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 RC正弦波振荡器带实验数据

合集下载

RC正弦波振荡器设计实验

RC正弦波振荡器设计实验

综合设计 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与测试一.实验目的1. 掌握运用Multisim 设计RC 振荡电路的设计方法 2. 掌握RC 正弦波振荡器的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3. 熟悉RC 正弦波振荡器的调试方法4. 观察RC 参数对振荡器的影响,学习振荡器频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正弦波振荡电路中,一要反馈信号能够取代输入信号,即电路中必须引入正反馈;二要有外加的选频网络,用以确定振荡频率。

正弦波振荡的平衡条件为:..1AF = 起振条件为..||1AF > 写成模与相角的形式:..||1AF = 2A F n πψ+ψ=(n 为整数) 电路如图1所示:1. 电路分析RC 桥式振荡电路由RC 串并联选频网络和同相放大电路组成,图中RC 选频网络形成正反馈电路,决定振荡频率0f 。

1R 、f R 形成负反馈回路,决定起振的幅值条件,1D 、2D 是稳幅元件。

该电路的振荡频率 : 0f =RCπ21① 起振幅值条件:311≥+=R R A f v ②式中d f r R R R //32+= ,d r 为二极管的正向动态电阻2. 电路参数确定(1) 根据设计所要求的振荡频率0f ,由式①先确定RC 之积,即 RC=21f π ③为了使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尽量不受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i R 和输出电阻o R 的影响,应使R 满足下列关系式:i R >>R>>o R 一般i R 约为几百千欧以上,而o R 仅为几百欧以下,初步选定R 之后,由式③算出电容C 的值,然后再算出R 取值能否满足振荡频率的要求(2) 确定1R 、f R :电阻1R 、f R 由起振的幅值条件来确定,由式②可知f R ≥21R , 通常取f R =(2.1~2.5)1R ,这样既能保证起振,也不致产生严重的波形失真。

此外,为了减小输入失调电流和漂移的影响,电路还应满足直流平衡条件,即: R=1R //f R(3) 确定稳幅电路:通常的稳幅方法是利用v A 随输出电压振幅上升而下降的自动调节作用实现稳幅。

rc桥式振荡器实验报告

rc桥式振荡器实验报告

rc桥式振荡器实验报告
RC桥式振荡器实验报告
摘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RC桥式振荡器电路并进行实验,探究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RC桥式振荡器能够产生稳定的正弦波输出,且频率受到RC元
件的影响。

引言:
振荡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周期性输出信号的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RC桥式振荡器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振荡器电路,其工作原理是通过RC元件和放
大器构成反馈回路,产生正弦波输出。

本实验将通过搭建RC桥式振荡器电路
并进行实验,来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实验内容:
1. 搭建RC桥式振荡器电路,包括放大器、RC元件和反馈回路。

2. 连接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并测量频率和幅度。

3. 调节RC元件数值,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1. RC桥式振荡器产生了稳定的正弦波输出,频率在几千赫兹到几兆赫兹之间。

2. 调节RC元件数值,可以改变输出波形的频率和幅度,验证了RC桥式振荡器的特性。

讨论:
RC桥式振荡器的频率受到RC元件数值的影响,通过调节RC元件可以改变输
出波形的频率和幅度。

这为RC桥式振荡器在实际应用中提供了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同时,RC桥式振荡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验证,适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RC桥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验证了其能够产生稳定的正弦波输出,并且频率受到RC元件的影响。

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应用和设计振荡器电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 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报告

实验 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报告

实验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RC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方法
2.掌握RC正弦波振荡器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集成运算放大器μA741二极管电阻瓷片电容若干
三、实验原理
振荡电路有RC正弦波振荡电路、桥式振荡电路、移相式振荡电路和双T网络式振荡电
路等多种形式。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RC桥式振荡电路
1.电路分析
RC桥式振荡电路由RC串并联选频网络和同相放大电路组成,图中RC选频网络形成
正反馈电路,决定振荡频率fo, R、R,形成负反馈回路,决定起振的幅值条件。

两个二极管起稳定作用(如波形)
该电路的振荡频率
(1)起振幅值条件
(2)式中R,=R +15k +3k,若加二极管,此时R, =R +15k +3k/rj
此时rg为二极管的正向动态电阻
2.电路参数确定
(1) 确定R、R,
电阻R和R,应由起振的幅值条件来确定,由式(2)可知R,≥2 R 通常取R,=(2.1-2.5) R,
这样既能保证起振,也不致产生严重的波形失真。

(2) 确定稳幅电路
通常的稳幅方法是利用A,随输出电压振幅上升而下降的自动调节作用实现稳幅。

图中稳幅
电路由两只正反向并联的二极管D、D2和3kQ
电阻并联组成,利用二极管正向动态电
阻的非线性以实现稳幅,为了减小因二极管特性的非线性而引起的波形失真,在二极管两端
并联小电阻Rz。

实验证明,取R_≈rj时,效果最佳。

四、实验内容
1.根据图形连接好电路,填写如下表格
五、思考题及实验心得:
在RC桥式振荡电路中,若电路不能起振,应调整哪个参数?
若输出波形失真应如何调整?。

rc正弦波振荡器测量数据试验报告

rc正弦波振荡器测量数据试验报告

rc正弦波振荡器测量数据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RC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及其振荡条件;2、学会测量、调试振荡器。

二、实验原理从结构上看,正弦波振荡器是没有输入信号的,带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器。

若用R、C元件组成选频网络,就称为RC振荡器,一般用来产生1HZ~1MHz的低频信号。

1、RC移相振荡器:电路如右图1所示,选择R>>Ri。

起振条件:放大器A的电压放大倍数|A|>29电路特点:简便,但选频作用差,振幅不稳,频率调节不便,一般用于频率固定且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频率范围:几赫~数十千赫。

2、RC串并联网络(文氏桥)振荡器:本实验电路图如下面的图2所示。

电路特点:可方便地连续改变振荡频率,便于加负反馈稳幅,容易得到良好的振荡波形。

3、双T选频网络振荡器:本实验电路如下图3所示:电路特点:选频特性好,调频困难,适用于产生单-窄带频率的振荡。

三、实验器材1、+12V直流电源;2、函数信号发生器;3、双踪示波器;4、频率计;5、直流电压表;6、数字万用表;7、15K电阻2个、103电容4个、10电位器1个。

四、实验内容1、RC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1)按图2连接线路。

(2)断开RC串并联网络(即电路图A处断开),Rw调到9-10K,测量放大器静态工作点Ie1(0.86毫安)、IE2(1.1毫安)及不失真电压放大倍数Ao(9倍,信号源500-1000HZ范围内)。

(3)关闭信号源,接通RC串并联网络(即电路图A处接通),使电路起振,调小Rw,看停振现象。

再调大Rw(顺时针拧)使刚好不失真,用示波器观测输出电压uo波形,并测量此情况下的电压放大倍数A(3.2倍,要断开RC串并联网络测量)。

(4)用频率表测量振荡频率(893HZ),并与计算值进行比较。

(5)两个电容C分别并联103电容,观察和记录振荡频率变化情况(520HZ)。

2、双T选频网络振荡器:(1)按图3组接线路。

其中T2单级放大器由实验台上的“单级/负反馈两级放大器”的末级构成。

rc正弦波振荡实验报告

rc正弦波振荡实验报告

rc正弦波振荡实验报告RC正弦波振荡实验报告引言:RC正弦波振荡电路是电子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电路,它能够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RC正弦波振荡电路,研究其工作原理和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

实验装置和步骤:实验所需的装置包括一个电容器(C)、一个电阻器(R)、一个信号发生器和一个示波器。

具体步骤如下:1. 将电容器和电阻器按照串联的方式连接起来。

2.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电容器的一端相连,将示波器的输入端与电容器的另一端相连。

3. 打开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了示波器上的波形。

当频率较低时,波形呈现出较为平缓的正弦波;当频率逐渐增加时,波形开始变得不规则,并且出现了衰减的现象。

通过进一步调节电容器和电阻器的数值,我们发现改变这两个参数可以对振荡频率进行调节。

当电容器的容值较大或电阻器的阻值较小时,振荡频率较低;反之,当电容器的容值较小或电阻器的阻值较大时,振荡频率较高。

讨论: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容器和电阻器的充放电过程。

当电容器充电时,电流通过电阻器流入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压逐渐增加;当电容器放电时,电流从电容器流出,电容器的电压逐渐减小。

这个充放电过程会不断重复,从而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当频率较低时,波形呈现出较为平缓的正弦波。

这是因为在较低的频率下,电容器有足够的时间来充放电,从而形成较为平缓的波形。

而当频率逐渐增加时,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间变得不足,导致波形变得不规则,并且出现了衰减的现象。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改变电容器和电阻器的数值可以对振荡频率进行调节。

这是因为电容器的容值和电阻器的阻值直接影响了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间。

当电容器的容值较大或电阻器的阻值较小时,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间较长,振荡频率较低;反之,当电容器的容值较小或电阻器的阻值较大时,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间较短,振荡频率较高。

RC正弦波振荡器

RC正弦波振荡器

RC正弦波振荡器一、实训目的1、掌握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的电路构成及工作原理;2、熟悉正弦波振荡器的调整、测试方法;3、观察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学习振荡频率的测试方法;4、熟悉RC正弦波振荡器故障的分析和处理。

二、实训所需挂件及附件序号型号备注1 PMT01电源控制屏该控制屏包含“液晶显示屏”等模块2 PMT-60电子技术实训电源组件该挂件包含“电源及信号源”等模块3 PMT-61电子技术实训组件(一)该挂件包含“RC正弦波振荡器”等模块4 双踪示波器自备三、实训原理RC正弦波振荡器的原理图如下图2-5所示;图2-5 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又称为文氏桥振荡器,电路由同相放大器和具有选频作用的RC串并联正反馈网络两部分组成,即放大电路A V和选频网络F V。

A V为由集成运放LF353组成的同相放大电路,①脚输出频率为f0的信号通过RC串并联反馈到放大器的输入端③脚。

因为RC选频网络的反馈系数F=1/3,因此,只要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Auf=3,就能满足振幅平衡条件;由于同相放大器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相位差为00,RC串并联选频网络对于频率为f0信号的相移也为00,所以信号的总相移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属正反馈。

因此,电路对信号中频率为f0的分量能够产生自激振荡,而其他的频率分量由于选频网络的作用,反馈电压低,相位不为零,则不产生自激振荡。

在实用的RC桥式振荡器电路中,反馈电阻Rf(相当于图2-5中的RP2)常采用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以便顺利起振,当振荡器的输出幅度增大时,流过Rf 的电流增强,随热敏电阻的温度上升其电阻变小,使放大器的增益下降,这将自动调节振荡输出信号趋于稳定。

RC桥式振荡器电路的振荡频率取决于RC选频回路的R1、C1、RP1、C2参数,通常情况下,R1=RP1=R 、C1=C2=C ,振荡频率为)2/(10RC f π=四、实训方法1、用万用表监测使RP1=R1=10K ,用导线从PMT-60挂件上将±15V 电源接到PMT-61挂件的“RC 桥式振荡器”模块的±15V 输入端。

RC正弦波振荡器

RC正弦波振荡器

《RC 正弦波振荡器》
林浩坚
11 物理 2 班
110704222
惠州学院物理实验报告
电子科学系 11 物理 2 班 B 组实验日期 2013 年 12 月 13 日
姓名:林浩坚学号:110704222 同组同学:陈伟文指导老师:郭朝晖
实验名称:RC 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目的:①了解双 T 网络振荡器组成与原理,及振荡条件
②学会测量、调试振荡器。
2、 振荡时波形(如下图)
回答问题
1、 该电路属于负反馈(用瞬时极电法) ; 2、 ������5 作用是把电压转换成电流信号; 3、 跟随器作用主要是提高放大器电压增 益系数;
感悟
该电路的特点是:选频特性好,调频比
《RC 正弦波振荡器》
林浩坚
11 物理 2 班
110704222
较困难,适于产生单一频率的振荡
实验仪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 实验原理:
1、 原理图
2、 理论计算 电路的振荡频率是������������ =
������ ������������������
பைடு நூலகம்
;起振条件是������′ < ������ , ������ > 3.
������
数据和实验现象记录
1、 数据记录 起荡的频率������0 (Hz) 测量值 109 理论值 100 起荡时������������ (KΩ ) 10.52 可调频率范围 ������������������������ 10.52Hz ������������������������ 10.73KHz

rc正弦波振荡电路实验报告总结

rc正弦波振荡电路实验报告总结

rc正弦波振荡电路实验报告总结RC正弦波振荡电路是一种基本的电路,它可以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搭建RC正弦波振荡电路,学习了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

实验原理RC正弦波振荡电路是由一个放大器和一个RC网络组成的。

RC网络由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组成,它们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反馈回路。

当电路中有一个输入信号时,放大器会将信号放大,并将其送回到RC网络中。

RC网络会将信号滤波,并将其反馈回放大器。

这个反馈回路会产生一个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实验步骤1.搭建RC正弦波振荡电路我们首先搭建了RC正弦波振荡电路。

电路由一个放大器和一个RC 网络组成。

放大器使用了一个晶体管,RC网络由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串联在一起。

我们将电路搭建好后,使用万用表检查了电路的连接情况。

2.调整电路参数我们接下来调整了电路的参数,包括电容和电阻的值。

我们通过改变电容和电阻的值,调整了电路的共振频率。

我们还调整了放大器的增益,以确保电路能够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3.测量电路输出信号我们使用示波器测量了电路的输出信号。

我们观察了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并将其记录下来。

我们还使用频率计测量了电路的共振频率,并将其与我们调整电路参数时得到的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我们成功地搭建了电路,并调整了电路的参数,使其产生了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我们还测量了电路的输出信号,并将其与我们预期的结果进行比较。

我们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合。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我们成功地搭建了电路,并调整了电路的参数,使其产生了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我们还测量了电路的输出信号,并将其与我们预期的结果进行比较。

我们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合。

这次实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七 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有数据)

实验七  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有数据)

实验七 集成电路RC 正弦波振荡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桥式RC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2.熟悉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调整、测试方法。

3.观察RC 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学习振荡频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低频信号发生器3.频率计三、实验原理正弦波震荡电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是:一必须引入反馈,而且反馈信号要能代替输入信号,这样才能在不输入信号的情况下自发产生正弦波震荡。

二是要有外加的选频网络,用于确定震荡频率。

因此震荡电路由四部分电路组成:1、放大电路,2、选频网络,3、反馈网络,4、稳幅环节。

实际电路中多用LC 谐振电路或是RC 串并联电路(两者均起到带通滤波选频作用)用作正反馈来组成震荡电路。

震荡条件如下:正反馈时Of i X F X X ==/,Oi O X F A X A X ==/,所以平衡条件为1=F A ,即放大条件1=F A ,相位条件πϕϕn F A 2=+,起振条件1>F A。

本实验电路常称为文氏电桥震荡电路,由2p R 和1R 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使集成运放工作于线性放大区,形成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由RC 串并联网络作为正反馈回路兼选频网络。

分析电路可得:0,112=+=A p R R Aϕ 。

当C C C R R R p ====2111,时,有)1(31RC RC j F ωω-+= ,设RC 10=ω,有200)(91ωωωω-+=F ,)(3100ωωωωϕ--=arctg F 。

当0ωω=时,0,31==F F ϕ ,此时取A 稍大于3,便满足起振条件,稳定时3=A 。

填空题:(1)图11.1中,正反馈支路是由 RC 串并联电路 组成,这个网络具有 选频 特性,要改变振荡频率,只要改变 R 或 C 的数值即可。

(2)图11.1中,1R P 和R 1组成负反馈,其中 Rp 是用来调节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A V ≥3。

四、实验内容1.按图11.1接线。

实验七 RC正弦波振荡器带实验数据

实验七 RC正弦波振荡器带实验数据

实验七 RC正弦波振荡器(带测量数据的)一、实验目的1、学习 RC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及其振荡条件;2、学会测量、调试振荡器。

二、实验原理从结构上看,正弦波振荡器是没有输入信号的,带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器。

若用R、C元件组成选频网络,就称为RC振荡器,一般用来产生1HZ~1MHz的低频信号。

l、RC移相振荡器:电路如右图1所示,选择R>>Ri。

振荡频率:起振条件: 放大器A的电压放大倍数>29电路特点: 简便,但选频作用差,振幅不稳,频率调节不便,一般用于频率固定且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频率范围:几赫~数十千赫。

2、RC串并联网络(文氏桥)振荡器:本实验电路图如下面的图2所示。

振荡频率:起振条件:电路特点:可方便地连续改变振荡频率,便于加负反馈稳幅,容易得到良好的振荡波形。

3、双T选频网络振荡器:本实验电路如下图3所示:振荡频率:起振条件:电路特点:选频特性好,调频困难,适用于产生单一窄带频率的振荡。

三、实验器材l、+12V直流电源;2、函数信号发生器;3、双踪示波器;4、频率计;5、直流电压表;6、数字万用表;7、15K电阻2个、103电容4个、10电位器1个。

四、实验内容.l、RC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1)按图2连接线路。

(2)断开RC串并联网络(即电路图A处断开),R W调到9-10K,测量放大器静态工作点I E1(0.86毫安)、I E2(1.1毫安)及不失真电压放大倍数A0(9倍,信号源500—1000HZ范围内)。

(3)关闭信号源,接通RC串并联网络(即电路图A处接通),使电路起振,调小R W,看停振现象。

再调大R W(顺时针拧)使刚好不失真,用示波器观测输出电压u0波形,并测量此情况下的电压放大倍数A(3.2倍,要断开RC串并联网络测量)。

(4)用频率表测量振荡频率(893HZ),并与计算值进行比较。

(5)两个电容C分别并联103电容,观察和记录振荡频率变化情况(520HZ)。

2、双T选频网络振荡器:(1)按图3组接线路。

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1. RC 桥式正弦波振荡器(文氏电桥振荡器)如图电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正反馈环节:由RC 串、并联电路构成,同时起相位起振作用和选频作用。

(2)负反馈和稳幅环节:由R 3、R 5、R P =R 4及二极管等元件构成,其中R 3、R 5、R P 主要作用是引入负反馈,调节电位器可以改变负反馈深度,以满足振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善波形;稳幅环节是利用两个反向并联二极管VD 1、VD 2正向电阻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的,二极管要求采用温度稳定性好且特性匹配的硅管,以保证输出正、负半周波形对称;R 3的作用是削弱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以改善波形失真。

电路的谐振频率:f o =RC π21起振的振幅条件:21≥R R f(其中R f = R P +(R 5// r D ),r D 为二极管正向导通电阻)2. 实验步骤和测量数据(1)调节R P ,使电路起振且波形失真最小。

如果不能起振,说明负反馈太强,应适当调大R P ;如果波形失真严重,应适当调小R P 。

观察起振过程,从正弦波的建立到出现失真。

记录数据并分析负反馈强弱对起振条件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2)调节电位器R P ,使输出电压u o 幅度最大且不失真,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分别测量输出电压U o m 、反馈电压U+和U —,分析振荡的幅度条件。

(3)改变选频网络的参数C 或R 可调整电路的振荡频率,频率粗调通过改变电容C 进行量程切换,而量程内频率细调通过改变电阻R 来实现。

1. 占空比可调方波发生器电路主要由滞回比较器和RC 积分电路组成。

分析时注意电路的连接方式。

电路的谐振频率: f o =)(211321ln )2(1R R C R R P ++ 方波的输出振幅:U o m =±U Z2. 实验步骤和测量数据(1)调节电位器R 5至中心位置,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并描绘方波u o 及三角波u c 波形,测量其幅度和频率并记录。

(2)改变电位器R 5动点位置,观察u o 、u c 幅度及频率变化情况,把动点调至最上端和最下端,测出频率范围并记录。

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报告

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报告

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R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研究RC电路的振荡特性,并分析RC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规律。

实验设备:- 信号发生器- 电压表- 电流表- 电阻- 电容- 电源- 连接线- 示波器实验原理:R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由电容C和电阻R组成。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的电压满足以下方程:V = VR + VC,其中VR为电阻上的电压,VC为电容上的电压。

在电容未充电时,电流通过电阻,而电容不导电。

当电压施加到电路上时,电容开始充电,电流开始减小。

随着时间的流逝,电容上的电压也在增加。

当电容经过一段时间充电后,电压达到最大值,电流达到最小值。

此时电容开始放电,电流再次增大。

随着电容的放电,电压逐渐减小。

电容和电阻的相互作用导致电流和电压的周期性变化,形成正弦波。

实验步骤:1. 将信号发生器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电阻R和电容C的一个端口。

2. 将电容的另一个端口连接到电阻的另一端,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

3. 将电流表连接到电阻上,以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

4. 将电压表连接到电容上,以测量电容上的电压。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电流和电压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正弦波形。

当电流为最大值时,电压达到最小值,当电流为最小时,电压达到最大值。

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是周期性的,证明了电路中存在振荡现象。

实验讨论:1. 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来改变振荡的频率。

2. 通过改变电阻R和电容C的数值,我们可以观察到振荡的幅度和频率的变化。

3. RC振荡器电路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电路中,例如通信信号源的产生、交流电源的输出等。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R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并观察到了电流和电压的周期性变化。

实验结果验证了RC电路的振荡特性,并加深了对振荡器电路的理解。

实验中我们还发现,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改变电阻和电容的数值,可以对振荡的频率和幅度进行调节。

rc正弦波振荡电路实验报告总结

rc正弦波振荡电路实验报告总结

rc正弦波振荡电路实验报告总结I. 实验目的II. 实验原理A. 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原理B. 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III. 实验器材和元器件IV. 实验步骤A. 搭建RC正弦波振荡电路B. 测量电路参数V. 实验结果与分析VI. 实验总结I.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RC正弦波振荡电路,掌握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测量方法,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II. 实验原理A. 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原理RC正弦波振荡电路是一种基于反馈原理的简单的谐振电路。

当一个信号经过放大后再反馈到输入端时,会产生自激振荡现象。

在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参数,可以使得输出信号呈现出稳定、周期性、幅值恒定、频率可调等特点。

B. 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RC正弦波振荡电路由放大器、反馈电路和谐振电路三部分组成。

其中,放大器用于放大输入信号,反馈电路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谐振电路则是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III. 实验器材和元器件实验器材:示波器、函数发生器、万用表、电源等。

元器件:电容、电阻等。

IV. 实验步骤A. 搭建RC正弦波振荡电路1. 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搭建RC正弦波振荡电路。

2. 将示波器接入输出端口,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率等参数。

B. 测量电路参数1. 使用万用表测量各个元件的参数,并记录下来。

2. 使用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值、频率等参数,并记录下来。

V.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RC正弦波振荡电路,并观察到了稳定的输出信号。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元件参数对于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和频率有着很大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VI.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原理和组成部分,掌握了搭建和测量方法,并对元器件参数的选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模电实验_RC正弦波振荡器

模电实验_R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六——正弦波振荡器发生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运算放大器在对信号处理,变换和产生等方面的应用,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2)学习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波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波形的产生是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之一。

常见的波形发生器有正弦波发生器、方波发生器、三角波发生器和锯齿波发生器,每一种波形的产生方法都不是唯一的。

RC正弦波振荡器。

RC桥式震荡电路由两部分组成,即放大电路和选频网络。

电路如图所示,选频网络由R,C元件组成,一般用来产生1Hz~1MHz的低频信号,在放大电路中引入正反馈时,会产生自激,从而产生持续振荡,由直流电变为交流电。

若图中R1=R2=R,C1=C2=C,则电路的振荡频率为f0=1/2πRC。

为使电路起振要求电压放大倍数Av满足Av=1+(RP+R4)/R3>3→Rp+R4>2R3。

三,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Vo、Vc处的波形,记录波形并比较他们之间的相位关系。

(2)用示波器测量Vo,Vc处波形的幅值和频率(3)调节可变电阻Rp,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Vp的变化情况。

(4)当T1=T2时,测量电阻Rp的大小,将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

四,实验器材(1)双路直流稳压电源一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3)示波器一台(4)万用表一台(5)集成运算放大器两片(6)电阻,电容,二极管,稳压管若干。

(7)模拟电路试验箱一台。

五,实验步骤RC正弦波振荡器。

1)按图示连接号电路,检查无误后,接通±12V直流电源。

2)用示波器观察有无正弦波输出。

3)调节可变电阻Rp,使输出波形从无到有直至失真,绘制输出波形Vo,记录临界起振、正弦波输出及出现失真情况下的Rp值。

4)调节可变电阻Rp,分别测量以上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vo和反馈电压vf的值并将结果记录到表3.4.2中,分析负反馈强弱对起振条件和输出波形的影响。

5)测量当R1=R2=10kΩ,C1=C2=0.01μF和R1=R2=10kΩ,C1=C2=0.02μF 两种情况下。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实验7 RC 正弦波振荡电路1 实验目的:1.1 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原理与设计方法。

1.2 掌握由运放构成的函数发生器。

2 预习要求:2.1分析图10-1电路工作原理,按照图中的元件参数,计算符合振荡条件的R W 值及振荡频率fo 。

2.2分析图10-4电路的工作原理,画出1o v 、2o v 的波形,推导1o v 、2o v 的波形的周期和幅度的计算公式。

2.3 按图10-4中给出的元件参数计算1o v 、2o v 的波形的周期和幅度,与实验实测值进行比较。

3 实验器材(1) 模拟实验箱 (2) 数字万用表 (3)示波器 (4) 集成运算放大器LM324/A 1片 (5)电子元件若干4 实验电路与原理及实验内容 4.1 RC 桥式正弦振荡电路RC 桥式正弦振荡电路如图10-1所示。

其中R 1、C 1、R 2、C 2是选频网络,接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与同相输入端之间。

构成正反馈,产生正弦自激振荡。

图中虚线框内的部分是带有负反馈的同相放大电路,其中R 3、R W 及R 4为负反馈网络,调节R W 即可改变负反馈的反馈系数,从而调节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使之满足振荡的幅度条件。

二极管D 1、D 2起限制输出幅度,改善输出波形。

4.1.1 RC 串并联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一般取R 1=R 2=R ,C 1=C 2=C ,令R 1、C 1并联的阻抗为Z 1,R 2、C 2串联的阻抗为Z 2及ωo =RC 1,则Z 1=RC j R ω+1,Z 2=R Cj ω1+ 推出正反馈的反馈系数为)//(31211ωωωωo o o f J Z Z Z V V F -+=+==(10-1) 由此可得RC 串并联选频网络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分别是R 1 16K22)//(31ωωωωO O F -+=(10-2)3)//(ωωωωϕO O F arctg--= (10-3)由(10-2)、(10-3)两式可画出其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的曲线,如图10-3所示由(10-2)、(10-3)两式可知,当ω=ωO =RC 1时,反馈系数的幅值为最大,即F=31,而相频响应的相角φF =0。

实验七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有数据)

实验七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有数据)

实验七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有数据)一、实验目的1. 学习RC电路的基本原理;2. 掌握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 熟悉使用测试仪器测量电路中各种信号参数。

二、实验内容在实验板上组装RC正弦波振荡电路,使用实验仪器测量各种信号参数。

三、实验原理RC电路是由电阻R和电容C组成的电路。

当电容充电时,电流逐渐减小,而电势差逐渐增大,当电容充满电荷时,电流为零。

当电容放电时,电势差逐渐减小,而电流逐渐增大,当电容放完电荷时,电流又变为零。

因此,RC电路具有一定的存储能力,可以对电信号进行滤波、延时等处理。

正弦波振荡电路是一种可以产生稳定正弦波的电路,也称为RC振荡电路。

RC振荡电路由集成运算放大器(Op Amp)、电容和电阻组成。

在正弦波振荡电路中,运放输出的正弦波信号经过电容反馈到运放的反向输入,形成一个闭环,使运放输出的电压趋于稳定。

当输入正弦波信号经过反馈后,输出正弦波的频率、振幅和相位由电容和电阻的数值确定。

四、实验电路图![image.png](attachment:image.png)五、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在实验板上组装RC正弦波振荡电路。

2. 使用万用表测量各电路元件的电阻、电容值,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3. 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中各信号参数,包括输入信号波形、输出信号波形、输出信号频率、振幅大小和相位差等,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4. 调整电路元件的数值,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测量电路元件参数| 序号 | 元器件 | 电阻/Ω | 电容/F ||------|--------|--------|--------|| R1 | 10k | 9.90k | || R2 | 100k | 99.2k | || C1 | | | 0.1μF |2. 测量输入信号波形、输出信号波形、输出信号频率、振幅大小和相位差等数据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板上组装电路时要注意电路元件的极性。

rc正弦波振荡实验报告

rc正弦波振荡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rc正弦波振荡实验报告篇一:电子实验报告三R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实验报告三《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内容一:1.1、关闭系统电源。

按图1-1连接实验电路,输出端uo接示波器。

1.2打开直流开关,调节电位器Rw,使输出波形从无到有,从正弦波到出现失真。

描绘uo的波形,记下临界起振、正弦波输出及失真情况下的Rw值,分析负反馈强弱对起振条件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1.3.电位器Rw,使输出电压uo幅值最大且不失真,用交流毫伏表分(:rc正弦波振荡实验报告)别测量输出电压uo、反馈电压u+(运放③脚电压)和u-(运放②脚电压),分析研究振荡的幅值条件。

1.4.器振荡频率fo,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图1-1实验结果:负反馈强弱对起振条件及输出波形的影响:解:Rc桥式振荡器要求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等于3,如果负反馈较弱,放大倍数就过大使波形失真;负反馈太强使放大倍数小于或等于3,则起振困难或工作不稳定。

图1-2图1-3图1-41.3输出电压uo幅值最大且不失真时输出波波形图见图1-5 图1-51.4思考题1、正弦波振荡电路中有几个反馈支路?各有什么作用?运放工作在什么状态?2、电路中二极管为什么能其稳幅作用?断开二极管,波形会怎样变化?解:1.正弦波振荡电路中有一个正反馈支路,一(三?)个负反馈支路。

2.(1)二极管控制电路增益,实现稳幅。

二极管决定稳幅控制电路的控制力度,即决定了控制电压每变化1个单位引起的Io变化量,直接影响反馈电路的增益。

稳幅环节是利用两个反向并联二极管VD1、VD2正向电阻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的,二极管要求采用温度稳定性好且特性匹配的硅管,以保证输出正、负半周波形对称;R4的作用是削弱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以改善波形失真。

负反馈电路中有两个二极管,它们的作用是稳定输出信号的幅度。

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非线形元件来自动调节反馈的强度,以稳定振幅,如:热敏电阻、场效应管等。

(2)若断开二极管,波形会变得极不稳定。

正弦波压控振荡器实验报告

正弦波压控振荡器实验报告

一、正弦波压控振荡器实验1、压控振荡器的压控特性实验数据表P23压-9-8-7-6-5-4-3-2-1-0.5控电压(V)P24输出频3.8094.5795.4526.5037.8799.33111.34813.03514.52415.572率f(MHz)输出电压98.96243.8441.1844.5130714561188973.2851.1616.1幅度(mV)2、输出频率f-压控电压U曲线如下:3、输出电压幅度A-压控电压U曲线如下:4、计算灵敏度在输出频率f-压控电压U曲线上选取两点A(-6,6.5),B(-1,14.5),则K0=(14.5-6.5)/(-1-(-6))=1.6MHz/V二、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实验1、MC1496各引脚电位实验数据PIN 1 2 3 4 5 6 7 (V)-3.92 m -757m -753m -3.28m -8.54 7.19 3.92m PIN 8 9 10 11 12 13 14 (V) 5.52 4.32m 5.52 4.72m 7.18 4.32M -9.812、f c=2MHz,V pp=200mV,f M=2kHz,V pp=200mV进行调制a、调幅信号的时域波形:由上图可以计算出,调制指数m A=(1.2-0.8)/(1.2+0.8)=20%b、已调波的频谱:c、调幅信号的数学表达式:V O =)*2000000**2cos(*)*2000**2cos(*2.01*2.0t pi t pi 】【 所占带宽为4MHz.3、答:分别改变载波和基波信号幅度时,改变基波幅度对已调信号波形影响更大。

三、调频电路实验1、FM 波的时域波形:由上图可算出M f =(f max -f min )/F=476 2、FM 波的频谱图:3、带宽为2MHz 。

4、思考题:a 、载频信号频率f c =2*10^8Hz ,调制信号频率f M=1KHz 。

b 、调制系数增大,带宽也增大。

rc正弦波振荡实验报告

rc正弦波振荡实验报告

rc正弦波振荡实验报告RC正弦波振荡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RC正弦波振荡电路,观察电路的振荡特性,并验证理论上的振荡频率和幅度。

实验原理:RC正弦波振荡电路由一个电阻R和一个电容C组成,通过连接一个交流信号源和一个运放构成一个反馈电路。

当输入信号通过运放放大后,输出信号又通过反馈回到输入端,形成一个闭环。

在一定条件下,该电路会产生稳定的正弦波振荡。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和元件,包括电阻R、电容C、运放、示波器等。

2. 按照电路图搭建RC正弦波振荡电路。

3. 调节电路参数,如电阻R和电容C的数值,以及交流信号源的频率和幅度。

4.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并记录振荡频率和幅度。

5. 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分析实验误差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测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输出波形,并测得了振荡频率和幅度。

通过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验证了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特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RC正弦波振荡电路,观察到了其振荡特性。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验证了该电路的振荡频率和幅度。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的实验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这次实验为我们理解振荡电路的原理和特性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原理和特性,掌握了搭建和调试该电路的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这次实验为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实验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 RC正弦波振荡器(带测量数据的)
一、实验目的
1、学习 RC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及其振荡条件;
2、学会测量、调试振荡器。

二、实验原理
从结构上看,正弦波振荡器是没有输入信号的,带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器。

若用R、C元件组成选频网络,就称为RC振荡器,一般用来产生1HZ~1MHz的低频信号。

l、RC移相振荡器:电路如右图1所示,选择R>>Ri。

振荡频率:
起振条件: 放大器A的电压放大倍数>29
电路特点: 简便,但选频作用差,振幅不稳,频率调节不便,一般用于频率固定且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频率范围:几赫~数十千赫。

2、RC串并联网络(文氏桥)振荡器:本实验电路图如下面的图2所示。

振荡频率:起振条件:
电路特点:可方便地连续改变振荡频率,便于加负反馈稳幅,容易得到良好的振荡波形。

3、双T选频网络振荡器:本实验电路如下图3所示:
振荡频率:起振条件:
电路特点:选频特性好,调频困难,适用于产生单一窄带频率的振荡。

三、实验器材l、+12V直流电源;2、函数信号发生器;3、双踪示波器;4、频率计;
5、直流电压表;
6、数字万用表;
7、15K电阻2个、103电容4个、10电位器1个。

四、实验内容.
l、RC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
(1)按图2连接线路。

(2)断开RC串并联网络(即电路图A处断开),R W调到9-10K,测量放大器静态工作点I E1(0.86毫安)、
I E2(1.1毫安)及不失真电压放大倍数A0(9倍,信号源500—1000HZ范围内)。

(3)关闭信号源,接通RC串并联网络(即电路图A处接通),使电路起振,调小R W,看停振现象。

再调大R W(顺时针拧)使刚好不失真,用示波器观测输出电压u0波形,并测量此情况下的电压放大倍数A(3.2倍,要断开RC串并联网络测量)。

(4)用频率表测量振荡频率(893HZ),并与计算值进行比较。

(5)两个电容C分别并联103电容,观察和记录振荡频率变化情况(520HZ)。

2、双T选频网络振荡器:
(1)按图3组接线路。

其中T2单级放大器由实验台上的“单级/负反馈两级放大器”的末级构成。

(2)断开双T网络(即电路图A处断开),调R W2使T2静态工作点I E2=2.5毫安。

(3)接入双T网络,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若不起振,调小R W1,使电路起振。

调节R W1使波形不失真且输出电压幅度最大(调小R W1波幅增大但失真产生,调大R W1波幅减小但失真减小,且再增大停振)。

(4)测量电路振荡频率(1397HZ),并与计算值比较。

(5)断开双T网络(即电路图A处断开),在双T网络的右端接信号源,寻找使示波器波幅最小的陷波频率(1397HZ),与振荡频率对比。

(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幅频特性的观察是找出使示波器波幅最大的通波频率,如有时间自己可以自定方法,定性测一下)。

3、RC移相式振荡器(如感兴趣且有时间才做的)
利用现有的元器件及实验台上的单元电路,组装一个RC移相式振荡器,只要电路接好能起振就行,只定性做不测量数据。

五、实验总结和问题:
1、由给定电路参数计算振荡频率,并与实测值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2、总结实验涉及到的RC振荡器各自的特点。

3、定性解释RC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和双T选频网络振荡器的选频网络特征频率与振荡频率的关系,是如何激起振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