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语文工具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语文工具性?人文性?

在教学实践中,你是如何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

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一直对新课程理念化的东西比较排斥。认为理论太枯燥,不切实际。但听完专家的讲座,又查阅了大量论文资料,自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新课标提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正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

人文性是什么?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我任教的是一所农村三星级高中,生源质量较差,每年高考达本科线的寥寥无几。自己每次认真的备课、上课,可是效果并不佳。我经常反思:我这节课教了什么?学生收获了什么?之前很迷茫,可是通过这次网络课程学习,似乎清晰了些。

回想自己以前备课时,即使一篇简单的文章,也觉得要讲的内容很多,课堂时间有限,怎样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呢?却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这节课的侧重点是什么?往往教学目标过多,由于课堂种种因素很难达成。学生收获不大,自己也很失落!

语文课应该姓“语”,主要指语文的工具性,但光讲工具性也忽略了语文课程的特点。所以新课程标准里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工具性有利于学生实践运用,人文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情操。关键是怎样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的统一起来呢?专家看法也不一致。我认为教者不同,学情不同,即使所教的课文一样,教学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回顾我们所教的文章,体现工具性特点的是结构、语言及技巧,体现人文特点的是内容、主旨。每篇文章都包是通过结构、语言和技巧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教授文章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有的文章语言隽永,有的文章内容深邃,前者可侧重工具性,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后者可侧重与人文性,理解丰富的内涵,培育学生的心灵,丰厚学生的人生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呢?这个我在摸索实践着。

比如我在上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重点放在了语言品味上,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生鉴赏能力有限,此时就需要老师的引导,点拨。欣赏叠词和通感手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多次朗读,感受,然后布置相应的习题,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技巧来练习。这种工具性的训练还只局限在课堂上,同学们可能还并未从心底里欣赏这篇文章,喜欢这篇文章。我们校园里有几塘荷花,六月荷花开得正盛,傍晚我领着同学们去观赏这片荷塘,让他们亲近大自然,去切身感受自然的美,也请他们自己挑选不同的时段,比如清晨或夜晚经过这片荷塘时不妨停下脚步,静心的感受一下,然后把自己所看所想用笔写下来。

一篇文章的学习,不仅有工具性,作者借助技巧想表达的感情也是我们不可忽略的。所以朱自清写《荷塘月色》的背景一定要补充,理解文章必须要知人论世,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是如何寓情于景的。我们的学生平时写作时往往很茫然,不知自己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缺乏一定的情感体验,所以文章缺乏真情实感,无话可说。在学完这篇文章后,我请同学们课后在自己遇到烦恼时,可以去荷塘边走走,空闲时可以找个僻静的角落整理自己的心情。社会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也越来越浮躁,停下脚步去欣赏大自然,感悟大自然,再用笔去记录下自己的心情。怎样才能生动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呢?这就要用到我们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技巧。这难道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吗?

新课程强调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其实我们每节课的学习目标都包括了,只是每节课侧重点有所不同。我们年轻老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有限,要做到一节课把二者高效、完美的统一在一起恐怕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打磨自己。

这次网络培训使自己对理论的东西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有了理论的指导,自己以后的教学中也有了正确的方向。我将会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在以后自己的教学中。能否提个建议呢?我希望每个做讲座的老师能在讲完自己的理论后再上一节示范课,这样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理论怎样运用于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