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研究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生态理念将会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筑设计生态化将会成为今后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生态的建筑设计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条件下利用适当的技术,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物质空间。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系统,考虑节能节水、方便美观、适用等因素,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本文阐述了生态建筑的含义,探讨了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态建筑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调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内部的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构成了环环相扣、协同共生的网络,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效益最佳、社会高度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

21 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既已确定,就应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研究其发展规模和方向,确定适合城市远景发展的建筑规划设计,指导城市建筑逐步实施。

一、生态建筑的含义

所谓生态建筑设计,就是运用生态学的思想,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人、建筑、自然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出发,设计出能够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最优关系的建筑,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

境,同时又要保护周围的大环境。生态建筑是更高层次上的回归自然,它依赖于许多最新开创的相关技术,以及根据具体条件对这些技术高度整合利用的程度。无论使用何种技术,一定要将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形成一个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利用,获得一种高效、低耗、少废、少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建筑主要具有以下个方面的特征:

1、节能和利用再生资源

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减少不可再生资源(例如,石油和煤炭等)的依赖。在建筑设计中结合不同的气候特点,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和风的形成规律,利用太阳光和通风等节能措施达到减少能耗,应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

2、材料的再生利用

使用再生或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和资源。例如,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使用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

3、减少废物排放

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通过各种手段在排放之前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应考虑建筑物周边环境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以及建筑物室内环境对居住者健康的危害等因素。

4、环境与文化属性

广义范围内的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还涉及环境和文化领域。应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诸如周边建筑群及交通、通讯、学校状况和其他生活设施的协调配置等因素。

二、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1 、对生态建筑的认识不够准确,国内外对生态建筑的定义有所差异,但都是以实际自然环境为主要依据,综合生态及建筑学相关理论,对建筑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予以合理协调及安排,以实现建筑物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但我国关于生态建筑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有的人将生态建筑与建筑物周边绿化等同;有的则认为生态建筑就是建筑物节能;还有的认为建筑物平面保留日后重新规划就符合生态建筑要求等,这些都只认识到表面,对生态建筑的理解不够深入;

2、忽视了农村生态建筑的研究,当前我国关于生态建筑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较为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对农村生态建筑缺乏系统且深入的研究;

3、生态建筑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纸面,实践不足,我国关于生态建筑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并出现了不少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但在工程实践模式以及环境效果测试分析等方面还很少涉及。

三、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对策

1、建筑规划设计

从整体角度把握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以生态为基础进行整体规

划和生态规划,合理利用土地,有效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的关系。根据自然的本质属性,组织各功能分区,使建筑群的能流、物流畅通无阻;从建筑物朝向、间距、形体、绿化配置、能源的循环利用等方面考虑,建筑规划要走中小型化、花园化、智能化为一体的道路,提高绿地面积比例,降低能耗量;建筑整体规划应体现建造场地、植被的一体化;减少对资源的干扰和污染; 建筑及装饰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对能源消耗和对空气、水污染的影响;全方位考虑建筑绿化,沿街绿化、楼间绿化、楼旁绿化、绿化建筑,形成多品种、多层次、立体的、广泛的绿化环境,改善建筑小气候,使人类贴近自然。在生态的建筑规划设计中要把具体建筑看成是城市建筑大系统的一部分,与城市建筑大系统相联系,使建筑内部难以消化的废物成为其它元素的资源。

2、充分有效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量

建筑设计人员要把建筑视为一个微型生态系统,通过生态设计充分有效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量,考虑建筑空间的形体与自然空间的联系,采暖、通风、照明、电气等方面的高效与协调等,降低建筑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建筑方案应充分利用太阳光、阴影,选择合理的建筑朝向和建筑型体;营造良好的局部建筑小气候,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相结合,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建筑空间多样化、科学化,加大使用功能的灵活性和空间的可变性,留有变化余地,经过改造和装饰可以再生使用。

3、注重建筑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用

建筑构造设计注重建筑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用。建筑外表面应考虑围护结构的热效率; 设计规模恰当有效的供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可选择的再生能源,形成与建筑空间使用配套的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系统,建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从节能出发做好照明、器具设备和电气负荷的最优化设计;考虑建筑空间的建材料中易挥发的有机成分,尽量减少微生物生长的机会,提供新鲜的空气,创造易于接近日光和公共适宜的环境,同时要考虑室内空间维修和清洁材料挥发的化学成分对人体的影响; 建筑构造使用可循环或带有可循环材料(如钢材、铝材等)的产品,考虑建筑构件和建筑设备的再利用,尽可能减少建筑垃圾; 为建筑物主人使用可循环设施提供方便,通过中水的再利用和节水装置,使生活污水排放量降到最低;建筑屋顶、地面、门窗要进行隔热处理;广泛应用建筑采暖节能、制冷节能、通风节能、照明节能等建筑节能技术。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值得探讨之处尚多,今后的研究与探索之路也漫长而艰辛,但是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随着机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世纪的主旋律”,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科学技术内容的不断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并将推动整个建筑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阳波.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探讨[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