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秘传太极站桩功
武当太乙五行拳基础功:九宫旋转十二法之桩法
武当太乙五行拳基础功:九宫旋转十二法之桩法预备势(无极势)两脚并步站立,面南背北,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
腋空,肘微屈,双手呈八字掌,掌心朝里,虎口朝前,中指对裤缝处。
头正竖项,虚灵顶劲,舌抵上腭,身正自然,目视正南。
起势(混元一气):1.两脚尖外展,如“V”字形,宽与肩同。
两脚跟外分,与两肘尖上下相对,脚尖微内扣如“八”字形。
膝微屈,上体与两手臂姿势不变(图1)。
2.两脚不动,两臂由体侧向前屈腕,徐徐提起,高与肩平,两臂屈肘成圆弧形。
两掌松垂,掌指朝下,虎口相对,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图2)。
3.两肩向后松沉,即肩关节微向上提约3厘米,背向后沉,使肩胛自然缩靠贴进;同时,两掌上翻,坐腕,翘指,高与肩平,掌心朝前,拇指相对,沉肩垂肘,两臂成圆弧形,目视前方(图3)。
4.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的同时,两掌下按,掌心朝下,虎口相对,高与上腹平,臂成圆弧形,目视前方,呈马步按掌势(图4)。
一、左右太极阴阳鱼1.承上式,胯向左旋,两腿由马步转换成左弓步,上体随胯转向正东;同时,两臂抱圆姿势不变,向左划弧摆动,双脚不动,目光平视(图5)。
2.上动不停,身体重心后移至右腿,上体后坐,呈左虚步势;同时,两掌指相对,掌心朝下,下按至身体两胯外侧,两肘略外张,呈圆形,面朝正东,目视前方(图6)。
3.身体重心在右腿不变,上体随胯右旋,转向正西,成右弓步,两掌置两胯处不动,目平视(图7)。
4.身体重心后移至左腿,呈右虚步势,两掌置两胯处不变,目平视(图8)。
5.收势:上动不停,胯向左旋,两腿换成开立步,两手由侧平举向体前相合,与肩同宽,虎口相对,掌心相下,徐徐下落于体侧,并步站立,目视前方(图9)。
二、左右穿翻天旋掌1.接马步按掌(图4、下同)开始,两脚不动,胯向左旋,两腿由马步转换成左弓步,上体随胯转向正东;同时,左手翻掌上托向左外旋,掌心朝上,随上体向上,向后左平圆(以腕为轴)云手,至头左上侧。
右手置右跨处,掌心向下,目视前方(图10)。
武当松溪派铁松门静功手印及桩功
武当松溪派铁松门静功手印及桩功/xqld/printpage.asp?boardid=16&ID=217静功(太素练形法)一、元明执印姿式:自然盘坐,单、双盘、散盘均可,坐椅、凳、沙发亦可。
两手重叠,掌心向上,两手大拇指相对。
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
置于下丹田(大腿根部、小腹处)。
意念:不做任何观想,无有意念。
注释:元明,即指体内的元阴元阳。
此功则是以先天肾水为元阳动力,运化于全身。
此式中两大拇指相对,调动手太阴肺经,肺主平衡,起于寅时,合于身中气机交注的十二时之运化;调动自身的元气,使真元之气的阴阳两大脉得到充实。
因手印的姿势作用启动了肺金。
祖国医学中子水来顾金田,气功的传统用语为水撞金轮。
其作用即是传统功中的脉轮修持,使法轮常转。
溶于内景,调节了气肺交注过程中的动中八触,演示了脏象。
二、坎离印姿式:自然盘、单盘、双盘均可。
两手掌分别扶在两脚掌心处。
意念:无需意守。
注释:此式为心肾相交内气循行法。
劳宫与涌泉相合,调节自身气机合顺,使体内“离火为心”的气机下注,“坎水为肾”的气机上腾,阴阳二气交注周宫行于自身。
故名坎离印。
三、日月合机印姿式:自然盘坐。
单、双盘,散坐皆可。
两手仰放于腿上,掌心向上,五指自然屈伸,大拇指和中指相扣;腕部放于膝盖弯曲处。
意念:意守虚无,不做任何观想。
注释:日月代表阴阳,日月合机喻为阴阳两大气脉,在行功调节时,运化交注平衡,故名日月合机。
此姿式手的大指与中指扣合,是传统气功中的金乘火相产真形的内景行功。
掌心向上以启动气机,调动大拇指行太阴经脉,合于中指心火,调节全身气脉,以顺阴阳之道,用来启动内景与内气循行相合,达到修真的某个层次。
四、子午结印坐式姿式:自然盘坐。
单、双盘,散坐皆可。
坐椅、凳、沙发亦可,最好是双盘入坐。
两手环扣,左手大拇指扣在左手的中指指尖处。
右手大指插入左手虎口,扣在左手无名指指根纹处,右手中指扣在左手无名指根节处。
其他余指合扣蜷起。
意念:意想丹田处有一个如蛋黄大小、形状的颗粒,久观而后,发出太阳般的光。
武当拳桩功
武当拳桩功中国武术有外家、内家之分。
外家主刚,内家尚柔。
武当拳内家桩功主张外柔内刚,刚不现形,绵里藏针,刚柔相济;遇柔刚化,遇刚而发,它是任何搏击术所没有和不能美的!既能健身益寿,又能惩恶扬普防身,并以中国的道教文化作底蕴,因而别具特色和风格。
武当拳内家桩功从练功方法、技击法则等与其它门派武功有精很大不同。
外家武功注重形体、四肢等外在功夫的锻炼,而武当拳内家桩功则强调内在的心、意、神等的培养,尚意不尚力,在练功和技击应用中强调意在气、力的前面运行,不主张没有意识指导运行下的力气即外力、蛮力、牵力、拙力。
但这并不是说武当拳内家桩功不需要力,它所需要的是有意之力、有气之力、有神之力、有心之力、有功之力、人体内在的能力,它是通过调心、调意、调神、打坐、站桩、行拳、实战等激发人体的内在潜能,实属博大精深的武功。
现将自己对其习练的一点粗浅体会成文,以期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武当拳内家桩功有坐桩(即地桩)、站桩(即天桩)、功桩(即拳桩)之分。
一、坐桩:练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单盘桩、双盘桩、跪拜桩、仰跪桩、肩桩、肘桩、拳桩、指桩、掌桩、头桩等。
单盘桩:单腿盘坐于地,练功时需环境安静,两手叠于腹前,左上右下掌心均朝上,两眼微闭,吸气时意气沉入丹田,呼气时意念气由丹田上升至百会穴冲出。
亦可仅意守内丹,空静宁想而明智。
练功时间每次不少于20分钟。
双盘桩:练功方法同单盘,惟需将两脚盘起而坐练功。
跪拜功:上体直立,两腿屈膝跪下,吸气时两手自然前平举,手心朝下;呼气时,两手在体两侧着地,同时上体前倾,前额轻点地。
如此反复练功,功深者可达数千个。
此势也即日常所说之烧香磕头势。
因此势即婴儿在母体之姿势,常习练有返老还童之功效。
仰跪桩:双膝跪地,后仰上体背着地。
如此长时间处于静式,呼吸自然,两手合按于丹田处,两眼微闭,意守内丹。
练功时间不少于20分钟。
肩桩:两脚开立,上体前倾,单肩触地后,两手置于体后成交叉。
练功吸气时内气贯丹田,呼气时气注肩部。
武当养生功的练习方法
武当养生功的练习方法武当养生功的练习方法练气功看似很简单,但其中的精髓蕴涵了很多的动作手法,很值得大家探究。
以下就具体介绍武当盘龙养生功的.练习方法。
一、静立放松功动作要领立正姿势,两脚并拢,头正身下,虚灵顶劲,下颌微收,舌顶上腭,眼平视后垂帘,鼻尖同肚脐成一条线,百会穴与会阴穴及足涌泉穴成一条直线(用意念联成),两臂下垂,两手中指轻轻按于两体侧(风市穴),大指根鱼际穴处下松,两足心用意踏地,五脚指抓地。
1、三线放松前放松线路印堂穴始,经面部,胸部,腹部,两大腿,两膝关节,两小腿,两脚背,十个脚趾顺次序放松(大敦穴),然后意守两脚趾尖1分钟。
侧放松线路从两耳朵的轮廓边开始,头部向两侧放松,然后意守双手的中指指尖(中冲穴),坚持1分钟即可。
后放松线路头顶部,后脑部,两肩胛部,背部,腰部,臀部,两大腿后面放松,两膝窝,两脚跟,然后意守两足(涌泉穴)2分钟。
从医学上讲督脉,任脉,手三阳经,足三阳经放松(从头向下放松)。
2、深呼吸三至六次要求吸气时舌尖顶上腭,收腹;呼气时舌头放平,气沉下丹田。
主要用鼻吸,鼻吐,逆式呼吸(腹式呼吸)。
主要作用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排掉体内的病气,灌入好气,打通各部位的经络,疏通气穴,为下一步的功法练习打下基础。
二、站桩功接上式,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平直,脚尖稍向里扣,双手下垂于两大腿外侧,掌心向里,掌指朝下,头正身下,虚灵顶劲,目平视后垂帘,两腿微曲(大腿与小腿成30度角)含胸,收臀。
姿势正确后,两手上抬,大臂与小臂成90度角,两掌劳宫穴自然相对,两肘与胸成一条线,意守劳宫。
要求似守非守,站桩时间根据各人身体状况而定。
作用是主要调身,调姿势,找开气门。
三、盘龙探爪接上式,五手指慢慢向里抓拢(意念抓气),要求抓气要抓圆,仍用意不用力,似抓非抓,然后轻轻放开。
此时手上气感,会随之增强,反复作30至50次为宜。
四、双龙戏珠接上式,手放平后,先同时弯曲内扣小指、无名指、中指,然后弯曲大拇指,食指由里向外慢慢转圈。
武当太乙五行桩功法篇
据我亲身体会,是一套非常好的气功修炼方法,现录于下:(摘自陈禾塬著《丹道修炼与养生学——武当丹道延寿图说》)注意:本处只摘取功法篇,不过,理论结合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请参看原书。
采气图预备式:两脚并拢,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头顶上悬,颈项竖直,双腿微下蹬,拉伸脊柱;鼻吸3口清气,撮口呼出3口浊气;双目平视远方,并在极目视点上马上慢慢回收目光,即收神光3次;然后微闭双目,舌抵上腭,下颌回收,全身放松。
默念口诀:天地人,两仪分,起混元,玄太极。
行气1—3转,行气路线为:收回目光,反照在舌下玄膺穴。
此穴为孔窍,下可通气管。
不一会儿便会生出满口津液,犹如井泉之水上涌。
将口中所生唾液轻轻地鼓漱36次,然后分3次徐徐以意引下十二重楼,逐渐到达膻中、鸠尾、中脘、神阙,并至气海后停止;然后从气海分为两路,至左右大腿。
从膝部再达到足三里,再向下至脚背及大拇指,又转入涌泉,由脚跟脚髁后、小腿后侧、沿着大腿后内侧向上达到尾闾,使两腿上升之气合为一脉,过肾堂命门、夹脊双关、并分别送入两肩、两膀、两臂至手背;由中指转入手掌,左右手掌微转手心一含,使气一齐旋回,并过手腕、手臂,由上胸部两旁经过两腮、两耳后向上升气,并从脑后灌入头顶;然后再向下经过明堂、天门、雷府、鼻柱之下外龈交、内龈交,并以舌抵于上腭以迎下降之气,再至舌下玄膺孔窍而止。
由此形成一个回路,称为一转。
一转之后,稍事停顿。
再做二转、三转,则体内壅滞之处会逐渐被疏通;这样行气就算不能贯穿诸经,也能通达诸窍。
就像《心印经》中所说的“七窍相通,窍窍光明”是也。
这都是因为人体一旦有一窍灵明,便可逐渐照明其他穴窍,进而人体的六合之内、六合之外,无不周流,无不照明,经络通达,百骸透彻。
如此一直要炼到形神俱妙,方才能与道合真。
(一)六合采气1,前采气(1)双掌捧气体前升至与肩平,翻掌外向采气。
转两掌心向内,收回胸部。
再向外推掌,采气,收回。
如此重复3次以上。
(2)3次采气后,双掌向前外撑,并以肩为转轴带动两掌划圆,即为玄太极,采混元。
武式太极拳的桩功
武式太极拳的桩功推荐文章太极拳桩功简析混元桩练习技巧有哪些热度:孙式太极拳教学:桩功的练法热度:太极拳桩功训练的作用热度:吴氏太极拳桩功的基本练法怎样的热度:太极拳站桩动作要领练习的方法热度:武式太极拳桩功分为养生桩与技击桩两种,养生桩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功法,常练习此功可使身体气足神旺、体壮坚实,并对许多慢性病患者及心血管类、消化系统、肢体老化等症,都有很好的预防治疗效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武式太极拳的桩功。
欢迎阅读!武式太极拳的桩功第一阶段,练好桩功、打好基础常用的有:(一)无极桩:类似拳架中的预备式,要求两足平分与肩同宽,两膝微曲,两臂弯曲,轻轻向胸前平举,两掌高与乳平,掌心相对略偏向下,形如捧球,双目向前平视,头宜正直,虚领顶劲,松肩沉时,含胸拔背,尾闾中正,胸宽腹实,气沉丹田,举身放松,自然安舒,聚精会神,屏除杂念,自然呼吸,要点是:1、要“心静体松”,李亦畲先生在《五字决》中首先提出的就是“心静”,并说:“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
初学走架最不宜做到心静,所以要先通过站无极桩来锻练这一功夫。
初学拳的人大都容易紧张,故要求“体松”。
精神、关节、肌肉处处放松,为日后练拳走架,打好基础。
2、要足与肩宽,因两“涌泉穴”在人足下,两“肩井穴”在人肩头,站桩时足与肩宽,两“涌泉穴二)太极桩:分左右两式,姿势类似“懒扎衣”的起低,承重力越大,通过这一锻练”和两“肩井穴”上下向衡,才能气机上升,运行与身,好像打井要打在泉眼上似的,否则是打不出水的。
通过无极桩的锻炼,求得心静神敛,气聚体松,然后在练拳架,自然就较容易了。
(二)太极桩:分左右两式,姿势类似“懒扎衣”的起势两手一前一后,前虚后实,身体要求同无极桩,练习这一桩功,由于屈膝蹲身,腿部承重较大,蹲的越低,承重力越大,通过这一锻炼,可增加腿部的力量,但开始不宜蹲身过低,以免造成突臀弯腰,上身前倾等弊病,应当循序渐进,逐渐放低身势。
杨式传统老架太极拳桩功三
杨式传统老架太极拳桩功三式芦文卿根据杨式传统太极拳的练习要求,要想将太极拳真正练好,必须从基本功和桩功开始,如欲建高楼大厦,应先将基础打好,有了浑厚刚柔的内力,在行拳推手等技法的练习上才能得心应手,真正体悟太极功夫的内函,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
为了使太极拳爱好者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有所启发,现将流传在河北永年一带的杨式传统老架太极拳的三式基础桩功及练习方法加以介绍,供太极拳爱好者参考。
一、无极站桩。
两足平行分开,与肩同宽,眼向前平视,意含顶劲,含胸拔背,松腰胯,精神内固,气沉丹田,一任自然。
两手掌自两胯向前举起,两臂弯曲,收至胸前,掌心相对,如抱球状。
两膝微屈,周身放松,无丝毫拙力,无思无虑,悬顶松腰,意守丹田,周身四肢内劲加厚外,而丹田气充足。
二、马步站桩。
两足平行分开,距离略宽于两肩,两脚尖向前,身体下蹲,成马步,重心分于两腿,小腿与大腿成90度,上身正直,悬顶松腰,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尾闾中正,眼神前视,敛气凝神,以鼻呼吸,舌抵上腭,唇齿相合。
两臂屈弯,双手向前,掌心相对,如抱球。
练习日久,分为一升一沉,一升身咯上升,两手掌稍开,为吸气,贴于脊背,一沉即身体略下坐,两手掌稍合,为呼气,沉于丹田。
两手掌一开一合,一吸一呼,一升一沉,呼吸与动作吻合。
先天气与后天气,即上层气与下层气之沉升,中焦之气分为上下二层气,由鼻呼出,下层气渐渐沉入丹田。
胸腹中之气,出自中焦,分为上下二层,呼时上层气、后天之气,由鼻呼出,同时下层气、先天气反沉入丹田;吸时上层气由鼻吸入,同时下层气反由丹田逼上,此种境界,为气通。
凡练习正宗太极拳术至相当程度时均能达到,初练者可不必过分强求,初学时,每次只需十分钟至十五分钟,渐渐加至半小时至1小时。
日久以后,下部稳实有力,周身四肢内劲皆增强,丹田之气充足。
三、川步站桩。
两腿平行站立,右足向前迈出半步,脚掌着地,左腿屈膝后坐,成虚步。
松腰垂臀,两足距离约一尺左右,勿过近或过远。
上身正直,臀部勿突出,含胸拔背,虚灵项劲,尾闾中正,眼神前视,无思无虑,全身重心寄于左腿。
练武当大字桩功的注意事项
练武当大字桩功的注意事项武当大字桩功是武当派的一种特殊功法,通过站立姿势练习,对身体各部位进行锻炼,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提高内功修为。
下面是关于练习武当大字桩功的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进行武当大字桩功练习前需要热身。
常见的热身动作可以包括跑步、拉伸以及关节活动等,以准备身体进行高强度训练。
热身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受伤,并使身体逐渐热起来,增加肌肉的弹性。
在练习大字桩功时,要尽量保持姿势准确,保持一定的时间。
初学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先从短时间开始,逐渐延长持续时间。
应该将重心放在身体的中心,保持身体的平衡,并用意念将意识集中在身体各部位,在正中黄宗羲所言的“立如松”意境中,提升内功修为。
大字桩功是一项极耐心的修炼。
在练功过程中,不要心急求成,要保持耐心和恒心,遵循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逐渐增加练功时间和难度,慢慢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并且要坚持每日练习。
注意呼吸是非常重要的。
在练习大字桩功时,要注重通过鼻子深吸浅吐的方式进行呼吸,保持呼吸深长而平稳。
可以按照“吸气顺和,意行导引”的原则进行呼吸调控,利用呼吸调和身体的能量。
在练习过程中,要时刻保持专注和集中的状态。
尽量排除其他杂念,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身体的感觉上。
觉察身体各部位的变化,感受气血在脊椎上的升降,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大字桩功的效果。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除了练功外,饮食也相当重要。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均衡的营养,避免暴饮暴食、过度饥饿或摄入不健康的食物。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确保身体健康。
练习大字桩功需要注意适度与稳定。
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练习的强度和时间,注意适度训练,避免出现疲劳过度、肌肉拉伤等问题。
稳定性是指要保持持续的训练,不能断断续续。
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大字桩功的效果,并逐渐提升自己的修炼水平。
此外,如果有慢性疾病或受伤史,特别是脊椎和关节问题,建议在练习前咨询医生或专业教练的意见,以确保安全。
太极拳桩功动作要领
太极拳桩功动作要领
首先,正确站立:“太极拳桩功”通常采取“马步”站立,双腿分开,宽度约等于肩宽,双脚踩实地面,膝盖微微弯曲,保持自然笔直的身体姿势。
要注意,腰部要稍稍往下夹紧,保持腰背挺直,尽量使身体的力线集
中在下身部位。
其次,重心下沉:太极拳讲究“虚腿实腿”,在桩功练习中也需要重
心下沉。
将意念集中在丹田(下腹部),下腹部略向前凸,重心略微下沉。
注意不要用力太过,保持身体的稳定和舒适。
其次,放松身体:整个练习过程中要保持身体的舒展和放松。
双肩自
然下沉,臂膀尽量放松,与身体呈90度角,抱球状。
双手握紧拳头,用
力放松。
注意手心朝下,指关节自然弯曲。
颈椎也要保持自然的弯曲。
再次,呼吸调节:太极拳桩功练习中的呼吸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
吸气以鼓胀为主,呼气以收缩为主。
呼吸要自然、舒畅,不要用力和勉强。
放松身体,随着呼吸的流动,逐渐调整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对于初学者来说,桩功练习可以从简单的站桩开始,待熟练后再逐渐
增加难度。
可以站桩数分钟,逐渐延长持续时间,最终达到站桩20到30
分钟的程度。
同时,桩功练习也可以结合其他太极拳的动作,例如单手推手、双手推手等,以加强身体的柔韧性、稳定性和耐力。
武当秘传太极拳三十六式
武当秘传太极拳三十六式武当秘传太极拳三十六式(游玄德宗师)武当派第十四代掌门/游玄德第一式:无极桩两手下垂,自然站立,独立守神,中正安舒,虚领顶劲,面南背北。
动作要领:在武当太极内功修炼当中,很重视南北极子午向,达到天人合一。
道家养生秘要:醒神安脑、引气归元。
图1第二式:抱元守一左脚左移,两脚与肩同宽、平行、足心含空、男左女右,两手合抱,拇指相对成圆状,顶天立地,头部中正,全身放松,气沉丹田。
动作要领:身正,体松,气顺,神凝,全身透空,八面支撑。
道家养生秘要:掐诀凝神、鼓荡丹田.图2第三式:开太极(图3、4、5)两手从身体两侧分开,如铜钟式,有气感后,慢慢伸展,至两臂展平与身体成大字状。
手心向下外转至手心向上,慢慢合于头顶,中指相对节节贯穿经面前下沉至丹田,两手以腕为轴外展,十指向前。
动作要领:两手分开自上而下划圆,须一气合成,配合呼吸。
道家养生秘要:伸筋拔骨、气贯黄庭。
第四式:金龟戏水(图 6 )接上动,松腰屈腿下沉成马步,两手掌心向下向前棚起,两腿直立,随即沉肩垂肘如金龟戏水下沉,双手收于丹田处,合抱于胸前棚出。
动作要领:太极有八十一个劲,此动作是个翻转劲,须周身协调一致,身形中正安舒。
道家养生秘要:任督通关、升清降浊。
金龟戏水图6第五式:怀中抱月(图7 、 8 )两脚成马步,腰右转,左手掌心向下收于左肋,在随身体右转,合于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收于丹田,两掌心上下相对。
动作要领:以腰带手,圆转中正,切记低头弯腰。
道家养生秘要:坎离相交、养心去火。
怀中抱月图7图8第六式:拨云见日(图 9 、 10 )接上动右转腰,两手掌心向上,右手在前、高不过眉,左手在后,低不过胸,左脚内扣,右脚外摆,两手分开,内旋挤出,掌心向前,左脚跟步。
动作要领:动作变化须自然圆活,力整。
道家养生秘要:转腰强肾、益寿延年。
拨云见日图9第七式:陆海奔潮(图 11 、 12 )退左脚,两手下捋收于胯根,双手合抱棚出,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如抱婴儿状,左脚蹬,右脚弓步。
太极桩功的练习方法及要点
太极桩功的练习方法及要点太极拳堪称中国武术的代表,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发源,在世人的青睐中发展。
如今,太极拳已经成为一种“健身符号”,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是其发展的主旋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太极桩功要点。
欢迎阅读!太极桩功的要点一、松桩的松是蓬松而不是放松蓬松是界于紧张和放松之间的临界状态,它的作用一如正负数之间0的作用。
蓬松状态比放松略为紧张,但比紧张状态要松得多。
至于松紧的程度,与个人的功夫深浅反应敏钝有关,因人而异,实无准确划一的标准。
二、如果对蓬松状态不能理解,那么你就理解为“准备就绪”状态打个比方说,当你抬起手准备去抓东西,做好了抓的准备而尚未抓出时的状态就是蓬松状态。
鼓起劲尚未用力的状态,就是蓬松状态也就是松桩的桩态。
三、思维活动决定行动,精神状态影响桩态思想上的警惕状态可以保证松桩的质量,心理上的用力状态可以保证紧桩和动桩的质量。
所以,松桩要“意动身随”,紧桩要“意到力到”,必须真实地做出来,而不是停留在思维状态。
一如极充足的时间和最强烈的意念都从来没有能使任何一个截瘫患者或重症肌萎缩病人恢复自主运动,更不用说使他们成为运动专家一样,任何没有身体切实参与的思想运动可以肯定都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效果。
四、桩功可以锻炼神经系统,调整生理功能,从而使固有实力充分地转化成功力但是徒手站桩无助于增加肌肉束的半径,所以徒手站桩只能运化实力,而不能增加实力。
生理科学证实,实力的大小与肌肉束的粗细成正比,而实力的大小又与功力的大小成正比,所以当徒手桩功把身体的潜力发掘到极限之后,功力将长期呈现停滞状态,发力技术再优化也打不破僵局,这就叫“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为改变这种局面,就要进行桩功的强化训练和其它种种实力训练,实力提高了,功力自然而然会上台阶,米多了粥自然就会稠起来。
实践证明:实力训练必不可少;桩功和实力训练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徒手桩功不能替代更不能取代实力训练。
五、桩功和发力息息相关但又分别自成体系发力必须有良好的桩态做保证,但是不经过发力运动桩架便不具备杀伤力。
武当太乙内丹功(站桩)
武当太乙内丹功(站桩)第一部分育丹功第一节预备功姿势:两脚平行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膝微曲。
松胯,腹微收。
身直,头正。
微收下腭。
上下齿轻轻扣拢,口微含,眼微闭。
松肩,两手自然下垂。
整个姿势要以舒适自然为度。
此为无极桩。
呼吸:自然。
功法:全身放松,一点不用劲,排除杂念,静站三分钟。
第二节放松法(一)三面放松法:所谓三面即身体的前面、背面和侧面(两侧包括手在内)。
炼功时,先放松前面,意想从头顶百会松,面部松、胸部松、两脚前面松、一直松到脚心涌泉,同时默念“松”字。
最后放松两侧,还是放头顶松到脚心,同时默念“松”字。
按前面、后面、侧面的顺序,三面各放松一次为一遍,共做八遍。
(二)整体放松法:炼功时,意想整个身体从头松到脚,同时默念“松”字。
反复做八遍。
第三节洗髓法炼功时,意想一股清泉从头顶往下淋洗,一直洗到脚心,淋洗时,是从外到内逐层淋洗;1洗皮肤,2洗肌肉,3洗血液,4洗内脏,5洗骨髓。
淋洗时,意想将身体从外到内的浊气、病气、废气等洗干净,有病处应多洗,从外到内逐层洗完为一遍共洗三遍,初练时不管呼吸。
待功法熟练后,再配合呼吸:即呼气时意想清泉从头往下洗,还是洗三遍,不宜多洗,因此法为泻。
少洗有益,多洗有害。
第四节毛孔采气法吸气时,意想全身毛孔张开,将新鲜空气从毛孔吸入;呼气时,意想周身毛孔闭拢,将外气收于体内。
忘掉口鼻呼吸,用毛孔呼吸代替口鼻呼吸。
共呼吸八次,此法为补,多采也可。
第五节丹田聚气法吸气时,意想毛孔及体内各个细胞均在吸气;呼气时,意想将周身之气聚于丹田(脐下一掌处)。
越聚越拢,逐渐在丹田部位形成一热气团(不可追求,意想成一热气团就可以了)。
呼吸八次。
第六节丹田运气法先将丹田看成是一点,再意想丹田的热气团围绕丹田这个点运转,先按顺时针方向运转三十二圈,再反时针方向运转三十二圈。
运转时,意念不要过重。
一顺一反各运转三十二圈为一遍,共八遍。
第七节丹田内视法内视时,要用三眼内视,人只有两眼,第三眼为额部正中有小窝处的天目。
武当太极桩的详细练法,功效显著
武当太极桩的详细练法,功效显著【橙语】不自责,自责是自己给自己的再次伤害。
能自省,方成长!多爱己,有勇气。
正确的行功桩架是保证功夫上身的基本条件,架势的体悟则体现了心性、慧根的高下。
太极桩是武当太乙密传丹派的入门功夫,对桩架、结构也有特定的要求。
现论述于下:(1)太极桩(一):行功姿势:身体自然站立,两脚横开与肩同宽,成11字形。
头正身直,二目垂帘向前下方斜视,从头到脚,进行周身放松。
两手自然下垂,贴于大腿两侧。
舌抵门牙牙龈。
心法:身体放松后观想自身与茫茫宇宙混然合为一体进入忘我境界。
(2)太极桩(二)1、两脚横开,比肩略宽一脚,两脚成11型站立,从头到脚依次放松,然后两腿微屈,成高马桩,有圆裆之意。
含胸拔背。
两臂慢慢抬起与肩平,肘略低于肩,两肩胛骨用力贴向前胸,两臂在胸前成环形。
(以身体感觉舒适为度)。
2、两手十指自然张开,弯曲,形似虎爪,两手相距2寸,手心向内,距胸前一尺三寸左右,成扁圆状。
3、头项不偏不斜,项部直立,以头部舒适为度。
4、两眼开目平视两手间(也可平视远处一定目标)。
眼不可睁太大。
心法:1、肩井与涌泉成一线1–2分钟,找放松的感觉,涌泉有麻、热、胀即为正确。
2、肩井、曲池、合谷放松。
3、肩胛骨前贴。
4、臀部前贴。
5、膝关节外撑。
6、手臂外撑(即要外撑又要内抱有挟球感)。
7、意守丹田呼吸气沉丹田。
1–7每个动作1–2分钟,一个轮回8–10分钟,能做几轮回做几个,一般8–10个轮回。
(3)太极桩(三)(收式):行功姿势:由原式起,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小腹丹田处抱合,双手重叠一处,左手内劳宫扣于右手外劳宫,扣于丹田处,头正体直,目视前方。
心法:意想周身真气通过肢体经脉回收丹田。
太极桩的动作要求(1)头易正:头居人体最高处,为人身之君,是一身之主宰,不宜倾斜,俗语讲:“上不正,则下斜”,头正神清,神态端庄,收颏直颈而其头必正直,大有统领全身之意。
(2)肩易顺:顺肩者,两肩向左右的方向平而顺之,意在肩骨均衡、平行、舒展的向左右伸张,毫无拘禁、高耸之状,以合出劲之态,此势乃此桩基本架式要求。
太极拳基础功--站桩
八字法诀
三换二捋一挤按,搭手遇棚莫让先。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
避人攻守要采挒,力在惊弹走螺旋。逞势进攻贴身肘,肩胯膝打靠为先。
太极阴阳诀
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
三. 为自尾至顶:(一阶三级):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者。脊柔筋使然。其要在尾闾中正。及顶头悬耳。
地阶三级:
一. 气沉丹田:(二阶一级):肩稍沉。肘稍垂。则气可引至胃脘。胸微陷。背微弓。则气可沈至丹田矣。
二. 气达乎四肢:(二阶二级):气沈丹田后。似可由心驱遣。便使气至胯至膝至肿。复至肩至肘至腕。
太极拳不仅把无极桩作为拳架、推手的起式,而且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功法来练习,由于它的价值很高,不少人终生锻炼不厌。在此必须指出。要练好无极功夫,不是轻而易得的,需要长期耐心的锻炼,才能获得它的最深效益。
============================================
郑子自修心法
太极拳棚、捋、挤、推、按的用法
逢力必朋, 逢朋必缠, 逢缠必转, 逢转必沉。
棚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采在十指,挒在两肱,肘在曲使,靠在肩胸。
进在云手,退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附:八要:掤要撑,捋要轻,挤要横,按要攻,采要实,挒要惊,肘要冲,靠要崩。
站桩要松随,切忌刻意追求,万万不可用力用劲。要有“心如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的洒脱意境,懵懵憧憧,如梦如幻,让思想飞越太空,这样来养神、养气,久而久之,自然可得内气,****生内劲,自己会感到有一种生生不已,欲罢不能的奇妙感受,这时就领悟了站桩的奥秘,会有气若长虹犹贯日,欲将宇宙抱怀中的豪迈情怀。下面用四句话来概括太极桩练习的要领:
武当金钟罩气功站桩功
武当金钟罩气功站桩功
初级站桩:预备势,自然站立,身正,头直,两目平视,自然呼吸,入静一分钟。
动作:左脚向左边跨出一大步,宽于两肩,两手臂左右分开成一字形(侧平举),曲膝下蹲成马步,同时两手臂向前左右弯曲、弯向胸前,沉肩松肘、十指分开,掌心成凹形,左右手掌拇指与胸前两乳平行、手掌与手掌指尖距离相隔一个拳空隙、舌顶上腭。
成马步站桩式后,两腿平,膝关节与小腿成90度,收髋、提肛、足趾抓敌,鼻吸鼻呼,时间为两分钟一次。
一次练完后,略休息半分钟,继续站第二次,共练五次。
如开始练,无气功基础者,两腿不需要平行,可高些,但前身要正,不可前倾或后仰。
此即中位站桩,如年老体弱者,则采用高位站桩式,即两膝略弯即可。
收功:起立,舌放下,再下蹲,两手臂左右分开、成“一”字形时。
手掌往下翻过身体起立使掌心向上,如端重物,两手臂提至单中学位,这时收腹吸气,再使两手掌翻转成掌心向下缓缓从胸前下落,两手臂放于身体左右两侧,并腿成站立式。
中级站桩:预备式与初级站桩同,唯在站桩前,在地上置两根圆形木椿,可埋于地下,如无此条件者,亦可用活动木桩,(不固定)高一尺,站在木桩上站桩。
高级站桩:预备式与初级同,站在木桩上后,头顶心置放一盛水的碗,两手掌臂上亦同时各置放一只盛水的碗,使站桩后不致晃动而功底深厚。
但中、高级站桩只适宜具有气功基础者练习。
武当太极拳基本桩功
站弓步脚时,两手可插腰,也可背于身后。目视前方,呼吸自然。
(6)虚步桩— 要求、规格均与基本步型中的“虚步”相同,左腿在前为左虚步,反之亦然。左虚步、右虚步各站30秒至1分钟为1组(单腿支撑,时间应略短),初练可先3组,日后渐增。
其他两手位置、眼神、呼吸均同“弓步桩”。
然后,退步左弓腿,再后坐左虚步,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3)侧行步--要求、规格均与基本步法中的“侧行步”相同,活桩要求与“上步”同。如:
背手开立--屈膝左跨步--→ 右屈腿侧步(右腿屈膝半蹲,左脚提起侧向开步,脚前掌先着地)停5秒一8秒一-→左屈腿侧步(重心左移,左腿屈膝半蹲,有腿自然伸直,脚跟提起)停5秒一8秒一→右丁步(提收右脚,在左腿内侧并步,相距10一20厘米,脚前掌着地)停5秒一8秒一→左丁步(重心右移,左脚后跟提起)停5秒一8秒。
2.舒适得力:这个阶段练功者体感回十分明显,如内部的胀麻感、温暖感、某个部位的跳动感,没有了疲劳不适枯燥无味的感觉等等。因此兴趣会成倍增加。为把体内的舒适之感多留一会儿,练功者会不自觉地延长站桩的时间。比如很多人身上站得很暖,这种感觉是很舒服的,但此时如没有适可而止,逐渐地浑身或局部会开始发冷,或拌有头痛或呕吐感,这样会极大地伤害身体,如果不马上调整过来,今后只要一站桩就会有不良反应,所以一定要适可而止,留有余地。
初练时,可先站3分钟,休息2分钟后再站,共做3组,即3分钟×3组。以后可增至5分钟等,以腿部感到酸胀为宜。
(2)开合桩— 该桩乃静中小动,站平行步(同“太极桩”),两腿自然伸直,从太极桩动作开始,两手五指指尖相对,徐徐向外拉开,使两臂与胸部连成大弧形,如抱大球状,目视前方。然后,两腿缓缓屈膝半蹲,重心均落两腿之间,同时两掌向内相合,与头同宽,掌心相对,指尖朝前,目视两掌中间。
秘传太极拳行功九法和桩功九法
秘传太极拳行功九法和桩功九法太极拳行功九法和桩功九法是陈氏太极拳先辈郭永福前辈家传的训练秘法,早期一直都是父子相承,秘不外传。
当年我拜访郭氏的后人,求教并学习了此法,受益匪浅,经过多年的习练,感觉此功法是修炼太极拳的必修法术,涨功快,长期练习能打下扎实的基础,现在把修炼顺序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详细的教学视频,我们在整理制作之中,必要时会在网络或者线下开班传授,让这一太极瑰宝传承下去。
特此说明一下:因为教学初期一直是帮着师父打市场,所传的内容仅限师传本门的东西,现在传授的是我本人整理的系统训练体系,是我们独有的,首次公开,有缘者得之。
《太极拳秘传行功九法谱》预备三势动作名称一、春风汤阳手二、汤于风春阴阳手三、汤于风春肩肘手第一法:顺逆缠丝动作名称第一组:顺缠丝动作组合预备式:提手上势一、里手顺缠靠打提(左)膝二、螺旋升降内转翻(右腿)提腿三、金鸡晒膀双掳手四、双搬手鬓边插花五、收手第二组:逆缠丝动作名称一、平捋手逆缠腿靠打提(左)膝二、螺旋开合迎门顶(右)肘三、下捋劲内盘双掳手(左腿提)四、外拦逆缠提推胸肘(右肘)第三组:顺逆双变缠丝劲动作名称一、拗拦手抓回推肘(左膝右肘)二、外拦撤(挂)脚夜叉探海三、顺撂手转身飞仙掌四、内旋横肘双开收势第二法:棚劲动作练习动作名称一、棚捋劲组合:双棚下捋顺水推舟二、棚按劲组合:外靠里打顺按掌三、棚挤劲组合:顺手搬打横压腾挤四、棚採劲组合:拗手搬採倒捻红五、棚挒劲组合:抽樑换柱外压靠打六、棚肘劲组合:托天掌转身三请客七、棚靠劲组合:双棚手狮子抱球八、双棚劲:金刚双棚势第三法:捋劲组合练习动作名称一、捋棚劲组合:紧三步,捋腾棚打二、捋按劲组合:压手上肘,猿猴开领三、捋挤劲组合:横直捋挤,火蝠攒心四、捋採劲组合:钟馗抹额,束身解带五、捋挒劲组合:横直提炮,下击上掳六、捋肘劲组合:拗肘搬打横压折手撩斩七、捋靠劲组合:转身十字靠,双阳合手八、阴阳双缠捋盘手第四法:挤劲组合动作名称一、挤棚劲组合:倒插步,封闭捉拿、圈园步,封闭捉拿二、挤捋劲组合:掩手双捋,腾手里斩三、挤按劲组合:滑合步、掩手探打四、双挤劲组合:抬手滑步合手手,三封挤身五、挤採劲组合:烈女捧金盒、五子转还、转身红拳、苍龙摆尾六、挤例劲组合:外靠里抓拗手,双架梁,转身翻打七、挤肘劲组合:提鸾护身肘、八方变换八、挤靠劲组合:钻身靠截前、掩后过头第五法:按劲动作组合名称一、按棚劲组合:双架梁,抱膝推舟二、按捋劲组合:天王降妖,双掳手三、按挤劲组合:掏掳挤打,低警挂取四、双按劲组合:外拦撤脚,提按炮斩手五、按採劲组合:横直圈挂,扭羊头六、按例劲组合:后坐挂腿,里丢手七、按肘劲组合:顺手搬打,腾旋肘八、按靠劲组合:抱头推山,拗拦靠第六法:採劲组合练习动作名称一、採棚劲组合:转上红拳,观音献掌二、採捋劲组合:劈来脚,入步连心三、採挤劲组合:回头指路,小座子四、採按劲组合:迎面飞仙掌,压手五、双採劲组合:拗搂棚打,搬丢手六、採挒劲组合:翻铁杆,刘海捕蝉七、採肘劲组合:顺压手,上肘撑掌八、採靠劲组合:实转虚,银蛇入洞第七法:挒劲组合动作名称一、挒棚劲组合:圈拗手、抓回推掌二、挒捋劲组合:软手提袍,半转捋三、挒挤劲组合:滚手,挒压手挤换步四、挒按劲组合:斩手回挒搂膝五、挒採劲组合:直符送书,搅手六、双挒劲组合:直攒两拳,转回身七、挒肘劲组合:右插脚,回收看肘八、挒靠劲组合:偷腿一脚,踏杀第八法:肘劲组合动作名称一、肘棚劲组合:斜踏步,拗手盘肘二、肘捋劲组合:捋回来,马前斩草三、肘挤劲组合:止挑肘,转身护心四、肘按劲组合:双盘肘,偷步就按五、肘棌劲组合:抹眉红,左右搭肩六、肘挒劲组合:黑虎拦路,斩手炮七、双肘劲组合:滚栓搭刷,转盘肘八、肘靠劲组合:顺鸾肘,往里就蹉第九法:靠劲组合动作名称一、靠棚劲组合:拗步通背,高探马二、靠捋劲组合:直入势,抽身随将三、靠挤劲组合:铺地虎,一冲一挡四、靠按劲组合:十字脚,回挂按下五、靠採劲组合:混江龙,空中献爪六、靠挒劲组合:外靠里打顺逆翻七、靠肘劲组合:贴身靠,拗肘变拦八、双靠劲组合:转过来,回头望月《太极拳秘传桩功九法谱》预备式:无极桩、动作、提手上势;第一式法:易存太极两仪生;动作一:旋腰转脊运髓脑;动作二:腰宰上下舞九节;动作三:内脏鼓荡掌开合;第二式法:乾坤平转劲气畅;动作一:柔中寓刚手对拉;动作二:卷放腰隙势托天;动作三:内外六合修伸缩;第三式法:腹腰领体劲开合;动作一:转膝旋踝∞字扣(平转∞字扣)动作二:转开运化弧圆缠(抛∞字扣);动作三:太极阴阳无始终(前后∞字扣);第四式法:周身一家气势鸿;动作一:松柔刚健试弹性(胸双外缠);动作二:腹腰催臂飘云鹏(胸双内缠);动作三:节节贯串身肢长(腰隙横转);第五式法:腰胯胸膝转四正;动作一:左胯右胸阳转鹏;附动作一:阴胸阴胯平转捋;动作二:阳胯阴胸转出按;动作三:阴胯阳胸平转挤;第六式法:身胯横练∞字扣;动作一:马步横转∞字扣;动作二:左胯腹丹横修圆;动作三:腹背同转求内动;第七式法:会阴领体张五弓;动作一:会阴右转膝左旋(腿弓张);动作二:会阴右转背左旋(背弓张);动作三:会阴右转胸臂缠(臂弓张);第八式法:胸腰膝胯合四隅;动作一:腰身缠分出采;动作二:旋踝转腰胯上抛(生挒劲);动作三:腹胸相合开出肘;动作附:胸胯腰合转生;靠第九式法:以外引内修太极;动作一:螺旋缠绕转丹田;动作二:腹背平转调阴阳;动作三:整体旋转论升降;收势:合太极;。
学武式太极拳秘传桩功
学武式太极拳秘传桩功调身口诀:“两会一点一垂线,全身体重到涌泉。
”“两会”指人身穴位“百会”和“会阴”,“一点”指两脚“涌泉”穴连线的中点。
操作上使这三点位于一条与地面垂直的假想直线上,久而自然能全身贯通。
“全身体重到涌泉”基本上属于假想的,或者称感觉上的。
因为根据人体的几何外型,重心无论如何不会在身体的最下部。
但是长期在这种意识引导下,很快可以进入上轻下沉的稳定感觉,进而达到脚下双轻。
此后即有一阳发动,排除“妄动”的可能。
两脚放平,略窄于肩,全身各大关节自上而下放松,不可使一处僵硬,且要注意,各骨节间须是松张状态,不宜软。
这一阶段必须经明师校正,否则难得其形。
百会、会阴、两脚涌泉穴连线的中点要在一直线上,自然松垂落地。
感觉全身体重落入两脚涌泉处。
全身无一处挂力为最佳。
如果桩式正确,身体不自觉地出现无方向的摆动是很正常的现象,无须刻意保持不动。
要牢记“道法自然”的道理。
调心口诀::“无念无欲,毋妄毋助。
”这对很多人来说显得很不可思议,怎么可能什么也不想呢?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会在某一时间头脑中出现片刻空白。
也许站桩十五分钟只有一秒是这样的,也许连一秒也没有,但随着日积月累这样的时候越来越多,渐渐连在一起,站桩的质量也就提高了。
调息:呼吸纯任自然。
就是不必去在意呼吸,任无极桩的太极内功来塑造你,而不是刻意去制造某种模式。
功夫久了,呼吸上自然就有变化,人为去追求往往适得其反。
“无形无相,无根无极。
”所谓无形无相者,两腿不屈蹲,两手不作势,外不带一丝张狂,秀若处女,内敛一团精神,不怒而威。
平和中正,泰然自若,有佛祖拈花之妙,妙处全在“无中生有”。
无根无极者,指无所思,无所住,真气弥漫,自然发动,随动而动,自然顺遂,无一丝勉强,无一丝滞病。
故而有无所不在,无所不是之妙。
能循此操作,渐至评价之境,太极之门可入。
真气发动,自然明晓无极生太极的妙理。
至此桩功始有小成。
然终不可废。
须知太极拳“松则益松,轻而愈轻”,并无止境,此不可不辨。
武当太乙太极桩功(全解)
武当太乙太极桩功(全解)导读:太极桩在这方面尤有独到之处,太极桩也不例外:先以足少阳、足少阴两经作为循经行气的入手,才是太极桩外功的最终追求,太极桩在外功方面,在练太极桩功时,精神内守是练太极桩应用的必备方法,也是太极桩武道合一的具体的表现,论太极桩的养生功能,武当太乙门密传丹法中的入门桩——太极桩,太极桩主要的养生作用是恢复人的脏腑功能,一、太极桩与“生精”,太极桩正是本着这个原理进行锻炼的,练习太极桩时,由于太极桩起手(4)六合一体整劲:何谓整劲?既周身内、外三合融为一体,所发出的整体如一的劲力,在站桩时通过不断地运用意识的转换,使身体的横、竖、内、外的各种劲力,有机的结为一体。
在意识的引领下,由丹田到四肢,以节节的贯通,使之达到意识一动,则气达四梢;意识一动,则力达四梢,逐步地做到一发动,周身皆动,大有泰山倒、高楼倾之感。
(四)丹田培元练气。
“丹田练气”,是所有功法所要求的,太极桩在这方面尤有独到之处。
先动足少阳,足少阳一动,则周身内气开始活跃。
由于足少阳经后再动足少阴,足少阴一动则补先天之元阳,强化五脏,练后天的五谷之精,化为真气补充五脏。
行先天之真阳,补心中之真阴,达到坎离交媾,阴、阳互换的丹道小周天的境地。
之后,引周身真气归于丹田,注重丹田的吐纳、开合、鼓荡、填充。
让丹田——这气机发起之源,充分吸纳周身的元气使之更加饱满、坚实。
在整个的练功的过程中,通过丹田不断的把元精转化为元气,然后再开通经络,使丹田的元气通过经络的运化到体内的各个脏腑,充实于五脏。
逐步的达到精旺、气满、神全。
丹田的混元罡气饱满,为周天循经行气做好必要的准备。
(五)周天行气循经。
武当太乙门的功法均以练精化气为修炼宗旨,以练就丹田混元气为入手,继而运气行走经络,让丹田混元气按内功的不同需要,而行走不同的经络,以达到不同功夫的要求,这就是所说的:“循经行气”。
太极桩也不例外:先以足少阳、足少阴两经作为循经行气的入手,继而行气于督、任二脉,以达小周天地目的,此乃武功、丹功所必需达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由下反上换劲:由腰背间而向两臂进行劲力的转换。其间内气、血则随同意识的不断的变化,充实上肢,当经络完整、充实后,达到两臂沉重中透着鼓胀,刚建中含有轻灵的境地。
(3)由中向梢换劲:本着“劲由丹田出”的原则,由中向梢进行劲力的转换。使之内气、内劲由丹田发向四梢,节节灌通,使内劲运化通达,达到经脉畅通无阻的境界,进而达到内、外三合一体,意念一动,周身皆一体、整如泰山的状态。
(二)易筋腾骨布气:易筋者,通过身体姿势的调整,使身体的筋脉得到充分的激活,使其强健有力。古语说,筋长一寸,力长一分,充分的说明了筋腱的作用。加强筋腱的锻炼,无疑对身体的柔软性、轻灵性,都有莫大的好处。传统的养生理论认为:人身体的能量供养途径有三种:1、经脉中的真气供养;2、血脉中的氧气供养;3、筋脉中的能量供养。可见,易筋的锻炼是有理论根据的,在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太极桩法在练外形方面有独到之处:下手即求天、地、人三才同修。所谓三才即:(1)练人之天极——双臂之厚重;(2)练人之无极——丹田之混元;(3)练人之太极——双腿之轻灵。三才相合即入无极而成混元,即可功成。继而精求劲法,在身体用劲方面,力求刚、柔有度,阴、阳变换有法,正如祖师所讲:“劲法太极在一法之中仍然体现。以太极桩为例:用功之时,必先以刚劲而用之,以求开筋、开骨之效。刚劲用后即弃之,弃之则松,松则柔。以刚求柔,以刚用柔,以柔用刚,刚柔相济,始合太极,浑然一体,其功乃成。”先用刚劲,刚劲用过之后,就弃之,则柔劲自现。正所谓阳尽之后阴则自生,一阴一阳交替而用,周而复始则合太极。从中可看出,太极桩劲路的刚、柔变化是有法度的。 太极桩内在的意识活动方面也具独到之处:
传统武术在漫长的历史流传的过程中,从零星闪烁的远古,到群星光芒的今天,形成了当今的众多的门派。能够使他们延续、发展到今天的动力是什么呢?内功!内功是传统武术的精华所在,而内功的具体修炼是以站桩功的方式来完成的。
站桩功是传统武术内练能力的基础。习练者在站桩中,通过思维意识的运用,而进入意识相对的静止状态,从中实现人体的阴阳平衡、开通经络、调和气血、补养元气,达到培本固元地目的。通过在桩功中的锻炼,才能使体内的真气运动自如,通过心法的应用才能进入静定的状态,才能达到天地人三合一的境界。
太极理法主要讲的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应当说它适合任何一个领域,包括武术技击。在武术技击中更注重阴、阳、虚、实、动、静的变化。比如技击中的动,桩功中的静等无不体现了太极理法。谈到武术技击,更要讲桩功!桩功的修炼包含静桩、动桩,两种方式,由于练功的形式不同,具体要求也有所区别,要根据自我修炼的目的而定。 二、太极桩功原理
换劲者:内家功法以换掉后天的肌肉力量为主要的目的,后天之劲退去,先天内劲自生,传统内家理论把这一过程称为:换劲。
太极桩在换劲方面依然遵循着太极理法,既由无极开始,继而太极、两仪、四象、八节、九宫定成局的方针进行的。
(1)由上向下换劲:由上身阳经之内劲开始,向下身进行内劲的转换,其间内气、血则随同意识的不断的变化,而行遍下身,使下肢经络完整、充实,达到沉稳中透着轻灵,刚建中含有柔软的境地。
腾骨者:通过特定的方法,使身体的皮膜,骨膜得到充分的激活,使其逐步的产生形如空鼓的气囊,以这种特性的功能,来产生巨大的抵抗外界击打的能力,腾骨者有二:1、皮肉之间的腾起,是有效地抵御外界来侵的第一道屏障。2、筋骨之间的腾起,即通常所说的腾膜。此处是抵御外界侵犯的后一道防线,是否能够有效的抵御外界的侵入,关键在于易筋腾骨功夫的优劣。易筋腾骨产生的气囊充分的发展到全身,所谓气:即是通过各种练功方法的锻炼,所得到的真气,练功者通过特殊的方法把真气布于全身的筋骨、皮肉之间的气囊之中,使之产生巨大的保护身体的能力,这种方法叫做布气。
3、头项不偏不斜,项部直立,以头部舒适为度。
4、两眼开目平视两手间(也可平视远处一定目标)。眼不可睁太大。 心法:
1、肩井与涌泉成一线1–2分钟,找放松的感觉,涌泉有麻、热、胀即为正确。
2、肩井、曲池、合谷放松。
3、肩胛骨前贴。
4、臀部前贴。
5、膝关节外撑。
6、手臂外撑(即要外撑又要内抱有挟球感)。
神为内功之主帅,练神之清明,则意之灵便,意识是内功习练法中的君主,任何功夫的练法,均离不开意识的运用。因此,在练太极桩功时,要十分的注意意识的运用,所谓“光华内收练神”是指:在练功的过程中,神光内收,专心的注意意识的运用,转换以及体内气血运行的变化。反观内照,精神内守是练太极桩是应用的必备方法。也是太极桩武道合一的具体地表现。神到、意到、气到、力到是内家功夫的内三合的基本要求。而内视练气的法则则是练内功的共法,“内景隧道,唯反观者可以照察之”更充分的说明了神光内收可以开通经络隧道的特性。光华内收以后,随着神光的内收,练功者的心态也逐渐得趋于平稳,安详,则逐步地进入禅定的状态,达到内功的大成高妙的境界。
(4)六合一体整劲:何谓整劲?即周身内、外三合融为一体,所发出的整体如一的劲力。在站桩时通过不断地运用意识的转换,使身体的横、竖、内、外的各种劲力,有机的结为一体。在意识的引领下,由丹田到四肢,节节贯通,使之达到意识一动,则气达四梢,逐步地做到一发动,周身皆动。大有泰山倒、高楼倾之感。 (四)丹田培元练气:“丹田练气”,是所有功法所要求的,太极桩在这方面尤有独到之处,先动足少阳,足少阳一动,则周身内气开始活跃。动足少阳经后再动足少阴,足少阴一动则补先天之元阳,强化五脏,练后天的五谷之精,化为真气补充五脏,行先天之真阳,补心中之真阴,达到坎离交媾,阴、阳互换的丹道小周天的境地。之后,引周身真气归于丹田,注重丹田的吐纳、开合、鼓荡、填充。让丹田——这气机发起之源,充分吸纳周身的元气使之更加饱满、坚实。在整个的练功的过程中,通过丹田不断的把元精转化为元气,然后再开通经络,使丹田的元气通过经络的运化到体内的各个脏腑,充实于五脏。逐步的达到精旺、气满、神全。丹田的混元罡气饱满,为周天循经行气做好必要的准备。
7、意守丹田呼吸气沉丹田。
1–7每个动作1–2分钟,一个轮回8–10分钟,能做几轮回做几个,一般8–10个轮回。
(3)太极桩(三)(收式):
行功姿势:由原式起,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小腹丹田处抱合,双手重叠一处,左手内劳宫扣于右手外劳宫,扣于丹田处,头正体直,目视前方。
心法:意想周身真气通过肢体经脉回收丹桩架是保证功夫上身的基本条件,架势的体悟则体现了心性、慧根的高下。
太极桩是武当太乙密传丹派的入门功夫,对桩架、结构也有特定的要求。现论述于下:
(1)太极桩(一):
行功姿势:身体自然站立,两脚横开与肩同宽,成11字形。头正身直,二目垂帘向前下方斜视,从头到脚,进行周身放松。两手自然下垂,贴于大腿两侧。舌抵门牙牙龈。
在众多的桩法中,首当典范的是太极站桩,在很多的门派中都有太极桩之名,然而,名虽相同,而实质的内容却各有所别。一般的太极桩强调:在站桩过程中,要调身型,使肢体放松,消除体内僵硬之劲。而武当太乙密传丹派的太极桩则强调:松紧有度,更强调意识的运用笔者就武当太极桩的内涵论述于下:
一、浅谈太极理法
“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本性。它既相对,又相溶。相对者:阴极必反,阳极必变者是也。相溶者,阴阳相抱,则万物必昌。此乃万古不变之理也。也是道的基础。这就是道家著名的太极理论之精髓。
太极之名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中所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清代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都说出了太极的含义:即太极是由无极演化而生,是阴阳的本性。在自然界的表象即是天地,白天,黑夜。所以古人在不断地总结完善这一学说,最终得出:“天下万物皆可分阴分阳”。并且用它来帮助人们观察和了解、认识事物及其发展。把阴阳对立统一的辨证理论体系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四、太极桩的体态动作要求
(1)头易正:头居人体最高处,为人身之君,是一身之主宰,不宜倾斜,俗语讲:“上不正,则下斜”,头正神清,神态端庄,收颏直颈而其头必正直,大有统领全身之意。
(2)肩易顺:顺肩者,两肩向左右的方向平而顺之,意在肩骨均衡、平行、舒展的向左右伸张,毫无拘禁、高耸之状,以合出劲之态,此势乃此桩基本架式要求。
心法:身体放松后观想自身与茫茫宇宙混然合为一体进入忘我境界。 (2)太极桩(二)
1、两脚横开,比肩略宽一脚,两脚成11型站立,从头到脚依次放松,然后两腿微屈,成高马桩,有圆裆之意。含胸拔背。
两臂慢慢抬起与肩平,肘略低于肩,两肩胛骨用力贴向前胸,两臂在胸前成环形。(以身体感觉舒适为度)。
2、两手十指自然张开,弯曲,形似虎爪,两手相距2寸,手心向内,距胸前一尺三寸左右,成扁圆状。
太极桩在行功中,通过不同的意识活动,合理的把易筋、腾骨、布气,这三种不同的功夫和为一体,使养生、练气、强筋等多个目的同时实现(三)换劲有法循:
在内家功夫的练法中,常常有劲力的说法,所谓劲力:就是武术技击的劲法。内家功夫通常将劲分为两种:1、后天劲,即人的自身肌肉所产生力量。2、先天劲,人身体自身所带来的潜在的能量,俗称先天劲。内家功夫首先练的功夫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方法,使先天的内劲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