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与职业病预防措施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3篇)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13666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2.png)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涉及一系列措施和管理策略,旨在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 职业病防护:制定职业病防护方案,包括对职业病危害的评估和监测、职业病预防培训、工作场所环境监测等。
2. 安全教育和培训: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预防知识、防护装备使用方法等。
3. 职业防护设备: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危害特点,配备并指导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口罩、耳塞、防护眼镜等。
4. 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整洁,合理布局工作区域,控制噪音、震动、光照等危害因素。
5. 危险品管理:建立危险品管理制度,对危险化学物品进行分类、标识、存储和使用,并提供相应的急救设备和应急预案。
6. 职业健康监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症状,进行干预和治疗。
7. 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权限,强化安全监督和检查,及时整改隐患。
8. 应急预案: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明确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式和逃生路线,并定期组织演练。
9. 环境监测和改善:定期进行工作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以上措施仅供参考,具体的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执行。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二)一、前言公司为了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了全面的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司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并对该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 职业危害评估公司在开展各项工作前,都会对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进行评估,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人为性等各种危害因素。
评估过程中,首先是明确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可能对员工造成的伤害,其次是评估员工受到危害的可能性和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公司在各个工作区域设立了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包括通风设备、防护网、安全防护栏等。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三篇.doc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三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1f7f258d0740be1e640e9a08.png)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三篇第1条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职工(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职业病预防措施条例。
I 、职业危害、职业病1、职业危害因素是指生产劳动或其他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的各种有害因素、化学、生物。
本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来自露天工作环境中的紫外线辐射和寒冷天气对人体的伤害,以及人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等。
二、职业病危害类型及预防措施根据公司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分为四类1、高温作业危害长期高温作业会导致人体内水和电解质紊乱,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人体崩溃、昏迷甚至休克,容易造成事故。
预防措施(1)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加强生产现场的通风散热。
(2)加强个人防护,避免高温工作环境,尽量远离高热源,避免或减少热辐射;(3)制定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减少高温期间的工作,增加工作间的休息时间,尽量避免高温期间的室外高温工作,为员工提供凉爽的休息场所。
(4)应提供足够的清洁饮用水,建议多次少量供应冷饮、冷饮产品和补充营养饮用水。
与此同时,应该注意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
(5)准备毛巾、香膏、藿香正气水和任丹等防暑降温用品,制定合理的饮食制度,并在饮食中补充蛋白质和热量。
(6)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高温禁忌症,班组长不应指派有高温禁忌症的员工从事高温作业(7)注意天气预报2、有毒物质危害发布的极热天气警报。
在生产过程中,许多有机溶剂经常暴露在外,如防水施工中的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
喷漆经常会接触到苯、苯系物、乙酸乙酯、氨、甲苯二氰酸盐等。
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很低,很容易挥发。
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会很高,容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预防措施(1)控制和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替代有毒或高毒物质;改造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尝试将手工操作改为机械化操作、密封操作、自动化和遥控操作。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48c3da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6.png)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引言职业病是在特定工作岗位上长期暴露于某种有害因素下导致的健康问题。
职业病危害不仅对工作者自身健康带来重大风险,也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保障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类型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帮助工作者了解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1. 职业病危害类型1.1.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等,这些因素可能对工作者的听力、骨骼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以下是具体的物理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噪声:在高噪声环境中工作可能导致听力损失。
为了预防噪声伤害,工作者应佩戴合适的耳塞或耳罩,并控制噪声源的音量。
•振动:长期接触振动可能导致手臂、手指和背部问题。
工作者应使用带有减振装置的工具,并定期休息以缓解振动造成的负面效应。
•辐射: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紫外线辐射等可能导致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
工作者应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防护眼镜,避免直接接触辐射源。
1.2. 化学因素许多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化学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毒性气体和蒸汽:工作者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并戴上合适的呼吸防护设备。
•有害液体和固体:工作者应穿戴防护手套、工作服和防护眼镜,以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有害物质。
•腐蚀性物质:接触腐蚀性物质可能导致皮肤损伤。
工作者应穿戴防护服和防护手套,并避免接触这些物质。
1.3.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霉菌等微生物。
以下是常见的生物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病原体:在与病原体接触时,工作者应遵循正确的洗手和消毒程序,并正确佩戴口罩和手套。
•有害生物:在农业、食品加工等行业,与有害生物接触是常见的。
工作者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工作服和面具。
2. 防护措施为了防范职业病危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工作环境改善: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如增加通风设备、减少噪音等,来最大程度减少危害因素的影响。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bbb4c34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7.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引言概述: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由于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有害物质、有害环境或特殊工作条件下,导致工人身体或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工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保护工人的权益和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预防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害1.1 职业病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职业病可以引发各种疾病,如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中毒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工人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甚至引发严重的后果,如肺功能障碍、肝肾损伤等。
1.2 职业病对工人心理健康的危害长期暴露在有害环境中或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导致工人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工作倦怠等。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工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1.3 职业病对社会的危害职业病不仅对工人个人造成危害,也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职业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源,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此外,职业病还可能导致工人的劳动能力下降,影响生产力和经济发展。
二、职业病的预防措施2.1 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的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估体系,对各类工作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及时发现和控制危害源,减少工人接触有害物质和环境的机会。
2.2 强化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在工作场所设置有效的防护设施,如通风设备、防护屏障等,减少工人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
同时,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2.3 加强职业病宣传教育通过开展职业病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工人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向工人普及职业病的知识和预防方法,引导工人主动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健康。
三、职业病预防的重点领域3.1 尘肺病的预防加强对尘肺病危害的监测和评估,控制尘肺病的危害源。
提供有效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和防护眼镜。
加强工人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对尘肺病的认识。
3.2 职业性皮肤病的预防加强对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评估,控制有害物质对皮肤的接触。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fe75c6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8.png)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职业病是由于长期处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受到特定工作因素的影响,导致身体或心理健康异常的一类疾病。
职业病的预防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预防职业病的措施。
1.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危害因素,了解并识别这些因素是预防职业病的第一步。
这包括化学物质、尘埃、噪声、高温、辐射和重复性流水线作业等。
2.接受职业病预防培训:雇主应该提供适当的职业病防护培训,培训员工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并提供相关的安全交底和应急预案等信息。
3.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根据具体工作环境和危害情况,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呼吸防护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耳塞等,以减少和防止危害物质对身体的损害。
4.良好的工作环境管理:职业病的防控需要从源头入手,雇主应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的安全卫生标准,如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噪音控制、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等。
5.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过度疲劳和连续工作时间过长是导致职业病的常见原因之一、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员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休假,以保护身心健康。
6.定期体检:定期做职业病检查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手段。
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职业病的迹象和病变,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7.维护心理健康:职业病不仅有身体上的危害,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公司应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服务,鼓励员工参加相关的心理健康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8.加强职业卫生监测:病情监测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工作环境、危害因素和员工健康状况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9.加强职业病知识普及: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应加强职业病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员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促使员工主动采取预防措施。
10.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旦发现职业病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如调整工作环境、改善操作方式、提供必要的医疗和康复措施等,以减小职业病对员工的危害。
职业病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其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9624e0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c.png)
职业病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职业病危害”指的是工作过程中可以导致身体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可能是由于劳动者职业活动而暴露于有害物质、能量和非物质因素的结果。
职业病一般可以分为五类:肌肉骨骼系统病、呼吸系统病、皮肤病、中毒
性器官损害和职业病损害。
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统计,我国每
年发病的职业病数量超过20万例,病死率达到3.8/10万,是一个令人担
忧的现象。
针对职业病危害,应当采取措施,进行综合预防控制。
一是加强对职业危害的管理。
要加强法规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对未执
行的企业进行处罚,对私自搞改造的企业严加处罚,进一步建立完善的职
业危害预防管理制度,督导企业科学合规地进行职业危害检测、治理和控制,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职业危害检测机构的监督机制,以防止有职业危
害的企业放纵检测机构。
二是重视职业病防治的投入。
要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
建立健全投入机制,强化物质、技术和人力的投入,加强技术服务,鼓励
企业应用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技术,以便企业及早发现危害、及早采取措施,减少病害发生、发展。
三是强化职业病防治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建设。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65e68fa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8.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引言概述: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由于工作条件和工作方式等因素导致的疾病。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提高工作环境,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危害一: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1.1 肺部疾病:长期吸入有害气体和粉尘会导致职业性肺病,如尘肺、矽肺等。
1.2 中毒性疾病:接触有毒化学物质会引发职业性中毒,如铅中毒、汞中毒等。
1.3 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会导致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二、危害二:职业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1 生产力下降:职业病会导致劳动者健康状况下降,工作效率减低,从而影响生产力。
2.2 医疗费用增加:治疗职业病需要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增加个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2.3 劳动力流失:职业病给劳动者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导致劳动力流失,进一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三、预防措施一: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体系。
3.1 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职业病防护的责任和义务。
3.2 职业病监测:建立职业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职业病发生情况,为预防提供数据支持。
3.3 职业病防护设施:加强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如通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等。
四、预防措施二:加强职业病宣传教育。
4.1 职业病知识普及:开展职业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2 健康检查和培训:加强劳动者的健康检查工作,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同时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4.3 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推广先进的防护技术和工艺。
五、预防措施三:加强监督和管理。
5.1 监督检查:加强对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措施的监督检查,确保其有效执行。
5.2 处罚机制:建立健全的处罚机制,对违反职业病防护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罚。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dd810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1b.png)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文在不同的行业中,不同的职业病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
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各行业都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行业和主要职业病,以及它们的防护范文。
1. 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中,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尘肺病、噪声聋、振动病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采取有效的尘肺病防护措施。
对于施工现场的尘埃、石棉等有害物质,应该使用有效的防护设施,如防尘面罩、防尘服等,同时也要进行定期清洁和通风,减少尘埃的产生。
其次,要对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建筑现场,噪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我们应该采用防噪音的设备和措施,如佩戴防噪音耳塞或耳罩,对产生噪音的设备进行隔音处理等,以减少对工人的危害。
此外,还需要针对振动病进行预防。
振动病是由长期受到振动刺激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在使用振动工具时,应该采取缓冲措施,如使用防震手套、减振垫等,降低对手部的振动刺激。
2. 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化学中毒、皮肤疾病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做好防护用具的使用。
对于接触有害化学品的工人,应该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具,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以防止有害物质的接触。
其次,要加强化学品管理。
对于有害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化学品的科学使用,同时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职业病问题。
3. 社区服务行业在社区服务行业,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工作性疾病、职业失聪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社区服务行业,工作环境的舒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我们应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减少工作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职业病危害预防、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预防、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bf9c56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6.png)
职业病危害防备、防护措施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健康和安全, 雇主和员工都应当实行措施防备和防护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在与特定工作场所和工作过程相关的条件下,由于一些化学、物理、生物等有害因素长期、低剂量地作用于工作人员,导致身体产生的疾病。
那么,如何对职业病进行防备和防护措施呢?一、防备1. 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完善职业健康监测,加强职业病诊断与治疗技术的讨论。
2. 做好职业卫生宣扬教育,加强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本领。
3. 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规定和职业卫生技术标准。
尤其是在工作场所准备上低毒或无毒替代品,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4. 对医护人员、试验试验验环境及工厂环保人员应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把握防护措施和专业学问。
二、防护措施1. 保护眼部。
操作有害物质、辐射等作业场所应当配戴相应的护目镜、面罩、防护眼镜。
2. 削减噪声。
在高噪声场所,应带上防噪耳塞、耳罩等。
3.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
要求个人防护、室内良好通风和使用呼吸系统保护装置。
4. 合理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
针对职工的身体情形和年龄段,确定合理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
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换班休息一会儿。
5. 做好个人卫生。
定期洗手、洗澡、换衣,要求穿着干净乾净并符合防护要求的工作服。
6. 开展健身活动。
加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综上所述,防护措施和防备理念的实施必需在工作场所引起重视。
一旦适当的防备和防护措施没有实行,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还会对员工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防备和防护是必不可少的,从而使工作场所变得更加安全和健康。
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1be29f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5.png)
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职业病的危害:
1. 健康损失:职业病可导致身体乏力、食欲不振、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可导致身体残疾,甚至死亡。
2. 对经济的影响:职业病会影响受害人的工作能力,从而影响经济收入。
同时,职业病治疗的费用也很高,给受害人带来了经济负担。
3. 社会影响:职业病不仅会带来个人的痛苦,同时还会对整个家庭、社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职业病的防治措施:
1. 做好职业病防护培训:雇主应该为所有从事高风险工作的工人提供职业病防护培训,使其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 定期体检:雇主应该定期给从事高风险工作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病症状。
3.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工人应该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呼吸面具、耳罩、手套等,降低接触有害物质的风险。
4. 改善工作环境:雇主应采取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如增加通风设备、减少噪声和化学物质等,降低工作者接触有害物质的风险。
5. 加强监管:政府应该加强职业病的监管工作,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758b75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4.png)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1.粉尘职业病防治:-减少或消除粉尘产生源:通过改变工艺流程,改进设备和工具技术,使用封闭式设备和自动化工艺等方式,减少粉尘的产生。
-合理布局和通风设计:优化车间布局,合理设置有利于通风的通道和门窗,安装局部排风设备,保持良好的通风。
-配备防护设备:工人需要佩戴适合的防尘口罩,防护眼镜,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触粉尘。
2.化学职业病防治:-采用无害物质代替:优先选择无害或低毒的化学物质,替代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从根源上减少风险。
-强化操作控制措施: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使用防护设备,例如穿戴防护服,手套,面具等。
-做好危险品储存和处置:确保危险品正确储存和分类,建立安全可靠的废物处理系统。
3.噪声职业病防治:-降低噪声源强度:通过改进工艺设备,减少或消除噪音产生源,使用低噪音设备等方法,减少噪音的产生。
-声屏障和吸音材料:在源头采取声屏障来减轻噪音的传播,同时在工作场所使用吸音材料来消除噪声反射和吸收噪声。
-佩戴防护设备:工人应根据噪声强度佩戴合适的防噪耳塞或耳罩,保护耳膜免受噪声的伤害。
4.放射性职业病防治:-强化辐射监测:建立辐射监测系统,进行辐射剂量监测和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辐射超标情况。
-保护性防护措施:建立辐射工作区,安装辐射屏蔽措施,保证工人远离辐射源,佩戴防护设备并遵守操作规程。
除了以上的具体职业病防治措施,还需要从制度和管理层面上加强相关工作:-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完善职业病防治制度和政策。
-加强职业危害评估:对各类工作岗位进行职业危害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培训与教育:通过加强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工人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加强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和单位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防控措施的到位和有效执行。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55b1375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a.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特定职业或工作环境中接触有害物质、受到有害因素或工作方式所致的疾病。
职业病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害1. 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粉尘、烟尘、有毒气体等有害物质,会导致职业性肺病,如尘肺、石棉肺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2. 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有害物质会导致皮肤炎症、过敏反应等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职业性湿疹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皮肤瘙痒、红肿、溃疡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感染和伤残。
3. 职业性听力损失: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中,会导致职业性听力损失。
这种损失通常是不可逆的,会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失聪。
4. 职业性骨骼疾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姿势不良的工作,会导致职业性骨骼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背痛、关节疼痛、运动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残疾。
5. 职业性神经系统疾病:接触有机溶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导致职业性神经系统疾病,如中毒性脑病、周围神经病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精神障碍和智力下降。
二、职业病的预防措施1. 完善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各国应制定和完善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明确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护责任,保障工人的健康权益。
2. 加强职业病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职业病监测体系,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及时发现和控制有害因素。
3. 提供个人防护用具: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为工人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具,如口罩、防护服等,减少有害物质对工人的直接接触。
4.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工人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教育工人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具和采取正确的工作姿势。
5. 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和使用:用人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和使用,如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替代品等,减少工人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fae138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a.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引言概述: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或工作引起的一类与工作环境有关的疾病。
职业病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不仅对个体的健康造成损害,还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预防职业病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方法。
一、职业病的危害1.1 肺部疾病危害长期吸入有害气体、粉尘或烟尘等职业环境中的污染物,会导致肺部疾病的发生。
例如,矽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矽尘而引起的职业病,严重影响呼吸系统功能,导致呼吸困难和肺功能下降。
1.2 神经系统损害某些职业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会引发头晕、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症状,并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如中毒性脑病。
1.3 肌肉骨骼疾病一些职业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频繁重复动作,如长时间使用计算机、搬运重物等,会导致肌肉骨骼疾病的发生。
例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常见于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群。
二、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性2.1 提高职业健康意识员工应该认识到职业病的危害,增强对自身职业健康的重视。
雇主也应该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病预防意识。
2.2 健康工作环境建设雇主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的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健康标准。
例如,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改善通风设施,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设备等。
2.3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雇主应该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早期发现职业病的征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对从事高风险职业的员工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
三、职业病预防的具体措施3.1 个人防护措施员工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护眼镜、耳塞等,以减少有害物质对身体的危害。
此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处于高风险环境中。
3.2 职业病监测和评估雇主应建立职业病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职业病危险因素。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eea091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4.png)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职业病是由于长时间从事其中一种职业或者长期接触其中一种职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而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数据,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因职业病而失去生命,数以千万计的人则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职业病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因此,预防和控制职业病成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关注的重要问题。
1.噪音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噪音是指超过人体耳蜗能够耐受的声音,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中容易引发职业性噪音性损聋。
为了防止工人暴露于高噪音环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源头上进行控制,减少噪音产生;-在传播途径上进行隔离,采用声屏障等措施;-对工人进行个体防护,佩戴防噪音耳塞等。
2.化学物质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化学物质是指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容易引发职业性中毒。
为了保护工人免受化学物质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生产环节中使用相对安全的物质替代有害物质;-加强出入口管理,避免工人直接接触有害物质;-为工人提供个体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3.粉尘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粉尘是指工作环境中产生的细小颗粒,长期吸入粉尘会引发职业性肺部疾病。
为了防止工人暴露于危险的粉尘环境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做好通风换气和粉尘的排除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处理粉尘的工序进行有效的封闭、吸附和过滤处理;-为工人提供适合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口罩和防尘眼镜等。
4.辐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辐射是指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和微波辐射等,长期接触辐射会导致职业性辐射性疾病。
为了减少工人接触辐射的机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采取有效的屏蔽和遮蔽措施,降低辐射源对工人的辐射水平;-限制工人的接触时间和距离,尽量减少辐射对工人的影响;-配备适合的个体防护装备,如铅衣和防护面板等。
二、职业病预防的重要性和措施职业病预防非常重要,它既关乎劳动者自身身体健康,也涉及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4fa187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1.png)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一、职业病防治措施根据公司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要求,特制定本措施。
1.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1.1 粉尘的危害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大约19立方米的空气,以便从中取得所需的氧气。
如果工人在含尘浓度高的场所作业,吸入肺部的粉尘量就多。
当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肺组织发生纤维化病变,导致肺组织之间硬化,失去正常的呼吸功能,称为尘肺病。
按发病原因,尘肺可分为五类。
1.2 矽肺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原称“矽”)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矽肺。
建筑行业中与矽接触的作业包括隧道施工、凿岩、放炮、出碴、水泥制品厂的碎石、施工现场的砂石、石料加工、玻璃打磨等。
1.3 硅酸盐肺吸入含有硅酸盐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硅酸盐肺。
如石棉肺、滑石肺、水泥肺、云母肺等均属硅酸盐肺。
建筑行业中接触较多的是水泥尘和石棉尘。
接触石棉尘,不仅容易发生硅酸盐肺,而且可能导致石棉癌。
1.4 混合性尘肺吸收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混合性肺。
如建筑业、机械制造、修理的翻砂、铸造等作业。
1.5 焊工成肺电焊烟尘的成分比较复杂,但其主要成分是铁、硅、锰。
其中主要毒物是锰、铁、硅等。
毒性虽然不大,但其粉尘极细(5微米以下)在空中停留时间较长,容易吸入肺内。
特别是在密封及通风除尘差的地方作业,对焊工的健康将造成危害。
尘肺就是其中之一。
1.6 其他尘肺吸入其他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其他尘肺。
如金属尘肺、木屑尘肺均属其他尘肺。
吸入铬、砷等金属粉尘,还可患呼吸系统肿瘤。
患尘肺的发病率取决于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高低和粉尘粒子大小;凡浓度越高、尘粒越小,危害越大,发病率越高。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直径5微米以下的细微尘粒,因其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所以最容易被作业人员吸入肺部而患职业性尘肺病。
2.除尘措施2.1 水泥除尘措施流动搅拌机除尘。
在建筑施工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合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要做到装、拆方便。
职业病危害预防实施方案(五篇)
![职业病危害预防实施方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01153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d.png)
职业病危害预防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u>工作计划u>一、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要求,杜绝职业病例。
(一)生产性粉尘治理方面1、改革工艺过程。
通过改革工艺流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从而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
2、密闭·抽风·除尘。
对本企业粉碎、拌料等容易造成粉尘飞扬的场所和工艺环节,采用密闭·抽风·除尘的方法,加设密闭设备、吸尘罩、通风管、除尘器等设备。
3、个体防护和个人卫生企业职业病防治方案企业职业病防治方案。
4、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现场的安全检查以及对防尘的综合管理。
(二)生产性毒物治理方面1、通过“密闭化、自动化”解决供气车间荒煤气、煤焦油、氨水的泄露。
2、对于粗镁精炼过程产生的有毒性气体,采用局部排气并对有毒气体进行沉降、降温、凝聚、洗涤、中和、吸收和脱水处理,以实现安全排放。
3、为员工配备个体防护设施。
(三)物理因素危害治理方面1、物理震动的生产环节及设备尽量设置在密闭、半密闭的环境,采用隔声降低振动源等工程措施;2、缩短接触噪音、高温等物理因素从业人员的作业时间;3、加强个人防护和监护。
二、完善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制度,坚持不懈搞好“三级培训教育”。
三、坚持职业病“三级预防”原则,搞好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工作。
四、合理安排具有职业禁忌症员工的岗位,以免引发职业病。
五、对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每年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一次检测,及时整改不符合项目。
职业病危害预防实施方案(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根据“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则,分别轻重缓急,以便集中力量及时解决严重影响职工健康、安全的问题,制定本计划和实施方案。
1、职业病防治计划1.1检查计划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对劳动者进行就业前、定期和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检查。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2775821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2.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劳动条件下,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某种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中,导致工人患上的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害1. 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入有害粉尘、气体或烟雾会导致职业性哮喘、尘肺病等疾病。
2. 皮肤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如化学品、有毒物质等,容易引发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职业性湿疹等。
3. 肌肉骨骼疾病:长期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姿势不良的工作,容易引发职业性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4. 神经系统疾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等,会导致职业性神经病变,如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职业性中毒性脑病等。
5. 职业性肿瘤:长期接触有致癌物质,如石棉、苯等,会增加患上职业性肿瘤的风险。
二、职业病的预防措施1. 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估: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体系,对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评估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2. 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进工艺、设备和工作环境,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排放,如使用密封设备、通风设备等。
3. 个体防护措施:为从事高风险工作的劳动者提供个体防护用品,如呼吸器、防护手套、防护服等,降低职业病的发生风险。
4. 健康教育与培训:加强职业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5. 定期体检与监测:组织劳动者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6. 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7. 加强监督与执法: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监督与执法机制,加强对工作场所的监督检查,确保职业病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
8. 职业病防治科研与技术支持:加强职业病防治科研与技术支持,推动职业病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7e652f2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d.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由于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某种有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
职业病的发生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害1. 肺部疾病:如尘肺、矽肺等。
这些疾病主要由于长期吸入粉尘、有害气体或烟雾所致,严重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导致呼吸困难、咳嗽、肺功能下降等症状。
2. 中毒性疾病:如铅中毒、汞中毒等。
这些疾病主要由于长期接触或吸入有害物质,导致中毒症状,如头晕、恶心、肝肾损害等。
3. 职业皮肤病:如湿疹、过敏性皮炎等。
这些疾病主要由于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刺激性物质,导致皮肤发炎、瘙痒、红肿等症状。
4. 职业性听力损失:如噪音性聋。
这种疾病主要由于长期接触高噪音环境,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5. 骨骼疾病:如振动病、骨质疏松等。
这些疾病主要由于长期接触振动、重物搬运等工作,导致关节疼痛、骨折等症状。
二、职业病的预防1. 完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减少粉尘、有害气体或烟雾的产生和积聚。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穿防护服等。
2. 健康监测与筛查: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健康监测,包括体检、肺功能测试、血液检查等,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
3. 健康教育与培训:开展职业病防护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知识水平。
告知工人有关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提醒他们正确使用防护设备。
4.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与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减少工人疲劳程度,有助于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5. 强化职业卫生管理: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确保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职业病防护工作。
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卫生状况,及时采取措施改善。
6.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向工人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耳塞、手套等,确保工人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正确使用并保护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有效控制各类损害员工身心健康得事故发生,并根据GB/T28001标准,按照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要求,针对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得实际情况,制定公司职业危害与预防措施。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组长:副组长:组员:一、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1、职业危害因素来源职业危害因素就就是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于作业环境中得、危害劳动者健康得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1)生产过程中产生得有害因素、包括原料、半成品、产品、机械设备等产生得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辐射及污染性等因素等。
(2)劳动组织中得有害因素、包括作业时间长、作业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不合理、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使用不合理得工具等。
(3)与卫生条件与卫生技术设施不良有关得有害因素、包括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与要求,如露天作业得不良气候条件、厂房狭小、作业场所布局不合理、照明不良等,缺乏有效得卫生技术设施或设施不完备,以及个体防护存在缺陷等。
2、职业病定义与分类从广义讲,职业病就是指作业组在从事生产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而引起得疾病、但从法律意义上讲,职业病就是有一定范围得,仅指由政府部门或立法机构所规定得法定职业病。
2002年卫生部颁发得职业病目录规定得法定职业病为十大类115种、其中:尘肺(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耳聋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它职业病(5种)、二、职业中毒及其预防1、生产性毒物怎样进入人体生产性毒物主要就是经呼吸道与皮肤进入人体、呼吸道由鼻咽部、气管支气管与肺部组成,气体(如氯、氨、一氧化碳、甲烷等)、蒸气(如苯蒸气等)与气溶胶(如农药雾滴、电焊烟尘等)形态得毒物可经呼吸道就是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最重要得途径、皮肤就是人体得最大器官,包括毛发、指(趾)甲等。
毒物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经皮肤吸收,引起局部得损害或全身性中毒症状。
2、职业中毒类型职业病按其发病得快慢一般分为急性中毒与慢性中毒两种类型。
急性职业中毒指人体在短时间内受到较高浓度得生产性有害因素得作用,而迅速发生得疾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等特定。
急性职业病以化学物质中毒最为常见。
主要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以外事故所引起、慢性职业中毒就是由于工人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受到一定浓度(超过国家规定得最高允许浓度标准)得生产性有害因素得作用,经过数月、数年或更长时间缓慢发病。
相对于急性职业中毒而言,慢性职业中毒具有潜伏期长、病变进展缓慢、早期临床症状较轻等特点。
3、铅作业及铅中毒铅冶炼对人体产生得危害最大。
由于铅化合物多具有特殊颜色,因而常用于尤其工业、在砂磨、刮铲、焊接、熔割时可产生铅烟、铅尘。
此外,铅中毒可引起肝、脑、肾等器官病变、因接触得剂量不同,可出现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症状。
4、苯作业及苯中毒生产中接触苯得作业主要有:喷漆等。
苯及其化合物就是以粉尘、蒸气等形态存在于空气中,可经呼吸道与皮肤吸收,特别就是夏季,皮肤出汗、充血,更能促进毒物得吸收。
急性苯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一些中毒者还可发生化学性肺炎、肺水肿及肝肾损害。
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造血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5、窒息性气体中毒窒息性气体得主要致病原因就是造成机体缺氧,急性缺氧可引起头痛、情绪改变,严重得可导致脑细胞坏死及脑水肿。
常见得窒息性气体中毒有:(1)一氧化碳中毒,冬季施工房屋取暖易发生中毒,主要就是发生在煤不充分燃烧时。
轻度中毒者出现剧烈头痛、头晕、心悸、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重度中毒者表现为无意识、昏迷,甚至呼吸衰竭,伴有脑水肿、严重心肌损害。
(2)硫化氢中毒,多发生在清理粪池、下水道、垃圾时,也可发生硫化氢中毒。
轻度中毒症状为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高浓度得硫化氢可立即昏迷、死亡,称为“闪电型”死亡。
(3)二氧化碳中毒救援者可用湿毛巾捂住鼻子迅速增打开窗保持室内通风,清除产生一氧化碳得危险源,把中毒者搬到通风保暖持方,解开其衣领,裤带、让其呼吸新空气或给予吸氧,神志不清者要饮水以防误入管,引起窒息,有呕吐者将头部侧转,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窒息,如果患者心跳或呼吸停止,应立即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术,对中毒严重得危险患者,迅速联系医院抢救、6、预防职业中毒得措施(1)根除毒物或降低毒物浓度,如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剧毒物质,但不就是所有毒物都能找到无毒、低毒得代替物,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毒物得措施很重要,如采取密闭生产与局部通风排毒得方法,减少接触毒物得机会,合理布局工序,将有害物质发生源布置在下风侧。
(2)做好个体防护,这就是重要得辅助措施。
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服、呼吸防护器、皮肤防护用品等。
毒物进入个体得门户,除呼吸道、皮肤外,还有口。
因此,作业人员不要在作业现场内吃东西、吸烟,班后洗澡,不将工作服穿回家。
三、粉尘得危害及尘肺得预防1、生产性粉尘从何而来生产性粉尘就是指在生产中形成得,并能长时间漂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得固体颗粒。
生产性粉尘得来源非常之广。
在生产环境中,以单一种粉尘存在得情况较少,大多数情况下为两种以上粉尘混合存在。
2、粉尘引起得职业病(1)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入不同种类得粉尘可导致不同类型得尘肺病或其它肺部疾病。
我国按病因将尘肺病分为12种,并作为法定尘肺列入职业病名单目录。
(2)中毒、吸入铅、锰、砷等粉尘,可导致全身性中毒、(3)局部刺激性。
如金属磨料可引起角膜损伤、浑浊,沥青粉尘可引起光感性皮炎等。
3、预防粉尘病得措施(1)消除或降低粉尘就是预防尘肺病最根本得措施、通过革新生产设备,实现自动或作业,避免操作人员接触粉尘;采用湿式作业,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对不能采用湿式作业得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防尘方法。
(2)作业中接触粉尘得工人,在作业现场防尘、降尘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至符合作业场所卫生标准得条件下,一定要佩戴防尘防具。
效果较好得有防尘安全帽、送风口罩等,适用于粉尘浓度高得环境,在粉尘浓度较低得环境中,佩戴防尘口罩有一定得预防作用、四、防止噪声与振动对人体健康得损害1、噪声对人体得危害噪声对人体得影响就是多方面得。
首先就是对听觉器官得损害,长时间接触一定强度得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与噪声性耳聋;此外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全身其它器官也有不同程度得影响,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障碍等病症,长期接触较强得噪声可引起血压持续升高,还可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胃蠕动减慢等变化。
从安全方面来瞧,在噪声得干扰下,人们会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对事故隐患得判断处理能力。
在车间或矿井等作业场所,由于噪声得影响,掩盖了异常信号或声音,容易发生伤亡事故、2、振动对人体得危害按振动对人体作用方式不同,分为全身振动与局部振动。
强烈得全身振动,可使交感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胃肠不适等症状。
全身振动引起得这些功能性改变,在脱离振动环境与休息后,多能自行恢复。
局部振动并或称手臂振动病,就是由于长期接触过量得局部振动,引起手部末梢循环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该病得典型表现就是手指发白(白指症),并伴有麻、胀、痛得感觉,手心多汗。
造成手臂振动得生产作业主要有:打夯作业;手持转动工具作业、目前国家已将局部振动病列为法定职业病、3、防止噪声与振动得危害(1)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器。
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声得设备,如以焊接代替铆接、锤击成型改为液体成型等,机械设备应装在橡皮、软木上,避免与地板直接接触,工具得金属部位改用塑料或橡胶,以减弱因撞击而产生得噪声与振动、(2)控制噪声、振动得传播,如吸声、隔声、隔振、阻尼。
(3)做好个人防护。
如果作业场所得噪声、振动暂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则加强个人防护就是最便捷得防护方法,必要时应佩戴耳罩、帽盔,为防止振动病,作业场所要注意防寒保暖,振动性工具得手柄温度如能保持40℃,对预防振动性白指有较好得效果,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特别就是防振手套、减振座骑等。
五、对电磁辐射得防护1、红外线辐射对健康得影响自然界得红外线辐射源以太阳为最强,基建工地、搬运等露天作业,夏季红外线辐射强度很大,生产中接触红外线辐射源得作业就是建筑施工等。
2、激光对健康得影响激光也就是电磁波,目前使用得各种激光属于非电离辐射。
激光被广泛应用主要就是它具有辐射能量集中得特点,生产中主要用于金属与塑料部件得切割、打孔、微焊等。
激光对健康得影响主要就是它得热效应与光化学效应造成得机械性损伤。
眼部受激光照射后,可突然出现眩光感,视力模糊,或眼前出现固定黑影,甚至视觉丧失,、激光还可对皮肤造成损伤,轻度损伤表现为红斑反应与色素沉着,照射剂量大时,可出现水疱,皮肤溃疡。
六、作业环境温度得影响1、高温中暑对人体得影响中暑有三种情况:(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全身乏力、头晕、胸闷、心悸,以及注意力失控、动作不协调等症状、如果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短时间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
(2)轻症中暑:除先兆中暑症状外,还出现体温升高(38。
5℃以上),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等症状。
如将患者迅速移离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得阴凉处安静休息,喝一些含盐清凉饮料,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3)重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还出现突然昏倒或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可达40℃以上。
此时,应将中暑患者平卧,并移至阴凉通风处,迅速采取降低体温得措施,必要时送往医院治疗、一般来说,对中暑患者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很快可恢复,不必调离原作业岗位。
若因体弱不宜从事高温作业,应调换工种、2、低温作业对人体得影响人体适应寒冷得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在寒冷(-5℃以下)环境下工作时间过长,或浸于冷水中,超过适应能力,体温调节发生障碍,体温则会降低,影响机体功能。
出现呼吸与心率加快、颤抖等症状。
随着体温得下降,会出现全身疼痛,意识模糊,严重者心脏功能失调,必须及时抢救才能脱离生命危险、低温对人体得伤害最常见得就是冻伤,手、足、鼻尖与耳廓等就是人体易发生冻伤得部位。
冻伤得产生与人在低温环境中暴露得时间有关,在-20℃以下得环境里,皮肤与金属粘结,称冷金属粘皮,这就是一种特殊冻伤。
3、防暑降温及防寒保暖措施(1)中暑就是指在高温得作用下,身体发生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心血管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为主要症状得一组综合症。
多发生于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
C人通风不良环境或烈日曝晒下从事长时间得工作与活动得人群,老年、幼童、体弱、疲劳、饥饿、饮酒、穿着紧身、不透风得衣裤以及某些疾病如: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可中暑得发病因素、(2)发病机理人体正常温度恒定在37度左右,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人体会通过出汗以及皮肤与肺泡表面得蒸发进行散热,人体深部组织得热量通过循环流量越多,散热越快、如果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热原得作用与机体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则体内就有过量得热蓄积,引起器官功能障碍与组织得损害、(3)、诊断与临床表现根据在高温环境中劳动或活动时出现得体温升高、肌肉痉孪或晕劂,特别就是在炎夏热季节,老年人、幼童、慢性病、精神病患者、孕妇以及高温作业得重体力劳动者,突然发生高热、昏迷、皮肤灼热无汗时,均应考虑为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