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策略美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塑造优秀品格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呢?以下是一些策略,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实施美育教育。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通过音乐的欣赏、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使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情感去表达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教师可以选用一些具有情感表达力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通过歌曲、乐曲等形式来感受音乐的情感内涵,让他们在欣赏中感悟音乐的情感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修养。
音乐是一种表现艺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通过合唱、合奏、器乐演奏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水平。
可以让学生进行二重唱、三重唱等形式的合唱演出,或者进行器乐合奏等形式的演出,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音乐的力量,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水平。
音乐是一门艺术,具有一定的音乐修养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比赛、音乐会等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可以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进行声乐、乐理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
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音乐活动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可以通过合唱、合奏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音乐是一种创新艺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激发兴趣,活跃课堂,让学生初步感知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首先,让学生对音乐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才能实施美育教育。
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这一心理特征,教学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和生动的语言,使儿童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如:在唱歌教学中,一年级小同学经常出现喊叫现象,为有效地帮助儿童克服这个毛病,我在课前准备了一幅图,上面有百灵鸟与乌鸦,课上边讲故事边用琴声弹奏优美的旋律,模仿百灵鸟在歌唱,再弹奏几个不和谐的和弦,好似乌鸦在喊叫,让儿童听辨谁的歌好听,使学生初步感知要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来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情绪。
二、运用歌曲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揭示音乐作品的思想美音乐是人们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一种手段。
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揭示音乐的思想美,这是由音乐教学的目的所决定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学目的是培养人。
”他还说:“对艺术特别是对音乐,道德内化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
”可见,揭示思想美是教育人、培养人的需要。
揭示音乐作品的思想美,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
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思想内容对学生思想的启迪、道德的内化、心灵的塑造是不可低估的,应正确地把握作品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
如:《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的主旨在于表达春天来临时欢欣喜悦的心情,教育学生热爱美丽的大自然、热爱我们美好的生活。
浅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合唱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的力量,培养他们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从合唱教学的目标、方法和步骤等方面浅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合唱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其中审美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审美教育主要包括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方面。
通过合唱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喜好,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
合唱教学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包括声乐技巧、节奏感和表现力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合唱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学习合唱曲目,学生可以尝试进行和声创作、编曲和编写歌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审美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优秀的合唱作品来引导学生欣赏音乐。
教师可以选择不同风格和不同时期的合唱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音乐风格的美。
教师还可以对合唱曲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欣赏活动,让学生共同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通过讨论和交流来增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合唱表演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合唱表演是集体艺术形式,通过合唱的演唱和合声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声乐技巧和音乐表演能力。
合唱表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和其他学生的合作,学生可以学会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一件艺术作品。
在合唱表演中,教师可以注重音乐表演的细节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注意音乐的节奏、动态和音色等方面的表现,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美。
教师还可以通过创造性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和声创作、编曲和编写歌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和声的组合和变换,让学生尝试创作和演唱自己的合唱曲目。
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素养培养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素养培养策略【摘要】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素养培养策略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基于情感教育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如何通过情感引导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运用多媒体资源和设立音乐欣赏课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
开展音乐创作活动也是一个促进学生审美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文章总结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素养培养策略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为他们的终身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审美素养、情感教育、多媒体资源、音乐欣赏课、音乐作品、情感体验、音乐创作活动、重要性、发展方向、培养策略、提升、展望1. 引言1.1 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小学音乐教学在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音乐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大量的音乐作品,拓宽音乐知识面,培养音乐情感,提升审美能力。
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促进情感的表达与体验。
小学音乐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操,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美的力量,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音乐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包括感觉能力、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音乐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欣赏音乐,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操,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体验。
1.2 审美素养的定义审美素养是指个体对美的认知、感知、欣赏和表现能力,是一个人在审美活动中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它不仅仅是对美的感知和欣赏,更是对美的理解和表达,包括对美的敏感和洞察力,对美的独立判断和评价能力,以及对美的创造和表达能力。
审美素养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素质,是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的一部分,也是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2. 正文2.1 基于情感教育的审美素养培养策略基于情感教育的审美素养培养策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策略研究以美育人是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艺术课程育人宗旨之一。
作为一门艺术课程,音乐在美育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塑造学生的心灵美、思想美、行为美、品格美、情感美等。
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是他们必备的一种音乐核心素养,也是影响音乐课程美育作用的一个关键因素。
尽管在乐曲之中蕴含着节奏之美、歌词之美、情感之美等,但是,如果学生对这些“美”感知不清晰、不准确,那么,音乐以美育人作用也就得不到全面发挥。
鉴于此,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解锁音乐之中的节奏、歌词、情感密码,让他们至真至切地感知乐曲的节奏之美、歌词之美以及情感之美,以此培养、发展、提升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进而促进他们音乐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解锁节奏密码,感知节奏之美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教师引领学生感知音乐之美的一个触点。
[1]节奏之美,美在或快或慢的速度,美在或长或短的时值,美在或强或弱的力度……因此,教师可以启迪、引领学生通过聆听、数唱、舞动等途径,从速度、时值、力度等方面解锁节奏密码,进而让他们清晰、准确地感知音乐的节奏之美。
(一)在聆听中辨识节奏之美速度变化、时值变化、力度变化等各种“变化”,共同构成了音乐的节奏之美。
因此,教师在引领学生解锁音乐节奏密码时,可以让他们细致入微地聆听,仔细、准确地听辨、感受节奏之中速度的快慢变化、时值的长短变化、力度的强弱变化等。
《彩色的中国》是湘艺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一课中的一首歌曲。
在指导学生聆听解锁这首歌曲的节奏密码时,教师清晰指出了聆听的侧重点、关注点,例如,让学生在第一次聆听过程中,侧重于听辨节奏快与慢的变化,关注点是“速度”;在第二次聆听过程中,侧重于听辨节奏长与短的变化,关注点是“时值”,尤其是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的时值;在第三次聆听过程中,侧重于听辨节奏强与弱的变化,关注点是“力度”。
在每次聆听过程中,不同的侧重点、关注点,让学生的聆听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摘要: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也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新人。
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教育音乐素养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它的这一作用?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笔者认为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侧重点。
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
”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
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
由此可见审美趣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小学低段音乐教材都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审美趣味的有利条件。
教材中选择了许多适合于低段儿童的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做好这项工作.许多老师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如: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进行乐音化教学活动的训练;用音像结合的方式进行欣赏教学;用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竞赛”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也有一些教师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
对于审美能以的培养因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例如:在欣赏《美丽的草原》这一课中,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心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大草原的画面,感受着老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全神经在审美的情境之中,视觉、动觉、想象等审美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地。
浅析小学音乐课中音乐审美感受力培养对策
浅析小学音乐课中音乐审美感受力培养对策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音乐审美感受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品质。
本文将浅析小学音乐课中音乐审美感受力培养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首先要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在音乐课上播放各种风格的音乐,让学生在不同风格音乐的熏陶下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音乐会、音乐鉴赏会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可以邀请一些音乐家、音乐教育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学习机会。
二、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内容音乐教学内容应该丰富多样,涵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通过学习不同风格的音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音乐形式的美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可以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美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注重音乐情感体验在音乐课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
可以通过讲解音乐背景、音乐故事、音乐情感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内涵,加深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情感表达活动,如音乐欣赏、音乐表演等,让学生通过表演自我体验音乐的美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四、注重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有计划、有序的引导和培养。
通过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内容,注重音乐情感体验,以及注重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等对策,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中感受美的力量,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析小学音乐课中音乐审美感受力培养对策
浅析小学音乐课中音乐审美感受力培养对策小学音乐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
音乐审美感受力是指个体对音乐作品的感知、理解和欣赏能力,是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音乐课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成为了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音乐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校文化氛围等方面,浅析小学音乐课中音乐审美感受力培养的对策。
一、音乐课程设计1.选材精准小学音乐课程的选材应当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通过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情感、节奏和旋律等方面感受音乐的美感。
也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能够在音乐中找到共鸣,增加对音乐的情感投入,培养音乐审美情感。
2.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小学音乐课程应当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包括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开拓音乐审美的视野,让学生在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也能够体验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增加音乐审美感受力的多样性。
3.注重跨学科融合小学音乐课程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扩大音乐教育的学科边界,拓展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
可以结合历史课程进行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解读,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历史感知和文化感受,也可以结合语文课程进行歌词赏析,让学生在审美中培养语文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方法1.启发式提问在小学音乐课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思考和互动交流的方式感知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
通过提出问题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发现音乐中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2.综合艺术教育小学音乐课程可以结合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进行综合艺术教育,拓展学生的审美领域。
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可以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感受音乐的美感,增加审美感受的丰富性和深度,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音乐是一门艺术,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触音乐和培养音乐兴趣的关键阶段,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十分重要。
音乐审美是指人们对音乐的欣赏和鉴赏能力,它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小学生而言,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还能够开发孩子们的感官、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孩子们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
首先,教师应该重视创造性教学方法,创造出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音乐启蒙课上可以让孩子们通过敲打琴键、拨动弦等体验音乐产生的声音和韵律,从而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在进行合唱教学时,可以组织孩子们编创歌曲,使孩子们在音乐创作中体验音乐的美感;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听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和表现力。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音乐情感体验的培养。
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情感语言。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情感和感性沟通,让孩子们通过音乐教学来体验感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再次,教师应该注重孩子们的音乐素养的培养。
音乐素养是指人们对音乐方面的知识、技能、态度和审美情趣方面的修养和素质。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让孩子们有机会了解各种音乐风格、作曲家和着名作品,并且提醒孩子们注意音乐的基本概念,例如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的计算和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进入乐器工程,并从中选择一个学习和体验,从而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音乐和音乐表现艺术。
最后,教师应该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耳朵和对音乐的敏感性。
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地引导和训练,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并欣赏音乐作品,进而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为孩子们挑选合适难度的音乐作品,并引导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和领悟音乐的艺术表达。
如何在小学五年级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如何在小学五年级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小学五年级的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仅是音符的组合,更是情感和思想的传达。
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们的心智开始渐渐成熟,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在悄然发展。
首先,要通过多样化的音乐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感知能力。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和情感体验,因此教育者们应该引导他们接触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从古典到流行,从民族到现代,让他们在这些音乐中发现美的存在。
通过主动聆听和参与音乐活动,学生们可以逐渐培养出对不同音乐形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其次,教育者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音乐不仅仅是简单的旋律和节奏,它还承载着社会、文化、历史的信息。
通过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或者是音乐作品所表达的特定情感和主题,可以帮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增强他们的审美体验。
此外,积极的表演和创作体验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参与合唱团、乐器演奏或是音乐剧表演,学生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音乐艺术的魅力,理解表演与创作背后的艰辛和技巧。
这种亲身参与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还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美学价值。
最后,建立一个开放、鼓励探索的学习环境是非常关键的。
学生在学习音乐时,应该感受到教育者们的支持和鼓励,不论是他们的音乐选择还是表达方式。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他们在发现和探索中培养独特的审美观。
综上所述,通过多样化的音乐体验、深入的文化理解、积极的表演与创作体验以及开放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在小学五年级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这种综合的教育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在音乐学习中取得进步,更能够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从而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音乐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情感的宣泄、思想的交流、心灵的抒发。
而小学阶段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的关键时期。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影响着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审美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师的角色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智活动主要以感性认识为主,喜欢模仿、喜欢新奇。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启发学生自己的审美情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需要更多的游戏、实践和动手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情感表达比较丰富,他们对美的感受力也很强,这是开展审美教育的有利条件。
二、审美教育的内容和方法1.内容审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音乐鉴赏教育和美育教育两个方面。
音乐鉴赏教育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艺术。
教师还可以通过导入有趣的故事、图画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参观音乐会、剧场等活动,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水平。
美育教育包括了音乐审美情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并通过音乐活动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游戏、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游戏和音乐故事,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通过音乐剧、合唱团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音乐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方法为了更好地开展审美教育,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情境化。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情境、讲故事、演示情景等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获得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功底。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一、注重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学校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供学生欣赏,包括不同音乐风格、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作品。
学生通过欣赏大师作品以及当代优秀音乐作品,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感受到不同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品味。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会、音乐节等音乐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
通过现场音乐表演,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二、倡导多样化的音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要倡导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方式和方法。
除了传统的音乐教学内容外,还可以引入一些新的元素,如流行音乐、世界音乐、跨界音乐等,以及一些当代艺术形式的音乐作品,如电子音乐、实验音乐等。
通过多样化的音乐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音乐艺术形式,提高其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音乐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辅助教学、互动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和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三、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要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创作一些简单的音乐作品,如歌曲、曲子等。
通过音乐创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四、注重音乐教育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整合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还应该注重音乐教育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整合。
音乐与舞蹈、戏剧、美术等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跨学科的艺术活动,让学生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跨学科的艺术项目,如音乐与美术的结合、音乐与舞蹈的结合等,让学生在跨学科的艺术项目中得到全面的艺术熏陶,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进行情感审美教育
在 小 学 音 乐 课 堂 中 如 何 进 行 情 感 审 美 教 育
许 敏 敏
( 东 市 紫 薇 小学 , 苏 启 东 启 江 摘 要 : 学 音 乐审 美教 育 从 本 质 上 讲 是 一 种 情 感 审 美 小 教 育 。 乐 学 习的过 程 就 是 情 感 体验 的过 程 , 感 是 音 乐课 堂 音 情 的灵 魂 。 f 作 为 最 富有 情 感 的 艺 术 , 有创 造 一 种 与 音 乐情 音t . 只 境 相 和谐 的 环 境 、 氛 , 情 动 情 , 气 心 才能 使 学 生很 快 地 进 入 音 乐 中 . 用各 种 丰 富 的 音 乐语 言将 自 己的感 受 表 达 出来 。 师 并 教 外化 的情 绪 总 能 渲 染 出 一种 特 殊 的课 堂 气 氛 ,并借 此将 音 乐 作 品 中的 丰 富 情 感传 递 给 学 生 。 关 键 词 : 学音 乐教 学 情 感 审 美教 育 小 新 课 程 标 准指 出 :中小 学 音 乐 教 育 是 一 项 以 审美 为核 心 的 塑造 “ ” 大工 程 。 感 是 审 美 过 程 中最 活 跃 的 因素 , 审 人 的 情 是 美感 受 的动 力 与 中介 。 乐 教 育 家 丰 子恺 说 过 :有 生 即有 情 , 音 “ 有情 即有 艺 术 。 ” 新 课 程 理 念 背 景 下 , 乐 教 学 中 的情 感 因 在 音 素被 提高 到 一 个新 的层 面 和 高 度来 理 解 。 有 人 说 , 乐 是 情 感 的 艺 术 。的 确 , 不 仅 为 人 们 的 听觉 音 它 感 官 提供 了现 实 生 活 中 所没 有 的无 与 伦 比 的音 乐 音 响 ,而且 直 接作 用 于人 的 情 感 世 界 。但 是 音 乐 的这 种 情 感 美 并 不 是脱 离 现 实生 活 , 虚无 缥 缈 的 ; 不是 脱 离 人 类 思 想 感 情 的 单 纯 的 也 听 觉 美 。 是 人类 自身 情 感 的写 照 , 着 丰 富 的 思 想 感 情 和 文 它 有 化 、 史 等 内 涵 。 此 , 者认 为 , 历 因 笔 音乐 教 学 中情 感 并 不 仅 仅 体 现 为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习 热 情 、 习 动 机 , 是 指 学 生 内 心 学 学 更 的情 感体 验 和 心 灵 丰 富 。 一位 优 秀 的音 乐教 师 , 教 学 过 程 中 在 会 懂 得选 择 能 够 传 达 好 情 感 的 音 乐作 品 ,并 且 架 起 从 艺 术 家 260 ) 2 2 0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小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音乐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科学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为了教师们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们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情感,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
通过精心选择音乐作品和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教师们还可以通过讲解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感。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除了引导学生倾听、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外,还可以通过比较、分析、评价不同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音乐品味。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鉴赏和评比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感知和思考,提升对音乐作品的认知水平和鉴赏能力。
教师们还可以结合音乐作品的创作、演奏和欣赏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的内涵,提升对音乐的审美理解和体验。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和练习,引导学生通过唱、跳、表演等形式,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表达出来。
在音乐表现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掌握音乐表达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表现中提升对音乐的审美感知和理解。
教师们还可以通过音乐表现活动中的自我感悟和展示,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表达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需要教师们多方面的策略和方法。
通过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引导学生表现音乐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全面的艺术教育。
希望未来的小学音乐教学能够更加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音乐的美好,感受音乐的力量。
小学音乐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策略摘要:现如今,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应重视美育思想渗透,充分发挥音乐课堂在渗透美育中的载体作用,紧抓契机,积极渗透美育思想,多层次、多方面激发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素养,培养小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理念,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个人修养。
同其他学科相比,音乐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美育功能,对人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小学音乐教师要注重挖掘课本教材内的美的因素,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在聆听、演唱音乐中感受美、鉴赏美及创造美。
关键词:小学音乐;美育教学;渗透策略引言在当前教育改革要求不断深化的教育背景下,在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当前教育的核心目标,音乐教育在小学教学中是让学生对艺术情感加以认知,并且感受独特审美情趣的重要学科,所以培养学生审美意义是个人主观情感的重要内容。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教育思维,将本属于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美学教育渗透到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可以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聆听美、感受美、感悟美,让学生拥有自主品味音乐的审美情感,学生的音乐文化意识得到全面的提升。
1基于小学音乐教学中美育渗透的原理1.1小学音乐教学中美育渗透遵循人文性原理新课程改革强调美育的重要性,倡导美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
那么,首要遵循人文性原则,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转变课堂角色,从“主导者”转为“合作者”“引导者”。
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全面发展视作美育渗透的首要目标,以此为基础优化教学设计与教学环节。
新课程标准与当前“双减”政策都强调学生自愿性,只要学生愿意学,就能够接受更多的知识,进而获得各方面的教育。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的过程中,重视观察,坚持人文性原则,避免开展强制性教学,选择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促使小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接受教育,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1.2小学音乐教学中美育渗透遵循情感性原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时,情感性原则至关重要。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堂“四美”教学模式的研究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堂“四美”教学模式的研究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四美”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四美”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理论基础1.音乐欣赏的概念音乐欣赏是指通过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的一种艺术活动。
它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2. “四美”教学模式的含义“四美”教学模式是指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感官美、情感美、思维美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二、实践方法1.感官美的培养感官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感官的刺激,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提高音乐欣赏的效果。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视听、触摸、嗅觉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
2.情感美的培养情感是音乐作品所传达的基本要素之一,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能力。
4.审美能力的培养三、实证研究与评价1.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一所小学的音乐欣赏课堂进行观察和实践,结合学生的反馈和测试结果,进行实证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对“四美”教学模式的感受和反馈。
2.评价标准四、结论与展望1.结论2.展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四美”教学模式,探索更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
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音乐教育APP等,创造更好的音乐欣赏教学环境和体验。
小学艺术教育教学计划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小学艺术教育教学计划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引言:艺术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已经成为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小学艺术教育教学计划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审美能力的概念和重要性审美能力是指个体对美的感知、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情感,提升审美判断力。
此外,审美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学艺术教育教学计划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原则1. 多元化的艺术体验小学艺术教育教学计划应该包含多种艺术形式,如音乐、美术、舞蹈等,让学生能够全面接触和体验不同形式的艺术,从而培养他们对多种艺术形式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审美偏好和兴趣,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例如,对于音乐方面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奏活动,对于美术方面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进行绘画和雕塑等活动。
3. 融入生活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教室内,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艺术元素,如自然景观、建筑物、书籍封面等,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三、小学艺术教育教学计划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方法和策略1. 艺术作品欣赏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优秀的艺术作品,如音乐作品、绘画作品等,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和演出,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
2. 创作活动通过创作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审美情感。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绘画创作等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艺术表演和展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艺术表演和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小学音乐课中音乐审美感受力培养研究
小学音乐课中音乐审美感受力培养研究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小学阶段,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使他们能够欣赏美妙的音乐,感受音乐带给人们的情感和情绪。
本文将从小学音乐课中音乐审美感受力培养的重要性、培养方法及相关问题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小学音乐课中音乐审美感受力培养的重要性1.音乐审美感受力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
音乐审美感受力是指学生通过音乐作品所产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在欣赏音乐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还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欣赏音乐。
2.音乐审美感受力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音乐审美感受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还可以促进其情感情绪的表达和发展,培养其细致入微的感知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音乐审美感受力的培养也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强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音乐课中音乐审美感受力培养的方法1.多听、多唱、多说在小学音乐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听、多唱、多说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
通过让学生反复听取不同种类的音乐作品,唱响动听的歌曲,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和体验,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2.多种形式的教学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角色扮演教学、音乐欣赏会等,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
通过这些形式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音乐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3.注重情感体验与情感交流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如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多与同学分享音乐情感体验,多展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演等,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素养培养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素养培养策略引言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审美素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还可以培养其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并提出相关的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多样的音乐鉴赏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民乐、流行音乐等。
通过多样的音乐鉴赏,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曲种,从而开阔视野,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活动结合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活动来进行音乐欣赏。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舞蹈、绘画等形式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音乐,还可以培养其情感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比赛等活动,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除了音乐欣赏能力,音乐表演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提高学生音乐表演能力的策略:创设舞台表演机会教师可以定期组织音乐表演活动,为学生提供舞台展示自己的表演才华的机会。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小组合作表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表演,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同时,小组合作表演也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和观摩,互相促进进步。
多角度的表演观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观摩一些专业的音乐表演,如音乐会、歌剧等。
通过观摩他人的表演,学生可以学习一些专业的表演技巧,拓宽自己的表演视野。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也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的策略:鼓励学生创作曲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如编曲、作曲等。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构成和表达方式。
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不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是引导学生去感知、理解、欣赏音乐,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针对小学生的音乐教育,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音乐之美,感受音乐之美,理解音乐之美,成为当前音乐教育工作者们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1.2 研究意义审美能力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在音乐教育中。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美感和创造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也能够促进小学生的情感交流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研究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通过分析审美能力的定义和重要性,提出有效的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实践方法。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概念和内涵,深入理解审美能力在音乐学习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分析审美能力在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的重要性,探讨其对学生情感、认知和表现能力的影响。
3. 提出针对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包括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 探讨音乐教学中的视听美感培养和音乐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对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指导和策略。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希望能够为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提升学生审美修养和文化素养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定义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定义是指学生对音乐作品所展现的美感进行感知、理解和评价的能力。
审美能力包括对音乐元素如音高、音色、节奏、和声等的敏感度,以及对音乐表达、情感传达的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也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新人。
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
”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教育音乐素养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它的这一作用?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笔者认为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侧重点。
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
”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
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
由此可见审美趣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小学低段音乐教材都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审美趣味的有利条件。
教
材中选择了许多适合于低段儿童的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做好这项工作.许多老师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如: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进行乐音化教学活动的训练;用音像结合的方式进行欣赏教学;用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竞赛”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也有一些教师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
对于审美能以的培养因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
例如:在欣赏《美丽的草原》这一课中,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心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大草原的画面,感受着老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全神经在审美的情境之中,视觉、动觉、想象等审美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地。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
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得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想象得一个阶梯.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
例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这一课时,学生听到了一首节奏强烈、富有动感的音乐,好像真的有许多玩具兵在走路、摇摆、玩耍,每一个小朋友都产生了情感表现、行为表现得冲动.于是我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自己的想象,你愿意表演哪个玩具就表演哪个玩具,你愿意怎样表演就怎样表演,同学们高兴极了,都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设计动作,积极地、认真地参与表演.就这样全体学生都变成了一个个不一样的玩具兵,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
当然,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合作能力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音乐的表现艺术也是多元的.其中既有独唱、独奏、独舞等个人的表现形式,也有合唱、合奏、集体舞等
集体表演形式.学生集体参与合作是共同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五、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创造力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
动的能力.音乐创造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
教师应该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任何教学活动都体现出审美创造的原则。
例如:在欣赏《快速波尔卡》这首乐曲时,我让10-12名学生为一组,通过表演性的动作来表现可取所要表达的内容,并鼓励他们进行创作,来丰富乐曲的时间、场景、人物、事件;在扮演角色中,我又鼓励学生可以一人扮演多种角色.于是,有一小组在表演中创作了一段舞蹈;有一小组在表演中创作了一首诗;有一小组还创设了多个场景:火车站、大草原、田野、农庄、森林等等.在表演中,学生自由地、大胆地表现出了对乐曲的独特理解,充分感悟到了音乐的魅力,让我不得不赞叹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力和创作能力。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