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宣年间湘绣的发展及其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光宣年间湘绣的发展及其影响
作者:熊元彬
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18年第07期
摘要虽然在光绪初年之前,湖南民族刺绣业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在中国占有了重要地位,但是湖南刺绣享誉海内外则始于光绪年间“湘绣”一词出现之后。随着光绪年间“湘绣”的兴起及其商品化的发展,时至清末十年,在实业救国的倡导下,湘绣不仅在国内外享有“针绝”“迹灭针线”的美誉,而且还形成了“湘绣甲天下”的局面,特别是“绣像”更是成为湖南乃至中华民族的“艺术名片”,出现在了国际舞台上。
关键词湖南,光宣年间,湘绣
中图分类号 K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4-0047-06
苏湘绣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结晶,其中湖南刺绣是湖湘民族文化和艺术的产物,在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和整个中国历史过程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①特别是清末时期“湘绣各物为中国美术之特品”。②光绪初年,湘阴人吴彩霞开设绣庄,不仅“是为湘人讲求绣业之始”,③而且“是为湘绣萌芽时代”。湘绣初期,“皆由殷富紳商组织而成”,但时“至光末宣初,千元数百元等”④大大小小的绣庄已相继开设。随着商品化的发展和独具一格刺绣技艺的出现,“湘绣”一词得以见诸于海内外。就整体而言,学界已对广义上包括湖南、湖北的古代、现代湘绣有了诸多深入的研究,⑤但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刺绣有着相异的发展特征及影响,而学界对光绪初年湘绣的“萌芽时代”和“光末宣初”湘绣的发展及其影响又尚无专题研究。有缘与此,笔者从清末民初的报刊等第一手资料着手,在对光绪前湖南刺绣作简短论述的基础上,专门对清光宣年间的湘绣进行逐一地分析,以透视湖南近代民族刺绣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刺绣是中国著名的手工业,俗称“绣花”,是一种在纺织品基础上以针引线的传统手工业,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⑥在古籍中,刺绣名为“针黹”,最早起源于舜,与纺织、缝纫同等重要,但出现略晚于纺织业。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湖南民族刺绣的起源与苏绣相同,最早均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因此,在中国刺绣业中,“首先被人提及的,便是‘苏湘绣货’”。①
刺绣艺术随着不同历史时期民族民俗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演变。据考古发掘和相关资料可知,在光绪初年“湘绣”一词出现之前,湖南刺绣最具影响的当属汉朝,而最有成就的当属晚清,全盛则为民国时期。在光绪初年湖南刺绣进行商品化生产之前,绣品主要是为了美化生活,与纺织一样,都属自绣、自用或赠送亲友而作,而非商品化生产,“闺阁绣业只是以刺绣来打发时光或炫示才艺”,从而“制约了湖南刺绣艺术的发展和繁荣”。②
唐朝时期,湖南绣品从日用与观赏并存发展至两者分而治之的局面。文人将书法、绘画恰到好处地纳入到了湖南刺绣业,以致在观赏方面湖南刺绣的成就最大,形成画师供稿、艺人绣
制的联袂局面。宋朝时,因受官办文绣院的束缚,湖南刺绣转而向纯审美的艺术绣方面发展。但是,宋朝鼓励刺绣,因而湖南刺绣技艺仍有所提高。一方面,不仅平针绣法渐趋多样化,而且还研制出了诸多的新针法,如仅民间的织绣和网绣针法就有数十余种;另一方面,由于采用了精制的钢针和发细丝线,因而在工具与材料方面均进行了改良。此外,书画名人与绣工巧匠的联合,将名人作品作为题材,提高了绣品的质量和知名度。元朝在全国广设绣局,使湖南刺绣日趋美术化。
时至明朝,湖南刺绣已独具特色。在绣艺方面,不仅材料得到了改良,而且技巧更加娴熟,以致品质得以普遍提高。在用途方面,湖南刺绣广泛流行于各阶层,产品丰富多样。当时,湖南刺绣在上海“顾绣”的基础上,融合了苏绣以绣针引彩线的方法,通过绣迹勾勒成图案、花样,从而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效果。
明末清初,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化的发展,以及政府的重视,湖南刺绣得以快速发展。除了“自绣自用”之外,还供奉宫廷之需以及用于商品交换,如长沙的刺绣。嘉庆年间,长沙及其附近的湘潭民间妇女从事刺绣者逐渐增多,诚如嘉庆庚午年(1810年)刊印的《长沙县志》所载,长沙“妇女工刺绣者多,事纺绩者少,大家巨族,率以细锦相奢尚”。③除长沙之外,嘉庆时期的湘潭也如此,其妇女“新操井臼,绩麻索缕”,“住城市者,勤习针黹营生”,特别是富家闺秀,“多事刺绣,针神丝绝不减前人”。④
由此可见,嘉庆时期,湖南不仅刺绣者众多,而且刺绣技艺较为精湛。但是,在绣品普遍作为商品化生产的光绪之前,湖南刺绣品仍属“自绣自用”,或作为礼品相赠。妇女在闲暇时间,根据生活实用所需,以刺绣加以美化生活,如在腰带、帽子、裙缘等生活品上绣以美观的图样。
时至同治年间,今属长沙的沙坪、霞凝一带多数的农家妇女均以刺绣为业。咸同大乱后,曾国藩、李鸿章等地方势力迅速发展,一些新贵为彰显其身份,对刺绣加以重视,专设绣庄为己所用。但是,最初这些绣庄“专以运销苏绣、粤绣为主”,而甚少经销湖南刺绣。诚如时人所言,“吾乡旧时绣店,亦题‘顾绣’,莫知所从来”。实际上,咸同时期湖南的“顾绣”并非上海所产,而是商人们为满足新贵们奢华的生活,打着“顾绣庄”的招牌而已。追其溯源,“顾绣”乃顾玉兰之刺绣,其“工针凿,设幔授徒,女弟子咸来就学”。但是,根据戴有祺在《寻乐斋集》中对《露香园缪绣佛诗》的作注可知:上海顾绣实际上“始于缪氏”。缪氏是顾会海之妾,“刺绣人物,气韵生动,字亦有法”。在嘉庆之前,因“忽焉不察,今始得之”“顾绣”乃源自缪氏,“又不止开卷有益矣”。光绪末年,由于“湘绣盛行”,甚至“超越苏绣”,因而湖南人“已不沿顾绣之名”,⑤而直接以具有独特艺术特征的湘绣著称于世。
1875—1901年是为半殖民地海关扩展时期,也是湘绣兴起及开始商品化生产的时期。当时,湘绣产品精细,被誉为“羊毛细绣”。在结构上,湘绣虚实结合,有效地利用空白,突出了绣品的主题,不仅针法极具表现力,而且构图严谨,色彩鲜明,素有“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⑥的美誉。在配色方面,绣工善于综合黑、白、灰等不同的颜色,以增强绣品画面的质感和立体感。
光绪之前,湘绣仍被称之为湖南刺绣,而且“湖南向来只□男工刺绣(均江西人)”,开设于长沙走马楼一带,“专绣神袍戏服”。而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助推,商品化的加强,“至光绪初年间”,湘阴人吴彩霞开设绣庄,“所绣出品,大为可观,大家争于购买”,①从而促进了湖南刺绣业的发展。据统计,时至1910年,湖南“刺绣日益进步”,“各绣庄皆师”吴彩霞绣法,“相传竞有一日千里之势”,仅长沙女绣工就达7000人,而且“未经各绣馆肄业者不在其内”。②
晚清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也是湖南湘绣的重要发展期。学界对“湘绣”一词出现时间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是光绪初年,即约在1877年,③还有学者认为该词第一次正名是在1910年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④“湘绣”一词的正式出现才使湖南刺绣发展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手工业,并进入商品化生产。
1875年之前,湖南刺绣中“只称苏绣、顾绣,最享盛名”,但光绪之时“长沙绣货大为出色”,甚至有“压倒元白之势”。在中国四海五洲的刺绣业中“又当推湘绣独树一帜矣”。⑤湘绣之所以能在光绪年间与苏绣争雄,“大抵宁乡女工之成绩”。据《宁乡县志》所载,宁乡县麻山杨蔚青的妻子肖氏学画于世焯,所绣之成品,“精妙绝伦,一时针神之誉”。基于此,湖南省商会还设庄销售,国外商人更是“重价以购”,以致“一时倾动,绣庄日多”,肖娘的子弟“甚众”。在国际美术赛会上,“湘绣遂列全球第一”,“实宁乡肖娘始之”。⑥
虽然湖南刺绣与苏绣的起源均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在绣工重点方面,两者却各具特色,素有“苏绣花,湘绣画”的专号。其中,湘绣“重写真,凡绣花鸟鱼虫,皆精神毕现,栩栩如生”,而苏绣则“重传神,用县精细,绣品工致,非湘绣所能及”,但是苏绣对其书稿“太不考究”。⑦因此,对于刺绣业内行而言,他们深知苏绣虽然“精致”,但是“有时未免笨拙”,因而在品质方面,“湘绣似乎尚优于苏绣”。⑧
不仅如此,湘绣绣法还与粤绣及“外洋各绣均异”。湘绣是集书画家与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士“苦心研究,精益求精”的结果,也是“次第改良,始有”“尽善尽美”之绣品。⑨因此,光绪之后,诸多地区学习湘绣之法。如1908年江西开办的“清洁堂绣工厂”,为“扩张刺绣办法”,在手艺、图画、裁缝、纺织四方面均“学习湘绣”之法。⑩
湘绣兴起初期,具有诸多特点。一方面,开设绣庄者“皆由殷富绅商组织而成”,{11}且资金甚少。如早期的吴彩霞绣庄,直至宣统年间,在资金方面才“经手招股扩充”。又如袁瑾荪在长沙开设的“锦云绣庄”,因自身缺乏资金,不得不招股集资,才得以维持经营,并成为湖南仅次于吴彩霞的有名绣庄。{12}再如湖北省商人成伯龄举办的湖北省“文明研究所”,虽然所绣“各件颇能行销”,但是因经费不足,也曾禀准劝业道示谕各界,以入股的形式“提倡”实业。据1910年1月20日《申报》所载,由于武汉劝业奖进会奖给该所金牌,“各大吏又再三嘉奖”。因此,该所经理人成君“遂拟扩充办理”,不仅具禀护督,“请息借款”5000两,而且还请求“拨合式高爽公屋,以资维持”。{13}另一方面,湘绣绣品方面“首重人力”。再一方面,湘绣原料方面依赖性较强,大多为来自苏州的“苏罗缎”。{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