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闽南文化丰厚课程内涵

合集下载

幼儿园闽南文化传播者:福建闽南文化教案

幼儿园闽南文化传播者:福建闽南文化教案

标题:探寻闽南文化在幼儿园的传承:福建闽南文化教案引言闽南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当今社会,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的闽南文化教案,其中包括在幼儿园开展的相关教学活动。

本文将就幼儿园作为闽南文化传播者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一、闽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闽南文化是福建地区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语言文字、习俗和传统节日,还表现出独特的音乐舞蹈和建筑艺术。

作为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文化系统,闽南文化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和社会意义,是福建省的重要文化符号。

二、幼儿园作为闽南文化传播者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受到冲击和威胁的今天,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起始阶段的重要环境,具有极大的文化传承和影响力。

通过在幼儿园开展闽南文化传统知识和文化艺术的学习和教育,可以培养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从而有效地延续闽南文化的传承。

三、福建闽南文化教案详解福建省教育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闽南文化教育的教案,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不同教育阶段。

而在幼儿园阶段,教案内容主要包括了一些简单易懂的闽南文化知识,例如闽南方言常用词汇、闽南传统节日和习俗、闽南饮食文化等,以此引导幼儿对于闽南文化的初步了解。

教案还包括了一些活动设计,如绘画、手工制作、小品表演等,帮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闽南文化的魅力。

四、对于闽南文化在幼儿园传播方式的个人观点作为我的个人观点,我认为幼儿园应该将闽南文化传播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形成系统的传播方式。

可以通过闽南文化主题的集体活动、主题化的游戏活动、闽南文化的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领略闽南文化的魅力。

在引导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们应该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参与中自主地感知和体验闽南文化。

总结通过对于闽南文化在幼儿园中的传播方式和教育教学内容的全面探讨,我们深切地意识到幼儿园作为闽南文化传播者的重要性。

在福建省教育部门的积极引导下,幼儿园正在积极地传承并弘扬闽南文化,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闽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路径

闽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路径

闽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路径发布时间:2023-01-28T06:34:58.800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18期作者:刘小艳[导读] 闽南文化属于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它是闽南地区人们勤劳、勇敢以及智慧的精髓,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刘小艳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实验幼儿园摘要:闽南文化属于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它是闽南地区人们勤劳、勇敢以及智慧的精髓,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结合闽南文化,能够有效的激发幼儿对闽南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幼儿们的思想变得灵活和成熟,让幼儿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对家乡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这对幼儿的成长发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闽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中的有效路径,以期能够为广大幼儿园教师带来教学方法上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闽南文化;幼儿园课程;路径引言:闽南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也具有特别鲜明的地域特征,不管是闽南的美食文化,还是一些游戏内容或者童谣歌曲等,都能够有效的融入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

这样不但能够开拓幼儿园教学的内容,丰富它的表现形式,还能够增加幼儿对闽南文化的认知和肯定,使幼儿们形成文化自豪感,在学习启蒙阶段就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文化素养在进行闽南文化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们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幼儿们理解和掌握闽南文化的实际效果。

所以,将闽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中,需要教师们必须深刻的理解和掌握闽南文化的内容,不断拓展自身的实践运用能力。

现阶段,很多幼儿园在教师的配置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合格的教师数量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更加重视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

首先,需要关注对教师的培训与教育,增加对闽南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扶持力度,提升院校对学生进行闽南文化教育的重视度,为教育领域培养出非常优秀的具有闽南文化素养的人才。

另外,在已有的教师中,需要积极的开展一些文化交流活动,让新进的教师们向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习,掌握标准的闽南文化,把它逐渐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1]。

幼儿园闽南文化传承: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教育

幼儿园闽南文化传承: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教育

幼儿园闽南文化传承: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交流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海峡两岸的交流日益加深,闽南文化传承成为了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闽南文化的特点及其意义1.传统习俗与民俗:闽南地区的传统习俗与民俗丰富多彩,如开张、过大年、七夕等节日习俗,这些习俗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能在游戏、歌谣中得到传承。

2.方言和语言:闽南话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可以通过故事、歌曲等形式让孩子们接触和学习闽南话,从小培养对方言的热爱和使用习惯。

3.传统手工艺:闽南地区有着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如剪纸、泥塑、扎染等,这些手工艺不仅在于艺术价值,更能通过制作的过程传承和宣传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传承闽南文化意义重大。

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教育的渠道与方法1.交流活动:幼儿园可以组织举办台湾文化周、闽南文化节等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来感受台湾文化的魅力。

2.亲子互动:积极鼓励孩子们与家长一起参与台湾文化活动,使家庭成为闽南文化的传承载体。

3.故事、歌曲:通过儿歌、童谣等形式将台湾文化元素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孩子们在听故事、唱歌的过程中了解台湾文化。

4.文物展览:在幼儿园内开设台湾文化展览室,让孩子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台湾的文物和文化。

通过以上渠道和方法,幼儿园可以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教育融入到幼儿园教学中,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闽南文化。

三、我的观点和理解本人认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教育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通过文化交流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亲子互动,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园在国际视野中更好地自我定位,增强国际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巧引闽南文化,让道德与法治课堂乡味四溢

巧引闽南文化,让道德与法治课堂乡味四溢

巧引闽南文化,让道德与法治课堂乡味四溢发布时间:2021-05-14T01:46:22.95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25期作者:陈昭霞[导读] 促进优秀闽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利于课程目标、育人目标的实现。

福建省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362300摘要:闽南文化是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并兼备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

闽南文化可谓包罗万象,包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闽南文化就是一种重乡崇祖的家国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文化、驾舟逐浪的拼搏文化,它蕴含着坚韧不拔、包容和谐、开拓进取的精神禀赋,是当前小学生必不可少的精神特质。

关键词:闽南文化道德与法治课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与学生社会生活经验相关的、优秀的闽南文化资源,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增进《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让课堂乡味四溢,促进优秀闽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利于课程目标、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巧引闽南童谣,乡音导入新课闽南童谣是以闽南方言进行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历代闽南百姓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俗语等进行创作,并在传唱过程中不断修改、补充,因此,闽南童谣是老百姓集体创作智慧的结晶。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闽南童谣,把课堂与孩子们的生活一下子拉近了,使课堂充满童趣,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儿童的知识。

如在一年级上册《拉拉手交朋友》,一开课,老师就播放童谣《相牵手》,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师生、生生互动手拉手齐诵闽南童谣:“相牵手,好朋友。

吃土豆,配烧酒,烧酒仙,走路空空颠。

”从学生喜闻乐唱的童谣导入新课,让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童真童趣,同时有助于刚入小学门的孩子认识其他同学,结交新朋友,适应新环境。

二、巧引闽南童玩,乡趣突出重点闽南童玩是流行于闽台地区和海外闽南籍华侨华人儿童中的游戏,是闽南文化的瑰宝。

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

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

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

从特征上说,它以闽南方言为载体,存活于闽南方言通行的社会之中。

从地域范围说,它发源于福建泉州地区,逐步向漳州地区、潮汕地区和雷州半岛、台湾地区及海南地区扩展;并且随着闽南人的足迹,沿着江河海岸延伸至广西平南玉林地区、浙江平阳地区、东南亚港澳地区,以及内陆的江西上饶周边地区、江苏宜兴以及本省的闽北、闽东和闽中个别地方。

从数量上说,国内外认同闽南文化、生活在闽南方言圈的,大约有6000多万人。

从历史角度说,闽南文化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雨历程,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闽南人的变迁,它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一、闽南文化的历史来源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是文化的基本要素。

闽南文化是闽南人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经济要求而产生的具有高度共识的意识和行为。

研究闽南文化,首先就得探索闽南社会的形成。

闽南是福建南部泉州、漳州和厦门的总称。

福建上古时代就被称为“闽”,当时土著叫闽人。

战国时期至汉武帝期间,福建土著经历了古闽人和古越人融合以及闽越人整体北迁的历史大动荡。

汉武帝平闽(前110年)之后,闽地空虚,给汉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空间。

从西汉设冶县(前85年),到东汉末贺齐入闽(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是汉人入闽并融合闽越遗民的关键时期。

据朱维幹《福建史稿》,这个时期福建的经济、社会已具备一定规模。

永安三年(260年)东吴即建东安县于现在的泉州西门外的丰州,属建安郡。

西晋咸宁六年(280年),又置绥安县于漳浦。

晋太康三年(283年)改东安县为晋安县,又从晋安县中分出同安县。

此后,汉人超大规模入闽大约还有五次,包括史书未曾记载只在民间流传家谱出现的东晋初的“八姓”入闽,史书记载的梁朝侯景之乱的大批难民入闽,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兵入闽,唐末五代时期王潮、王审知率兵平闽,南宋末期两个短命皇帝赵罡(端宗)、赵昺(帝昺)在福建就位引来北方保驾抗元的众多忠义之士入闽。

开发闽南文化资源浸润道德与法治课堂

开发闽南文化资源浸润道德与法治课堂

开发闽南文化资源浸润道德与法治课堂【摘要】闽南文化资源是福建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民俗、传统工艺等特点。

将闽南文化资源浸润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的认识。

挖掘闽南文化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道德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在法治课堂中引入闽南文化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背后文化内涵,增强法治观念。

结合闽南文化资源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还能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

未来需要不断深入研究闽南文化资源,探索更多创新教学方式,进一步推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闽南文化资源、道德、法治、课堂、浸润、挖掘、教育、方法、应用、教学效果、重要意义、发展方向、展望。

1. 引言1.1 闽南文化资源的特点闽南文化是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重要文化传统之一,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和历史渊源。

闽南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包括语言、音乐、舞蹈、戏曲、建筑等多个方面。

闽南方言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汉语方言,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和传承。

闽南音乐和舞蹈以优美动人、节奏明快而著称,代表作品有《三姑娘》、《围地》等。

闽南戏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在表演形式和曲艺表现上独具特色,代表作品有《顺溜三千里》、《厦木金路》等。

闽南建筑以土楼、庙宇等为代表,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是闽南文化的重要遗产。

闽南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丰富性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1.2 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性道德与法治课堂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道德与法治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是保障社会秩序和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

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从而走向健康成长,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而法治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制意识,让他们懂得遵守法律、尊重法规,养成依法办事、守法诚信的良好行为习惯。

闽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路径

闽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路径

闽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路径摘要:闽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闽南群众代代相传、共同创造的区域性文化。

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闽南文化,既能让幼儿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从内心深处萌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又能帮助幼儿获得心智的发展,更好地传承与发扬闽南文化。

本文针对闽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路径展开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闽南文化;融入路径闽南的生活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独特的性格和鲜明的特色,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是丰富幼儿园课程的重要教育资源。

形象具体、可知可感的内容是幼儿学习最为有效的内容,所以幼儿园可以选择贴合幼儿实际生活的元素进行教育教学,在课程中巧妙融入闽南文化,以此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挖掘和传承优秀的闽南文化,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一、创新课程框架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闽南文化,需要幼儿园聚集闽南文化资源,对课程框架加以创新,积极搭建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框架,具体包括:①多变灵活的主题活动。

在课程中融入闽南文化时,要想使其与幼儿的实际需求相切合,幼儿园应当组织多变灵活的主题活动,以幼儿的需求、兴趣、经验为依据进行主题活动的确定,以此拓展主题的广度与深度,调动幼儿的参与意识,丰富幼儿的体验与感受,让幼儿在活动中习得知识、获得发展[1]。

比如:小班围绕“闽南童谣”“闽南美景”等组织主题活动;中班围绕“闽南工艺”“闽南艺术”“闽南名山”等组织主题活动;大班围绕“闽南民俗”“闽南建筑”等组织主题活动。

③以人为本的生活活动。

幼儿园的课程包含幼儿的一日生活,所以幼儿园可以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巧妙融入闽南“食文化”,形成具有园区特色的生活课程,如:要求懂膳食的家长参与园内的食谱设计,让幼儿对闽南美食文化有所了解;每周适当变换和增加闽南小吃的种类;每月和每年组织“闽南小吃品尝会”。

当然在活动之前,可以要求幼儿和家长一同准备所需材料,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自己动作制作闽南特色小吃,或是要求幼儿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闽南小吃装盘比赛活动。

感受民间艺术 传承闽南文化

感受民间艺术 传承闽南文化

感受民间艺术传承闽南文化民间的艺术、文化是经过时间长河沉淀下来的精髓。

在儿童的美术教育课程中融入民间的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在民间艺术、文化的感染下的儿童美术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标签:民间文化儿童美术课程我们所居住的城市——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泉州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

作为历代中原移民集中的地区,汇集了大量的文化、艺术和宗教传统,深厚的文化沉积,在这里孕育了独特的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之美,值得我们用崇敬的眼光去欣赏,更值得我们去用心传承。

而把闽南文化介绍给学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份责任。

首先,感受泉州传统的民间艺术,有助于学生了解闽南文化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向学生普及传统民间艺术知识,可以让学生美术创作更具文化精髓和内涵。

其次,体验泉州传统的民间艺术,有利于学生提高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创意表达和创新能力。

传统民间艺术中有着不造作、不雕琢、无透视的特点,其无拘无束的笔触和鲜艳大胆的色彩,与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的随心所欲、纯真稚拙、天然质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见两者有着相通的感受和特质。

引导学生观察体验传统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可以丰富学生美术创作的内容,激发创意灵感,提高表现有中国特色美术作品的能力。

第三,了解泉州传统的民间艺术,能促进学生树立传承保护闽南文化的志向和责任感。

传统的民间艺术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多寻找与观察生活中的闽南文化,会让他们发现美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在关注和探究中感受到闽南文化里浓缩的情感和内涵。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挖掘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将以闽南文化传承与学生美术学习作为切入点,开发适应学生的美术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去关注、体验、感受自己所处的家乡文化,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从中产生自豪感,并有效传承与创新闽南文化,提升学生对民间美术审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一、走进民俗节日,传承闽南文化元宵节是泉州民间一年中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素称“上元小年兜”,十分隆重。

传承闽南民间艺术构建特色园本课程

传承闽南民间艺术构建特色园本课程

龙源期刊网 传承闽南民间艺术构建特色园本课程作者:汤菲红来源:《教育界·上旬》2018年第05期【摘要】文章主要以传承闽南民间艺术为基础,构建特色园本课程,通过创设特色环境,丰富课程内涵等活动来提高幼儿对闽南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为相关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闽南民间艺术;园本课程;特色传承泉州作为闽南文化的发祥地、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历史上长期对外开放和国际文化交流,极大丰富了泉州的文化内涵,逐渐形成泉州多民族文化交融、山海文化气息兼备、多元宗教并存的地域文化特征。

有历史悠久的清源山、开元寺、老君岩、洛阳桥、九日山等名胜古迹,有遍布大街小巷的面线糊、满煎糕、肉粽、贡糖、海蛎煎、安海土笋冻、菜裸、衙口花生、洪濑鸡爪等闽南特色小吃,有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等剧(曲)种,有笼吹、大鼓吹、车鼓等民间音乐,有拍胸舞、火鼎公婆等民间舞蹈,有花灯、石雕、漆线雕、金苍绣等传统民间工艺,有五祖拳、白鹤拳、南少林武术等民间功夫,还有惠安的石文化、安溪的茶文化、永春的香文化、德化的瓷文化……凡此种种,铸就了闽南文化这一活化石,彰显出闽南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我园创办于1952年,地处泉州鲤城西街片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传承闽南民间艺术构建特色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中,我园融合闽南特色文化艺术,如南音、高甲戏、提线木偶、舞狮、拍胸舞等多彩多姿的民間艺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园本课程,如参观梨园古典剧院、木偶剧场、南音艺苑等;与家长查阅有关闽南艺术文化资源;欣赏南音“东方音乐奇葩”的独特魅力;体验提线木偶稚趣生动、表演逼真的艺术形象;运用绘画、表演、制作等独特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闽南民间艺术的美。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感受闽南艺术之美,体验闽南艺术的古老和博大精深,激发幼儿对闽南民间艺术的兴趣与热情,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扬闽南民间艺术。

传承闽南文化唱响闽南童谣

传承闽南文化唱响闽南童谣

问题研究新课程NEW CURRICULUM《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改革应注重开发蕴涵本土文化的课程,应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的启蒙教育,让幼儿感受本土文化的优秀和特点。

闽南语是我国重要的方言之一,是体现闽南乡情、亲情的语言工具。

“闽南童谣”产生于闽南这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壤里。

多少年来,勤劳勇敢的闽南人民,用心灵和智慧创编和流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民歌,其中闽南童谣占有一定的比例,成为我们闽南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班幼儿虽处于闽南地区,但由于各种原因,作为母语的漳州方言———闽南语,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却颇受冷落,对于前辈所创作并流传下来的闽南童谣更是知之甚少。

因此,有必要让幼儿理解闽南童谣,并说准闽南语。

如何使幼儿能尽快地理解闽南童谣、说准闽南话呢?一、精心挖掘,撷取闽南童谣素材首先,依据生活经验选择内容。

幼儿的学习离不开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能力,因此选择幼儿已有相关知识经验的童谣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例如,童谣《土楼好》讲述的是各种土楼小吃,这首童谣适合幼儿掌握,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接触的土楼小吃的种类多,对于很多小吃都有品尝过的经验,易于理解,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其次,依据幼儿的兴趣点选择内容。

幼儿的年龄特点之一是好动,对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喜欢具体、鲜明的形象。

根据这一特点,选材就要选择一些结构清晰、特点鲜明、有一定游戏性、形式工整的童谣,如《食子仔歌》:“一放鸡,二放鸭,三分开,四做堆,五搭胸,六拍手,七围墙,八摸鼻,九捡起。

”这首玩“丢沙包”的儿歌,集数字、韵律、游戏于一体,让幼儿在游戏的融合中把握节奏,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幼儿的学习热情。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增强学习趣味性1.直观法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观形象为主,直观的实物、图片和动作等对于他们来说是容易理解的,而抽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则是他们难以理解和接受的。

童谣内容隶属于语言范畴,属于抽象的学习对象,对于幼儿来说较难理解。

闽南传统文化课程背景下幼儿“德智体美劳”培养研究

闽南传统文化课程背景下幼儿“德智体美劳”培养研究

闽南传统文化课程背景下幼儿“德智体美劳”培养研究摘要:幼儿园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幼儿学习是主动探索的过程,通过独立探究而获取相关的学习经验。

《指南》中有明确要求,幼儿应当通过自身感知或者是实践操作来进行生成性学习。

从字面上来看,生活化课程贴近是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从生活中直观入手的,以幼儿生活经验为主的集体形式教育教学活动。

闽南传统文化产生于闽南地区,反映了闽南地区的社会背景以及各类习俗等内容丰富有趣,集结了各种有趣的文化知识,天文地理,以及百姓间的民族生活内容,呈现出正能量,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趣味性十足。

幼儿在学习过程当中贴近幼儿生活,能够让幼儿的情感产生共鸣,同时学习到有关的优秀文化和品质。

本文以幼儿园生活化课程为主,探究闽南传统文化背景下,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践内容,丰富幼儿的文化知识,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发展。

关键词:闽南传统背景;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德智体美劳;培养引言闽南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儿童教育指导方针(试行)》提出:充分运用社会手段,引导儿童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优秀性,引导幼儿接触优秀儿童的文学作品,让幼儿对闽南传统文化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对闽南文化能够有所感悟,具有深厚的闽南当地文化教育价值。

闽南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园生活化课程指的是通过贴近闽南生活的教学内容、材料形式等展开探索,让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相关学习经验。

在传统闽南文化背景下开展生活化课程对幼儿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既能够满足幼儿语言发展需求,同时能够让幼儿接受和学习闽南民间文化,了解闽南文化的魅力以及艺术特征,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闽南传统背景下生活化课程的开展要求为:幼儿感兴趣的以及幼儿真实感知生活为主的,融入闽南文化特色的。

教师在开展中,要注意倾听幼儿想法,了解幼儿关注的焦点、热点以及问题,适当进行指导,引导幼儿在学习中发掘问题,通过协商、交流等方式共同解决难题,带领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成长。

传承与弘扬闽南文化 培养幼儿的文化底蕴

传承与弘扬闽南文化 培养幼儿的文化底蕴

传承与弘扬闽南文化培养幼儿的文化底蕴发表时间:2020-07-30T10:10:28.35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期作者:邱莉霞[导读] 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闽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刻的内涵。

摘要: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闽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刻的内涵。

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保护,并且进行良好的传承与发展。

幼儿园的学习是人类基础意识产生与发展的关键途径。

所以,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幼儿渗透闽南文化,要深入地挖掘闽南文化的教育资源,进行不断地创新与改革,充分发挥其中蕴含的深厚价值,培养幼儿对闽南文化的热爱之情,从而有效地传承与发扬闽南文化。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幼儿园教学中传承与弘扬闽南文化的方法与策略,希望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文化底蕴,发展闽南文化。

关键词:传承;弘扬;闽南文化;幼儿;文化底蕴闽南文化是闽南人智慧的结晶,其博大精深,有着极高的发展与研究价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学习是基于直接经验,然后在日常生活以及游戏中完成的。

要充分发挥生活与游戏的重要价值,为幼儿创设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感知能力,激发其学习热情,丰富幼儿的实践体验。

所以,为了可以有效地传承与发展闽南文化,那么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师就要为幼儿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科学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全面地了解与学习闽南文化,从而通过闽南文化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幼儿教育中,为了可以有效地传承与发扬闽南文化,那么就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得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并且学习闽南文化。

首先,要针对幼儿园环境设置闽南文化风格布局,在操场的四周、教室与走廊等处设置多元化的内容,采用生动形象的色彩充分体现闽南文化,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得幼儿更加喜欢闽南文化、认可闽南文化。

除此以外,在幼儿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幼儿示范闽南特色舞蹈,并且要求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使得幼儿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增强。

幼儿园福建闽南文化教案:地方文化传承

幼儿园福建闽南文化教案:地方文化传承

幼儿园福建闽南文化教案:地方文化传承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承已成为当下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向孩子们传授地方文化知识,可以培养他们对身边环境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而福建闽南地区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地方,其地方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文章将围绕幼儿园福建闽南文化教案展开探讨,旨在探究地方文化传承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教学实践。

二、闽南文化概述1. 闽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闽南地区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闽南文化以其独特的语言、饮食、建筑、音乐等方面而闻名,并在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闽南文化的历史渊源闽南地区的文化传统可以追溯至古代,受到儒家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体系。

闽南文化历经千年沉淀,形成了独树一帜且富有魅力的文化遗产。

三、幼儿园教学实践1. 通过游戏和故事传递闽南文化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有趣的游戏和讲述精彩的故事来向孩子们传递闽南文化知识。

可以组织孩子们学唱闽南方言歌曲,编排传统闽南戏曲剧目等,从而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感受到地方文化的魅力。

2. 制作传统手工艺品闽南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手工艺传统,比如剪纸、扎染等。

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可以组织孩子们亲身参与制作这些手工艺品,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领略闽南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

3. 参观当地民俗文化展示幼儿园可以组织孩子们前往当地的民俗文化展示馆或博物馆,让他们亲身接触和体验闽南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并热爱自己的家乡文化。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可以让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期就建立起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为他们未来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文化教育的持续深化,相信闽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一定会在幼儿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

开发闽南文化资源浸润道德与法治课堂

开发闽南文化资源浸润道德与法治课堂

开发闽南文化资源浸润道德与法治课堂作者:王瑞卿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9年第13期摘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植根于学生的生活,教学的内容必须接地气,必须和儿童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

闽南文化是闽南地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感受的生活文化、地方文化,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闽南文化蕴含着浓厚的文化魅力、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教育内涵,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的一部分。

从闽南饮食文化、名胜文化、民间艺术、节日文化这四方面入手,浅谈如何利用闽南文化来浸润道德与法治课程,让课堂教育的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课程资源;饮食文化;名胜文化;民间艺术;节日文化;道德与法治当前的社会经济正在快速发展,迅速进步,社会环境对于人才的道德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向学生渗透道德与法治精神,教育学生继承祖国优秀道德传统并形成现代法治意识就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

为了能在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树立道德与法治意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更新观念,大胆尝试,寻找出一条真正适合本地实际情况,适合本班学情的教学新路子来。

闽南文化是指生活在闽南地区的人共同创造并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地区性文化,它蕴含着浓厚的文化魅力、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教育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将闽南文化与道德法治结合,将地方文化带入道德观念与法治规则教育的课程中,就能起到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道德法治观念的效果,促使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将来投身社会做出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闽南文化资源的开发运用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一、饮食文化进课堂,激发爱乡情感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它继承了我国烹饪技艺的优良传统,闽南近海,因此闽菜也以山珍海味闻名海内外!闽菜重“香”和“味”,以和醇、荤香的菜品菜色见长,福州菜淡爽清鲜,讲究汤提鲜,擅长各类山珍海味,特别是漳州小吃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卤面、猫子粥、水元仔、枕头饼、土笋冻、海蛎煎、沙茶面、锅边糊……这些风味小吃源远流长,它们凝聚着漳州人民的智慧和热情,传递着浓浓的乡音乡情,深深植根于千家万户的饮食文化中。

对闽南文化的传递和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闽南文化的传递和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闽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历史积淀赋予了它独特的魅力。

闽南文化不仅在我国乃至世界上享有盛誉,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文化交流的深化,如何传承和发展闽南文化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对闽南文化的传递和发展,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闽南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底蕴。

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特色,在语言、音乐、舞蹈、建筑、美食、民俗等方面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系。

闽南方言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方言词汇和表达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闽南音乐以悠扬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著称于世,深受人们喜爱。

闽南舞蹈形式多样,充满了地方特色,展现了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闽南建筑以其精美的风格和独特的传统工艺闻名,而闽南美食更是享誉全球,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品种让人大饱口福。

二、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1. 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和挑战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闽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和侵蚀,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逐渐淡化。

在大城市化的背景下,闽南文化的传统习俗、节日庆典等也在逐渐减少,传统的传承方式和渠道也面临着困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兴趣,这也给闽南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 文化发展中的机遇和趋势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传统的重视,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遇到了一些有利的机遇和趋势。

政府在文化传承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传承的政策措施,为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为闽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空间,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和参与到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之中。

一些民间组织和爱好者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和参与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积极探索新的传承方式和途径,使传统文化更好地与当代社会相结合。

传承闽南优秀文化 开发特色德育课程

传承闽南优秀文化   开发特色德育课程

传承闽南优秀文化开发特色德育课程丰泽区第一中心小学杨倩倩【摘要】:闽南文化上承中原,下续台湾。

闽南地区的泉州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和保存地,活跃着众多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

通过闽南文化进校园,能够进一步了解闽南与台湾不可分割的关系,更好地体现两岸同宗同语的事实,在文化传承上很好地“把根联结”有利于祖国统一。

从中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德育工作中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关键词】:闽南文化、传承、特色德育课程中华民族在它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民间文化艺术,而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百花苑中的一朵奇葩;同时,闽南文化作为祖国大陆与台湾和东南亚等华族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可以说,闽南文化是一个极为广阔、深邃的空间,是成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极好题材。

巧妙、灵活的加以利用,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都有很好的作用。

所以我校决定把传承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与现代的行为养成教育链接起来,决心探索出一条特色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的就是我校一些初步尝试。

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泉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繁育了丰富多彩的闽南特色文化艺术;如南音、高甲戏、提线木偶、舞狮、拍胸舞等多彩多姿的民间艺术。

学生从小就在泉州生长,对泉州的风土人情较熟悉,在学习、了解闽南文化的同时,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尤其是从课程资源开发来看,《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就是——努力建设开发而有活力的课程。

“传承闽南优秀文化”就是基于这种理念的指导,植根于本土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学生学习的视野,着眼于构建开发而又活力的课程。

一、营造闽南文化教育氛围校园环境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的教科书,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在传承闽南文化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学校精心营造浓厚的闽南文化氛围,从不同角度向学生展现闽南优秀传统文化。

幼儿园教案关于福建闽南文化深度分享

幼儿园教案关于福建闽南文化深度分享

幼儿园教案关于福建闽南文化深度共享1. 导言在幼儿园教育中,闽南文化是一门重要的内容。

通过对福建闽南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传承,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认同,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幼儿园教案关于福建闽南文化的深度共享进行探讨。

2. 闽南文化的概述闽南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福建省南部和台湾地区闽南地区的地方文化。

它包括了丰富多彩的语言、音乐、舞蹈、戏曲、民俗、饮食等方面的内容。

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通过盘点闽南文化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建筑风格等方面,让幼儿对闽南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引导幼儿体验闽南文化在探索闽南文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观看闽南戏、学唱闽南歌曲、品尝闽南美食等形式,引导幼儿深入体验闽南文化的魅力。

还可以组织幼儿走进闽南民居,了解传统建筑的特点,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4. 讲述闽南文化的故事通过讲述闽南文化的故事,可以为幼儿呈现出更为生动、形象的画面。

选取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故事,或者是反映闽南人民民生的故事,让幼儿在听故事中对闽南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5. 结合游戏活动传承闽南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结合游戏活动来传承闽南文化。

比如举办“闽南文化周”活动,让幼儿亲身参与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学习传统舞蹈动作等,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来感受闽南文化的魅力。

6.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对于幼儿园教案关于福建闽南文化的深度共享,应该注重让幼儿在实际体验中感受到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了传授知识外,更要注重培养幼儿对闽南文化的情感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7. 总结在幼儿园教育中,对于福建闽南文化的深度共享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全面了解闽南文化,并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认同,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希望可以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更多的幼儿感受到闽南文化的魅力,从小树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汲取闽南民间艺术,构建幼儿园特色课程

汲取闽南民间艺术,构建幼儿园特色课程

汲取闽南民间艺术,构建幼儿园特色课程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注重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

闽南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深受人们喜爱。

而将闽南民间艺术融入到幼儿园的特色课程中,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激发幼儿对艺术的热爱,并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如何汲取闽南民间艺术,构建幼儿园特色课程。

一、闽南民间艺术概述闽南民间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它包括戏曲、舞蹈、音乐、工艺美术等多种形式,讲究情感表达和意象寓意,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表达方式而著称。

闽南民间艺术在当地群众中广泛流传,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闽南民间艺术以其质朴、真挚、情感丰富而著称。

其中潮剧、木偶戏、评话、霹雳戏等戏曲形式为人们所喜爱。

其舞蹈以悠扬的舞曲、舒缓的舞姿和浓郁的地方气息而广受欢迎。

闽南民间音乐也是一大亮点,如潮剧音乐、龙船灯音乐、木偶戏音乐等都是当地人民心目中的珍宝。

闽南民间艺术还有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如剪纸、刺绣、漆器等,工艺精湛,风格独特,成为闽南文化的一张名片。

闽南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成为了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闽南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幼儿园是孩子艺术启蒙的重要场所,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更可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而闽南民间艺术作为闽南地区的文化符号,融入到幼儿园的课程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闽南民间艺术能够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当地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闽南民间艺术,幼儿可以接触到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也能够使幼儿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去探寻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

闽南民间艺术可以激发幼儿对艺术的热爱,培养其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民间艺术的质朴与真挚、情感丰富的特点符合幼儿的认知和感知特点,能够引起幼儿浓厚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闽南文化丰厚课程内涵
——《闽南文化进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题结题
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而厦门作为文化部批准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学校在实施以乡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教学更有其迫切性和必要性。

由思明区教育学会、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主办的《闽南文化进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题结题与校本课程研讨活动在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如期举行。

厦门市教科院潘世峰主任、张嘉斌主任、林秀娟副主任、思明区教育局张越副局长,教育一科方勇才科长等领导,市教科所李日芳、思明区教育学会郑荣熙、张肇伟、黄崇德、王国成等专家、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施玉昌副校长、市区教研员,以及各小学分管教育科研领导、校本课程老师等参加研讨活动。

黄崇德副会长主持活动。

研讨会上,厦门第二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李晓弘和副校长林文良分别作了《闽南文化进课程的研究与开发》结题报告和实验工作报告。

接着,由厦门第二实验小学的三位老师做了课堂教学片断:在语文综合性学习“闽南文化名人”之《舒婷专题三》中,洪艳蓉老师带领学生走进舒婷专题,欣赏舒婷的诗歌《日光岩下的三角梅》,在朗读中感受诗意,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黄永忠老师就地取材,根据蟹壳和闽南古厝古山墙外沿相近的特点,设计了《蟹壳画:又见闽南红砖厝》一课,指导学生在蟹壳上创作、装饰闽南建筑古山墙,精美的、富有创意的学生作品让与会者有惊艳的感觉。

叶万东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把春天卷起来》,开展调查实践探究活动,学习包春卷,了解闽南人的春卷饮食文化,体会生活的美好和合作的快乐,并在交流中对比闽南地区、包括台湾等不同地方春卷的异同,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家乡美食的认同。

之后,由评审团专家对厦门二实小课题研究和实施情况进行点评。

施玉昌老师动情地提出:全国利用地方资源来开发校本课程的非常多,在厦门地区开发闽南文化校本课程的也为数不少。

但是,像厦门二实小开发闽南文化这样系统,这样规范,这样有成效,还是少见的。

课题组立足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校本资源开发和建设,立足校本课程实施与研究。

建构了完整的闽南文化课程体系,编写规范,拓展学科课程,促进学科课程,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机融合,建立了丰富的闽南文化课程资源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落实课程改革新理念。

在课程建设上进行有效探索,取得显著成效。

施老师最后还说,多次参加二实小的课题结题活动,每次都觉得他们的课题都做得非常有分量、非常
有价值、非常精致!学校不是把科研当成任务来完成,而是当成艺术来做。

艺术是要不断追求完美、追求境界的,这就是我们的二实小。

张肇伟老师指出课题的主要成果:(一)较完整地实现了整个课程开发和实施任务;(二)实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闽南文化领域中的整合、融通。

在课程管理、开发、实施中具有创新意义;(三)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给语文科综合性学习带来了新面貌。

并恳切地呼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应统筹闽南文化课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完善,让她成为市、区教育的一张名片、一项精品。

张老师还提出一点建议:与语文科“综合性学习”的十五个项目进行必要的整合,做到:目标协同,要求得当,份量适中,成效增益。

专家组组长李日芳老师宣读专家评审组鉴定,他们认为该项目研究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填补了我市“闽南文化课程标准”的研究空白。

该项目研究方法科学,研究实践成果突出,鉴定组认为该项成果是优秀科研成果,一致同意通过结题。

最后思明区教育局张越副局长作了发言,他高度评价了厦门二实小的研究与实践。

他认为,厦门二实小的课题是在原来“闽南音乐进课堂”基础上开展的“闽南文化进课程”探究,将研究范畴进一步拓展,这种继承与发展的探究精神是可钦可敬的。

最令人高兴的是,市二实小的研究是“真研究”,注重实效,课题是可持续发展。

参加了很多课题结题,这次很不同就是市二实小编写了《闽南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包》。

党中央提出了社会要科学发展,要可持续发展。

这套书带有引导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我们相信有了这套教材,今后市二实小一定会在闽南文化课程探索方面继续前行。

二实小不是为课题而课题,是真正在做课题,在做学问,是在研究如何传承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学校的教育就是要做好传承。

要把闽南文化,把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孩子的血液里,教育孩子怎么样做好中国人,这才是传承。

研讨活动的现场还展示学生实践学习手册以及课程推进过程中学生活动花絮,并提供了研究成果《闽南文化校本课程教学资源包》一套(3本),真实详尽地帮助与会者清晰地了解《闽南文化进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情况。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和大家分享了他们挖掘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建构课程体系,积极开展闽南文化“进课程”、“进课堂”活动的宝贵经验。

这次的结题活动抛砖引玉,促进教师的学习与思考,共同探究如何建构学校课程体系、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推进我区小学教育科
研实效。

厦门市思明区教育局张越副局长发言
厦门思明区教育网:2012-01-16
特聘编辑:曾国平
单位:厦门市华侨中学音乐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