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知识题,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3)经济稳定职能。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与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败。A、通
过直接的财政政策进行调节;B、通过制度性的安排,让财政在经济中发挥某种“自动”稳定的作用,以减缓经济波动:一是累进所得税机制,二是社会保障支出机制;C、财政增收减支或减收增支安排可产生需求收缩或扩张的“乘数”效应。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三、简答题
1、如何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简述成本――收益分析法。
3、简述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4、简述公共定价。
四、论述题
1、试述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2、试述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1)效率与公平是统一的,必须两者兼顾,只顾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必然会导致经济运行的失衡。(2)如何通过市场和政府两种机制的有效结合实现两者兼顾是一个关键问题。(3)正确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的关系。
2、(1)成本――收益分析法也称――收入分析法,最早产生于美国。(2)这种方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收益进行对比分析,在公共决策程序中,通过对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根据对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
3、(1)成本――收益分析法。(2)成本――效用分析法。(3)因素分析评分法。(4)最低成本法。
4、(1)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即公共定价。(2)公共定价包括纯公共定价和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3)公共定价的方法有: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方法和负荷定价法。
四、论述题
1、公共选择理论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协调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关系,转变政府经济职能,避免政府干预失效,具有重要意义。(1)对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2)对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3)对实现公共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4)对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正视政府行为的“经济人”特征借鉴意义。
2、(1)混合物品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性质,可以采取公共提供或市场提供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2)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混合物品,可以以征税的方式免费提供或收费的方式提供,最终采取何种方式,取决于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益损失同收费成本和收益效率损失的对比。(3)具有外部效应的混合物品,外部性很大的,采取公共提供方式;而多数此类混合物品采取的是混合提供的方式。(4)从各国实践看,混合物品的有效提供方式有:政府授权经营、政府参股和政府补助。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三、简答题
1、“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简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3、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有哪些?
4、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是什么?
四、论述题
1、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2、“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2、(1)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2)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对经济分析的意义在于: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规模也大;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
3、(1)财政支出增长率。(2)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4、(1)经济性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中长期发展战略、经济政策。(2)政治性因素,如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及政府干预政策。(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及城镇化等。
四、论述题
1、(1)实行重点倾斜政策,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增加社会保障和教育科技支出。(2)对一般支出实行零增长政策。(3)继续适量增发国债,重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和中西部倾斜。(4)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2、(1)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教育、培训及职工再教育而形成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开发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生产性公共投资的增加也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率。因此,生产要素积累的收益率不会发生递减趋势,长期增长率将大于零。(2)内生增长理论为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重要思路。(3)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为加快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是新世纪财政政策总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性任务。(4)我国应当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保证适度的财政投资规模,以支撑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增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农村、农民和农业的投入。
第四章社会消费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一
三、论述题
如何对文科卫支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四、综合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