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帮你调节五脏六腑,与你分享中医养生方法
中医调理身体经络调理重塑健康之道
中医调理身体经络调理重塑健康之道中国传统医学以中医药为核心,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的经络系统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经络可以调节和平衡全身的气血运行。
经络调理是中医独特的保健方法,通过调理经络系统,可以重塑身体健康。
一、经络调理的原理及方法中医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部有14个主要经络,贯穿穴位,与人体的脏腑、肌肉、筋骨等组织相连。
这些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调节和平衡经络的运行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1.经络调理的原理中医认为,经络是体内血液和能量运行的通道,通过调理经络可以调节气血循环,促进血液和能量在身体内的均衡流动,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2.经络调理的方法经络调理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常见的方法包括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
针灸是通过针刺经络上的穴位,调节气血循环。
推拿是通过按摩经络和穴位,刺激经络系统的运行。
拔罐是通过负压效应,促进血液循环,调理经络。
艾灸是通过燃烧艾草,通过热量作用刺激经络运行。
二、经络调理的效果与适应症经络调理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对一些健康问题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以下是经络调理的常见效果和适应症。
1.促进血液循环经络调理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供氧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血液的供应和排泄功能。
2.调节气血运行经络调理可以调节气血运行,平衡体内的阴阳,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3.舒缓疼痛经络调理可以通过刺激经络系统,舒缓肌肉和关节的疼痛,缓解疼痛症状。
4.调理内脏功能经络调理可以调理内脏功能,改善消化、排泄、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增强体内各脏器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5.调理情绪经络调理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经络调理的注意事项经络调理虽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健方法,但在进行经络调理时还是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选择正规机构经络调理需要在正规的中医机构或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找不专业的人员进行调理。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一、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起于胸部,沿着前臂内侧经过手腕,止于大拇指。
主要作用是主管呼吸,调节气机、濡养皮毛。
二、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沿着前臂外侧经过手腕,止于鼻孔的旁边。
主要作用是主管大肠,通便泻火,清热解毒。
三、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起于鼻孔的旁边,沿着面部经过嘴唇和颊部,沿着前胸经过胸腹,止于足胫部外侧。
主要作用是主管胃经,消化食物,运化水谷。
四、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起于足胫部内侧,沿着腿部内侧经过膝关节,止于大脚趾的内侧。
主要作用是主管脾经,运化水谷,濡养四肢。
五、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起于胸部内侧,沿着内臂经过掌心,止于小指。
主要作用是主管心经,调节血液循环,主宰情志。
六、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沿着手臂背侧经过肩部,止于鼻孔的旁边。
主要作用是主管小肠,分清浊气,改善消化和吸收。
七、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起于鼻孔的旁边,沿着头部经过背侧,沿着脊柱后面经过臀部,止于小腿外侧。
主要作用是主管膀胱,排除废物,调节水液平衡。
八、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起于小腿外侧,沿着内踝后方经过脚背,止于小趾。
主要作用是主管肾经,调节水液代谢,濡养生殖系统。
九、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部内侧,沿着手臂内侧经过掌心,止于中指。
主要作用是主管心脏包络,保护心脏,调节情绪。
十、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沿着手背经过手臂外侧,止于颞部。
主要作用是主管三焦经络,调节水液代谢,协调脏腑功能。
十一、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起于颞部,沿着头部经过外眼角,沿着颈部经过胸腹,止于脚背。
主要作用是主管胆经,调理消化,解毒。
十二、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起于脚背,沿着腿部内侧经过髌骨,沿着外生殖器经过腹股沟,止于大拇趾的内侧。
主要作用是主管肝经,调节血液循环,疏泄情志。
经络养生经络养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调整经络的通畅度和功能,达到保护身体健康的目的。
中医药调理五脏六腑让身体恢复平衡与健康
中医药调理五脏六腑让身体恢复平衡与健康中医药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医学,它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相互关联,只有保持各脏腑的平衡,才能获得身体健康。
通过中医药的调理,可以使五脏六腑达到平衡状态,进而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本文将介绍五脏六腑的基本概念,并探讨一些常见的中医药调理方法。
一、五脏六腑的基本概念中医将人体的五脏六腑视为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器官系统。
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指的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每个脏腑都有独特的功能,相互协调作用,共同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若其中某个脏腑出现功能紊乱,就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疾病。
二、中医药调理五脏六腑的方法1. 心:心主神明,是人体的统御中枢。
中医认为心与喜悦情绪关联紧密,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调理心脏可以采用中药材如黄芪、丹参等,辅以良好的心理调节方法,如瑜伽、冥想等。
2. 肝:肝主疏泄,调理肝脏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来实现。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同时摄入适量的新鲜蔬果,有助于维持肝脏的平衡状态。
3. 脾:脾主运化,是人体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
中医药调理脾脏除了注意饮食习惯外,还可以采用中药调理,如黄芪、党参等,以促进消化功能的正常运作。
4. 肺:肺主呼吸,是维持身体正常气息的关键。
调理肺脏可以采用中药材如百合、杏仁等,辅以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拳等,以促进呼吸系统的健康发展。
5. 肾:肾主藏精,是人体生殖与生长发育的基础。
保持肾脏的平衡可以通过中药调理,如枸杞子、山药等。
此外,适当的锻炼与运动也对肾脏的健康至关重要。
6.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这些腑主要负责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
中医认为,保持适度的饮食和饮水习惯,注重饮食营养的平衡,有助于维持这些腑的功能的正常运转。
三、结语中医药调理五脏六腑,是一种综合性的调理方法,通过平衡五脏六腑的功能,达到整体身体的健康目标。
本文简要介绍了五脏六腑的基本概念,并提供了一些常用的中医药调理方法。
中医调理五脏六腑顺序 中医教你如何调节五脏六腑
中医调理五脏六腑顺序中医教你如何调节五脏六腑一、中医养生五脏六腑如何调理一、五脏六字诀养生法我们都知道好听音乐是可以缓解人的疲劳,并且可以让人的心情变得更加的舒畅,所以说好听的声音是有利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并且我们也是可以通过发出声音来让我们的身体起到保健的作用哦。
六字诀是我国传统养生功法之一,通过“嘘、呵、呼、呬、吹、嘻”6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配合呼吸吐纳,可充分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从而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之目的。
特邀多位权威专家,教您学学这六字诀。
二、多念“嘘”字,护肝六字诀中的“嘘”字功是护肝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练养肝“嘘字功”,不仅可以养肝明目,还有助于治疗眼疾、肝虚、肝火旺、消化不良,以及缓解两眼干涩、头晕目眩等症状。
肝脏不好的人或者是肝脏的气血不足的人,一般都会经常出现头晕眼花的现象,再要么就是经常手脚不方便、抽经或者是眼睛歪了。
像这一类的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发声的方法来缓解这些症状。
1、口形:“嘘”字音xū。
发音吐气时,唇齿微开,嘴角后引,口唇微微用力拉“扁”,槽牙上下平对,中留缝隙,舌尖放平,舌体微微后缩,槽牙与舌边亦有空隙。
发声吐气时,气从槽牙间、舌两边的空隙中呼出体外。
2、做法:面朝东站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屈,头正颈直,含胸收腹,直腰拔背。
两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两手掌轻靠于大腿外侧。
全身放松,两眼睁开,平视前方年老体弱或因病不能立者,可改坐位。
两手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
吸气时,屈臂两手经胸腹前缓缓下落。
3、呼吸法:嘘完之后就可以开始调节您的气息即可,之后就可以改为正常的呼吸节奏了。
但是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
还是需要坚持用鼻子来吸气,嘴巴来吐气。
之后在来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让心情放松下来,最后慢慢的叩齿三十六下就可以了。
嘘气后调息的目的在于补养体内正气,促进生长。
嘘字功宜每天早晚各练一次,最好天天坚持。
三、多念“呵”字,补心“呵”字功是六字诀吐纳法的一种,比较适合夏季练习,有养心补心,提神醒脑的作用。
中医调理五脏六腑的方法
中医调理五脏六腑的方法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在调理过程中密切合作,维持人体的健康。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调理五脏六腑的方法。
一、调理肺脏肺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金脏”,其主要功能是呼吸、控制水液代谢和宣发气机。
常见的调理肺脏的方法有:1. 呼吸锻炼:每天花一些时间进行深呼吸和缓慢的呼吸,有助于改善肺功能。
2. 饮食调理:食用一些具有养肺作用的食物,如梨、花生、莲子等,可以滋养肺脏。
3. 中药调理:常用一些具有清热、润肺作用的中药,如银翘片、麦冬、杏仁等。
二、调理心脏心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火脏”,其主要功能是循环血液、控制情绪和记忆力。
以下是调理心脏的几种常见方法:1. 冥想放松:定期进行冥想,有助于放松大脑和心脏,减少焦虑和压力。
2. 运动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慢跑、跳舞等,可以增强心脏功能。
3. 心态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悲伤和愤怒,对心脏健康大有益处。
三、调理肝脏肝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木脏”,其主要功能是储藏血液、调节情绪和血液循环。
以下是调理肝脏的几种方法:1. 良好的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可以有效调理肝脏。
2. 饮食调理: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柠檬、橙子、葡萄等,有助于肝脏的排毒功能。
3. 调理情绪:避免过度情绪波动,可以通过运动、放松技巧等方式保持情绪稳定。
四、调理脾脏脾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土脏”,其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营养和产生血液。
以下是调理脾脏的几种方法:1. 饮食调理:少食多餐,避免过度进食,多摄入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煮熟的蔬菜等。
2. 中药调理:常用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中药,如党参、白术等,可以促进脾脏功能的恢复。
3. 合理运动: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脾脏的血液循环,提高消化能力。
五、调理肾脏肾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水脏”,其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液平衡和生殖机能。
以下是调理肾脏的几种方法:1. 多饮水:每天饮水量要足够,有助于促进肾脏的排毒功能。
五行经络养生 经络养生的方法
五行经络养生经络养生的方法五行经络养生经络养生的方法,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五行经络养生经络养生的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五行经络养生1胆经:让你头发黑亮胆经由臀部中点开始,沿大腿笔直下滑,至脚踝底端结束。
当胆汁分泌不足时,人体无法有效分解食物中的油脂,头发会显得油油的,在夏天尤其如此。
因此普康中医专家建议你每天用力敲打胆经,左右各200下,提高胆汁分泌速度,让头发健康、黑亮。
另外,敲胆经还能帮助大腿排出堆积在外侧的脂肪,让你放心穿短裙!2膀胱经:让你记性好膀胱经从头顶的百会穴开始,延至后背、臀部,于脚跟止。
一般中医认为,膀胱经真正的效力位置从腰间开始,因此你只要敲打下半身就够了。
经常敲打膀胱经,可改善脑部供血质量,刺激脑神经细胞活性,让你记忆力提高!下午15点到17点是膀胱经的运行时间,那时敲打,可有效减少“午乏”,让你的精力格外充沛!3胃经:让你脸色白里透红胃经从锁骨下开始,顺双乳,过腹部,到两腿正面,止于第四脚趾趾间。
面部供血主要靠胃经,颜面的光泽程度、皮肤的弹性都与胃经供血有关。
如果脸上突然起了皱纹,很可能是胃经的气血亏虚造成。
胃经的最佳敲打时间是早7点到9点,坚持敲打,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脸色白里透红,即使熬夜,也不会显得太憔悴!4大肠经:帮你排毒大肠经从鼻翼旁的迎香穴开始,经过脖子,贯穿手臂,止于食指指尖。
经常敲打大肠经,可清肠润胃,使你代谢通畅,有很强的排毒效果,使你皮肤滑润、口气清新!大肠经的作用时间是早5点到7点,建议你在早餐前敲打大肠经,以帮助身体代谢掉夜晚沉积于体内的毒素!经络养生的方法5三焦经:让你免疫力提高三焦经起于眼角鱼尾纹的生长处丝竹空穴,止于无名指之间。
中医经络养生学中三焦经是人体健康功能的总指挥,它能使各个脏腑顺利合作,步调一致,有些中医学家还将它等同于淋巴系统,可见其作用不一般。
经常敲打三焦经,能提高身体免疫力,让你不再小病连连!三焦经的运行时间是21:00到23:00,建议你敲打前尽量少喝水,三焦经还主管水液运行,体内水液沉积太多,会让你次日清晨感觉眼皮肿肿的!6心包经:让你吃不胖从乳头外侧一寸的天池穴开始,到中指指尖末端,为心包经。
全身14经络全套示范图
.~1.保心护主的安脉.心包经天池穴:按天池远离亚健康..天泉:腋下横纹两寸。
治疗胸痛、心悸、突然害怕等。
曲泽:肘横纹中点。
治疗很多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可以调治心血的供应。
保肝护肝的重要穴位郗门:从腕横纹到肘横纹是12寸,郗门穴在离腕横纹 5 寸处。
急救穴,治疗突发性的心绞痛。
按这个穴必然要用大拇指按住,尔后手段转动,才能揉到。
内关:治疗因心理压力大惹起的失眠等症状等,可调治心率。
大凌:在腕横纹的中间。
可治压力惹起的头痛,预防由于心血管淤阻产生的口臭等。
胃部不适找内关 .劳宫:是一个大补穴。
揉这个穴可使心情放松。
中冲:中指甲内侧。
可用指甲掐或用指节咯。
是泄心火的要穴,治口疮1.手少阴心经:调神理智的心脉..2.极泉穴:快乐生活,近离抑郁症的困扰.,在腋窝终点。
可以探查可否存心血管疾病。
预防心血管早期的疾病、可调心律,治疗两肋疼。
方法:用大拇指点按极泉穴尔后拨动一下小筋,就会有电麻感(通的)痛而不麻(血管有淤阻)不痛不麻(供血不足)预防心梗、心绞痛3.青灵穴:今后远离止痛药.4.少海穴:肘横纹边缘处。
是心经的合穴。
合治内腑对心脏的调治很好。
属水(水在五行中是属肾)多梦叫心肾不交,就会造成五心烦热,扎实不下来。
可调治心脏,交通心肾,减缓心律,降低血压。
5、灵道穴 : 腕横纹下 1.5 寸贴着骨头揉:防治心脏早搏,心跳过速、心烦躁上火、慢性心脏病,减缓心律,宁静心神。
对慢性心脏病的人特别重要。
6、阴郗穴:腕横纹上 0.5 寸。
手脚心发热、出汗,中医讲五心烦热,睡不扎实、起夜,其实尿也不多(小便頻数)穴位在骨缝中间,点按要往里掐。
7.神门穴:在掌横纹上凹陷处。
穴位深。
可用大拇指指节搁它。
就是安放心神的门户。
增强睡眠。
是原穴属土,火(心脏)生土(脾)把心脏烦热过多的气血补到脾胃上去。
增加了消化能力,安神了同时也把心火泻掉了。
还可防范老年痴呆。
一安放心神增强睡眠,泻心火。
二增强胃动力。
三防老年痴呆。
四治疗晕车。
(完整word版)黄帝内经-五脏六腑养生法
调五脏,养六腑,百病从此不再生(1)五脏六腑是中医独有的概念,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和本源,无论是养生还是疗疾都无外乎是对五脏六腑的调养。
比如说季节养生强调“顺四时适寒暑”,治病疗疾依靠药物性味的寒热温凉,最终落在实处,所调的养的还是五脏六腑。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就是一个以五脏六腑为核心的有机整体,脏腑关系着人的生、长、壮、老。
凡是人体有了病,无论大小,不管轻重缓急,都和五脏六腑有着密切关系。
无论是风邪外感,还是情志内伤,只要殃及脏腑令其功能失调,疾病也就随之上身。
人的健康是由里及表的,只有脏腑平衡,气血精津才能充盈畅达,身体才能健康安泰。
中医之脏腑不同于西医,是指广义上的心、肝、脾、肺、肾及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等几大系统。
一脏与一腑相对应,一阴一阳互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
五脏的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与化生生命所需的精微物质;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容纳水谷与传化糟粕。
只有五脏六腑各司其职,才能确保气血精津运输畅达,水液糟粕各行其道。
要想调养五脏六腑就应该真正了解其好恶,而不能只缘其在此身中,就不识庐山真面目。
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和神志,是五脏六腑之主,心神明则脏腑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心的功能正常则气血健旺、精神饱满、神清志明;小肠主化物而分清泌浊,其功能运行正常,能将水谷所化的精微物质上达于脾进而运输周身,将无用的水液和糟粕下输于膀胱和大肠。
心与小肠相表里,二者经脉相连,气血相通,所以二者在生理与病理上相互影响,只有二者同调,相互兼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保持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肝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掌管着人体各部分的血量分配,有“血海”之称。
若肝脏功能异常,就会导致血液调配失常,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所以养肝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
肝与胆相表里,肝为阴,是里主内;胆为阳,是表主外,故治胆的病要调肝,肝病同样也要利胆。
脾与胃相表里,二者同为人的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脾主运输和消化,一方面将水谷精微运输全身以维持生命,另一方面也管理着体内水液的运输。
中医养生的五大经络养生法教你如何通过经络调理身体
中医养生的五大经络养生法教你如何通过经络调理身体在中医养生中,经络是一种重要的理论基础。
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一种能量通道,通过经络可以调理身体、保持健康。
下面将介绍中医养生的五大经络养生法,教你如何通过经络调理身体。
一、按摩经络按摩是经络养生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通过按摩可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的流通,调理脏腑功能。
按摩常用的穴位有百会、风池、涌泉等,可以用拇指、食指按摩这些穴位。
按摩的手法应该温柔而有力度,可以用缓慢的转动、揉捏、按压等手法,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
二、经络散热经络散热是通过外界的刺激来促进经络疏通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经络散热方法有热敷、拔罐等。
热敷可以用温水袋来进行,将温水袋放在经络区域,让热力渗透到经络中,促进经络通畅。
拔罐则是用罐子在皮肤上创造负压环境,通过吸附力促进气血运行,改善经络功能。
三、经络运动经络运动是通过身体的运动来促进经络的流通。
常用的经络运动有太极拳、气功等。
太极拳是一种养生功法,通过慢节奏的动作和调整呼吸,可以刺激和加强经络的运行。
气功也是一种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理经络的方法,比如五禽戏、八段锦等,可以促进体内的气血运行,维护身体健康。
四、饮食调理通过饮食来调理经络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中医理论,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性味,可以滋补身体,调理经络。
比如,葡萄有活血通经的作用,可以帮助经络通畅;黄豆有补气养血的效果,可以滋养经络。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选择适合的食物,保持经络的健康运行。
五、情志调节情志调节也是中医养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情志的不稳定会影响经络的运行,导致气血的阻滞。
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可以促进经络的畅通。
可以适当的进行放松活动,比如听音乐、阅读、散步等,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经络的调理和身体的健康。
通过以上五大经络养生法,可以帮助我们调理经络,增强体质,保持身体的健康。
不过,在进行经络养生时,需要注意个人的体质状况,避免过度使用某些方法,以免适得其反。
人体十二条经络全图
十二经络要穴目录一、手太阴肺经 (1)肺经的要穴 (1)二、手阳明大肠经 (3)大肠经的要穴 (3)三、足阳明胃经 (5)胃经的要穴 (5)四、足太阴脾经 (7)脾经的要穴 (7)五、手少阴心经 (9)心经的要穴 (9)六、手太阳小肠经 (11)小肠经的要穴 (11)七、膀胱经 (13)膀胱经的要穴 (13)八、足少阴肾经 (15)肾经的要穴 (15)九、手厥阴心包经 (18)心包经的要穴 (18)十、手少阳三焦经 (20)三焦经的要穴 (20)十一、足少阳胆经 (22)胆经的要穴 (22)十二、足厥阴肝经 (24)肝经的要穴 (24)十三、揉穴的诀窍及说明 (26)十四、身体经络时间表 (26)十二条经络一、手太阴肺经肺主咳喘、心烦、掌中热。
肺经的要穴1.中府穴胸骨中旁开六寸处。
中府指中气之府。
中气指脾肺之气。
中府穴是脾肺之气汇聚之处,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
2.天府穴液横纹下三寸。
古人找此穴方法,在鼻子上点一墨点,手平行与地用头去触胳膊,胳膊上有黑点处即是天府穴。
鼻气通于天,肺开窍于鼻,因此也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
3.尺泽穴肘横纹外侧边上。
尺——暗指肾,泽——雨露,即是补肾的穴位,肺经属金,尺泽是金中的水穴,水是指肾,所以这指金生水。
肾虚会上实下虚,气都淤上边来了,揉此穴有降逆气的作用,降逆所即可治高血压、哮喘。
4.孔最穴腕横纹上七寸,肺经上的郄穴(郄穴治急性病),穴位较深。
主管所有的毛孔,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
对感冒汗不出或开热不出汗,可起发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嗽、急性的咽喉痛。
5.列缺穴两手虎口相对,食指下边的凹陷处。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处感风寒引起的头疼,治落枕,头项寻列缺,即头脖子方面有病找列缺。
6.经渠穴桡骨头(桡骨茎突)凸起处外侧边缘。
侧象向外推按。
治咳嗽的要穴,虚寒或肺热引起的咳嗽。
7.太渊穴腕横纹边外侧,穴位较深,用大拇指硌此穴较好。
是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针灸中的五脏六腑与脏腑调理
针灸中的五脏六腑与脏腑调理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以其独特的治疗效果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
在针灸理论中,五脏六腑是至关重要的概念,它们与脏腑调理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针灸与五脏六腑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针灸来进行脏腑调理。
一、五脏六腑与针灸五脏六腑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它们是人体内部重要的组织和器官。
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而六腑则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
每个脏腑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相应的经络系统。
在针灸中,不同的经络与脏腑相连,并在身体表面形成了一系列的穴位。
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通过刺激位于手腕内侧的“内关”穴位,可以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心脏病症状。
二、针灸脏腑调理的原理针灸脏腑调理的原理源于中医理论的思想,即“脏腑为体,经络为用”。
脏腑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人体功能的核心,而经络则被视为信息传递的通道。
通过针灸穴位来调节经络,从而影响脏腑的功能,进而达到调理和治疗的效果。
在针灸调理脏腑时,针刺的位置、深浅、时间和刺激方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针刺的位置要准确穴位,并根据具体的脏腑功能调节需求选择相应的穴位。
深浅和时间的掌握需要根据脏腑功能的具体情况以及患者的体质来决定。
刺激方式可以通过手法的轻重、快慢、拔插等来调整脏腑的功能。
三、常见的针灸脏腑调理1. 心脏调理心脏是五脏之首,它的功能与情绪、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密切相关。
通过针灸调理心脏,可以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心律不齐、心悸、心绞痛等症状。
常用的穴位包括“内关”、“神门”等。
2. 肝脏调理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器官,同时也与情绪、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等方面密切相关。
通过针灸调理肝脏,可以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改善情绪波动、调节血液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
常用的穴位包括“太冲”、“行间”等。
3. 脾脏调理脾脏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同时也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通过针灸调理脾脏,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增强免疫力,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中医教你按摩手指,祛除百病
中医教你按摩手指,祛除百病中医教你按摩手指、手掌对应的人体器官和五脏六腑据中医经络学说,人的五指指尖各有经穴,而且分别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有一个指尖感到特别疼痛时,表示与此经穴相关的内脏已有了某种毛病。
反过来讲,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了某种毛病,也可以通过按摩手指来治疗。
我国中医认为人体有很多的穴位,不同的穴位掌管着人体不同的器官功能,如果是对于这些穴位进行按摩刺激的话对于保养身体有非常好的作用,而人体穴位比较多的除了足底就是手指,手指的穴位非常丰富因此经常按摩有很多的作用,具体手指穴位按摩有什么作用您可以看些本文的详细介绍。
人体经络一旦被堵塞,气血便会受阻,内脏也会失衡,长期累积会形成疾病。
十二经脉的起点和终点都在身体末梢,其中有六条走到双手,停在十根指头。
手心上有三条阴经走到大拇指、中指、小拇指;手背上则有三条阳经走到食指、无名指、小拇指,而另外六条通达脚趾的经脉也可以透过相似的经气,在手上得到表里的对应。
连接手指的六条经络及其相应经气为:大拇指的少商穴对应肺、脾;食指的商阳穴对应大肠、胃;中指的中冲穴对应心包、肝;无名指的关冲穴对应三焦、胆;小指的少泽穴对应心、肾;少冲穴对应小肠、膀胱。
《黄帝内经·灵枢》中,将井穴喻为水之源头,是人体精气所出的部位,认为其对于调节脏腑、气血、经脉之气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井穴有清热、醒脑、安神的作用,中医会通过放血、针灸达到治疗效果,一般人平时可通过按摩井穴来保养身体,精神不济时,按摩十指井穴也能活络脏腑、重拾元气。
按摩的步骤是:依次按压指甲两侧,然后捏紧指甲上方的指头,接着揉压指甲根部的指头,每个手指按摩约20秒。
按摩完十指只需3分钟左右,就能使手部井穴得到有效刺激。
此外,指节上也有直接对应五脏六腑的穴位。
空闲时随意按按各个指关节,或用热水杯热敷,也能让身心更为舒畅。
知道了手指穴位按摩具有消除疲劳的作用,对于经常坐在办公室的人来说,如果是您感觉到肩酸腰痛的话,不妨按照上述的按摩方法来按摩一下手指,相信对于改善您的疲劳状态很有帮助,另外也提醒您在按摩手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找准穴位,如果是穴位不对的话则按摩是什么效果都起不到的。
中医经络学说如何调理五脏六腑
中医经络学说如何调理五脏六腑中医经络学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一个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经络的气血运行,能够影响和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
了解如何运用经络学说来调理五脏六腑,对于维护身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经络是什么呢?简单来说,经络就像是人体内部的高速公路,气血在这些道路上流动,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同时也带走代谢废物。
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是主干道,络脉则像分支小路,它们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遍布全身的网络。
五脏六腑与经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说,心经与心脏相对应,肝经与肝脏相对应,肺经与肺脏相对应等等。
当五脏六腑功能正常时,经络中的气血运行通畅;而当五脏六腑出现问题时,经络也会出现相应的气血阻滞或失调。
那么,如何通过经络学说来调理五脏六腑呢?首先是按摩。
按摩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比如按摩内关穴,这个穴位位于手腕内侧,距离手腕横纹约三指宽的中央,它与心包经相连。
经常按摩内关穴可以调理心脏功能,缓解心慌、心悸等症状。
再比如,按摩足三里穴,这个穴位在小腿外侧,膝盖下四指宽的位置,它与胃经相关。
按摩足三里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题。
除了按摩,针灸也是常用的调理方法。
针灸通过针刺穴位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
例如,对于肝气郁结导致的情绪抑郁、胸闷等症状,可以针刺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是肝经上的重要穴位。
通过针刺太冲穴,可以疏解肝气,缓解不适。
拔罐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拔罐能够通过负压作用,促进经络气血的流通。
比如在背部的膀胱经上拔罐,可以调理与膀胱经相关的脏腑功能,如肾脏、膀胱等。
运动同样能够对经络起到调理作用。
像太极拳、八段锦这类传统的运动方式,动作舒缓,注重身体的舒展和经络的拉伸,可以促进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从而达到调理五脏六腑的效果。
在饮食方面,根据五脏六腑与经络的关系进行调理也很重要。
人体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十二经络
人体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十二经络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
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
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
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
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
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
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
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
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
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
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
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
中医基础知识掌握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调理
中医基础知识掌握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调理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强调身心的相互关系与平衡。
中医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对五脏六腑的了解以及如何调理它们。
本文将介绍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调理方法,帮助读者了解中医基础知识。
一、五脏六腑功能1. 心脏:中医认为心脏主管血液循环,同时与情绪、记忆、激情和睡眠等方面有关。
调理心脏的方法包括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运动、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及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等。
2. 肺脏:肺脏是呼吸系统的关键器官,同时也与皮肤和情绪有关。
中医认为肺脏主要功能是呼吸并控制气机。
调理肺脏的方法包括保护好呼吸道、保持正常的呼吸节奏、多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加氧气摄入量等。
3. 脾脏:脾脏是中医认为对消化和吸收有重要作用的器官。
调理脾脏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以及减少食用寒凉食物等。
4. 肝脏:肝脏是中医认为掌控情绪与气血畅通的重要器官。
调理肝脏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适当运动、避免暴饮暴食以及避免过度饮酒等。
5. 肾脏:肾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人体的根本之源,掌管生长、发育和繁殖。
调理肾脏的方法包括保持适当的水平活动、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补充水分以及避免熬夜等。
6. 胃和小肠:胃和小肠是消化系统中的关键部位,负责分解和吸收食物。
调理胃和小肠的方法包括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进食以及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等。
二、调理五脏六腑的方法1. 饮食调理:在中医理论中,饮食是调理五脏六腑的重要方面。
适宜的饮食可以增加机体的营养摄入,同时也可以帮助平衡五脏六腑的功能。
对于不同的脏腑,需要遵循相应的饮食原则,例如,对于肝脏,应该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用清淡的蔬菜水果。
2. 中草药调理:中草药是中医调理五脏六腑的传统方法之一。
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功效,可以帮助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
常用的中草药包括黄芪、当归、枸杞等。
使用中草药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咨询中医医师的建议。
十二经络养生技巧
十二经络养生技巧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的一种能量流动系统,负责传输气血和调节脏腑功能。
经络的通畅与否对人体的健康和养生非常重要。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十二经络的养生技巧,帮助大家保持身体健康。
1.足太阳膀胱经:可以穴位按摩来舒缓背部疼痛和调节膀胱功能。
按摩脊柱两侧的“臀肺俞”和“脾俞”穴,可以缓解背部不适和改善膀胱问题。
2.足阳明大肠经:可以进行腹部按摩来促进大肠蠕动和消化功能。
沿着腹部中线按摩,可以缓解便秘和帮助排毒。
3.手太阳小肠经:可以按摩手臂的“四白”穴位来舒缓手臂疼痛和调节消化功能。
4.手阳明胃经:可以进行胃部按摩来促进消化和缓解胃部不适。
在胃部的中心位置,用手掌按摩并轻轻按压,可以帮助胃气运行。
5.足少阳胆经:可以按摩头部的“足三里”穴位来缓解头痛和改善胆囊功能。
用手指轻轻按压太阳穴和头部两侧的“风池”穴,可以舒缓头痛和放松神经。
6.足少阴肾经:可以按摩腰部的“命门”穴位来促进肾脏功能和益肾养血。
用手指按摩腰部两侧的腰骶部,可以缓解腰酸背痛和改善肾脏问题。
7.手少阴心经:可以按摩胸部的“心俞”穴位来促进心脏功能和舒缓心悸。
用手掌按摩胸骨上方的穴位,可以改善心血不足和心悸。
8.手厥阴心包经:可以进行胸部按摩来促进心包的循环和缓解胸闷。
用手掌按摩胸骨两侧的穴位,可以促进心包的气血流动。
9.足厥阴肝经:可以进行足部按摩来缓解肝气不舒畅和改善睡眠。
用手指按摩足部的“太冲”和“行间之穴”,可以促进肝气的平衡和舒缓情绪。
10.足少阴脾经:可以进行腹部按摩来促进脾胃功能和消化吸收。
用手指按摩腹部中下方的穴位,可以缓解消化不良和调节脾胃功能。
11.手厥阴心包经:可以按摩手臂内侧的穴位来缓解手臂疼痛和改善心血管功能。
用手指按摩手腕内侧的穴位,可以舒缓手臂酸痛和促进心血流通。
12.手少阳三焦经:可以进行手臂按摩来促进三焦功能和改善头晕目眩。
用手指按摩手臂的外侧,可以改善身体不适和调节三焦功能。
经络调理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经络调理养生的方法有哪些身体经络不通就容易出现身体疼痛、失眠、耳鸣、怕冷等症状,那么,经络调理养生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经络调理养生的方法经络调理养生的方法1、升温是疏通经络最有效的方法身体内寒湿重时,就如面对一块因冷而冻住的土地,你用按摩和针刺的方法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只有“大地”回暖,河流化冰,土地解冻,河流才会通畅,土地才会松软、透气。
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只要身体内寒湿重,身体内所有的管道就会因冷而收缩,身体内的肌肉、组织也会遇冷而板结。
这时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对治疗各种疾病效果甚微,而且只能暂时缓解,复发率非常高。
遇到这类情况时,就要同时学会为身体升温、排寒湿的技巧,才能让身体内全面化冻,各种管道自然畅通。
经络调理养生的方法2、轻揉耳轮通肾气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1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中医认为全身精气有各脏器收集后交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布满了全身穴位,所以按摩耳朵不仅能健肾,还能打通全身穴位。
经络调理养生的方法3、梳头促进血循环用手指或木梳从额头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晨起梳头为最佳。
人体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如同针灸的刺激,可以促进头部血流,疏通经络。
经络调理养生的方法4、针灸按摩针灸按摩可帮助打通任督二脉和十二正经。
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
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经络调理养生的方法5、莲花坐活动韧带坐时,屈左腿,将左脚的脚背放在右大腿的腹股沟处,双手放在左膝盖上,轻柔地做上下弹性运动数次,使之接触地面;然后换右脚。
坚持运动能有助于活动人体多处韧带,使腿、腹、胸、颈部等肌肉得到充分伸展,保持经络畅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经络帮你调节五脏六腑,与你分享中医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的秘诀是什么?中医养生的高招是什么?这些,我们都可即将一一为你揭秘。
不要以为中医的各种调理方法就会让人云里雾里看不清,其实通过切实的按摩痛经络,立马就能让你感受到效果。
人体经络与中医养生
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连接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网线和桥梁,也是我们通过体表来医治内脏的“长臂触手”。
经络由经和络组成,经就是干线,络就是旁支。
人体有12条主干线,也叫做“十二正经”,还有无数条络脉,经和络纵横交错,在人体里构成了一张大网。
经络内联脏腑,外接四肢百骸,可以说身体的各个部位,脏腑器官、骨骼肌肉、皮肤毛发,无不包括在这张大网之中。
通过正确运用经络穴位自疗方法,我们可以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但是穴位众多,如何选取?穴有五行,如何搭配?穴有补泻,如何操作?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指点迷津。
全身主要经络12条,再加上奇经八脉,共有360多个穴位,听起来就会让人望而却步、无从下手。
其实,我们需要掌握的穴位总共也不过20多个。
每天记住两个,十几天也就都烂熟于心了。
而通过点揉或其他中医疗法刺激这20多个穴位,在养生防病方面却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下面我就重点介绍一下心包经、胆经、脾经、肾经、胃经和肺经上的有关穴位。
▲为心脑血管保驾护航的心包经
心包经在经络图上显示为从胸走向手,起于乳头外一寸天池穴,止于中指指甲旁的中冲穴,左右各9个穴位。
心包经主治“手心发热,心跳不安,胸闷心烦,喜笑不休,臂肘屈伸不利”。
现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与心脏、心血管有关的疾患。
下面就选几个心包经的常用穴,和大家细致地探讨一下。
曲泽穴:在肘横纹上,此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合穴,合属水,水能养木,又可去火,可用来以水灭火,以水涵木,以缓解木旺强直、肝火过盛,所以最善治痉挛性肌肉收缩、手足抽搐以及心胸烦热、头昏脑涨等“肝风内动”之症,即现代医学所称的冠心病、高血压等。
郄门穴:在腕横纹上5寸,郄穴在经络中具有特殊功效,专门用于*。
每条经都有一个郄穴,如胃经的郄穴是梁丘,膀胱经的郄穴是金门,心包经的郄穴为郄门。
当突发胃痛时可揉梁丘,若急性腰痛就点金门,当心绞痛时点揉郄门穴可缓解症状。
内关穴:在腕横纹上2寸。
历来医家都把内关穴当成万能穴,为治疗心、胸、肺、胃等疾患的要穴。
据我的经验,此穴镇静安神的效果不错,可用于治疗心慌失眠;还有止呕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晕车。
大陵穴:此穴善治口臭,口臭源于心包经积热日久,灼伤血络,或由脾虚湿浊上泛所致。
大陵穴最能泻火祛湿。
很多报道说大陵穴治疗足跟痛效果不错,您不妨一试,但我觉得点揉手掌根部与足跟相对应部位的痛点效果更佳(可在手掌根部仔细点揉探查一下),左脚跟痛就点揉左手掌根,右脚跟痛则点揉右手掌根。
此外,心包经的“劳宫”穴,我曾解释为“劳累了以后去宫殿休息”,以强调这个穴最补心血。
▲胆经上的五大“英雄之穴”
胆经是一条穴位众多的经络,左右两侧各有44个穴位,起于眼外角旁的瞳子髎,止于第四脚趾趾甲外侧的足窍阴。
胆经上特效穴很多,可谓群英荟萃,下面先选出5位“精英”,详解一番。
风池穴:此穴为风邪窝积之处,所以只要我们经常刺激此穴,那么风邪就没有藏身之所了。
常揉风池穴,可预防和调治由风邪引起的众多疾病,如感冒头痛、小儿抽动症、帕金森症等。
但风池的功效远不止这些,对头面五官的疾病,如鼻炎、眼疾、耳鸣、牙痛、面部神经麻痹都可通过刺激它得到改善,尤其是青少年的近视眼,风池穴为特效穴。
之所以没能显示出其应有的功用,主要在于取穴不准,点按无力,且用力方向不对。
此穴在后颈部,当枕骨之下入发际陷中,大致与耳垂平。
用拇指或食、中、无名三指向鼻根方向用力点按,点按时闭眼效果更佳。
通常按此穴1分钟,马上会感到眼睛明亮,神清气爽。
另外,此穴还是奇经八脉中的阳跷脉的终止穴,阳跷脉起于足跟,主管下肢运动,所以风池穴还是治疗足跟痛的要穴。
足少阳胆经
肩井穴:凹陷深处为井,此穴在肩膀上较深的凹陷中。
右手随意搭在左肩上,右拇指贴于颈左侧,右中指尖下即为此穴。
此穴最善通经活络,消肿散结,善治“不通则痛”之症,对偏头痛、胃脘痛、乳房疼痛有即时缓解之效。
另外,肩井穴善治牙痛,若与大肠经的合谷穴同时按压,通常在30秒内,止痛效果就很明显。
另外,拿捏肩井穴还可缓解坐骨神经痛,正所谓“下病上治”,若能同时用肘尖按揉臀部胆经的环跳穴,效果更佳。
风市穴:此穴最好找,直立,手自然下垂于两腿外侧,中指尖处即为此穴。
此穴可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而且还有安神之功效,用按摩棒稍重一些点按此穴1分钟便会产生睡意,对改善失眠有很好的效果。
在风市穴下2寸,有个穴叫中渎。
中渎穴是治疗胆结石、胆囊炎及胆绞痛的要穴。
此处肌肉较厚,穴位较深,建议用四指关节尖来敲打,效果更佳。
阳陵泉穴:在膝盖下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此穴为胆经之合穴,善治胆囊之病,对嘴苦之症有特效。
可通过刺激阳陵泉穴来改善肋间神经痛、肩肘关节痛、急性腰扭伤、妇女月经不顺、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征等症。
刺激阳陵泉穴,可舒肝解郁,常与著名的“消气穴”太冲合用,功效更为明显。
▲治疗一切慢性病的关键就是健脾
在中医理论中,脾的功能非常巨大,被称为“后天之本”。
运用健脾的方法,可以迅速增长人体的气血,为防病治病储备能量。
在饮食上,我们已经知道了健脾最快的是山药薏米芡实粥、红枣牛肉、四季豆。
另外我们还可选中成药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
此外,还可以随时随地按摩我们的脾经,这条经有许多非常有用的穴位。
下面我就把主要的穴位一一道来。
隐白穴最善止血;大都穴善治脾虚大便无力,心中有火无食欲:
公孙穴为八脉交会穴。
是治妇科痛的要穴;
血海穴能治各种与血有关的疾病;
三阴交穴是生殖病专穴,地机穴是治糖尿病必选穴位;
阴陵泉穴专祛湿毒,商丘穴最善消炎。
隐白穴(井木穴):在足大趾趾甲根的内侧角。
脾经属土,木穴通肝。
脾统血,肝穴最善止血。
像子宫出血、月经过多、崩漏等,都可选用此穴。
通常可用艾条灸一灸,在穴位上距皮肤1 ̄2厘米处,灸至皮肤发红为度。
此法还可治疗小儿因肚子不舒服引起的夜啼不止,但要注意灸的时间要短些,以免起泡。
常揉此处还可防止流鼻血,对过敏性鼻炎也有辅助疗效。
大都穴(荣火穴):在足大趾关节后内侧陷中,脾经属土,火能生土,所以此穴为本经母穴。
善治脾虚大便无力,心中有火不欲食,以及缺钙引起的腰痛、腿抽筋等。
公孙穴(脾经络穴):此穴也为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冲脉为妇科主脉,所以公孙是治疗妇科诸症(如痛经、不孕、崩漏)的要穴。
此穴是脾经络穴,脾胃相表里,所以一穴可治脾胃两经之病。
胃痛、胃胀、胃下垂,都可按公孙穴取效。
就连胃经头痛(眉棱骨痛),揉此穴也有很好的效果。
血海穴:屈膝,在髌骨内上缘2寸。
血海穴是妇科最常用穴位之一,能通治各种与血有关的疾病,不管是出血、淤血,还是贫血、血不下行,都可选用此穴。
此穴还有一特殊功效,专能止痒,取艾条或香烟灸此穴2分钟,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脾经其他的穴位也都“身怀绝技”,如三阴交是生殖病专穴,地机穴是治糖尿病必选穴位,阴陵泉专祛湿毒,商丘穴最善消炎等。
广州药王谷公司推出的【药油中医经络养生产品】,可提供养生药油OEM代工。
药油经络养生是一种标本兼治,辩证施泡,集中医理、法、方、药为一体,主辅产品配套完善,调理功效突出的创新型经络调理养生疗法。
产品差异化特性鲜明、调理效果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