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调查的要求是: (1)准确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求搜集的资料必须真实可靠,客观反映实际,调 查误差较小。统计资料的准确性是认识总体,做出科学结论的保证。 (2)及时性是指在规定时间取得规定时间资料。统计调查资料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及 时提供需要的统计资料,能够提高资料的使用价值。 (3)全面性是指取得全部调查单位需要的全部资料。首先是对每个调查调查单位来说, 应该取得按要求规定的项数资料,既不能多于也不能少于调查规定取得的资料项数;其次应 该调查全部调查单位,调查单位数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 (4)经济性是指在保证调查资料符合一定要求的条件下,力求以最小成本取得需要的 统计资料。 2、统计调查方案内容有哪些? 答: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包括以下的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 确定调查目的,就要明确调查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搜集什么资料,这是调查的首要问 题。例如:我国人口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全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经 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人口统计信息服务。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是指需要进行调查的某个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即调查总体。调查单位是指 构成调查总体的个体,是调查过程中需要登记其标志的具体单位。例如,人口普查的对象为 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是未定居的中 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调查项目是统计调查内容的具体化,确定调查项目必须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调查 表是将调查项目用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4)确定调查的时间
87.5
21
5
12.5
40
100
5
67.5 52.5 12.5
第四章 统计数据分析载体--综合指标
总量指标的作用是什么?主要分类有哪些? 答:作用:总量指标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起点,也是计算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基础。 总量指标的计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其它形式指标的准确性。
分类:(1)按其说明总体的内容不同分为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 (2)按其反映总体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
按考试成绩分组 (分)
50-60 60-70
某班某课程学生成绩分组表
次数
较小制累计(向上)
人数 频率(%) 人数 频率(%)
6
15
6
15
7
17.5
13
32.5
较大制累计(向下)
人数
频率(%)
40
100
34
85
70-80 80-90 90-100
直方图 略 10、略
6
15
19
47.5
27
16
40
35
大量性。它是指总体中包括的总体单位有足够多的数量。总体是由许多个体在某一 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整体,个别或很少几个单位不能构成总体。个别单位的数量表现 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只对少数单位进行观察,其结果难以反映总体的一般特征。总体的大量 性,可使个别单位某些偶然因素的影响——表现在数量上的偏高、偏低的差异——相互抵消, 从而显示出总体的本质和规律性。
差异性(或称变异性)。总体各单位除了具有某些共同性质以外,在其它方面则表 现各不相同,总体的各单位之间存在可变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从而表现出的差异。差异 是普遍存在的,是统计存在的前提条件。总体各单位之间存在差异性的特点,是由于各种因 素错综复杂作用的结果,所以必须采取统计方法加以研究,才能表明总体的数量特征。 5、举例说明统计总体、统计总体单位、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答:如要调查了解某地区居民消费水平情况,
具体包括: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调查人员的组织、调查方式方法的确定、调查的宣 传工作、调查人员的培训、调查文件的准备、调查经费的预算、调查资料的报送办法等,必 要时要进行试点调查。 3、如何理解确定调查项目的原则?确定调查项目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调查项目是统计调查内容的具体化,直接关系到调查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调查的 时间和成本。确定调查项目必须坚持“少而精”原则,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 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实践与统计学是如何产生的? 答:统计实践的产生是伴随国家管理的职能产生而产生的。在阶级社会中,统计实践是为一 定阶级服务的。统计实践活动最初萌芽于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描述,如人口、 土地和财产等现象总量的汇总的计量工作。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统计实践活动范围由 人口、土地、财产等扩大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工业、贸易、运输业、保险业等等, 逐渐成为管理国民经济、组织和指挥生产的重要手段。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经验的概括和 总结最终形成统计学。 3、简述统计研究对象和特点 答:统计学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活动过程,即认识社会经济总体数量方面的一 种调查研究活动过程。 特点:数量性:数量性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数字是统计的语言,数据资料是统计 的原料。
调查的时间具体涉及调查资料所属时间和调查工作期限。调查工作中调查资料,一种 是时点资料,必须确定统一的调查时点,一般为标准时间;一种是时期资料,必须确定统一 的起止时间。例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人口普查登 记工作,从 2010 年 11 月 1 日开始到 11 月 10 日结束;复查工作应于 2010 年 11 月 15 日前 完成。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相对指标种类:(1)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2)结构相对指标 (3)比例相对指标 (4)比较相对指标 (5)强度相对指标 (6)动态相对指wenku.baidu.com。
3、平均指标是如何分类的? 答:种类:(1)算术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先进平均数
(2)调和平均数,简单调和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 (3)几何平均数,简单几何平均数、加权几何平均数 (4)位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4、标志变异指标有什么作用?常见的标志变异指标有哪些? 答: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别大小程度的综合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标志 变异指标主要作用有: (1)标志变异指标可以衡量平均指标代表性。一般来讲,数据分布越分散,变异指标 越大,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数据分布越集中,变异指标越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 (2)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经济过程的均匀性、节奏性或稳定性。如产品质量检验, 标志变异指标越小,说明产品质量比较稳定。 (3)标志变异指标可以揭示总体变量分布的离中趋势,是研究总体分布的重要特征值。 标志变异指标是揭示以平均数为中心,各标志值偏离中心的程度。一般来说,标志变异指标 越小,说明总体各标志值平均来说离中心占越近,即偏离程度越小,反之则反。 常见的标志变异指标: (1)全距(R) (2)平均差
统计总体:该地区所有居民 总体单位:该地区的每个居民 品质标志:性别、工种、民族 数量标志:年龄、工资、工龄 数量指标:职工总人数、工资总额、销售总量 质量指标:职工性别比例、职工平均年龄、职工平均工资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
1、什么是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有什么要求? 答:统计资料调查是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采取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调 查对象搜集需要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
社会性: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 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 4、什么是统计总体?有什么特点? 答: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按某一统计研究目的要求,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 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
特点:同质性。它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按某一统计研究目的要求必须具有某种共同的 属性或标志数值。如国有企业总体中每个企业共同标志属性是国家所有。同质性是总体的根 本特征,只有个体单位是同质的,统计才能通过对个体特征的观察研究,归纳和揭示出总体 的综合特征和规律性。
第一章 绪论
1、略 答:统计的含义:
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指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信息资 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统计资料:是在统计工作中取得的,反映社会现象的各类数据资料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 资料的总称。具体表现为:统计图、统计表、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统计手册和统计分析报 告等。
2、什么是相对指标?相对指标包括哪些种类? 答:相对指标是用两个有联系的指标进行对比的比值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 系的综合指标。相对指标也称作相对数,其数值有两种表现形式:无名数和有名数。无名数 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是较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多以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或千分数表 示。有名数主要用来表示强度的相对指标,以表明事物的密度、强度和普遍程度等。
(1)需要与可能原则,只列出能够取得确切资料的项目。 (2)关键原则,只列出与调查目的密切相关的主要项目。 (3)联系原则,调查项目之间尽可能保持一定联系,便于对有关项目进行核对和检查。 (4)统一理解原则,调查项目的涵义具体明确,能够统一理解,调查结果才能一致。 (5)答案统一原则,调查项目答案表现要有明确规定,即文字式、数字式或是否式。 4、略 5、如何理解重点调查? 答:重点调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总体中选择个别或者部分重点单位进行 调查,以了解总体基本情况。重点调查的特点是:调查单位少,可以调查较多项目的指标, 了解详细的情况,取得及时的资料,使用较少的人力和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 6、略 7、略
总体性:统计学研究对象对总体普遍存在着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 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资料的规律性。统计研究强调研究对象集合特征,通过对总体现象 的整理归纳,消除个别的、偶然的因素影响,使总体呈现相对稳定的规律性事实。
具体性:统计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领域中具体现象的数量方面,具有明确的现实涵义。 数学是研究事物的抽象空间和抽象数量的科学,而统计学研究的数量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实 在的数量表现。统计研究对象的这一特点,也正是统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3)互斥性。要求组与组之间相互排斥,存在差异性。 方法: 3、如何准确选择统计分组标志? 答:选择分组标志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关键性原则 (3)结合性原则 4、选择三个相关联的标志进行复合分组并设计分组表。 答:如将教师总体按照年龄、性别和职称三个标志进行交叉符合分组,分组表略。 5、什么是次数分布?次数分布与变量数列是什么关系? 答: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 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分配数列或次数分布。分配数列包括两个基本要素:总体按 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所分布的单位数。 变量数列是按数量标志分组后形成的次数分布,因此,变量数列是次数分布的一种类型和表 现。 6、略 7、统计表构成包括哪些?,制作统计表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组成部分:表名、行标题、列标题、数字资料 注意的问题: (1)统计表的各种标题,特别是总标题的表述应十分简明、确切地概括出表的基本内容, 总标题应该表明资料所属的时间和地点;纵横各栏的排列要注意表述资料的逻辑系统,反映 现象的内存联系。 (2)表内各栏应按合乎逻辑的顺序排列并加以编号。主词栏及计量单位栏用(甲)、(乙) 等文字编号;宾词指标各栏则用(1)、(2)、(3)等数字编号,如相关栏存在关系可用 如(6)=(5)/(3)表示。 (3)如果表中的全部数据都是同一计量单位,可放在表的右上角标明,若各指标的计量 单位不同,则应放在每个指标后或单列出一列标明。 (4)表中的上下两条线一般用粗线,中间的其他线要用细线。通常情况下,统计表的左 右两边不封口,列标题之间一般用竖线隔开,而行标题之间通常不必用横线隔开。表中的数 据一般是右对齐,有小数点时应以小数点对齐,而且小数点的位数应统一。对于没有数字的 表格单元,一般用“-”表示,一张填好的统计表不应出现空白单元格。 (5)在使用统计表时,必要时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释,特别要注意注明资料来源,以表 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方便读者查阅使用。 8、略 9、答:组距数列如下图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1、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统计整理的概念:指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之前,必须根据分析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对 其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符合统计分析的需要的过程。
原则:目的性原则、关键性原则、结合性原则 程序:(1)统计数据的审核
(2)统计数据的编码 (3)统计分组 (4)统计资料的汇总、编制统计表 2、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原则是什么? 答:统计分组是按照统计研究目的要求,选择一定的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组 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统计分组对总体是一个“分”的过程,对总体单位则是一个“合” 的过程。统计分组的目的是把性质相同的单位合在一起,保持各组内统计资料的一致性和组 之间资料的差异性,即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原则:(1)唯一性。要求每一次分组时只能以一个分组标志作为分组依据。 (2)周延性。要求分组后,各组单位数之和应等于总体单位数。
87.5
21
5
12.5
40
100
5
67.5 52.5 12.5
第四章 统计数据分析载体--综合指标
总量指标的作用是什么?主要分类有哪些? 答:作用:总量指标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起点,也是计算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基础。 总量指标的计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其它形式指标的准确性。
分类:(1)按其说明总体的内容不同分为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 (2)按其反映总体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
按考试成绩分组 (分)
50-60 60-70
某班某课程学生成绩分组表
次数
较小制累计(向上)
人数 频率(%) 人数 频率(%)
6
15
6
15
7
17.5
13
32.5
较大制累计(向下)
人数
频率(%)
40
100
34
85
70-80 80-90 90-100
直方图 略 10、略
6
15
19
47.5
27
16
40
35
大量性。它是指总体中包括的总体单位有足够多的数量。总体是由许多个体在某一 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整体,个别或很少几个单位不能构成总体。个别单位的数量表现 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只对少数单位进行观察,其结果难以反映总体的一般特征。总体的大量 性,可使个别单位某些偶然因素的影响——表现在数量上的偏高、偏低的差异——相互抵消, 从而显示出总体的本质和规律性。
差异性(或称变异性)。总体各单位除了具有某些共同性质以外,在其它方面则表 现各不相同,总体的各单位之间存在可变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从而表现出的差异。差异 是普遍存在的,是统计存在的前提条件。总体各单位之间存在差异性的特点,是由于各种因 素错综复杂作用的结果,所以必须采取统计方法加以研究,才能表明总体的数量特征。 5、举例说明统计总体、统计总体单位、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答:如要调查了解某地区居民消费水平情况,
具体包括: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调查人员的组织、调查方式方法的确定、调查的宣 传工作、调查人员的培训、调查文件的准备、调查经费的预算、调查资料的报送办法等,必 要时要进行试点调查。 3、如何理解确定调查项目的原则?确定调查项目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调查项目是统计调查内容的具体化,直接关系到调查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调查的 时间和成本。确定调查项目必须坚持“少而精”原则,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 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实践与统计学是如何产生的? 答:统计实践的产生是伴随国家管理的职能产生而产生的。在阶级社会中,统计实践是为一 定阶级服务的。统计实践活动最初萌芽于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描述,如人口、 土地和财产等现象总量的汇总的计量工作。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统计实践活动范围由 人口、土地、财产等扩大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工业、贸易、运输业、保险业等等, 逐渐成为管理国民经济、组织和指挥生产的重要手段。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经验的概括和 总结最终形成统计学。 3、简述统计研究对象和特点 答:统计学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活动过程,即认识社会经济总体数量方面的一 种调查研究活动过程。 特点:数量性:数量性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数字是统计的语言,数据资料是统计 的原料。
调查的时间具体涉及调查资料所属时间和调查工作期限。调查工作中调查资料,一种 是时点资料,必须确定统一的调查时点,一般为标准时间;一种是时期资料,必须确定统一 的起止时间。例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人口普查登 记工作,从 2010 年 11 月 1 日开始到 11 月 10 日结束;复查工作应于 2010 年 11 月 15 日前 完成。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相对指标种类:(1)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2)结构相对指标 (3)比例相对指标 (4)比较相对指标 (5)强度相对指标 (6)动态相对指wenku.baidu.com。
3、平均指标是如何分类的? 答:种类:(1)算术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先进平均数
(2)调和平均数,简单调和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 (3)几何平均数,简单几何平均数、加权几何平均数 (4)位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4、标志变异指标有什么作用?常见的标志变异指标有哪些? 答: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别大小程度的综合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标志 变异指标主要作用有: (1)标志变异指标可以衡量平均指标代表性。一般来讲,数据分布越分散,变异指标 越大,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数据分布越集中,变异指标越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 (2)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经济过程的均匀性、节奏性或稳定性。如产品质量检验, 标志变异指标越小,说明产品质量比较稳定。 (3)标志变异指标可以揭示总体变量分布的离中趋势,是研究总体分布的重要特征值。 标志变异指标是揭示以平均数为中心,各标志值偏离中心的程度。一般来说,标志变异指标 越小,说明总体各标志值平均来说离中心占越近,即偏离程度越小,反之则反。 常见的标志变异指标: (1)全距(R) (2)平均差
统计总体:该地区所有居民 总体单位:该地区的每个居民 品质标志:性别、工种、民族 数量标志:年龄、工资、工龄 数量指标:职工总人数、工资总额、销售总量 质量指标:职工性别比例、职工平均年龄、职工平均工资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
1、什么是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有什么要求? 答:统计资料调查是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采取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调 查对象搜集需要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
社会性: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 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 4、什么是统计总体?有什么特点? 答: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按某一统计研究目的要求,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 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
特点:同质性。它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按某一统计研究目的要求必须具有某种共同的 属性或标志数值。如国有企业总体中每个企业共同标志属性是国家所有。同质性是总体的根 本特征,只有个体单位是同质的,统计才能通过对个体特征的观察研究,归纳和揭示出总体 的综合特征和规律性。
第一章 绪论
1、略 答:统计的含义:
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指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信息资 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统计资料:是在统计工作中取得的,反映社会现象的各类数据资料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 资料的总称。具体表现为:统计图、统计表、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统计手册和统计分析报 告等。
2、什么是相对指标?相对指标包括哪些种类? 答:相对指标是用两个有联系的指标进行对比的比值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 系的综合指标。相对指标也称作相对数,其数值有两种表现形式:无名数和有名数。无名数 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是较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多以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或千分数表 示。有名数主要用来表示强度的相对指标,以表明事物的密度、强度和普遍程度等。
(1)需要与可能原则,只列出能够取得确切资料的项目。 (2)关键原则,只列出与调查目的密切相关的主要项目。 (3)联系原则,调查项目之间尽可能保持一定联系,便于对有关项目进行核对和检查。 (4)统一理解原则,调查项目的涵义具体明确,能够统一理解,调查结果才能一致。 (5)答案统一原则,调查项目答案表现要有明确规定,即文字式、数字式或是否式。 4、略 5、如何理解重点调查? 答:重点调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总体中选择个别或者部分重点单位进行 调查,以了解总体基本情况。重点调查的特点是:调查单位少,可以调查较多项目的指标, 了解详细的情况,取得及时的资料,使用较少的人力和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 6、略 7、略
总体性:统计学研究对象对总体普遍存在着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 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资料的规律性。统计研究强调研究对象集合特征,通过对总体现象 的整理归纳,消除个别的、偶然的因素影响,使总体呈现相对稳定的规律性事实。
具体性:统计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领域中具体现象的数量方面,具有明确的现实涵义。 数学是研究事物的抽象空间和抽象数量的科学,而统计学研究的数量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实 在的数量表现。统计研究对象的这一特点,也正是统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3)互斥性。要求组与组之间相互排斥,存在差异性。 方法: 3、如何准确选择统计分组标志? 答:选择分组标志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关键性原则 (3)结合性原则 4、选择三个相关联的标志进行复合分组并设计分组表。 答:如将教师总体按照年龄、性别和职称三个标志进行交叉符合分组,分组表略。 5、什么是次数分布?次数分布与变量数列是什么关系? 答: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 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分配数列或次数分布。分配数列包括两个基本要素:总体按 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所分布的单位数。 变量数列是按数量标志分组后形成的次数分布,因此,变量数列是次数分布的一种类型和表 现。 6、略 7、统计表构成包括哪些?,制作统计表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组成部分:表名、行标题、列标题、数字资料 注意的问题: (1)统计表的各种标题,特别是总标题的表述应十分简明、确切地概括出表的基本内容, 总标题应该表明资料所属的时间和地点;纵横各栏的排列要注意表述资料的逻辑系统,反映 现象的内存联系。 (2)表内各栏应按合乎逻辑的顺序排列并加以编号。主词栏及计量单位栏用(甲)、(乙) 等文字编号;宾词指标各栏则用(1)、(2)、(3)等数字编号,如相关栏存在关系可用 如(6)=(5)/(3)表示。 (3)如果表中的全部数据都是同一计量单位,可放在表的右上角标明,若各指标的计量 单位不同,则应放在每个指标后或单列出一列标明。 (4)表中的上下两条线一般用粗线,中间的其他线要用细线。通常情况下,统计表的左 右两边不封口,列标题之间一般用竖线隔开,而行标题之间通常不必用横线隔开。表中的数 据一般是右对齐,有小数点时应以小数点对齐,而且小数点的位数应统一。对于没有数字的 表格单元,一般用“-”表示,一张填好的统计表不应出现空白单元格。 (5)在使用统计表时,必要时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释,特别要注意注明资料来源,以表 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方便读者查阅使用。 8、略 9、答:组距数列如下图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1、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统计整理的概念:指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之前,必须根据分析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对 其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符合统计分析的需要的过程。
原则:目的性原则、关键性原则、结合性原则 程序:(1)统计数据的审核
(2)统计数据的编码 (3)统计分组 (4)统计资料的汇总、编制统计表 2、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原则是什么? 答:统计分组是按照统计研究目的要求,选择一定的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组 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统计分组对总体是一个“分”的过程,对总体单位则是一个“合” 的过程。统计分组的目的是把性质相同的单位合在一起,保持各组内统计资料的一致性和组 之间资料的差异性,即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原则:(1)唯一性。要求每一次分组时只能以一个分组标志作为分组依据。 (2)周延性。要求分组后,各组单位数之和应等于总体单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