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昧中的觉醒(13张PPT)

合集下载

《蒙昧中的觉醒》PPT课件

《蒙昧中的觉醒》PPT课件
蒙昧中的觉醒
精选ppt
1
• 江苏省教学要求:
•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 值的阐述。
• 2.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 的基本内涵。
• 3.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体会知 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意义。
精选ppt
2
• 材料1:公元前7世纪以前,尤其是公元前8、9世
精选ppt
12
俄国文学家克雷洛夫的寓言《熊与隐士》
有一位隐士同一头熊成为要好的朋友,,一天隐士在 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 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时,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 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熊被激怒了,熊高 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下去……
克雷洛夫评论道:“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人还 要危险。”
• 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性 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 物。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接生 婆。
• 他专心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重点研究人 的伦理道德问题。
精选ppt
11
• 苏格拉底的名言(体现的核心思想?)
• 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无知即罪恶
• 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精选ppt
7
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哲学命 题。认为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把哲学的发展由自 然转向人,人开始成为哲学的中心。 他认为,人们与 其把时间耗在争论真理上,不如用来改善自己的物质生 活。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这种观点曾受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 批评。亚里斯多德批评说,照普罗塔戈拉的说法,如果 没有动物即感觉的主体,也就没有存在的世界了。
苏:则强调道德哲学。 2。普:人只是个体的感性的人。

上课6.1蒙昧中的觉醒(共28张PPT)

上课6.1蒙昧中的觉醒(共28张PPT)

评价方法=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
随着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部分 人开始打破以神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第一次肯定和 强调了人的价值,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 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但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有主观主义和极端个 人主义倾向。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 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学一学:阅读教材找到苏格拉底的名言及主张。 1、美德即知识
2、认识你自己 3、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探究三: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
• 1. 苏格拉底的哲学主张是什么?
• 2. 苏格拉底的思想和智者学派有哪些异同点?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一:美德即知识
《熊与隐士》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 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 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 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
核 心 内 涵
人文主义: 重视人、人性、人的尊严和价值。
智者运动 公元前5世纪
起 源
神灵和自然
(人的自我意识的觉 醒)
西 方 三 大 思 想 解 放 运 动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14—17世纪
基督教神权 复 兴
(人的社会意识的觉 醒)
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成 熟
(人的政治意识的觉 醒)
一、 蒙昧中的觉醒 ------西 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 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重点: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异同 教学难点: 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演绎法
人文精神的起源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于什么?
书P100课前提示: 人文主义起源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 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蒙昧中的觉醒ppt14 人民版

蒙昧中的觉醒ppt14 人民版

2、主张
“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 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要认识 你自己。……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 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要老想着人 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 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 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的演讲
(1)“美德即知识” (2)“认识你自己”
思考:这种思潮会对人们的价值观有何引导呢?
一天,一位叫欧提勒士的青年要拜普罗塔戈拉 为师学习诉讼和辩护。师徒事先签订有合同,规定 欧提勒士先付给普罗塔戈拉一半学费,剩下一半, 等他打赢第一场官司再付。一年满师后,欧提勒士 却迟迟不替人打官司。
普罗塔戈拉十分生气,向法院提出起诉。他对 学生说:“如果你在我们的案子中胜诉,按契约你 应向我交付学费;如果你败诉,那么也应按法院的 判决付给我学费。总之,你非得付学费不可。”
(B)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2011·北京文综·20)某”的学问,这位 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 B.苏格拉底
(B)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010·广东文综·19)“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 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 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 一致的说法是
情境三:苏格拉底留学记
假设,苏格拉底穿越了,来到东周,走进孔 子的课堂,做了一名插班生。当然,也假设他能 用当时的中文进行流畅的交流。下课后,孔子留 了一个作业,让学生们对以下观点谈一谈感想: “君子以厚德载物”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克己复礼”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你觉得苏格拉底会有什么感想呢?
苏格拉底重视道德,强调理性,主张 个性自由发展。因此,对于孔子的“厚 德”、“仁爱”等关注“人”的主张,苏 格拉底会有共鸣,但对于“礼”,这种维 护君主统治、压抑个性的等级秩序,则不 能认同。

蒙昧中的觉醒(精华版)PPT课件

蒙昧中的觉醒(精华版)PPT课件
本思想和地位。
29
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 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 涵。
30
重难点
重点:古代人本思潮兴起和人文精神产 生的时代背景(古希腊“智者”运动产生
的历史背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 值;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 思想主张;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三个发 展阶段和派别)。
间烟火的感觉。
西方的神不像古代东方神兽同体,神力至高 无上;也绝非东方森严凛威的道德主宰,而 是一大群相貌俊美、举止娴雅、体魄健壮、 有血有肉的与人同形同性的神灵,即带有浓 厚的人性色彩。神与凡人的形象与性格完全 相同。这里没有专权与等级,神与人同样喜怒 哀乐、七情六欲。既有忠诚勇敢的美德,又有奸
诈、嫉妒等人性的弱点。希腊虽也有宗教,但这宗

精神文明 制度文明
分 主体 即人的文明,表现为人的自觉、成
类 文明 熟程度。也即人文精神的觉醒程度
人文精神成为了主体文明的一种直接测量器,同
时也成为了客体文明的一种间接测量器。正是从这
个意义上说:只有成熟的人才能创造出“成熟”的
客体文明,只有人文精神高度发达的民族、国家,
才能创造出伟大的客体文明。
难点:古希腊“智者”运动产生的历史 背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如何理解苏格拉底和普罗塔戈拉二者在看 待“人”自身这个问题上的差别 )。 31
• 西方人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始于 • A、古希腊的智者运动 • B、斯多亚学派 • C、文艺复兴运动 • D、欧洲启蒙运动
32
★★★★★一、起源:智者的启蒙 (约前5世纪中叶)
40
★★★★★一、起源:智者的启蒙 (约前5世纪中叶)
(1)独特的 自然地理环境:

蒙昧中的觉醒公开课PPT课件

蒙昧中的觉醒公开课PPT课件

B、②③ D、①④
33
第33页/共36页
5.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西方人文主义的
√ 核心理论的是( )
A、普罗塔戈拉 B、斯多亚学派
C、苏格拉底
D、智者学派
6.苏格拉底与智者的相同思想有( )
√ ①强调以人为中心 ②忽视道德 ③否认绝
对权威 ④追求功利
A、①②
B、①③
34
第34页/共36页
7.智者、苏格拉底、斯多亚学 派的一致主张有( )
第27页/共36页
(三)人生而平等
•1.斯多亚学派 •2.哲学主张 •3.斯多亚哲学兴起的意 义
28
第28页/共36页
1.斯多亚学派
(1)产生时间: 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
(2)创代始表人芝人诺物,:还有西塞罗、塞内卡等。 身份有教师、皇帝、大臣、奴隶等。
学(,3)前物理两理者论学最(构重自成要然:。哲学)、伦理学和逻辑
经过一番曲折,俄狄浦斯最后得知了真相,悲愤 欲狂,刺瞎了双眼,怀着难言的痛苦,离开了忒拜国。
思考:这个悲剧宣扬的是什么观念?
第1页/共36页
公元前7世纪以前希腊人的自然观:神主宰一切
古希腊神系中的主神 智慧、保护女神 掌管雷电和人类的宙斯 第2页雅/共典36娜页
美神维纳斯
第一课 蒙昧中的觉醒
第3页/共36页
1.智者运动的兴起 (1)时间: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 (2)原因:
①根本: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 ②主要: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③直接:个人主义的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 需要。
(3)探讨问题:与人类自身相关的问题。 (4)性质:是 统一 的场 思反 想对解旧放的运思动想。方法和传
4

蒙昧中的觉醒优秀课件ppt

蒙昧中的觉醒优秀课件ppt
❖ ⒈你知道苏格拉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 ⒉体会和理解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的哲学观点。 ❖ ⒊认识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贡献和影响。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生活在变革时代的智者们, 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和世袭观念提出挑战,吹响了 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号角。
探究二: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
① ③
② ④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你怎样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含义? 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与以前的哲学 家的研究相比,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复兴 成熟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公元前8、9世纪的希腊神话时代, 人们称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 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公元前6世纪

专题六第一讲:蒙昧中的觉醒37页PPT

专题六第一讲:蒙昧中的觉醒37页PPT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专题六第一讲:蒙昧中的觉醒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答案:C
2-2.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的一致主张有( )。
A.强调人类的感性
B.推崇以人为中心
C.主张美德即知识
D.提出人生而平等
答案:B
11
普罗塔戈拉,公元前 5 世纪希腊的哲学家,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多次来到当时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中心雅典,与民主派政治家 伯里克利结为挚友,曾为意大利南部的雅典殖民地图里城制定过法 典。他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是当时最受人尊敬 的“智者”。其核心思想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8
问题 2 从智者学派到斯多亚学派,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是 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1)产生: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首次提出了“人是万物的 尺度”的口号,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 觞。 (2)发展: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这一至理名言,教导人们要尊 重理性,追求思想自由,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3)高峰:斯多亚学派第一次论述了“人生而平等”的观点,认为人与生 俱来就带有理性,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 主义的核心理论。
13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与发展
1
一 蒙昧中的觉醒
2
3
一、 智者的启蒙
1.智者学派 (1)背景: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希腊个人主义的成长、 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性质:是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 (3)特点: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以逻辑方法作为辩论的工具; 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 2.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1)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2)评价: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智者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 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12
你怎样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含义?黑格尔说:“这是一句 伟大的话。”其伟大之处在哪里? 参考答案:(1)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 觉。 (2)把“人”置入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治统治之下 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表现,掀起了西 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作用的话。这个哲人是( )。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源自C.普罗塔戈拉 D.苏格拉底
答案:D
10
2-1.“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
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6
7
问题 1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不同之处
(1)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认为,判断事物是什么,要以 人的感觉为标准,把“人”作为研究的中心,是西方人本主义的最初表 现。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进行了修改, 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尺度”。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和怀疑 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 (2)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人必须确立理性的 至高无上。 (3)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都主张人要“认识自己”,但苏格拉底认为,认 识自己并不是认识人的外表和身体,而是要认识人的灵魂,而且要认 识灵魂的理性部分。人生的最高目标就应当追求正义和真理。苏格 拉底关注的中心问题是个人品德的完善和人的道德所能达到的最 高境界。古希腊人文主义在苏格拉底身上得到了最高体现。
9
1-1.我们把智者运动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主要是因为( )。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清楚地意识到人才是社会舞台的主角
B.认为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
C.经常使用各式各样的狡辩的语言和方法
D.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
答案:A
1-2.“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愿意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
正义的事情是出于无知。”这是一位古希腊哲人强调知识对人道德
5
三、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
1.斯多亚学派:产生于公元前 4 世纪末至公元前 3 世纪初,代表人物 有芝诺(创始人)、西塞罗、塞内卡等。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系统 论述人“生而平等”。 2.主要思想 (1)“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 (2)“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 3.主要意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 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4
二、苏格拉底的智慧
1.苏格拉底的重要主张 (1)关注人的道德哲学,提出“美德即知识”。 (2)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与智者学派不同)。 (3)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权威(与智者学派相同)。 (4)“认识你自己”是其哲学探索的指南。 2.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1)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2)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3)他捍卫了自身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