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钢结构混泥土课程设计

钢结构混泥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结合的原理,掌握其基本设计方法。
2. 学生能够描述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各自的优势,并说明结合使用的意义。
3. 学生能够列举出至少三种常见的结合方式,并解释它们在建筑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中钢结构混凝土结合的问题。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设计出一个简单的钢结构混凝土结合方案,并进行合理性分析。
3. 学生能够运用专业软件或手工绘图方式,准确表达出钢结构混凝土结合的细节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建筑结构工程的兴趣,增强对工程质量的重视。
2. 学生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工程结构设计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建筑结构有初步了解,对实践活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结合原理- 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各自特点- 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结合的优势- 结合原理及力学性能分析2. 常见结合方式及其应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骨混凝土结构- 钢筋焊钉连接的钢结构3. 钢结构混凝土结合设计方法- 设计规范与标准- 结构计算方法- 连接节点设计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简单钢结构混凝土结合方案设计- 设计合理性分析- 实际工程案例解析5. 设计软件及应用- 专业设计软件介绍- 软件操作与实际应用- 设计成果表达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结合原理及力学性能分析第二周:常见结合方式及其应用第三周:设计方法与规范学习第四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第五周:设计软件及应用教材章节关联:《建筑结构与材料》第四章 钢结构《建筑结构与材料》第五章 混凝土结构《建筑结构设计》第三章 结构设计方法《建筑结构设计案例解析》相关案例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学大纲,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钢结构混凝土结合的知识与技能。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姓名:班级:学号:所属学校:指导老师:时间:目录一、设计任务书2二、板的设计4三、次梁设计6四、主梁设计9五、结论16六、参考文献161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某三层工业仓库,层高由自己确定,标准层建筑平面如图所示,墙厚240mm,混凝土柱400×400mm。
房屋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该工程位于6度区,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之。
一、设计资料1.板底做15mm 厚石灰砂浆粉刷,板面为水磨石子楼面。
2.柱网尺寸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表1.1题号L1(mm)L2(mm)活载(kN/m2)56 7200 6900 8.0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梁内受力主筋采用HRB335钢(f y=300 N/m2),其余均采用HPB300钢(f y=270 N/m2).钢筋混凝土:25kN/m3 石灰砂浆:17kN/m3 水磨石子楼面:0.65kN/m24.该厂房无特殊要求,设计时为一类环境,楼梯位于楼盖外部的相邻部分。
二、设计成果设计成果为计算书和结构施工图两部分。
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内容:2.1 计算书(计算内容)1.混凝土楼面板(梁)设计:包括板的布置、混凝土强度等级、板厚、板面标高、内力计算等。
可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板的内力。
计算板的正截面承载力。
2.次梁设计(按塑性理论)3.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4.格式及内容要求封面及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工程概况以及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主体工程的详细结构计算书;对所完成设计的小结;参考文献。
计算正确,书写工整,字体端正,简图及表格应按先后顺序统一编号。
计算书由封面、目录、正文及参考文献组成,正文应编页码。
一律用A4 纸书写或打印,并装订整齐。
2.2 施工图(图纸内容)1.结构施工图:结构设计说明;2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板的配筋图,比例1:100; 次梁、主梁配筋图(或剖面图),比例1:20 或1:40; 2. 图纸要求1)图纸上应有必要的结构设计说明,其内容一般为:钢筋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完美版)

1、设计任务书 -------------------------------------------- 22、设计计算书 -------------------------------------------- 43、平面结构布置 ----------------------------------------- 44、板的设计 ---------------------------------------------- 45、次梁的设计 -------------------------------------------- 86、主梁的设计 ------------------------------------------- 12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 20附图1、板的配筋图---------------------------------------- 21附图2、次梁的配筋图-------------------------------------- 22附图3、主梁配筋图---------------------------------------- 2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设计资料31、题号题号见表1,表中有56道题目,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题目。
设计题号表1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400mn X 400mm 层高4.5m。
楼盖面层做法:20mn厚水泥砂浆找平后做10mn厚水磨石面层。
板底采用20mn厚混合砂浆天棚抹3荷载(1)楼面活荷载,见表1;(2)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0.65kN/m2;灰。
(3)钢筋混凝土容重: 3*'=24 〜25kN/m ;(4)混合砂浆容重:F=17kN/m3;(5)水泥砂浆容重:= 20kN /m3。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2. 使学生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设计原理及构造要求;3. 引导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设计软件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3. 培养学生查阅相关规范、标准图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树立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述- 结构类型及特点-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2.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受力分析及内力计算- 承载力计算与验算- 构造要求及抗震设计3. 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 混凝土梁、板的设计- 柱、墙的设计- 基础设计4.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施工准备及工艺流程- 钢筋制作与安装- 模板工程与混凝土浇筑-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5.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简支梁设计实例- 框架结构设计实例-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例6.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软件应用- 软件操作方法与技巧- 工程案例分析与操作实践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涵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及软件应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doc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doc【 1】一:引言本文档是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完整版。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性好等优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是学习该结构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的学习,将培养出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深入了解和设计能力。
二:设计要求1. 结构功能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包括承载力、刚度、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2. 构造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要采用适当的构造形式,确保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三:设计步骤及细化1. 结构荷载的计算和分析根据建筑物用途、规模和设计要求,计算和分析各种荷载情况,包括常规荷载、零陷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2. 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根据结构的地理条件、建筑使用要求和构造要求,确定设计参数,包括截面形状、钢筋配筋等。
3. 结构荷载传递路径设计设计结构的荷载传递路径,确保荷载从上部传递到基础,包括楼板、墙体和柱子的设计。
4. 结构构造形式的确定根据结构的要求和具体情况,确定结构的构造形式,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5. 结构分析和验算对设计参数和结构构造进行分析和验算,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如下:1.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2. 结构设计图纸3. 相关参考文献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指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是我国建筑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主要涉及建筑工程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相关责任及法律责任等内容。
2. 结构设计规范:指我国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注释:《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是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规范,包括了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计算方法和验算要求等。
【 2】一:绪论本文档是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完整版。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等特点。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电子版

101.1<V
101.1<V
101.1<V
1.2(110760-101100)/ 1.25 × 210 × 460=0.096mm
双肢Φ8@200 (0.505)
1.2(147680-101100) /1.25 × 210 × 460=0.462mm
双肢Φ8@200 (0.505)
1.2(135280-101100)N/ 1.25 × 210 × 460=0.340MM
⑴荷载计算
楼面面层
20KN/m3×0.02m=0.4 KN/m2
板自重
0.08m×25 KN/m3=2.0 KN/m2
板底抹灰
17KN/m3×0.015m=0.26 KN/m2
恒荷载2.66 KN/m2源自活荷载8 KN/m2
总荷载设计值 q=(1.2×2.66 + 1.3×8) ×1.0=13.59 KN/m2
计算时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弯矩和剪力系数,计算简图如图
11.22b 所示。
⑶内力计算
M=k1Gl+k2Ql
V=k3G+k4Q
式中 K1,K2,K3,K4 为内力计算系数,由附表 E.1 查取
边跨:Gl0=88.13KN×7.048m=621.14KN·m Ql0=179.71KN×7.048m=1266.60KN·m
图 11.21c
图 11.21d
2.次梁的设计
主梁截面高度 h=(1/14~1/8)×7200=(900~415)mm,取 h=750mm,
主梁宽度取 250mm。次梁的几何尺寸及支撑情况见图 11.21c。
⑴荷载计算
板传来的恒载
2.66KN/m3×2.4m=6.38KN/m
现浇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现浇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概念、材料特性和施工工艺。
2. 学生能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3. 学生能了解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安全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设计、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能运用专业软件或手工计算方法,完成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设计计算。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行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3. 增强学生对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为基础,实践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等方面的专业素养。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包括钢筋混凝土的定义、分类、优缺点等。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概述2. 现浇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介绍混凝土、钢筋的材料特性及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材料性能3.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讲解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荷载组合、设计方法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结构设计原理4.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分析现浇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施工工艺5.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与环保:探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绿色施工和环保要求。
- 教材章节:第五章 施工安全与环保6.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实例: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设计计算方法。
2024版年《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x

首先进行荷载统计和内力分析, 确定梁板截面尺寸和配筋。然 后进行结构整体分析和优化, 确保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最 后进行施工图设计和细节处理。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掌握 梁板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 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二:某商住楼框架结构设计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设计背景
本案例以某商住楼为设 计对象,探讨框架结构 的设计方法。商住楼通 常采用框架结构,以满 足建筑功能和空间灵活 性需求。
2024年《钢筋混 凝土结构课程设 计》完整版x
目录
• 课程设计概述 •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 • 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设计 • 课程设计案例分析与讨论 • 课程设计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设计概述
目的与意义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钢筋混凝土 结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的能力,解决工程实际 问题的能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包括抗压、抗拉、抗折、弹性模量等 性能指标,以及混凝土在多轴应力状 态下的性能表现。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分析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滑 移等性能,以及影响粘结性能的因素。
钢筋的力学性能
主要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 率、冷弯性能等指标,以及钢筋在反 复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性能。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构件
合。
荷载传递路径
03
荷载通过楼板传递给梁,再通过梁传递给柱,最后传递给基础。
框架结构截面设计与配筋
截面设计
根据内力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截面尺寸和形状,满足承载力和 变形要求。
配筋设计
根据截面设计结果,进行配筋计算,确定钢筋的直径、间距和数 量,满足抗震、抗裂和耐久性要求。
混凝土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钢筋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题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框架结构)二、设计地址:长春市三、设计任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四、设计内容:一、计算简图的确信:确信计算模型及相应的计算参数。
二、荷载计算:竖向荷载考虑竖向恒荷载、竖向活荷载,不考虑竖向活荷载不利布置。
3、框架结构内力分析及内力组合:选取一榀有代表性的框架在应考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别离对框架梁、柱进行内力组合。
4、一榀框架梁、柱,截面设计并知足相应的抗震方法。
五、计算书上画出相应结构施工图。
五、设计条件:一、该建筑为多层办公楼,,地形平坦,Ⅱ类场地;二、建筑平、剖面图的尺寸如图一、2所示。
3、学生承担的具体设计组号见表一4、荷载:(1)永久荷载——2,板底、梁底、梁側采纳20厚混合砂浆抺灰,自重为17kN/m3,钢筋混凝土自重为25kN/m3。
屋盖自重:按2取用(未计入荷载分项系数)。
(2)可变荷载——活、风、雪荷载查标准。
五、材料:混凝土强度品级为不低于C30,梁、柱的主筋采纳HRB400级,其余钢筋均采纳HPB235级。
六、内、外墙别离采纳200mm、300mm厚陶砾混凝土,室内外高差为450mm,土壤冻结深度为,屋面檐口处混凝土女儿墙高600mm平均厚为80mm。
图1图2六、设计功效: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份:要求有封皮、、目录、详细的计算内容;并在计算书里绘出相应的结构施工图。
计算书(第七组)一、工程概况与设计条件(一)工程概况与结构选型1.该工程为长春市某办公楼,地面以上为3层办公楼,首层层高m,标准层层高为3.6m,室内外地面高差为0.45m,建筑物总高度为3.9+3.6*2+0.45=m,建筑物沿X方向的宽度为33m,沿Y方向的宽度为14.1m。
2.依照建筑的利用功能,衡宇的高度和层数,地质条件,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等因素综合考虑,抗侧力结构拟采纳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二)设计依据本工程依据以下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结构设计:一、《建筑结构靠得住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二、《建筑结构荷载标准》(2006版)GB50009----2001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204、《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20五、《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2002六、《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进程》JGJ3---2002(三)设计的大体条件1.建筑结构的设计利用年限、平安品级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本工程为一般多层民用办公楼,属于一样的建筑物。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厂房单向板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厂房单向板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壹号厂房单向板设计1 基本情况壹号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承重,外墙为370mm 砖砌承重。
采用单向板肋梁楼盖。
楼面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mm 厚石灰砂浆抹灰。
荷载:永久荷载,包过梁、柱、板及构造层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253kN/m ,水泥砂浆容重203kN/m ,石灰砂浆容重173kN/m ,分项系数 1.2G γ=。
可变荷载,楼面均分布荷载为7.53kN/m ,分项系数 1.3K γ=。
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c f =14.32N/mm ,t f =1.432N/mm )钢筋 主梁、次梁采用HRB335级(y f =3002kN/m )钢筋,其它均用HPB300级(f =2703kN/m )钢筋主梁沿房屋的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是5.7m,次梁的跨根据构造要求,板厚取 19008047.54040l h mm 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 = ~ =266~400mm 取h=4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 ~ = ~ =380~570mm取截面高度h=5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50mm 。
18l 12l 18480012480010l 15l 1557001057002 单向板结构设计2.1 板的设计2.1.1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确定: 根据构造要求,板厚取 19008047.54040l h mm 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 = ~ = 266~400mm 取h=4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 ~ = ~ =380~570mm取截面高度h=5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50mm 。
2.1.2板的计算简图:2.1.3荷载计算: 取1m 宽板带计算: 20mm 水泥砂浆面层 320.0220/0.4/m kN m kN m ⨯=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320.0825/ 2.0/m kN m kN m ⨯= 15mm 厚石灰砂浆抹灰 320.01517/0.255/m kN m kN m ⨯=22.655/k g kN m =活荷载标准值:=k p 7.5m kN /设计值总值: k k p g 3.12.1+ =12.936m kN /18l 12l 18480012480010l 15l 155700105700212.936/g q kN m +=2.1.4内力计算:次梁的截面200400mm mm ⨯,板在墙上的支撑长度为120mm,则板的计算跨度为:边跨00.20.081.90.12 1.72222n h ll m =+=--+=0.20.121.90.12 1.74222n a l m +=--+=∴0 1.72l m= 中间跨0 1.90.2 1.7l m=-=跨度差000(1.72 1.7)/1.7 1.210-=<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截面承载力计算01000,80,802060b mm h mm h mm===-=C30混凝土,cf =14.32N/mm 。
钢混凝土组合梁课程设计

钢混凝土组合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和工程应用。
2. 掌握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材料性能、受力特性及设计原则。
3. 了解钢混凝土组合梁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和变形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设计和施工图纸绘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中钢混凝土组合梁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关注工程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钢混凝土组合梁基本理论、设计与施工方法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能够阐述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应用。
2. 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和变形。
3. 能够独立完成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设计和施工图纸绘制。
4. 能够针对实际工程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5.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钢混凝土组合梁基本概念与结构特点- 混凝土与钢材的材料性能-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定义及分类-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结构优势及应用领域2. 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特性与设计原则- 受力分析基本理论-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特性- 设计原则与规范要求3. 钢混凝土组合梁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与工艺流程- 钢筋混凝土梁与钢梁的组合连接技术-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与验收标准4. 钢混凝土组合梁设计方法与软件应用- 设计流程与步骤- 相关设计软件介绍与操作- 设计实例分析与讨论5. 钢混凝土组合梁工程案例分析- 实际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 学生分组讨论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完整版)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完美版)

目 录1、设计任务书--------------------------------------------------------22、设计计算书--------------------------------------------------------43、平面结构布置-----------------------------------------------------44、板的设计-----------------------------------------------------------45、次梁的设计--------------------------------------------------------86、主梁的设计-------------------------------------------------------12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20 附图1、板的配筋图------------------------------------------------21 附图2、次梁的配筋图---------------------------------------------22 附图3、主梁配筋图------------------------------------------------2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一、 设计题目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 设计资料 1、题号题号见表1,表中有56道题目,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题目。
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层高4.5m 。
楼盖面层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后做10mm 厚水磨石面层。
板底采用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05
实例分析:某工程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 盖设计
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
01
工程地点
某城市商业区
02
建筑类型
多层办公楼
03
04
设计要求
安全、经济、适用,满足建筑 功能需求
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整 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荷载计算与组合结果展示
恒荷载计算
根据楼板厚度、梁截面 尺寸及材料重度等计算
得
活荷载计算
THANKS
感谢观看
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重点回顾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包括混凝土的抗压、抗拉、抗折强度以及钢筋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 等。
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涵盖荷载分析、内力计算、截面设计、构造要求等方面。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形式与特点
阐述该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传力路径以及适用范围。
设计方法与步骤
荷载传递路径
荷载传递路径
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中,荷载的传递路径清晰明确。首先,楼面上的荷载 通过单向板传递给肋梁;接着,肋梁将荷载传递给与之相连的柱子或墙体;最 后,柱子或墙体将荷载传递给基础。
荷载分配
在荷载传递过程中,单向板和肋梁按照各自的刚度比例分配荷载。刚度较大的 构件承担较多的荷载,而刚度较小的构件则承担较少的荷载。这种荷载分配方 式保证了整个结构体系的协同工作和稳定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 理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 板肋梁楼盖设计
2024-01-25
contents
目录
• 课程设计背景与目的 •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基本概念 • 设计步骤与方法 • 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 实例分析:某工程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
电大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电大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分类及特性;2. 让学生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3. 使学生了解电大钢筋混凝土课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计算和分析的能力;3.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行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责任感;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创新;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工程质量,尊重生命安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钢筋混凝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计算,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职业态度,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钢筋混凝土基本概念:包括混凝土、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及应用领域。
教材章节:第一章 概述2.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讲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方法和安全系数。
教材章节: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3. 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详细讲解梁、板、柱、墙等构件的设计方法,包括配筋计算、截面尺寸确定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4.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
教材章节: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5. 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与分析: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结构计算与分析,包括结构内力、变形、稳定性等方面的计算。
教材章节: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与分析6. 实践案例:分析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六章 实践案例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按照教材章节顺序,每个章节安排适当的教学课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大工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大工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钢筋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性能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设计原理及施工要点。
3. 学生了解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分析、计算方法及相关规范。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进行简单构件设计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及绘图。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提高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建筑结构工程的兴趣,增强对工程质量的重视。
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实践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为大三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1. 钢筋混凝土基本概念:介绍钢筋混凝土的定义、分类、优缺点及工程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钢筋混凝土基本概念2. 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讲解钢筋、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包括强度、刚度、耐久性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材料3.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阐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设计原则及构造要求。
教材章节: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4. 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介绍梁、板、柱等常见构件的设计方法及计算步骤。
教材章节: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5.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讲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
教材章节: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6. 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软件应用:介绍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如CAD、SAP2000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泥土梁课程设计

钢筋混泥土梁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梁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特点和受力分析。
2.应用相关设计原理,进行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计算。
3.分析钢筋混凝土梁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围绕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和施工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钢筋混凝土梁的基本概念:介绍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组成、受力特点等。
2.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原理:讲解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计算方法、钢筋和混凝土的配合比等。
3.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技术:介绍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钢筋混凝土梁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梁设计案例,让学生学以致用。
3.实验法:学生进行钢筋混凝土梁的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钢筋混凝土梁设计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钢筋混凝土梁设计规范、施工手册等参考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钢筋混凝土梁设计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4.实验设备:准备钢筋混凝土梁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确保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钢筋混凝土梁相关设计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定期进行钢筋混凝土梁知识考试,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进度。
2.教学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保证教学内容的充分讲解和实践。
3.教学地点:选择适合进行钢筋混凝土梁教学的教室和实验室。
《钢筋混凝土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555
满分 30 分
30%
554
性与合理性
用性强
4
图纸绘制质量 图纸绘制质量好
满分 30 分
30%
2.考核办法 实习成绩由设计指导教师与答辩组成员共同考核,以设计指导教师考核为主。考核内容: 按照学生所提交的计算书、施工图及答辩情况,由指导教师进行评分。 3.成绩评定方法 优秀评定标准:计算书工整,条理性好,计算结果准确无误;施工图符合制图标准要求, 正确反映设计结果,布图合理,图面整洁;答辩正确,出勤率好。 良好评定标准:计算书工整,条理性好,计算结果大部分准确无误;施工图符合制图标 准要求,布图较合理,图面较整洁;答辩基本正确,出勤率好。 中等评定标准:计算书较工整,计算结果基本正确;施工图基本符合制图标准要求,布 图较合理,图面较整洁;答辩基本正确,出勤率较好。 及格评定标准:计算书内容基本完整,计算结果无原则性错误;施工图基本符合制图标 准要求,图面还算整洁;在老师的提示下答辩基本正确,出勤率一般。 不及格评定标准:下列情况之一均属不及格:没有完成设计任务;计算书错误较多;图 纸不符合制图标准要求;不能正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出勤率差,有抄袭现象。
552
3.素质目标 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组织纪律观念; ⑵培养学审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做好上岗的零过渡准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养成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意识,具备处理工作中突发问题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 三、主要岗位及任务 1.主要岗位 设计院、施工现场等建筑工程相关岗位。 2.主要任务
实习项目 名称
实习内容
基本要求
实习模 实习 式 场所
2024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最新版(2024)

配合比优化
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前提 下,可以通过优化配合比来降低 混凝土的成本和提高施工效率。
2024/1/27
9
材料性能对结构影响分析
2024/1/27
钢筋性能对结构影响
钢筋的强度、刚度等性能直接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 性能,因此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钢筋种类和规格 。
确定计算截面
选定需要计算受压或受拉承载力的构件截面 。
确定材料强度
确定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等级。
2024/1/27
计算截面内力
计算选定截面的轴力、弯矩等内力。
受压、受拉承载力计算
根据截面内力和材料强度,采用规范公式分 别计算受压和受拉构件的承载力。
14
04
钢筋混凝土楼盖与屋盖设计
2024/1/27
15
30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下 ,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成为 建筑业的重要趋势。未来可以 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环保设 计方法、绿色建筑材料及循环 利用技术等。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7
31
混凝土性能对结构影响
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 命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 强度等级和配合比。
材料性能综合分析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综合考虑钢筋和混凝土的性能以及它 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10
03
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
2024/1/27
结构体系分析与设计
介绍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常见结构体系的设计方 法和抗震性能。
28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第02号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所属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日期前言本设计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学习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对课程作业的综合补充,对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课程设计目的是为了加强我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主要过程。
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设计及构造处理,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培养正确熟练运用结构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
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结构设计,施工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
我的设计任务是根据已有的资料对某建筑物的楼盖进行设计。
本设计由板的设计、次梁的设计及主梁的设计几部分组成,并按照设计指导的要求进行初步设计。
由于初次设计,经验不足,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目录一、工程概况 (4)1.1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4)1.2确定主次梁的跨度,根数及不得跨度 (4)1.3绘制楼盖结构布置图 (4)1.4确定主次梁的截面尺寸和板的厚 (4)二、板的设计 (5)2.1判别是单向板还是双向板 (5)2.2荷载 (5)2.3板的计算简图及计算跨度的确定 (5)2.4板的弯矩设计值 (6)2.5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三、次梁设计 (7)3.1荷载设计值计算 (7)3.2次梁的结构简图 (7)3.3次梁的计算跨度的确定 (8)3.4次梁的计算简图 (8)3.5次梁的内力计算 (8)3.6承载力计算 (9)四、主梁设计 (10)4.1主梁荷载设计值 (10)4.2主梁的结构简图 (10)4.3主梁计算跨度的确定 (10)4.4主梁的计算简图 (11)4.5内力计算及包罗图 (11)4.6主梁配筋计算及承载力计算 (13)五、配筋图 (15)5.1板的配筋图如图 (15)5.2次梁配筋图如图 (16)5.3主梁的配筋图如图 (16)致谢 (18)参考文献 (18)一、工程概况某水电站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承重,外墙为mm370砖砌承重,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mm5.4。
设计时,400⨯,柱高mmmm400只考虑竖向荷载作用,采用单向板肋行梁楼盖,要求完成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楼盖的结构设计。
1.1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有资料查的尺寸为m33⨯18=⨯mBL9.1.2确定主次梁的跨度,根数及不得跨度。
1)确定主梁的跨度查有关资料,可知主梁的跨度为5-8m,则初选6m,则3.318=÷跨;反39.之,选用3跨,每跨长m18=÷。
在规定范围内,既主梁的跨度为6.3m,9.3.63既柱的间距为6.3m 。
2)确定次梁的跨度查有关资料,可知次梁的跨度为4-6m,则初选5m,则6.6÷跨;反之,33=5选用6跨,每跨长m33=÷。
在规定范围内,既次梁的跨度为5.5m,既主梁65.5的间距为5.5m 。
3)确定板的跨度查有关资料,可知板的跨度为1.7-2.5m,则初选2m,则15.33.6=÷跨;2反之,选用3块,每跨长 2.1m÷。
在规定范围内,既板的跨度为2.1m,36.3=既次梁的间距为2.1m 。
1.3绘制楼盖结构布置图,如图1所示。
楼盖结构布置图图11.4确定主次梁的截面尺寸和板的厚度。
1)主梁的截面尺寸查有关资料,主梁梁高与跨长的比值为1/15-1/10,既主梁梁高h在420mm-630mm,则主梁梁高h 选用500mm,又查有关资料知梁截面宽度为高度的1/2-1/3,既主梁的宽度b 在250mm-166mm,则主梁的宽度b 选用200mm 。
既mm mm h 500200b ⨯=⨯。
2)次梁的截面尺寸查有关资料,次梁梁高与跨长的比值为1/18-1/12,既次梁梁高h 在305mm-458mm,则次梁梁高h 选用400mm,又查有关资料知梁截面宽度为高度的1/2-1/3,既次梁的宽度b 在200mm-133mm,则次梁的宽度b 选用160mm 。
既mm mm h 400160b ⨯=⨯。
3)板的厚度查有关资料,板的厚度在60-120mm 之间,则板的厚度选用100mm 。
二、板的设计2.1判别是单向板还是双向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板的长跨L 1为 5.5m,短跨L 2为 2.1m ,则m L L 62.21.2/5.52/1==,2<2.62<3,则为双向板,但按单向板计算。
2.2荷载 荷载 标准值mm 100厚混凝土板m kN m kN m k 0.2m 1251.03g=⨯⨯=板混凝土mm 25厚水泥砂浆面层m kN m m KN k /5.01/20m 025.03g=⨯⨯=板水沙20mm 厚混合砂浆抹底m kN m m KN k /34.01/17m 02.03g=⨯⨯=板混沙m kN m kN m kN KN g k /34.3/34.0/5.0m /5.2=++=板由资料查的:m /k 5.6N q k =板永久荷载设计值:m kN m kN /51.3/34.305.1g =⨯=板可变荷载设计值:m kN m kN /8.7/5.62.1q =⨯=板合计 m kN q g 999.8211.6788.2=+=+2.3板的计算简图及计算跨度的确定 1)板的结构简图如图2所示:板的结构简图图2注:a=120mm 为板在墙上的支撑长度;b=160mm 为次梁的宽度 2)计算跨度的确定 边跨的计算跨长:mm l l n 195021008012021002h 01=+--=+=mm l l n 196021208012021002a 01=+--=+=m m 195001=l 取中间跨计算跨长:mm l l n 1940160210002=-==mm l 194002=取边跨与中间跨相差:%10%52.0%100194019401950<=⨯-.故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3)板的计算简图如图3所示板的计算简图图3 2.4板的弯矩设计值按塑性分析法计算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等跨连续板的弯矩:l q g M mp 20)(+=α 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2.5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选用C25混凝土,钢筋选用HPB235,mm b 1000=2mm /9.11N f c=mm h 100=,mm h 75251000=-= ,K=1.20 2/210f mm N y =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3.1荷载设计值计算由板传来永久荷载设计值:m kN m kN g /371.71.2m /51.32=⨯=板传次梁自重设计值: m kN m m m m N /26.12)1.04.0(16.0/k 2505.13g =⨯-⨯⨯⨯=次自梁侧粉刷设计值: m kN m m m /161.0)1.04.0(015.0kN/m 1705.13g=-⨯⨯⨯=次侧永久荷载设计值:m kN m kN m kN /792.8/161.0/26.1kN/m 371.7g =++=次可变荷载设计值:m kN m /38.161.2kN/m 8.72q =⨯=次荷载总设计值:m kN m kN m N /172.25/38.16/k 792.8q g =+=+次次3.2次梁的结构简图如图4所示次梁的结构简图 图43.3次梁的计算跨度的确定边跨: 01l =1.025n l =1.025⨯(5500-100-120)mm =5412mm 01l =n l +a/2=5500-100-120+240/2=5400mm取01l =5400mm中跨: 02l =n l =5500-200=5300m 取02l =5300mm跨度差: (5400-5300)/5300=1.89%<10%,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3.4次梁的计算简图如图5所示:次梁的计算简图 图53.5次梁的内力计算1.按塑性分析法计算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等跨连续梁的弯矩:2mb 0M=()g q l α+ 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mb V=()n g q l α+ 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3.6承载力计算次梁跨内截面按T 形截面计算,翼缘的计算宽度为:边跨:'f b =013l =13⨯5400mm =1800mm <n b s +=160mm +1940mm =2100mm中间跨: 'f b =13⨯5300mm =1767mm梁高 : h =400mm ,0h =400mm -35mm =365mm 翼缘厚 : 'f h =100mm判别T 形截面类型:对边跨: m N m kN M •=•⨯=k 075.80729.662.1kkM m N h h h b f f f f c >•=-⨯⨯⨯=-k 73.6742/100365(10018009.11)('0'') 对中间跨:m kN m kN M •=•⨯=032.53193.442.1kkM m N h h h b f f f f c >•=-⨯⨯⨯=-k 360.6622/100365(10017679.11)('0'') 综上,各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1.连续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如表5所示。
b=160mm, 0h =365mm, 箍筋HPB235,2mm /9.11N f c= ,K=1.202/27.1mm N f t = 2v /210f mm N y =。
斜截面用无弯起钢筋抗剪方案,其配筋计算见表6.4.1主梁荷载设计值由次梁传来的永久荷载:KN m m KN G 356.485.5/792.8=⨯=次传 主梁自重设计值:KN m m m m m KN G 41.41.2)1.05.0(2.0/2505.13=⨯-⨯⨯⨯=主自梁侧抹灰设计值:KN m m m m m KN G 450.021.2)1.05.0(015.0/1705.13=⨯⨯-⨯⨯⨯=主侧 永久荷载设计值:KN KN KN KN G 216.53450.041.4356.48=++=主 可变荷载设计值: KN m KN Q 09.905.5m /38.16=⨯=主 4.2主梁的结构简图,如图6所示。
图6 4.3主梁计算跨度的确定边跨: b=200mm n l =6300-120-200=5980mm c l =6300mmmm mm l c 315630005.005.0=⨯=>b, 则 mm l l n 627905.101==中跨: b=200mm n l =6300-400=5900mm c l =6300mmmm mm l c 315630005.005.0=⨯=>b, 则mm l l n 619505.102== 跨度差: %10%36.16195/61956279<=-)( 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故可利用查表计算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