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市规划分析讲解材料

合集下载

济南15分钟生活圈规划专项规划研究

济南15分钟生活圈规划专项规划研究

济南15分钟生活圈规划专项规划研究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济南市开始注重城市生活圈的规划,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竞争力。

济南市的生活圈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及现有的基础设施等因素。

下面是济南15分钟生活圈规划的专项规划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济南市需要在规划中确定生活圈的边界和区域。

生活圈应该覆盖城市内的主要居住区和商业区,以便居民能够在15分钟内方便地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同时,考虑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可以适当扩展生活圈的边界,使其更加完善。

其次,生活圈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交通状况。

济南市应该加强公共交通的建设,提供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

在15分钟生活圈内,应该有便捷的地铁、公交站点以及自行车道等交通设施,方便居民出行,降低私家车的使用率。

第三,生活圈规划还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社区服务需求。

济南市应该加强社区建设,提供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如医院、学校、购物中心等,使居民能够在生活圈内满足各种服务需求,避免长时间的通勤和拥堵。

此外,生活圈规划还应该注重绿化和环境保护。

济南市作为一座山水城市,应该加强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休闲娱乐设施,使居民能够在生活圈内享受自然的美好。

最后,生活圈规划还需要注重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济南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点,应该将这些资源纳入生活圈规划中,提供更好的文化和旅游服务。

同时,还可以通过文化活动和旅游推广,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总之,济南15分钟生活圈规划的专项规划研究需要全面考虑城市的交通、社区服务、绿化环境以及文化旅游等各个方面。

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布局,可以提升济南市的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济南城市规划与商圈(DOC)

济南城市规划与商圈(DOC)

一.城市的总体规划方向:住宅的规划方向:社区房产:加大服务力度。

房产个例分析:名士豪庭:位于经十东路和浆水泉路交接口路南。

生活购物便利。

周边有万嘉隆仓储超市、银座超市、东外环小商品市场、甸柳庄菜市场、山东银座圣洋物流中心、鲁全农贸市场等场所。

项目文化教育配套条件优越。

周边有燕山小学、甸柳一小、甸柳一中、燕山中学、以及省旅游学校和各大知名高校(如:山东政法学院、山东经济学院)等。

本地块内还规划建设有幼儿园和小学。

周围银行有中国建设银行、农村信用社、润丰农村合作社等。

医院有武警总医院、荣军医院、山东妇幼保健医院。

在项目紧邻经十东路及浆水泉路处设置精品商街,立志打造集生活便利、休闲购物、餐饮娱乐等一体的“印象后街”,规划业态有银行、邮局、精品屋、特色餐厅、咖啡厅,小型酒吧,小型购物超市,干洗店,书店等生活配套设施。

区内规划设立体育设施,如篮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场和室内游泳池等中建文化城::位于济南市文化东路16号,全部为高层住宅。

在交通位置上地处燕山立交桥内侧,东靠二环东路,南临第一大道经十路。

距离新建的奥体政务中心5分钟车程。

500米内配套有万嘉隆超市、甸柳农贸市场以及大润发、家乐福等超市购物班车。

周边毗邻山东航空大厦、翰林大酒店、顺峰大酒店、天外村等众多高档餐饮场所。

在医疗、金融保障上,囊括9大金融机构(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发银行、恒丰银行)和5大著名医疗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齐鲁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山东武警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等,种类齐全的各大金融医疗机构。

济南恒大帝景:位于济南文化东路,全部为高层。

它坐落山大路以西,文化东路以北,是集教育、生活、商业、文艺四心合一的黄金地段,区域位置极为优越,是一座集居住、商务、金融、休闲、娱乐、购物、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城市中央居住区。

项目配套齐全中小学:燕山学校、山师附小、甸柳一小、文化东路小学。

8.11演示济南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要点简述.ppt-修改

8.11演示济南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要点简述.ppt-修改

《济南市城乡规划条例》 第四十一条 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注: 附件为经审定的修详、设计方案)的要求组织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向建设行政 主管部门(注:市建委)依法申领施工许可证件。 经有关部门(注:施工图联合审查办公室,参与部门有市规划局、市城乡建 设委、市城管局、市卫生局、市水利局、市市政公用局、市人防办、市公安消防 支队、市园林局、市安监局、市国家安全局、市气象局、市供电公司等部门,不 合格的出具整改意见书)审定的建筑施工图应当在审查通过后三十日内提交城乡 规划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十五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求组织放线。 建设工程基础轴线放线时,建设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城乡 规划主管部门自接到书面申请之日起三日内现场核验放线情况。 第五十六条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书面申请城乡规划主管部 门进行规划核实。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规划条件、建设工程设计要求通知书及其附图、建设 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的要求进行核实。
容在规划展示场所和部门网站进行公布。
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置建设工程规 划公示牌,公开规划许可有关内容。
《济南市城乡规划条例》
《济南市城乡规划条例》
1、背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和其他有关法律、法 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济南市城乡规划条例》(2008年8月1日),通过省 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作为济南市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 设的依据。 城乡规划,包括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查认定工作。
负责城乡规划设计、测绘的行业指导、管理等。 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高新分局主要职责分工

济南城市规划分析

济南城市规划分析
03
济南市周边有多个城市,如泰安、淄博、德州等,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群。
历史背景
济南市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 化名城之一。
济南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如千佛山、大明湖等,这些景点 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济南市在历史上曾是中华民国的 首都,有着重要的政治地位。
人口与经济
济南市人口数量较多,人口密度较高。
济南城市规划分析
目录
• 济南城市概况 • 济南城市规划历程 • 济南城市规划特点 • 济南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 • 济南城市规划未来展望
01 济南城市概况
地理位置
01
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也 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02
济南市地处华北平原的南部,地势南高北低,南部 为泰山余脉,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共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公共交通发展滞后
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不足,线路覆盖不全,导致市民出行不便,增加 了交通拥堵的压力。
交通管理措施需加强
需加强交通管理措施,如限行、错峰出行等,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环境质量挑战
01
02
03
空气质量恶化
随着工业发展和机动车数 量的增加,济南市空气质 量逐渐恶化,对市民健康 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济南市的历史文化保护还注重与城市 更新和开发的协调。通过将保护与利 用相结合,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 更新和开发中,实现了历史文化的传 承和发展。
04 济南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
人口增长压力
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人口迁移增加,济南市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住房保障等带来巨大压力。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以济南市为例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以济南市为例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以济南市为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膨胀、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成为城市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重大阻碍。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在城市规划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济南城市规划已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以更好的进行城市规划提供可借鉴性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规划;低碳理论;现状问题;实践探索一、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之根本,提供了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要素和自然资源,同时也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社会和文明也取得了非常高速的发展。

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过度建设和开发对于现代城市的生态系统构成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威胁,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也在不断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与此同时,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严重的交通问题、城市的污染严重等等。

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了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如城市的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型城市规划也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

二、济南市生态规划的现状及问题1、济南低碳发展现状在经济发展方面,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济南作为省会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拥有着众多的高校、科研单位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吸引着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具备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

济南结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发展,将发展总部经济作为济南经济发展模式的切入点,以中央商务区、金融服务区规划建设为龙头,大力培植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低碳经济发展基地,同时依托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业设计基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此提高中心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产业发展方面,济南市政府抓住建设“济南都市圈新能源汽车基地”和“济南都市圈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的机遇,紧密结合实际,大力发展低碳交通。

在政策措施方面,济南市政府确定了加快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措施,现有出租汽车淘汰更新时,将按比例使用纯电动车。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规划图)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规划图)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第一章总则第1条 2000年国务院批复的《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在一定时期内对指导济南的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济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等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省会济南各项事业步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济南市的行政区划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目标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济南市人民政府适时提出了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申请。

根据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建规函[2003]255号)的精神,编制《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第2条本规划为规划区内土地使用及各项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区各项规划的制定和县(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须遵循本规划。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按照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注重市域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注重各类脆弱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的要求;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促进城市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4条规划原则⑴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好济南与区域、城市与周围县(市)的关系,优化人口、资源、空间布局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⑵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资源保护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自然保护区、山林绿地水系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制,创造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

⑶坚持公平和谐的原则。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合理布局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特别关注弱势群体需求,倡导公众参与,实现区域公平、城乡公平、个体公平和代际公平。

济南市总规文本含规划图

济南市总规文本含规划图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第一章总则第1条 2000年国务院批复的《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在一定时期内对指导济南的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济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等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省会济南各项事业步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济南市的行政区划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目标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济南市人民政府适时提出了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申请。

根据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建规函[2003]255号)的精神,编制《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第2条本规划为规划区内土地使用及各项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区各项规划的制定和县(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须遵循本规划。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按照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注重市域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注重各类脆弱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的要求;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促进城市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4条规划原则⑴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好济南与区域、城市与周围县(市)的关系,优化人口、资源、空间布局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⑵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资源保护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自然保护区、山林绿地水系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制,创造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

⑶坚持公平和谐的原则。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合理布局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特别关注弱势群体需求,倡导公众参与,实现区域公平、城乡公平、个体公平和代际公平。

济南西部新城规划(经典完整版)

济南西部新城规划(经典完整版)

概念主题关键词
1. 纵横阡陌,融通天下 2. 拥自然灵秀,享城市美好 3. 孔孟之乡, 山水泉城 4. 多层次立体连通 5. 城市绿洲(立体绿化城市)
5. Gate to Jinan / “齐鲁之门” 6. 未来城 / 次世代城市 7. Living Town 全生活城 8. 创意产业总部基地 9. 新城市产业经济
住宅 99.8M/31F
78M
住宅 99.8M/31F
76M
住宅 99.8M/31F
商业 69M 2F
住宅 71.0M/22F
住宅用地日照分析示意图
总体透视图
总体透视图
总体透视图
总体透视图
总体透视图
中央花园透视图
复式公寓&SOHO透视图
中央绿带商业出入口示意图
济南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黄河中下游和环渤海经济带南翼的重要战略城市,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山东 政治、文化、经济、金融、教育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济南别名泉城、 济;面积8,227平方千米;人口660万;市树是柳树,市花是荷花;市鸟是白鹭,吉祥动物是金牛。具有4000多年的 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 著名人物,像中医科学的奠基人扁鹊,阴阳五行学派大师邹衍,唐代(公元618‐907年)开国元勋房玄龄、秦琼, 中国著名文学家李清照、辛弃疾等。另外,李白、杜甫、苏轼、曾巩等历代杰出的作家学者,都先后在济南生活游 历,故有“济南名士多”的佳誉。
近期建设重点工程: 场站一体化
位置: 东到站东路、西邻站西路,南至横支10号线,北至济西东路。 规模: 占地约60公顷,建筑总规模约50万平方米。 内容: 以高铁、地铁、长途、城市交通为核心的综合大型交通集散中心,兼顾酒 店、商业、办公、车库、人防等市政配套设施。

地理对称原理下的区域布局发展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地理对称原理下的区域布局发展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1172023.08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城乡规划·设计新时代背景下,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不同,人才流通速度加快,受交通发达程度变化、GDP 增长变化的影响,人才的分布也发生着变化[1]。

把握好地理分布格局,推动不同区域发展,能令城市的建设更加合理,居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目前,对城市布局发展的分析方法,包括生态、GIS 大数据、空间模型等多个视角[2-4]。

地理学对称原理是克里斯泰勒(Chris taller)在1966年对德国南部中心地进行研究时首次提出的[5]。

而我国学者叶大年,在2011年首次提出地理学的五条对称原理[6]:地质的对称决定自然地理的对称;自然地理的对称决定经济地理的对称;气候条件改变自然地理的对称;人类重大政治经济活动会影响地理对称性;对称或者对称的经济地理格局是一种合理的格局。

开创了中国城市化分布与地质地理特征关系研究之先河。

济南市位于中国东部,华北平原以南,北纬36°40′,东经117°00′。

作为从二线城市刚刚跃入一线城市的城市之一,济南市近年来发展步伐加快,一系列城市建设相关政策正在着手进行(见表1),而在全面推进建设过程中易出现局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对济南市的区域布局发展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基于地理对称原理,结合济南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区域人口差异等因素,对济南市区域布局发展现状做出总结,并对济南市未来城市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济南市地理环境对称性济南市地形地貌呈东西对称的形式。

除黄河以北几乎为平原外,南部被大面积山林所覆盖,植被覆盖率极高。

钢城区与平阴县对称呼应,分别坐落在济南的摘要 关于区域布局发展的研究一直是区域规划的重要步骤。

研究基于叶大年提出的地理对称原理,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等多个要素角度,对济南市的区域布局发展进行分析,展现了济南市现阶段的布局与发展状况,实现了对济南市区域布局成因的探索。

济南城市规划分析

济南城市规划分析

济南城市规划分析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济南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本文将对济南的城市规划进行分析。

首先,济南的城市规划以“山水园林城市”为主题。

济南位于泰山脉的南麓,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许多山岳、湖泊和泉水。

因此,济南的城市规划注重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例如,济南的城市规划中包括大量的公园和绿地,如大明湖公园、千佛山公园等,这些公园和绿地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保护了自然环境。

其次,济南的城市规划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济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城市规划强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例如,济南的历史名胜区如趵突泉、大明湖等得到了保护和修复,成为济南的文化名片。

此外,济南的城市规划还注重保护传统的老城区,如历城区和槐荫区,这些老城区呈现出济南传统的建筑风貌和街道格局,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居民。

再次,济南的城市规划注重发展经济产业。

作为山东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济南的城市规划将经济发展作为重点任务。

例如,济南的城市规划中建设了一批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如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济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这些园区有效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济南的经济增长。

此外,济南的城市规划也注重提升交通运输系统。

随着济南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济南的城市规划中包括了大量的交通建设项目,如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公交系统等,这些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了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

最后,济南的城市规划注重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随着城市发展,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济南的城市规划中加大了住房建设力度,提供了更多的宜居住房。

同时,城市规划中还注重提升城市的商业、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综上所述,济南的城市规划以山水园林城市为主题,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发展经济产业,提升交通运输系统,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济南市地下城市规划方案

济南市地下城市规划方案

济南市地下城市规划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地下空间的利用愈发引起关注。

为了更好地解决济南市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提高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地下城市规划方案变得十分必要。

本文拟为济南市制定一份地下城市规划方案,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与原则2.1 目标根据济南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地下城市规划方案的制定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 积极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2. 缓解地上交通拥堵问题;3. 解决城市人口增长带来的住房需求;4. 保证地下城市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2.2 原则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制定地下城市规划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规划。

地下城市规划应与地上城市规划相结合,形成统一的城市规划体系;2. 空间利用。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将地下城市纳入城市公共服务、商业、居住等功能的发展;3. 安全性。

地下城市应符合一定的安全标准和规范,保障居民和使用者的安全;4. 可持续发展。

地下城市规划应注重资源的保护和节约,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内容3.1 地下交通网济南市地上交通拥堵问题凸显,因此应建设一套完善的地下交通网。

地下交通网包括地下隧道、地铁、地下停车场等设施,以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

方案应考虑交通线路的合理布局、站点的安排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

同时,应进行严密的地质勘测和工程设计,确保地下交通工程的安全性。

3.2 地下公共设施地下城市规划方案应将一些城市公共设施纳入地下,以减少地上空间的占用。

这些公共设施包括地下商业中心、地下公园、地下文化设施等。

地下商业中心可以提供更多的购物、娱乐和休闲空间,缓解地上商业拥挤问题;地下公园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地下文化设施可以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场所,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3.3 地下居住区随着人口的增加,济南市面临着严重的住房短缺问题。

因此,地下居住区的建设将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济南市居住区规划分析论文3篇

济南市居住区规划分析论文3篇

济南市居住区规划分析论文济南市居住区规划分析论文1将城乡规划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和建设,是我国国情所在,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

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是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一些区域协调可以依赖法律实施,但大部分的情况是自愿的合作。

在这样的组织中,规划或公众参与完全是志愿的,决策者和规划师遵从这样一种方式工作,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来自公众的支持。

这种自愿的合作组织在协调区域不同城市的利益过程中会发挥一定作用,帮助城市做出更好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鼓励公众参与。

但某些情况下会有来自地方的反对和阻力,确实需要强制实施。

可持续城市是指城市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相协调在规模(人口、用地、生产)、结构、等级和功能等方面能够持续变化和扩大,能够进行自我升级、改善并实现结构的持续性转变。

建设可持续城市是以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环境和资源等因素为基础,在资源最小耗用的前提下,通过均衡的分布农业工业、居住区、交通等城市活动,做出科学的城市总体设计,促使城市新的结构、功能与原有结构、功能及其内部的和谐一致,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数量、规模和结构由小到大、由不协调到协调、由非可持续性到可持续性变化。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延续和创新。

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面貌和人们观念迅速改变,这种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西方学者的怀疑。

在发达国家,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被不断挖掘和利用。

尤其在1980年代以后的西欧,城市决策者本着利用艺术、传统和其它文化资源吸引旅游、创造就业机会的目的,发掘地方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

济南十二五发展规划(包含各片区划分)

济南十二五发展规划(包含各片区划分)
(3)全运会后续带动效应的释放
东部新区作为第十一届全运会诸多重要比赛场馆所在地,借助全运会的成功举办加快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城市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十二五”期间,东部新区将充分利用全运会后续带动效应,加快发展步伐,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繁荣服务业。
(4)济南房地产市场的空前活跃
(2)国内发展资源环境严峻
空间资源短缺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随着我国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大和工业布局调整的加快,济南市及东部新区的传统产业,如冶金钢铁、石化化纤、机械装备制造等,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尽快转变发展方式,摆脱资源制约因素,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集聚效应。
(3)地区间竞争加剧
31齐鲁软件园周边区域17200服务外包产业科研教育会议博览商务办公商业金融国庆置业地块高新区管委会第一第二地块齐鲁服务外包城核心区地块03奥体文博中心区经十路两侧区域旅游路与新泺大街之间奥体周边44800文化博览体育娱乐商务办公会展服务商业金融居住休闲鲁商国奥城黄金时代广场龙奥大厦东西地块奥体东71416地块茂岭3号路地块文博中心04汉峪总部经济区经十路两侧舜华路以东刘智远路以西087150商务办公ict经济总部商业金融居住汉峪地块时代总部东区地块合计10471650
(三)规划期限
2011年至2015年。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3、《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
4、《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建规[2002]218号);
一是第十一届全运会各类体育场馆及相关项目规划建设全面实施。以“东荷西柳”为代表的奥体中心等一批全运场馆工程及其周边配套服务的全运村、酒店宾馆和历城综合体育中心、济南国际赛马场、山东体育学院等体育设施建设完毕。

济南东部规划资料

济南东部规划资料

济南东部规划资料济南东部新城拟将建成功能完善、山水相融、交通便利的现代化新城区。

功能布局:四大片区呼之欲出东部新城自南向北将划分为四大功能片区。

其中:龙洞风景区位于牧牛山、转山等南部山体至南绕城高速路之间,面积约27平方公里,规划主要功能为生态绿化、旅游休闲等。

中心区位于工业南路至牧牛山、转山等南部山体之间,建设用地面积约22平方公里,规划主要功能为公共服务、商务办公、商贸金融、会议展览、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生活居住等,在中心区内将选择4—5平方公里左右的用地作为核心区。

产业居住综合区位于工业南路至小清河之间,建设用地约23平方公里,规划主要功能为高新产业、科技研发、居住生活等。

华山风景区位于小清河至济青高速路之间,面积约15平方公里,规划主要功能为绿化水景、旅游休闲等。

景观结构:轴带区廊山水相融按照规划,东部新城景观结构为“一轴两带、三区五廊、山水相融”。

一轴指南北向的空间景观主轴。

即将东部新城的龙洞风景区、中心区、产业居住综合区、华山风景区与黄河风景区有机组织为一体;两带指两条自然景观带,分别为南部山体绿色景观带和北部黄河蓝色景观带;三区指三个城市景观区,分别为中心区城市景观区、综合区城市景观区、华山风景区;五廊指五条城市景观走廊,分别为经十东路、荷花路两条城市景观主廊和工业南路、花园东路、工业北路三条城市景观辅廊。

山水相融指自然山体与河流相互交融,分别为小清河、大辛河、窑头河等河流与华山、卧牛山、马山坡、菠萝山、玉顶山、王八盖子山、转山、牧牛山、鳌角山、燕翅山、五顶茂岭山等山体。

其中有9座山体环绕在中心区内,2座位于华山风景区内。

道路交通:打造方格状路网在规划建设中,东部新城的整体交通优势明显。

其中,贯穿城市东西的六条城市骨架路网(旅游东路、经十东路、工业南路、花园东路、工业北路、荷花路)将东部新城与东部产业带、西部泉城特色风貌带紧密衔接,由二环东路、贤文路贯通南北,构成方格网状路网主骨架,并与高速公路系统衔接。

济南西区CBD核心区商务中心地块详细规划

济南西区CBD核心区商务中心地块详细规划

• 优越的地理位置: 商城地处交通汇聚之地,三环、地铁、公交车都十分方便,国贸地铁站直接连通的地下走廊更可直入商城 地域特点的细致考量 • 公共交通工具的特点; 商城总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适合国内客人的行走极限和购物习惯;作为早期为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量身打造的 商业核心区建筑综合群体,其国贸三期更将现代感、文化感融入,并逐步完善国贸商圈的国际化城市功能,能够 体现城市的特色,能够代表城市或者区域的形象。 • 形式的陈旧: 最为北京最早的城市综合体建筑群,国贸中心的形式已经较为陈旧,缺乏更完善的公共空间和环境系统的设置
• 企业总部打造城市中心: 走出及进驻到这里的全球500强公司数不胜数,以及大 批全球知名的大企业,顺理成章地成为全世界“最大的 城市中心”。
• 公共空间和人文环境: 建筑群中心的下凹小广场,已经成为纽约市民日常活动 的其中一个中心。广场正面有一座金光闪闪的希腊神普 罗米修斯飞翔着的雕像,下面有喷泉水池,冬季可作溜 冰场。
Case 4:北京国贸中心—CBD建设的成功范例
总体占地面积达到17公顷 总建筑面积达110万平方米 办公50%、居住5%、酒店25%、商业会展20% 集办公、住宿、会议、展览、购物和娱乐等多功能于一 体,是众多跨国公司和商社进驻北京的首选之地。
国贸中心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 国贸写字楼: 国贸大厦1座和国贸大厦2座以及6层的国 贸西楼和2层的国贸东楼,三期330米国贸大厦,共31.8w
项目位置:日本东京 占地面积11.6公顷 场地用地面积:8.48公顷 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 项目费用:4700亿日元 建造周期:3年
办公50%,酒店9%,居住20%,商业及其 他21% 主要用途:办公、住宅、酒店、商场、 美术馆、电影院、电视台、学校、寺院 等。

济南城市设计规划格局分析 古代到现代

济南城市设计规划格局分析 古代到现代

综上所述,近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演化轨迹可归 纳为: • 自清代以来,城市要素开始从府城中“溢 出”,至 19 世纪下半叶关厢地区基本形成, 城市形态呈“蔓延式”扩展; • 1875 年山东机器局设立,城市形态扩展上 出现了一块“飞地”; • 清末新政时期,济南沿胶济铁路在西关自 开商埠,城市形态出现“跳跃式”发展; • 民国时期,一方面商埠区快速成长,“跳 跃式”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另一方面商埠 区和古城区沿胶济铁路开始相向发展,城 市逐步连片生长成带状; • 日伪统治至解放前,在日本制定的南郊新 市区和东西部工业区规划的引导下,城市 形态进一步向南(四里山)、向北(胶济铁路 以北)继续扩展。 • 所以,近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扩展最大特点 是:跳跃式发展。
其次,民国以来,济南工业“勃 兴之程度,实出常人意料之外”, 1912~1927 年间,济南历年创设 资本额在 5 千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有 66 家,资本总额约为 1643 万 元。 民国中期,在成通棉纺厂(今国棉 四厂)、仁丰棉纺厂(今国棉三厂)、 利民机器染厂(今济南毛巾总厂) 等工业的促动下,胶济铁路以北 成丰桥地区开始迅速发展,城市 形态向北逐步扩展。 另外,商埠开办后,胶济铁路以 北在通往洛口(位于黄河口,为济 南水运出入口)的道路两旁自然形 成了许多小型工商业店铺,城市 初显了一种交通指向型的发展势 头。
近代济南城市形态演变的功能特征
清末新政改革自开商埠后,济南一跃而成为山东省内陆第一大商埠中心,这种功能的变化引起了商贸 用地的迅速扩展及其他用地的相应增长。民国前中期,随着商业的繁荣,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功 能转向以商贸和工业并重发展为主,表现在空间形态扩展上是商埠展界,工业用地逐步增加,城市内 部结构演变为古城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埠区商贸交通中心并置的“双核心”格局。日伪统治至解放前, 济南沦陷为日本殖民地,城市功能主要为日本的“以战养战”的殖民服务,导致城市形态上的变化是: 南郊日本人聚居生活区及胶济铁路以北的北郊工业区的建设。

济南区域经济发展SWOT分析

济南区域经济发展SWOT分析

济南区域经济发展SWOT分析论文山东建筑大学胡佳奕2011051015城规111一、优势Strength1、区位交通优势济南地处环渤海湾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结合部,建设跨省域中心城市的地缘优势得天独厚。

随着京沪高速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和以济南为中心的全省高速公路网络的建成,济南的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加强,由此将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扩大经济辐射范围2、文化底蕴深厚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底蕴丰富,区域特征鲜明,“一山一水一圣人”突出体现了山东的文化特征。

龙山文化、黑陶文化映照千年,舜帝、孔孟、诸葛亮、李清照等文化名人灿若星斗。

济南有72名泉,以泉城著称,泉是济南最大的特色,特别是趵突泉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美景想来就让人羡慕,“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文人乐山乐水,文以载道,诗以悦情,人文的参与使济南泉水更具魅力、更具色彩。

济南的不少名泉和无名泉都有动人的传说和故事,例如“孝感泉”讲的是“刘琮孝母”的故事,“饮马泉”传说是曹操饮马的地方等等。

4、人才优势济南是全省的科教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密集。

各类专业人才众多,人才优势明显。

5、基础配套设施及条件基本完备。

以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济青高速铁路、309国道和102省道等为支撑,沿东西向的交通线路已经形成,南北向交通也具有一定基础。

同时,东部产业带内供电、供水、燃气和排污状况也在不断得到改善,能够适应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需要。

另外,济南东部产业带已逐步培育和发展了劳动就业、知识产权、贸易、物资和金融等体系,具备了商品流通、房地产开发、金融保险、科技、信息和咨询服务等功能。

二、劣势Weakness1、薄弱的物质资源基础济南本身并不具有良好的矿产能源及其他物质资源基础,工业生产原料主要依靠外地运输,这就使得在济南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偏高,且能效过低。

与此同时,受限于济南南有山区北有黄河这一地理限制,就使得在物质资源开发上受到了进一步的制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纵”:
二环东路、顺·河南高架京路主、二城环市西路绿、地大金系路统和济规微划路图
··· 综合交通规划:
济南市规划调查整理
· 南京主城给水排水设施规划
“三横五纵”的快速路系统及BRT 系统能有效、快速疏解过境交通、 对外交通和跨区的长距离机动车 交通;有利于济南市城市发展战 略东西两翼发展规划的目标实现; 进一步彰显本项目的优越的交通 · 南京条主件城和电区力位电优讯势设。施规划
···· 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济南市规划调查整理
规划结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局图
商业网点规划统筹考虑 商业功能、组织结构、 城市布局和建设规模, 对市级商业中心、市级 商业副中心、区域商业 中心、社区商业中心、 大型商贸网点、商业街 大型综合及专业批发市 场、物流基地及会展中 心等的发展布局做出规 划安排,形成现代商业 网点布局体系。围绕城 市“一城两区”总体布局, 规划形成老城商圈、主 城商圈和新城商圈三个 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 商圈和“一核、两区、四 片、四心的现代商业设 施布局体系。
区重点建设河西新城区和仙林、东山、浦口新市区,老城重点提升整体环境和文 化品质,使南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既得到快速发展,又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品质, 从而增强了南京的城市综合竞争力。
总体规划提出的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
良的城市发展目标,被写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历史文化资源集中的 老城区应努力实现“做减法”、新城(市)区大力促进“做加法”的思路,被市 委、市政府高度提炼为“一疏散、三集中”、“一城三区”的城市发展战略。
济南市城市规划
· 概述:
• 南京地处长江与京济南沪市规铁划调路查整的理 交汇点处,是一座
具有2470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南京属北亚热带季 风气候区,辖十一区、四县,2000年五普全市总 人口为624万人。
• 地理位置 • 地形地貌
· 概述: 济南市规划调查整理 1990年-1993年编制、1995年国务院批复同意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在九十年代南京的城市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2001年南 京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总结了上版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规划思 路上按照江苏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南京都市圈规划的要求,突出区域协调和可持 续发展的观念,以大南京规划理念,在上版总体规划基础上,更加强调“轴向发 展、组团布局、多中心、开敞式”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即沿长江和南北向的主 要交通走廊,形成具有一定规模、承担不同城市功能的城镇组团,组团之间有绿 色生态空间相间隔,以快速交通相联系。这样的空间结构,既可以保证南京有足 够的弹性生长空间,加强了区域城市之间的联系,同时又保证了城市良好的生态 环境质量。 规划还明确提出了老城“做减法”、新区 “做加法”的近期发展策略,即新
· 主城电力讯施规划
···· 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南京市规划调查整理
· 南京主城给水排水设施规划
· 南京主城电力电讯设施规划
商业中心规划图
·····绿色隔离带空间规划:
济南市规划调查整理
· 南京主城给水排水设施规划
· 南京主城电力电讯设施规划
·····绿色隔离带空间规划:
济南市规划调查整理
· 南京主城给水排水设施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济南市规划调查整理
规划构思
通过对城市交通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相关资料的调查分析,
建立济南市城市交通数据库。对城市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
分·析依南研据究京济,南市找市出区国其民总产经生体济的和规实社质划会性发图症展结“九所五在”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纲要,结合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规模及土地利用 布局,研究制定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拟定未来城市交通发展 和各种机动车增长的几种模式,科学预测未来交通需求,确定济 南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性政策、措施。
· 南京主城电力电讯设施规划
··· 综合交通规划:
济南市规划调查整理
· 南京市主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三横五纵”的快速路系统以及BRT系统能有效、快速疏解 过境交通、对外交通和跨区的长距离机动车交通;有利于 济南市城市发展战略东西两翼发展规划的目标实现。
”三横”: 1、济青与京福高速公路连接线及其西向延长线; 2、工业北路—北园路—无影山中路及其西向延长线 3、经十东路—二环南路及其西向延长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