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当前行政指导制度的理解及建议
试论完善我国行政指导制度

论证。而在实践中, 这个环节往往被忽略, 行政主体仅凭单方的意愿
就作出了指导行为, 由于缺乏论证 , 指导行 为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甚
至 还 与相 对 方 产 生 矛 盾 冲 突 。此 外 行 政 指 导 的 许 多 内容 还 不 能 完 全
权, 即可以作出指 导行为, 至于行政指导有无法律依据, 则没有严格 的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9O9 (09O .5—2 10.522 )1000
只 是 一种 引导 行 政 指 导 实现 多层 次 目标 的 预 设轨 道 , 若 舍 此 , 政 倘 行 指 导就 不 可 能 正 常运 行 , 公平 、 正 的 价 值 也得 不到 体 现 。因 为 行政 公
对 方义 不 容 辞 的听 从 行政 指 导 。相 对 方迫 于利 益 上 的 原因 , ” 不得 不 接
鉴于实施行政指导是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内在要求和民主
政 治 潮 流 的 客观 需要 , 政 指 导 的 理 论还 很不 成 熟 , 践 中在 许 多方 行 实
面还存在 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因此, 行政指导制度的研究就 显得尤为 重要。本文就将对行政指导在我国理论与实 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高 行政 机 关 应对 突 发 事 件 的 能力 , 高行 政 效 率 , 是 在实 践 中 , 政 提 但 行
主体为了实现一 定的行政 目标 , 往往会采取一些不合法的手段 , 特别 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行政权扩 张的倾 向及大量事实的客观存
公开, 不认真执行提供有关材料 、 公开说明 、 通知等程序规 定, 通常 以 口头形式作 出, 口头表示究竟是行政机关的正式 意思, 而 还是指导者 个人的意思 , 由谁承担行 政责任 , 都不明确, 也难 以举证 , 存在暗箱操
行政指导制度完善之我见

负何 责任及相 对人 的救济 问题 , 今 尚未有 制度 明确规 定, 至 这就
我 国 自改革开放 以来 , 国民经济 的迅猛发展 , 行政指 导制 度 使得行 政指 导的 实施缺乏 必要 的监 督和救济 保障 。所 以当务之 制度也逐渐 深入的社 会经济 的方方面 面 。 正是有 了这一制度 , 市 急就 是需要探 寻有 效的方 式对相 关 的行政机 构及其 工作人 员进 场 经济主 体能够更 ) 自由和有效 地进 行社会 资源 的配置 。采 用 行监督 , J U 设定相应 科学合 理的法 律责任 , 强化行政机 关工作人 员
今 的行政指 导制 度依然存在着 许多不足 和 问题 , 相应 的规范性法 求 国家赔偿 的机制 。 规依然不健 全, 在实 际生活 中无法达 到相应 的法 律效果 , 又耗时 二、 未来 我国的 行政指导 制度之 完善
又耗力 , 费法律成本 , 浪 市场经 济主 体也无法获 取合法 的利 益 。
行 政指导乃是我 国社会 主义市场经 济的 内在规 定性使然 , 是现代 的工作 意识 。在现行 的情 况下我 们可 以考虑将 其将其纳 入到行
市场经 济 的共性 和个性发 展的一致 要求 。 但 是也应 该看 到现如 0
政 复议和司法 审查的范 围, 并且在 合法利益受 到损 害时还可 以寻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9 5 2 0 9 1-4 ・ l0 — 9 ( 0 )0 0 2 0 2 0 0
题 需要 妥善解 决。本 文针对 行政指 导制度存 在 的问题, 探讨 了如何 完善 我 国的行 政指 导制度 。 关键 词
中图分 类号: 9 21 D 2.
再加 伴随着现 代市场 经济 的高速 发展 ,人 民生 活水平 的不断提 是 以政府所拥 有 的行政权 限为依据 的, 之行政指导缺 乏透 明
行政指导建议书一

行政指导建议书一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编写了一份行政指导建议书,旨在提供关于行政管理方面的指导和建议。
以下是详细内容:一、背景介绍最近,我部门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需要进行行政管理的改进和优化。
为了更好地推动组织的发展和提高效率,我特别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并根据现有情况提出了以下建议。
二、问题分析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首先,我们的行政流程繁琐,效率较低。
其次,部分行政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能力亟待提升。
最后,缺乏科学的行政管理制度,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分配。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 简化行政流程:通过优化行政流程,减少繁琐的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措施包括:合理设置审批层级,建立在线审批系统,加强信息共享等。
2. 提升行政人员素质:加强对行政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态度。
此外,建立激励机制,激发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3. 建立科学的行政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行政管理规范和制度,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同时,加强对行政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四、预期效果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预计将取得以下效果:1. 提高工作效率:简化行政流程将大大减少工作时间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
2. 提升服务质量:行政人员素质的提升将使得服务质量得到提升,满足员工和客户的需求。
3. 资源的合理利用:科学的行政管理制度将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五、实施计划为了确保建议的顺利实施,我提出以下实施计划:1. 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明确每个建议的具体实施步骤、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 建立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行政管理监督小组,定期检查和评估实施情况,并及时解决问题。
3. 加强沟通和培训:通过内部培训和沟通会议,确保每位员工对建议的理解和配合。
六、风险和对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风险和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我提出以下对策:1. 风险:部分员工对改变抵触心理强,可能会阻碍建议的实施。
简述构建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简述构建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对策和建议构建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对策和建议引言:行政指导作为一种经济调控和管理手段,在我国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行政指导制度尚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提升行政效能,我们需要加强对行政指导制度的建设和改革。
本文将探讨构建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观点。
一、提升法律依据和规范性1.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制定完善的行政指导法律法规,明确行政指导的目的、原则和操作规范,为行政指导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2. 完善行政指导的程序性要求:明确行政指导的程序流程和环节,规范行政指导过程中的权责关系和程序要求,以确保行政指导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3. 加强对行政指导决策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行政指导决策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指导成效的评估和追踪,提高行政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1. 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构建跨部门的行政指导协调机制,促进行政指导政策的统一,避免因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分割和利益冲突导致行政指导效果不佳。
2. 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建立健全行政指导信息平台,实现行政指导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交流,提高行政指导的前瞻性、精准性和响应速度。
三、加强行政指导能力建设1. 加强行政指导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加强对行政指导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素质提升,提高其行政法规和经济管理知识水平,增强其行政指导的专业性和操作能力。
2. 完善行政指导工具和手段:探索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推动行政指导工具的创新和应用,提高行政指导的效率和便捷性,减少行政指导的成本和时间。
结语: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建设和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工作。
通过提升法律依据和规范性、加强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以及加强行政指导能力建设,能够进一步优化我国行政指导制度,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提升行政效能。
我们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和完善行政指导制度,以适应我国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行政指导的名词解释

行政指导的名词解释行政指导是指政府机关通过利用行政手段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特定问题进行引导和协调的一种管理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指导是政府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旨在调控市场经济运行,解决社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推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
一、行政指导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行政指导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政府行使管理职能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行政指导,政府可以对市场经济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推动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行政指导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义务性:行政指导具有强制性,其目的是解决市场经济中的问题,所以政府在行政指导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但是,行政指导并非强制性措施,而是通过协商和引导的方式进行。
2. 科学性:行政指导需要基于科学的判断和分析,对相关问题进行评估和预测。
政府需要掌握有效的经济数据和信息,在制定行政指导措施时要科学研判,合理引导。
3. 灵活性:行政指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和需求。
政府在行政指导中需对企业、市场等作出不同的引导与监督,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4. 公正性:行政指导需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能偏袒某个特定利益群体。
政府在行政指导中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二、行政指导的应用范围和对象行政指导在市场经济中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和层面,包括经济活动中的企业行为、市场竞争、社会管理等。
行政指导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企业行为: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指导调整企业的经营行为,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市场准入等。
这些指导旨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推动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2. 市场竞争: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指导对市场竞争进行引导和管理,减少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这包括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政策、规范价格行为等。
3. 社会管理: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指导对社会管理进行引导和监督,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
这包括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行政指导。
行政指导建议书一

行政指导建议书一恭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撰写了一份行政指导建议书,旨在提供关于行政管理方面的指导和建议。
以下是详细内容: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行政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我们有必要制定一套行政指导建议,以指导各级行政机关的工作。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行政指导,推动行政机关的规范化运作,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服务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 原则:依法行政、公正公平、服务为先、科学决策、创新发展。
三、具体建议1. 加强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行政管理人员培训机制,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 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提高工作效率。
- 推行信息化管理,提高行政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2. 提升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行政服务中心,提供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
- 加强与企业和群众的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
- 推行“一网通办”制度,简化行政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3. 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行政机关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执法力度。
- 加强对行政机关内部管理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 推行阳光行政,加强信息公开,提高行政透明度。
四、实施措施和预期效果1. 实施措施:-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政指导的权限和程序。
-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行政指导的知晓率和理解度。
- 加强对行政指导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法。
2. 预期效果:- 行政机关的工作将更加规范化,提高了行政效能。
- 行政服务水平将明显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 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更加严格,防止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五、总结行政指导建议书是一份重要的指导文件,通过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指导,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将按照建议书中的措施和原则,努力推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创新,为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与对策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对行政体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然而,行政体制涉及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存在着诸多的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行政体制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行政体制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
当前,我国行政体制需要超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间的地方利益与中央利益的矛盾,更要考虑到各种行业利益的博弈。
这使得变得困难重重。
因此,对于而言,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迈出的第一步是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创造更多的利益共同体。
其次,行政体制需要面对的是机构体系庞杂、职能交叉重叠的问题。
行政机构体系庞杂,职能交叉重叠导致了决策效率低下、行政权力滥用等问题的存在。
因此,中需要进行机构职能整合,优化行政管理结构,减少决策节点的重叠,并建立健全责任明晰、权责一致的行政体制。
第三,行政体制需要破解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过度集中的行政权力容易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影响行政效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行政监察,建立健全反腐败机制,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和责任制度,更好地实现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第四,行政体制还需要解决干部选拔任用与激励机制不合理的问题。
当前,行政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存在着程序不透明、权力过于集中等问题,导致人才流失和干部队伍素质不高。
因此,应该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增加选拔的民主化程度,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和保留高素质的干部。
第五,行政体制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党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问题。
党和政府机构的权责界定问题一直是中国行政体制的难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行政体制,明确权力的衔接和分工,构建党和政府机构的合理关系,实现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工负责的制度。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行政体制面临诸多难点和挑战。
为了推进行政体制,应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积极破解各种利益关系的困扰;进行机构职能整合,优化行政管理结构;加强行政监察,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和责任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明确党和政府机构的权责关系。
论完善我国行政指导制度

[ 摘
要]
从 对 行 政 指 导 产 生 的 背 景 及 意 义的 探 讨 , 以看 出行 政 指 导这 一新 型 行 政 理 念 的 出现 适 应 了 市场 经 济 、 法 治 可 依
国和 民 主政 治发 展 的 需要 。但 我 国 目前 在 行 政 指 导 实 践 方 面 存 在 着 许 多 弊 端 , 过 对 原 因加 以 分 析 、 立 一 套 法 制 化 、 范 通 建 规 化 的 行政 指 导制 度 , 加 快 我 国行 政 法 治 进 程 的 应 有 之 义 。 是 [ 键词] 关 行政指导 ; 制度
刊物上公 开发 表的行 政指 导专题 论 文迄今 只有 3 0篇 左 右 。
必要 的服务和保障并 相应 转变 行为 方式 。行 政 指导 是 由行 政机关主动作出并 经棚对 人同意 的一 种行为方 式 , 最终 目的
有关 的研究 、 教学 、 宣传工 作长期处于滞后 状态 , …难免导致
行 政机关工作人员和广 大公 民不 了解 、 理解和无法正确运 不 用行政指导 , 阻碍 了行政指导 的顺 利实施 。 ( ) 二 行政 指导的监督 责任和救济制度 尚不健全
3 行 政 指 导 符合 现代 法 治 社 会 的价 值 追 求 . 人 民群 众 是 推动 历 史 前进 的 动 力 , 果 广 大 民众 丧 失 _ 如 r 行 为选 择 的 一由 , 就 失 去 了创 造 激 情 和 快 乐 的 源 泉 , 而 也 从
中曾长期存 在的“ 重权力分 配和行使 、 轻权利保护和救济” 之
行政指导做为 一种 行政 活动 方式 , 然存在 违法运 用 、 必 不 当 运 用 或 出 现 失 误 的 可 能 。 冈 无 明 确 具 体 的制 定 法 规 定
行政指导法律制度

行政机关需要对行政指导的实施效果进行 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行政指导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制定行政指导的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行政指导的 定义、原则、程序、责任等,使行政指
导有法可依。
加强培训和教育
加强行政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 们对行政指导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实
施效果。
建立行政指导的专门机构
行政指导的发展历程与功能
功能
完善法律体系:行政指导是一种新型的行政管理方式,可以弥补法律规 定的不足,完善法律体系。
促进政策落实:行政指导可以通过示范、建议等方式,引导公民自愿配 合政府工作,促进政策的有效落实。
行政指导的发展历程与功能
维护公共利益
行政指导可以维护公共利益,防止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利用其优势地位损害公共 利益。
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行政指导可以减少强制性手段的使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02
行政指导的法律依据
宪法与法律的相关规定
宪法规定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基本权利 和义务,为行政指导制度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法律规定
法律是宪法之下的规范性文件,对行政指导制度进行了更为 具体和详细的规定。
诉讼途径
当事人认为行政指导行为 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 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 法院判决撤销该行为。
行政指导的法律责任与法律后果
法律责任
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指导过程中 违反法律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 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等。
法律后果
指行政指导行为产生的法律效果,包括对当 事人权益的影响、对行政机关的约束以及法
按照表现形式不同,行政指导可以分为口头指导和书面指导。
当前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当前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当前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新时代下,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当前的现代管理要求。
为了进一步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必须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重视行政文化和行政手段重要性,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弥补法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漏洞。
文章将重点分析我国行政管理现代化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在我国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应用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推动时代的发展。
当今社会在不断变化,通过有效的行政管理现代化手段能够创新传统的管理模式,还能满足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
随着党的十九大会议隆重召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加明确,通过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转变,当前政府职能使政府机关单位的内部机构得以优化,有效地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通过对当前管理现代化问题进行探讨,可以利用更加科学明确的行政手段和管理体系来推动我国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
一、行政管理的根本含义及其属性行政管理是指行政机关通过法律的规则为基本依据,用自己的行政权力对社会成员进行控制和管理,提供更加系统的服务。
通过制定的约束和标准,能够让行政相关群众的活动可以限制在探究行政管理内,各级政府需要对管理的主体进行明确,对管理的内容进行细化,如何管理是其中最关键的点。
首先,管理的主体就是行政管理主体,行政主体一般是政府、事业单位,在实际操作中的相关部门通过实际管理能够加强法律上政府和部门的工作,将其统称为行政机关。
管理的对象一般是指行政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对行政管理人和行為人进行控制,从管理的角度上按照法律表现方式,对整个行为标准和行政主体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同时也要通过相关的依据、程序、法律机制等来对管理进行细化,在当今的法制社会中通过对管理与行政管理主体、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等明确应该由法律来进行。
二、目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一)政府角色定位仍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国政府在当前的行政管理过程中仍然有很多的问题,在经历了数次体制改革后,并没有发生十分彻底的转变。
浅析行政指导制度

仃 政 之 目的, 待 行 政 客 体 的一 定 作 为( 为 、 作 为 ) 实施 , 期 作 不 而 其 书 身 没 有 法 律 约 束 力 . 可 对 行 政 客 体 直 接 起 作 用 的 一 种 行 为 但 肜 式 行 政 指 导 是 行 政 机 关 为 谋 求 当事 人 作 出 或 不 作 出 一 定 行
㈣ 缺 乏 法 律 法 规 ④ 行 政 指 导 缺 乏 法 律法 规规 范 . 政指 导 的权 力 来 源 不 清 有 行 的行 政 指 导 有 法 律 、 规 依 据 . 的 行 政 指 导 没 有 法 律 、 规 依 法 有 法
旬以 实 现 一 定 行 政 目的 而在 职 责 范 同 内 实施 的 指 导 、 告 、 议 据 . 多是 政 府 部 门依 职 权 做 出 的 如有 的工 商 部 门“ 导 ” 业 劝 建 大 指 企 等小 具 有 国 家强 制 力 且 不 直 接 产 生 法 律 效 果 的行 为 有 国 外 内部 的 分 配 等 事 项 学 者 认 为 , 政 指 导 是 行 政 主体 在其 所 管 辖 事 务 的范 围 内 . 据 行 根 三、 建立 行 政 指 导 救 济 制 度 的 必 要性
浅 析 行 政 指 导 制 度
赵媛
( 西师 范 大 学 法 学 院 广
中图 分 类 号 : D9
一
广西
桂林
5 10 4 0 6)
支
婴: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一一来自一妻誓 0895 ( 1)803—2 号 10-2X2 1 — 160 0 0
摘 要 : 传 统 行 政 行 为 不 同 , 政指 导 不 直接 要 求或 命 令 行 政 相 对 人 为 或 不 为 某 种 行 为 。 只是 提 出建 议 . 受 与 否取 决 于 相 和 行 而 接 对人 的 自主 意 思 。 为 一种 柔 性 的行 政 管理 手 段 , 政 指 导 充 分 尊重 相 对 人 的 权 利 , 现 了I 作 行 体 以人 为 本, 现 代 精 神 . 利 于形 成 t 的 有
行政指导建议书

行政指导建议书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行政管理在各个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制定行政指导建议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针对当前某地区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行政指导建议。
二、问题分析在对某地区的行政管理进行调研和分析后,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 信息不畅通: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够,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许确,影响了决策的正确性和时效性。
2. 行政执法不规范:行政执法部门在执行职责时存在执法不公、执法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困扰。
3. 行政服务不便捷:行政服务事项繁琐、流程复杂,办事效率低下,给群众带来了不便。
4. 行政效能低下:行政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及时性,导致行政效能低下,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三、建议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加强信息共享:建立行政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各行政部门可以通过该平台及时、准确地共享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2. 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标准和程序,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执法公正、规范。
3. 简化行政服务流程:对行政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和优化,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通过线上办理等方式提供便捷的行政服务。
4. 强化行政决策科学性: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加强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行政决策符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
四、预期效果通过以上建议措施的实施,我们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效果:1. 信息畅通: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更加及时、准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2. 行政执法规范:行政执法标准和程序得到统一,执法公正、规范,保障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3. 行政服务便捷:行政服务流程简化,办事效率提高,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4. 行政效能提升:行政决策科学性提高,行政效能得到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行政指导的内容和措施

行政指导的内容和措施行政指导是一种合法合规的约束措施,通过行政机关对特定行为、活动或领域进行监督和指导,强化监管责任,保障公共利益和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行政指导的内容和措施需要根据不同的领域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在以下方面,会对行政指导的内容和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行政指导的内容之一是监督和指导企业和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行政指导确保企业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
在这方面,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监督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经营情况,发布行业规范和标准,组织培训和导向,指导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等。
其次,行政指导的内容还涉及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指导,引导区域内企业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链水平,增强区域竞争力。
在这方面,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制定产业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引导资金和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区域间合作和协同发展等。
第三,行政指导的内容还包括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指导,引导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节能减排,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绿色发展。
在这方面,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制定环境标准和排污许可制度,推动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鼓励推广环保产品和绿色消费,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等。
第四,行政指导的内容还涉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
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指导,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优化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这方面,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公共安全防控措施,改进治安管理和服务水平,优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管理等。
最后,行政指导的内容还包括其他一些领域和任务。
例如,在防止金融风险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指导,指导金融机构严格执行风险管理要求,防止金融风险扩散。
论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完善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完善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指导教师:***20100519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行政指导已经被逐步运用于我国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并取得了很大的实际效果,它弥补了法律的不足,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适应了社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减少了“官民”摩擦,推动了和谐社会的进步。
随着我国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行政指导在实践中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但是从我国现阶段立法和实践状况来看,行政指导都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试对行政指导的基本理论和现状进行介绍,通过对其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完善措施。
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文章的基本结构如下: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缘由,对本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说明,对论文的主要内容作了概括性介绍。
第一章行政指导的概述。
在该章,对本文选题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分析了行政指导的性质;概述了行政指导的功能。
第二章我国行政指导制度及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该章,对我国行政指导进行了规范分析;对我国行政指导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我国行政指导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行政指导存在的问题包括:我国行政指导程序规制不足;我国行政指导存在事实上的强制力;我国行政指导国家救济乏力;我国行政指导责任不明确。
第三章完善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措施。
在该章,针对第二章提出的我国行政指导制度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完善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途径。
主要包括加强我国行政指导立法;完善我国行政指导程序法;完善我国行政指导复议制度;完善我国行政指导国家赔偿制度;完善我国行政指导行政诉讼制度。
结论部分对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发展和变化做出了判断: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行政指导法制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同时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行政指导;现状;措施论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完善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has been gradually applied to all areas of our administration, and achieved great practical effect, it makes up the laws, to promot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adap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romoting China's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reduce the "official people" friction, and promote harmonious social progress. With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and democracy in China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in practice will play an increasing role.However, current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from our position, there are some issues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This paper on the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of the basic theory and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status and problem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ts proposed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to improve the measures. Full-text including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of three part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article is as follows:Introduction describ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reason, on this thesis, the research methods used are briefly described,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papers are generally presented.Chapter overview of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In this chapter, on topics related to this concept of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analyzed the nature of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an overview of the functions of administrative guidance.Chapter II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System in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chapter on China's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for the normative analysis; on the status of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analysis; details of the operation of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problem.Problem of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including: our lack of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program regulation; China de facto existence of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mandatory; relief weak state of administrative guidance.Chapter perfect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measures. In this chapter, for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he second chapter of the guidanc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problems,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omplet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approach. Improvement of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includes procedures for law; complete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system; improve the national compensation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improve the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guidance.Conclu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system and changes made to check: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democracy, the legal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will be more high level and will also play a greater role.Keywords: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the status quo; measures中南民族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第七章行政指导

1
本章内容:
行政指导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指导的种类、意义与作用; 建立健全我国的行政指导制度。
重点与难点内容:
行政指导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指导的种类; 行政指导的意义; 行政指导的作用; 建立健全我国的行政指导制度。
2
第一节行政指导的概念与特征
一、行政指导的概念
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 或其所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变 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法 律原则和政策,在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协 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 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不直接产行法 律效果的行为。
13
(2)、德国的行政指导
二次大战后,原联邦德国逐步走上了市场经 济的道路。 ①80年代以来,特别是通过日本行政指导的 系统研究,德国学者对非强制性行政手段的 性质和功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②德国重视行政指导,还因为德国的法哲学 注重利益及其平衡这样一个背景因素。 正是由于学术界注重对非正式行政活动即行 政指导的研究与理论概括,使德国政府在社 会市场经济体制下更为自觉、规范和适度地 运用行政指导,来有效的调控社会经济秩 序。
3
行政法规层次
4
部委规章层次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18
2、我国行政指导的特点
(1)自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确立发展 市场经济的方针以来,国家开始重视对行 政指导的立法规定; (2)这些规定主要涉及经济管理部门、 科技管理部门和某些社会管理部门的管理 领域; (3)这些规定往往较为原则、简单,在 理解上伸缩性相当大; (4)立法对行政指导的程序鲜有涉及。
7
2、无法律根据的行政指导,是指无法律明文 规定的行政指导。 例如,行政机关通过召开会议,发布座谈纪 要或者公布某种信息情报; 或者对相对方直接提出某种建议、劝告,引 导相对方的行为符合行政机关的某种行政意 图;等等。 3、宏观行政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对不特定的 行业和相对方进行的行政指导。 4、个别行政指导,是指针对特定的行业、地 区和相对方进行的行政指导。 5、促进性指导,是指行政机关通过采取鼓励 性措施等方式,促进行政上对方积极作为而 进行的指导。
行政指导制度说明

行政指导制度说明一、引言行政指导是政府在行政管理中采取的一种管理手段,旨在通过明确政策、提供信息和建议,引导和促进市场主体的合法合规经营。
行政指导制度作为一种规范行政行为的重要工具,对于保障公平竞争、促进经济发展、优化市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行政指导的定义与范围行政指导是指政府部门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对市场主体进行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说明和解释,并提供指导、建议和支持,以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
行政指导的范围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如工商、税务、质监、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政府部门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和行政职权,对市场主体进行行政指导,以维护市场秩序和保障公共利益。
三、行政指导的原则1. 合法性原则:行政指导应基于法律法规,依法行政,确保合法合规。
2. 公平性原则:行政指导应公正公平,不得歧视,公平对待各类市场主体。
3. 透明度原则:行政指导应公开透明,原则上不得以口头方式进行,而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供,确保内容明确、表达清晰。
4. 自愿性原则:行政指导应为市场主体提供可选项和建议,市场主体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行政指导。
四、行政指导的程序行政指导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识别对象:政府部门通过信息收集和风险评估等手段,确定需要进行行政指导的市场主体。
2. 交流沟通:政府部门与市场主体进行沟通,向其提供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解读,了解市场主体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3. 提供指导:政府部门根据市场主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供具体的指导、建议和支持,帮助其合法合规经营。
4. 查看验收:政府部门可以对市场主体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查看验收,以确认其是否按照行政指导的要求进行操作。
五、行政指导的效力和责任行政指导通常是一种软性手段,没有法律强制力,但是市场主体在经营过程中,应当遵循政府部门的行政指导,否则可能会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
政府部门在行政指导中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1. 提供准确、及时的政策解读和指导建议,确保市场主体能够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的行政指导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 立 行 政 指 导 的 程 序 ( 制 化 《 政 程 序 法 》 二 确 法 行 )
如 今 在 我 国 , 政 指 导 作 为 一 种 典 型 的 柔 性 手 段 被 积 极 运 用 行 于 行 政 管 理诸 多 领 域 , : 业 指 导 、 商 行 政 指 导 、 育 与 就 业 指 如 产 工 教 导 、 息 指 导 等 。包 括 2 0 信 0 3年 应 对 S S疫 情 ,0 4年 防 治 禽 流感 AR 20
导 , 有 事 实 上 的 强 制 力 。3 行 政 指 导 的 透 明 度 不 高 。从 行 政 机 带 、 关 实 施 行 政 指 导 的 实 际 情 况 来 看 , 多 行 政 指 导 行 为 缺 乏 应 有 的 许
式 没 有 明确 的 规定 , 然 在 现 阶段 的管 理 工 作 中 , 政 机 关 采 取 了 虽 行
公 共 危 机 管 理 过 程 中 , 级 政 府 和 有 关 行 政 机 关 也 采 取 了 许 多 行 各
政 指 导措 施 并 收 到 了特 殊 效 果 。 但是 , 目前 我 国 的行 政 指 导 制 度 还 不 够 成 熟 和 完 善 , 关 行 政 有
我 国 目前 行 政 机 关 实 施 行 政 指 导 所 依 照 的 程 序 规 范 基 本 是 空 白 的 。 因 此 , 对 行 政 指 导 作 出专 门 的规 定 , 程 序 约 束 的 角 度 , 应 从 对行 政 指 导 的 定 义 、 本 原 则 、 用 范 围 、 导 方 式 和 程 序 性 规 范 基 适 指 等作 出 系 统 而 明 确 的 规 定 , 为 实 施 行 政 指 导 的 基 本 规 范 。行 政 成 指 导 在 贯 彻 行 政 程 序 的 基 本 原 则 如 公 开 原 则 、 例 原 则 、 等 原 比 平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策和思路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策和思路1.推行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要以创新为核心,通过向权力下放、简化手续、透明化决策等方式,完善行政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提升行政效能和公信力。
同时,要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机制,确保行政管理的公正和合法性。
2.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要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从“主政者”向“服务者”的转变。
要加快简政放权,推进政府管理职能的向市场、社会和企业转移,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企业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行政管理体制要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专业化的行政管理人才,提升行政管理队伍的能力和素质。
要行政管理人员的选拔和考核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推动行政管理从“依靠制度”向“依靠人才”转变。
4.加强行政审批制度。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要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
要加强行政审批的标准化、信息化和公开化,减少人为干预和不公平现象,推动行政审批的规范化和规则化。
5.推进公共服务创新。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要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要加强政府和市场的合作,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6.深化行政体制。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要深化行政体制,推进政府组织结构和职能的优化和协调。
要加强行政机构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打破部门利益和行政壁垒,加强政府机构的协同工作,提升政府系统治理效能。
7.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升政府执法和监督能力。
要加强法治化,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法规和制度,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加强宪法和法律的执行力度。
8.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行政管理经验,吸收和融合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行政指导的内容和措施

行政指导的内容和措施实现“五化〞〔一〕建章立制,行政指导制度化在深化原有的各项制度根底上,完善企业联络员制度、行政指导工作考核奖惩制度、信息调研工作制度、典型案例评析制度等,实现行政指导工作制度化。
〔二〕健全机制,行政指导标准化标准正确的工商行政指导行为,是保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效率的有力保障。
具体要求如下:1、一般行政指导工程标准一般工程是指各部门在日常巡查等工作中实施的食品平安台帐、营业执照悬挂不标准等等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具体行政指导。
各部门经调查了解,认为需要实施行政指导的,应当告知行政相对人有关行政指导的目的、内容、理由、依据、实施者等事项,与有关行政相对人进展商谈、协商或其他方式的交流,以取得理解和配合。
对于需要行政相对人事先作相应准备的行政指导,行政机关应当提前告知行政相对人,并给予行政相对人合理的准备时间。
各部门实施行政指导的一般工程的步骤,根据实施行政指导的实际情况,可以自行适时灵活地实施。
各部门实施行政指导,应当得到行政相对人同意并在其协助下进展。
实施过程中,行政相对人有权了解实情、陈述理由、提出意见,行政指导部门对此应作出解释或说明理由。
行政相对人承受行政指导的,行政指导部门应当进展调查了解,掌握真实情况,结合实际与行政相对人协力对该指导工程进展专门调研,拟订方案,提供相关示范文本。
行政相对人采纳行政指导意见的,行政指导部门应当帮助行政相对人具体实施,以提高所实施行政指导的质量和效果。
2、重大行政指导工程标准重大行政指导工程是指行政指导部门实施的涉及不特定行政相对人的抽象行政指导,以及实施可能对特定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可能在一定区域或相关行业中产生重大影响的具体行政指导。
例如:重点工程的行政指导等。
行政指导部门需要实施行政指导的重大工程,应当填写申请上报县局备案。
同时附上行政指导文件草稿和实施方案、指南、意见等相关的材料,文件草稿应尽可能规定行政指导的相关事项,重点是指导对象、内容、条件、手段、步骤、考前须知等,以使行政指导具有可操作性。
行政指导建议书一

行政指导建议书一【行政指导建议书】一、背景介绍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指导是政府部门对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进行引导、协调和指导的一种行政行为。
为了更好地发挥行政指导的作用,提高行政指导的效果,特向您提出以下建议。
二、问题分析在进行行政指导时,我们发现以下问题存在亟待解决:1. 缺乏明确的指导标准和指导原则,导致行政指导的效果不稳定。
2. 部分行政指导存在过于简单粗暴的现象,缺乏个性化、差异化的指导方式。
3. 部分行政指导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导致指导结果无法及时反馈和改进。
三、建议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建立行政指导的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规范,明确行政指导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制定详细的指导手册,包括指导原则、指导方法和指导技巧等,以提高行政指导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 针对不同的行政指导对象,采取差异化的指导方式。
根据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注重与被指导单位或个人的沟通和协商,以达到更好的指导效果。
3. 建立行政指导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制定评估指标和方法,定期对行政指导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同时,加强对行政指导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指导能力。
四、预期效果通过以上建议的实施,我们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行政指导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确保指导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2. 增加行政指导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更好地满足被指导单位或个人的需求,提高指导效果。
3. 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行政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指导质量和效果。
五、总结行政指导是一项重要的行政行为,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公民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标准化流程、差异化指导和有效监督评估的措施,我们相信行政指导的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指导。
希望您能够采纳我们的建议,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行政指导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当前行政指导制度的理解及建议
对于我国的行政指导要适当划分作用范围。
在范围上应包括宏观(中央政府对国内不特定行政相对人实施)、中观(省市县等地方政府对其境内的不特定行政相对人实施)和微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实施)三个方面。
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以后,国家在对于经济在大部分情况下已经不再使用指令性计划,如果要对经济进行有效影响,必须运用行政指导的方法。
首先,宏观的行政指导是必要的,决不能将行政指导看作只能针对特定行政相对人。
实际上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宏观行政指导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经济管理已经名不符实,市场经济主体有自己的利益价值和战略决策,即便因此受到损失,比如有的企业提出逆向思维,反市场而动,以取得先机,只要不违反国家的硬性规定,我们就不能硬性干涉。
政府的宏观措施很难产生具体的影响。
因此,笔者更倾向于运用行政指导的概念,更加符合法治实际。
实际上目前,我们对于具体的微观指导应当尽量少,而对经济的宏观态势必须重点关注。
在手段的运用上,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例如近期人民币利率的提高。
其次,在涉及中观的行政指导方面,由于我国是人口众多、面积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很多事务靠中央出台统一政策越
来越难以管理,各地政府应当积极主动地根据本地具体情况,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在服从中央统一产业政策和改革开放大局以及本地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积极推行行政指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当地经济的发展。
中观行政指导的重点在于,省市县政府要统筹规划,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亲商的氛围,提供信息、融资、基础设施等项目的服务。
例如,江苏省盱眙县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做的成绩就很值得借鉴。
第三,在微观的行政指导方面,与其他国家不同,目前很难加强。
由于我国从严格计划体制转变过来,现在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大多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缺乏专业知识,一般工作人员也缺乏沟通技能和愿望,再加上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因素,对于特定企业的指导往往变成了粗暴的干预,行政指导会变成一如既往的瞎指挥,鲜有成功案例。
例如,湖北省黄石美尔雅集团,由于地方政府的指挥,兼并了很多当地企业,背上了很重负担,最后步履艰难。
这一点和很多抱着国外既有模式来衡量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法学家的想象恰好相反。
我国的行政指导应当更多地针对中观,宏观次之,微观又次之,这是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地方。
因为客观上,我国选择的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我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东亚
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都决定了我国政府应当积极介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而不是退居幕后,无所作为。
在我国,更需要对宏观经济环境进行优化,行政指导应该在宏观和中观的层次起到更大作用。
对于行政指导的依据,我们要从宽理解。
这种依据既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中一切有关公共行政管理的规定,即上述制定法规范,又应包括一些基本的法理(包括法的精神、原则及人们对法现象所形成的其他普遍共识),在特殊条件下还包括那些尚未上升为法律规范的国家政策。
这是因为,实践早已证明,一些基本的法律原理、原则(如人权保障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正义原则、比例原则、公平负担原则、正当程序原则等)在法治实践中具有难以替代的最基础且最高度的导向功能,它们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立法落后于现实的需要,行政机关应该及时对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和评估,提出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制订的行政计划、产业政策等是符合公众意愿和根本利益的,应当作为行政指导的依据。
而基于尊重行政机关专业技能的考量,在国外司法机关对此也不予干涉。
基于我国的现实,在这里我们要强调,不能将目前行政机关随意制订没有经过严格科学评估和正式程序的文件当作行政指导的依据,那样就真的违背了行政指导的原意,也与依法行政的原则背道而驰。
四、我国行政指导法律体系的完善
从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及规章中有关行政指导的规定来看,大多数是在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台的,这本身就说明行政指导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行政活动方式。
但是这些规定的绝对数量还不多,相对数量则更少,尚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管理需求。
少数规定还带有计划经济模式的痕迹和影响。
如宪法中规定的行政指导对象,是按所有制来划分的。
其实,行政指导也应适用于国有企业。
行政指导的名称使用得较为庞杂,一般使用的是“指导”、“引导”、“鼓励”、“提倡”等提法,在立法和行政立法中尚未见到完整地使用“行政指导”的提法,但《行政诉讼法》的司法解释出台后,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变。
从我国现阶段情况看,应从以下方面完善行政指导法律体系:
1、在制定我国《行政程序法》时对行政指导行为作出专门规定。
对行政指导的定义、地位、作用、手段、目标、实施主体、实施对象、实施程序、责任、救济、赔偿等,为实施行政指导行为提供必要的一般法律依据。
特别是在程序上体现行政指导程序
的公开和公正。
公开是公正的前提,行政指导行为如果透明度差,必然带来许多弊端。
作为重要的行政程序制度,行政公开对于民主行政和法治行政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堪称防治行政权力腐败的一项简便和实效的举措,也被公认为促使行政机关积极负责地为行政相对人提供行政服务的一种制度设计,所以许多国家都专门对此作出立法规范。
我国应当借鉴别国经验和结合国情,有针对性地采取制度创新举措,尽快完善包括行政公开在内的行政程序制度15,切实增加行政指导行为的透明度。
同时要明确规定行政指导赖以实施的手段,规范劝告、告诫、说服等相关制度。
行政机关针对经济与社会管理的特殊需求,可采取书面或口头形式对行政相对人进行劝告、告诫、说服等等,以谋求其为一定作为或不作为,以达到预期的行政目的。
为保证此类行政指导行为的效果,行政机关的劝告、告诫、说服等行为应力求规范化,以使受指导者明确地知晓行政指导行为的内容和要求。
2、制订行政决策法和行政计划法。
科学的行政决策和行政计划行政指导的基础。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推行科学的行政决策和行政计划方面大大落后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对行政指导产生了很大的制约。
盲目决策、轻率计划已经并且还在给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重大的损失。
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都对行政决策和行政计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日本、法国等都有成熟的行政计划制度设定。
当然,这种计划与决
策与以往计划经济时制订的计划有根本的区别,主要是指导性计划提出可供实现的目标,并要求市场经济主体予以协作,而并不过多干预市场经济主体的自主性。
因此,应及时对行政计划和行政决策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体现公开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要求。
使行政计划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一种特殊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3、及时制订信息公开法。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沟通对一个公民、企业或社会组织来说至关重要。
而行政机关因其地位、职能、工作性质、人员素质等特殊性,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运用方面具有特殊优势。
尽快制订《信息公开法》16,建立健全行业、地方和全国的各种行政信息发布、提示制度,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这对于正确引导行政相对人的行为选择,保障经济与社会生活健康运行,无疑具有特殊意义。
4、及时制订《行政奖励法》,建立健全行政表彰、鼓励、奖励法律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的发展需要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经济主体的行为需要从正面加以引导、指导。
行政机关通过正面表彰、鼓励、奖励等方式(包括非物质激励因素),引导和影响行政相对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这是行政指导的重要手段。
行政表彰、鼓励、奖励不仅是单纯的物质利益手段,
其中既包括物质激励措施,还包括且应特别注重对精神激励措施的采用,往往是两种激励措施的有机结合。
5、有的《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指导救济制度规定的基础上,完善行政指导行为的责任与救济法律制度。
行政指导行为使用不当也会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利益损害,如果由于指导方的责任造成了对受指导方的权益损害,理应予以救济。
因此必须建立相应制度,以明确和追究责任,在此基础上实施救济。
此类救济目前远不完善,尚需规范化、制度化、法定化。
就行政机关而言,其承担行政指导行为责任的原因、条件和形式甚多,相应的救济渠道和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酌情处理、复议、诉讼、赔偿、补偿等等(并非所有的行政指导行为纠纷都可提起诉讼)。
为此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切实将行政指导行为纳入上述救济制度的范畴,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指导行为的责任与救济制度,以利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利于保护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指导行为以维护社会公益、达成行政目标的积极性。
6、制订《行政编制法》和《公务员法》,建立精简高效行政机关,配备高素质、敬业的公务员。
有了上述法律制度,我们已经可以构建完整的行政指导法律体系。
但是,再好的制度也要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执行,因此结合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制订《行政编制法》和《公务员法》势在必行。
我们要建立精简高
效的行政机关,配备能够适应能力现实需要的公务员队伍。
为了确保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减少内耗,我们也有必要建立正常晋升的公务员制度和合理的工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