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解读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_七论语言的体验性_详解基于体验的认知过程

合集下载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发展与语料分析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发展与语料分析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发展与语料分析四川外语学院王寅一.认知语言学:当前语言理论之前沿(一)激进人本观:西方学术的另一极端形而上学:客观世界中存在客观真理(找法有二):感性理性本体论亚氏苏柏单向认知论经验论唯理论语言论分析哲学新唯理论…逻辑实证论日常语言学派双向后/现代欧陆解释学派(人本哲学)德里达、哈贝马斯(激进人本观)双向文学+翻译;(L) SOS,体验性概念化(体验人本性)多向(二)语言的体认性和象似性:反思后现代激进人本观语言有诸多性质,各学派有不同侧重,EP和CL强调体认性,即“现实-认知-语言”,语言来自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

但后现代哲学过分强调了“人本性”,而忽略了认知的来源和共性。

本文从EP和CL角度对其作出反思和修补,提出“体验性概念化”,据此就自然得出语言象似于认知方式,也在某种程度上象似于现实世界。

(三)语言的体验性人本化:步入后现代研究思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大力倡导语言的体验性和认知性,实践着体验性人本化的研究思路,使得语言学研究即文学和翻译之后,亦已步入(后)现代哲学所倡导的人本主义大潮之中。

这正是CL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之所在。

二.继承与发展:立论当有创新:Argument +ArgumentationArgument: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到有所发展,我们的研究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之处。

拙书《认知语言学》基本上也是按照这一思路写作的(CL的定义;ICM —ECM;CL与语篇分析;CL与翻译;“吃”动后语,等)作为研究生更当如此。

一篇学位论文如同一篇政论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论点和论据(Argument+Argumentation)。

在立论上那怕就一点点进展,也是值得鼓励的。

否则论文充其量只能算作应用性文章。

三.封闭语料分析:凭有效数据作证运用语料分析,避免举例的随意性,才更具说服力。

四. 研究生相关论文:(一)认知语法的发展与应用(二)ECM理论的发展与运用(三)隐喻转喻认知机制新观(四)体认观与概念整合新观1) 论文题目:2)理论框架:3)主要论点:4)研究方法:5)语料论证:6)创新之处:7)综合评述:上述诸位后生能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体验性、ECM、隐转喻、识解、概念整合等认知方式对语言中各类现象进行研究,且建立起一定范围内的语料数据并进行穷尽性分析,其中既有一定的理论发展,也有充分的数据支撑;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同时也说明运用有限认知方式能为语言各层面做出统一分析的可行性。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新观_体验性概念化_十三论语言体验性王寅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新观_体验性概念化_十三论语言体验性王寅
(二 ) 依据语义的外在性与内在性可将其分为 : 外在论 、结构内在论 、心智内在论 。
根据这两条标准 , 大多数传统的语义观可被视 为客观主义语义理论 , 不管它们是将意义视为外在 的还是内在的 。总之 , 意义被视为一种客观存在 体 , 具有分离性 、独立性 、镜像性 、组合性 、非隐 喻性 、确定性等特征 。而与其相反的非客观主义语
与客观 主 义 语 义 观 相 对 的 是 非 客 观 主 义 语 义 观 , 即体验论语义观 。这一观点认为 , 语义是一种 心智现象 , 但不是天生的 、自治的 (这与乔姆斯基 TG语言理 论所坚 持的 天赋 说 、自 治说 、模块 说 、 形式观完全相反 ) ; 意义主要是在与现实世界互动 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 。归根结底 , 意义 来自于感知体验 , 不是先验的 , 是后天习得的 , 而 不是先天就有的 。
关键词 : 意义 ; 意义的定义 ; 体验哲学 ; 认知语言学 ; 体验性概念化 中图分类号 : H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2722X (2008) 0420001206
Em bod ied Conceptua liza tion : A New Seman tic V iew of Cogn itive L ingu istics
收稿日期 : 2008 - 03 - 06 作者简介 : 王 寅 (1950 - ) , 男 , 江苏盐城人 , 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为认 知语言学 、语义学 、英汉对比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意义既然是认知加工的结果 , 就会带有较大的 主观性 , 因为人们的心智加工方式有同有异 , 具体 反映在 Langacker所述 “识解 ”的 5 个方面 , 这就 必然要产生意义不确定的一面 , 即学术界常说的语 义模糊性 。但也不是模糊无边 , 可任意解释 。因具 有体验性 , 就要受制于感知体验和多元互动 , 具有 一定的客观性 。

语言的体验性

语言的体验性

部知识是以我们的感官所给予我们的报告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1965:343) 列宁(1988:34,39)于1908年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指出:“思维永远不能从自身中,而只能从外部世界中汲取和引出存在的形式”;“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完全一致,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东西,意识、思维、感觉是第二性的东西。

”Malinowski于1935年也明确表述过这种观点,他说(参见Halliday & Hasan 1985:7):“所有词汇的所有意义最终是来自身体经验(Ultimately all the meaning Of all words iSderived from bodily experience.)。

”第二代认知科学(王寅2002a)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为人类在对外部世界种种现象的感知体验过程中才逐步形成思维和理性,抽象出认知模型,建立认知结构,获得意义。

同时人类还具有创造力和想像力,可形成无限丰富的思想概念和语言表达。

Lakoff和Johnson(1999)将体验哲学的基本思想概括为三条基本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心智的体验性(参见王寅:2002b)。

他们(2002:249,245)后来又反复强调了这一原则:“从最深层的意义上来说,心智是体验的,意义是体验的,思维是体验的,这是体验哲学的核心。

”2.身体——空间基础论说到“体验”,首先要回答两个问题:用什么体验,首先体验什么?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也就理解了认知和语言的体验性问题。

我们用什么体验?当然用我们的身体。

我们首先体验什么?首先体验的是空间,包括地点、方向、运动等,这两者便是人类概念和语言之始源。

人类的认识是基于对自身和空间的理解,沿着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身体和空间到其他语义域的道路逐步发展起来的。

在人类的感知和体验过程中,身体和空间首当其冲,它们是我们形成若干其他概念(包括抽象概念)的主要基础,是人类原始思维的出发点,也是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根本来源,在形成认知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认知语言学之我见--王寅

认知语言学之我见--王寅

T urner、Sweester、R udzka2Ost yn、Givn、戴浩一、 ( 1998: 1)
Brugman 等, 他们主张运用普遍的认知方式来解释
综上所述, 认知语言学可大致归纳出以下 4 个
语言的形式和功能, 深入研究语言表达背后的认知 层次:
机制。这一阵营中还包括 研究语言共性和类型学、
笔者认为, 上述 3 个来源构成了狭义的认知语 和小写的 cognit ive linguist ics ( 相当于广义的认知语
言学的主要内容, 而广义 的认知语言学还可包括: 言学) 。( 2002: 5- 8)
Jackendoff 对认知语 义学的 论述, ¼Wierzbicka 的语
从语言学常规的研究层面来看, 认知语言学还
猛发展、至本世纪已渐成 主流的新兴语言学流派。 荣的一派大好景象, 并逐步走向深入。各高校和研 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 ( ICLA) 于 1989 年春天在德 究机构纷纷立项, 研究格局呈现系统化、多元化的 国的 Duisburg 成立, ¹定期发行期刊, 出版丛书, 到 趋势, 从介绍综述走向专题研究, 从理性探索走向 目前已召开了 8 次国际性研讨会, 明年将在韩国汉 语言教学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从单语分析走向汉外 城召开第九届大会。德国 Mouton de Gruyter 出版社 对比, 从理论基础 ( 哲学基础、心理基础、生理基
收稿日期: 2003- 12- 25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02EYY001) 作者简介: 王 寅 ( 1950- ) , 男, 江苏盐城人, 四川外语学院英语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语 义 学、英汉语对比。
# 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年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新观:体验性概念化——十三论语言体验性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新观:体验性概念化——十三论语言体验性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新观:体验性概念化——十三论语言体验

王寅
【期刊名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31)4
【摘要】根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昔日有关意义的大多定义可归结为客观主义语义观.Langacker首次将意义定义为"概念化".这一定义的关键是"化"(即-ize三个字母表达的意义),它囊括了许多重大差异,实现了传统意义观向认知意义观的飞跃,突出了语义的动态性、人本性、主观性、识解性.但这一观点对意义的体验性和互动性强调不够,为此笔者拟将其修补为"体验性概念化",以期从感知体验和多重互动的角度对意义做出更全面有效的解释.
【总页数】6页(P1-6)
【作者】王寅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重庆40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相关文献】
1.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 [J], 谢锦芳
2.论认知语言学“体验性概念化”对诗词文本的解读 [J], 李金妹;邹智勇
3.洪堡特与认知语言学——语言世界观与语言体验论之比较 [J], 王艳伟
4.再论语言的体验性--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 [J], 王寅
5.认知语言学与语篇连贯研究——八论语言的体验性:语篇连贯的认知基础 [J], 王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免费下载】认知语言学 王寅 读书笔记

【免费下载】认知语言学 王寅 读书笔记

认知语言学王寅读书笔记第一、二章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1.认知语言学是解释性的。

2.语言是认知的高级阶段。

3.一元论,经验论,体验,与环境的交互而产生认知,非先天。

4.认知语义观继承“意义是抽象的”,摈弃“镜像反应”,强调认知加工。

5.两代认知科学比较第一代:乔姆斯基天赋论,语言来自遗传,独立于人脑。

客观主义,二元论。

心理学基础:用计算机研究心智语言,信息加工处理。

语言观:天赋观,自治观。

句法是心智的生成部分,和语义无关。

符号与意义是任意的。

第二代:心智后天发展习得,体验哲学概念基于身体,隐喻思维。

心理学基础:否定信息加工,接受了结构论,互动论,连通论(神经元,权重和关联)。

智力成长:适应(同化+顺化)+组织。

平衡-不平衡-平衡。

语言观:体验论,互动论。

句法由语义决定。

语言非先天。

象似性。

6. 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an accumulation of former applications of a word to refer tospecific things meant.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其先前指称特定事物用法的积累。

因此一个词会有许多不同的可能用法,这些用法就形成了一个“义域”area of meaning。

只能通过情景理解。

而情景就像光圈聚焦,只突出一个意义,其他淡去。

第三、四章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一.范畴与范畴化1.范畴,概念,意义(三位一体)范畴:人们在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在思维上的概括反应,是由一些通常聚集在一起的属性所构成的“完型”概念构成的。

概念:人类的认知基于体验,始于范畴化,先获得范畴,形成概念,概念体系是根据范畴组织起来的,因此范畴化是范畴和概念形成的基础,范畴和概念是范畴化的结果。

概念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思维形式的最基本单位。

范畴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概念(意义)形成的过程。

意义:与概念通用。

PS.语义:概念(意义)在语言层面上的反映。

王寅认知语言学与语篇连贯研究_八论语言的体验性_语篇连贯的认知基础

王寅认知语言学与语篇连贯研究_八论语言的体验性_语篇连贯的认知基础

2006年第6期总第100期外语研究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2006,№6Serial№100认知语言学与语篇连贯研究———八论语言的体验性:语篇连贯的认知基础王 寅(四川外语学院,重庆400031)摘 要:认知语言学(CL)尝试运用人类有限的认知方式对语言各层面做出统一解释,它们既适用于词汇、词法、句法,也适用于语篇。

本文首先简述CL与(系统)功能语言学[(S)FL]互补的基础,及这两学派在语篇连贯性分析方面的主要差异,然后重点论述突显、概念隐喻和象似性等认知方式对语篇连贯的解释力。

CL分析语篇连贯的主要方式可归纳成两条基本原则:互动体验性和心智连贯性,这是对SFL的补充和发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连贯;互动体验;心智连贯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242(2006)06-0006-061.CL与(S)FL互补的基础谈“互补”,严格来说不能笼统而言,而应分析互补者之间是否具有一定的理论共性,这才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互补。

近来学者们常争论CL与FL之间的包含关系,有人(Lakoff&Johnson,蓝纯)认为前者包含后者,有人(Langacker,Redeker&Janssen)认为后者包含前者,后来Langacker(2000:261;1999:14)指出两学派互补(王寅2003;2005),人们的认识逐步统一起来。

我们通过这几年的思考认为,CL与(S)FL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互补性,是因为它们在很多关键观点上存在较为一致或接近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强调对语言的解释,而不仅是描写。

两学派都认为,语言理论研究主要应解释这些事实背后的功能机制和认知策略。

(2)否定语言共性。

Halliday认为,主要应研究语言间差异及其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CL也持相同观点。

至于当前受到很多学者关注的激进构造语法(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更是如此,Croft(2001:362)认为:语言是由语法构造组成的,而结构的所有方面都是因语言而异,因构造而异的(language2specific,construction2 specific)。

王寅(2005)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对语言成因的解释力

王寅(2005)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对语言成因的解释力

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对语言成因的解释力王 寅 提 要 雷可夫和约翰逊(1999)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理论———体验哲学,严厉批判了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客观主义。

其主要观点可概括为三条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

体验哲学在西方哲学界、认知科学界和语言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对语言成因以及其他若干相关方面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关键词 体验哲学 认知语言学 客观主义 非客观主义 中图分类号 B08一、体验哲学的基本观点 当笔者于2000年访问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著名语言学家雷可夫(Lakoff)时,曾就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向其讨教。

他毫不犹豫地答曰“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 ophy),并对其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他坚决否认该理论是经验主义(em piricism)和理性主义(rationalism)的中和,将其称为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

他还赠送笔者一本他与美国俄勒冈大学著名哲学教授约翰逊(Johns on)合著的《体验哲学———基于身体的心智及对西方思想的挑战》(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以下简称《体验哲学》)。

近两年来,这本书受到西方学者的高度重视,评述不断。

《哲学界》杂志评价说,该书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将会根本改变(radically change)西方传统哲学的观念,对人类本质的理解、智能的研究、感知的描写、思维模式的确定必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认为,本书提出的挑战性论述会使我们澄清对人类心智机制的理解。

《纽约时报》也对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作者的抱负是远大的,观点是重要的……他们在从事一项隐喻基因研究工程,力图勾画出人类思想的基因密码。

特纳(Turner)认为这本书将会成为学术界的最佳畅销书。

国内意象图式语言研究综述

国内意象图式语言研究综述

国内意象图式语言研究综述郑亚秋【摘要】This paper reviews and combs the domestic image schema for language research. The academic circles first discussed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image schema under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and then used the image schema theory to conduct practical research, which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in foreign language vocabulary and Chinese vocabulary, applied to Chinese grammar research. There are also a small amount of discussion about construction grammar and some special syntax ( including the use of words and double-object statements). Through the combing of the domestic image schema language research, we can find that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image schema theory in Chinese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对国内将意象图式应用于语言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学界首先讨论了关于认知视角下意象图式的内涵和外延,随后利用意象图式理论进行实践研究,在外语词汇和汉语词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应用于汉语语法研究上,对于构式语法和部分特殊句法(包括把字句和双宾语句)也有少量的探讨.通过对国内意象图式语言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汉语语法研究应用意象图式理论的研究需要加强.【期刊名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18)004【总页数】4页(P52-55)【关键词】意象图式;认知;认知语言学【作者】郑亚秋【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南宁 5302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83引言意象图式(image schema)是以体验哲学为理念的认知语言学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概念隐喻理论中被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

王寅再论语言的体验性_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

王寅再论语言的体验性_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

的评价 ,认为作者的抱负是远大的 ,观点是重要的 ……。Turner 认为这本书将会立即成为学术界的最
收稿时间 :2005203210 作者简介 :王寅 (1950 - ) ,男 ,汉族 ,江苏盐城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认知语言学 、语义学 、英汉对比研究 。
3
佳畅销书 。 体验哲学是基于对西方哲学进行反思和重新分
(5)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是一种接缘 性的社会现象 。(宋振华等 ,1984 :42 ,47)
感觉和知觉都是以存在当前事物为基础的 ,而 表象则指在没有客观事物的情况下留在人们头脑中 的印象 ,即在无具体事物存在现场时人们依旧能够 通过想象唤起该事物的意象 ,它是感觉和知觉的抽 象性的心智表征 。图式是人们在感知的基础上把经 验和信息加工组织成某种常规性的认知结构 ,较为 长期地储存于记忆之中 ,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 。意 象图式就是指这种基于感知体验所形成的抽象的 、 概括的 、规则的心智图像 ,人们通过它就能以类推的 方式理解感知 ,掌握事件 。
转换 生 成 混合哲学 [ 笛卡儿哲学 (天 天赋观、心智观
学派
赋说 、二 元 论) + 形 式 主 智慧演绎型
义 ] ,心智主义
CL
体验 哲 学 , 心 智 - 建 构 主 互动体验观 认 知 教 学

认知归纳型 法 ②
笔者这几年基于体验哲学 、语言体验性的观点
分别从词汇 、词法 、句法 、语篇层面论述了语言的成
摘要 :自笔者 (2003 ;2004a) 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提出了语言具有体验性这一性 质之后 ,又进行了深入思考 ,本文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 :语言的体验性与体验哲学 、社 会性 、人文性 、劳动创造语言 、隐喻的体验性之间的关系 ,并指出应基于什么原则来分析语言的本质 特征 。 关键词 :体验哲学 ;认知语言学 ;语言体验性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2643 (2005) 0220003206

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句法成因的解释权威资料-语言文字学理论

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句法成因的解释权威资料-语言文字学理论

文档由 /hechaoscut 上传,本文为word格式。

感谢您的支持!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句法成因的解释【标题注释】本文为规划项目系列之一。

【作者】王寅/李弘【作者简介】王寅李弘苏州,苏州215021【内容提要】体验哲学是认知性,思维的隐喻性,这对于语言的成因具有较大的解释力。

本文重点介绍和论述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于句法成因的新观点。

【摘要题】语言学【关键词】认知语言学/体验哲学/语言起源/认知中图分类号:H314.3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100(2003)01-0020-06 1概述人类的语言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这就批判了上帝创造语言的观点。

人类的语言是从哪里来的?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这就批判了语言天赋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们在对现实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逐步形成的,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

在现实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介,可表示为:现实语言(Lamp; J:1999;王寅:2001,2002)。

其实这一我国古人早有论述,荀况(约前298-238)认为:事物的名称必须经过人们的待天官之当簿其类(天官:感官;簿:接触。

该句意为:由感官接触所感觉到的对象),以及心的征知(心:思维器官;征:验证、考察。

该句意为:心有验证的作用,即有对感觉印象进行分析、辨别的作用),然后才能给事物确定一个正确的名称,这就叫做稽实定数(稽:考察;数:制定名称并使它与实际符合的法度),也就是说根据对客观事物的实际认识而确定事物的名称。

刘勰说过:惟人参之,心生而言立,言立则文明,自然之道也。

这可谓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的先声。

本文主要论述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于句法成因的解释力(注:笔者将另文论述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于语音、词汇、词法、隐喻等方面的解释力。

)。

2句法成因解释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语言的句法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人们在各种类型的身体经验,特别是力量-动态型(Force-Dynamic),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抽象的意象图式,然后基于其上逐步形成了基本句法结构,因此可用人类的基本认知能力(主要是空间理解能力)以及普遍的认知机制(如:注意、扩散、隐喻、认知模型、意象图式、激活等)来解释句法。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农耕词汇是一类独特的语言资源,与农具、环境和农业耕作方式等农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

现代工业社会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社会语境下,农耕词汇并未完全消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迸发出新的活力。

一方面,播种、栽培、嫁接、灌溉、施肥、耕耘等常用农耕词汇,在使用与传播的过程中纷纷发生语义泛化现象,融入了汉语的基本思维习惯,成为日常语言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部分农耕词汇不仅自然融入大众话语之中,还现身于新闻话语、学术话语等专业话语中,并在与这些专业话语的良性互动中显示出无可比拟的表达优势。

一类农耕词汇与农事生产活动有关,如耕、割、播、藏、锄等。

“耕”指用犁翻松填土以备播种。

“深耕”是土壤耕作的最基本措施,播种、插秧等农事活动之前必先犁田,上翻深层土壤,下盖浅层土壤,耙地等耕作劳动必须以深耕为基础。

中国自古就有“深耕浅种”“深耕细作”等表达。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深耕”一词的使用愈加广泛,与其相关的新闻话语表达越来越常见,如“深耕国内市场”“深耕本土文化”“深耕数十载”等。

另一类农耕词汇与耕地类的农业生产工具有关,如耙、犁、磨等。

“耙”原为名词,指由竹、木质长柄及铁、竹或木制梳齿耙头构成的用于平地、接草、搜剔土块、摊翻物料、聚拢谷物等活动的手工农具,后引申为动词,指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拢、摊开谷物和柴草等。

“耙梳”一词在“耙”的基础上构成,字面上表达了使用耙子这种农具进行平土、掉谷等特定农业生产活动,实指整理、梳理。

当前学术话语中、“耙梳史料”“耙梳文献”“耙梳历史”等表达出现的频率逐步升高。

上述语言现象与农耕词汇在形成、发展和使用过程中呈现的特征密切相关。

农耕词汇的形成与发展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体认性。

论语言的体验性——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提出的语言新性质

论语言的体验性——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提出的语言新性质

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心智结构必然要或多或少 与一个时期的哲学思想相贯通。我们知道,语义
地超出对现实的直接映射,在其形成过程中必然 学、语用学也是发端于哲学家的研究,语言学家
要运用诸如隐喻、换喻等认知方式,从而形成了 将其引入到语言学理论之中,并作出了适当的发
较为复杂的、抽象的概念。人类的思维、心智、 展。当代的著名学者 Ch o ms k y 、L a k o f f 、
同点,都承认在外部世界存在一个客观真理,它
) o.13
川外语学院外国语
(1)作出了狭义 CL的权宜性定义,以期能 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但不同学派对于如何获得这
N Serial eneral (G
06 o.5
ep.20
N ol.3
SV
文 研 究中 心 教授 、 大致涵盖该学科的基本内容;
博士生导师 。研究
他还指出语言结构是人类本性的真实影像在现实和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介现实世界是通过人类的认知加工之后才与语言符号发生联系的这才出现了语言符号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即使是拟声词虽仍可隐约地体会到音义之间的拟声关系但也绝不是也不可能完全复制自然声音况且不同民族的发音系统拟声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论语言的体验性
行为主义、实用主义
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
他们强调以身体经验和认知加工为出发点
客观主义哲学 非客观主义的体验哲学 来研究范畴、概念、推理、语言等的形成过程,
这对人类本质的理解、智能的研究、感知的描
现根据我们的理解,将两位教授对客观主 写、思维模式的确定、语言性质的认识等一系列
义的批判和非客观主义体验哲学的主要观点概括 根本性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本书在西方被
代的语言研究:基于前者,语言学家主张通过可 括以下内容:

认知语言学的述评

认知语言学的述评

认知语言学的述评作者:李妙惠来源:网络更新:2010-5-7 栏目:语言文化【热点导读】:英语委婉语的社交功能汉英禁忌语的语用对比法语对英语的影响认知语言学的述评精品源自3 e d u 英语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发展的产物,代表一种语言研究范式,是多种认知语言理论的统称。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即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把语言认知作为人的整体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来把握。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认知科学;语义;语法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语言的认知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80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包括句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篇章分析等。

1989年在德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l990年创刊的《认知语言学》杂志,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

此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非常迅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一)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发展的产物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而认知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由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从多角度来探索思维的奥秘。

人类思维的结晶是语言,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方式之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体验、文化、社会、风俗、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认知语言学一方面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的认知能力,把语言认知作为人的整体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来把握。

(二)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范畴理论“范畴化”(categorization)可以说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认知活动,是指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对外界事物进行分类或归类,使无序的世界变成有序的、分等级的范畴体系。

这个过程(即范畴化的过程)就是认知,或者说是认知的第一个环节。

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

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

《认知语言学》讲稿参考书目: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德)温格瑞尔/施密特《认知语言学导论》(中译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王寅,赵永峰《认知语言学著作述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课程主要内容:第一讲概述第二讲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第三讲主体与背景第四讲意象图式第五讲认知模型理论第六讲隐喻和转喻第七讲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第八讲整合与关联第九讲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第一讲概述一、认知、认知科学与认知语言学二、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三、认知语言学的特点一、认知、认知科学与认知语言学认知或认识(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

认知过程可以是自然的或人造的、有意识或无意识。

认知:通过思维活动认识、了解。

——《现汉第五版》认知:直接依靠主体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不借助实践手段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田运“认知”译自英语名词cognition或形容词cognitive。

老的译名就是“认识”,没什么神秘色彩了吧:)。

传统上把心理活动分为三类:认识、情感和意志。

三者之中,只有认识得到了密集研究。

汉语的“认识”,原是个多义的常用词,再做术语,有容易引人望文生义的缺点。

新造个“认知”译名做术语,有好处。

再者,用“认识”来译cognitive打头的名称,就会有容易误解为动宾结构的“认识语言学”,也不如新造个“认知”来译。

对认知进行研究的科学被称为认知科学。

认知科学包含的范围广泛根据《MIT认知科学百科词典》(1999)的定义,“认知语言学”并不是指一个独立或统一的语言理论,而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范式(paradigm),其中包括多种不同的理论和研究项目。

_易经_与认知语言学_语言体验观比较_四论语言的体验性_王寅

_易经_与认知语言学_语言体验观比较_四论语言的体验性_王寅

2006年5月第38卷 第3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Fo reign Language T 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M ay2006Vol.38No.3《易经》与认知语言学:语言体验观比较———四论语言的体验性四川外语学院 王 寅 提要: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观点是:人类的范畴、概念以及语言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遵循着“现实—认知—语言”的认知程序。

我们发现,在我国古老的文化典籍《易经》中早就阐述和运用了这一观点,如书中所用的最基本象似符和最重要的概念“象”,都是来自对身体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它不仅产生了意义和文字,还是文明之始源。

本文拟区分出广义的象(象0)和狭义的象(象2),基于后者,《易经》所阐述的认知程序可总结为“现实—象2—文字+人类活动”。

本文尝试将其与西方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作一比较。

关键词: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易经》、象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429(2006)03-0171-7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笔者尝试运用Lakoff等学者提出的“体验哲学”来分析语言各层面现象的成因,并依据这一理论对语言学流派进行了重新分类,以便进一步认清各流派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王寅2005b),同时还尝试对狭义的认知语言学(C L)下了一个权宜性定义(2004a):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1。

对这一定义加以扩展论述,便可大致囊括狭义CL的基本内容。

在此基础上,笔者(2005a)以《语言的体验性》为题,专文论述了语言的体验性这一重要特征,接着在《再论语言的体验性》(2005b)中重点论述了语言体验观与语言其它性质(如语言的社会性、人文性等)的关系;此外,笔者(2004b)还对中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作了尝试性对比,发现我国古代学者对语言的体验性和隐喻性早有论述,如公孙龙、荀况、刘歆、扬雄、刘勰、王夫之等。

隐喻理解的认知过程

隐喻理解的认知过程

隐喻理解的认知过程
周国华
【期刊名称】《职业技术》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关联理论下隐喻理解的认知过程。

我们首先要识别隐喻度;然后,构建认知语境使双方达到互明;最后,构建隐喻意义,完成隐喻理解。

【总页数】0页(P82)
【作者】周国华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
【相关文献】
1.隐喻理解的认知过程 [J], 周国华
2.隐喻理解互动特点下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影响 [J], 苏岚
3.解读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七论语言的体验性:详解基于体验的认知过程 [J], 王寅
4.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及模型构建 [J], 周红霞;刘莉
5.基于合作网的汉语句子隐喻理解 [J], 苏畅;李俊超;王晓梅;陈怡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11月第22卷 第6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Journal of 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Nov.,2006Vol.22 No.6解读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七论语言的体验性:详解基于体验的认知过程王 寅(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重庆 400031)提 要:人类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包括多个步骤。

本文尝试以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核心思想“现实—认知—语言”为基线,将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等学科以及国外主要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贯通起来,图1 从图1可见,体验哲学和C L认为人们的认知过程起始于互动性的感知体验(如感知环境、移动身体、发出动力、感受力量等),逐步形成了意象图式(I m age Sche ma),在此基础上结合隐喻模型、换喻模型、命题模型,建构出抽象的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简称C M),若干个相关C M整合起来进而形成了理想化认知模型(I 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简称I C M),基于此自然就可形成一个范畴原型,进而可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同时形成意义。

将范畴、概念和意义用语言形式固定下来就形成了词语和构造。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很多基本概念,又逐步将其组合和整合成复杂概念,进而逐步形成了我们今天所掌握的复杂概念结构。

2.感觉、知觉和表象从体验到意象图式的过程可根据普通心理学讨论的感觉(Sensati on)、知觉(Percep ti on)和表象(I m2 age)来解释,这三个过程的递进关系就表示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初始阶段的一般规律。

2.1感觉 客观世界是我们感觉的源泉,其中的事物在当前情况下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它的个别属性就会在我们头脑中形成某种反映,这就是我们对该事物的初步“感觉”,它是认识的最简单形式,人们一开始就是依靠它来认识世界中的客观事物。

2.2知觉 “感”是初步的、简单的认识,而“知”则意味着较为全面的、复杂的认识,因此“知觉”是一种比“感觉”更为复杂的认识形式,是各种感觉的总和,指客观外物当前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各种属性在头脑中的综合反映。

例如,我们起初可以感觉到梨子的颜色、形状、味道、硬度等等,我们在综合这些感觉的基础上就可构成对梨子这一整体的总体印象,也就是说,此时就可获得对梨子的“知觉”。

2.3表象 “感觉”和“知觉”都是以存在当前事物为前提的,即为一种“在线(On2line)”认知加工,而“表象”则指客观事物不在场时依旧能够留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人们依旧能够通过想像“唤起”或“回忆”起该事物的表象,它是感觉和知觉的抽象性心智表征,当属一种“下线(Off2line)”认知加工。

很多学者认为,其他动物可能不具备这一本领,那么,这就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之所在:下线加工的灵活性①。

3.意象图式“表象”和“意象”、“心象”常作为心理学术语,它们都指人类特有的、下线的心理表征。

有学者认为它们基本相同,也有学者认为意象或心象比表象更为抽象和概括,其实对这三个术语没有必要再加严格区分。

图式(Sche me,Sche ma)是指人们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把有关经验和信息加工组织成某种常规性的认知结构,能够较为长期地储存于记忆之中,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

古希腊哲学家、Kant(康德)、巴特莱特(Bartlett)、Piaget(皮亚杰)、菲尔墨(Fill2 more)等学者都对其作出了论述,当代C L接受并发展了图式理论。

Lakoff&Johns on于1980年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将“意象”和“图式”这两个概念结合而成“意象图式”,并将其应用到隐喻分析之中。

他们又分别于1987年基于体验哲学再次详细论述了“意象图式”,认为图式是我们日常的感知互动和运动程序中反复出现的比较简单的、动态的样式,可为我们的经验提供连贯性和结构性。

正如术语本身所示,它既有“意象”的含义,又兼有“图式”的含义。

作为“意象”,它是特定的、体验性①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性区分除了“下线加工的灵活性”之外还有:理性思维的程度性、认知方式的复杂性、交流渠道的多样性、语言表达的丰富性、文化知识的百科性等。

经验的心智表征(Fill m ore,1975:123;Cr oft&Cruse, 2004:44),具有非命题性;作为“图式”,它不仅限于某一具体的体验或活动,更强调了这种意象的概括性、抽象性、规则性和结构性,与特定环境无关,同时还具有无意识性。

因此,意象图式比起表象或心象更为抽象和概括。

另外,意象和图式都是下线的认知加工,其中就必然要涉及到人的主观因素,因此意象图式必然具有一定的想像性,人“言”人“殊”在所难免。

意象图式有基本和复杂之分。

Lakoff(1987:282 -283)曾论述了七类基本意象图式,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形式空间化假设。

Johns on(1987:126)列出了最基本的、最具代表性的27个意象图式。

这些基本意象图式可结合构成更为复杂的意象图式,它们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一定灵活性,人们可在其基础上以类推的方式来建构体验性概念,还可通过隐喻换喻等认知方式形成更多的范畴和概念,特别是抽象的范畴和概念,建立更多的C M和I C M,进而也就获得了抽象思维和推理的能力,建构非体验性的知识(Lakoff, 1987:453),帮助我们理解无限的事件。

人们经过这一过程的反复不断循环,就能基于基本概念不断形成复杂概念,通过日积月累和文化的沉淀,逐步形成了今日的复杂概念系统。

通过上文论述可见,意象图式是人们通过对具有相似关系的多个事例反复感知体验、不断进行概括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抽象的框架结构,是介于感觉与理性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运用了完形、动觉、意象三种互动方式认识外界事体间关系而获得的一种C M;是积聚在一起的知识单元,构成心智的基本元件,认知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形成句法构造、获得意义的主要方式,反映了一个抽象的语义原则。

人们为了认识事体、理解世界、获得意义、建构知识,就需要多次运用这样的意象图式来对外部世界中事体间的同一关系进行反复比较、仔细分析、不断抽象,从而逐步完善了一个意象图式,使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样它才能作为了解世界的一种认知模式储存于记忆之中。

随着认知的发展,它还可以不断根据新信息来扩充或修正已建立起来的图式,或再建新图式,为其后的信息处理提供了基础。

4.认知模型与理想化认知模型4.1解读C M和I C M人类通过在现实世界中的互动性体验逐步形成了基本的意象图式,也就形成了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简称C M)。

模型是指某个事体的定型样式。

认知模型就是人们在认识事体、理解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定型的心智结构,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模式,由概念及其间的相对固定的联系构成,一个概念就对应于C M中一个成分。

Lakoff(1987)基于此进而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型(I dealized Cognitive Mod2 el,简称I C M),从完形认知角度来说,它是由多个C M 组合或整合而成的,可将其表述成:I C M=C M1+ C M2+C M3+C M4∗C Mn。

C M和I C M主要是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可被理解为一种具有原型性的结构,因此I C M也可视作一个抽象的原型(Tayl or,1989:59),它们都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极易被用于其他场合,为有关事体和情景提供合适的解释,是理解更为复杂概念的基础,也是建构知识的出发点。

人类在此基础上就可进行范畴化,建立范畴;概念对应于范畴,从而获得了概念,同时也就获得了意义,参见图1。

C M/I C M与意象图式一样都具有如下特征,如:体验性和互动性、抽象性和概括性、动态性①和相对稳定性、结构性和完形性、初始性和基础性、简洁性和原型性、无意识性和联想性等。

它与意象图式一样,对于形成经验、识别事体、建构心智空间、进行逻辑思维、理解范畴、概念和意义、认识世界和掌握语言等具有关键作用。

Lakoff提出的I C M对于人类的想像性认知能力和语义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因为I C M仅是一个抽象的、理性化的模型,有较大的灵活性,少一个或数个C M,依旧可视为该范畴的成员,可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认识上的调整,以适应于客观世界中各种情况,这比起客观主义语义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因此,认知语言学家一般都主张用C M/I C M来描写概念和意义(王寅,2005a:140-149)。

Lakoff还指出I C M包括四种模型,即意象图式模型、命题模型、隐喻模型和换喻模型,但我们认为这四种模型并不处于同一平面,不是完全并列的:前两个模型主要是就其内容而言的,一个强调抽象性、想像性和灵活性,另一个强调其陈述性和可证性;后两个模型实际上是就范畴或概念的扩展机制而言的。

前两个模型通过隐喻和换喻这两个机制进行辐射性扩展,就可形成更多的范畴和概念(特别是抽象概念),进而建立出更多的C M和I C M,使得人们获得了丰富的抽象思维和推理的能力,从基本概念到复杂概念,逐步形成了概念结构,从而构成了人类的认知结构,形成了知识体系。

意象图式和C M/I C M分别是由Johns on和Lakoff 在各自的论述中提出的两个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根据Lakoff的观点,I C M是指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①这里的“动态性”具有两层意义:(1)意象图式主要来自“力量—动态”;(2)人们随着认识的变化,会不断修正意象图式,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相对的稳定性。

完整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它是建立在许多C M 之上的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形结构,是一种具有格式塔性质的复杂认知模型;I C M 主要是意象图式模型,而不仅仅是命题模型。

这样C M /I C M 就成了意象图式的上义性术语,后者成了前者的一个组成部分,前者就比后者更具解释力。

4.2I C M 与其他术语的关系I C M 与域(Do main )、图式、框架(Fra me )、常规(Stereoty pe )、脚本(Scri p t )、辖域(Scope )、基体(Base )等术语密切相关(Cook,1994:20;Tayl or,2002:203;Cr oft &Cruse,2004:28)。

这些术语是不同学者在不同的理论背景(如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等)中提出的,其侧重点是不完全相同的(图2中用约等于号“≈”来表示这一观点)。

它们对I C M 理论的提出产生了很大影响,或者说,它们是I C M 理论的来源。

根据Lakoff (1987)、Ungerer &Sch m id (1996:211)和Cr oft &Cruse (2004)的观点,I C M 是由很多C M 构成的,主要表征的是理想化框架知识,与实际世界并不一定完全相吻合,因此I C M 是一个更为概括的术语,可包括C M 、框架、认知域、脚本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