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

合集下载

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件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共37张PPT)

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件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共37张PPT)

(4)《商山早行》中“早行”之景与“早行”之 情都得到完美体现的诗句是: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5)《商山早行》中写出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 拂晓前天色的昏暗,突出了行之“早”的诗句是: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6)《商山早行》通过写梦境抒发思乡之情的诗 句是: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考点三:文本品析
12.“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中的“照”字, 很多版本写作“明”字,你觉得哪个更好些?为 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示例一:“照”字更好。“照”既暗示了在早晨 “枳花”颜色的雪白,也富有动感的传达了这种 白色的“枳花”将在晨光中还显得黑暗的驿墙都 照亮了。
示例二:“明”字更好。“明”原为形容词,这 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 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示例一:诗人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一幅旅途 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雄鸡已叫,但残月却还在西天, 打了霜的木桥上脚印十分清晰,充分表明了一个“早” 字,表现出旅途的辛苦和作者的羁旅愁思。
示例二:诗人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六种景物,鸡声、 茅店、残月、人迹、板桥、秋霜,勾勒出一幅深秋清 晨寂静凄凉的画面:雄鸡已叫,但残月却还在西天, 打了霜的木桥上脚印十分清晰,充分表明了一个“早” 字,由景生情,抒发了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 苦之情。
20.诗中写到“雁”是用以表达_思__乡_怀__亲__、__急_于__ 返__家__的_迫__切______之情。
2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描写了旅途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字里 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 之意。
或: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
22.请分析《商山早行》和马致远的《秋思》 在写作手法和感情上的相同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行香子》课外古诗词诵读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行香子》课外古诗词诵读PPT优秀课件

词义理解
陂(bēi)塘:池塘。 徜徉(c 飏(yáng):飞扬,飘扬。 青旗: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
词意速通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
绿树环绕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沐浴着东风,乘着 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小园不大,却收尽春光。在这里桃花正红,李花雪 白,菜花金黄。
诗歌赏析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

拨 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从而写出了春天生机
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
诗歌赏析

词一开始“树绕”两句,写所见的烂漫春光。接着“倚

鉴 东风”两句,描写词人乘着温和的春风,信步漫游村庄,欣
赏 赏春天的风光。
“小园”二句,写词人在漫游中为一座春意盎然的小园
写起。村庄的周遭,层层绿树环绕;村子里的池塘,水已涨得满 满的与池岸齐平了,显然这是春到农村的标志。
接着“倚东风”两句,是描写词人乘着温和的春风,兴趣正 浓地信步漫游村庄,欣赏着春天的风光,表现了词人喜爱农村景 色的神态。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小园”二句,写词人在漫游中为一座春意盎然的小园所吸引。 看上去园子才那么一点点大,但却像收入了全部春光。那么,有 哪些春色呢? “有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 黄色的菜花,正是这些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才构成了春满 小园的诱人图画。
下片: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 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远远围墙”四句,词人的视野由近放远。围墙, 茅堂,青旗,流水,小桥,动静相生,风光如画, 而又富含诗蕴,引入遐想。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照应上文的“豪兴徜徉 ”,进一步写词人怡然自得的情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考点1:从情颈与联景关系有的弟角皆度分赏散析,。 无家问死生。
采,在用自融然情景于物景的/尾寄描情联述于中景融寄/入间书主接观长抒感情不受,达,描,写写景况白生乃露情和未,月景休亮随兵,情既。变写,景是又诗点人明深时切令
思念故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显露。
考点2:诗人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
采用融情于景, 诗人思念故乡,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主观上觉得故乡的 且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云:浮云聚散无常,往往用来喻人的漂泊迁徙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颔联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颈联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尾联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前两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画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 鼓断人行”点明社会背景,说明战争频繁、猛烈,渲染了浓重悲 凉的气氛。
首联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点明时令——白露
热爱故乡
融情于景 间接
颔联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抒情 借景抒情
地表达了诗人对颔故联乡亲人露的从思今念和夜担白忧,及对月和是平故的向乡往明之。情。
颈联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尾联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主旨情感
诗人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边地秋夜,在“有”“无” 的对照中,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之情,也寄予了无限的人 生感慨。 其中有对故乡的怀念、亲人的思念,夹杂着生死离别的 焦虑;有忧国忧民的情感,期盼战乱早些停止,期望社 会安定……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读懂诗意
早晨上奏 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这里指皇帝。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 泛指路途遥远。八千,不是确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PPT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PPT课件

整体感知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恰逢白露时节,更怀念家中的亲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虽有弟弟,但都离散各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何况天下依旧战乱不太平。
整体感知
商山早行
yún
温庭筠
duó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zhǐ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整体感知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 ②叶 落 山 路 , 枳 ③花 明 驿 墙 。 因 思 杜 陵 ④梦 , 凫 ⑤雁 满 回 塘 ⑥ 。
整体感知
月夜忆舍弟①
shù
【 唐 】 杜 甫 shè
戍 鼓 ②断 人 行 ③, 边 秋 一 雁 声 。
露 从 今 夜 白 ④, 月 是 故 乡 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 书 长 不 达 , 况 乃 ⑤未 休 兵 。
①舍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杜甫兄弟五人,他是长兄。 ②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③断人行:指 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④露从今夜白:意思是恰逢白露时节。 ⑤况乃:何况,况且。
称少陵野老。唐代诗人。杜甫忧国忧 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世人尊 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 内容,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 史面貌。因此被称为“诗史”。有 《杜工部集》传世。
知识备查
代表作:“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咸阳城东楼》课外古诗词诵读说课教学PPT电子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咸阳城东楼》课外古诗词诵读说课教学PPT电子课件

诗词注释
咸阳:秦都城,唐代咸阳城与新都长安隔河相望。今属陕西。 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汀洲:水边平坦的沙洲。 当年:一作“前朝”。 “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声”一作“光”。
白话译文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前水草杨柳丛生就像江南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溪边的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 吹满咸阳楼。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作结,融情于景:“行人”,过客。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 者在内;“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 自东边而来。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 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 流不止而已。“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 ,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 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 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 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翻译:夕照下,飞鸟下落到长着绿草的秦苑之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 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 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
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 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
分析“一上高楼万里愁”的“愁”含义和作用。
愁,思乡,怀古。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以“愁” 开篇,其后交待“愁”的缘由(用首句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课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课件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首联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典故 蹇叔哭师颔联Biblioteka 内容结构颈联
进一步深化
尾联
扣题
资料补充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公元前628年,一代霸主晋文公去世。 秦穆公见 文公已死,便想乘机争霸中原,于是派兵攻打郑国。 大臣蹇叔极力反对,理由是秦国与郑国相隔千里,即 使军队能到达郑国,也一定会筋疲力尽。 但秦穆公不 听劝阻,执意派军队攻打遥远的郑国,结果中途遭到 晋军伏击,几乎全军覆没。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谢谢观看!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这首诗在叙事上借助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使人深切 的感受到诗人的一腔悲愤。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这首诗在时间上,先回顾起初,“朝奏”,“夕贬”;再写 当下,立马蓝关;最后假想结局,死于他乡,侄孙“好收吾 骨”。可谓时时生悲,满腔悲愤。在空间上,作者立马蓝关, 回望长安,家已不在,前瞻潮州,前路艰危。真是处处见悲, 一路悲愤。
诵读诗歌 读懂诗意 赏诗悟情 综合练习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请赏析颈联中“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答:“横”“拥”两字分别分别是横陈、阻塞的意思, “横”字言广度,“拥”字言高度,从两个层面形象生 动的描画了自己贬適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 景,同时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抑郁与 愁思。
······
诵读诗歌 读懂诗意 赏诗悟情 综合练习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课件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课件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咸阳城东楼
许浑
CONTENTS 教学目录
01 走近作者 02 创作背景 03 诗歌朗读 04 词义理解
05 诗意速通 06 主旨点睛 07 诗歌赏析
走近作者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丹阳(今属 江苏)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诗 以律体见长,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诗歌 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登洛阳故城》等。
颔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诗人傍晚登上城楼, 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 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 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 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
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 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勒,淋漓尽致而又 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 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 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 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词义理解
咸阳:秦代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
汀洲:水中的小洲。
溪:这里指咸阳城南的磻溪。 阁:指城西的慈福寺。
芜:丛生的杂草。
行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当年事:指秦、汉灭亡的往事 一登上咸阳楼我顿生浓浓的哀愁,眼前水草杨柳丛 生就像水中的小洲。
尾联作结,融情于景。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 还是不要过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都 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 流不止。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磻溪上空的乌云刚刚升起,夕阳已经沉落在慈福寺 后面,山雨即将来临,狂风灌满这空旷的城楼。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件【最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件【最新】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 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飞扬,飘扬。
酒店门口 挂的青色酒幌。
诗意: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房。青色的酒幌 飘扬在小桥流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 山岗。正是莺儿啼鸣,燕儿飞舞,蝶儿匆忙。
赏析:下片移步换景,从眼前的小园转向远处的茅堂小桥。“远 远围墙”四句,词人的视野由近及远。围墙、茅堂、青旗、 流水、小桥,动静相间,风光如画,引人遐想。”偶然乘 兴,步过东冈”照应上文的“豪兴徜徉”,进一步写词人 的怡然自得。“正莺儿啼”三句,又是特写春之一偶,以 “莺啼”“燕舞”“蝶忙”集中表现春的生命活力。“啼” “舞”“忙”三字精练准确,写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无题板书设计内容首联情景交融映衬别离之悲颔联比喻谐音表达相思之深颈联想象丰富表白相思之苦尾联引用典故托鸟传达情意风格朦胧婉曲深情无限第2课时北宋有这样一个词人他的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名字叫秦观
课外古诗词诵读
作者简介
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李商隐以 “无题”为名写下了很多首诗,大多描写爱情,这首诗就是其中较为 著名的一首。这是一首思恋之歌,写尽离别之痛,相思之苦。
解读赏析
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后一个“难”指分别时痛苦的心境。连用两个“难”字淋漓尽致地表 现了有情人相思难解的愁苦。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采用了双关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蚕吐丝的“丝”谐 音相思的“思”,用春蚕吐丝,丝尽而死,蜡烛燃烧,烧尽泪止,来 比喻至死不渝的爱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相思之苦,眷恋之深。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文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文课件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 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 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 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寻觅背景
此词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 湖时所作。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他无心赏玩。眼看国是日非,自己 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理解诗歌
丑奴儿①·书博山②道中壁

注释:
[宋]辛弃疾 少年③不识④愁滋味,爱上层楼。
①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 ②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西南。 ③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⑤说愁。 而今识尽⑥愁滋味,欲说还休⑦。
④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不明白。 ⑤强(qiǎng):竭力、极力。 ⑥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2. 阅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回答问题。 (1)“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两句中 的“愁”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这两句里的“愁”的含义是不同的。“强说”的是春 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而今识尽”的是关怀国事, 怀才不遇的哀愁。
(2)分析下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下片“欲说还休”用了反复。渲染了“有苦无处诉” 的气氛,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作者为国 事忧愁,极端痛苦,悲愤愁苦之情溢于言表。
主旨
本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 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 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 门的痛苦之情。
中考在线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4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4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走近诗人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 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的美 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出生于战乱年代,积极抗金,主张北伐,恢复中原。把满腔激 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 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悲壮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 处,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反映了时代精神。。其词题材广阔又 善化用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这首词精彩地描写了他自己的心路历程:青少年时代,无忧无虑,不 知愁苦是什么滋味。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的转变,真正体会到 人生的苦涩艰辛后,那许多的愁连说都说不出口,只好独自承受了。
想说却最终没 有说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最终没有说。想说却又说不出 口,只是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
深研透析,入木三分
1.赏析“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 赋新词强说愁。”
少年时没有愁,所谓的愁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作者 登上高楼,效仿前辈的文人雅士抒发所谓的忧苦之情,只是 故作深沉。 写出年轻人好装斯文的好胜和纯真。
只剩杂草丛生,唯有鸟雀、蝉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通过视觉和听 觉描写强调过去的禁苑深宫,现今只空留绿芜遍地,黄叶满林,绿芜、 黄叶渲染、勾勒出了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 对家国衰败及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今昔对比,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4.赏析“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行人:指诗人自己。 当年事:秦、汉兴亡的往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行香子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文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行香子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文课件
翻译: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沐浴着东风,带着豪兴 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 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 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 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三、诗词赏析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 词一开始“绕树”两句,写所见烂漫春光。词人先从整个村庄
写起。村庄的周遭,层层绿树环绕;村子里的池塘,水已涨得满 满的与池岸齐平了,显然这是春到农村的标志。
接着“倚东风”两句,是描写词人乘着温和的春风,兴趣正 浓地信步漫游村庄,欣赏着春天的风光,表现了词人喜爱农村景 色的神态。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小园”二句,写词人在漫游中为一座春意盎然的小园所吸引。 看上去园子才那么一点点大,但却像收入了全部春光。那么,有 哪些春色呢? “有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 黄色的菜花,正是这些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才构成了春满 小园的诱人图画。
此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公元1068~公元1077年), 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在一个春天,作者乘兴游览了一座村庄,被 朴质自然的村野风光所感染,因此创作了此词。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代: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 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 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正莺儿啼”三句,承上两句意脉,即翻过小山岗, “柳暗花明又一村”,另有一番景象:莺啼燕舞、蝴 蝶采蜜忙。它们最能代表春天,比起小园来,是别一 种春光。
四、总结
词人运用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写景状物;使朴质自然 的村野春光随词人轻松的脚步得到展现。全词下笔轻灵,意兴盎 然,洋溢着一种由衷的快意和舒畅,如此风格情调在秦观的词中 并不多见,但崭然一出便别开一番天地,对后代词曲在题材和意 境的开拓方面有较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古诗今译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贾谊被贬至长沙居住了三年,千年万
代只留下贾谊的悲哀。人离去之后,满院
秋草衰枯,寒林里只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
状元成才路
了一幅古宅萧条冷落,秋草衰枯,寒林空寂,日斜人
去的凄凉之景。颈联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凄凉,同时借用贾谊写赋吊屈原的典故,用湘水无情
地日夜流逝,来抒发作者对前贤的深切同情和内心
的无限愤懑之情。尾联写暮色沉沉,江山寂寥,秋
风吹过,黄叶飘零,既写自然景色的萧瑟凄凉,同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古诗今译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一篇《论佛骨表》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 被贬到路途遥远的潮州。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 害的事,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残余的生命呢!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云雾遮住终南山,我的家在何处?大
诗歌解读
贬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这里指韩愈的谏书 《论佛骨表》。
早晨上奏。
韩愈

泛指路途遥远。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皇帝的宫殿,这里指皇帝。
状元成才路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指皇帝。
岂肯、哪能。
应该有所打算。
指岭南。
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
世人尊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
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因此被称为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诗史”。有《杜工部集》传世。
状元成才路
代表作: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漟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
八千里之遥,何异于发配充军?颔联直书自己愿意为 “除弊事”,申述自己忠心而获罪的愤慨,大有坚持
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
诗歌解读
月夜忆舍弟
一作“秋边”, 边防驻军 秋天的边地,边 的鼓声。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塞的秋天。 戍,驻防。 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恰逢白露时节。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一直,老是。 何况,况且。
战争还没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有结束。 到。
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我知道你远
道而来应该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
我的尸骨。
主旨归纳
本诗作者通过叙写自己上书进谏
而遭贬一事,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
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重点赏析
全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诗味浓郁,感
情真切,对比鲜明。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
朝夕之间即被贬,可知龙颜已大怒,且一贬便离京城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诗 词 课 题 总 览
《月夜忆舍弟》/杜甫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商山早行》/温庭筠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 河南孟州) 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力反六 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 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 加以创新和发展。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 宗元并称“韩柳”。著有《昌黎先生集》。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作者简介
刘长卿(?- 786),字文房,汉族,宣
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德宗建中
情凭吊又有谁知道?寂寞的深山里落叶纷
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主旨归纳
作者通过对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
痛惜,抒发了自己被贬的悲愤和痛苦以 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懑之情。
重点赏析
首联写贾谊三年谪官,落得“万古”留悲,一个
“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 作者明写贾谊,实则是在暗寓自身迁谪。颔联描绘出
古诗今译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边防驻军的鼓声禁止人行走,边塞的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秋天里有孤雁在鸣叫。恰逢白露时节,月
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状元成才路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
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 何况战乱没有停止。
主旨归纳 本诗通过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
而自己只能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
月露。表达了诗人对兄弟深深的思念,以及对 国家处于战乱之中的现状的悲痛之情。
重点赏析
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图景,渲染了 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颈联由望 月转入抒情,过渡自然。尾联紧承颈联,亲人们四 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频, 生死茫茫当更难预料。抒发了作者对兄弟的思念之 情以及无限的人生感慨。
时更象征着李唐王朝的衰败局势。末句作者用与贾
谊对话的方式,既表达对贾谊悲惨身世的感慨,同 时也衬托出自己抑郁悲凉、痛苦无奈的心境。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诗歌解读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指客居楚地的贾谊。
状元成才路
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居留。
一作“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指汉文帝。 凭吊。贾谊在长沙曾写《吊屈原赋》凭吊屈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