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诊方法 按诊部位 体征之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诊法之内容、方案和试验结果
1、腹诊准备
先令受诊者取仰卧位于诊床上,全身及腹壁放松,两上肢伸放于躯干两侧,双腿曲屈并稍分开,在平静状态下做腹式呼吸;诊者站立于受诊者右侧,腹诊时医者右手掌食、中、无名指并拢,以指尖第一节轻柔用力按压受诊者腹壁。
2、腹诊之轻、重按压法和体征
2.1 悟出轻、重按压法从《伤寒论》所论之大小陷胸汤证,桂枝甘草汤证可悟出轻、重按压法和腹诊之体征辨寒热虚实诸证。
“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不可近”指诊者欲按患者腹壁而患者拒之,此体征提示患者邪热结实之重,此诊属轻按压法;又“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按之则痛”说明医者为患者施诊已触及内脏胃肠等,为重按压法。
按之“痛”指所诊之体征,为痰热结实之证。
又“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脾胃属土为中,“心”指上腹中央中脘部位,非指心脏,心下指中脘至脐部位。
在此部位患者双手交叉按压,缓解心下悸难忍之苦。
医者在临床中施以腹诊法,患者喜温喜按,中脘穴下常触及腹动脉跳动,若患者喜按为心阳不足,脾胃也虚寒,为轻、重按压法所诊之体征。
医者为受诊者施诊,轻按受诊者腹壁,勿着力下压,为
轻按压法;先施以轻按压法,若受诊者腹无压痛或喜按,继而着力下压触及受诊者内脏之腑胃、肠等,为重按压法。
2.2腹诊体征受诊者所接受腹按诊法之感觉为腹诊体征。
临床中所见,医者为受诊者施以腹诊法,其感觉如轻按喜按、轻重按喜按、轻重按无痛觉、重按压痛,上、中、下脘压痛、脐左压痛…等为腹按诊之体征;中虚寒证用腹诊法查之喜温喜按。
若轻按喜按,重按触及腑见压痛体征,为中虚寒证兼实或热实证,以压痛部位判断其兼证之病因。
若病情复杂寒热虚实诸证相兼为病时,腹诊之体征为主实证或热实证的一项指标,可补充四诊辨证不全面或模糊不清晰。
3、按诊部位、体征、所主病证
3.1部位经多年探索验证确定,上腹自剑突至脐部共四按诊部位,脐上4寸为中脘按诊部位;中脘向上至剑突之中点巨阙穴为上脘按诊部位;中脘至脐部之中点为下脘按诊部位;下脘至脐部之中点或脐上约1㎝为脐上按诊部位;大肠腑按诊部位,按一般成年人身体之轮廓推测在脐左、左下约2-3㎝外之降结肠,顺脐左部至脐下循诊,即循降结肠至乙状结肠近直肠部位按诊。
3.2腹按诊压痛体征所主病证压痛体征主实证或热实证,根据腹之压痛部位判断其病证、病因;用重按压法见上腹上脘压痛主肝气郁结证,一证可见于多病.如肠胃病见上脘压痛,病因为肝郁疏泄失常,木克土,见于肝胃不和,肝脾不
和等;又如妇科病之肝气郁则影响气血运行不畅,见月经病不孕等;又见于肝郁之心、脑血管病等多病。
上脘压痛诸病皆以舒肝解郁法治之,根据病情可选用如四逆散、逍遥散、桔皮枳实生姜汤、血腑逐瘀汤等代表方主之。
中脘压痛为胃腑滞郁,病因为食滞,湿,痰郁等也见于多病。
治宜消导、燥湿、祛痰等法。
根据病情不同,可选用平胃散、保和丸、温胆汤等代表方主之。
根据病情不同选择方药。
下脘压痛为痰湿郁兼热,治法宜燥痰湿、清泄舒郁法,根据病情选用越鞠丸,导痰汤等代表方主之。
脐上压痛为热(火)郁,临床中见《伤寒论》之少阳病,诸柴胡汤证,小陷胸汤证,五个泻心汤等,内科病之左金丸证,封髓丹证等,根据病不同,选用相应代表方主之。
脐左、左下大肠区压痛伤寒、温病为热入阳明腑之热实证。
根据中医四诊判断诸承之汤证等;见于《伤寒论》之大黄黄连泻心汤证,附子泻心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等。
3.3腹无压痛所主病证医者为受诊者施以腹诊法,受诊者全腹无压痛体征,询问之也无病苦症状,此提示说明人体无病理变化,为五脏六腑调和,气血畅通,正如《金匮要略》所云:“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此为无病无证的健康征象;若受诊者全腹无压痛体征,但病苦症状明显,可判断为虚证寒证或虚寒证所致,根据四诊合参,判断所病在何脏腑
及病变部位之阳、阴、气、血之虚;为受诊者施以腹诊法,受诊者腹部喜按而有舒适感,询问之也一定喜温暖为中虚寒证,中虚寒证指脾胃虚寒,如《伤寒论》太阴篇所论,桂枝加芍药汤证,太阳篇桂枝新加汤证,《金匮要略》之黄芪建中汤证,小建中汤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