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帮你调节五脏六腑,与你分享中医养生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经络帮你调节五脏六腑,与你分享中医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的秘诀是什么?中医养生的高招是什么?这些,我们都可即将一一为你揭秘。不要以为中医的各种调理方法就会让人云里雾里看不清,其实通过切实的按摩痛经络,立马就能让你感受到效果。

人体经络与中医养生

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连接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网线和桥梁,也是我们通过体表来医治内脏的“长臂触手”。经络由经和络组成,经就是干线,络就是旁支。人体有12条主干线,也叫做“十二正经”,还有无数条络脉,经和络纵横交错,在人体里构成了一张大网。经络内联脏腑,外接四肢百骸,可以说身体的各个部位,脏腑器官、骨骼肌肉、皮肤毛发,无不包括在这张大网之中。通过正确运用经络穴位自疗方法,我们可以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但是穴位众多,如何选取?穴有五行,如何搭配?穴有补泻,如何操作?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指点迷津。

全身主要经络12条,再加上奇经八脉,共有360多个穴位,听起来就会让人望而却步、无从下手。其实,我们需要掌握的穴位总共也不过20多个。每天记住两个,十几天也就都烂熟于心了。而通过点揉或其他中医疗法刺激这20多个穴位,在养生防病方面却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下面我就重点介绍一下心包经、胆经、脾经、肾经、胃经和肺经上的有关穴位。▲为心脑血管保驾护航的心包经

心包经在经络图上显示为从胸走向手,起于乳头外一寸天池穴,止于中指指甲旁的中冲穴,左右各9个穴位。心包经主治“手心发热,心跳不安,胸闷心烦,喜笑不休,臂肘屈伸不利”。现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与心脏、心血管有关的疾患。下面就选几个心包经的常用穴,和大家细致地探讨一下。

曲泽穴:在肘横纹上,此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合穴,合属水,水能养木,又可去火,可用来以水灭火,以水涵木,以缓解木旺强直、肝火过盛,所以最善治痉挛性肌肉收缩、手足抽搐以及心胸烦热、头昏脑涨等“肝风内动”之症,即现代医学所称的冠心病、高血压等。

郄门穴:在腕横纹上5寸,郄穴在经络中具有特殊功效,专门用于*。每条经都有一个郄穴,如胃经的郄穴是梁丘,膀胱经的郄穴是金门,心包经的郄穴为郄门。当突发胃痛时可揉梁丘,若急性腰痛就点金门,当心绞痛时点揉郄门穴可缓解症状。

内关穴:在腕横纹上2寸。历来医家都把内关穴当成万能穴,为治疗心、胸、肺、胃等疾患的要穴。据我的经验,此穴镇静安神的效果不错,可用于治疗心慌失眠;还有止呕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晕车。

大陵穴:此穴善治口臭,口臭源于心包经积热日久,灼伤血络,或由脾虚湿浊上泛所致。大陵穴最能泻火祛湿。很多报道说大陵穴治疗足跟痛效果不错,您不妨一试,但我觉得点揉手掌根部与足跟相对应部位的痛点效果更佳(可在手掌根部仔细点揉探查一下),左脚跟痛就点揉左手掌根,右脚跟痛则点揉右手掌根。

此外,心包经的“劳宫”穴,我曾解释为“劳累了以后去宫殿休息”,以强调这个穴最补心血。

▲胆经上的五大“英雄之穴”

胆经是一条穴位众多的经络,左右两侧各有44个穴位,起于眼外角旁的瞳子髎,止于第四脚趾趾甲外侧的足窍阴。胆经上特效穴很多,可谓群英荟萃,下面先选出5位“精英”,详解一番。

风池穴:此穴为风邪窝积之处,所以只要我们经常刺激此穴,那么风邪就没有藏身之所了。

常揉风池穴,可预防和调治由风邪引起的众多疾病,如感冒头痛、小儿抽动症、帕金森症等。但风池的功效远不止这些,对头面五官的疾病,如鼻炎、眼疾、耳鸣、牙痛、面部神经麻痹都可通过刺激它得到改善,尤其是青少年的近视眼,风池穴为特效穴。之所以没能显示出其应有的功用,主要在于取穴不准,点按无力,且用力方向不对。此穴在后颈部,当枕骨之下入发际陷中,大致与耳垂平。用拇指或食、中、无名三指向鼻根方向用力点按,点按时闭眼效果更佳。通常按此穴1分钟,马上会感到眼睛明亮,神清气爽。另外,此穴还是奇经八脉中的阳跷脉的终止穴,阳跷脉起于足跟,主管下肢运动,所以风池穴还是治疗足跟痛的要穴。

足少阳胆经

肩井穴:凹陷深处为井,此穴在肩膀上较深的凹陷中。右手随意搭在左肩上,右拇指贴于颈左侧,右中指尖下即为此穴。此穴最善通经活络,消肿散结,善治“不通则痛”之症,对偏头痛、胃脘痛、乳房疼痛有即时缓解之效。另外,肩井穴善治牙痛,若与大肠经的合谷穴同时按压,通常在30秒内,止痛效果就很明显。另外,拿捏肩井穴还可缓解坐骨神经痛,正所谓“下病上治”,若能同时用肘尖按揉臀部胆经的环跳穴,效果更佳。

风市穴:此穴最好找,直立,手自然下垂于两腿外侧,中指尖处即为此穴。此穴可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而且还有安神之功效,用按摩棒稍重一些点按此穴1分钟便会产生睡意,对改善失眠有很好的效果。

在风市穴下2寸,有个穴叫中渎。中渎穴是治疗胆结石、胆囊炎及胆绞痛的要穴。此处肌肉较厚,穴位较深,建议用四指关节尖来敲打,效果更佳。

阳陵泉穴:在膝盖下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此穴为胆经之合穴,善治胆囊之病,对嘴苦之症有特效。可通过刺激阳陵泉穴来改善肋间神经痛、肩肘关节痛、急性腰扭伤、妇女月经不顺、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征等症。刺激阳陵泉穴,可舒肝解郁,常与著名的“消气穴”太冲合用,功效更为明显。

▲治疗一切慢性病的关键就是健脾

在中医理论中,脾的功能非常巨大,被称为“后天之本”。运用健脾的方法,可以迅速增长人体的气血,为防病治病储备能量。

在饮食上,我们已经知道了健脾最快的是山药薏米芡实粥、红枣牛肉、四季豆。另外我们还可选中成药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此外,还可以随时随地按摩我们的脾经,这条经有许多非常有用的穴位。下面我就把主要的穴位一一道来。

隐白穴最善止血;大都穴善治脾虚大便无力,心中有火无食欲:

公孙穴为八脉交会穴。是治妇科痛的要穴;

血海穴能治各种与血有关的疾病;

三阴交穴是生殖病专穴,地机穴是治糖尿病必选穴位;

阴陵泉穴专祛湿毒,商丘穴最善消炎。

隐白穴(井木穴):在足大趾趾甲根的内侧角。脾经属土,木穴通肝。脾统血,肝穴最善止血。像子宫出血、月经过多、崩漏等,都可选用此穴。通常可用艾条灸一灸,在穴位上距皮肤1 ̄2厘米处,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此法还可治疗小儿因肚子不舒服引起的夜啼不止,但要注意灸的时间要短些,以免起泡。常揉此处还可防止流鼻血,对过敏性鼻炎也有辅助疗效。

大都穴(荣火穴):在足大趾关节后内侧陷中,脾经属土,火能生土,所以此穴为本经母穴。善治脾虚大便无力,心中有火不欲食,以及缺钙引起的腰痛、腿抽筋等。

公孙穴(脾经络穴):此穴也为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冲脉为妇科主脉,所以公孙是治疗妇科诸症(如痛经、不孕、崩漏)的要穴。此穴是脾经络穴,脾胃相表里,所以一穴可治脾胃两经之病。胃痛、胃胀、胃下垂,都可按公孙穴取效。就连胃经头痛(眉棱骨痛),揉此穴也有很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