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九章腹诊?第五节 常见腹证与诊法
腹诊证治(一)腹诊在临证中不应被忽视
腹诊证治(一)腹诊在临证中不应被忽视腹诊在临证中不应被忽视如果还原医圣张仲景1700年前的诊病现场,相信其在日常诊疗中,腹诊会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也一定是他诊断疾病非常重要的手段,否则《伤寒杂病论》这本书中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腹证描述了。
可惜的是,自《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腹诊方法在历代医家的著作中已寻不见踪迹,就这样消失了。
你可以把原因归结到古代封建礼教的束缚,医者以手直接触摸腹部,尤其对女性,有失礼之弊,致使腹诊不能提倡和实施,因而逐渐萎缩,未能发扬光大。
但是在当今时代,显然不存在上述的原因,腹诊在临证中依旧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在绝大多数中医的临证现场,通常四诊都以脉诊为主,腹诊的运用少之又少,这个比例可能只占到5%,甚至更少。
单纯用脉诊,很多情况是识别不了的,否则仲景就不会论述各种腹证的专用术语,诸如心下痞坚、脐下动悸、心下逆满、胸胁支满、少腹急结等。
如果在临证中运用到腹诊,很多疾病的主证就能马上抓取出来,经方的使用就能提高准确性,病人也会因而受益。
例如小建中汤证,临床比比皆是,如果不做腹诊,就不容易识别出来。
最近治疗了一例胃胀三年的年轻女士,他医治疗多时,症状未能改善,余用腹诊,其腹直肌拘急,脐周动悸明显,腹力弱,方用小建中汤加香附、五灵脂,一付症状就大为改善。
许多中医遇到这样的病人,就只能用脏腑辨证法,各种组方,各种加减,最后疗效参半。
近二十年的中医院校教育中,腹诊的课程几乎是没有的,余询问过多位毕业几年的年轻中医,在学校中均没有学习过腹诊的内容,在临床实习中也从来没有接触过腹诊的知识,有的毕业了甚至没有听说过腹诊。
如果把望闻问切这四诊比作人的双手双脚,那么腹诊的缺失就如同少了一条腿,也就相当于诊断疾病的证据链上少了非常重要的一环。
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后来之所以走上方证之路,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建立在腹诊方法研究之上的。
其丰富的腹诊资料,我们不应该视若不见,而是应当充分的学习并勤加运用,并且有责任加以完善。
中医诊断触诊、腹诊
--- 真理独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切合中医诊断触诊、腹诊「触诊」医生以自己的手指,触摸病人的头面、皮肤、四肢、胸腹、腰背等处的温度、润涩、齐集、痞块、肿胀和伤心反响等情况,称为触诊。
触诊常能收集到协助诊断的第一手资料。
触诊皮肤温度时,应注意室内温度;触诊胸腹时,应注意患者的体位和情绪,不可以令其神经紧张。
(1)触扪皮肤:主若是感知病人皮肤的温度和湿度。
若皮肤冷清,自觉畏寒,而不发热,则多为虚寒;如皮肤烫热、无热无汗或有汗而不多,常为外感;肌肤冷清,汗出清稀,则多阳虚;肌肤灼热,汗出如油,是阴虚;自感发热,但扪之不热,多属虚热(阴血虚、气阳虚)。
(2)触摸手足:手足冷清,身不发热,则为寒厥,多因阳虚;若手足冷清,而头身发热,此为真热假寒的热厥;手背热,多为热病,兼恶寒发热者为表证,不恶寒但发热者为里证;手心热,则多阴虚内热,见于慢性耗资性疾病,如慢性肝炎、肺结核等。
小儿发热指冷,伴见眼红有泪、流涕咳嗽、须防麻疹,如并见口腔颊粘膜有渺小白点,即可确诊。
(3)触扪胸腹:胸高气粗,手按胸廓起伏有力,则多为风热袭肺(如支气管肺炎)或痰热壅肺(如大叶性肺炎)。
左乳下(虚里),心跳动不应手,为宗气内虚(心力衰竭);不用手摸,其心动应衣,为宗气外泄(心肌肥大);心下(上腹部)痞满,按之硬痛者,为结胸(痰热水结),按之濡软者为虚痞(脾虚气滞)。
胁肋为肝胆部位,右侧齐集属肝(肝肿大);左侧齐集属脾(脾肿大);胀满痞痛,忽聚忽散为“聚”(气郁);有形不移,坚硬拒按的为“积”(血积)。
肝脾肿大,均属齐集,齐集还包括腹腔包块,肿瘤。
脘腹胀痛,喜按为虚,拒按为实,喜得热烫为寒,喜近冷物为热;腹壁灼热烫手为内热(多为肠胃热);腹部膨胀,搬动震荡,按之随手而起,全身浮肿为水臌(常有于肾性水肿);按之坚硬,肤色苍黄,青筋裸露,四肢瘦削者,为血臌(常有于肝性腹水);小儿腹大青筋,四肢瘦削,毛发干萎,鼻痒,唇烂者为疳积(为消化不良或营养不良);脐腹伤心,左腹下按之有块状累累者为燥屎(降结肠部位可摸到结粪);腹痛时有包块鼓起,按之凸凹不平,上下搬动者为虫积(可为蛔虫性肠拥堵);腹痛偏右,在髂骨隆起处与脐联线的中、外 1/3 交点(阑尾点)按之痛甚,痛时缩足而卧的,为肠痈(阑尾炎);小腹胀满拒按,小便不通利的,为蓄水(尿潴留);小便通利的为蓄血(大便色黑,可能是肠出血)。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九章腹诊第一节 腹诊的理论依据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九章腹诊第一节腹诊的理论依据
腹部为阴海,内纳五脏六腑,为水谷之乡、气血之源,又是全身经气最集中的部位,可谓全身之阴府,五脏六腑之宫城。
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阴维脉、阴跷脉、带脉等经脉主要循行于腹。
其余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下膈,属大肠”,手少阴心经“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手厥阴心包经“下膈,历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下膈、循属三焦”,足少阳胆经“贯膈、络肝、属胆”,这些经络又皆起于腹和止于腹,即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外都和腹有直接联系,奇经八脉中除督脉及阳跷、阳维脉之外,也都和腹有直接联系。
因此,腹部为全身经脉循行最多,穴位分布极密的部分。
因手足三阴经及任脉皆循于腹,故腹部为阴脉之海,主候阴气的盛衰。
腹部十二募穴内通五脏六腑,为窥视脏腑之孔道,腹部募穴通过内气与背俞相通应,在诊断时,二者必须互参,所谓“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是也。
此外,腹部经穴密布,其中还有神阙、气海等要穴,为视察内脏,尤为候脾胃冲任的要地。
因此,腹部是窥视人体内脏的一个重要哨所,《灵枢·胀论》曰:“胸腹脏腑之廓也”。
腹候诊察方法及诊断标准
腹候诊察方法及诊断标准腹诊是一种中医诊断方法,通过触摸、观察和询问等方式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征。
以下是腹诊的诊察方法和诊断标准:1. 准备工作:患者仰卧于诊察台上,放松四肢(下肢伸直,必要时屈膝),宽解衣服。
医师立于侧面,以右手四指或拇指,掌心向下,贴近患者腹壁,轻轻按抚,自胸而腹,自左至右。
2. 触诊:先让患者仰卧于诊察台上,放松四肢(下肢伸直,必要时屈膝),宽解衣服。
医师立于侧面,以右手四指或拇指,掌心向下,贴近患者腹壁进行触诊,触诊前医师的手要温热,避免冷手突然触及腹部惹起腹肌挛缩甚至腹肌反应性抵抗而变硬影响诊断。
3. 望诊:观察患者的腹部外形、呼吸、胀满疼痛等情况。
4. 问诊: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
5. 听诊:用听诊器听取患者腹部的声音,如肠鸣音等。
6. 闻诊:嗅患者腹部的气味,如是否有异常气味等。
诊断标准因病种和病情轻重而异,一般而言,腹诊可以诊断出以下几种疾病:1. 脏躁:多见于女性,常表现为形体肥胖、性情抑郁、频发全身痉挛、四肢抽搐而精神神志正常。
腹部左侧动悸亢进、腹部直肌拘挛紧张等。
2. 腹水:多见于肝硬化腹水患者,表现为腹部胀大、下肢水肿、食欲减退等。
3. 腹痛:多表现为腹部疼痛、胀满不适、恶心呕吐、大便异常等症状。
4. 便秘: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粪质较硬或呈球状、排便不尽感等。
5. 泄泻: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呈水样便、排便不尽感等。
6. 胃痛:多表现为胃脘部疼痛、胀满不适、嗳气、恶心呕吐等。
7. 胁痛:多表现为胁肋部疼痛、胀满不适、胸闷等。
8. 鼓胀:多表现为腹部胀大、四肢水肿、食欲减退等。
9. 积聚:多表现为腹部胀满不适、疼痛拒按、食欲减退等。
10. 黄疸:多表现为身黄、目黄、小便黄等。
需要注意的是,腹诊只是一种辅助诊断方法,不能替代其他临床检查方法。
同时,腹诊的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结论。
第九节 腹部评估
腹部外形
视 诊
异 常 腹 部 外 形 腹部膨隆 全腹膨隆(弥漫性膨隆) 局限性膨隆
腹部凹陷
全腹凹陷 局部凹陷
腹部外形
视 诊
腹部膨隆:指仰卧位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肋缘至 耻骨联合水平面。 全腹膨隆:常见于腹腔大量积液、胃肠胀气、 巨大腹部肿块、妊娠晚期、过度肥胖等。
局限性膨隆:常见于脏器肿大、肿瘤、炎性包 块、胃或肠胀气、腹壁肿物或疝等。
腹 壁 静 脉
视 诊
腹壁静脉
1)正常人:腹壁静脉不显露
2)正常人血流方向: 脐水平线以上的腹壁静脉由下 向上经胸壁静脉和腋静脉流入上腔 静脉,脐水平线以下的腹壁静脉, 血流方向由上向下经大隐静脉流入 下腔静脉。
视 诊
评估方法:
手指并拢,紧压在曲张静脉上,分别 向两个不同方向推移,排空静脉,此时抬 起一手指,而另一手指仍紧压在静脉上, 如果被挤空的这段静脉很快充盈,血流方 向是从放松手指一端流向紧压的手指一端, 可交替进行,比较观察。
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上迎触下移的肝
缘,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逐渐向肋缘移动,直
至触到肝缘或肋缘为止
触 诊
注 意: 触诊起始部位:髂前上棘水平 触诊在右锁骨中线上及前正中线上进行 当触及肝脏时应测量其肝缘与肋缘或剑突 根部的距离,以厘米表示 触诊时不要误判:腹直肌腱划、肾、横结肠
触 诊
触 诊
肝脏边缘及表面状态: 边缘整齐、且薄厚一致、表面光滑:正常 边缘钝圆:脂肪肝或肝瘀血 边缘锐利:肝硬化 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光滑:呈不均匀的结节 状,见于肝癌、多囊肝和肝包虫病
分叶状:见于肝梅毒
触 诊
压痛:肝囊肿、肝炎等 搏动: 单向性——常为传导性搏动,系因肝脏传导了 其下面的腹主动脉的搏动所致 扩张性——为肝本身的搏动,见于三尖瓣关闭
腹诊
三角形脐:
向上三角(▲):为气滞、气逆的反应,临床上为肺、胃之 气上逆,或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滞之象。提示胃、胆囊、 胰腺有病;或腹内有较大的肿瘤,因瘤体的位置牵拉引起脐位 上移。而且便秘者多。
中点(脐中):诊小肠, 拒按者,多数在脐 旁位有结节、痛点和腹 冷症状。 一些有过敏性肠炎患 者,饮食不注意时,大 便时硬、时溏。
小肠
硬溏的程度与腹部 结节的大小有关。
体位: 客人排空二便后仰卧 床上,自然呼吸,肌肉 放松,下肢伸直,两手 置于股部外侧 一般治疗师于客人之 右床侧。 顺序: 从上到下,由表及里、由一般到重点。综合运用望、 闻、问、切四法,以求腹诊全面可靠。 内容: 腹部凉热、软硬度、胀满、肿块、压痛等情况。
腹诊推拿疗法注意事项
必以腹诊为先,手法以 “轻、柔、稳”“慢、柔、 贴”进行,随时观察病人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 对年老体弱、小儿,禁用重法。 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热水洗手,将指环等有碍操作 的物品,预先摘掉。 按摩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以十二次为一疗程。 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按摩,另饭后二小时 左右为宜。 按摩时,防风防凉。
毛细血管
为什么可以治病
人之脏腑分上、中、下焦。 若下焦不通,则中焦积; 中焦积则上焦满。积满则病。
治病应该像治水, 疏其下则利其上, 中下二焦通则三焦畅, 三焦通畅疾病自无, 三焦不通而百病丛集。
腹诊推拿适应症
脏腑失调是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揉脏腑, 气血经络皆动,动则生变,变异为常,异则病,常则 健,健则脏调腑通,诸病全消,疾病自无。 腹诊对人体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泌尿 系统的病变效果显著,尤其对脾胃虚弱、肥胖、高血 脂、脂肪肝、糖尿病、前列腺增生、肥大、妇科疾患 以及内分泌紊乱导致的失眠等疗效尤为突出。
腹诊疗法
脐的色泽
色白:提示机能低下。肺气虚、心阳不足、血虚,常与脐凹陷、 少腹凉并存;相应脏器的机能低下。 色赤:提示热毒内蕴。心火旺,或心火下移小肠,热积腹中, 毒溢于脐,可见口渴、便秘、心烦等症状;相应脏器的急性炎症。 色黑:预示病症凶险。为暴病将卒的恶兆和久病生机将绝之征, 常与呼吸急促、神识昏迷等危象并存。脐周出现对称性黑色素沉 着,并有角质增生应注意消化系统肿瘤,尤其是胃癌。 色黄:提示湿热之邪内蕴或过食肥甘所致。有高血脂、高血黏 度、高血压等症状。 色青:内有寒积、水饮或风寒内伏。相应的脏腑功能欠佳,或 见痛证。 色紫:内有淤积之色,腹内或盆腔内肿瘤,常伴有脐部瘀斑。
脐孔的深浅取决于皮下脂肪的多少,皮下脂肪越厚,则脐 孔越深,这说明其营养状态好;皮下脂肪越薄,脐孔越浅,营养 较少。 脐孔过深提示营养过剩,则应考虑脂肪肝、高血糖、高血 脂、高血压、高血黏度、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等。
脐孔的形状
圆形:为男性最佳脐形。脐大而深,丰满有神,脐根坚定为体 壮长寿。提示血压正常,肾功能强,精力充沛。
腹诊推拿疗法注意事项
必以腹诊为先,手法以 “轻、柔、稳”“慢、柔、 贴”进行,随时观察病人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 对年老体弱、小儿,禁用重法。 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热水洗手,将指环等有碍操作 的物品,预先摘掉。 按摩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以十二次为一疗程。 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按摩,另饭后二小时 左右为宜。 按摩时,防风防凉。
腹部推拿疗法
——集诊断与调治之大成的腹诊法
养生机理
中医学认为, “背为阳,腹为 阴。” “五脏六腑之宫 城,阴阳气血之发 源。”
上脘、中脘、下脘三穴打通,联通胃经、脾经、肾 经、胆经、肝经和任脉等经脉, 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却 病延年
中医腹诊介绍
中医腹诊介绍腹诊是中医传统诊法之一,是“望、闻、问、切”四诊在胸腹部的综合运用。
本文腹诊的概念、腹诊的源流、腹诊内容、腹诊的应用以及腹诊的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使腹诊得到更广泛地应用,以促进其发展。
中医腹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医诊察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
然而,自宋代以来,中医腹诊在临床中的应用少之又少,几近于失传的状态,虽近几十年有崛起之势,然而与日本汉方医的“察病必须候腹”相比,仍是相形见绌。
笔者通过对腹诊的源流、基本内容和方法、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求对中医腹诊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推进中医腹诊的传承与发展。
1腹诊的基本概念关于腹诊基本概念,有2种主要观点,一种是指胸腹部的按诊,属于中医切诊的范畴,即狭义的腹诊;另一种是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在胸腹部的综合运用,即广义的腹诊。
日本汉方界学者更倾向于后者,他们不仅切按胸腹部,还注意观察胸腹部的形态、闻胸腹部的声音及气味等。
更有学者认为腹诊是以上2种观点的综合,即四诊合参并以按诊为主的腹部诊察方法。
亦有人认为腹诊应是对腹部症状、体征及证候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医者通过望诊和问诊获得患者腹部出现的各种症状的信息,再通过闻诊和切诊得到相关的体征信息,最后再与病因病机相结合,得出相关的证候的这一过程,称为腹诊。
2腹诊的源流中医腹诊源远流长,腹诊的相关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灵枢·水胀》云:“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腹色不变,此其候也”。
《难经》对于《黄帝内经》中“腹诊”的内容进行传承和发展,如十六难云:“假令得肝脉,其外征善洁,面青善怒,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汉代《伤寒杂病论》其全书有关腹诊条文达141条之多,把腹诊进行分部,把胸腹部大致分为胸、肋、心下、腹、脐、少腹等六个区域;将症状和体征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列出少腹满、少腹满按之痛、少腹满如敦状等较为客观的描述;将腹诊作为一种诊断方法,同时作为一种鉴别诊断的方法,提高辨病辨证的准确率;并且将腹诊与理法方药相结合以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中医腹诊简介
中医腹诊简介腹诊,即腹部的切诊,是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一种诊察疾病的方法,起源于《内经》、《难经》,发展于《伤寒论》,然因为历史原因(医者需用手掌接触患者腹部肌肤)而在传承上出现了断层,而汉方医学家通过对经典中记载的腹部征候记述的领会,经过临床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腹诊的理论与实践方法。
腹诊是中医学宝库的重要遗产,在临床上具有切实地操作性和实用性,关于腹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日渐丰富,学者应当究索原委,研核是非,方能取其精华,弘广其用,现结合病案探讨如下。
1.腹诊的主要内容腹诊是通过判断腹部的紧张度,查知血、水的状况,以判断虚实的一种诊察疾病的方法。
参考近现代研究文献,将腹诊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1)腹壁出汗情况:如微微汗出,提示在表的气、血衰弱;如汗液发粘,提示里热。
2)皮肤温度:肤温低常见于阴证,肤温高常见于阳证。
3)腹力:分为5个等级,明显充实者为5/5,中等程度者为3/5,明显软弱者为1/5,介于中间的分别为2/5、4/5。
一般无抵抗压痛,多为虚证;有抵抗压痛,多为实证或虚实夹杂证。
4)胸胁苦满:即左右肋弓附近有重压感、压迫感和肋弓下肌紧张和压痛,是决定少阳病胸胁苦满型的重要症候,在实证表现显著,虚证表现轻微。
5)脐部悸动(腹主动脉搏动):提示气逆、水滞病态密切相关的症候。
6)胃部振水音:提示心下部水滞病态相关症候。
7)小腹不仁:即腹部脐以下至耻骨联合的领域的不充实感,常常伴有表面知觉不敏感,提示肾之机能的虚衰。
8)正中芯:小腹正中可触及的竖状(纵向)条索状物抵抗,提示肾之机能的虚衰;脐上方出现提示脾之机能的虚衰。
9)脐旁部、回盲部、乙状结肠部、腹股沟部抵抗和压痛:若可触及肌肉的硬结,按压时常有放射性的疼痛,提示瘀血病态。
此外,尚有五脏六腑、脐部、动气等触诊方法以及特殊腹诊提示的方证,不再赘述。
2.理论依据《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腹诊 《伤寒论》腹诊 腹诊法集诊断与调治之大成的推腹法 腹病之百病揉肚特色疗法 推腹治疗的方法
腹诊+《伤寒论》腹诊+腹诊法集诊断与调治之大成的推腹法+腹病之百病揉肚特色疗法+推腹治疗的方法腹诊理论形成的基本雏形在《素问》、《灵枢》、《难经》三部经典著作有关篇章中,可以看到腹诊理论形成的基本雏形,它提出了腹诊机理、腹诊分位、切腹定病、辨别虚实寒热、预测预后、针刺疗法等内容,为中医腹诊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张仲景运用秦汉以前《内经》、《难经》认识疾病的唯物思想创立的望、闻、问、切四诊中,尤其重视腹诊,探究腹证,使腹诊的证和治合为一体,形成诊疗体系。
分为心下、胸胁、脐上、脐下、小腹等腹诊部位,将诊疗所得腹证而创立专名,如心下痞、心下满、心下悸、心下支结、少腹满、少腹肿痞、少腹急结、胸胁苦满、胁下硬满等。
每一腹证,都有对应的方剂治疗。
如《伤寒论》:“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又如《伤寒论》:“心下痞,按之濡,其脉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再如痞证,用泻心诸剂;胸胁苦满,用柴胡诸剂;腹满痞坚,用承气类方。
又根据腹证程度不同,兼证不一,又可具体到类方中的某一方剂。
以痞证而言,心下痞硬,实者兼胃中不和,用生姜泻心汤;兼心烦、下利,用甘草泻心汤;兼吐利交作用半夏泻心汤;兼噫气不除,用旋覆代赭汤。
这样证治相应,方证相合,简化了临床思维过程,节省了诊疗时间。
证有客观标准,剂有对应之方,疗效有桴鼓之应。
理论根据和部位划分腹部在人体属阴,内藏脾、胃、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腑。
腹部一般分为心下、胃脘、大腹、小腹、少腹五部分。
剑突下方为心下,上腹部相当于胃脘,脐周为大腹,下腹部为小腹,小腹两侧为少腹。
心下、胃脘、大腹部位,又名中焦,内居脾、胃;小腹、少腹部位又名下焦,内居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
由于各脏腑之气都聚于腹,并通过经络沟通、气血运行充养腹部内外,因此加强了腹部肌肤和内脏的联系。
各脏腑在腹内的分布与腹外相对应,加上经络内外循行联络,所以若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必然反映于腹外一定部位,并因病因病机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体征。
中医常见的腹诊及其意义
中医常见的腹诊及其意义正常之腹诊,腹部外形虽因男、女、老、幼、肥、瘦有种种之不一,总以皮肤滋润光泽,“有色有气”,皮肉相附,胸部平正对称,虚里(心尖搏动处)动气隐约可见,腹部中央任脉按循时为一直道小凹之感觉,两侧肌肉饱满有力,三脘平舒,大小腹相称,小膜略隆于大腹,腰腹紧束,若扎一带约束有力,脐眼凹人,推之牢固有力,腹部按抚柔而有力,全腹平实匀静,无硬满积聚等凝滞者为正常腹诊。
男人腹较硬实,女人腹较柔软。
少壮腹部“上虚下实”(心下柔软小腹坚实)为正常,老年“上实下虚”为正常。
少年如老年属病态,老年如少年为元气强固。
1、皮肤皮肉相附柔韧有力为正气充足,皮肉相离软缓无力为正气不足,皮肤光薄如纸为元气大伤,高年衰老多显示预后不佳。
肌肤甲错为瘀血证或病久正虚,肤皮肿皮薄色泽按之没指,甯而不起为水肿,皮厚色苍腹满属气胀,腹皮黄为黄疸,红点隐隐为疹,如洒朱泼墨(虹、紫色)为斑。
皮肤磊磊高起作痒为暗痿(荨麻疹),色白如水细小如麻为白瘩,腹部青筋突起为鼓胀重证,腹胀而脐突为中气衰数重证,脐小而浅推之虚浮移动不而为中气元气不足。
水肿自上肿至下为外感,其邪在外易治;自下肿至上为内伤,其邪在内难治。
肿先起于腹后散于四肢是中气尚能驱邪于外易治,先起于四肢后人于腹部,病邪盘踞中气日衰难治。
温热病诊肌肤可知温热邪气之鸱盛与轻微,热邪盛则灼手,热邪轻则手温。
察肌肤的潮润与干燥,从而可了解病之有汗与无汗。
风热郁于肺而内闭营分,从血络外出为疹,抚之而碍手。
在外科方面,常用抚按疮疡患处以辨脓之成否。
手按之柔软波动而有热感者为脓已成,坚硬而无热感者为脓未成,从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触诊肌肤的方法可导源于《灵枢》诊尺肤,诊尺肤就是诊察肘关节内侧(尺泽穴)至寸口皮肤的缓急、滑涩以及寒温等以判断疾病的方法,与《素问》所说“循尺滑涩寒温之意”相吻合。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
中医腹诊诊法与临床应用探析
中医腹诊诊法与临床应用探析作者:熊广华简维雄胡志希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09期〔摘要〕腹诊是中医学传统诊法之一,是独具特色的诊断方法。
从腹诊的概念与源流、腹诊的内容与常见腹证、腹诊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腹诊的价值与意义、腹诊的典型案例认识中医腹诊。
明确腹诊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探求病因、分析病机、判断病位、明确病性、确立治则、指导治疗、观察疗效、推测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通过梳理及规范中医腹诊,进而指导中医临床应用,促进腹诊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腹诊;腹证;中医诊断;操作规范;诊法〔中图分类号〕R24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3.09.027TCM abdominal palpation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XIONG Guanghua, JIAN Weixiong, HU Zhixi*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208, China〔Abstract〕 Abdominal palpation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diagnostic methods in Chinese medicine, which is a unique diagnostic method. This paper aims to introduce TCM abdominal palpation from its concept, origin, contents, common abdominal patterns, operating methods,precautions, value, significance, and typical cases. Definitive abdominal palpation is of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which is helpful for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diseases,exploring the causes, analyzing the pathogenesis,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clarifying the disease nature, establishing treatment principles, guiding treatment, observing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predicting prognosis. By sorting out and standardizing TCM abdominal palpation, we can further guide TCM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bdominal palpation.〔Keywords〕 abdominal palpation; abdominal pattern; TCM diagnosis; operation standard; diagnostic method中医腹诊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特色诊断方法,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腹诊概述讲解学习
腹诊概述——腹诊的传承作者:山田光胤译者:夏豪天摘要:在日本汉方中,作为诊察法之一的腹诊手法沿用至今。
腹诊是四诊,即望、闻、问、切中切诊的一部分。
其是为了证的判断而取得情报的强有力手段之一。
此外,腹诊,在东亚诸国、诸地区所传承的传统医学中,是日本独有的诊察法。
现代施行的腹诊法,是以古方伤寒论医学体系为主,并受折衷派医学影响而成。
并且,腹诊的学习,不仅要在形式上有所认识,由于手技、手法的原因,相应的修炼、习熟是必要的。
本文对从古至今长年积累的腹诊知识进行解说。
绪言:日本汉方之腹诊,是为了证的诊断的诊察法的一部分,其在东亚诸地区所传承的传统医学中,是唯一日本独自开创的手法。
虽然其创生时期、创始者等至今并未清楚,但其在江户时期(1590~1867年左右),随着古方派的兴起而发展是毫无疑问的,其在明治时期,由于汉方的衰退一度中断,后在大正时期,有汤本求真复兴汉方而随之复活,并在昭和时期由其门人大塚敬节继承并记录。
由此,现代汉方腹诊的基本框架才形成。
何为腹诊:腹诊,是汉方诊察法——四诊的一部分。
四诊,有以视觉为基础的望诊,以听觉为基础的闻诊,通过询问主诉、自觉症状的问诊,以及直接接触患者的诊察法切诊。
其中切诊,由切脉(即脉诊)于腹诊组成。
由此可以看出,腹诊是四诊的一部分,是作为证的判断极有力的情报来源的重要诊察法。
现代腹诊的历史前述可知,腹诊的创生时期、创始人种种说法颇多而难以定论。
只可以推断其肇始于战国末期的织丰期(译者注:即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时期,约1534年至1598年)剧大塚敬节考证,腹诊,分为难经系、伤寒论系、折衷派系三个流派,创生期的腹诊以难经系为主。
难经系腹诊,通过肾间动气,即腹主动脉搏动与全腹壁五脏相对应分区的情况来对证进行判定,并为针灸提供依据。
伤寒论系腹诊,是伴随着以伤寒论为圭臬的古方派而兴起,以探求伤寒论记载的药方的腹证的一中腹诊。
此派腹诊,从形成腹壁的肌肉层的全面表现来判断寒热虚实,触知腹壁各处出现的各种腹壁反射,从而探求相关联的药方。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九章腹诊?第三节 腹部经穴诊病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九章腹诊第三节腹部经穴诊病脏腑在腹部的募穴,常被选作为相应脏腑在腹外定位之用。
如中脘与胃,其左为胃体,右为胃窦、幽门(在中脘与右梁门之间),右日月与胆,右期门与肝,左章门与脾。
其它如巨阙与胆管,天枢与小肠,大横、腹结与结肠,归来与子宫附件等等,均能反映有关腹内脏腑的症状。
在临床中若按压患者的腹部这些穴位,如出现压痛则表明与其相应的脏器可能有病。
1.梁门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穴,位于上腹部,脐上四寸,中脘旁二寸(见图9-3)。
在按压梁门穴时,如左侧梁门部胀痛多见于胃体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若右侧梁门胀痛为胃窦炎、球部溃疡、胃粘膜脱垂。
胃粘膜脱垂症,当其胃粘膜脱垂后嵌入球部时,望诊可发现右梁门穴处略饱满,切腹时可触及一软性团块。
2.中脘穴为任脉之穴,胃的“募穴”,位于脐上四寸(见图9—3)。
若中脘穴压痛,多见胃小弯溃疡。
3.鸠尾穴为任脉之“络穴”,位于剑突下,脐上七寸(见图9—3)。
临床腹诊若见鸠尾穴至中脘间空虚陷瘪多见于胃下垂。
4.日月穴与巨阙穴为足少阳胆经的“募穴”,位于期门穴直下1肋;巨阙穴:为任脉之穴,心的“募穴”,位于脐上六寸(见图9—3)。
胆道蛔虫症上腹痛剧烈,钻钻如顶撞,呼号汗出。
腹诊时,右日月穴至巨阙穴连线上均有压痛,在巨阙穴处压痛尤为明显,但无肌卫现象。
经治后自觉症状消失,巨阙穴无压痛者为蛔虫已退至肠腔,如症状未消失则应继续治疗。
如个别伴有上腹痛向左放射,并伴肌卫现象,应注意并发胰腺病变;如巨阙穴压痛消失而右日月穴有压痛,应考虑胆囊有继发病变。
此外,右侧日月穴压痛还可诊为胆囊炎或胆石症。
5.归来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于脐下3寸,旁开2寸(见图9—3)。
按压归来穴处若有压痛,伴有带下者多为附件炎。
腹部经穴的诊病,除上述外,京门穴主肾脏病变,中极主膀胱病变;气海、丹田亦可诊断肾脏病变。
在按压穴位时,除有疼痛反应,还可触及结节或条索状物,均为疾病反应,根据穴位所在就可做出相应的诊断。
中医诊断之----腹诊
中医诊断之----腹诊01中医人不能不知的腹证10纲腹证十纲即痞、满、硬、结、紧、软、动、音、痛、不仁十个胸腹部主要症状。
十纲是辨腹证论治的依据之要,是构成腹诊——腹证——论治的肯綮。
腹证的表现尽管是复杂的,变化是微妙的,但基本内容可用十纲归纳,纲举目张。
腹证的辨证亦要参合中医四诊和基本理论,临证要灵活圆机,辨证论治,勿墨守成规,拘泥不变。
痞(附:濡)痞证是指病邪乘虚滞于胸腹之中,自感阻塞不通不舒之状。
《玉篇·疒部》曰:“痞,腹内结病”。
痞证按之外表绵软而微紧,中按濡弱,空而无物,里底微硬;或自觉郁闷不可奈,无反射,无压痛,恰如按绷紧的棉布或皮革,或如抚薄板,微硬而有弹性。
其证多虚,但虚中微实,如心下痞,按之硬者,为实。
心下痞,按之濡者,为虚。
附:濡属痞证的范畴。
濡通软,即心下虽痞,但按之柔软,如毛笔沾湿,轻按有缓软如絮之状,中按底力微硬,有抵抗力;重按痞结渐散,或做有水音放散之状,故痞证为正虚邪实之气痞耳。
痞、濡证往往是难以严格区分的,必以底力的强弱分辨。
临床应用时常在痞或濡之上冠以部位名称,说明腹证的特征,如心下痞或心下濡。
另外,有似积聚证发作时,其痛彻背难忍,但按之却濡,是大黄黄连泻心汤的腹证;虽按之濡,而里结实,有坚硬之物,应进服半夏泻心汤。
因此,濡是言肌表濡,但里也可结实,也可濡软无物,故濡是兼证,若单独出现即无临床意义。
满(附:膨、胀)满证是病邪横于内,自感局部胀满或闷满之状,望之或微高起,膨胀或平坦,按之如充满气体之球,外绷紧而内有反弹性抗力。
以抗力的范围定病位(局限性,普遍性即全腹),以抗力的大小和有无压痛,分轻重及虚实。
满证的辨证一般规律是患者自满而望之不胀大者多为虚,自满而膨胀者多为实;按之外有弹力而内若无物属轻型;绷紧微有抵抗力属重型;凡按腹部有充实感觉和弹力、压痛,腹壁肥厚而有便秘,为实满;腹部虽膨满,但按之软弱,无压痛,弹力性不足,或唯气体充盈,为虚满。
满证是在满的所在部位加上兼证来命名,如常见证胸满、胸胁苦满,心下满、腹胀满、少腹满等。
中医常见腹诊简介
中医常见腹诊简介腹诊在伤寒杂病论中广泛存在,是中医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属于中医四诊之切诊范畴。
一、腹诊协助判断体质黄煌教授在临床上非常重视体质的判定,腹诊是判断体质的一个重要方法,以下列举几种常见体质的腹诊特点。
◎大黄体质腹证:腹部饱满,大腹便便,腹部皮肤厚而油润,紧绷有弹性,按之腹部充实,有底力。
大黄体质属实性体质,易表现为里实热证,是适合长期服用大黄剂的体质类型。
附:防风通圣散体质防风通圣散体质属于大黄体质的一个类型,其显著特点是以脐部为中心的腹部充实高鼓。
◎黄芪体质腹证:腹部大而松软,脂肪层厚,腹肌软弱无力,按之无抵抗感及痛胀感。
黄芪体质为骨弱肌肤盛者,属于虚体,容易出现肺脾气虚,表气不固证,是适用长期服用黄芪剂的体质类型。
◎柴胡体质腹证:腹部大小中等,或偏瘦或偏胖均可见。
腹部皮肤较干燥,腹肌偏紧,尤其是上腹部肌肉容易紧张。
腹部多怕冷。
胸胁苦满是柴胡体质者最明显的腹证。
所谓胸胁苦满,一方面是病人的自觉症状,另一方面又可以是一个客观体征。
当医者按压病人胸胁及胸胁下时,医者感觉肌肉紧张,有抵抗感,同时病人也感觉到胀闷或疼痛。
同时柴胡带的不适也是胸胁苦满证的延伸。
柴胡带处于身体之两侧,包括头额,肩颈,胸胁,腰胯,少腹,腹股沟。
柴胡体质属于气郁型体质,容易出现少阳枢机不利,肝胆胃的气滞和气逆证,是适合长期服用柴胡剂的一种体质类型。
附1:大柴胡汤体质大柴胡汤体质是柴胡体质和大黄体质的复合体,其特点是上腹部充实和肌张力大,胸廓宽厚,以上半身大为明显的体型特点。
附2:四逆散体质四逆散体质是柴胡体质的一种,腹部偏瘦,当用常规手法按压胸胁苦满征不明显时,黄煌教授发现用冲击性腹诊法却见明显的胸胁苦满征,患者胸胁下腹肌紧张收缩,压痛明显。
◎桂枝体质腹证:腹部扁平甚则凹陷,腹部皮肤薄而细腻,多湿润,脂肪层薄,腹肌薄弱按之无底力,但却偏紧,甚至腹直肌拘急,触之有抵抗感。
该体质容易出现心动悸,脐周悸,故而可在虚里,心下及脐周扪及搏动感。
腹诊的诊治方法
腹诊的诊治方法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
中医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是医者运用指端之触觉,在病者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中医切诊中的腹诊的诊治方法,供中医爱好者们学习讨论。
腹诊包括胸胁腹等处的诊察,有时也要检查腰背等部位。
病人取仰卧位,两腿伸直,两手臂顺沿两胁肋伸展,或交叉放于胸前亦可。
腹部放松,不能用力,并且要精神平静,等待医生检查。
这种休位检查后,再让病人弯曲膝关节,使腹肌弛缓,再做检查。
两腿伸直便于检查表浅部位,如肌肤、皮下、腹肌等。
弯腿便于检查深在部位,如脏、腑、动气(腹腔大动脉跳动)等,也可进一步验证腹肌强急与软弱之程度,两者对照可以获得更多的临床资料。
腹诊前先观察胸腹部,再做按掘等检查。
腹诊主要是医生用手自上而下按循检查,一般是医生在病人左侧用右手检查为便。
限于条件(如床位及病人不便移动等)及医生习惯亦可不拘。
腹诊要求环境安静,室温适宜,床位舒适,平坦,光线充足,以便观察及检查的进行。
检查时要注意不要突然的以手指强压病人腹部,这样容易引起病人腹部突然紧张矜持或怕痒,影响检查。
须先以手掌轻贴胸壁,徐徐向腹部按抚,先诊其胸部然后进行腹部的检查n腹诊前先问询病人为食前空腹或食后不久,大小便情况,如贮尿内急,应先使其排尿再行检查;如远途步行来诊或有精神紧张等情况,可使病人适当休息后再行检查。
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按:按压患者之胸腹部以诊查皮肤之温度、湿度、润泽或干燥及软硬等;积聚、痞满、疼痛、动气、隆起之情况等。
循:循抚皮肤和肌肉,硬满之性质及其范围,走行方向等。
中医诊病的关键:腹诊
中医诊病的关键:腹诊腹诊的临床症状腹诊是确定虚实、寒热、表里和病位的关键。
腹部有压痛者,属实,喜按者,属虚。
痞满而无压痛者,属气滞。
剑突下小范围内有压痛者,为痰实。
整个胃脘有压痛者,属胃中实滞不化;按胃脘而咳喘加剧者,属脾胃寒痰凝结。
左胁下有压痛者,属肝寒;右胁下有压痛者,多实热或痰实。
脐一旁疼痛而按之疼痛不剧者,为肝郁络瘀或肝郁寒滞。
脐部疼痛,按之不剧烈者,属脾肾虚寒;脐部疼痛,时轻时重,或窜痛者,属蛔虫。
小腹胀而不痛者,属下焦气滞,或在膀胱,或在大肠,或属肝肾;胀而有压痛者,多属气滞血瘀,或寒凝气结。
少腹一侧或两侧疼痛者属肝,其中压痛者,多属气血瘀滞,或寒凝血滞;无压痛者属气滞。
整个腹部均剧烈疼痛拒按多属痈、结胸、脏结,若疼痛不剧烈而按之较硬者,属水或瘀血凝结。
此外,痛彻心胸者,属心脾;痛彻胁下者,属肝胆;痛彻腰部者,属肾。
腹部为脾、胃、肝、肾等所居之所,是气血升降的枢纽所在,气不升降,非病则死,故危重疾病必须诊腹。
若不诊腹则不知虚实,不知表里,治之必然无效。
所以危重疾病必须按腹。
腹诊注意事项1、发病和特殊反应物的部位即胁下、脐旁、少腹两侧属肝;剑突下属肺、胃、心;胃脘属心、脾、胃;全腹属脾;小腹(关元穴附近)属肾、膀胱、冲任;脐中属脾肾。
即喜按者属虚,拒按者属实,按之痛移者属气,喜温热者属寒,痛而胀者属气滞,痛而不胀者属瘀血、虚寒,痛而柔软者属虚,痛而腹肌紧张者属实,痛而起包块者属寒凝气结,痛而冷者属寒,痛而热者属热或瘀血。
3、包块坚硬不移者属瘀血,柔软不移者属痰湿,时隐时现者属寒凝气滞4、胀满胃脘满闷而外形不大者为痞,属寒热夹杂,外形胀大属气滞,有压痛者属实,按之如坚盘一块者属寒痰。
全腹胀满属脾胃气滞。
小腹自感胀满而外形不胀大者属瘀血。
小腹胀大属下焦寒凝气滞。
少腹一侧拘急微胀属肝气郁结。
小腹满而小便不利属膀胱气滞。
胁下、脐一侧胀满均属肝气郁结。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属实;腹满时减时剧属寒湿或虚寒。
老中医:腹诊学会这4个方法,选对相应之方,诊病得心应手!
老中医:腹诊学会这4个方法,选对相应之方,诊病得心应手!中医腹诊,对每个病证都有特定的腹证,每个腹证都有对应的方剂,每个方剂都有特殊的腹证指标。
如胸胁苦满证,方选柴胡汤类;心下痞,方选泻心汤类;奔豚,气上冲,方选桂枝汤类;腹直肌挛急,方选芍药甘草汤类;腹软、喜温喜按无热者,十全大补汤主之;少腹急结,方选桃核承气汤;少腹拘急,方选金匮肾气丸等。
如此,从腹证到辨病、辨证、确定治疗原则或方药,都有其特定的对象。
总之,无论全身疾病如何危重,症状千姿百态,但只要有一个主要腹证,即可选相应之方,疗效颇佳。
这样灵活运用于千变万化的临床实践中,对每个病、证都有辨证治疗的作用。
一.补法建中汤治疗里急腹中痛;桂枝甘草汤治“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的心阳虚证,是补剂。
二.清法白虎汤治“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自汗等证,是从清阳明热入手的。
湿热黄疸证,用茵陈蒿汤清利湿热,亦为清法。
三.温法“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下利,心下逆满者用吴茱萸汤温中;下利脓血腹痛则用桃花汤温里固脱止利;若下利清谷反不恶寒或有腹痛的,则属真寒假热证,方用通脉四逆汤温阳通脉。
温阳利水是常用的治则之一,阳虚水饮内结的,当用温阳利水剂。
如太阳蓄水证,用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水;少阴阳虚水寒相搏证,则用真武汤温阳散水气。
还有水停心之动悸,冲逆证,用苓桂枣甘汤,桂枝加桂汤,苓桂术甘汤温阳利水法治之。
四.消法论中有用水蛭、虻虫破血消积,大黄、桃仁活血化瘀的消法,常用以治疗血瘀证或癥瘕证等仲景对腹证治疗,既有针对病因而设的,攻下法、逐水法、消导法等,又有通过调理脏腑功能而获效之法,如温阳、补虚、调和诸法。
临证应把握全身病变规律,权衡腹证之虚实参合脉证,独用一法,或合用数法。
病案举例:某女,30岁。
主诉:7日前在田野工作,突然剧烈头痛,并呕吐2~3次,意识朦胧,后头部剧烈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九章腹诊第五节常见腹证与诊法
本节所论述的腹证,是以《伤寒论》为理论依据,介绍临床所常见的12种腹证。
这些腹证诊察的方法对指导临床有重要作用。
一、常见的腹证
正常人的腹部无膨满、紧张,心下部舒适,少腹肌张力适中,肌肉和皮肤不分离,无硬结肿块、动悸、压痛等。
另外,日本式腹诊的另一特色是腹部征象与患者自觉症状融合在一起,腹诊时若为诊察者所洞察,正确选定处方,便可达到预定的疗效。
例如,心下痞硬,首先是自觉心下部堵塞不适,这完全是自我感觉,亦即是腹诊上的心下痞证,若为心下痞硬,腹诊时,手指则应在心下部位探索到像有弹力性般的抵抗感才是。
临床上心下痞单独存在时与心下痞硬,在选方用药上是有区别的。
还有一些腹证纯为腹部自觉的证候。
例如奔豚,其理论来自《金匮要略》奔豚汤证治。
日本腹诊对奔豚证记述谓:奔豚起自少腹,奔豚气上冲心下,有材料记述奔豚气还可上冲咽部,但都是自我感觉,如诊者察明患者的这一奔豚上冲之腹证,用桂枝加桂汤可以治愈。
在病理情况下常见腹证有以下几种:
1.胸胁苦满胸胁苦满是患者两季肋区出现的一种自觉充满感,而他觉症状是:诊时(如图9-5),诊者拇指自季肋
下向胸腔内上方按进去,则有明显抵抗感。
同时患者感到气短、痛苦加重。
胸胁苦满可于两侧同时出现,也可在一侧单独出现,但多见于右侧。
该项腹证被认为是肝胆经的病变,是用柴胡汤一类方剂的指证。
图9—5胸胁苦满示意图
2.挛急指腹肌,特别指腹直肌的挛急,这是腹壁深层拘挛而被触到的一种状态,故统称为里急。
挛急是人体内部的变化在腹直肌或腹肌上的反应。
腹直肌挛急,即腹诊时在脐两侧抚摸到犹如按琴弦一样的感觉。
日本东洞一派医家称腹直肌挛急现象似二木棒,可见腹直肌挛急时出现的程度是很明显的(见图9—6)。
无腹直肌挛急,腹部软而
无力,但肠管蠕动亢进,所谓“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也属腹肌拘挛或里急。
此种状态,即使伴有便秘等症状,也禁用泻下药,常用小建中汤、大建中汤以缓解挛急。
图9—6腹直肌挛急示意图
3.心下痞及心下痞满于心下部位,如以剑突下端为顶点,连接两侧乳线与季肋弓交叉两点之线为一等边三角形,该部位的腹证特点为心下痞。
心下痞为自觉症状,即心下部位有痞塞不适,但触摸时触不到心下部的抵抗感或压痛感觉。
心下痞满多为虚证,常选用人参汤之类的方剂,临证亦可选用苓桂术甘汤、半夏厚朴汤等治疗。
4.心下痞硬心下痞硬的部位同心下痞,只是心下痞硬有心下部的腹直肌紧张。
腹诊时,拇指除外,四指并拢,在心下部位探索,一般有弹性抵抗感时,但无压痛者便是(如图9—7)。
心下痞硬可单独出现,也可能与胸胁苦满同时出现,亦多出现于邪在半表半里时,有虚实之分。
虚证较明显可用三泻心汤加减,若伴胸胁苦满与柴胡汤类方合并化裁。
诊断心下痞硬时,应注意以下三点:①皮下脂肪多者(如中年妇女)有时腹壁表面较柔软,没有抵抗,但深部有抵抗亦为心下痞硬。
②因腹壁未自然放松,腹直肌紧张似乎有心下痞硬,但仔细检查可发现腹直肌如板样痉挛,可让患者屈膝,使腹直肌松弛后再行诊察,即可鉴别。
③范围广至脐周围有膨满抵抗者,不是心下痞硬,应按腹满证论治。
图9-7心下痞硬示意图
5.心下支饮为心下部闻及振水音的一种腹证。
若以指掌摸心下,稍用力即听到水声,指掌似摸暖水袋一样的感觉(见图9—8)。
患者心下支饮为胃部常停水湿,多为虚证,可选用苓桂术甘汤一类方剂。
图9-8心下支饮示意图
6.腹满腹满为一种自觉症状或他觉的全腹部膨满状态。
有虚实之分,如《金匮要略》云:“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但仅凭痛与不痛还不能正确判断虚实,实者腹满充实、紧张,
用力按压腹壁有底力。
一般临床绘制的腹满医案腹图(见图9-9)。
虚证的腹满腹壁张力低或腹壁松弛,或紧张但按之无底力。
腹壁虽软弱,但有底力的为实证,相反腹壁硬,但无底力者属虚。
腹满便秘者多实,腹满腹泻者多虚,伴有腹水者多为虚证。
虚证者可选用桂枝加芍药汤、四逆汤、小建中汤等。
实证可选用大承气汤或大柴胡汤、茵陈蒿汤等。
下后虚满者用厚朴半夏甘草人参汤。
图9—9腹满示意图
7.心下支结心下支结为上腹部腹直肌的挛急,支撑心下的一种症状(见图9—10)。
触诊可有紧张感,下腹部柔软。
该类腹证一般可选用柴胡与芍药合剂,如柴胡桂枝汤之类。
图9—10心下支结示意图
8.胸腹动悸动悸系腹动脉搏动而显现出来的一种跳动,体瘦者在腹诊时易从腹部表面望到,并可通过指掌感到一种腹部他觉症状。
如果诊者感觉不到,仅患者自我感觉到的则叫悸,即自觉心跳不安的感觉。
动悸的部位因病情而异,如有心下悸、脐下悸、肾动悸等(如图9—11)。
图9—11胸腹动悸示意图
正常人动脉的搏动位于腹底,其程度使人感觉不到,病理情况下就会产生自觉或他觉的动悸。
动悸均为虚证,对发汗、催吐、攻下均属禁忌。
动悸部位不同,用方亦不同,如心中悸用炙甘草汤;心下悸用茯苓甘草汤、苓桂术甘汤;脐下悸用五苓散;脐旁悸用补中益气汤、八味丸等。
9.少腹满及少腹硬满下腹部的膨满叫少腹满,同时有抵抗感者叫少腹硬满(如图9-12)。
少腹满有自觉与他觉之分或自觉与他觉都出现的。
自觉与他觉均出现者,多为虚证。
少腹硬满还有水证和血证之分,水证者小便不利,血证者小便自利。
《伤寒论》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
图9—12少腹满及少腹硬满示意图
10.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均属下腹部拘挛症状,可见到腹直肌从脐下至耻骨联合附近痉挛(见图9—13)。
这种症状
可见于下焦虚证。
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虽属同类,但后者在发病程度上较前者为重。
图9—13小腹拘急与小腹弦急示意图
11.少腹急结少腹急结可见于少腹左侧,触之如条索状,对于擦过性之压力有急迫性疼痛(见图9-14)。
该腹证多见于女性。
腹诊时让患者伸直两腿,用手指尖轻轻地触及皮肤,然后迅速从脐旁擦过样移向髂窝。
如有少腹急结证,患者就会突然感到疼痛而曲膝,即使是意识不清的患者也会皱眉,并努力避开医生的手。
仅用力按压时产生的疼痛并不是少腹急结,例如菌痢所致的乙状结肠痉挛疼痛就不能认为是少腹急结症。
少腹急结是瘀血的体征,一般都是选用桃核承气汤治疗。
图9—14少腹急结示意图
12.小腹不仁小腹不仁为小腹麻痹之意,并有无力空虚感。
小腹不仁也如小腹拘急,亦为肾虚的一种体征,即肾虚元气不足的腹证。
不仁又为感觉不灵及功能障碍的意思,所以,截瘫、昏迷病人或腹部手术后大小便功能未恢复等,亦属于小腹不仁的性质,(见图9—15)。
图9—15小腹不仁示意图
二、腹诊的方法
腹诊时,需先解开患者衣衫,使其仰卧于检查床上,两下肢伸展开,上肢放在两胁或轻轻放在胸前,此时应使患者胸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全身肌肉放松。
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使头部略高于躯体,枕头过高或过低往往会改变腹壁的紧张程度。
医者站于患者左侧(或右侧)进行。
随着腹诊进行,如因腹肌紧张听不到胃部的振水声时,为使腹肌放松可让患者屈膝后进行诊察。
有时为了检查心下部及胁肋部的腹证而采取坐位。
腹诊时,医者的手不应凉,也不要突然用力按压,特别对腹痛及神经过敏患者,以免引起腹肌紧张。
一般常用的腹诊手法有以下两种:1.伏手压按法医者以右手掌伏于患者胸腹,五指微浮起,先徐徐抚摸胸上二三次,然后转向腹部。
诊时手掌轻轻随患者呼吸进行,无阻其气,再渐重压,左旋右还,候胸腹内之静躁,诊肌肤滑涩润燥。
诊者用右手还是左手腹诊,对腹诊本身无大影响,主要随诊者本人的习惯而定。
2.三指深按法医者以右手食、中、无名指之腹侧,微微按腹皮,审候凝滞、结聚。
若深按有结聚,宜辨大小以及疼痛与否,如按有微小之征,再以中指探按之;或以三指直立深探,以察腹底之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