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最新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最新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最新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文化
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特点
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思想家
3.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改革
4.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乱和文化特点
6. 唐朝的政治制度和繁荣时期的文化成就
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和社会
1. 农业和手工业在古代中国的地位和发展
2. 中国古代的城市和商业
3.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发明
4. 封建社会的特点和等级制度
5. 农民起义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三、世界的发展和交流
1. 罗马帝国的兴衰和影响
2. 大航海时代对世界的影响
3.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影响
4.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近代化的启示
四、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
1. 清朝的政治衰败和对外侵略
2.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3.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4. 中国的兴起和红军长征
5.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6.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五、世界的现代化与全球化
1.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影响
2.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3. 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
六、历史知识的应用和价值
1. 如何从历史中获得启示和教训
2. 历史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的提纲,希望对你的复有所帮助。

初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初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初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特点•夏代的政权由氏族制度构成,以世袭制为主。

•商代实行君主专制制度,世袭制。

•周代采用封建制度,实行分封制。

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春秋时期开始出现诸侯国的分封制。

•战国时期,实行了强权政治,实行诸侯削弱中央集权的分封制。

3. 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但在政策上更加灵活。

4. 三国时期及南北朝的政治制度变化•三国时期,由于腐败和内乱,实行了分裂的政权,政治混乱。

•南北朝时期,分割为南朝和北朝两个政权。

5. 唐宋以后的封建制度•唐代的封建制度相对稳定,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平衡。

•宋代的封建制度变化较大,实行了更加严格的官僚制。

二、世界古代国家与文明1. 古埃及文明•埃及的政治制度为神权君主制,法老是政治和宗教的领袖。

•神秘的金字塔和众多的庙宇是埃及文明的代表。

2.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分为苏美尔和阿卡德两个文明阶段。

•汉谟拉比的法典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法律典范。

3. 希腊罗马文明•希腊文明以城邦制度和民主政治为特点。

•罗马文明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实行共和制。

三、世界中世纪的政治变革1. 封建主义的兴起及其政治制度•封建主义是中世纪的特征,实行了分封制度。

•封建主义以君主为核心,鼓励农业发展。

2. 封建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封建经济构成了封建制度中的经济基础。

•封建主义积极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3. 城市自治与商会制度•城市自治成为中世纪城市制度的特点。

•商会制度是中世纪商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4. 西欧封建社会的变革•重商主义对西欧封建社会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封建社会逐渐演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四、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变革1. 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变革•唐朝政治中央集权趋于弱化,地方实力增强。

•宋朝实行了农田制度改革,推动了经济发展。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完整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完整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P2-7)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二)内容:1、制定《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内容:确定新中国的名称及国家性质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3、确定国旗、代国歌、首都、采用公元纪年(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准备工作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3、54门礼炮齐鸣28响的含义(二)开国大典1、时间:1949年10月1日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P43、注:"站起来"指的是中华民族获得独立三、西藏和平解放(标志大陆统一)1、目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2、时间: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P8-14)一、稳定物价(“米棉之战”)1、目的:巩固新生的政权2、特点:运用经济力量二、土地改革1、时间:从1950年6月开始2、开始的标志:《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3、结果:1952年底基本完成(除少数民族地区外)4、意义:P10(注:土地归农民所有)三、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1、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人民志愿军赴朝:1950年10月彭德怀3、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4、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5、意义P13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P15-17)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制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京2、内容:P153、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年12月中印谈判周恩来2、倡导:中国、印度、缅甸等国3、内容:P164、影响:P16三、亚非万隆会议(注:只有2个洲)1、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周恩来2、“求同存异”方针思考:什么是“求同存异”?P17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P20-25)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1、什么是过渡时期总路线?P20注释①2、内容:P20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内容:重点发展重工业,实行三大改造3、结果:主要工业指标超额完成(注:P21图)三、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土地归国■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P31-36)一、中共八大(1956年9月)及成果1、内容: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确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复习提纲一、古代中国的重要朝代和历史事件:1. 夏朝、商朝和周朝的兴衰2.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统一3. 秦朝的统一和大一统制度4. 汉朝的兴起和外交政策5. 三国时期的乱世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6.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7. 五代十国和北宋南宋的政治重塑8. 元朝的建立和蒙古帝国在中国的统治9. 明朝的兴衰和外族入侵10. 清朝的建立和康乾盛世二、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1. 儒家思想和孔子的影响2. 道家思想和老子的主张3. 法家思想和商鞅的改革4. 墨家思想和墨子的教义5. 兵家和孙子兵法的理论与实践6. 佛教的传入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7. 音乐、舞蹈和戏曲的发展历程8. 书法、绘画和雕塑的艺术成就9. 科技与发明的进步对古代中国的影响三、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文化风俗:1. 封建制度及其等级体系2. 农业主导的经济结构和丝绸之路的开辟3. 儒家思想对社会伦理和教育体系的影响4. 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礼仪文化5. 宗教信仰和庙会传统6. 饮食习俗和服饰文化7. 家庭结构和婚姻制度的演变8. 华夏文化在东亚地区的传播与影响四、中国古代的战争与外交:1. 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争霸2. 秦朝的征服战争和统一中国3. 汉朝与匈奴的对峙和丝绸之路的开通4. 三国时期的各国争霸和曹操、刘备、孙权的权力斗争5. 隋唐时期的西域远征和对外交术的发展6. 宋辽金时期的北方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冲突7. 元朝的统一战争和对外扩张8. 明朝的北虏防御和海上政策9. 清朝的对外侵略和闭关锁国政策五、近现代的中国历史:1.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 太平天国运动和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思想3.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4. 北洋政府和中国早期的政治冲突5.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6. 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立7. 抗日战争和中国的抵抗运动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新中国的初期发展9. 文化大革命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0. 改革开放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11. 当代中国的崛起与国际地位六、中国古代的科技与发明: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科技与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

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

一、古代东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1.商代的兴起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2.周朝的建立、封建制度的发展和周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春秋时期的动乱、战国时期的兴起和战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二、中国古代的思想变革与学术繁荣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及其主张:孔子、老子、墨子等2.战国时期的学术成就:诸子百家的兴起及其代表性学派的主张三、秦汉的统一与社会变革1.秦朝的建立、秦始皇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及其影响2.西汉的建立、汉武帝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3.东汉末年的动乱及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四、古代东亚的交流与影响1.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对东亚文明的影响2.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的交流与文化互动3.中国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互动:韩国、日本、越南等五、唐朝的政治繁荣与文化辉煌1.唐朝的建立、玄宗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唐朝的文化成就:诗词、绘画、文学等3.唐朝的科技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六、宋朝的政治与经济繁荣1.宋朝的建立、宋太祖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宋朝的政治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宋朝的科技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七、元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1.元朝的建立、忽必烈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元朝的政治制度:行省制和官员选拔制度3.元朝的社会变革:蒙元族群融合、土地制度等八、明朝的政治危机与农民起义1.明朝的建立、朱元璋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宦官专权、内外党争等3.农民起义的兴起与发展:红巾军起义、张献忠起义等九、明清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变革1.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农业技术进步等2.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城市发展、民间组织兴起等十、近代与现代的变革与挑战1.明末清初的政治动荡与外患:郑成功抗清、对外贸易限制等2.19世纪的鸦片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3.近代与现代的科技革命与文化变革:西方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十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革命斗争1.中国共产党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二九运动等2.中国革命的历程及其代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工农红军等。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2)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2)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单元一: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1.农业的发展演变–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生产–农业的技术进步与农民生活–农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2.古代的手工业–制陶业和制陶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的兴起和手工业的地位–青铜器的制造和使用3.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对古代中国的影响–农业和手工业对经济的贡献–农业和手工业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1.商业活动的兴起–冶炼业与商业的关系–商业活动的地理条件–古代商业的形式与特点2.商业中心的建设–商业中心的选址与功能布局–商业中心的建筑风格与特点–商业中心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3.商业与都城的关系–都城的经济地位–都城周边的商业中心–商业与都城的相互促进关系1.古代中国的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道家思想的特点与影响–墨家思想对社会的影响2.古代中国的文化–古代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古代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3.古代思想与文化的传播–西周时期的思想传播–秦汉时期的思想传播–古代思想与文化的传播对其他国家的影响1.古代中国的政治–周朝的政治制度与特点–秦汉政权的建立与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点2.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与发展–古代商品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古代货币的产生与流通3.古代政治与经济的联系–政治对经济的影响–经济对政治的影响–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制约关系1.古代中国的科技–古代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古代手工业的技术进步–古代科技对社会的影响2.古代中国的教育–古代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古代教育的对象与制度–古代教育对人的影响与作用3.古代科技与教育的关系–科技对教育的推动与改变–教育对科技的传承与发展–科技与教育在古代社会的地位1.古代中国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与发展–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形态与风格–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与影响2.古代中国的体育–古代体育运动的种类与特点–古代体育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古代体育对社会的影响与意义3.古代艺术与体育的联系–艺术与体育在古代社会的地位–艺术与体育的相互影响与促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章中国古代史1.1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划分及其特点1.2 诸夏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与封建制度1.3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特点与影响第二章中国古代的秦汉时期2.1 秦朝的建立与统一- 秦始皇的改革和统一战争- 士农工商各阶层的变动及社会影响2.2 汉朝的兴起与黄老思想的传播- 汉高祖刘邦的功绩与社会政策- 黄老思想的兴起与对社会的影响2.3 西汉的王朝衰落与王莽的新政- 汉朝王朝衰落的原因及其影响- 王莽的新政与其失败原因第三章中国古代的魏晋南北朝时期3.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与改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与政权更迭- 的传入与对社会的影响3.2 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社会变迁- 辽、西域通商使文化艺术交流日渐频繁- 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农民起义的影响3.3 中国古代的北方民族与南方民族- 北方和南方的民族与文化特点- 北方民族与南方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冲突第四章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4.1 隋朝的统一与改革- 隋文帝的统一战争和政治改革- 隋朝的社会政策与对外关系4.2 唐朝的繁荣与开放- 唐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 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对外交往4.3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安史之乱的原因与影响- 唐朝的政治矛盾与社会动荡第五章中国古代的宋元明清时期5.1 宋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 宋朝的政治制度与科举制度的推行-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对外交往5.2 元朝的统治与社会变迁- 元朝的政权建立与对中国的统治- 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与冲突5.3 明清两代的政治变革与思想文化- 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建立- 儒学、科学与文化艺术的繁荣第六章中国古代的科技与对外交往6.1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 中国古代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 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6.2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与海外探险- 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与发展- 明代郑和下西洋与中国对外政策以上为本文档的提纲,用于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参考。

八下历史复习提纲

八下历史复习提纲

八下历史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包括以下内容:一、秦朝的建立与统一(公元前221年)1.秦朝的国力强盛:列举秦朝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强盛之处。

2.秦朝的统一战争:介绍秦朝统一战争的过程,包括主要战役与秦将们的贡献。

3.秦始皇的政治:分析秦始皇的王权专制、法家思想和中央集权等政治措施。

二、秦朝的法律制度与文化建设1.秦代法家思想与法律制度:解释法家思想的特点与核心观念,以及秦朝的中央集权和法律制度。

2.秦朝的科技、经济与文化建设:介绍秦朝在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方面的成就。

三、汉朝的兴起(公元前202年)1.楚汉战争:剖析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楚汉战争的背景、过程与结果。

2.西汉的国家制度:概述汉朝的政治制度,包括中央和地方的组织结构和官僚体系。

3.汉朝的土地制度与农业发展:讲述汉朝的土地制度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四、汉武帝与汉朝的繁荣时期1.汉武帝的:介绍汉武帝采取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措施。

2.西汉的文化发展:阐述西汉的文化繁荣,包括文学、哲学、历史等。

五、东汉的兴起与汉末动乱(公元25年)1.王莽篡权与新朝:解释王莽篡权的原因、过程和其政治措施,并分析新朝的失败原因。

2.东汉的复兴:介绍东汉的恢复和发展,包括东汉政权的确立和地方豪强的抵抗。

六、三国时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184年-589年)1.三国时期的形成与战争:概述三国时期的形成和魏、蜀、吴三国的抗争。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文化:整理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以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七、隋唐王朝的兴起(公元581年-907年)1.隋朝的统一战争与国家制度:描述隋朝的统一战争和中央集权。

2.唐朝的繁荣与进步:介绍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成就。

八、宋朝的兴起与两宋时期(960年-1279年)1.北宋与南宋的政治制度:阐明北宋和南宋的政治制度和官僚体系。

2.两宋时期的农业与商业:分析两宋时期的农业发展和商业繁荣。

3.两宋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繁荣:概述两宋时期的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一、明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1.明清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网罗天下的官营企业•工业生产的开始和发展2.社会习俗与风俗的变化•社会礼仪方面的变化•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变化•饮食方面的变化及文化传承3.思想文化的发展•儒家学术重要性的提升•妇女思想文化的变化•艺术与文学方面的发展二、近代中国的开局与变革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政治与历史背景•对内改革的尝试•外来势力的威胁和挑战2.鸦片战争与中外关系的变化•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发展•中外贸易关系和国际地位的变化•改革与新思潮的兴起3.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新设与变化•政权更替与政治制度的变化•政治体系的重建•维新运动与新政实施三、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起义•外强内弱的中华帝国•旧民主与新思潮之间的转换•全国规模的革命起义2.辛亥革命的时代意义•辛亥革命造成的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转型的贡献•辛亥革命对振兴民族的影响3.新中国的诞生•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与社会变革•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角色•苏联和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立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中国的命运将走向何方•近代中日战争的成因•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与原因•战争进程中的水土不服和民族感情2.抗日战争的胜利与英雄•抗日战争的发展与胶着状态•抗日战争的胜利及胜利价值•中国抗战英雄的特点与成就3.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抗战对民族精神的鼓舞和历史意义•从国际影响到东亚地位的提升•抗日战争对中国未来政治、社会和经济的打下基础五、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巩固1.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和平民主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从抗战到解放战争和平进程的演变2.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历史进程•党的由来、宗旨和基本举措•革命后期,新民主主义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变迁3.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和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和开放政策的重大决策•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绿色科技的推进结束语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已经结束。

八下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八下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第11课民族团结1、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2、政治上: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意义: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3、经济上:由于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原因)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4、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西藏成为我国重要牧区;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借改革开放东风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为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5、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人物:孔繁森第12课香港和澳门回归:1、“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目的是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祖国的最后统一。

影响: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2、“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祖国统一为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实行“一国两制”原因:“一国两制”正是从历史和现实考虑,一要实现香港、澳门、台湾的主权回归,二要维持香港,澳门,台湾经济的繁荣。

4、香港回归: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宣布1997.7.1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行政长官:董建华、曾荫权、梁振英5、澳门回归:1987年中葡签署联合声明,宣布1999.12.20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行政长官:何厚铧、崔世安。

4、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一国两制”构想为港澳回归开辟了正确途径。

5、港、澳回归祖国的意义: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一、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1.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2. 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文学:诗词、散文和小说的兴起•绘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发展•建筑:古代宫殿和园林的建造•音乐和舞蹈:古代音乐和舞蹈的流传3. 文化交流与融合•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三国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二、欧洲的历史与文化1. 欧洲的原始社会•狩猎采集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农耕社会的兴起:农业革命和定居生活的出现2.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出现•古罗马帝国的兴衰•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艺术和科技成就3. 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制度的兴起与发展•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宗教改革的影响三、非洲与美洲的历史与文化1.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文明的兴起•金字塔与石棺制度•埃及的宗教和文化2. 古印第安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的特点•彩陶、金器等的制作技艺•宗教和农业的重要性3. 航海时代的开启•哥伦布的航海探险•欧洲殖民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拉美地区的殖民化与奴隶制度的建立四、中国古代思想与政治1. 儒家思想与封建社会•儒家的创立与发展•礼乐教化与封建统治•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 秦汉时期的政治改革•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与中央集权•汉武帝的改革与开放政策•秦汉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隆盛•三国鼎立与政治混乱•晋朝的政治改革与文化繁荣•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与军阀混战五、现代中国的发展与变革1. 近代中国的开埠与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原因与结果•近代中国的开埠政策•中国面临的外来侵略与国家危机2.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过程•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发展•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战争年代3. 新中国的建立与改革开放•中共建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与政治制度•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以上提纲仅为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的参考内容,具体知识点和重点内容请根据教材来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本文为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历史知识,以便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提纲内容主要以人教版为主,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中古时期的世界•第二章中国古代国家的统一与繁荣•第三章中国古代的帝国与民族大融合•第四章近代世界的生产变革与工业革命•第五章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与民族觉醒第一章中古时期的世界1.1 罗马帝国的兴衰与基督教的产生罗马帝国的兴衰可分为三个阶段:共和时期、尼禄时期和帝国扩张时期。

而基督教的产生则依托于罗马帝国自身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并迎合了人们内心的需求。

1.2 玄奘西游记玄奘西游记是玄奘法师历经千辛万苦从中国出发,穿越珍珠鸟国、毘尼奥国、龙泉寺、那烂陀寺、罗浮山等几十个孤岛国家,到达印度迦毗罗卫国求取佛经的故事。

1.3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始于先知穆罕默德,而伊斯兰教的创立则与穆罕默德密切相关。

伊斯兰教融合了阿拉伯帝国的宗教、文化和政治体系,成为一个具有宽广影响力的整体。

第二章中国古代国家的统一与繁荣2.1 秦朝的统一与变革秦朝的统一得益于苟裕的立志之人,乘势而上地征服了其他六国。

秦始皇大力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制定了统一的法律法规,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2.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诸多政治力量在长期的斗争中崛起,这其中包括北方的匈奴、鲜卑、氐和南方的百越、南蛮等。

2.3 唐朝的繁荣与走向衰亡唐朝的繁荣得益于唐太宗的卓越管理能力和睿智决策,使之达到了顶峰。

但自安禄山之乱爆发以来,唐朝国力逐渐衰退,经济状况出现了恶化,加之士族之间日益激烈的斗争,使得唐朝逐渐走向衰亡。

第三章中国古代的帝国与民族大融合3.1 元朝的兴衰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元朝的兴盛得益于蒙古族的统治,其文化和社会制度融合了多方面的因素。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第一、二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时间:1949年9月21日;地点:北平。

(2)主要内容: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2、开国大典: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

(课本P3第一幅图)意义: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成立)。

注:“54门礼炮齐鸣28响”中的“54门礼炮”象征参加开国大典的54个民族或五四运动,“28响”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28年。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意义: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1.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原因:美国侵略朝鲜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司令员:彭德怀。

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

英雄人物及其事迹:①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

②邱少云:在一次执行潜伏任务中,为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对志愿军战士的评价:他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历史八下复习提纲

历史八下复习提纲

历史八下复习提纲一、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1.南宋政权的建立与统治者思想-南宋政权的建立:北宋亡于金末皇帝被俘,宋高宗赵构逃往南方,在临安建立南宋政权。

-统治者思想:强调文化教化、重视政治参与、注重农桑经济发展。

2.南宋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农业的发展:农田整理、水利灌溉、品种改良、耕作技术的改进等,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商业的繁荣:临安成为南方最重要的商业中心,海上丝绸之路也重新打通。

-工业的发展:出现纺织、陶瓷、造船、造纸等工业,手工业传统技术得到创新和发展。

3.南宋文化的繁荣与创新-文学艺术:词、曲成为当时主要的文学艺术形式,理学的兴起影响了文人的思想和文化观念。

-科技与学术:临安设立了太学,浙江、福建等地出现了许多名师,加强科技教育与研究。

二、明代政治、经济、社会特点1.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统一天下:明太祖成功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政权,以严密的官僚体系治理天下。

-实行行省制:设立十三行省,分封官员,加强地方行政管理。

-重视农桑经济:发动“靖难之役”,平定辽东农民起义,稳定社会秩序,推行农桑政策,提高农业生产力。

2.明成祖朱棣的远征与海外活动-远征北方: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消灭胡惟庸和徐达等割据势力,统一北方。

-海外活动:明成祖七次下南洋,收回了台湾、澎湖等地,巩固了明朝的海上权益。

3.明代经济与社会变迁-经济繁荣:农业生产蓬勃发展,商业贸易繁荣,手工业也有很大发展。

-社会变迁:由封建士绅统治转向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社会流动性增强,社会阶层变化较大。

三、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解放1.社会变革-内外有别:内地生活稳定,海外存在较大的社会流动性。

-农业生产变革:耕地私有化,生产力发展,农民状况改善。

-商业经济转变:传统商业繁荣,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手工业工场制。

2.思想解放-明代思想:儒家思想继续影响着社会,但儒家思想逐渐与其他学派融合,开创了新的文化风貌。

-清代思想:显学与经学并存,康熙、雍正时期兴起的气学与张载思想展现了思想解放的一面。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大西洋三角贸易1. 大西洋三角贸易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三角贸易的含义和背景•大西洋三角贸易的主要参与国家和内容–欧洲的制造业品、火器、酒与非洲的奴隶之间的交换–非洲的奴隶与美洲的烟草、甘蔗、棉花等产品之间的交换–美洲的烟草、甘蔗、棉花等产品与欧洲制造业品之间的交换2. 大西洋三角贸易的影响和意义•经济影响–欧洲资本主义的积累–奴隶制度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影响–非洲人口的减少和奴隶贸易的损害–欧洲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美洲殖民地的社会结构•文化影响–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和殖民地文化的形成–奴隶制度对西半球文化的影响•政治影响–殖民地的建立与扩张–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和竞争第二章:殖民扩张与近代世界格局的形成1. 殖民扩张的背景和原因•西方国家寻求利益的动因•科技发展与殖民扩张的关系•需求与供给的互动推动殖民扩张2. 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的殖民扩张•葡萄牙的殖民帝国•西班牙的殖民帝国•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帝国3. 近代世界格局的形成•殖民地竞争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的交替•殖民地国家的崛起与垮台第三章: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1. 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和原因•清朝的政治衰退和内忧外患•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内外因素导致思想解放和变革的迫切性2. 鸦片战争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历史意义•南京条约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确立•西方列强的特权和割地要求3.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变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第四章: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较量1. 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反思•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的推动•资本主义产生的矛盾与危机2. 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早期思想家和理论形成的背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体系•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3.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较量•资本主义国家的反动和压迫•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与建设结语通过对八年级历史下册的复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大西洋三角贸易、殖民扩张与近代世界格局的形成、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变革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较量。

初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2篇

初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2篇

初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初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篇:
一、科学的发展和探索
1.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思想理念
2. 科学技术的重要发展和成果
3. 巴黎牛顿、伽利略与哥白尼的科学贡献
4. 科学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5. 近代科学家的突出贡献:达尔文、爱因斯坦等
二、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1. 工业革命的起因和推动力
2. 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
3. 工业革命的全球扩散
4. 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5. 工人运动的兴起与工作条件改善
三、近代中国的变革
1. 受夷制外与东亚社会的差异
2. 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改革与思想启蒙运动
3. 辛亥革命与建立中华民国
4. 国共合作与五四运动
5. 近代中国的社会问题与改革尝试:妇女解放、劳工权益等
第二篇:
四、帝国主义与民族独立运动
1. 列强对亚洲、非洲的殖民统治
2. 帝国主义战争与革命
3. 亚洲、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与斗争
4. 非洲与亚洲的解放运动及领袖人物
5.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巴黎和约的影响
五、两次世界大战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背景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背景
3. 两次世界大战的经济、科技、军事变化
4. 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与全球影响
5. 联合国与国际秩序重建
六、冷战与全球格局
1. 冷战的起因和特点
2. 西方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
3. 全球局势的变化与战略冲突
4. 联合国的作用与困境
5. 冷战后国际形势
*此为初二历史下册的复习提纲,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继续阅读下一篇。

八下历史复习提纲

八下历史复习提纲

八下历史复习提纲by 魏子瑜woc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召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2、内容:①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政府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②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③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④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开国大典1、大典盛况: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动电钮升起五星红旗,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

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随后,举行了阅兵式,朱德任检阅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

2、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三、西藏和平解放1、背景: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949年开国大典时,居住在青海塔尔寺的西藏宗教领袖之一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希望早日解放西藏。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1. 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施•中央集权制度的优缺点2.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产生•科举制度的内容和流程•科举制度的意义和影响3.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二、异域政权与文化交流1. 元朝政权•元朝的建立和统治•元朝政治制度•元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2. 明朝政权•明朝的建立和统治•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3. 明朝与外族文化交流•明朝与欧洲的文化交流•明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明朝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三、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演变1. 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基本特征•农业生产的技术改进•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兴起2. 封建政治的演变•封建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封建政治的演变和发展•封建政治的危机和衰落3. 封建文化的演变•封建文化的基本特征•封建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封建文化的危机和衰落四、近代中国的命运与抗争1. 中华民族的抗争•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时间和事件•甲午战争的起因和背景•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2. 独立自主的奋斗•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基本实践•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抗争和革命3. 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国共内战的发展和背景•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上内容是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1. 课程概述•历史下册的主题是中国古代的历史,涵盖了从秦汉到明清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

•本部分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和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2. 单元一:秦汉时期的统一和繁荣2.1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及其统一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过程和手段•秦朝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的特点•秦朝对后代政权的影响2.2 汉朝的繁荣•汉高祖刘邦的政治手段和创新措施•汉朝的政治体制和军事制度•汉朝文化的影响力和贡献3. 单元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3.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和中央集权的衰落•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转变和创新3.2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繁荣•魏晋南北朝画家、书法家、诗人和文学家的贡献•魏晋南北朝的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和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交流和交融4. 单元三:唐宋时期的强盛和稳定4.1 唐朝的政治和经济繁荣•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措施和政治制度改革•唐朝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唐朝的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4.2 宋朝的政治和文化繁荣•宋朝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的特点•宋朝经济的发展和宋代开展的对外贸易•宋朝文化繁荣的主要方面和代表作品5. 单元四:明清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变革5.1 明朝的政治和军事改革•明朝的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制度•明朝对海外贸易和航海的影响•明朝文化繁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5.2 清朝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清朝的政治体制和军事制度•清朝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社会的特点•清朝的文化变革和兴起的民间文化运动6. 总结回顾•对于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综合概括和总结•了解这些历史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复习重点内容,对于重要时间、事件和人物进行回顾和梳理7. 参考资料•《历史下册》教材•历史相关参考书籍、网站和资料。

初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优秀

初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优秀

初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优秀提纲一:古代中国的文化交流与农耕文明
一、古代中国的交流与融合
1.中原文明与南方文明的交流与影响
2.中原文化对边疆地区的影响
3.汉代丝绸之路及其意义
二、中国的农耕文明
1.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2.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
3.农耕文化的特点与影响
提纲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及其变迁
一、原始社会的政治制度
1.原始氏族制度
2.氏族联盟与部落集权
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1.封建政权与封建制度
2.中央集权与地方权力
3.唐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
三、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1.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2.科举制度的特点与意义
3.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提纲三: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一、商周时期的经济状况
1.商周时期的商业活动与贸易
2.铁器的出现与农业生产的改善
二、汉代的经济发展
1.汉朝农业生产的改进与繁荣
2.东汉时期的手工业与商业
三、唐宋时期的经济繁荣
1.唐代的农业技术与产量提高
2.唐代商业、手工业与海外贸易
3.宋代的经济繁荣与科技进步
以上是三个提纲的概要,每个提纲中都包含了古代中国的不同方面的内容。

可以根据这些提纲,深入了解和学习古代中国的历史。

提纲中的每个部分都可以进一步展开和详细阐述,以丰富复习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历史期末复习提纲(下面深色划线部分为考试要点,其中带★号为综合题考点)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内容:1、制定《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的作用。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二、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土地改革(1950年6月--1952年底),意义是: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1、为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出现了黄继光(用胸膛堵敌机枪口)邱少云(严守纪律,被烈火烧死)等英雄人物。

2、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是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2、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中印谈判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1955年4月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公布)(一化三改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一五计划”成就:主要工业指标超额完成:一桥、一公司、二厂、三铁、三公。

★三、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改造的途径:对农业、手工业是建立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是进行公私合营。

2、结果: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3、意义:①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②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③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八大(1956年)主要贡献是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确立主要任务,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二、重大失误1、探索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失误的表现(1)大跃进:标志是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表现是全民大炼钢铁运动(2)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一大”是规模大、“二公”是公有化程度高)★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失误的原因: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的作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2、后果: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3、教训(启示):经济建设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1976年)1、原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的错误估计;从制度建设来看,这是党和国家民主与法制不健全的结果。

2、开始标志: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

3、过程: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和江青;文革最大冤案:刘少奇案。

结束标志: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

4、评价: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1、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人民依靠自己力量掌握了核技术。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标志着在空间技术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2、1949年4月:海军成立;1949年11月:空军成立。

3、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组建和发展,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第9课新国中走向世界舞台1、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1972年尼克松访华(历史性握手);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开始标志1、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意义: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

★二、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方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

意义是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深圳(最早)、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最大)经济特区的作用:为推行对外开放政策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1、1973年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2、1986年3月实行“八六三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目的是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

3、为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大举措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4、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目标):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20世纪末人口覆盖率达到80%。

5、发展高等教育:1977年底恢复高考;1999年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设立学位制度。

6、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优秀文学作品:《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红岩》7、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1991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8、中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乒乓球成为“国球”9、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人实现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一国两制1、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首先是针对台湾提出的,最先实现的地区是香港。

2、内容: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二、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三、两岸交流的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原则是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1、和平统一的条件: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

2、趋势:海峡两岸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1、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会通过的宪法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

2、《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等初步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3、1993年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形式是实行公司制、股份制4、劳动就业方针:“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打破了“铁饭碗”和“大锅饭”。

5、我国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重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建立。

6、1991年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其宗旨是通过贸易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亚太的发展和繁荣,7、1997年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第四单元人类祖先的基业第16课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1、500万—100万年前的非洲南方古猿是人类的始祖;现代意义上的人---晚期智人出现于三四万年前。

2、种族: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产生。

3、母系氏族是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该亚的故事反映了人类早期女人的权力在男人权力之上的状况。

一万年前出现农业,父系氏族开始,厄瑞斯忒的故事反映了男人的权力开始超过女人权力的倾向。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1、尼罗河孕育古埃及文明,其最著名的建筑是:胡夫的金字塔。

2、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第一部世界上体系完备的奴隶制法典----《汉谟拉比法典》3、古印度种姓制度(等级制度):从高至低排列:婆罗门(宗教祭祀),刹帝利(掌握军政大权的贵族)吠舍(从事农、牧、商的普通雅利安人),首陀罗(最底层的劳苦大众)。

4、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后称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反对分为等级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

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海洋文明)一、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希腊与罗马文明构成了地中海文明。

★二、雅典民主政治(全希腊的学校)1、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达到极盛。

2、民主政治的表现:①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的方式产生;②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成为陪审员、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③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④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事的公民发放津贴。

3、评价:①局限性:所体现的平等和公正原则仅适用于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

②进步性:在专制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

三、公元前509年建立罗马共和国,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与迦太基爆发布匿战争,罗马的胜利使其变得空前强大;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

第19课日出之国和新月之乡★1、日本的大化改新(646年)的内容:①实行班田收授法;②实行租庸调制, 统一租税;③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2、大化改新的作用:确立了一套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以后繁荣奠定基础。

3、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

4、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后来他的继承者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第20课西欧的基督教文明1、查理•马特改革-------把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确立了西欧封建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