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结构与形态PPT(共 99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区位竞争
1、区位择优与区位理论 区位,指为某种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在城市中所处
的空间位置。 城市中的各项活动都有相对集聚的趋势,都要寻
找在城市中最适宜的位置。
区位理论就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试图为 城市中的各项活动找到最佳区位,即能够获得 最大利益的区位。
区位理论是认识城市空间结构的组成及其形态的 重要理论武器。
2、城市布局与交通规划 一个城市的结构,除受到地理上的约束外,大部
分是由相对可达性决定的,除非故意加以控制。
(1)充分发展小汽车战略 要把城市建设得人们能完善地使用小汽车。 一个城市中心的工作岗位超过2万就不宜充分发
展小汽车。 一个大城市如果要充分小汽车化,就必须放弃传
统的城市形式,即市中心分散化。
(2)限制市中心战略 市中心规模相对较小,大部分工作岗位分布在郊
区和边缘。 有放射路网为市中心服务,设置简单的放射形铁
路线。 交通主要靠小汽车,有通达能力很大的环路为郊
区等服务。
不需要兴建综合性的公共交通系统。 市中心有一定规模,使用较方便且可较自由使用
小汽车。 市中心以外的工商企业集聚到环路与放射路交叉
的地方,产生许多大的郊区中心。
(3)保护市中心强大的战略
目标是在解决交通问题的同时,一定要让市中心 继续保持强大。
市中心必须要有一个容量很大的交通分布网。 强大的放射形交通系统决定了次级中心的位置。
环路与放射路具有不同的作用:环路倾向于分散 市中心的活动;放射路则会增强市中心的活动。
除非公共交通质量得到改善,才能保证此战略的 实现,同时,任何企图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 善小汽车行车的办法,都会导致公共交通的恶 化。
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在1980年代后发生了分离:
• 一些前台性的内容(需要面对面接触的窗口型
生产服务业)进一步在大都市的市中心集聚,
丰富了中心商务区(CBD)的内容。
• 一些为日常生产活动服务的后台内容(不需要 面对面接触的部分)则伴随着郊区化而分散到 城市的周边地区,并和生产、居住、消费设施 结合成众多新型的小型综合地域单元。
的独立系统。以更快的速度装载更多的乘客。 推进了线型的发展,甚至扩展到农村,强化并拓展了城市
的放射型。 其车站影响了地区的居住建设模式、土地价值和人口密度。
商业和居住都会向这些节点集聚。
(5)汽车 居民日常生活范围扩大,城市向郊区低密度蔓延。 重组了城市的内部结构:居住和商业相分离; 老建筑拆为停车场; 快速路分割城市; 环境质量下降。
(3)铁路 刺激经济的扩张。 铁路线尤其是其站点可以集聚土地使用,使城市
的重力中心发生改变。 通过通勤交通的增长,推动城市的向外扩展。
(4)大运量快速交通(mass rapid transit) 两种形式:高架轨道交通(最早New York,1878)
地铁系统(最早London,1863)。 主要针对地面交通拥挤而发展起来的与其他交通完全分离
第六章 城市结构与形态
第一节 概念
一、城市结构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结构是 “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 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 制约的关系。”
城市结构包含有多方面的 内容: 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 政治结构; 空间结构等。
空间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 在土地使用上的反映。
一、生产方式与空间组织
1、不同发展阶段原料地、生产地与市场地的关 系
2、大型制造业公司的组织与空间分布 G.Humphrys(1982)提出大型制造业公司的组织结
构可划分为: • 公司总部(headquarter); • 研究发展机构(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加工处理(processing); • 装配(fabrication); • 总装(integration)。
2、竞租理论 W.Alonso于1960年提出。 通过不同使用者之间的竞争标价,城市土地使用
性质和结构决定了城市土地价值 根据土地使用者的支付能力,城市土地价值得以
分配,这个支付能力依赖于区位地租水平; 最倾斜的直线代表了最中心的区位,即通过接近
市场,产品获得了最大化。
地价对土地使用的调节作用: • 对土地使用量的调节; • 对土地使用性质的调节; • 对土地使用强度的调节。
Baidu Nhomakorabea
二、城市形态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形态是 “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分在空间地域的分 布状态”。
通常指城市建成区的平面形状、内部功能结构和 道路系统的结构与形态。
城市形态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或为自然发 展的结果,或为规划的建设的结果。这两者往 往是交替着起作用的。
第二节 社会经济结构与空间结构
三、城市道路交通是城市结构的骨架
1、不同交通方式下的城市结构特征及其演变 (1)步行:城市局限在有限的范围之内 (2)电车:是对马车交通的替代,有更大容量,
从而更加便宜。 最早出现在1887年的Richmond, Virginia。 电力比其他动力要安静和更有效率。 居民的活动范围更加扩展,中产阶级外迁。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 导产业,服务型经济(生产性服务业 producer services)逐渐取代工业经济。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商业和投资银行;证券和商 品的经纪业;房地产业;广告业;出版业;会 计业;商业咨询业;通讯和媒体业;法律服务 业;计算机软件服务业;其他为商业、也为政 府和非赢利机构提供服务的服务业。
(4)少花钱的战略 少建新的道路交通设施,通过对现有设
施和管理进行调整,立足于普通道路 依靠公共交通和电车承载大量乘客, 规划好土地使用予以配合。 这是一个高密度城市,有较大的市中心。 次中心要安排在放射路上,与市中心保 持相当距离。次级中心的规模应受限 制,就近服务,用地面积不要过大。
(5)限制交通的战略 限制交通的目的不是把交通量减少到最低程度,
而是避免不必要的路程,尤其是长的路程。 城市的各项活动尽量安排在可以充分利用公共交
通的交通走廊地带。 要有一个强大的市中心,有很好的公共交通。
城市中心分级布置,目的在于尽量减少人们对 外出交通的需要。交通网的布置应能吸引人 们利用这些公共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