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风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课件ppt

合集下载

中风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课件ppt

中风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课件ppt

02
中药治疗过程中需注意 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03
中药治疗与西药治疗需 相互配合,避免药物相 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 生。
04
中药治疗需耐心坚持, 不可半途而废,以免影 响治疗效果。
04
中风病的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原则
01
02
03
04
扶正祛邪
通过刺激穴位,调动人体正气 ,祛除病邪,促进康复。

饮食调理
控制盐摄入
减少盐的摄入,以降低高血压和中风的风险。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有助于降 低胆固醇和预防中风。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特别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以降低血 脂和预防中风。
THANKS
感谢观看
针对中风后认知障碍,进行认知训练,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 训练等,以恢复认知功能。
预防措施
控制危险因素
01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预防中风的发
生。
健康生活方式
02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以降低中风风险。
定期体检
03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早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中风的潜在疾病
中风病的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方法
问症状
切诊
询问患者是否有头痛、眩晕、肢体麻 木等症状,以判断病情轻重和病位。
通过触摸患者的脉象、肌肤温度等来 判断病情。
问生活习惯
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 以判断病因和病机。
中风病的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方法
切脉象
触摸患者的脉搏,以判断气血运 行情况和病邪性质。
中风病的中医诊断与 治疗课件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ppt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ppt
质量。
常用中药材及其功效
补气药
如人参、黄芪等,具有补气养血、 恢复元气的作用,用于治疗气虚型 中风。
活血化瘀药
如丹参、川芎等,具有活血化瘀、 通经活络的作用,用于治疗瘀血型 中风。
清热化痰药
如黄连、浙贝母等,具有清热解毒 、化痰开窍的作用,用于治疗痰热 型中风。
平肝息风药
如天麻、钩藤等,具有平肝息风、 舒筋止痉的作用,用于治疗肝风型 中风。
结论总结
针灸和中药治疗在中风康复过 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改善患 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
力。
针灸治疗可刺激大脑皮层,促 进脑组织重塑,中药治疗可改 善血液循环和神经保护,两者
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中风二级预防对于减少复发和 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针灸和中药在预防方面也具有
一定作用。
研究不足与展望
避免过量饮食,以免引起 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的 异常。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 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改 善消化和排泄。
运动康复护理
被动运动
对患者进行被动运动,如 关节活动、按摩等,以缓 解疼痛和肌肉紧张的症状 。
主动运动
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 如坐、站、行走等,有助 于恢复肌肉力量和平衡感 。
中风分类
根据症状和体征表现,中风可分为完全性中风和不完全性中 风。
中风的临床表现
完全性中风
突然出现昏迷、偏瘫、感觉障碍、失语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不完全性中风
出现单侧肢体麻木、无力、口齿不清、视力模糊等症状,病情较轻者仍可生 活自理。
中风的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
患者出现突发性的神经系统功能缺失,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中医内科学中风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中风PPT课件
❖ 证机概要:风痰阻络,气血运行不利
❖ 治法: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 代表方:解语丹加减
❖ 常用药:天麻、胆星、天竺黄、半夏、陈 皮、地龙、全蝎
中医内科学——中风
32
2 气虚络瘀证 ❖ 主症: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
黄,舌质淡紫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或细弱
❖ 证机概要:气虚血瘀,脉阻络痹
❖ 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中医内科学——中风
22
常用药 ❖ 半夏、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当归、
白芍、鸡血藤、豨莶草 加减 ❖ 语言不清加菖蒲、远志 ❖ 痰瘀互阻,酌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
中医内科学——中风
23
2 风阳上扰证
❖ 主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
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 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后遗症
根据有 无热象
气虚血瘀
中医内科学——中风
14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 1.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 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蹇涩等特点的。轻症仅见 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 2.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 3.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 先兆症状
❖ 4.常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病发多有情 志失调、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
中医内科学——中风
21
三、证治分类
(一)中经络(急性期) 1 风痰入络
❖ 主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 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塞,甚则半身不遂, 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 浮数
❖ 证机概要:脉络空虚,风痰乘虚入中,气血闭阻
❖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

中医中风ppt课件

中医中风ppt课件

适量摄入蛋白质
选择低脂肪、低盐的蛋白质来 源,如鱼、瘦肉、豆类等。
THANK YOU
中风发病多与脏腑功能失调、 劳累过度、情绪激动等因素有 关。
中风可导致突然昏仆、半身不 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高热 等危象。
中医治疗中风的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采用 活血化瘀、熄风化痰、通 络止痛等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针灸、推拿、拔罐、艾灸 等中医治疗方法,以疏通 经络、调和气血。
态。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
复训练。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中风 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 中检查,评 估患者的恢复情况,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与治疗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
中风是体内气血逆乱,产生风 、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导 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
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等基础疾病,以及是否有中风家族史。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检查以及 相关生理功能测试。
通过脑部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实 验室检查,进一步确诊中风。
中风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溶栓 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血压
药物、降血糖药物等。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脑部血管阻塞或出 血,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取 栓、去骨瓣减压等。
康复治疗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 训练,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 疗、言语治疗等,以帮助患者 恢复功能。
中医治疗
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 ,调理身体,促进康复。
中风的康复与护理

中风病恢复期后遗症期中医药治疗ppt

中风病恢复期后遗症期中医药治疗ppt

中风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家庭护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其树立信 心,积极面对疾病。
家庭护理
指导家庭成员进行正确的护理和照料,如 协助日常生活、关注病情变化等。
预防再次中风
加强预防措施,避免再次中风的发生。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预防复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改善 患者的体质,预防中风的 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和方法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方 剂进行治疗,如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等。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刺激相关穴位,调节气血,缓解 疼痛和肌肉紧张等症状。
推拿治疗
通过推拿手法,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恢复期
中风恢复期通常指发病后6个月内的时间,这一时期是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关 键时期。
后遗症期
中风后遗症期指发病后超过6个月的时间,这一时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慢或基 本稳定。
02
中风病恢复期后遗症期的中医药治疗原则
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 影响。在诊治中风病恢复期后遗症时,需从整体出发,全面 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负担。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需在专业医师的Biblioteka 导下进 行,避免过度劳累和运动 损伤,同时需根据患者具
体情况制定训练计划。
05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01
02
03
综合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充分 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 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复 时间。
减轻副作用

中风病中医诊治思路与方法PPT课件

中风病中医诊治思路与方法PPT课件

有镇肝熄风滋阴的功效。
现代创新方剂展示
醒脑静注射液
由麝香、郁金、冰片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开窍醒脑的功效,适用于中风病神昏、偏瘫等症状。
脑心通胶囊
由黄芪、赤芍、丹参等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 功效,适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中风中经络患者。
灯盏生脉胶囊
由灯盏细辛、人参、麦冬等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健 脑的功效,适用于气阴两虚、瘀阻脑络引起的胸痹心痛、 中风后遗症等。
案例二
患者孙某,女,70岁,因反复发作性眩晕、肢体麻木就诊。西医诊断为短暂性 脑缺血发作(TIA),中医辨证为中风先兆。讨论焦点:如何预防TIA进展为中 风及中医治疗策略?
经验教训总结
1 重视中风先兆的识别与干预
对于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中风先兆症状的患者,应及 早进行中医辨证治疗,以降低中风发生的风险。
家庭关爱
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积极面 对疾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 中西医结合提高疗效
在中风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发挥各自优势,提高 疗效。中医注重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西医则擅长急救 和对症处理。
3 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对于留有后遗症的中风患者,中医康复治疗如针灸、推 拿、中药熏洗等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4 预防复发是关键
中风患者易复发,因此加强预防措施至关重要。中医注 重调理体质、改善生活方式等预防措施,以降低复发风 险。
闻诊要点
听声音
患者语音低微、断续或謇涩,为 中风病表现。
嗅气味
口中有异味或臭秽之气,多为中 风病伴有内热或痰热。
问诊要点
问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高血脂、 糖尿病等中风病危险因素。

2024年度中风病讲座PPT课件

2024年度中风病讲座PPT课件
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9
辅助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在中风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 作用。头颅CT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可以迅速排除脑出血并初步判断缺血 性脑卒中的部位和范围。头颅MRI对于早 期脑梗死和TIA的诊断更为敏感,可以显 示缺血半暗带和脑水肿等病变。
VS
2024/3/23
12
中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辨证论治
预防为主
根据中风病的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 中药方剂或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
中医强调“治未病”,提倡通过饮食 、起居、情志等方面的调节,预防中 风病的发生。
整体调节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节,通过调理气 血、阴阳平衡等,改善患者的全身症 状。
2024/3/23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
2024/3/23
11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急性期治疗
以挽救生命、降低残疾率 为主要目标,包括溶栓、 抗血小板聚集、降纤、神 经保护等治疗。
2024/3/23
恢复期治疗
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 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 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 、心理治疗等。
并发症防治
积极防治肺部感染、深静 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 降低死亡率。
中风病讲座PPT课 件
2024/3/23
1
目录
• 中风病概述 • 中风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中风病治疗原则与方法 • 中风病预防与康复措施 • 中风病患者心理干预与护理 • 中风病研究进展及展望
2024/3/23
2
01
中风病概述
2024/3/23
3
定义与发病原因
2024/3/23
定义
中风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 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 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最新中风的中医治疗分析ppt课件

最新中风的中医治疗分析ppt课件

4、瘀
指凝于脉中之血,或溢于脉外的“离经之血”,亦指 流行不畅而郁滞之血。
瘀血理论在近代日益受到重视,现代则随着对“活血 化瘀”方药的深入研究及现代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应用, 确立了其地位。
5、虚 指正虚——
肝肾阴虚、 脏腑久虚、 精血亏虚、 气血两虚、 元气虚、气虚等等
在中风病机中处于基础的地位。
(三)闭证——阳闭、阴闭
阳闭: 1)症状:
①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 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②兼症: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 ③苔脉: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2)治法:辛凉开窍,清肝熄风。 3)主方:灌服或鼻饲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九,用羚羊角汤加
减以清肝熄风。 4)常用药:
中风的发生
正气亏虚,心肝肾等脏阴阳失调、痰阻血瘀,外 邪乘虚而入之本虚标实之证。
气血素虚 劳倦内伤 忧思恼怒 饮酒饱食 用力过度
瘀血阻滞 痰热内蕴 阳化风动 血随气逆
脑脉痹阻
血溢脑脉 之外
发为中风
三、辨证论治
闭证
中经络 辨证要点 中脏腑
脱证
(一)辨中经络、中脏腑
中经络——虽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但 意识清楚;
情志过激,气郁化火; 情志不遂,或忿郁化火,肝郁化火; 或劳神过度,五志过极,心火暴甚; 饮食失节,嗜欲偏颇,积热内蕴 虚火责之阴亏 水不涵木,水不制火,木火生风; 则肝阳化风,肝风内动,风火相煽。
3、痰 ——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其形成与
肺、脾、肾、三焦的气化功能失常关系密切。
肥、贵人生活优裕,嗜食肥甘,脾之运化不及,聚湿 生痰,痰郁化热,阻滞经络,蒙蔽清窍,发为中风。
2、治法:育阴潜阳,镇肝熄风。 3、主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4、常用药:

Z中风中医药治疗PPT课件

Z中风中医药治疗PPT课件
中医学认为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脑 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 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中风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情绪激动、 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其病机多 与风、火、痰、瘀、虚有关。
中风中医药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01
中风中医药治疗的原则是:醒脑 开窍、活血化瘀、平肝熄风、豁 痰降浊。
05
中风中医药治疗的注意事 项和预防措施
中药治疗中风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注意事项 中药治疗中风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配药,需严格遵医嘱。
中药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中风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 中药治疗中风需注意与其他治疗方式的协同配合,以提高 疗效。
中药治疗中风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中风中医药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 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多学科合作
加强中医、西医以及其 他相关学科的合作,共 同研究中风的治疗方法
和机制。
创新药物研发
积极开展新药研发,探 索更多具有疗效的中药
成分和治疗方式。
国际化发展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推动中风中医药治疗的 国际化和标准化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3中风中医药治疗的实践经 验
中药治疗中风的药物选择
01
02
03
活血化瘀药
如丹参、红花、赤芍等, 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减轻 脑水肿的作用,适用于脑 血栓形成等缺血性中风。
益气药
如人参、黄芪等,能够提 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脑功 能,适用于气虚血瘀型中 风。
平肝熄风药
如天麻、钩藤等,具有平 肝熄风、止痉的作用,适 用于肝阳上亢型中风。

脑中风的中医治疗PPT通用课件

脑中风的中医治疗PPT通用课件
等。
疗效标准
(1)按照统一标准,采用计分法评定:①神志状态:清醒4 分;恍惚(思睡、唤醒后能与人言)3分;迷蒙(嗜睡、呼 之答不确切)2分;神昏1分;昏愦(神昏兼脱证)0分。② 语言表达:正常4分;亠般表达、命名不能3分;说话成句而 表达不清2分;不能说单词、词组1分;语言不能或基本不能 0分。③上肢肩关节:正常4分;上举全而肌力差3分;上举 平肩或略过肩2分;上举不到肩1分;不能动或前后略摆动0 分。④上肢指关节:正常4分;手指分别动作有效而肌力差3 分;握拳伸指2分;屈指、握不成拳、不会伸1分;不能动0 分。⑤下肢髋关节:正常4分;抬高45度以上3分;不足45 度者2分;摆动、能平移1分;不能动0分。⑥下肢趾关节: 正常4分;伸屈自如、力弱3分;伸屈不全2分;略动1分;不 会动0分。⑦综合功能:生活自理、自由交往4分;基本自理 、尚有部分功能不全3分;部分自理、需人辅助、可行走2分 ;站立迈步、需人照料1分;臣卜床0分。
运,津液内停,聚湿成痰,痰阻经络而发为半身不遂。 风 素体阴虚,阳亢化风,或因七情过极,极而生风,内风旋转,气血
随之上冲,可夹痰夹水,络破血溢,致成中风危候。 火 多为内生之火,或因将息失宜,或因喜怒过度,以致心火亢盛,肝
阳暴张,气血上逆,心神昏冒,卒发昏仆。 虚 或因年迈力衰,肾元不固,或形体肥胖,气虚于中,或思虑烦劳,
用法:急煎汤灌服或鼻饲。 常用成方:参附汤、四逆汤加人参等。
其它
清开灵注射液。 用法:取清开灵注射液40~60毫升,兑人葡萄溏注射液
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8天为一疗程。 疗效:本药主要用于邪热、痰浊、瘀血等标实症状突出的
中风急性期,不宜用于气虚、阳虚、脱症等。
其它
蝮蛇抗栓酶注射液 组成:蝮蛇抗栓酶,每支含量0.25单位。 用法:第一周,以0.25单位加250毫升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中风的中医治疗》课件

《中风的中医治疗》课件

针灸疗法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整气血,以及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对于中风康复起到积 极的作用。
3
推拿疗法
推拿可以通过按摩和推拿穴位,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僵硬和痉挛症状,帮 助中风患者康复。
经典中药治疗方案
川芎
川芎是一种常用于改善血液循环 和活血化瘀的中药。
丹参
当归
丹参是一种中药,具有舒缓血管、 降低血压和促进心脏功能的效果。
当归是一种常用于缓解气血瘀阻、 调节月经和补血的中草药。
针灸和推拿治疗技术
针灸
针灸是中医常用的一种疗法,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病人 的气血,提高自愈能力。
推拿
推拿是中药学中的一种疗法, 通过按摩和推拿身体的穴位,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及肌肉的 松弛情况。
太极推拿
太极推拿结合了太极拳和传统 推拿的技术,通过平和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 调整和平衡全身的气血。
控制生活方式
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可降低中风的发生风险。
定期体检
定期接受身体健康检查,包括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指标,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中风风险。
注意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压力和焦虑,有助于预防中风和促进康复。
调理饮食和生活习惯
1 合理膳食
中风患者可以选择低脂低 盐、高纤维和富含抗氧化 剂的食物,如鱼类、水果 和蔬菜。
2 适当运动
3 生活节律
中风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 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 瑜伽和太极等,有助于改 善血液循环。
维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合 理的工作负荷,有助于减 轻中风风险和促进康复。
预防中风的注意事项
《中风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中风病的中医辨证讲座ppt模板

中风病的中医辨证讲座ppt模板

鉴别
1.中经络 无神志改变,仅口角歪斜, 言语不利,半身不遂
(病位浅、病情轻) 2.中脏腑 神志不清,歪僻不遂, 常有先兆(病位深、病情重)
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
眩晕头痛,面红 耳赤,口苦咽干 ,心烦易怒,尿 赤便干。舌质红 绛,舌苔黄腻而 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 头晕目眩,痰多 而黏。舌质暗淡
5.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配合 在治疗局部病症时要兼顾条理全身的气血。
时配 合健侧一起使用。有人主张在偏瘫早期采用补 健侧,泻患侧的方法。
7.多取阳经穴 以阳经的穴位为主治疗。
8.适当配合阴经穴 对于防止上肢屈曲、手指挛缩、下肢内收、足 内翻疗效明显。
9.用透刺法,提高疗效 如肩髃透极泉,曲池透少海,合谷透劳宫,足 三里透上巨虚等。
10.多种针法配合使用 体针、头针、耳针、眼针等综合使用。
思考题
1.哪些人容易发生中风? 2.中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如何鉴别中风之中经络与中脏腑?
3.梅花针:叩打三阳 经、夹脊穴。
4.耳针:选脑、皮质 下、肝、三焦
5.推拿、按摩及功能 锻炼。
小结
1.急性期的治疗 对中经络者,应早期应用针灸治疗,尤其时
对于脑血栓形成,疗效明显。缺血性中风患 者,若没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 都可以针刺治疗。对于脑出血患者,需等血 压稳定、不再出血时行针刺治疗,为避免引 起病人精神紧张,一般在发病2~3周后针 刺治疗。
极泉、尺泽
醒脑开窍, 调神导气
委中、足三里 疏通经络,宣导气血
三阴交— 滋补肝肾
内关
加减:
肝阳暴亢:太冲、太溪 风痰阻络:丰隆、合谷 痰热腑实:曲池、内庭、丰隆 气虚血瘀:足三里、气海、血海 阴虚风动:太溪、风池

最新中风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课件ppt

最新中风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课件ppt

5、阴虚风动证——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龙骨 牡蛎 代赭石 龟板 白芍 玄参 天冬 牛膝 川楝子 茵陈 麦芽 此方一滋阴潜阳、镇肝熄风作用,有痰热
者加天竺黄、贝母;心烦失眠者加黄芩、山 栀、夜交藤、珍珠母;头痛加石决明、夏枯 草。
6、痰热内闭清窍证——羚羊角汤配合 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阳闭证)。
2、辩病势顺逆,临床应注意观察中风病人神 志及瞳孔的变化,根据“神”的变化以判断病 势的顺逆。如起病时神情,而逐渐神识昏蒙, 则病势为逆;如发病即神昏,治疗后逐渐神识 转清,则病势为顺;
3、辩闭证、脱证,为邪气内闭清窍,属 实证。症见:神昏、牙关紧闭、口禁不开、 肢体强痉。阳闭者伴面赤身热、气粗口臭、 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滑数;阴闭者伴 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 舌苔白腻,脉沉滑或缓;脱症者为五脏阳气 外脱,属危重。症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 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
左旋多巴
• 左旋多巴用于治疗帕金森的作用特点:
①对轻症及较年轻患者疗效较好,而重症及年老 衰弱患者疗效差;
②对肌肉僵直及运动困难疗效较好,而对肌肉震 颤症状疗效差,如长期用药及较大剂量对后者 也可见效;
③作用较慢,需用药2-3周才出现客观体征的改 善,1-6个月才获得最大疗效,但作用持久。
左旋多巴
经元起 抑制 作用
•胆碱能神经以 Ach 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
经元起 兴奋 作用
DA
黑质
纹状体
DA(-)
脊髓前A Ach
正常人
帕金森病人
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 ➢ 重新调整两类递质的平衡,主要是补充多巴胺 或增强多巴胺受体功能,其次是降低乙酰胆碱 的作用。
六、中风病的分型与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痰湿蒙塞心神证——涤痰汤配合灌 服或鼻饲苏合香丸。(阴闭证)。
8、元气败脱,神明散乱——参附汤。 (脱证)。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 行性疾病药
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一组由慢性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组织退行 性变性而产生的疾病的总称。
病理上可见 脑和(或)脊 髓发生神经 元退行变性、 丢失。
➢ 主要疾病:
4、气虚血瘀证——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 当归 川芎 桃仁 红花 地龙 赤芍 此方一般用于中风病恢复期。气虚明显者
加党参、太子参,心悸、喘息者加桂枝、炙 甘草;肢体麻木者加木瓜、伸筋藤;下肢无 力加续断、寄生、杜仲、牛膝;小便失禁加 桑螵蛸、益智仁。急性期若见气虚血瘀证, 多主张黄芪不宜重用,以免助热生火,加重 病情。
2、多急性起病。 3、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晕、头痛、 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 4、好发年龄在40岁以上。 5、脑脊液、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 查,有助于诊断。
四、鉴别诊断
1、与“口僻”相鉴别,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 多伴有耳后疼痛,多由正气不足,风邪入中脉络, 气血痹阻所致,任何年龄均可患病。而中风病口舌 歪斜者多伴肢体偏瘫或偏身麻木。
2、与“癫痫”相鉴别,都有突然昏仆,而癫痫 为发作性疾病,昏迷时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或作 异常叫声,醒后一如常人,且肢体活动多正常,发 病以青年居多。
3、与“厥病”相鉴别,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 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病发亦可伴神昏,但是多出 现在抽搐之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症状。
五、辩证思路
1、辩病位深浅,根据《金匮要略》提出的 中络、中经、中脏、中腑的概念。中经络者病 位浅、病情轻、不伴意识障碍;中脏腑者位深、 病情重、伴意识障碍;中经络与中脏腑互相转 化。
5、阴虚风动证——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龙骨 牡蛎 代赭石 龟板 白芍 玄参 天冬 牛膝 川楝子 茵陈 麦芽 此方一滋阴潜阳、镇肝熄风作用,有痰热
者加天竺黄、贝母;心烦失眠者加黄芩、山 栀、夜交藤、珍珠母;头痛加石决明、夏枯 草。
6、痰热内闭清窍证——羚羊角汤配合 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阳闭证)。
4、辩证使用中成药,如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 射液、川芎嗪注射液、丹参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生脉(参麦)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由水牛角、黄芩、金银花、栀子、板 蓝根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醒脑开 窍等功效。针对中风病急性期风、火、痰、瘀的病机 特点,选用疗效好。
醒脑静注射液由麝香、郁金、栀子、冰片等药组成。 具有开窍醒脑、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本要醒 脑开窍作用较强,尤其适用于中风病中脏腑患者。
六、中风病的分型与治疗。
1、风痰阻络证——代表方化痰通络汤加减。 半夏 茯苓 白术 胆南星 天竺黄 天麻 香附 丹参 大黄 此方大黄用量宜轻,以涤除痰热积滞为目的,不
宜过量。瘀重者,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加桃仁、红 花、赤芍;舌苔黄腻者加黄芩、山栀子、;头晕、 头痛者加菊花、夏枯草。
2、肝阳暴亢证——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 钩藤 石决明 牛膝 黄芩 山栀子 夏枯草 此方头晕、头痛者加菊花,心烦易怒加丹
中风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一、中风病的概念
1、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或中风,是一组以 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 的脑血管疾病。
2、中风病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 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溢脑 脉之外。
3、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 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 ) ➢ 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阴虚风动—多见于热病后期,阴津耗伤, 无以儒养筋脉,则变生内风。
血虚生风—多以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 导致肝血不足,筋脉失养,则虚风内动。
血燥生风—久病耗血,经脉气血失于和调, 于是血燥而变生内风。
三、中风病的诊断
1、以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 身麻木为主症。
皮、赤芍,便秘者加大黄;若出现神志恍惚 者可配合安宫牛黄丸;若出现呕血者,可加 用凉血降逆之品以引血下行。
3、痰热腑实证——代表方星蒌承气汤加减。 生大黄 芒硝 瓜蒌 胆南星 此方一抓住舌苔黄腻、脉弦滑、便秘三
大主症,热象明显者加黄芩、山栀;年老 体弱津亏者加生地、麦冬、玄参。大黄、 芒硝的用量需根据病人的体质而定,一般 以10-15g为宜,以大便通泻为度,不宜过量, 防止耗伤正气。
4、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 人的一种常见病。
二、中风病病因的“内风”与“外风”之争论。
1、唐宋以前,是以“内虚邪中”立论,如 《内径》“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 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 枯。”治法提倡驱散风邪,补益正气。
2、唐宋以后,是以“内风”立论,如王履 在《中风辩》中指出“因于风者,真中风也! 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
3、近代及现代中医学家多以提倡“内风”立论, 那么内风是如何的产生的,主要概括为:
肝阳化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郁久化火 而亢逆,或暴怒伤肝,肝气亢逆,或操劳过度, 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阴 不制阳,肝气升动无制,亢而化风。
热极生风—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 燔灼肝经,阳热亢盛,则化而为风。
2、辩病势顺逆,临床应注意观察中风病人神 志及瞳孔的变化,根据“神”的变化以判断病 势的顺逆。如起病时神情,而逐渐神识昏蒙, 则病势为逆;如发病即神昏,治疗后逐渐神识 转清,则病势为顺;
3、辩闭证、脱证,为邪气内闭清窍,属 实证。症见:神昏、牙关紧闭、口禁不开、 肢体强痉。阳闭者伴面赤身热、气粗口臭、 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滑数;阴闭者伴 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 舌苔白腻,脉沉滑或缓;脱症者为五脏阳气 外脱,属危重。症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 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