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飞机的装配过程和装配方法

合集下载

飞机装配工艺学112

飞机装配工艺学112

第四章 胶接和胶接结构装配概述一、胶接概念胶接就是通过胶粘剂将零件连接成装配件。

二、胶接的优点1.不削弱基体材料,所形成的连接缝是连续的,受力时应力分布比较均匀;可以连接薄板, 同时改善板材的支持情况,提高结构的临界应力。

因此,胶接可以减轻结构重量,提高结构疲劳强度;多层胶接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并提 高结构破损安全性能。

2.胶接可以连接不同材料,可以连接厚度相差较大的材料。

3.胶接结构表面平滑,有良好的气动力性能。

4.胶缝本身有良好的密封性,适用于气密舱和整体油箱等密封的结构。

5.胶层对金属有防腐保护作用,可以绝缘和防止电化学腐蚀。

三、胶接的缺点1.胶接质量容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性能分散性较大。

2.生产质量控制严格,胶接质量不易检查,无损检测方法不够满意。

3.胶粘剂以高分子材料为主体,使用温度范围受限制,且有老化问题。

四、|胶接典型结构1.蒙皮……桁条壁板2.蒙皮……波纹板或其它形式的加强板组成的板件3.多层板或多层结构4 面板与夹芯材料组成的夹层壁板或夹层结构五|胶接结构材料铝合金、钛合金、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教案第一节 胶接接头的形成和特性一、概述、胶接接头概念(一)胶接是通过胶粘剂的作用把被粘物连接在一起,形成胶接接头。

、胶接强度的形成(二)1、粘附力胶粘剂与被粘表面之间产生的力=交界面上不同分子间的作用力2.胶粘剂的内聚力胶粘剂分子间相互束缚在一起的作用)3、粘附破坏和内聚破坏、影响胶接强度的因素(三)1.影响内聚力的因素2.影响粘附力的因素3.影响应力分布的因素(受外力;胶接接头固化过程;使用环境均会产生接头内应力)二、粘附力和粘接机理1.粘附力的产生机理粘附力是胶粘剂与被粘表面之间的作用力。

一般认为粘附力是被粘物分子或原子与胶粘 剂分子或原子之间作用力的宏观表现。

粘附力的产生应包括胶粘剂与被粘物表面之间的物理 的、化学的和机械的作用。

2.影响胶接强度的因素胶粘剂与被粘表面的接触情况,即胶接表面被胶液浸润的程度。

钳工工艺学第六版电子课件第四章装配基础知识

钳工工艺学第六版电子课件第四章装配基础知识

(所有减环基本尺寸之和),即:
m
n
A△= Ai - Ai
i 1
i 1
(2)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 当所有增环都为最大极限尺寸,减环都为最小极限尺寸时,则封闭环为最大极 限尺寸,即:
A = - △max
m
Ai m ax
n
Ai min
i 1
i 1
式中 A△max—封闭环最大极限尺寸,mm; Aimax —各增环最大极限尺寸,mm;
(3)增环 在其他组成环不变的的条件下,当某组成环增大时,封闭环随之增大,那么 该组成环称为增环。 (4)减环 在其他组成环不变的条件下,当某组成环增大时,封闭环随之减小,那么该 组成环称为减环。
3.封闭环极限尺寸及公差
(1)封闭环的基本尺寸
由尺寸链简图可以看出,封闭环的基本尺寸=(所有增环基本尺寸之和)-
Aimin —各减环最小极限尺寸,mm。
(3)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
当所有增环都为最小极限尺寸,而减环都为最大极限尺寸时,则封闭环为最小
极限尺寸,即:
A = - △min
m
Ai min
n
Ai min
i 1
i 1
式中 A△min —封闭环最小极限尺寸,mm;
Ai max
—各增环最小极限尺寸,mm;
第四章 装配基础知识
§4-1 装配工艺概述 §4-2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4-3 装配尺寸链和装配方法 §4-4 设备拆卸
§4-1 装配工艺概述
一、装配的概念
机械产品一般由许多零件和部件组成。零件是构成机器(或产品)的最小单 元。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结合成机器的一部分称为部件。
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 轴线的振动,而且还会产生使旋转轴线倾斜 的振动,这种不平衡称为动不平衡。

电子行业第四章电子产品的装配

电子行业第四章电子产品的装配

电子行业第四章:电子产品的装配1. 引言在电子行业中,电子产品的装配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它涉及将各种电子元件和组件组装在一起,形成最终的电子产品。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探讨电子产品装配的过程、流程以及相关的技术。

2. 装配流程电子产品的装配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元件准备在装配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各种电子元件。

这包括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集成电路等)、连接器、线缆等等。

元件的选择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2.2 半成品制造在元件准备完毕后,接下来是制造半成品。

具体的制造过程会根据电子产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包括电路板的制作、元件的组装等。

这一过程需要严格的操作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半成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3 总装当半成品制造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总装。

总装是将半成品组装成最终的电子产品。

这包括机械结构的组装、电路板的安装、元件的焊接等。

总装过程需要高度的技术和操作能力,以确保产品的正常工作和外观质量。

2.4 功能测试在总装完成后,进行功能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功能测试是为了验证产品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它包括电路测试、软件测试、外观检查等。

功能测试的结果将决定产品是否合格,是否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

2.5 包装和出厂检验当产品通过功能测试后,进入包装和出厂检验阶段。

包装是为了保护产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坏。

出厂检验则是对产品进行最后的质量检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装配技术3.1 表面贴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是电子产品装配中使用广泛的一种技术。

它包括将电子元件直接贴装在电路板的表面,而不是通过孔穿插到电路板上。

表面贴装技术具有高密度、高速度、高可靠性等优点,可以满足现代电子产品对小型化、轻量化的需求。

3.2 焊接技术焊接是电子产品装配中常用的一种连接技术。

它包括通过热融合将元件与电路板连接在一起。

常见的焊接方式包括波峰焊接、回流焊接等。

焊接技术的质量对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基于激光跟踪仪在飞机对接装配中的应用

基于激光跟踪仪在飞机对接装配中的应用

基于激光跟踪仪在飞机对接装配中的应用作者:吴亚楠来源:《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2019年第41期【摘;;要】飞机装配是飞机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飞机装配过程就是将大量的飞机零件按图纸、技术要求等进行组合、连接的过程。

飞机部件对接是飞机总装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指由多个相邻组件或部件连接形成飞机大型结构件。

目前上飞公司装配车间引进了一套由浙江大学研发的一套自动对接装配系统。

机身对接装配系统由工艺集成管理系统、集成控制系统、数字化测量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的。

本文的主要工作概括如下:第一,按照机身对接装配的工艺流程进行系统准备、吊装入位、调资、对接等。

第二,利用多台跟踪仪连接到自动对接装配系统中,确保跟踪仪IP在统一的网段内,然后分别按中机身、后机身和前机身的顺序调姿和对接。

【关键词】飞机装配;飞机部件对接;激光跟踪仪第一章系统准备1.1数据库系统准备1.2数字化测量系统准备1.3工艺集成系统准备1.4集成控制系統准备第二章吊装入位2.1吊装入位准备2.2入位支撑2.3单点操作第三章调姿3.1调姿准备3.2激光测量3.3姿态评价3.4路径规划3.5姿态调整3.6激光测量3.7姿态评价第四章对接4.1对接准备4.2机身对接第五章定位器撤离第六章整机下架第一章系统准备1.1;数据库系统准备1.1.1前序工位的数据传递一、将前机身(211工位)、中机身(212工位)和后机身(213工位)的检测点测量数据更新数据库系统的机型管理界面的检测点选项下对应检测点数据。

二、将前机身(211工位)、中机身(212工位)和后机身(213工位)的球头支撑位置数据更新数据库系统的组件管理界面的前机身、中机身和后机身的支撑球头位置数据,便于指光准确。

三、将前机身(211工位)、中机身(212工位)和后机身(213工位)的球头支撑位置数据更新数据库系统的任务管理界面的吊装入位任务下的前机身入位、中机身入位和后机身入位的吊装参数,以便用于确认定位器运动。

第四章《箱体类零件的加工方法》介绍

第四章《箱体类零件的加工方法》介绍

第四章《箱体类零件的加工方法》介绍一、箱体类零件的特点与分类箱体类零件通常具有如下特点:1.形状复杂,内外尺寸精度要求高;2.加工难度大,工序繁多;3.使用范围广,应用领域多样。

箱体类零件根据其结构和用途可以分为:金属箱体零件、塑料箱体零件、复合材料箱体零件等。

二、加工过程的步骤箱体类零件的加工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工艺路线:根据零件的结构和加工要求,制定出适合的工艺路线;2.制定工艺文件:包括工艺卡、工艺图、工艺文件等;3.准备加工设备和工具:确保加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准备充分;4.进行加工操作:根据工艺路线和工艺文件进行加工操作,包括切削、冲压、焊接、钻孔等;5.进行加工中间检验:在加工过程中,适时进行检验,确保加工质量;6.进行装配操作:根据零件的要求进行装配操作,包括装配焊接、螺栓固定等;7.进行最终检验:在完成装配后进行最终检验,确保产品质量;8.进行后续处理:根据零件要求进行后续处理,包括表面处理、防腐处理等。

三、常用的加工设备与工具在箱体类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加工设备和工具包括:1.数控机床:包括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等,用于进行零件的切削加工;2.冲压设备:包括冲床、剪板机等,用于进行零件的冲压加工;3.焊接设备:包括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用于进行零件的焊接加工;4.钻孔设备:包括立式钻床、卧式钻床等,用于进行零件的钻孔加工;5.装配工具:包括螺栓、螺母、螺丝刀等,用于进行零件的装配操作。

四、加工工艺与注意事项在进行箱体类零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加工工艺与注意事项:1.合理安排工艺路线:根据零件的结构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确保加工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保证加工精度:根据零件的要求,合理选择加工设备和工具,确保加工精度的达到要求;3.注重加工过程中的检验与控制:在加工过程中,要适时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修正,确保加工质量;4.注意安全操作: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操作人员的安全,确保加工过程的安全性;5.合理利用材料和工具:在加工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材料和工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6.严格质量检验:在完成零件的加工和装配之后,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冲刺班讲义04-第四章 生产过程组织(参考Word)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冲刺班讲义04-第四章 生产过程组织(参考Word)

第四章生产过程组织第一节生产过程组织概述一、生产组织1.概念:工业企业生产活动中组织工作的统称。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2.必要性:(1)顺利进行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前提。

(2)优化的生产组织要遵循工业生产连续性、均衡性、比例性原则,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行程最短、时间最省、耗费最小,并有利于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二、生产过程(一)生产过程的概念:生产系统的运行过程,是每个工业企业最基本的活动过程。

包括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

(1)劳动过程:劳动者利用劳动手段(设备和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产品、零件、部件、半成品、毛坯和原料),使之成为产品的全部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主体。

(2)自然过程:劳动对象借助于自然界的力量,使其产生某种性质变化的过程。

如铸件自然失效、铸锻件自然冷却、涂染的自然干燥等。

(二)生产过程的构成1.一般企业的生产过程基本上是由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等组成。

2.构成内部之间的关系(1)基本生产过程是核心;(2)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是重要的前提;(3)辅助生产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为基本生产过程服务;(4)基本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都由工艺过程和非工艺过程组成。

三、生产过程组织的概念与要求(一)生产过程组织的概念1.生产过程组织定义:是指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对生产系统内所有要素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

2.生产过程组织的目标:是使作业行程最短、时间最省、耗费最小,又能按客户的需要,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3.生产过程组织通常包括: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两个方面。

(二)生产过程组织的合理要求(1)连续性原则(2)比例性原则(3)节奏性原则(4)准时性原则(5)柔性原则四、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按连续程度可划分为:连续型生产和离散型生产。

1.连续型生产:是指连续的产品生产,其工艺流程往往表现为用化学的而不是物理的或机械的方法,如化肥、药品等的生产。

无人机的组装与调试

无人机的组装与调试


3)焊接技术

4.3 固定翼无人机的组装与调试
4.3.2 调试方法
第 四
首先要调整对接的部件到正确位置

然后检查对接孔的同轴度要求,并检查配合面之间的间隙和连接孔

孔径和表面质量;

安装螺柱、垫圈,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要求拧紧螺母;


最后用全机水平测量方法检查各部件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国道编号 = 一位公路管理等级代码G + 三位数字


G1XX-首都放射线

G2XX-北南纵线

G3XX-东西横线
人 机
G0XX-“五纵七横”主干线

G5XX-联络线

数字的后两位是顺序号




一、我国主要国道
以首都为中心的放射线由一位标识码“1”和两位路线顺序号构成:
G101:北京-承德-沈阳
1.固定翼无人机的装配准确度

2.固定翼无人机的装配准确度对飞机性能的影响

3.固定翼无人机的装配准确度的内容

4.固定翼无人机的装配基准

5.固定翼无人机的装配定位

1)用基准零件定位

2)用画线定位

3)用装配孔定位

6.固定翼无人机装配连接技术

1)机械连接技术

2)胶接技术

3)焊接技术

4.3 固定翼无人机的组装与调试
第 由北向南的纵线由一位标识码“2”和两位路线顺序号构成:


G225:海口-三亚
无 由东向西的横线由一位标识码“3”和两位路线顺序号构成:

机械装配知识点总结

机械装配知识点总结

机械装配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装配基础知识1.1 机械装配的定义和意义机械装配是指将零件或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组合在一起,形成功能完整的机械产品的过程。

机械装配是实现机械产品功能的关键环节,是制造业的重要部分。

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交付周期,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机械装配的基本要素机械装配包括零件、工艺、设备和人员等基本要素。

零件是组成机械产品的基本单位,工艺是实现零件组装的方法和工序,设备是实现装配操作的工具和设备,而人员则是进行装配操作的主体,这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了机械装配的基本框架。

1.3 机械装配的原则和方法机械装配的原则是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装配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采用分步装配法、逆向装配法、并行装配法等不同的装配方法。

第二章机械装配工艺2.1 机械装配的工艺流程机械装配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准备、调整、组装、检验和包装等环节。

准备阶段是对零件、工具和设备的准备工作,调整阶段是对零件进行装配前的调整和确认,组装阶段是实际的零件组装操作,检验阶段是对组装后产品质量的检查,包装阶段是将产品包装成成品。

2.2 机械装配的工艺要点机械装配的工艺要点包括对零部件的标识、组装顺序的确定、工艺路线的设置、操作方法的规定等。

其中,组装顺序的确定是机械装配工艺设计的核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装配质量和生产效率。

2.3 机械装配的工艺改进机械装配工艺的改进是实现企业产品制造方式转型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优化工艺布局、引入先进设备、改进操作方法等措施来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

第三章机械装配设备3.1 机械装配设备的种类机械装配设备包括手工装配工具、通用装配设备、自动化装配设备等不同种类。

手工装配工具是适用于小批量和多品种生产的装配工具,通用装配设备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大批量生产,而自动化装配设备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高精度要求的产品。

3.2 机械装配设备的选型原则机械装配设备的选型原则主要包括适应性、稳定性、灵活性和成本等因素。

电子整机装配课程设计

电子整机装配课程设计

电子整机装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整机装配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流程;2.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常见的电子元件及其功能;3. 使学生了解电子整机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使用常见的电子工具、仪器和设备;2.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整机装配操作技能,能够完成简单的电子设备组装;3.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电子整机装配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整机装配工作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电子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注重细节,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对电子技术有一定兴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设定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整机装配基本原理:介绍电子整机装配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和常用工具;-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子整机装配概述- 内容列举:电子元件识别、电子整机装配工艺流程、常用工具和仪器。

2. 常见电子元件及其功能:讲解常用电子元件的类型、结构、功能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常用电子元件- 内容列举: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3. 电子整机装配操作技能:教授电子整机装配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焊接、调试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子整机装配操作技能- 内容列举:焊接技术、调试方法、装配技巧。

4. 质量控制与安全知识:介绍电子整机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五章 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内容列举:质量控制标准、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安全操作规程。

飞机装配工艺学

飞机装配工艺学

2021/1/3
飞机装配工艺学
第一节 飞机结构的分解
合理划分工艺分离面,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一)增加了平行装配工作面,可缩短装配周期; (二)减少了复杂的部件装配型架数量; (三)由于改善了装配工作的开敞性,因而提高装配质量。
2021/1/3
飞机装配工艺学
第一节 飞机结构的分解
部件、段件划分为板件后,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一)为提高装配工作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创造了条件,板
2021/1/3
飞机装配工艺学
第一章 飞机装配过程和装配方法
2021/1/3
飞机装配工艺学
第一节 飞机结构的分解
• 零件:由整块材料制造的工件的基本部分称为零件。 • 组合件:几个骨架零件彼此连接起来的装配件称为组合件,
如大梁、翼肋、隔框、翼尖等。 • 板件:一些骨架零件和蒙皮连接起来的装配件称为板件。
度和疲劳寿命; 4. 飞机装配的准确度会直接影响产品的互换性。
2021/1/3
飞机装配工艺学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 飞机空气动力外形的准确度 ① 飞机外形准确度
飞机各部件外形准确度要求
2021/1/3
飞机外形波纹度要求
飞机装配工艺学
第一节 基本概念
② 外形表面平滑度
2021/1/3
飞机装配工艺学
第一节 基本概念
2021/1/3
飞机装配工艺学
第二节 提高装配准确度的补偿方法
机翼蒙皮对缝间隙示意图
2021/1/3
飞机装配工艺学
第二节 提高装配准确度的补偿方法
2021/1/3
叉耳式接头
飞机装配工艺学
第二节 提高装配准确度的补偿方法
叉耳配合面间带间隙和 垫片补偿的对接接头

整机装配作业管理办法

整机装配作业管理办法

整机装配作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整机装配作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整机装配作业的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整机装配作业,是指将零部件、元器件等进行组合、安装、调试,形成完整产品的作业过程。

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健全整机装配作业管理制度,确保装配作业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装配流程第五条整机装配作业应遵循以下流程:(一)接收零部件、元器件等原材料,进行检验、分类、存放。

(二)根据装配工艺要求,进行装配前的准备工作,如清洗、润滑等。

(三)按照装配工艺卡或装配图,进行装配作业,包括组装、焊接、调试等。

(四)对装配后的产品进行检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技术要求。

(五)对合格产品进行标识、包装、存放,准备发货或交付。

第六条装配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产品质量,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七条装配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资质,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装配作业人员应遵守作业纪律,严格执行装配工艺和操作规程。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九条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装配作业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

第十条设立质量检查岗位,对装配作业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一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采取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第五章设备管理第十二条装配作业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设备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方法,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第六章安全与环境管理第十四条装配作业现场应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

第十五条注意作业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严格遵守环保法规。

第七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办法由公司管理层负责解释和实施。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通过本办法的实施,公司将能够规范整机装配作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确保装配作业的安全和环保。

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办法,共同维护公司装配作业的顺利进行。

飞机装配团队管理制度内容

飞机装配团队管理制度内容

飞机装配团队管理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飞机装配团队的管理行为,提高团队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保障飞机装配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飞机装配团队的所有成员,包括领导、技术人员、工程师、技术助理等。

第三条飞机装配团队是以完成飞机装配任务、提高飞机性能、确保飞机安全为目标的团队。

第四条飞机装配团队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以及本管理制度,加强团队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飞机装配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飞机装配团队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合理组织团队成员,确定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任务。

第六条飞机装配团队应当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度,确保领导层的领导力和管理水平。

第七条飞机装配团队应当建立技术管理制度,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技术水平,确保飞机装配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第八条飞机装配团队应当建立人员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素质,优化团队人员结构。

第九条飞机装配团队应当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对团队成员的考核和激励,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十条飞机装配团队应当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十一条飞机装配团队应当按照飞机装配任务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步骤和时间节点。

第十二条飞机装配团队应当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零部件的及时供应和质量可控。

第十三条飞机装配团队应当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加强质量管理,确保飞机装配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四条飞机装配团队应当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安全管理,确保飞机装配工作的安全可靠。

第十五条飞机装配团队应当建立问题反馈和处理制度,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飞机装配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管理措施第十六条飞机装配团队应当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飞机装配任务的有序推进。

第十七条飞机装配团队应当建立资源管理制度,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十八条飞机装配团队应当建立成本控制制度,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第四章--舵机与舵回路

第四章--舵机与舵回路

位置反馈:可提高通频带,快速性,影响 静态稳定性。(kf 太大,系统不稳)
混合反馈:一般速度反馈不能大,液压舵 回路中,一般不用速度反馈。
对于各种反馈量的确定──可用根轨迹分
析、动态响应分析,通频带,快速性及静态 特性几个方面对比来定。
四、舵回路举例系统的设计
技术要求: 舵机要有足够的功率输出; 各种飞行状态舵机都能稳定工作;
KM S2
TM
L R
舵机电气时间常数
TM 一般很小,可略去。
电动舵机传递函数
2)舵面负载不为零时 M j 0 B 0
Ai2
WM (S )
k (S)
U (S)
(TM S
M
j
R
1)
Ji M
2
j
S2
1
当略去TM 时,
Ai2
WM
(S)
M
j
R
Ji2
M
j
S2
1
电动舵机特性分析
空载时:舵机动特性可描述为两个积分环 节与一个惯性环节相串联
第四章 舵机与舵回路 舵机(执行机构) 舵面负载及对舵机的影响 舵回路的基本类型与特点 舵机特性对舵回路的影响 舵机与飞机操纵系统的联接方式
引言
舵回路(伺服系统)是飞行自动控制系统 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按照指令模型 装置或敏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操纵舵面, 实现飞机角运动或航迹运动的自动稳定与 控制。
i
舵面角 k 鼓轮角 “△”表示增量
“-”表示舵面转的方向与鼓轮转的方向
相反
电动舵机方框图
电动舵机传递函数
1)舵面负载为零 M j 0 时,B 0
得空载时电动舵机输入电压对鼓轮输出转角
的传函:

第一章飞机装配过程和装配方法

第一章飞机装配过程和装配方法

第一章 飞机装配过程和装配方法第一节 飞机结构的分解1.飞机的工艺分解及装配单元的划分飞机装配过程一般是由零件先装配成比较简单的组合件和板件,然后逐步装配成比较复 杂的段件和部件,最后由部件对接成整架飞机。

即整架飞机-部件-段件-组合件-板件(构件)为满足飞机的使用、维护以及生产工艺上的要求,整架飞机的机体可分解成许多大小不 同的装配单元,飞机的机体可分解成许多部件及可卸件。

例如某歼击机可分解为以下部件:视图前机身、后机身(飞机机身的功用主要是装载人员、货物、燃油、武器、各种装备和其 他物资,它还可用于连接机翼、尾翼、起落架和其他有关的构件,并把它们连接成为一个整 体) 、机翼(机翼是飞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安装在机身上。

其最主要作用是产生升力,同时 也可以在机翼内布置弹药仓和油箱,在飞行中可以收藏) ) 、副翼(用于飞机横向操纵)、 襟翼(安装在机翼上,改善起飞和着陆性能)、起落架(实现飞机的起飞与着陆过程功能的 装置)等。

2.分离面的种类和选取原则飞机机体结构划分成许多部件和可卸件之后, 部件和部件的对接结合处就形成了分离面。

2.1 设计分离面是根据构造和使用的要求而确立的。

设计分离面一般采用可卸连接(螺栓连接,铰链接 合等) ,以便于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迅速拆卸和重新安装。

2.2 工艺分离面是由于生产(制造和装配)的需要,为了合理地满足工艺过程的要求,将部件进一步分 解为更小的装配单元,这种装配单元之间的分离面称为工艺分离面。

由部件划分成的段件; 以及由部件、段件再进一步划分出来的板件、组合件,这些都属于工艺分离面。

工艺分离面 一般都采用不可卸连接(铆接、胶接、焊接等)装配成部件后,这些分离面就消失了。

教案对工艺分离面的设计要求:飞机结构的可划分性首先取决于结构设计,即飞机结构上是 否存在相应的分离面,而且划分出来的装配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工艺刚度。

使所设计的飞机 不仅能满足构造和使用上的要求, 还必须同时满足生产工艺上的要求。

装配工艺讲解

装配工艺讲解
装配工艺讲解
第一章 装配慨论 一、装配的定义及装配图
1、装配的定义: 按技术要求,将若干零件结合成部件或若干零件和部件结合成机器的过程。 2、装配图的作用: 表达设计意图和进行技术交流的工具 ,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和指导生 产的技术依据。 3、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 假想画法、简化画法、拆卸画法和展开画法 4、读装配图的步骤 : 1)首先看装配图的标题栏 ;2)进行视图分析 3)尺寸分析 4)看技术要求
1)链条装配前,应作盘啮检查。 2)两链轮轴线必须平行 3)两链轮对称平面应重合 4)链条的张紧度应适当 5)链条连接卡圈安装方向应与链条运动方向相反,以免卡圈脱落
27
七、齿轮传动
1、齿轮装配技术要求 :
1)齿轮孔与轴的装配要适当,不得有偏心和歪斜现象 2)保证有准确的安装中心距和适当的齿侧间隙
3)保证有一定的接触面积和正确的接触位置
4)螺纹应有防松装置 5)成组拧紧螺栓或螺母时 ,按一定的顺序逐次拧紧
6)螺母拧到螺栓上后,螺栓应高出螺母表面2~3个螺距
7)螺纹连接部分应有3~10扣螺纹 8)遇到拧入困难的螺纹连接,不可强行拧入,应重新攻丝加润滑油
19
2、控制预紧力的方法有
(1)控制扭矩法
(2)控制螺栓伸长量法 (3)控制扭角法。
34
6、 物料清单的层次:
物料清单的最高层就是我们向客户提供的最终产品,是由BOM所 述
4)装配前,配合表面应涂油 5)装配时压入过程应连续
6)装配细长件或薄壁零件应加导向心棒
22
2、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
1)锤击装配
一般用来装配过盈量较小的配合件或小批量生产。 2)压力装配
一般用于装配尺寸较大或过盈量较大的配合件
3)温差装配 用于大型零件或过盈量很大的装配,也用于装配时不允许锤击或 压合的特别精密零件 热胀法 和冷缩法

飞机装配知识点总结图

飞机装配知识点总结图

飞机装配知识点总结图第一章:飞机装配概述1. 飞机装配的定义和作用2. 飞机装配的发展历史3. 飞机装配的分类和特点4. 飞机装配的流程和要求第二章:飞机结构零部件装配1. 飞机结构零部件装配的概念和作用2. 飞机结构零部件的分类和特点3. 飞机结构零部件的装配工艺和方法4. 飞机结构零部件装配的质量和安全要求第三章:飞机动力系统装配1. 飞机动力系统装配的概念和作用2. 飞机动力系统的分类和特点3. 飞机动力系统的装配工艺和方法4. 飞机动力系统装配的质量和安全要求第四章:飞机电气系统装配1. 飞机电气系统装配的概念和作用2. 飞机电气系统的分类和特点3. 飞机电气系统的装配工艺和方法4. 飞机电气系统装配的质量和安全要求第五章:飞机维修和保养1. 飞机维修和保养的概念和作用2. 飞机维修和保养的分类和特点3. 飞机维修和保养的流程和要求4. 飞机维修和保养的技术要求和方法第六章:飞机装配工艺改进与创新1. 飞机装配工艺改进与创新的意义和作用2. 飞机装配工艺改进与创新的目标和要求3. 飞机装配工艺改进与创新的方法和技术4. 飞机装配工艺改进与创新的管理和控制第七章:飞机装配质量与安全管理1. 飞机装配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意义和作用2. 飞机装配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目标和要求3. 飞机装配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技术4. 飞机装配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管理和控制第八章:飞机装配人员素质与技能1. 飞机装配人员素质与技能的重要性和作用2. 飞机装配人员素质与技能的要求和标准3. 飞机装配人员素质与技能的培训和考核4. 飞机装配人员素质与技能的提升和发展第九章:飞机装配环境与设备1. 飞机装配环境与设备的要求和标准2. 飞机装配环境与设备的布局和设计3. 飞机装配环境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4. 飞机装配环境与设备的改进和创新第十章:飞机装配的未来发展趋势1. 飞机装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2. 飞机装配工艺的创新与发展3. 飞机装配管理和控制的未来发展4. 飞机装配人员素质和技能的未来需求结语飞机装配是飞机制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飞机的性能和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为保证飞机产品质量,飞机装配准确度主要有以下 要求: 19/144
① ② ③ ④ ⑤
部件气动力外形准确度 部件内部组合件和零件的位臵准确度 部件之间接头配合的准确度 部件间相对位臵的准确度 其它准确度要求
20/144
2.1 部件气动力外形准确度
• 飞机外形准确度:飞机装配后实际外形 偏离设计给定的理论外形的程度。 • 飞机外形波纹度要求:外形波纹度误差 是两相邻波峰波谷的高度差H和波长L的 y y n2 比值。 h h y n
1-侧板件;2-中段大粱;3-隔框;4-机身后段; 5-板件;6-机身中段;7-板件
机身各段划分成段件和板件示意图
11/144
• 工艺分离面的划分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 部件划分为段件后:
–增加了平行装配面,可缩短装配周期 –减少了复杂的部件装配型架数量 –改善了装配工作的开敞性,提高装配质量
26/144
27/144
2.2 部件内部组合件和零件的位臵准确度
对基准轴线的位臵要求(大梁轴线、翼肋轴线、 隔框轴线、长桁轴线等的实际装配位臵相对于 理论轴线的位臵偏差),即框、肋、梁、长桁 装配位臵要求。
一般规定梁轴线允许的位臵误差和不平度不超过±0.5~ 1.0mm,普通肋轴线的位臵误差是±1~2mm,长桁位臵误差在 ±2.0mm以内
现代飞机装配技术
飞机的装配过程和装配方法
飞机的装配过程和装配方法



1飞机结构的分解 2装配准确度 3装配定位方法 4装配基准 5装配工艺设计 6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
2/144
1飞机结构的分解
装配设备选择/设计 飞机总装方案 协调方案 设计分离面 部件装配方案 工艺分离面 工装设计 段件 部装方案 工艺分离面 板件、组合件 部装方案 工艺分离面
–①为了缩短大型部件或分部件总装的装配周期,能分出的 装配单元尽量分出。 –②对于较小的部件或分部件,装配单元的划分除考虑工艺 通路外,应使总装周期不超过大型部件的总装周期。 –③壁板尽量能划分出来,单独进行装配。 –④划分出来的装配单元应具有必要的工艺刚性。 –⑤考虑型架的复杂程度。分散装配若能使型架结构简化, 制造费用和周期合适时,应划分出来。 –⑥特殊装配环境要求和特殊试验要求的装配单元应尽量划 分出来。
• 与定位方法有关的误差
–零件、组合件的制造误差 –装配夹具误差 –工件和装配夹具之间的协调误差
• Δ装配 = F(Δ零件,Δ夹具, Δ定位, Δ变形)
37/144
• 按误差性质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 系统误差:按一定规律重复出现的误差,常值或按 一定规律变化的确定值。
–例如装配夹具误差。对于某一确定的装配夹具,所有在此 夹具上装配的部件,这个环节误差是常数值。 –进一步,装配夹具的误差随温度变化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15/144
• 工艺分离面的选取原则(续) • (2)批生产时采用分散的装配方案,其分散程度取 决于产量大小。批生产时工艺分离面的选取应考 虑以下原则:
–①工艺分离面的划分只要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或保证 产品质量,就应尽量多采用分散装配。 –②便于提高钻孔、制窝、连接的机械化程度。 –③使部件总装架内的装配周期缩短到最低限度。 –④便于建立装配流水线。
– 例如:如果用含碳的笔在钛合金材料的工件上划线,活性碳会渗透到工 件内,而我们的钛合金材料的工件一般安装在高温受热地方,如果活 性碳与工件结合就会造成工件受热不均匀而使材料开裂,所以在飞机 上划线工具有要求。 – 不能使用划线工具有:金属材料的划线工具(金属划针、圆珠笔等), 对材料有影响的划线工具(铅笔、含碳的划线工具等);
• 集中装配原则
–如装配工作集中在少数工作地、在少量的工艺装备上进行, 这就是集中装配原则。
13/144
• 采用分散装配原则的效果主要是:
–增加平行工作地,装配工作可分散进行,扩大了工作面; –结构开敞可达性好,改善了装配劳动条件,并有利于装配 连接工作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从而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部件装配周期,也有利于提 高装配质量。 –一般用于批量生产
3/144
飞机 容差分配 对接 装配方案 部件 装配 段件 装配 板件、组合件 装配 零件
工装制造
零件制造方案
1飞机结构的分解
• 为了满足飞机的使用、维护以及生产工艺上的 要求,整架飞机的机体可分解成许多大小不同 的装配单元
飞 机
前机身
后机身
机翼
襟翼
副翼
水平尾翼
垂直安定面
起落架
前缘段




段件 板件 组合件
9/144
l-翼肋;2-前缘翼肋;3-机翼前缘;4-机翼前梁;5-机翼中段上、 下壁板;6-机翼后梁;7-机翼中段; 8-机翼后部; 9-翼尖;10-机翼后部上、下壁板;11-机翼后部纵墙;12-副翼; 13-副翼调整片;14-襟翼;15-翼肋后段;16-翼肋中段
机翼划分成段件和板件示意图
10/144
16/144
• 对工艺分离面的设计要求 • 工艺分离面的划分取决于飞机结构的可能性。因此,飞机 结构设计阶段就应考虑满足批生产要求的飞机结构工艺分 解的可能性。为了满足工艺上的需要,在对图样进行工艺 性审查时,对工艺分解应遵循以下原则: • (1)尽量减少装配周期长的总装架内工作量,如部件总装、 分部件总装等。尽可能多的形成大型组件,避免以散件形 式进入部件总装。 • (2)结构设计中尽量壁板化,以便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连 接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装配周期。 • (3)工艺分离面上的协调部位应尽可能的少。对于有协调 要求的必须有相应的措施,如设计补偿、工艺补偿或者采 用工装保证。 • (4)工艺分离面上结构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应采用对接形式 或搭接形式,避免采用插装。
17/144
• 对工艺分离面的设计要求(续) • (5)工艺分离面上结构连接应有充分的施工通路。在可能 情况下,装配顺序应是自内向外。 • (6)不同装配特点(环境条件、试验条件、连接形式、工艺 特点)的装配件应通过工艺分离面或设计分离面单独划出。 如机身的气密部分、复合材料、蜂窝件、胶接件等。 • (7)工艺分离面的划分使各个装配工作站的装配周期基本 平衡。
• 集中装配原则的主要优点是:
–需要的专用装配工艺装备较少,协调关系比较简单。因此 可使生产准备周期缩短,也可减少工艺装备的费用。 –一般用于试制和产量不大时
14/144
• 工艺分离面的选取原则 • 选取工艺分离面时应结合生产性质(试制、小批生产 或大批生产)、年产量、生产周期、成本等因素进行 综合技术经济分析。 • (1)研制试制批采用相对集中的装配方案,适当地选 取工艺分离面,主要满足生产准备周期和装配周期的 要求,主要考虑以下原则:
1.2 工艺分离面
• 工艺分离面是由于生产上的需要。为了合理地满 足工艺过程的要求,按部件进行工艺分解而划分 出来的分离面。
–由部件划分成的段件; –以及由部件、段件再进一步划分出来的板件和组合件, 这些都是工艺分离面。
• 工艺分离面之间一般都采用不可卸连接,如铆接、 胶接、焊接等,装配成部件后.这些分离面就消 失了。
பைடு நூலகம்
18/144
2 装配准确度
• 飞机装配好以后应达到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其中 包括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飞机的各种操纵性能、 飞机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能等各项指标。 • 飞机装配准确度对飞机各性能均有直接影响。
–飞机外形准确度直接影响空气动力性能。由于飞机结构特 点(薄壁结构,零件多、尺寸大、刚度小),外形准确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飞机装配准确度。 –飞机操纵系统的安装准确度直接影响飞机各项操纵性能。 –飞机装配的结构连接质量,零件制造和装配产生的残余应 力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疲劳寿命。 –飞机装配准确度还影响产品的互换性。
• 常用的划线工具有:石蜡笔、特种金属工具笔(不反光)、无 碳水笔。 • 对于划线痕迹的去除我们经常使用的清洁剂为:异丙醇
–1)保证定位符合飞机图纸和技术条件中所规定的准确度 要求;
–2)定位和固定要操作简单可靠;
–3)所用的工艺装备简单,制造费用低。
• 常用方法:按划线定位;按基准件定位;按装配夹 具(型架)定位;按装配孔定位
39/144
3.1 划线定位
40/144
41/144
• 在飞机上我们对划线工具有要求,对零件表面保护层有破坏 的划线工具及对飞机材料有影响的划线工具不能使用。
2.4部件间相对位臵的准确度
表示机翼、尾翼相对于机身的位臵准确度参数是上反角 (或下反角)、安装角和后掠角以及对称性偏差。一般 将其允差值换算成线性尺寸在飞机水平测量时检验。
操纵面位臵要求:操纵面相对定翼面外形阶差、剪刀差、 缝隙间隙偏差,通常称为操纵面吻合性要求。
30/144
31/144
32/144
• 随机误差:许多未知细小因素综合而成,在一定范 围内大小不确定,其概率分布符合一定的统计规律。 同样工件,使用同样的工艺、工装和设备,也不能 做出完全相同的工件。 • 二者界限不是绝对的,可以互相转化。
38/144
3 装配定位方法
• 装配 定位、夹紧、连接 • 在装配过程中,首先要确定零件、组合件、板件、 段件之间的相对位臵,这就是装配定位。 • 在装配工作中,对定位的要求是:
部件
上壁板
下壁板
4/144




• 飞机结构的可划分性首先取决于结构设计,即飞机 结构上是否存在相应的分离面, • 而且划分出来的装配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工艺刚度。 这是在飞机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全面、周密考虑的主 要问题之一,使所设计的飞机不仅能满足构造和使 用上的要求,还必须同时满足生产工艺上的要求。
L
n 1
超音速歼击机外形准 确度要求
2
•外形表面平滑度:表面局部凸起和凹陷,包括铆钉、螺 钉、焊点处的局部凸凹缺陷,蒙皮口盖对缝间隙和阶差等。 通常顺气流和垂直气流方向的偏差有不同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