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腹诊-腹诊体位篇

合集下载

中医腹诊在妇科疾病诊疗中探索

中医腹诊在妇科疾病诊疗中探索

中医腹诊在妇科疾病诊疗中探索摘要目的:讨论探索中医腹诊在妇科疾病诊疗中应用,《灵枢本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说明脏腑和体表是内外相应的,观察外部表现,可以认清内在病理本质。

继承古人“司外揣内”中医腹诊基本诊病方法和措施,根据临床工作经验,结合“中医整体观,辩证论治”理论体系,阐述中医腹诊在妇科疾病诊疗探索中发现新思想和观念,应用于中医妇科临床实践。

中医腹诊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归属于“切诊”中“按诊”范畴,中医妇科腹诊来源于中医腹诊,相较于脉学更易于学习和掌握,对于诊断妇科疾病可以辨别症候,审查病机所属,判断病位所在,辨别病性的寒热虚实,病因病机,从而指导临床立法论治,选方遣药。

因此,中医腹诊在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值得进一步探索和运用。

关键词:中医腹诊;妇科疾病;诊疗探索前言:中医腹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医诊察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

然而,自宋代以来,中医腹诊在临床中的应用少之又少,几近于失传的状态,虽近几十年有崛起之势,然而与日本汉方医的“察病必须候腹”相比,仍是相形见绌。

笔者通过对腹诊的源流、基本内容和方法、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求对中医腹诊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推进中医腹诊的传承与发展。

1中医腹诊概述中医腹诊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第三十九篇:“帝曰;扪而可得奈何?岐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

帝曰:善。

”按诊就是腹诊,腹诊可以判断一切疾病性质。

中医腹诊在《难经》和《伤寒杂病论》都有记载,宋代以后脉学兴起而逐渐衰落,日本汉方学家重视腹诊,尤其以伤寒派腹诊较为突出。

中医腹诊是医师用手直接触摸或者按压病人腹部,以了解局部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病情轻重等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中医腹诊属于中医诊断学中按诊,按诊是切诊重要组成部分,操作简便易行,无创伤,无痛苦,在医学非常发达今天仍有重要实用价值。

腹诊(综合)_图文.

腹诊(综合)_图文.

腹诊第一节腹诊的理论依据腹部为阴海,内纳五脏六腑,为水谷之乡、气血之源,又是全身经气最集中的部位,可谓全身之阴府,五脏六腑之宫城。

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阴维脉、阴跷脉、带脉等经脉主要循行于腹。

其余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下膈,属大肠”,手少阴心经“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手厥阴心包经“下膈,历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下膈、循属三焦”,足少阳胆经“贯膈、络肝、属胆”,这些经络又皆起于腹和止于腹,即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外都和腹有直接联系,奇经八脉中除督脉及阳跷、阳维脉之外,也都和腹有直接联系。

因此,腹部为全身经脉循行最多,穴位分布极密的部分。

因手足三阴经及任脉皆循于腹,故腹部为阴脉之海,主候阴气的盛衰。

腹部十二募穴内通五脏六腑,为窥视脏腑之孔道,腹部募穴通过内气与背俞相通应,在诊断时,二者必须互参,所谓“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是也。

此外,腹部经穴密布,其中还有神阙、气海等要穴,为视察内脏,尤为候脾胃冲任的要地。

因此,腹部是窥视人体内脏的一个重要哨所,《灵枢·胀论》曰:“胸腹脏腑之廓也”。

第二节腹部部位分布腹位于身体前部,上连胸,下接股,侧临肋,后有背,其性属阴,内藏脾、胃、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器,为内在脏器的屏障和宫城,有保护脏腑的作用。

腹部大体分为心下、胃脘、大腹、小腹、少腹五部分。

剑突下方称心下,上腹部相当于胃脘。

脐周为大腹,下腹部系小腹,小腹两侧为少腹(见图9—1。

心下、胃脘、大腹部又名中焦,内居脾、胃;小腹、少腹部位又名下焦,内居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腑。

虽各自的位置不同,但其气皆汇聚于腹,有濡腹润腹之功。

并且,通过经络的联系,沟通了内在脏腑与外腹的联系,使腹部不同的区域,又分属不同脏腑(见图9—2。

因此脏腑靠腹护卫,腹赖脏腑生化气血充养,内外一体,相互依存,维护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因为脏腑在腹内的分布各有一定位置,且与体表相对应,加之经络的内外循行联系,所以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必在腹的一定部位有所反映。

刘保和腹诊

刘保和腹诊

刘保和依据《难经》腹诊理论活用经方,值得珍藏导读:刘保和教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研究生,国家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老师,临证50余年,喜读经典,善用经方,并常依据腹诊应用经方,治疗疾病疗效确切。

中医腹诊理论起源于《内经》《难经》,后世医家如张仲景将其应用于临床。

刘保和认为《难经》关于腹诊的腹部五脏分区和诊动气有关记载,对临床指导意义尤为突出,并经临床反复实践,总结出《难经》腹诊理论在经方中的应用。

1.《难经》腹诊理论《难经·十六难》曰:“假令得肝脉……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心脉……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心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脾脉……其内证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脾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肺脉……其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肺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肾脉……其内证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肾也,无是者非也”,说明脐中属脾,脐左、上、右、下分别属肝、心、肺、肾。

腹诊时脐左、上、中、右、下有动气,按之有坚硬或疼痛感,是判断病位分别在肝、心、脾、肺、肾的重要依据。

此理论,对临床诊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腹诊方法及定位让患者仰卧,两腿屈曲,两臂沿身体两侧平伸,露出腹部。

以中指同身寸为度量标准,分别按压其脐上、下、左、右、中处。

“脐上”应在脐上1 寸处,即任脉的水分穴;“脐下”应在脐下1.5寸处,即任脉的气海穴;“脐左”与“脐右”分别在脐左与脐右的0.5寸处,即足少阴肾经的左肓俞穴与右肓俞穴。

3.腹诊理论的经方辨证应用3.1 脐上压痛主心病,心主血脉,多与全身性瘀血证候有关,主方以《金匮要略》旋覆花汤加减(经验方,由旋覆花、当归、郁金、桃仁、茜草、泽兰、柏子仁各10 g 组成)治疗。

案1:李某,女,43岁,2009年3月9日初诊:主诉胃脘痛阵发1年,近1周发作频繁,疼痛加重。

发作时胃脘绞痛,手足逆冷,自觉有气从脐上攻冲至胃脘,随即呕吐。

腹诊

腹诊
胸胁苦满症象,日本汉方医将之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类,认为前者为真皮结缔组织和浆液性炎症,是全身性间叶系统炎症的部分表现;而后者则腹肌紧张,是与精神、神经相关联的症状。其形成机理是与Ⅵ~Ⅷ脊髓胸节有密切关系的腹腔脏器(肝、胃、脾、胰、膈肌)发生病理变化,通过内脏——体壁反射所致。有研究者用B超检测胸胁苦满患者,发现其肝外胆管轻度扩张,与相应静脉比值增大,因而认为此不但可作为胸胁苦满之客观指标,而且反映了少阳气郁、疏泄不利的病理特点;而右胸胁苦满患者肝右叶的右侧胸壁中腋窝线附近额面断层计测值,与肝左叶腹主动脉矢状面断层计测值有变小趋势。红外线影象显示,大柴胡汤证患者其胸胁苦满部存在低温分布;柴胡汤类证患者多有此症,而此类患者之HLA抗原大多呈异常分布,说明胸胁苦满症象有一定的免疫遗传学基础。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此症虽可由多种因素引起,然与胆经关系最为密切,表现在经络电图变化上,胆囊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伴有胸胁苦满者,其胆经电阻显著低于无胸胁苦满者;肺心病患者伴胸胁苦满者,其胆经电阻显著高于无胸胁苦满者;冠心病患者其胆经电阻总体增高,但与胸胁苦满症象似无必然联系,其胸胁苦满症象与肝、脾二经相关。
心下痞硬症象,有日本学者认为其表现为心窝部抵抗较强,范围较广,是半夏泻心汤、人参汤的适应证。亦有学者认为,此症是机体被湿邪侵犯而在腹部出现的一种反应。梅国强教授等的临床实验结果
பைடு நூலகம்
表明,热郁痞、湿热痞患者在酸剌激后,其唾液淀粉酶活性显著上升;而气滞痞、虚寒痞患者在酸剌激后,其活性显著下降;寒热痞和肝胃不和痞患者变化不规律。其胃内各点平均温度和胃部皮肤温度检测结果表明,各型之间呈现热证高于寒证趋势。热郁痞患者胃内各点平均温度,显著高于虚寒痞、湿热痞和肝胃不和痞患者,胃部皮肤温度高于虚寒痞和湿热痞患者。而胃内各点温度比较,各型均呈现球部温度低于体部、底部温度,尤以寒热痞、湿热痞、虚寒痞为显著。热郁痞和肝胃不和痞患者足阳明经电导率显著高于足太阴经,气滞痞患者足太阴经电导率显著高于足阳明经;虚寒痞患者足太阴经电导率显著高于寒热痞患者和肝胃不和痞患者,而阳明经电导率在各型之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另有研究结果表明,心下痞硬患者血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增高,故认为此症与交感神经功能状态有关。

用腹诊法诊病辨证的工作报告

用腹诊法诊病辨证的工作报告

用腹诊法疹病辨证的工作报告概况腹诊法研究者父子两人,王满囤(父亲),王懂臣(儿子),河北省任丘市于村乡史庄村人,王满囤自1968年任史庄村卫生所医生,每诊必用腹诊法探索辨寒热虚实诸证,循查少阳病之病变部位。

王懂臣1991年随父习医,共同研究腹诊法至今。

1、诊法的探索、验证、发现1.1 脐上压痛体征的循查诊者自1968年任医,临床中发现伤寒少阳病发病率高,根据少阳病的两大症状,每诊必用腹诊重按压法循查少阳病之病变部位。

1969年发现了“脐上压痛体征”,又用抗生素抗感染试验治疗此病,所以确定此病为“胃十二指肠部位急性感染⑴”,慢性胃病用腹诊法查之也有“脐上压痛体征”,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胃十二指肠部位”。

以症状鉴别两病,病变部位同体征则同,致病因素不同。

1.2 经文之启发悟出腹按诊之轻重按压法。

根据《伤寒论》经文所论“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此为轻按压法所得之体征,即患者腹部拒按,为邪热结实之重证;经文又云:“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此为重按压法所得之体征,为痰热结实之证;经文又云:“发汗过多,其人插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心下指上腹自剑突至脐之中点,中脘部位以下至脐部,非指心脏部位。

但在临床中所见心阳不足患者,手喜按左胸部位。

患者双手交叉按腹,即腹部喜按,按之舒适,可缓解心悸,腹动脉跳动难忍之痛苦,此为轻、重按压法所得虚寒证之体征。

在临床中,医者轻按受诊者腹壁,勿下压为轻按法;若先为受诊者施以轻按压法,受诊者无痛觉或喜按,继而着力触及内脏之腑为重按压法。

为受诊者施以腹诊法,无压痛体征,但患者病苦症状明显为虚证,寒证,虚寒证,再以四诊辨其病因;为患者施以腹诊法,喜温喜按,为中虚寒证[2];若轻按喜按,重按压痛为中虚寒证兼实证或热实证,以压痛部位判断兼证之病因;为患者施以腹诊法,见压痛体征为实证或热实证,以压痛部位判断其病因。

1.3 腹按诊部位,体征主病辨证的探索受《伤寒论》用腹诊辨证之启发,笔者在临床中每诊必查腹,用腹诊法所得之体征与四诊检查结果对比的方法研究。

腹诊

腹诊
闭合形:脐眼与脐孔密闭,形成一个闭合性腔隙,多见于中老 年妇女。原因是皮下脂肪松弛,提示卵巢功能减弱。
三角形脐:
向上三角(▲):为气滞、气逆的反应,临床上为肺、胃之 气上逆,或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滞之象。提示胃、胆囊、 胰腺有病;或腹内有较大的肿瘤,因瘤体的位置牵拉引起脐位 上移。而且便秘者多。
中点(脐中):诊小肠, 拒按者,多数在脐 旁位有结节、痛点和腹 冷症状。 一些有过敏性肠炎患 者,饮食不注意时,大 便时硬、时溏。
小肠
硬溏的程度与腹部 结节的大小有关。
体位: 客人排空二便后仰卧 床上,自然呼吸,肌肉 放松,下肢伸直,两手 置于股部外侧 一般治疗师于客人之 右床侧。 顺序: 从上到下,由表及里、由一般到重点。综合运用望、 闻、问、切四法,以求腹诊全面可靠。 内容: 腹部凉热、软硬度、胀满、肿块、压痛等情况。
腹诊推拿疗法注意事项
必以腹诊为先,手法以 “轻、柔、稳”“慢、柔、 贴”进行,随时观察病人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 对年老体弱、小儿,禁用重法。 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热水洗手,将指环等有碍操作 的物品,预先摘掉。 按摩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以十二次为一疗程。 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按摩,另饭后二小时 左右为宜。 按摩时,防风防凉。
毛细血管
为什么可以治病
人之脏腑分上、中、下焦。 若下焦不通,则中焦积; 中焦积则上焦满。积满则病。
治病应该像治水, 疏其下则利其上, 中下二焦通则三焦畅, 三焦通畅疾病自无, 三焦不通而百病丛集。
腹诊推拿适应症
脏腑失调是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揉脏腑, 气血经络皆动,动则生变,变异为常,异则病,常则 健,健则脏调腑通,诸病全消,疾病自无。 腹诊对人体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泌尿 系统的病变效果显著,尤其对脾胃虚弱、肥胖、高血 脂、脂肪肝、糖尿病、前列腺增生、肥大、妇科疾患 以及内分泌紊乱导致的失眠等疗效尤为突出。

龙野一雄论腹诊(二)

龙野一雄论腹诊(二)

龙野一雄论腹诊(二)王宁元译关于腹诊所见的表示方式,先将其主要内容列表如下,然后逐项进行说明。

全腹部的膨满即腹满,有虚实之别。

实证的腹满呈内部充实而膨胀起来的感觉,所以腹壁也紧张,用力按压则感到有底力,但有无压痛不定。

虽然一般认为,按之疼痛为实证,按压反而感觉舒适为虚证,但实际上按之疼痛者虚实皆有,而按压感觉舒适者虚证居多。

有些腹满,会有自觉胀满的情况,但诊察时他觉胀满所见却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这种情况多见于下腹部,为瘀血证候。

但无论是虚实证,多数的情况还是自觉胀满与他觉胀满共见。

可以把虚证的腹满考虑为气力虚脱后疲惫而膨胀的状态,犹如气球一样内里空虚但向外膨张的样子。

这种场合下,腹壁多濡软,但也可以见到腹壁虽然硬但用力按压却无底力的情况,有些时候甚至手指可以轻松地一下子按抵至深部。

但是,如果伴有疼痛,腹壁发生反射性紧张,此时手指则难以按抵至深部。

另外,如果触及皮下脂肪厚度以及腹肌厚度偏薄,或者多有肌肉拘挛结节样状态,大体上可以成为判断虚证的依据。

更确切的还是希望能够根据脉的紧张度来断定虚实状态。

对于实证的腹满,原则上使用泻下剂,选择含有大黄的方剂。

无关乎有无发热,代表方剂为大承气汤,需要知道大承气汤含有厚朴枳实,较其力度略弱的方剂为调胃承气汤。

其他如厚朴七物汤、大黄牡丹汤以及大黄附子汤,桂枝加大黄汤等,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满或腹满感、腹部紧张感。

白虎汤证也有腹满,但我还没有以腹满为治疗目标而使用白虎汤的经验。

如果以心下部位为中心涉及脐下出现膨满疼痛者多为大柴胡汤、大陷胸汤。

己椒苈黄丸适用于肠间有水气的场合,但我曾将该方用于腹水证并未取得疗效。

腹水证一般都伴有腹满,但表现为虚证者多,实证者少。

实证的腹满出现在热病、便秘,甚至下利时,也多表现出伴有气体充满的证候。

其他如肿瘤类、肝脏肿大、脾脏肿大等可以引起腹满的疾病,总觉得还是实证偏少。

虚证腹满的一般治则是温补,温则多用附子干姜,补则多用芍药胶饴,但也存在其他情况。

腹诊概述

腹诊概述

腹诊概述——腹诊的传承作者:山田光胤译者:夏豪天摘要:在日本汉方中,作为诊察法之一的腹诊手法沿用至今。

腹诊是四诊,即望、闻、问、切中切诊的一部分。

其是为了证的判断而取得情报的强有力手段之一。

此外,腹诊,在东亚诸国、诸地区所传承的传统医学中,是日本独有的诊察法。

现代施行的腹诊法,是以古方伤寒论医学体系为主,并受折衷派医学影响而成。

并且,腹诊的学习,不仅要在形式上有所认识,由于手技、手法的原因,相应的修炼、习熟是必要的。

本文对从古至今长年积累的腹诊知识进行解说。

绪言:日本汉方之腹诊,是为了证的诊断的诊察法的一部分,其在东亚诸地区所传承的传统医学中,是唯一日本独自开创的手法。

虽然其创生时期、创始者等至今并未清楚,但其在江户时期(1590~1867年左右),随着古方派的兴起而发展是毫无疑问的,其在明治时期,由于汉方的衰退一度中断,后在大正时期,有汤本求真复兴汉方而随之复活,并在昭和时期由其门人大塚敬节继承并记录。

由此,现代汉方腹诊的基本框架才形成。

何为腹诊:腹诊,是汉方诊察法——四诊的一部分。

四诊,有以视觉为基础的望诊,以听觉为基础的闻诊,通过询问主诉、自觉症状的问诊,以及直接接触患者的诊察法切诊。

其中切诊,由切脉(即脉诊)于腹诊组成。

由此可以看出,腹诊是四诊的一部分,是作为证的判断极有力的情报来源的重要诊察法。

现代腹诊的历史前述可知,腹诊的创生时期、创始人种种说法颇多而难以定论。

只可以推断其肇始于战国末期的织丰期(译者注:即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时期,约1534年至1598年)剧大塚敬节考证,腹诊,分为难经系、伤寒论系、折衷派系三个流派,创生期的腹诊以难经系为主。

难经系腹诊,通过肾间动气,即腹主动脉搏动与全腹壁五脏相对应分区的情况来对证进行判定,并为针灸提供依据。

伤寒论系腹诊,是伴随着以伤寒论为圭臬的古方派而兴起,以探求伤寒论记载的药方的腹证的一中腹诊。

此派腹诊,从形成腹壁的肌肉层的全面表现来判断寒热虚实,触知腹壁各处出现的各种腹壁反射,从而探求相关联的药方。

张仲景腹症辨治探讨

张仲景腹症辨治探讨
条“ 腹满 而 喘有潮 热 者 ” 2 2条 “ 冒不 能 卧 者 , 燥 ,4 喘 有
状 。《 伤寒 论》 经 病 除 少 阳 病 , 余 都 有 腹 满 症 状 , 六 其 《 金匮要 略》 了 专 篇 论 述 , 腹 满 寒 疝 宿食 病 篇 指 列 其
出, 腹满 虚 实 的 辨 证 原 则 为 “ 者 腹 满 , 之 不 痛 为 病 按 虚, 痛者 为实 ” 。虚寒 腹满 特 点 与 治则 , 腹 满 时减 , “ 复 如故 , 为寒 , 与 温药 ” 即 虚 证 腹 满 为 腹 壁 肌 张 力 此 当 , 低 或腹壁 松驰 , 虽有 时 肌 紧 张 , 按之 无 抵 抗 力 , 但 而每 当触 按 , 助 脾 气 运 转 以暂 时 消 散 所 聚 之 寒 气 , 不 可 故 痛 , 满时减 , 温 喜 按 , 为 脾 脏 虚寒 、 机 不 运 所 腹 喜 此 气
论 、 匮 要 略 的研 究 与 教 学 。 金 收 稿 E期 :08— 5—2 t 20 0 1 修 回 日期 :0 8— 6—1 20 0 0
致 。治 宜 “ 当与 温 药 ” 伤 寒 论 》 7 。《 27条 在 2 3条 太 7
阴病脾 虚寒 湿 、 满 的基 础 上 提 出 “ 服 四逆 汤 ” 方 腹 宜 , 药 用理 中丸 ( ) 四 逆 汤 类 温 里 剂 , 脾 散 寒 除 腹 汤 或 温 满 。2 8条 , 虚 寒 凝 “ 3 脾 腹微 满 , 头 鞭 , 必溏 , 可 初 后 不
通者 , 可与 小 承 气 汤 , 金 匮 要 略 》 满 寒 疝 宿 食 病 篇 《 腹 第 1 条 “ 而闭者 , 朴 三物 汤 主 之 ” 第 9条 腑 实兼 1 痛 厚 ,
表 证者 , 腹 满 , 热 , 浮 数 , 食 如 故 , 宜 厚 朴 七 “ 发 脉 饮 治

腹诊 《伤寒论》腹诊 腹诊法集诊断与调治之大成的推腹法 腹病之百病揉肚特色疗法 推腹治疗的方法

腹诊 《伤寒论》腹诊 腹诊法集诊断与调治之大成的推腹法 腹病之百病揉肚特色疗法 推腹治疗的方法

腹诊+《伤寒论》腹诊+腹诊法集诊断与调治之大成的推腹法+腹病之百病揉肚特色疗法+推腹治疗的方法腹诊理论形成的基本雏形在《素问》、《灵枢》、《难经》三部经典著作有关篇章中,可以看到腹诊理论形成的基本雏形,它提出了腹诊机理、腹诊分位、切腹定病、辨别虚实寒热、预测预后、针刺疗法等内容,为中医腹诊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张仲景运用秦汉以前《内经》、《难经》认识疾病的唯物思想创立的望、闻、问、切四诊中,尤其重视腹诊,探究腹证,使腹诊的证和治合为一体,形成诊疗体系。

分为心下、胸胁、脐上、脐下、小腹等腹诊部位,将诊疗所得腹证而创立专名,如心下痞、心下满、心下悸、心下支结、少腹满、少腹肿痞、少腹急结、胸胁苦满、胁下硬满等。

每一腹证,都有对应的方剂治疗。

如《伤寒论》:“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又如《伤寒论》:“心下痞,按之濡,其脉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再如痞证,用泻心诸剂;胸胁苦满,用柴胡诸剂;腹满痞坚,用承气类方。

又根据腹证程度不同,兼证不一,又可具体到类方中的某一方剂。

以痞证而言,心下痞硬,实者兼胃中不和,用生姜泻心汤;兼心烦、下利,用甘草泻心汤;兼吐利交作用半夏泻心汤;兼噫气不除,用旋覆代赭汤。

这样证治相应,方证相合,简化了临床思维过程,节省了诊疗时间。

证有客观标准,剂有对应之方,疗效有桴鼓之应。

理论根据和部位划分腹部在人体属阴,内藏脾、胃、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腑。

腹部一般分为心下、胃脘、大腹、小腹、少腹五部分。

剑突下方为心下,上腹部相当于胃脘,脐周为大腹,下腹部为小腹,小腹两侧为少腹。

心下、胃脘、大腹部位,又名中焦,内居脾、胃;小腹、少腹部位又名下焦,内居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

由于各脏腑之气都聚于腹,并通过经络沟通、气血运行充养腹部内外,因此加强了腹部肌肤和内脏的联系。

各脏腑在腹内的分布与腹外相对应,加上经络内外循行联络,所以若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必然反映于腹外一定部位,并因病因病机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体征。

中医常见的腹诊及其意义

中医常见的腹诊及其意义

中医常见的腹诊及其意义正常之腹诊,腹部外形虽因男、女、老、幼、肥、瘦有种种之不一,总以皮肤滋润光泽,“有色有气”,皮肉相附,胸部平正对称,虚里(心尖搏动处)动气隐约可见,腹部中央任脉按循时为一直道小凹之感觉,两侧肌肉饱满有力,三脘平舒,大小腹相称,小膜略隆于大腹,腰腹紧束,若扎一带约束有力,脐眼凹人,推之牢固有力,腹部按抚柔而有力,全腹平实匀静,无硬满积聚等凝滞者为正常腹诊。

男人腹较硬实,女人腹较柔软。

少壮腹部“上虚下实”(心下柔软小腹坚实)为正常,老年“上实下虚”为正常。

少年如老年属病态,老年如少年为元气强固。

1、皮肤皮肉相附柔韧有力为正气充足,皮肉相离软缓无力为正气不足,皮肤光薄如纸为元气大伤,高年衰老多显示预后不佳。

肌肤甲错为瘀血证或病久正虚,肤皮肿皮薄色泽按之没指,甯而不起为水肿,皮厚色苍腹满属气胀,腹皮黄为黄疸,红点隐隐为疹,如洒朱泼墨(虹、紫色)为斑。

皮肤磊磊高起作痒为暗痿(荨麻疹),色白如水细小如麻为白瘩,腹部青筋突起为鼓胀重证,腹胀而脐突为中气衰数重证,脐小而浅推之虚浮移动不而为中气元气不足。

水肿自上肿至下为外感,其邪在外易治;自下肿至上为内伤,其邪在内难治。

肿先起于腹后散于四肢是中气尚能驱邪于外易治,先起于四肢后人于腹部,病邪盘踞中气日衰难治。

温热病诊肌肤可知温热邪气之鸱盛与轻微,热邪盛则灼手,热邪轻则手温。

察肌肤的潮润与干燥,从而可了解病之有汗与无汗。

风热郁于肺而内闭营分,从血络外出为疹,抚之而碍手。

在外科方面,常用抚按疮疡患处以辨脓之成否。

手按之柔软波动而有热感者为脓已成,坚硬而无热感者为脓未成,从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触诊肌肤的方法可导源于《灵枢》诊尺肤,诊尺肤就是诊察肘关节内侧(尺泽穴)至寸口皮肤的缓急、滑涩以及寒温等以判断疾病的方法,与《素问》所说“循尺滑涩寒温之意”相吻合。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

腹诊望诊之腹诊分区

腹诊望诊之腹诊分区

腹诊望诊之腹诊分区#我在高校做老师#中医腹诊的望诊包括胸部和腹部视诊。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均有胸腹部望诊内容,其主要方法是根据胸腹部分区,观察胸腹部的变化。

西医的胸腹部视诊主要内容有胸腹部外形、胸腹壁状态、胸腹部的起伏活动、脐部改变、蠕动波及腹部搏动等,胸腹部分区主要基于解剖结构,胸腹部体表分区及对应脏器明确,多注重内部脏器的生理变化或病理病变,但未能仔细推敲腹部外观的变化所反映的整个机体的功能及形态变化。

传统的中医腹诊腹部分区有多种版本,但大部分腹诊分区图都将心肺体现在剑突下部,横膈膜下方,且有两个胆对应的区域,肝对应位置在左,这些与西医学胸腹部分区明显不同。

这种分区让人产生误解,怀疑中医学对人体解剖结构的认识不足,但从《内经》已经记载了非常详细而具体的解剖知识,并且对各脏器结构及功能的理解,远远领先与同时期的西医学。

因腹诊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形成,中医学各脏器的功能远大于西医同名器官,因此历代医家更注重各脏器在对应分区功能表现及四诊合参的辩证关系,没有拘泥于解剖结构对应关系。

笔者整理分析了现行的主要腹诊分区图及其特点,望大家提出宝贵的建议。

一、《难经》腹诊分区《难经》腹诊分区相关主要在十六难及五十六难中描述。

总结如下1.肝部《十六难》···假令得肝脉,其外证善洁,面青,善怒,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满闭,溲便难,四肢转筋。

《五十六难》···其位在脐左,其主筋,其性疏泄。

2.心部《十六难》···假令得心脉,其外证面赤,口干,善笑,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烦心,心痛,掌中热而啘。

···心脉钩,其色赤,其声笑,其位在脐上。

《五十六难》···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

3.脾部《十六难》···假令得脾脉,其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善味,其内证当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胀满,食不消,体重节痛,怠惰嗜卧,四肢不收。

中医腹诊诊法与临床应用探析

中医腹诊诊法与临床应用探析

中医腹诊诊法与临床应用探析作者:熊广华简维雄胡志希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09期〔摘要〕腹诊是中医学传统诊法之一,是独具特色的诊断方法。

从腹诊的概念与源流、腹诊的内容与常见腹证、腹诊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腹诊的价值与意义、腹诊的典型案例认识中医腹诊。

明确腹诊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探求病因、分析病机、判断病位、明确病性、确立治则、指导治疗、观察疗效、推测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通过梳理及规范中医腹诊,进而指导中医临床应用,促进腹诊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腹诊;腹证;中医诊断;操作规范;诊法〔中图分类号〕R24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3.09.027TCM abdominal palpation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XIONG Guanghua, JIAN Weixiong, HU Zhixi*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208, China〔Abstract〕 Abdominal palpation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diagnostic methods in Chinese medicine, which is a unique diagnostic method. This paper aims to introduce TCM abdominal palpation from its concept, origin, contents, common abdominal patterns, operating methods,precautions, value, significance, and typical cases. Definitive abdominal palpation is of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which is helpful for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diseases,exploring the causes, analyzing the pathogenesis,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clarifying the disease nature, establishing treatment principles, guiding treatment, observing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predicting prognosis. By sorting out and standardizing TCM abdominal palpation, we can further guide TCM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bdominal palpation.〔Keywords〕 abdominal palpation; abdominal pattern; TCM diagnosis; operation standard; diagnostic method中医腹诊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特色诊断方法,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腹证奇览(全)》腹诊浅析

《腹证奇览(全)》腹诊浅析

《腹证奇览(全)》腹诊浅析
李敏;王小荣;李凤;马秀兰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24(33)1
【摘要】腹诊是重要的临床诊疗方法。

《腹证奇览(全)》承袭张仲景腹诊论治学术思想,对腹诊手法、部位、各类方腹证及医案等都有详述。

分析《腹证奇览(全)》并归纳得出:腹诊法起源于中国;主要有覆手按压法、抚循法和三指探按法等手法;腹证部位以三焦为框架,以六经划分为基础,再细分为胸胁、腹、少腹;腹诊对确定疾病病位、病性、病因、病机、治疗及预后有指导意义,亦可判断人体正气盛衰,防病于未然。

【总页数】4页(P1-4)
【作者】李敏;王小荣;李凤;马秀兰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1
【相关文献】
1.浅析《伤寒杂病论》腹诊与现代医学腹诊的不同
2.《腹证奇览(全)》腹诊法中的针灸学术思想
3.明辨方证,腹诊先行;经方应用,当识腹证
4.《伤寒杂病论》腹诊与腹证探讨
5.中医腹诊腹证的渊源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壮医腹诊法

壮医腹诊法

壮医腹诊法
农氏认为人最初形成是通过花肠(指子宫,位于腹部)、脐带吸取营养的,因此,腹部是气血的汇集点,其正常与否影响到人体生理功能,全身的病理变化可在脐及脐周血脉上反映出来。

故检查脐及脐周血脉变化可知病情的轻重、病位的深浅、疾病的性质和病程的长短。

具体诊察方法是
病人取仰卧位,双手垂直平放床上,暴露腹部,放松身体,医者立于病人右侧,面对病人。

医者以右手中指按压脐部,分别走脐中、上、下、左、右各部位以候血脉跳动情况。

上部主心胸、肺、头面等上方的疾病,下部主花肠(子宫)、咪麻(睾丸)等下方病症;左侧为血路,右侧为黄水通道。

然后左手中指先候下腹中点(子宫点),接着中指、无名指定两侧膀胱线(膀胱及附件),再依次走上方两条火线、心窝(心点)、两侧肾点及肝部、锁骨上窝、肺点等部位。

具体定位法是以脐为中点,作8条均匀相等的辐射线如'米'字样,每条线距脐三寸(即指患者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后第二指节总宽度)处为按诊点。

脐上为正管,脐下为子宫,脐旁两侧为肾点,斜向上方的两点为火线,斜向下方的两点为膀胱点。

正常腹脉:不浮,不沉,节律一致,和缓有力,往来流利。

病理脉象:脉紧,过于强大,提示该脏腑'过实',有邪气滞留。

脉象过于弱小,无力,为该脏腑虚弱,气血不足。

脉不跳动,为黄水怪。

脐部脉浮乱,为月经失常。

脐上子宫点脉不通,为无生育。

两侧膀胱线均停止跳动,有受孕可能,等等。

农氏腹诊,尤为适用于妇科的经、带、胎、产等方面的病证诊断。

试论壮医腹诊与中医腹诊的异同

试论壮医腹诊与中医腹诊的异同

试论壮医腹诊与中医腹诊的异同何晓微;杨瑜善;马兴宇;张青槐【摘要】文章简述了不同流派腹诊的发展史,并从腹诊部位、内容及手法等方面比较探求了壮医腹诊与中医腹诊的异同,揭示其隐含在各自理论体系与临床实践中的交叉与兼容,以利于壮医与中医诊疗手段在更深层次的交流,以期两者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基础上,促进两者在诊疗疾病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期刊名称】《大众科技》【年(卷),期】2018(020)007【总页数】3页(P94-96)【关键词】壮医;中医;腹诊【作者】何晓微;杨瑜善;马兴宇;张青槐【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200;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200;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200;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1壮医腹诊是壮医按诊的内容之一,按诊是壮医望、询、闻、按、探五大诊法之一,是在按胃脘诊察方法下,了解局部的凉热、软硬、胀满、肿块、压痛等情况,以此来推测有关内脏的病变及其性质的一种诊法。

诊察方法颇具民族特色和特点,主要特征有:对男女疾病的诊察均可适用,尤其适用于妇科经、带、胎、产等方面疾病的诊察;不需要用力按压腹部,只轻轻触诊即可,对胎儿无损伤,不用听诊也可粗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诊断方法简便、不受时间、地点、仪器的限制,价格低廉[1]。

壮医腹诊法颇多,尤以马山县老壮医农秀香的腹诊最具特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是通过检查脐部和腹部的血脉跳动情况来诊断疾病。

现通过查阅古今中外的相关书籍,了解壮医腹诊与中医腹诊的发展和传承,对比总结两者的异同点,从而对壮医腹诊有系统化认识,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的了解壮医腹诊。

二者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应用又有很大的差别,本文试就壮医腹诊与中医腹诊的异同进行一些探索。

1 中医、日本汉方医、壮医等不同流派腹诊发展史我国医药发展史中,腹诊源远流长,其中中医最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腹诊的内容,《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有“帝曰:诊得经脉而疾,此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腹诊-腹诊体位篇
随着西医学的迅猛发展,中医学曾一度受到限制,但近年来随着人类健康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慢性病逐渐受到了现代社会的关注,并且发病年龄有下降趋势。

中医学在控制慢性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在西医束手无策时候展现出的良好疗效,让中医成为广大慢性病患者的首选。

中医学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也是中医大夫收集患者疾病相关信息的主要方法。

在中医基础理论框架下建立起来的腹诊同样采用中医四诊方法,形成了腹诊特有的望、闻、问、切等四诊。

一、腹诊前准备
腹诊环境应保持室内温暖,避免患者着凉,并保证充足的自然光线。

腹诊应在餐后2-4小时之间进行,因饱满的腹部和空腹的肠鸣均能干扰诊察,导致误诊。

腹诊前应向患者询问就医路途的远近、饮食情况、二便有无。

如果是远道而来,令其休息,调匀气息。

如果患者刚刚排便,多有腹部柔软,如未及时排便的患者腹部略有饱满。

因此医者应熟知各种影响腹部状态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腹诊前嘱患者自然呼吸、保持安静,不要说笑,也不要在医生触诊时腹肌鼓劲。

遇见妇女或儿童精神紧张,应尽量使其放松,勿令腹壁有紧张抵抗。

同时医者需宁心静气,排除杂念,达到与患者的神气相合。

二、体位
腹诊时医者位于患者的右侧,患者体位与西医腹部触诊的体位不同,常用的体位为患者着宽松衣服,仰卧位双腿自然伸直微开,双上肢自然伸平语两侧,呼吸均匀而放松心情。

这种体位与西医腹部触诊体位略有不同,西医腹部触诊需要双腿屈曲,使腹壁肌肉放松,但据《诊病奇侅》记载患者“若腹皮强张,动气不见者,使两足少屈,则可诊得,焉是意齐之教也”,提出双腿微屈的体位,并且基本仰卧体位时双手应置于胸前成拱手状。

虽然《诊病奇侅》的腹诊体位,为了避免患者腹壁紧张,可令患者微屈双腿,缓解腹壁紧张,以利诊察,但事实上当我们双腿委屈时下腹壁还是会紧张,不能完全放松。

笔者认为的最佳体位为患者仰卧,枕头高低适中,腘窝后方放置月20cm左右高的垫子,以利腹壁肌肉完全放松,同时可以使腹部皮肤的皱褶略微显出,双手置于胸前。

腹壁的皱褶在腹诊望诊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该体位即满足了腹壁放松,也达到了显露腹部皱褶的要求,同时使腰部充分放松更有利于腹部肌肉的放松,值得腹诊临床采用。

笔者采用的腹诊体位
参考文献
1. 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s: a vital investment.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chp/knowledge/publications/en/)
2. 《中国腹诊》王琦主编,学苑出版社。

3. 《诊病奇侅》丹波元坚著(188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