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传世名帖
中国书法四大名帖
![中国书法四大名帖](https://img.taocdn.com/s3/m/a76e1f5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c.png)
中国书法四大名帖
中国书法四大名帖是《楷书古典》、《行书多宝》、《草书凌烟》、《隶书兰亭》,它们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四部典籍,从唐代至清代都有高度重视。
《楷书古典》是宋朝时出现的第一部楷书著作,编者为王羲之,以《碣石书法集》、《雁门碣石书法集》为主,又引用了其他书法作品。
它是宋代最杰出的楷书,为后世书法家所崇仰和效仿。
《行书多宝》由赵孟頫编写,被誉为宋代行书的盛唐。
它重新改造了唐代赵佶和王献之的行书,被称为“半图半法”,使行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大量地使用横行、斜行、拐点等形式,代表了宋代行书的高峰。
《草书凌烟》由王珣编写,是宋代最具特色的一款书法,有时也被称作“凌书”。
它以立体感和流畅的线条构成,将锋锐和柔和完美结合,在草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隶书兰亭》是范仲淹的代表作,是一部集题材、书法、诗文于一体的作品。
它以简练的笔触、细腻的结构和清新的意境,彰显出了宋代书法的传统风采和典雅情调。
中国最经典十大字帖
![中国最经典十大字帖](https://img.taocdn.com/s3/m/5d0cfa4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1.png)
中国最经典十大字帖介绍字帖是中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练习书法技巧的工具,也是艺术的表现形式。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涌现出了许多经典的字帖作品。
本文将介绍中国最经典的十大字帖,探讨它们的特点和影响。
一级标题1: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有名的字帖之一,由东晋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所书。
这部字帖不仅继承了古代篆刻的传统,还展现了王羲之独特的风格。
它以流畅自然的笔画、端庄典雅的布局和精湛的技巧著称,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二级标题1:特点•笔画流畅自如,意境深远。
•布局高度严谨,字体端庄典雅。
•用笔精炼,技巧高超。
二级标题2:影响《兰亭集序》不仅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它被广泛用于教学、研究和收藏,并且被当作中国书法艺术的典范之一。
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巧,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灵感。
一级标题2:米芾《石鼓文》《石鼓文》是北宋时期书法家米芾所书的字帖,以其古朴雄浑的风格而闻名。
这部字帖以北魏时期的碑刻为基础,塑造了磅礴壮丽的艺术形象。
二级标题1:特点•字体古朴雄浑,有一种磅礴壮丽的气势。
•笔画粗犷有力,给人一种奔放豪迈之感。
•布局庄重厚重,给人一种沉稳肃穆之感。
二级标题2:影响《石鼓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的独特风格和精湛技巧,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的范本。
同时,其古朴雄浑的艺术形象也影响了后世书法作品的创作。
一级标题3:颜真卿《颜勤礼碑》《颜勤礼碑》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的字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而著称。
它是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二级标题1:特点•字体丰满圆润,具有一种浑厚磅礴之感。
•笔画饱满而充实,给人一种沉稳肃穆之感。
•布局严谨而有序,给人一种庄重威严之感。
二级标题2:影响《颜勤礼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巧,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被广泛用于教学和研究,并且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瑰宝。
十大有名的碑帖
![十大有名的碑帖](https://img.taocdn.com/s3/m/9046dc8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2.png)
十大有名的碑帖在中国的书法艺术中,碑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它代表了中国书法的精髓。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有名的碑帖被世人所熟知,下面是十大有名的碑帖:1. 颜勤礼碑: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名碑帖之一,由北魏时期的颜真卿所创。
这篇碑帖的特点是字迹工整、骨力雄浑,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2. 快雪时晴帖:这篇碑帖由唐代的王羲之所创,以其流畅的笔法和独特的潇洒风格而闻名。
它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对后世的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赵孟頫行书帖:这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豪放洒脱的笔势而闻名。
它的字迹奔放自如,极富动感,被誉为行书的经典之作。
4. 文徵明《祭侄文稿》:这是明代书法家文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为侄子祭奠时所写。
这篇碑帖的字迹秀丽流畅,纵横有致,被誉为明代楷书的代表作。
5. 唐寅牡丹帖:这是明代画家兼书法家唐寅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构图和精湛的笔法而闻名。
这篇碑帖以牡丹为主题,通过书法表现了花朵的美丽和华贵。
6. 雅石堂帖:这是清代书法家郑板桥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端庄典雅的风格而著称。
这篇碑帖的字迹秀美细腻,犹如石壁上的青苔,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
7. 乾隆御碑:这是清代乾隆皇帝亲自题字的碑帖,以其雄浑豪放的笔势而著称。
这篇碑帖的字迹挺拔有力,气势磅礴,展现了皇帝的统治威严。
8.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这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草书的典范之作。
这篇碑帖的字迹潇洒自如,犹如行云流水,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9. 王羲之《兰亭集序》:这是东晋时期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以其优美的章法和独特的笔法而著称。
这篇碑帖是王羲之在兰亭集会上所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
10. 董其昌《洛神赋卷》:这是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婉约秀丽的风格而著名。
这篇碑帖的字迹流畅优美,充满了艺术的韵味,被誉为楷书的瑰宝之一。
这些有名的碑帖不仅代表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风格,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书法三大帖
![书法三大帖](https://img.taocdn.com/s3/m/2332108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1.png)
书法三大帖
书法三大帖通常指的是中国书法史上公认的行书三大名作,它们分别是:
1. 王羲之《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这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创作的行书作品,记述了他与友人在会稽山阴兰亭聚会的情景。
原迹已失传,但后世有许多临摹本流传。
2. 颜真卿《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纪念在安史之乱中壮烈牺牲的侄子颜季明所写的祭文,其书法情感深沉,笔意悲愤,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3.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或称《寒食帖》):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被贬至黄州时,在寒食节期间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和一首七言律诗的手稿,笔法纵逸豪放,情随笔转,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这三件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艺术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不仅因为作者的艺术成就,还在于每一件作品都深刻地体现了作者当时的情感状态与人格魅力,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历程中的瑰宝。
盘点中华十大传世名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盘点中华十大传世名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075a2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d.png)
盘点中华十大传世名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华十大传世名帖是中国书法艺术瑰宝的代表,记录了中国悠久历史中一些杰出的书法家的作品,无论是笔法、用纸、墨迹还是题字,都堪称经典之作。
这些名帖以其出色的艺术价值、独特的字体风格和传世收藏的价值,成为了世人所公认的艺术珍品。
这篇文章旨在盘点中华十大传世名帖,通过对每一张名帖的传世背景及其特点的介绍,展示中国书法的卓越成就和无穷魅力。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名帖,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千年前的文化遗产,更可以体验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本文中,我将依次介绍十张传世名帖,并探讨它们的背景故事、字体特点以及在书法史中的地位和贡献。
通过对这些名帖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书法家在不同时期所倡导的书法理念和技法,并从中感受到中国书法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韵味。
最后,本文将总结这些传世名帖的共同特点,探讨它们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意义和影响。
这些名帖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典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名帖,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并在当代书法创作中汲取灵感,传承发展中华书法艺术的瑰宝。
1.2 文章结构一、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内容:1. 引言部分:对中华十大传世名帖的重要性进行概述,并介绍本篇文章的目的。
2. 正文部分:依次介绍中华十大传世名帖。
每个名帖的介绍包括背景介绍和名帖特点。
2.1 传世名帖1:介绍该传世名帖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接着,详细描述该名帖的特点、题词、书法风格等相关内容。
2.2 传世名帖2:介绍该传世名帖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接着,详细描述该名帖的特点、题词、书法风格等相关内容。
2.3 传世名帖3:介绍该传世名帖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接着,详细描述该名帖的特点、题词、书法风格等相关内容。
2.4 传世名帖4:介绍该传世名帖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接着,详细描述该名帖的特点、题词、书法风格等相关内容。
最好的硬笔书法帖
![最好的硬笔书法帖](https://img.taocdn.com/s3/m/0c41ff2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c.png)
最好的硬笔书法帖
对于硬笔书法的学习,有很多优秀的字帖可供选择。
以下是一些被广泛认为较好的硬笔书法字帖:
1. 《颜真卿九成宫醴泉铭帖》:这是一份传世名帖,以颜真卿的楷书为基础,包含了丰富的硬笔书法练习内容。
2. 《米芾柳公权碑帖》:这本字帖以米芾和柳公权的碑刻为基础,包含了各种字体和风格的练习内容,适合提高硬笔书法的技巧和水平。
3. 《钟山楼记帖》:这本字帖以王羲之的《钟山楼记》为基础,包含了优美的古文和王羲之的楷书。
4. 田英章的简体字字帖:如《田英章硬笔楷书技法》、《名师堂跟田英章学楷书》等,这些字帖的特点是没有蒙纸,字体近似手写,较为还原,而且附有光盘内容。
5. 繁体字字帖:《硬笔楷书标准教程》和《田英章硬笔书法教程套装(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这些字帖的特点是没有蒙纸,字体为完全手写,十分还原。
以上这些字帖都有各自的特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学习重点来选择适合的字帖进行练习。
同时,要注意的是,学习硬笔书法需要耐心和持久的练习,选择一本好的字帖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和坚持。
书法十大名帖
![书法十大名帖](https://img.taocdn.com/s3/m/5252a0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e.png)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含着深厚的哲学和艺术内涵,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髓。
而在众多的书法名家和作品中,书法十大名帖无疑是其中的翘楚。
那么,究竟哪些作品才有资格被称为书法十大名帖呢?第一、《兰亭序》《兰亭序》是东晋名士王羲之所写的一篇序文,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全文写于公元353年兰亭宴上,是王羲之前期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序文以自然为主题,墨迹疏朗,清新脱俗,旋转自如,气韵灵动,这种行草书法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一直在书法界被认为是不可替代的。
第二、《初唐四杰帖》《初唐四杰帖》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骆宾王的四方名迹的总称。
这四个名家都是东晋书法风格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书法风格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书法独特的美感。
第三、《张献忠碑》《张献忠碑》是宋代书法家赵之谦所写的一篇碑文,它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块文房之宝,保存完好的、且具有巨大历史价值的楷书大碑。
碑文所写的内容是明代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以及清朝平定张献忠造反的历史事件。
第四、《玄秘塔碑》《玄秘塔碑》是唐代书法家李邕所写的一篇碑文,写于公元728年。
这篇碑文保存完好,描绘了唐朝经济、文化、宗教等多个方面的状况。
作品的字体偏小,但是用笔细腻,有着很强的艺术性。
第五、《苕溪渔隐帖》《苕溪渔隐帖》是明代文学家唐寅所写的七幅山水规矩画,以及若干幅他本人所写的书法作品的总称。
在书法方面,唐寅融合了各家之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书法风格,符合他对“近墨者黑”这个信念的坚信。
第六、《字林西征碑》《字林西征碑》是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工书的石刻碑,有300余幅篆、隶、楷字。
这篇碑文所写内容是明朝将军田银宝西征的经过,碑刻发挥了汉隶的凝练简练,又不失某种精细的气韵。
第七、《祭侄文稿》《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怀素所写的祭祀文稿,全文用行书书写,意境深远,寓意高洁。
这篇长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精神和艺术的结晶,素以“外翻法”著称而成为怀素的代表作之一。
第八、《十七帖》《十七帖》是南宋书法家米芾所写的帖子,共17帖。
中华十大书法名帖
![中华十大书法名帖](https://img.taocdn.com/s3/m/af43953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1.png)
明代祝允明草书绝品
《草书诗帖》是明代书法家祝允明的草书代表作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被选入中国十大传世名 帖之列。此帖纵 36.1 厘米,横 11.47 米,书曹植《乐府》四首,通篇写得开张舒放,跌宕奇逸,笔力 遒劲,点画狼藉,看似乱其实不乱,看似散其实气脉贯注,并不因率意而潦草,笔笔都能断而后起, 能于使转中见点画,故通幅视之,显得神采奕奕,气势豪放。
5、《自叙帖》
怀素天下第一草书
《自叙帖》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的草书代表作,也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有着“天下第一草书” 的美誉,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纵 28.3 厘米,横 775 厘米,共 698 字,为怀素自述其生平大 略,兼录颜真卿、张谓、戴叔伦等人对其的赠诗成文。作为十大传世名帖,《自叙帖》自唐末五代以 来就一直是草书领域的热门法帖,在中国草书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影响。
9、《前后赤壁赋》
元代赵孟頫行楷代表作
《前后赤壁赋》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行楷代表作,现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被誉为中华十大 传世名帖之一。此帖是赵孟頫应友人之约而书,全帖共书八十一行,其中《赤壁赋》四十六行、《后 赤壁赋》三十二行,署款三行,并有苏轼像于帖首。通篇分行布白疏朗从容,用笔圆润遒劲,宛转流 美,风骨内含,神彩飘逸,尽得魏晋风流遗韵。
7、《仲尼梦奠帖》
唐代欧阳询行书代表作
《仲尼梦奠帖》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行书成就的巅峰之作,后世列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现收藏 于辽宁省博物馆,为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此帖纵 25.5cm,横 33.6cm,释文以“仲尼梦奠”开 头,共七十八字,文字叙孔子梦奠之事;通篇书法笔力苍劲古朴,用墨淡而不浓,以秃笔疾书,转折 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诚属稀世之珍。
我国十大行书前10名
![我国十大行书前10名](https://img.taocdn.com/s3/m/916fb89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7.png)
我国十大行书前10名天下十大行书分别为:天下第一行书——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第二行书——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书——北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天下第四行书——东晋王珣《伯远帖》天下第五行书——五代杨凝式《韭花帖》天下第六行书——唐柳公权《蒙诏帖》天下第七行书——唐欧阳询《张翰思鲈帖》天下第八行书——北宋米芾《蜀素帖》天下第九行书——北宋黄庭坚《松风阁诗帖》天下第十行书——北宋李建中《土母帖》1. 天下第一行书: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或称《兰亭集序》,又称《禊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被后世尊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原本已不存,现均为其摹本。
《兰亭序》用笔提按分明,既有藏锋又有露锋,流美而不轻浮,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有宽有窄,章法自然,气韵生动,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兰亭序》唐代临摹墨迹本有虞世南、褚遂良的临本和冯承素的摹本,其中以冯承素摹本最为有名,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又称为“神龙本”或“神龙兰亭”。
这件冯承素摹本纵24.5厘米,横69.9厘米,纸本行书,前纸13行,行距较松,后纸15行,行距趋紧,然前后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优于其它摹本。
用笔俯仰反复,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
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帖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
在王羲之无真迹存世的情况下,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最佳摹本,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祖籍山东琅琊(山东临沂),东晋杰出书法家,世称“王右军”,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的楷、行、草、隶、八分、飞白、章草俱入神妙之境,成为后世崇拜的名家和学习的楷模,有“书圣”之称。
行书十大名帖
![行书十大名帖](https://img.taocdn.com/s3/m/84ed237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f.png)
行书十大名帖引言行书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书法艺术形式,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行书以其气势恢宏、书法流畅而著称,被誉为中国书法的顶峰之作。
在众多行书作品中,不乏优秀的名帖,它们以其卓越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而被列为行书十大名帖。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介绍这些名帖,以探讨其独特之处和对中国书法发展的影响。
一、王羲之《兰亭集序》1.简介:《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书的一篇序文,它以其雄浑大气的笔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行书的经典之作。
2.特点:–健硕有力:王羲之的行书筆势挺拔有力,展現出良好的力度掌握和篆刻般的线条。
–飘逸自然:在力度之外,王羲之的行书又别有一番风韵,自由而灵动,给人一种飘逸自然之感。
–传世之作:《兰亭集序》以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成为后世模仿学习的对象,对于中国行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1.简介:《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所书的题辞,其独特的风格和气势使其成为行书的经典之作。
2.特点:–横冲直撞:欧阳询笔下的行书横冲直撞,豪放不羁,展现出磅礴的气势和决然的品格。
–笔画丰满:他的字体粗壮而丰满,构图疏密有致,给人一种饱满的感觉。
–影响深远:《九成宫醴泉铭》作为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为后世行书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素材,对行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怀素《战国策》1.简介:怀素的《战国策》是一部以战国时期的著名策略家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怀素以其独特的行书风格成为行书的经典之作。
2.特点:–奔放流畅:怀素的行书作品奔放流畅,独具风采,线条流畅自如,给人一种动感十足的感觉。
–风格多变:怀素的行书风格多变,既有刚健有力的一面,又有柔中带刚的一面,展现出了他的成熟和卓越。
–传世之作:怀素的《战国策》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影响力为后世行书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本。
四、赵孟頫《赵子昂七言诗》1.简介:赵孟頫的《赵子昂七言诗》是他根据唐代诗人赵子昂的名句所书写的行书作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行书的经典之作。
【资料】国宝:中国十大传世名帖
![【资料】国宝:中国十大传世名帖](https://img.taocdn.com/s3/m/4535a742a8956bec0975e3c8.png)
第一名《三希宝帖》三希宝帖是东晋书圣王羲之家族留给后世仅有的三件真迹(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分藏于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伯远帖》,晋,王珣书,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cm,横17.2cm。
《伯远帖》是晋王珣(350-401年)写的一封信。
原文:“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
自以羸患, 志在优游。
始获此出意不克申。
分别如昨永为畴古。
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中秋帖》,传为晋王献之书,纸本,手卷,纵27cm,横11.9cm。
《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
行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署款。
第二名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第三名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祭侄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
麻纸本,行书纵28.2厘米横75.5厘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
铃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印。
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第四名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黄州寒食帖》系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手迹。
纸本,25 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
原属圆明园收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第五名中华第一楷书:欧阳询《仲尼梦奠帖》《仲尼梦奠帖》是中华第一楷书,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古代书法名帖大全
![古代书法名帖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6ef4ba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b.png)
古代书法名帖大全古代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之一。
众多的书法家和名家名帖,流传至今,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著名的古代书法名帖。
一、王羲之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晋代文学家、书法家,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传世名家。
他工古篆、隶书,以及行书最为著名。
他的书法以气势磅礡、气象万千而著称,被誉为书法艺术的巅峰。
1.《兰亭序》《兰亭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最重要的传世作品之一。
它是王羲之在351年三月,临别席上为侄子王献之写的一篇序文,共签名57人,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圣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铭》是王羲之刻在醴泉石上的一篇铭文,内容为赞美九成宫的清泉和水质。
这是王羲之仅存下来的隶书作品之一,也是古代书法中的传世名帖。
二、颜真卿颜真卿(709年-785年),字元贞,唐代文学家、书法家,被誉为“颜筋”,是唐代最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
他创立了自己的字体风格,被称为“颜体”,以骨力雄浑、神韵磅礴而闻名。
1.《祭侄文稿》《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762年为祭侄子写的墓志铭,被誉为古代书法中的神品。
这是颜真卿最负盛名的隶书作品之一,以其气势恢宏、神采奕奕而著称。
2.《颜勤礼碑》《颜勤礼碑》是颜真卿刻在洛阳寺南门的石碑上的一篇碑文,以赞扬颜真卿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
这是颜真卿最有影响力的行书作品之一,被誉为颜真卿行书艺术的代表之作。
三、米芾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北宋文化人、书法家,以其理论独特的“气韵生动”而著名。
他的书法与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风格截然不同,被誉为北宋“书圣”。
1.《风宪帖》《风宪帖》是米芾所著的一本书法理论专著,其中包括了二十多个字帖作品。
这些字帖作品以其书法风格独特,以及对书法理论的深入探索而被后人广泛研究。
2.《米祥录》《米祥录》是米芾所著的一本书法理论专著,其中收录了他的行书、楷书等作品。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级名帖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级名帖](https://img.taocdn.com/s3/m/056d6453e518964bcf847ca8.png)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级名帖“中国十大传世名帖”指:《三希宝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帖》、欧阳询《仲尼梦奠帖》、怀素《自叙帖》、米芾《蜀素帖》、宋徽宗《草书千字文》、赵孟頫《前后赤壁赋》、祝允明《草书古诗帖》。
名帖之冠:《三希宝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希宝帖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
公元1746年,乾隆帝得到《伯远帖》后,将其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藏于养心殿,合称为“三希宝帖”,并御书“三希堂”匾额。
《三希宝帖》是现存最早的晋人法书真迹,被历代学书之人奉为圭臬。
《三希宝帖》现分藏于两岸故宫博物院内,且分别为两院“十大国宝”之首。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当今存世的唯一书法精品真迹。
纵23cm;横14.8cm,行书四行,二十八字。
《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
不少人认为《快雪时晴帖》仅次于他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
赵孟俯、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
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
他对《快雪时晴帖》极为珍爱,他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其技”四个大字。
又说:“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全书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誉为“二十八骊珠”。
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
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拓本流传以示临池之模范。
根据此帖附页的诸多题跋款识、收藏印章以及有关书籍录载,《快雪时晴帖》曾经宋宣和内府,宋时入米芾“宝晋斋”,元代又入御府,上有赵孟俯题跋。
最好的十种碑帖
![最好的十种碑帖](https://img.taocdn.com/s3/m/9a7d122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7.png)
最好的十种碑帖
1.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以其精湛的笔画和娴熟的构图著称。
2. 颜真卿《祭侄文稿》:以其大气磅礴的气势和雄浑有力的笔法,被誉为“楷书圣典”。
3. 柳公权《柳公权集》: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作品以其舒展自然、洒脱潇洒的风格而闻名。
4. 钟繇《钟繇碑》:钟繇是东汉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作品以其线条流畅、结构严谨、笔画圆润为特点。
5. 赵孟頫《蘇軾行草》:赵孟頫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的行草字体以其狂放不羁、神韵飘逸而著称。
6. 欧阳询《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作品以其线条舒展、笔画质朴、结构精密而著称。
7. 程颢《二王帖》:程颢是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他的作品以其构图精妙、笔画凝练、用笔灵动为特点。
8. 米芾《米芾墨迹》:米芾是宋代著名书法家、收藏家,他的作品以其气势磅礴、笔墨浑厚、意境深邃而著称。
9. 何家猷《何家猷帖》:何家猷是明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作品以其线条清秀、笔画简洁、字体秀美而著称。
10. 董其昌《董其昌书画谱》:董其昌是明朝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他的书画作品以其气韵生动、笔力雄浑、构图巧妙而著称。
- 1 -。
中国国家博物馆 书法名帖
![中国国家博物馆 书法名帖](https://img.taocdn.com/s3/m/32c37f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1.png)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一些书法名帖,以下是一些比较知名的书法名帖:
王羲之《行书雨后帖》:这是一件宋人临摹本,运笔徐疾有致,笔势流畅而遒逸,字体偏丰腴,笔画间时见牵丝连带,有纵展之势。
学者认为,本品保有羲之原作的部分神貌,又加入了书者的个人风格,对研究羲之书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米芾《行书研山铭》:米芾创作的大字行书,书于澄心堂纸,笔锋提按灵活,既有力胜千钧的细笔,又有大巧若拙的粗笔,极变化之能事。
布局亦不求工,凸显米氏书写时的率意。
此作符合米芾所称“意足我自足”的艺术追求。
徐邦达先生评为“沉著痛快,妙造自然”“绝世真迹神品”。
除了以上两件名帖,中国国家博物馆还藏有琅玡台刻石、曹全碑、龙藏寺碑、虞恭公碑、多宝塔碑、泉州本阁帖、大观帖、张光砖志、独孤信墓志、独孤思贞墓志、刘熊碑等书法名帖。
这些名帖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字帖
![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字帖](https://img.taocdn.com/s3/m/a7ab359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3.png)
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字帖
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字帖数不胜数,其中一些代表性的包括:
1.王羲之《兰亭序》: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之一,他的《兰亭序》是极具艺术价值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字帖展现了他流畅的行草书风格。
2.米芾《赤壁怀古》:米芾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赤壁怀古》被认为是行书的经典之一。
字帖体现了其豪放的个性和刚劲的笔力。
3.颜真卿《祭侄文稿》: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非常有力度。
《祭侄文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端庄宏伟的气势而著称。
4.黄庭坚《秋夜将晓出篱门远行》:黄庭坚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行书风格独特。
这篇诗作的字帖展现了他流畅圆润的字体,富有诗意。
5.褚遂良《论书三首》:褚遂良是明代书法家,他的草书以豪放潇洒著称,《论书三首》展现了他豁达奔放的个性。
这些字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国十大书法名帖
![中国十大书法名帖](https://img.taocdn.com/s3/m/b3f56d8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d.png)
中国十大书法名帖中国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艺术价值。
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书法涌现出无数名家,而他们的作品更是给人留下了无尽的美感和艺术享受。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中国十大书法名帖。
一、《兰亭集序》: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的名作。
此篇名帖不仅在表现气韵方面达到了完美的境界,而且在结构、用笔、用墨等方面也达到了独具匠心的震撼人心的效果。
二、《祭侄文稿》:米芾的作品,非常注重结构,用笔和墨色光滑利落,充满了创新和艺术感染力。
三、《笠翁对韵》:米芾还创作了这一杰作。
这个名帖既有传统的优雅美感,同时融合了现代的风格,成为中国书法名帖的代表。
四、《千字文》:欧阳询所书,描绘了中国书法的气势恢宏和古典美感。
用笔和墨色的运用十分难得,受到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崇高评价。
五、《黄庭经》:颜真卿的作品,采用行草字体,具有横披马蹄的特点。
通过其富有创造力的笔触和墨色的运用,创造了高度的艺术价值。
六、《法苑珠林》:王献之的作品,使用了光洁的墨色和繁复的结构,形成了突出的视觉效果,被盛赞为一件无法比拟的艺术杰作。
七、《临池稿》:张旭的名帖,突出了书法艺术的刚劲风格和流畅线条的艺术特点。
他的作品将横行自如的笔画与纵横交错的结构完美融合在一起。
八、《梅花书谱》:欧阳询的书法,除了以行书表现书写因为其本人学识广博,游历甚广, his 个名帖也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
九、《张献忠碑》:简牍刻印本,有着重重珍贵的文献价值。
尽管它严格地遵循了规范的写法,但是却传达了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十、《十七帖》: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的代表作,它将小篆、楷体和行书融为一体,使中国书法在风格上实现了真正的继承和发展。
以上就是中国十大书法名帖的介绍,每片名帖背后都有着一个书法家的风采和艺术创造力。
它们的价值超越了艺术本身,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读者可以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更好地理解中国书法的内涵和价值。
中国最美100幅传世书法,第1幅就懵了!
![中国最美100幅传世书法,第1幅就懵了!](https://img.taocdn.com/s3/m/fd9a4a6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3.png)
中国最美100幅传世书法,第1幅就懵了!研习书法的人,也未必每幅都熟悉。
所以建议您把这篇文章收藏了,慢慢欣赏。
下面就让小编为您一一展示。
一、巫言鬼语——楚帛书二、肃然景仰巍峨气象——峄山石刻三、方直之中显圆巧——张迁碑四、秀美生动似神品——曹全碑五、行笔真如野鹤闲鸥——石门颂六、草书学张芝——冠军帖七、《二希》之冠首篇——荐季直表八、如歌声绕梁琴人舍徽——皇向急就章九、古雅墨气如新——出师颂十、墨色有绿意——平复帖十一、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十二、初学《黄庭》恰到好处——黄庭经十三、王氏家风漏泄殆尽——姨母帖十四、天下子敬第一帖——中秋帖十五、雄秀惊人无卜神品——鸭头丸帖十六、沉稳中的活泼——新月帖十七、尽露晋人韵味——伯远帖十八、南碑之冠——釁龙颜碑十九、休兼众妙——真草千字文二十、险劲瘦硬自成一家——九成宫醴泉铭二十一、欧行第一书——梦奠帖二十二、复归平淡以含蓄胜——孔子庙堂碑二十三、草书之法千变万化——大字阴符经二十四、行书入碑由此出——温泉铭二十五、点画之间现丈夫气概——升仙太子碑二十六、有唐第一妙腕——书谱二十七、挫万物于笔端——文賦二十八、气壮山河化柔为刚——麓山寺碑二十九、纵笔如飞狂客风流——孝经三十、龙章凤姿——鹊鸽颂三十一、飘飘乎有仙气——上阳台帖三十二、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古诗四帖三十三、锋芒利如欧冶剑——自叙帖三十四、沉痛切骨天真烂然——祭侄稿三十五、固是鲁公得意笔——东方朔画赞碑三十六、书贵瘦硬方通神——玄秘塔碑三十七、用笔在心心正笔正——神策军碑三十八、落笔洒篆文——三坟记三十九、似微醉之人随意游走——韭花帖四十、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神仙起居法帖四十一、肥而不剩肉——同年帖四十二、神清骨冷无由俗——自书诗帖四十三、文醇笔劲既美且箴——道服赞四十四、端劲高古容德兼备——澄心堂纸帖四十五、天真烂漫是吾师——黄州寒食帖四十六、笔落惊风雨——诸上座帖四十七、听松涛韵得佳作——松风阁诗帖四十八、运笔如挥快刀利剑——虹县诗四十九、神气飞扬米氏墨皇——珊瑚帖五十、屈铁断金的瘦金体——闰中秋月帖五十一、下马草军书——陆游自书诗帖五十二、理学家的空灵之笔——城南唱和诗五十三、宋代尚意书风的句号——蔡襄自书诗五十四、若游龙入烟雾——赵孟盥迳窀五十五、吟诗作字奇态横生——鲜于枢杜工部《行次昭陵诗》五十六、神蛟出海飞翔自如——赵孟罴本驼五十七、道人的激情之作——登南峰绝顶诗五十八、以手写心我行我素——赵孟钚木五十九、个性的极度张扬——真镜庵募缘疏六十、深得天然古淡之神韵——林逋自书诗稿六十一、五百年来无此君——爱厚帖六十二、子山书如雄釗倚天——谪龙说六十三、明人飞章草——宋克急就章六十四、端雅雍容的官楷——敬斋箴六十五、狂士舞狂草——游七星岩诗六十六、枝山草书天下无——《闲居秋日》等诗六十七、行草书狂文——文征明赤壁赋六十八、万枝桃花月满天——落花诗六十九、短暂生命的最强光——西苑诗七十、草书亦可温和徐缓——王铎五言律诗七十一、字林之侠客——王铎七言律诗七十二、楮墨空元透性灵——淮安府濬路马湖记七十三、万钟行草得南宫家法——七言诗句七十四、追风逐电放纵千里——张瑞图醉翁亭记七十五、不人流俗一如其人——黄道周请假得归途次偶作七十六、满纸皆现烟花色——王铎戊辰自都来再芝园作七十七、以性灵传笔墨——倪元璐卜居之一七十八、人奇字自古——文葆光醉翁亭记七十九、行笔刚中见秀——冒襄(辟疆)咏夹竹桃之一八十、兴来不可止——傅山五言律诗八十一、汉碑结癖谷口翁——灵宝谣八十二、禿笔之下现奇趣——录禹王碑文八十三、韵味清雅的小楷——何焯桃花园诗。
传世经典书法碑帖
![传世经典书法碑帖](https://img.taocdn.com/s3/m/53bc0c5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2.png)
传世经典书法碑帖
书法是中国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
了独具特色的书法体系,而传世经典书法碑帖则是这个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
《兰亭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这篇序文毛笔龙飞凤舞,起伏跌宕,穿插着许多典故和寓意。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被誉为“飘逸洒脱”,而《兰亭序》更展现出他的
独特的艺术魅力。
另一部经典的书法碑帖是《千字文》,由北魏郑道传所作,以千
字排列而成。
其飞白瘦劲,大气磅礴,铿锵有力,极具震撼力。
此外,张旭的《八切图》、王献之的《祭侄文稿》、颜真卿的
《多宝塔碑》等书法碑帖,也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篇章。
这些传世经典书法碑帖不仅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高度,更体现
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它们的价值不仅在于艺术审美上,更是人类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值得全人类共同珍藏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前 引首清高宗弘历行书题“至宝”两字。前隔水乾隆御题一段。帖正文右上乾隆御题签“晋王献之中秋帖”一行。卷后有明董其昌、项元汴,清乾隆题跋,其中附乾隆帝、丁观鹏绘画各一段。卷前后及隔水钤有宋北京“宣和”内府、南宋内府,明项元汴、吴廷,清内府等鉴藏印。
此帖曾经宋代宣和、绍兴内府,明项元汴,清内府收藏。民国时溥仪将其携出宫外,流散民间。建国前和王珣《伯远帖》一起被典当于香港一家外国银行。1951年底,典当期将满时,国外有人意图购获,周恩来总理闻讯,当即指示有关部门购回,入藏故宫纸本,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此帖为晋代真迹,王珣书,故列希珍之宝。
《伯远帖》王珣是问候亲友疾病的一封信札,墨迹纸本。5行共47字,纵25厘米,横17厘米。此帖同王羲之《快雪时晴》、王献之《中秋帖》为清乾隆帝“三希”之一。然《快雪时晴》为摹本,《中秋帖》为临本,唯此帖为王珣的真迹,是晋人墨迹中最可信、最具有时代特色的法书珍品。历来为后世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视为瑰宝。其纸墨精良,至今依然古色照人,更加珍贵。因此,它为研究晋代书法以及该时期笔、墨、纸张提供了可靠资料。
《寒食帖》有天下第三行书的美名,其艺术水平也是相当高的。开篇之始,书写平缓,字体端正,其后由于感情的变化而使作品的用笔、结字急剧变化,字越写越大,笔势也越来越急促,最精彩的是中段,感情像火山喷发一样不可抑制,最后又复归平缓。“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途)穷,死灰吹不起!”读其文句,感其心境,观者莫不为之动容,书为心画,此言不虚也。
元丰五年, 苏轼四十七岁时书《黄州寒食帖》,纵33.5厘米,横118厘米,计十七行129字,其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是一帖遣兴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不仅是苏轼平生最得意的作品,大书法家鲜于枢还把它誉为继《兰亭序》、《祭侄文稿》之后 的“天下第三行书”。
中华第一楷书: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仲尼梦奠帖》是中华第一楷书,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为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晚年的行书代表作。欧阳询(557年 至641年)是初唐的大书法家之一,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市)人,他聪慧过人,博览经史,尤精三史,贞观元年(627年)官至太子率更令,人称欧阳率更。工书法,擅楷、行书,其书学二王,深得精髓,于平正中险绝又自创一格,名声远播,并且为历代书苑所推崇。他著有《付善奴传授诀》、《用笔法》,为其论书名篇。
中国书法传世名帖 书法,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字艺术,古老悠久而生机勃勃。只有含蓄隽永、机敏睿智的炎黄子孙,才能将这独具特色的方块字演绎的如此风姿俊秀。书法最能体现出个人休养、个性魅力和时代精神。
中国传世书法名帖,千百年来几经沧桑流转有序。通过那些各具特色的名字题跋和历代印记,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它们极富传奇的身世与经历。那些历史的收藏家、鉴赏家留下的迹痕,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和作品本身融为一体……十卷个性鲜明的书法名帖,记录着中国人上下五千年的心路历程。 名帖之冠 皇家三希堂法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中秋帖》草书,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传为晋王献之书手卷,纵27cm,横11.9cm。共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署款。
王献之是东晋大书家,字子敬,山东临沂人。他是王羲之的第七子,书史上一直把他父子二人 并称为“二王”。
《中秋帖》是《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大多认为是宋米芾所临,故同样宝贵。
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摹制多本,赐给群臣。在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以九五万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书者,仅此而已。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过,何尝不想深入羲之的堂奥,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因此,《兰亭 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艺术皇帝,他精通书法,平生搜尽历代名帖,又将当今书坛巨擘拢为左右。他曾立嘱将兰亭真迹随葬,也曾经为一位书坛泰斗的辞世而嚎啕。这位被李世民奉为师长和书坛第一的,便是唐初大书家欧阳询。
欧阳询官历隋唐,世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梦奠帖》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
根据此帖附页的诸多题跋款识、收藏印章以及有关书籍录载,《快雪时晴帖》曾经宋宣和内府,宋时入米芾“宝晋斋”,元代又入御府,上有赵孟俯题跋。明时为朱成国、王稚登,清冯铨所有,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入内府。1949年,国民党军队在内战中败北,退踞台湾时除带走了大量黄金以外,还有2972箱南迁文物中的精品。这部分却是故宫博物院文物中的精品,如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翠玉白菜、玉香炉、玉荷叶形笔洗等,其中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如今“三希”《伯远帖》、《中秋帖》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唯独“一希”《快雪 时晴帖》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希”尚未聚首,国人深引为憾。 王献之《中秋帖》
麻纸本,行书纵28.2厘米横75.5厘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铃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印。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
苏轼 是中国历史上一颗耀眼明星,在文学和书画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排在宋朝四大书法家的首位,其书法以楷、行为主。其楷书主要是以唐颜真卿为取法对象,得浑厚雄强之势,但用笔有晋人法意,楷中带行,结字平扁,如石压蟾蜍,变化丰富,个性鲜明。其行书以颜书为底,上朔二王,写得雄秀兼备,古朴多姿。苏轼的书法,是典型的文人书风,他的书法,是构建在其广博而精深的文学基础之上的,苏轼在其论书绝句中写道“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其极具个性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宋以后,学颜的都学苏字,而写二王的,也没法绕过苏字。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他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 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行书《仲尼梦奠帖》,纸本,纵25.5厘米,横23.6厘米,共78字,无款印。书法笔力苍劲古茂。曾入南宋内府收藏,印有南宋“御府法书”朱文印记两方,“绍”“兴”朱文连珠印记,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明项元汴,清高士奇,清内府等递藏。此帖用墨淡而不浓,且是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 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清劲绝尘,诚属稀世之珍。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当今存世的唯一书法精品真迹。纵23cm;横14.8cm,行书四行,二十八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
不少人认为《快雪时晴帖》仅次于他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 又一件行书代表作。赵孟俯、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他对《快雪时晴帖》极为珍爱,他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其技”四个大字。又说:“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全书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誉为“二十八骊珠”。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拓本流传以示临池 之模范。
中华第一草书:怀素《自叙帖》
《自叙帖》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急风骤雨,可以想见当年操觚之时,心手相师,豪情勃发,一气贯之的情景。
三希宝帖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公元1746年,乾隆帝得到《伯远帖》后,将其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藏于养心殿,合称为“三希宝帖”,并御书“三希堂”匾额。《三希宝帖》是现存最早的晋人法书真迹,被历代学书之人奉为圭臬。《三希宝帖》现分藏于两岸故宫博物院内,且分别为两院“十大国宝”之首。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