴告示。
⑥于:介词,在。
【阅读训练】1、解释:(1)作:;(2)笞:;(3)于:;(4)云: ;(5)本此:2、翻译:(1)怒人触其名:(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3、为什么“举州”皆谓“灯”为“火”?3、书法家欧阳询【原文】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乃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书林纪事》)【字词解释】①裘:皮袍②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③及:等到④复:又,再⑤布:铺开【阅读训练】1、解释:(1)尝:;(2)书:;(3)反:;(4)伫立:;(5)去:2、翻译:(1)驻马观之,良久乃去:(2)及疲,乃布裘坐观: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4、伊犁凿井【原文】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
初中课外文言文7篇(原文+题目+答案+译文)
初中课外文言文7篇(原文+题目+答案+译文)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公靴新买()(2)因垢责小吏()(3)冯徐举其右足()(4)时谓宰相如此()2、翻译句子。
其直几何译文:遽回顾小吏曰译文:3、试对冯相这个人物的性格作分析点评。
答:译文:能够讲述五代时事的年老阅历多的人说,宰相冯道与宰相和凝一同在宰相办公的官署。
一天,和凝问冯道:“您新买的靴子值多少钱?”冯道举起左脚给和凝看后说:“九百。
”和凝性情急躁,急忙回头对小吏说:“我的靴子为什么用了一千八百?”因而责骂小吏很长时间。
冯道这时又慢腾腾1、您、于是、慢慢、说2、您新买的靴子值多少钱急忙回头对小吏说3、性格急躁,做事情不假思索,随便责备下属戴震难师先生①少时就傅②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授《大学章句》③,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④所说。
”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
”“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师无以应,曰:“此非常⑤儿也。
”【注释】①先生:即戴震,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
②就傅:跟随老师。
③《大学章句》:儒家经典之一。
④朱文公:朱熹。
⑤非常:不寻常。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先生少时就傅读书()(2)相去几何时矣()2、画线句子“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A、可是,朱熹为何可以知道自然现象呢B、既然这样,那么朱熹为何可以知道自然现象呢C、可是,朱喜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D、既然这样,那么朱熹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3、读了上文,你认为戴震日后成为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的原因是(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译文:戴震这年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积累的时间太长,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不肯停下来,老师教《大学章句》至《右径一章》以下。
初中语文阅读文言文70篇翻译及答案
)1-10(篇翻译及答案【一】70初中阅读.★酒以成礼1 【原文】毓拜而后饮,且托寐以观之。
其父时觉,因共偷服药酒。
值父昼寝,兄弟小时,)ù(y钟毓“酒以成礼,毓曰:既而问毓何以拜,会饮而不拜。
“偷会曰:又问会何以不拜,”不敢不拜。
”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托:假装。
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
⑧值:当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句意为当时他,而是指“醒”,不是指“发觉” 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 释“觉” ,“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 指睡后醒来。
又,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 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钟毓兄弟小时候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钟会喝酒不行礼。
钟毓行礼后喝酒,“偷本”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行礼,钟毓说:”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解释1③时:当时。
②因:趁机。
①寝:睡觉。
④何以:为什么.翻译:2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3 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常羊学射2【原文】“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 ,使⑤虞人⑥ 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 ,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翼若垂云⑿。
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
养叔⒁进曰:”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打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与朱元思书作品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ing)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天空中),江面上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与远山都显现着同样的颜色。
(我乘船)随水流漂浮游荡,任凭船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多里,奇峭的山和奇异的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水都呈碧绿洁白之色,千丈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江底游动的鱼儿和细沙碎石,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洁白的急流比箭还快,迅猛的大浪像飞奔的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借着山势,争着向上,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群山)都在互相竞争高低,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山峰。
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清越的泉声。
美丽的百鸟相向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时间地叫个不停,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那些像老鹰飞到天上一样(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不再想望功名利禄;那些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精选范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精选范文)【语文试题】《桃花源记》(陶渊明)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
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
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
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然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
(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
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
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
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
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
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
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
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陋室铭》(刘禹锡)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了。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和翻译(必考24篇)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和翻译必考语录体类 1《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记叙文类 2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3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隅施八尺屏幛口技人坐屏幛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幛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丈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丈夫亦醒妇抚儿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童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众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译文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突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失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刹时间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孩儿哭了起来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来中间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烈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撤掉围幕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4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依靠打鱼为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河行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小河两岸生长在几百步的范围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他想走道林子的尽头看看究竟桃林在小河的发源处就到头了紧挨着的就是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仿佛有些光亮渔人丢下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里很窄小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前面突然开阔敞亮了这里的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的小路交错相通能听见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着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那里的人见了渔人竟然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的往来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给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各自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人说啊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上次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有找到路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便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求访的人了 5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译文当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东吴名将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初中文言文1-20(含原文、译文及答案)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初中文言文1-20(含原文、译文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1年第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初中文言文(含原文、译文及答案)1、商鞅立信【原文】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也,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民信之,卒下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字词解释】①令:指变法的命令。
②具:准备好,指政令的公告已写好。
③未布:没有公布。
④市:贸易市场。
⑤募:招募。
⑥徙:迁徙,这里指搬走。
⑦金:古代货币单位。
【阅读训练】1、解释:(1)既:;(2)徙:;(3)予:;(4)辄:;(5)以:2、翻译:(1)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2)民怪之,莫敢徙:3、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2、田登为郡守【原文】田登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值上元放灯,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故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本此。
(节选自《古今谭概》)【字词解释】①笞(chī):鞭打,用竹板抽打。
②州:此指郡。
③值:遇到,碰上。
④上元:旧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⑤揭榜:张贴告示。
⑥于:介词,在。
【阅读训练】1、解释:(1)作:;(2)笞:;(3)于:;(4)云: ;(5)本此:2、翻译:(1)怒人触其名:(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3、为什么“举州”皆谓“灯”为“火”3、书法家欧阳询【原文】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乃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书林纪事》)【字词解释】①裘:皮袍②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③及:等到④复:又,再⑤布:铺开【阅读训练】1、解释:(1)尝:;(2)书:;(3)反:;(4)伫立:;(5)去:2、翻译:(1)驻马观之,良久乃去:(2)及疲,乃布裘坐观: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4、伊犁凿井【原文】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带翻译)(一)陆元方卖宅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
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
买者闻之,遽辞不买。
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注释】①陆少保:字元方,唐朝人,曾任少保(太子的老师),故又名陆少保。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曾于.东都卖一小宅/于.我如浮云B、子侄以为言./我言.秋日胜春朝C、是.欺之也/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不.尔/尊君在不.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3、对于文中的陆元方,有人说他傻,有人赞他好。
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不学无术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闻.准入相/闻.之于宋君B、咏将去./去.后乃至C、准莫谕其意./意.与日去D、归取其传.读之/传.不习乎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3、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具有哪些优秀品质(三)列子学射【身】修养自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中.矣/一狼洞其中.B、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兄子.胡儿C、弗知.也/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退而习之./久之.,目似瞑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3、关尹子让列子“守而勿失”的是什么从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A、妻常之.田/夫君子之.行B、家以.农亩为业/静以.修身C、时.天暴雨/年与时.驰D、乃省./吾日三省.吾身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打印版_绝对完整_精心编辑)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打印版,绝对完整,精心编辑)七年级上册81《郑人买履》2《刻舟求剑》3《幼时记趣》4《三峡》5《以虫治虫》6《梵天寺木塔》7《论语八则》8《狼》七年级下册69《赵普》10《黄鹤楼》11《于园》12《黔之驴》13《爱莲说》14《两小儿辩日》八年级上册515《晏子使楚》16《人琴俱亡》17《小石潭记》18《记承天寺夜游》19《治水必躬亲》八年级下册720《马说》21《陋室铭》22《活板》23《核舟记》24《口技》25《送东阳马生序》26《山市》九年级上册727《陈涉世家》28《桃花源记》29《与朱元思书》30《捕蛇者说》31《岳阳楼记》32《醉翁亭记》3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年级下册834《曹刿论战》35《邹忌讽齐王纳谏》36《鱼我所欲也》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8《愚公移山》39《出师表》4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1《田忌赛马》七年级上册课文1《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他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去拿尺码。
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2《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止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附译文)(一)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
丞相自若也。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②,侄罔然而止。
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
②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好.鸟相鸣B、丞相自.若也/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C、丞相熟.视久之/但手熟.尔D、索笔疾.书/不以疾.也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3分)(二)管仲不谢私恩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
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
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道.而饥渴/独行其道.B、如.子之言/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C、甚.敬/急湍甚.箭D、将何.以报我/何.苦而不平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3、从文中可以看出管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3分)(三)夏王使羿①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
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
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注①:羿,即后羿,传说中的人物,擅长射箭。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乃.命羿曰/亚夫乃.传言开壁门B、发.无不中/舜发.于畎亩之中C、若.羿也/若.儿戏耳D、人能遗.其喜惧/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3、用自己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含原文、译文及答案)1、商鞅立信【原文】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也,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民信之,卒下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字词解释】①令:指变法的命令。
②具:准备好,指政令的公告已写好。
③未布:没有公布。
④市:贸易市场。
⑤募:招募。
⑥徙:迁徙,这里指搬走。
⑦金:古代货币单位。
【阅读训练】1、解释:(1)既:;(2)徙:;(3)予:;(4)辄:;(5)以:2、翻译:(1)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2)民怪之,莫敢徙:3、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2、田登为郡守【原文】田登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值上元放灯,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故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本此。
(节选自《古今谭概》)【字词解释】① 笞(c hī):鞭打,用竹板抽打。
②州:此指郡。
③值:遇到,碰上。
④上元:旧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⑤揭榜:张贴告示。
⑥于:介词,在。
【阅读训练】1、解释:(1)作:;(2)笞:;(3)于:;(4)云: ;(5)本此:2、翻译:(1)怒人触其名:(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3、为什么“举州”皆谓“灯”为“火”?3、书法家欧阳询【原文】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乃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书林纪事》)【字词解释】①裘:皮袍②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③及:等到④复:又,再⑤布:铺开【阅读训练】1、解释:(1)尝:;(2)书:;(3)反:;(4)伫立:;(5)去:2、翻译:(1)驻马观之,良久乃去:(2)及疲,乃布裘坐观: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4、伊犁凿井【原文】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
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
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具得泉,但汲水以长绠耳。
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灼然不谬也。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字词解释】①伊犁:地名,今新疆境内②汲:取③佐领:清朝八旗兵的官名④就:靠近⑤皆:都⑥故;所以⑦乃:于是⑧果:真的⑨俢绠(gěng):长绳子⑩雍州:古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一带,泛指西北地区⑾特:只是【阅读训练】1、解释:(1)茍:;(2)安:;(3)具:;(4)耳:;(5)灼然:;(6)谬:2、翻译:(1)皆汲水于河。
(2)乃拔木就根下凿井3、本文给你什么启示?5、陈万年教子【原文】陈万年乃朝中重臣,尝病,召其子陈咸戒于床下。
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
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读“谄”的读音)也。
” 万年乃不敢复言。
选自(班固《汉书·陈万年传》)【字词解释】1.咸:陈咸,陈万年之子。
2.大要:主要。
3.乃公:你的父亲4.尝:曾经5.谢:道歉6.语:告诉,对…… 说7.显:显赫8.杖:打9.其:陈万年的儿子(代词) 10.大要;主要的意思。
11.具晓:完全明白 12.复:再 13.具晓所言: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明白。
14.谄(c hǎn):阿谀奉承。
15.睡:打瞌睡。
【阅读训练】1、解释:(1)乃:;(2)戒:;(3)语:;(4)之:;(5)曰;(6)具:2、翻译:(1)不听吾言,何也?(2)万年乃不敢复言。
3、“万年乃不敢复言。
”的原因是什么?6、蛇衔草【原文】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
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伤蛇走。
田父取其草余叶以治疮,皆验。
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
《抱朴子》云,“蛇衔(指蛇衔草)能续己断之指如故”,是也。
(选自《太平广论》)【字词解释】【阅读训练】1、解释:(1)昔:;(2)值:;(3)焉:;(4)著: ;(5)以:(6)验:2、翻译:(1)经日伤蛇走:(2)蛇衔(指蛇衔草)能续己断之指如故:★ 7、王充博览【原文】王充孤,乡里称孝。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
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选自《后汉书王充传》)【字词解释】①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东汉著名唯物主义学者。
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27),约卒于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
年轻时到都城洛阳求学,拜班彪为师。
后来回乡教书,曾任过功曹、治中等小官,晚年闭门潜心著书,终于完成了不朽之作。
②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班固的父亲。
《汉书》是他草创的。
③章句:逐章逐句的疏通理解。
④称:称赞、赞扬⑤师:拜 ··················为师【阅读训练】1、解释:(1)京师:;(2)好:;(3)肆:;(4)辄:;(5)遂:2、翻译:(1)好博览而不守章句:(2)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3、“百家之言”中的“百家”是指什么?★ 8、王羲之书六角扇【原文】王羲之,东晋之大书法家也。
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扇卖之。
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
姥初有愠色。
羲之因谓姥曰:“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耳。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他日,姥复见羲之,羲之笑而不答。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字词解释】①蕺(jì):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②王右军:即王羲之,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故又名王右军。
③书:写字④竞:争着⑤耳:罢了【阅读训练】1、解释:(1)姥:;(2)愠:;(3)因:;(4)但:;(5)以:;(6)他日:2、翻译:(1)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2)姥如其言,人竞买之:3、从“羲之笑而不答”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9、顾炎武手不释卷【原文】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
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释;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字词解释】(1)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旅行。
先生,指顾炎武。
(2)厄塞:险要的地方。
(3)曲折:详细情况。
(4)即:靠近,引申为走向。
(5)坊肆:坊:街肆:商店、店、客店坊肆:街市中的客店。
(7)径行:直接行走。
(8)诸经注释: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
(6)对勘:核对校正。
(9)熟:仔细认真。
【阅读训练】1、解释:(1)以:;(2)询:;(3)或:;(4)发:;(5)足:;(6)诸:2、翻译:(1)或径行平原大野:(2)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3、文中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 10、吕僧珍为官【原文】吕僧珍为官,不私亲戚。
其侄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
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自有常分,岂可妄求,但当速返葱肆。
”僧珍住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益其宅。
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选自《梁书·吕僧珍传》)【字词解释】① 既至:指回故乡做官。
②常分:正当职业。
③肆:店铺。
④督邮:官名,汉代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兼管司狱讼捕等事,唐以后废止。
⑤廨,官府的房子。
【阅读训练】1、解释:(1)私:;(2)荷:;(3)无以:;(4)汝:;(5)咸:;(6)益:2、翻译:(1)乃弃业欲求州官:(2)岂可徙之益吾私宅!:3、吕僧珍具有怎样的美德?★ 11、苛政猛于虎【原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而听之。
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 而曰:“然。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焉,今吾子又死于焉。
”夫子曰:“何不去也?”曰:“无苛政。
” 夫子曰:“小子识之焉,苛政猛于虎也!”(选自《礼记》)【字词解释】(1)哀:极伤心。
(2)式:同“ 轼”,车前的横木,供乘车时手扶用。
(3)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
(4)壹似:很像。
(5)舅:在古文中也指“公公”,即丈夫的父亲。
(6)苛:苛刻,暴虐。
(7)小子:孔子对学生的称呼。
(8)去:离开。
(9)于:比【阅读训练】1、解释:(1)使:;(2)然:;(3)识:;(4)于:2、翻译:(1)吾夫又死于焉:(2)何不去也?:3、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2、自护其短【原文】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选自《雪涛小说》)【字词解释】(1)北人:北方人(2)菱:即菱角,水生植物的果实,鲜嫩时可作水果吃。
(3)仕(于):(在)官,做官(4)并壳:连同壳一起吞下(5)短:缺点,这里指自己的无知(6)欲:想(7)夫(fú):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提示下文(8)此坐:这是因为(9)强:竭力、勉强、勉力、硬要(10)而:表顺承(11)席:酒席(12)以:用来【阅读训练】1、解释:(1)啖:;(2)并:;(3)或:;(4)去:;(5)此:;(6)而:(7)坐:2、翻译:(1)北土亦有此物否?:(2)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3、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13、砚眼【原文】明有陆公庐峰者,于京城待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证其是。
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公大惋惜。
盖此砚佳处即在鸲鹆眼也。
(据《古今概谈》改写)【字词解释】①待用:等待(朝廷)任用。
②邸(dǐ):官办的旅店。
③金:银子。
④向:以前⑤鸲鹆(qúyù):鸟名,俗称“八哥”。
⑥值:遇到。
⑦尝:曾经。
⑧一金:银二十两称为一金【阅读训练】1、解释:(1)既:;(2)易:;(3)是:;(4)何:;(5)幸:;(6)大:2、翻译:(1)公讶其不类:(2)盖此砚佳处即在鸲鹆眼也:3、上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14、米芾索帖【原文】米芾诙谲好奇。
在真州,米芾尝诣蔡太保攸于舟中,攸出所藏右军《王略帖》示之。
芾惊叹,求以他画易之,攸意以为难。
芾曰:“公若不见从,某不复生,即投此江死矣。
”因大呼,据船舷欲坠。
攸遽与之。
(选自《石林燕语》)【字词解释】①诙谲(h uījué):诙谐机智。
②真州:古地名,在今江苏境内。
③尝:曾经。
④右军:即王羲之。
⑤据:依靠,本文理解为抓住。
【阅读训练】1、解释:(1)诣:;(2)示:;(3)易:;(4)某:;(5)因:;(6)遽:2、翻译:(1)攸意以为难:(2)公若不见从,某不复生:3、上文中米芾用了什么方法得到了《王略帖》?★ 15、冯相与和相【原文】冯相与和相俱为朝中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