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1、微生物的分类2、甲类法定报告传染病:鼠疫,霍乱3、发展史巴斯德:巴氏消毒法,研制鸡霍乱、炭疽和狂犬病疫苗郭霍:郭霍法则弗莱明:青霉素汤飞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观察细菌的大小和形态,应选择适宜生长条件下的对数生长期细菌为宜。
2、细菌的基本结构3、细菌细胞壁缺陷型(L-型细菌)高渗环境中可生长典型菌落:油煎蛋样菌落可恢复为原菌4、细菌的特殊结构5、细菌芽胞并不直接引起疾病,只有在芽胞发芽成为繁殖体后,才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
6、芽胞不包含质粒。
7、细菌的抵抗力比较:有芽胞,选芽胞;无芽胞,选金黄色葡萄球菌。
8、细菌的生长繁殖(1)个体的生长繁殖二分裂;代时:15~30分钟(2)群体的生长繁殖9、细菌合成代谢产物致病作用:热原质,毒素(外毒素和内毒素),侵袭性菌鉴别作用:色素,细菌素治疗作用:抗生素,维生素噬菌体1、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2、噬菌体具有病毒的基本特性:①个体微小,无细胞结构;②严格胞内寄生;③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④抗原性;⑤抵抗力3、噬菌体的化学组成:核酸,一种,DNA或RNA,遗传物质;蛋白质,保护核酸,识别宿主菌4、噬菌体分类①毒性噬菌体增殖过程: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
吸附的原理:受体、配体特异性结合②温和噬菌体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上的噬菌体基因称为前噬菌体。
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三状态两周期:三状态,①游离的具有传染性的噬菌体颗粒;②宿主菌胞质内类似质粒的噬菌体核酸;③前噬菌体。
两周期: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
★毒性噬菌体只有溶菌性周期。
细胞的变异与遗传1、细菌基因组的组成:细菌染色体、质粒、整合在染色体中的噬菌体基因组、转座元件2、质粒的特征:①自我复制;②编码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的特征;③可自行丢失与消除,非必需;④具有转移性;⑤相容性与不相容性3、细菌由野生型变为突变型,经过第二次突变恢复野生型的性状,称为回复突变;往往是表型回复突变,即第二次突变没有改变正向突变的序列,只是在其他位点发生突变,从而抑制了第一次突变的效应,称为抑制突变。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放线菌
微
生
真菌
物
的 种 类
真核微生物 显微藻类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
水绵
没有细胞结构的
微生物:病毒
原生动物 草履虫
微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非细胞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蓝细菌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酵母、霉菌、蕈菌
病毒 亚病毒(类病毒、拟病 毒和朊病毒)
细菌形态与结构
❖ 细菌形态 ❖ 圆形的有机体被称之为球菌。这些细菌可以形
❖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较革兰氏阳性的细菌薄,但 是它们也同样具有多层脂质成分的外膜结构,以便保
护细胞不受外来有害物质的侵害。
细菌形态与结构
细菌形态与结构
❖ 细菌孢子有着硬的保 护性皮层环绕和保护 细胞的重要部位。
❖ 孢子中休眠的细菌可 以在干旱、高温甚至 放射线照射的环境里 存活数周,甚至数年
的特殊性不是细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而是细菌死亡或解体后才释放出 来的一种具有内毒素生物活性的物质。 ❖ 一般来说内毒素是热原,但热原不全是内毒素。 ❖ 严格地讲,不是每一种热原都具有脂多糖的结构。 ❖ 但所有己知的细菌内毒素脂多糖都有热原活性。 ❖ 药品生产的质量控制一般可以接受的观点是:不存在细菌内毒素意味着 不存在热原。
❖ 细菌生长的必备条件:温度、营养、空气、水
细菌形态与结构
滞后期(Lag)、增长期(Log)、稳定期(Stationary)、死亡期(Death)
霉菌和酵母菌
❖ 霉菌和酵母菌不属于细菌类,他们是真菌。
❖ 酵母菌是具有圆形外层的单细胞生物,类似于 细菌但是比细菌要大。
霉菌和酵母菌
❖ 霉菌具有丝状外型,最终会产生霉菌孢子(分 生孢子)
2024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2023REPORTING 2024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微生物概述与分类•细菌基础知识•真菌基础知识•病毒基础知识•微生物检测技术与方法•微生物在医学领域应用•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应用•总结与展望目录20232023REPORTINGPART01微生物概述与分类010405060302微生物定义: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特点体形微小,需借助显微镜观察;结构简单,多为单细胞或非细胞结构;繁殖迅速,代谢旺盛;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微生物定义及特点微生物分类与命名微生物分类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生态习性、细胞组成等特征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几大类。
微生物命名采用双名法,即属名和种名,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物质循环环境净化生物防治工业应用微生物在自然界中作用01020304微生物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如碳循环、氮循环等,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微生物能够降解有机污染物,净化环境,如污水处理、土壤修复等。
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具有环保、安全等优点。
微生物在食品、医药、化工等工业领域有广泛应用,如发酵工程、生物制药等。
2023REPORTINGPART02细菌基础知识010204细菌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与组成:肽聚糖、磷壁酸、外膜等细菌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物质转运、能量转换等03营养物质温度酸碱度气体环境细菌生长繁殖条件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最适pH值范围最适生长温度、最低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引起化脓性感染、毒素性疾病等革兰氏阳性菌肠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等,引起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革兰氏阴性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等,引起厌氧环境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厌氧菌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引起结核病、麻风病等其他致病菌常见致病菌及其危害2023REPORTINGPART03真菌基础知识真菌的形态多样,包括单细胞酵母、菌丝体、子实体等。
微生物基本知识

七、微生物的基础应用
被大量用作工业发酵 被用作环保、如降解塑料、处理废水、 废气等,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 在食品、饮料工艺方面及药物制剂微生 物学 被广泛用于传染病的控制与治疗
八、细菌介绍
1.细菌的大小和形态:体积很小,常以微 米为测量单位.根据其外形可分为球菌、 杆菌、螺旋菌三大类。 2.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核质。(鸡蛋结构) 3.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荚膜、芽胞、鞭 毛、菌毛等。
3、出现致热原的原因 : ①药物原料本身含有热原,或在配制过程中污染, 储存期间产生热原或发霉变质。 ②输液器及各种用具被致热原污染。 ③输液前液体配制及输液时的操作不规范,引起 液体污染。 4、对输液器具及所输注液体的处理 : 应将输液器具及所输注的液体尽快送检验科进行 热原检测及细菌学培养。
高温干燥 干热法。利用高温破 一般要求温 适用可耐高温的 灭菌 坏微生物 度160℃以上 设备的零部件
高压蒸汽 湿热法。利用高压蒸 一般为饱合 灭菌 汽使细菌蛋白质凝固 蒸汽 变性 气体灭菌 药物法。利用某些气 某些气体对 体如环氧乙烷、甲醛 环境的温度、 等的灭菌作用 湿度有特定 要求 适用于可耐高温 的零部件、无菌 服 适用于对热敏感 的物体及厂房
10、输液反应
1.范围:输液反应实际应该包括药物过敏反应、热原反应、菌污 染反应。 1.1 药物过敏反应 也称药物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再次接触某一药物相同抗原或 半抗原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特 异性免疫应答 1.2热原反应:是指由致热原(通常是由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反应。 1.3菌污染反应:是指由于液体或输液器具被细菌污染引起的不良 反应 临床以热原反应和药物过敏反应 最为常见,二者症状有相似之处, 都表现为:都可以出现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心悸、 胸闷、低血压休克等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常用微生物知识)ppt课件

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途径进行 ,少数真菌可通过无氧呼吸产 生能量。
物质代谢
能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等复杂 有机物,同时合成自身所需的 营养物质。
生长发育
包括菌丝的生长、孢子的形成 和萌发等过程。
常见真菌种类及其特性
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可发酵糖类产生酒精和二氧化 碳,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造等领域。
蘑菇
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艾滋病病毒、疱疹病毒等。
病毒的危害
导致人类和动植物疾病,如流感、艾滋病、口蹄疫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 命安全。同时,病毒也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05 微生物在自然界 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
促进土壤形成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和 矿物质,促进土壤的形成 和发育。
微生物的收多 、转化快和生长旺等特点。
功能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参与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促 进动植物生长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01
02
03
有益关系
微生物在食品、医药、农 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如制作面包、酿造啤酒、 生产抗生素等。
有害关系
属于担子菌门,是一种大型真菌,具有食用 和药用价值。
霉菌
多细胞真菌,菌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 状,可引起食品、衣物等物品的霉变。
青霉
属于半知菌类,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真菌,可 引起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腐烂。
04 病毒
病毒的结构与分类
病毒的基本结构
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无细胞结构。
某些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 动植物的病害,如细菌引 起的痢疾、病毒引起的流 感等。
中性关系
许多微生物与人类和平共 处,不引起疾病,也不产 生明显的益处或害处。
微生物基础知识汇总

(一)形态与染色
1、基本外形:球状——球菌;杆 状——杆菌;螺旋状——螺旋菌
(1)球菌(Coccus)
球形或近球形,根据空间排列方式不 同又分为单、双、链、四联、八叠、 葡萄球菌。
单球菌——尿素微球菌(图2-1-1) 双球菌——肺炎双球菌(图2-1-2)
链球菌——溶血链球菌(图2-1-3)
孢子头
黑色
有皱褶、 辐射纹、 同心环、 分泌物 及气味
常见霉菌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 基
属名 青霉属
木霉属 交链孢 霉属
生长情况
菌落形态
生长局限或 扩展生长
扩展生长, 菌落大,好 气
菌落一般较 小,紧密、 丝绒状,絮 状、束状、 绳索状、放 大镜下可见 帚状枝
絮状,有明 显的同心环 纹
生长较迅速、 菌丝丝绒状 扩展式
致pH下降。当环境中缺乏碳
氨基酸等
源物质时,氨基酸可被微生
物作为碳源利用。
醇
乙醇
在低浓度条件下被某些酵母菌和 醋酸菌利用。
脂
脂肪、磷脂
主要利用脂肪,在特定条件下将 磷脂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而 加以利用。
利用烃的微生物细胞表面有一种
烃
天然气、石油、石油馏分、石蜡 油等
由糖脂组成的特殊吸收系统, 可将难溶的烃充分乳化后吸
N、P、S、K、Na、Mg、Ca、Fe、 Mn、Cu、Co、Zn、Mo等组成。其中 C、H、O、N、P、S六种元素占微生 物细胞干重的97%;其他为微量元素。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组成的比例常 因微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各异。
二、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 功能
1、 碳源(cabon source) 2、 氮源(nitrogen source) 3、能源 4、无机盐 5、生长因子 6、 水
微生物基础知识

第二节 细菌的基本结构
• 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 一、荚膜 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围包绕一层界限分明、且不易被洗脱的粘液性 物质,其厚度≥0.2um,称为荚膜(capsule);厚度<0.2um者, 称为微荚膜。荚膜对碱性染料的亲和性低,不易着色,普通染色只能 看到菌体周围有一圈未着色的透明带;如用墨汁作负染色,则荚膜显 现更为清楚(图1-7)。
• 三、 细胞质 • 细胞质(cytoplasm)为细胞膜所包绕的胶状物质,基本成分为水、 无机盐、核酸、蛋白质和脂类等。胞质内还含何多种重要结构 • 1.核蛋白体(ribosome)游离存存于胞质中的小颗粒,其直径为 18nm,沉降系数为70S,由50S与30S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其化学成 分由RNA(70%)和蛋白质(30%)组成,是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每个菌体内约含数万个核蛋白体。 • 2.质粒(plasmid)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环状闭合的双股DNA。 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F因子、R因子、Col因子等。 • 3.胞质颗粒(cytoplasmic granules)大多数为营养贮藏物,包括 多糖、脂类、磷酸盐等。较常见的细菌胞质颗粒为异染颗粒 (metachromatic granules)。 • 四、核质 细菌没有完整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仅由裸露的双股DNA盘绕而 成,无核膜包绕,称作核质(nuclear materia1)。因细菌细胞质中含有 大量RNA,用碱性染料时着色很深,将核质掩盖,不易显露。若先用 酸或RNA酶处理,使RNA分解,再用Feulgen法染色,便可在光学显 微镜下呈现球状、棒状或哑铃状核质。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
• 一.细菌的基本形态 细菌有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种基本形态(图l—1)。 (一)球菌(coccus) 外形呈圆球形或近似球形。按其分裂繁殖时细胞分裂的平面不同、 菌体的分离是否完全,以及分裂后菌体之间相互粘附的松紧程度不同, 可形成不同的排列方式。 • 1.双球菌(dip1ococcus)在一个平面上分裂,分裂后两个细菌 成对排列。 • 2.链球菌(strept0coccus)在一个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多个细 菌相连成链状。 • 3.四联球菌(tetrads)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四 个菌体排列在一起呈正方形。 • 4.八叠球菌(sarcina)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 八个菌体排在一起呈立方形。 • 5.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在多个不规则的平面上分裂, 分裂后排列不规则,许多菌体堆积如葡萄状。
《微生物基本知识》ppt课件

自然界中各类环境适应性分析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功能
包括氮循环、有机物分解等。
水体中的微生物生态
如淡水、海水中的微生物种类及其作用。
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探讨高温、低温、高盐、低氧等极端条件下微生物的生存机制。
人体内外环境中共生关系探讨
01
人体正常菌群分布及其生理功能
如肠道菌群对消化、免疫的贡献。
02
在不同环境下,微生物的生理特性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在缺氧条件下,一些微生物会进行厌氧呼吸,产 生乳酸或酒精等代谢产物;在高温条件下,一些微生物会产生耐热性酶和蛋白质,以适应高温环境。
04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
遗传物质基础:DNA和RNA
1 2
DNA作为遗传物质 大多数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双链DNA,它们携带 着微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转录过程
在转录过程中,DNA的遗传信息 被转录成mRNA,为后续的蛋白质 合成提供模板。
翻译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遗传信 息被翻译成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 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因突变类型及影响因素
基因突变类型
基因突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 缺失突变和倒位突变等,这些突 变都可能导致微生物的遗传特性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与细菌相比,真菌的 细胞结构更为复杂,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真菌的繁殖方式
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如芽殖、裂殖等。
病毒形态与结构
01
02
03
病毒的基本形态
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物,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 复制方式增殖。
病毒的结构
包括核酸(DNA或RNA) 和蛋白质外壳。部分病毒 还有包膜结构。
微生物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及其与人类、动物、植物、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等问题的科学。
三菌四体一病毒1.细菌、真菌、放线菌;2.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3.不具细胞结构的病毒;不同形态的微生物可以分为三大类: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如内质网、核糖体及线粒体等)。
真菌属于此类型微生物。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没有核膜与核仁;细胞器不很完善。
这类微生物种类众多,有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放线菌。
3.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亦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病毒属于此类型微生物。
细菌是三种形态:球菌(用直径衡量大小)、杆菌(长宽衡量大小,宽写在前面,不加单位,长写在后面,写上单位)、螺旋菌(自然长度、螺旋数、螺距等衡量大小)长度单位均为微米(μm)微生物特点: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比面积=面积/体积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巴斯德的功绩:1.彻底否定了“自生说”。
巴斯德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实验,其中著名的曲瓶颈试验无可辩驳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
2.证明发酵是微生物引起的。
在否定“自生说”的基础上,认为一切发酵作用都可能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关。
3.免疫学----预防接种。
1877年,巴斯德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
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证实其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做出重大贡献。
4.发明巴斯德消毒法,解决家蚕软化病问题。
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的一种消毒法。
柯赫的功绩:1.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并用其纯化微生物等一系列研究方法的创立2.证实炭疽病因—炭疽杆菌3.发现结核杆菌、霍乱弧菌4.提出科赫法则:确定某种微生物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依据。
微生物基础知识

大肠杆菌的个体繁殖:时间(分钟)世代微生物数
0020=1
20121=2
40222=4
60323=8
:::
40020220=1,048,576
:::
144072272=4.72*1021
生长周期
生长曲线:代表细菌在新的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直至衰老死亡全过程的动态变化。
微生物基础知识
第一节基础微生物学
一、微生物概述
病毒界————-病毒
原核生物界——-细菌
生物分类系统真菌界————酵母菌
霉菌
真核原生界——-藻类
原生动物
动物界
植物界
微生物并非生物分类学上的名词,是所有形体微小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一)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是一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到,只能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100或数1000倍甚至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营养物浓度
2)温度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每种微生物都有自已的生长温度三基点: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在生长温度三基点内,微生物都能生长,但生长速率不一样。微生物只有处于最适生长温度时,生长速度才最快,代时最短。超过最低生长温度,微生物不会生长,温度太低,甚至会死亡。超过最高生长温度,微生物也要停止生长,温度过高。也会死亡。一般情况下,每种微生物的生长温度三基点是恒定的。但也常受其它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3)穿刺接种在保藏厌氧菌种或研究微生物的动力时常采用此法。做穿刺接种时,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针。用的培养基一般是半固体培养基。它的做法是:用接种针蘸取少量的菌种,沿半固体培养基中心向管底作直线穿刺,如某细菌具有鞭毛而能运动,则在穿刺线周围能够生长。
微生物基础知识

一、微生物概述
(三)微生物的种类 1.真核细胞型 细胞核的分化程
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 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
一、微生物概述
(三)微生物的种类 2.原核细胞型 细胞核分化程
度低,仅有原始核质,没有核膜与核 仁;细胞器不很完善。
一、微生物概述
(三)微生物的种类 3.非细胞型 没有典型的细胞结
度也越低,照射强度与电压呈直线关系。 ② 距离:照射强度与距离呈负向关系。 ③ 温度: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推荐20℃左右的环境
温度进行照射。 ④ 相对湿度:40%~60%以下的相对湿度有利于
UV对空气的消毒。
四、消毒与灭菌
⑤ 照射时间:一定程度的杀灭率要求一定的照射剂量,即 在一定UV照射强度时要保证足够的照射时间。
三、引起药品腐败的各类微生物
(一)细菌 细菌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一个细菌个体就只有一
个细胞。细菌的大小通常以微米(μm)作为计量单位。 细菌按其外形,可分为球形菌、杆状菌和螺形菌三
大类。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 核质、核蛋白体等 。
芽胞:有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在细胞内形 成一个圆形、椭圆型或圆柱型的休眠体,称为芽胞,又 称为孢子。
四、消毒与灭菌
注意事项: a. 必须完全排出灭菌器内的空气。 b. 注意被灭菌物品的温度。灭菌器内温度与被灭
菌物品的温度一般是一致的,但在蒸汽输入过快 时,后者可能低于前者,所以升温时要有一定的 预热时间。另外,降温过快易引起玻璃炸裂。 c. 定期检查灭菌器内温度的准确性。
四、消毒与灭菌
3、化学灭菌法 利用化学试剂形成的气体来杀灭微生物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引起药品腐败的各类微生物
(四)细菌内毒素及热原 许多细菌、病毒和真菌(如酵母
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二、微生物的特点
由于微生物的形体极其微小,因而其比面值 极大,这就意味着具有小体积、大面积这一特 点的微生物,除具有一般大型生物的共性外, 还具有以下其它生物所不能比拟的特性。 2.1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2.2代谢能力强 2.3生长旺,繁殖快 2.4适应性强,易变异 2.5分布广,种类多
一、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1.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的定义可以表述为:微生物 是指所有形体微小。具有单细胞或简单的 多细胞结构或没有细胞结构的一群最低等 生物。
1.2微生物的分类
按细胞结构的有无分为: 1.2.1细胞生物: 原核细胞生物:具有原核的细胞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由单细胞构成,主要类别为细菌、放线菌等 真核细胞生物:具有真核的细胞生物称为真核生物,
❖ 活菌计数法:主要为平板计数(平板计数、涂 沫法、滤膜法、MPN法)。以上各计数方法是 指在一定培养基经培养后在固体平板上形成可 见菌落或在液体培养基呈混浊生长现象作为计 数依据,用于特殊细菌计数,如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都要用特殊培养基。
4.1.3细菌数的测定方法
❖ 直接计数法:主要为自动菌数测定仪、计数板 计数法。是指直接在显微镜下或以自动化仪器 定量计数或测定菌细胞的数量。所测的结果不 仅包括活菌,也包括死菌。
4.1.2细菌的菌落特征
粘质沙雷氏菌的菌落特征
4.1.2细菌的菌落特征
沙
铜绿
门 氏
假单
菌
胞菌
的
的菌
菌
落特
落
征
特
征
弗氏志贺氏菌的菌落特征
4.1.2细菌的菌落特征
微生物基础知识ppt课件

微生物基础知识ppt课件目录CONTENCT •微生物概述•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微生物的生态与环境•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01微生物概述定义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生物体的总称。
分类根据形态和结构,微生物可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几大类。
特点微生物具有体积小、比表面积大、代谢旺盛、繁殖快、易变异等特点。
功能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参与物质循环、促进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降解有机污染物等。
微生物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历史微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微生物到巴斯德提出疾病的微生物理论,再到科赫建立纯培养技术,微生物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研究现状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涉及到环境、医学、农业、工业等多个领域。
同时,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如利用微生物生产抗生素、酶制剂、有机酸等。
02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010203真菌的基本形态真菌的结构特殊结构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菌丝、孢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菌丝体、菌核、子实体010203病毒的基本形态:球形、杆形、砖形、蝌蚪形等病毒的结构:核酸(DNA或RNA)、蛋白质外壳特殊结构:包膜、刺突03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80%80%100%提供微生物合成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的碳素来源。
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等含氮物质。
维持细胞渗透压、酸碱平衡及酶的活性等。
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分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参与代谢反应。
生长因子某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质。
温度影响微生物体内生化反应的速率和酶的活性。
pH值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酶的活性。
氧气好氧微生物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厌氧微生物则需要在无氧环境下生长。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第一章微生物概述一.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具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等特点。
二. 微生物的分类:根据微生物有无细胞基本结构、分化程度、化学组成等特点,可分为三大类。
1. 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由单一核酸(DNA/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属于此类微生物。
2.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只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仁和核膜。
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能进行有丝分裂。
如真菌、藻类等。
三. 微生物的作用及危害1. 微生物的作用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有益的,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行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如酸奶、酒类、抗生素、疫苗等。
2. 微生物的危害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及动、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感冒、伤寒、痢疾、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从药品生产的卫生学而言,微生物对药品的原料、生产环境和成品的污染是造成生产失败、成品不合格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微生物的类群和形态结构一. 细菌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观察细菌最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其大小可以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量,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1)球菌多数球菌直径在1微米左右,外观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由于繁殖时分裂平面不同可形成不同的排列方式,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点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点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微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态、遗传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点:一、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细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形态各异;真菌是多细胞的微生物,具有菌丝体和孢子;病毒是不完整的生物,只有核心蛋白和核酸组成。
根据其生长和代谢方式,微生物可分为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兼性微生物等。
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是通过细胞分裂、芽生、分生子等方式完成的。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下,微生物会快速繁殖,形成菌落或生物膜。
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繁殖方式与环境息息相关。
三、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代谢主要包括呼吸作用、发酵作用和光合作用等。
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代谢特点,有些微生物能利用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有些微生物能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发酵产生能量。
四、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参与物质循环、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肥力、维持环境平衡等。
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相互作用,构成复杂的生态网络。
五、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与人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有益微生物可维持人体健康,而有害微生物可能引发疾病。
人类利用微生物生产食品、药物、酒精等,同时也面临着微生物感染和传播的威胁。
综上所述,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点涵盖微生物的分类、生长和繁殖、代谢、生态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
深入了解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提高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促进微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基础微生物学知识点

基础微生物学知识点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生物学科学,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古菌等各种微生物。
微生物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参与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天气变化等自然现象。
在医学方面,微生物包括病原体和有益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疾病有着重要的影响。
1.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分类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古菌;真核生物包括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
2.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微生物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二分裂、生殖孢子形成、芽孢形成等等。
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温度、酸碱度、氧气含量、营养物质、水分等等。
3.细菌的结构及其功能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微生物,其大小大约在0.2-2微米之间。
细菌的结构主要包括细胞质、细胞壁、紫质体、核糖体、菌毛和鞭毛等。
细菌的功能包括代谢、运动、分泌、附着、繁殖等等。
4.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生长速度、代谢产物、色素等等。
不同种类的细菌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5.细菌的分类细菌的分类主要基于形态、生长条件、代谢特性等等。
常见的细菌分类包括属、种、菌株等级别。
6.细菌的代谢与营养需求细菌代谢方式千差万别,包括厌氧代谢、有氧代谢、无氧代谢等等。
细菌的营养需求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微量元素等等。
细菌可以分类为:营养型菌和非营养型菌。
7.真菌的分类与结构真菌是一种多细胞的微生物,包括子囊菌、担子菌和接合菌等。
不同种类的真菌结构、生长方式、菌丝和菌落的特征都不相同。
8.真菌的功能与特性真菌有多种功能,包括分解生物体、生产有用化合物等等。
真菌的特性包括菌丝生长、有环化合物的形成、生物降解等等。
9.病原体的分类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不同类型的病原体对机体的伤害也不相同。
10.病原体感染的过程病原体引起感染的过程包括:接触、侵入、增殖和病理效应等。
不同的病原体在感染过程中的特点也不相同。
11.免疫系统和免疫反应免疫系统是机体行动的一种方式,包括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方面。
微生物基础知识

二、微生物的染色
一)试验准备
先分别用低倍镜和高倍镜找到要观察的样品区
域后,用转换器将物镜转到空挡,在样品区域滴加
香柏油,再将油镜慢慢转到工作位臵浸入油中。因
为当光线通过载玻片时,由于玻璃与香柏油的折射
率相近,可直接通过香柏油进入物镜而不发生折射 ,这样就可以增加照明度,使镜检物清晰。若不清 晰,慢慢转动微调直至清楚。
2、构造
细菌细胞由外向里 依次有鞭毛、菌 (纤)毛、荚膜 、细胞壁、细胞 膜、细胞质,细 胞质中又有液泡 、储存性颗粒、 核质等。
图1-3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
结构特点:坚韧且有弹性 细胞壁有哪些功能? ①固定细胞外形; ②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 ③阻拦大分子物质进人细胞;
④使细胞具有致病性及对 噬菌体的敏感性。
1.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
(1)消毒定义: 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大部份致病微生物 的过程。区分为高程度消毒(High-level Disinfection)、中程度消毒(Intermediate-level Disinfection)、低程度消毒(Low-level Disinfection) 三种方式。
四、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一)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按照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所需的各种营 养物质,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一种基质。它包括碳源、氮 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六类营养要素。由于不同 微生物细胞组成不同,因而所需营养基质不同,为了分离、 培养和鉴定不同的微生物,必须根据其需要,配制合适的培 养基. 培养基的种类繁多,根据培养基的成分、物理性状不同, 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固体培养 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脆弱拟杆菌、消化链球菌
兼性厌氧菌:
兼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
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类
根据生长要求分类(二)
苛养菌
生长是否需要特殊营养物质?
是一类生长需要特殊营养物质的细菌,分离培养较困难。
流感嗜血杆菌:需要X、V因子、二氧化碳
肺炎链球菌:需要羊血、二氧化碳
溶血性链球菌:需要羊血
比较娇嫩、对干燥、对寒冷的抵抗力均较弱。
病毒
细菌
真菌
微生物的相对大小
可见范围 肉眼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微生物的相对大小 真核细胞型
原核细胞型
0.5-2m
病毒
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
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 食品酿造 医疗制药 维持人体正常功能:肠道 特定情况下,某些微生物可以导致疾病
条件致病菌
主要内容
微生物简介 细菌的特点和结构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临床常见病原菌介绍 细菌感染与人体防御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细菌的耐药机制
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 凝固酶阳性 溶血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 某些菌株溶血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革兰阳性球菌: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又称草绿色链球菌 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色溶血环,环内红细胞未溶解 ,血红蛋白变成绿色 。 肺炎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菌落周围形成一个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 溶血环,也称乙型溶血 。 化脓链球菌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和 药物敏感性试验
主要内容
微生物简介 细菌的特点和结构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临床常见病原菌介绍 细菌感染与人体防御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细菌的耐药机制
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指一切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楚,需要借助显微镜 观察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包括: 原核微生物:如细菌 真核微生物:如真菌、藻类和原虫 无细胞生物:如病毒
微生物简介 细菌的特点和结构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临床常见的致病菌介绍 细菌感染与人体防御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细菌的耐药机制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生物系统分类:
界>门>纲>目>科>属>种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 目→人科→人属
→智人种
命名:拉丁文双名法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培养条件:5~10%CO2、35℃培养、24~ 48h 呼吸道其他快生长细菌的覆盖使分离率非常低 非苛养菌 对营养要求不高,基础营养成分即可。
流感嗜血杆菌的卫星现象
其它分类方法
根据某些特殊的酶 如是否产凝固酶:凝固酶阳性金葡菌、凝固 酶阴性葡萄球菌
根据是否溶血 如溶血性链球菌
根据免疫血清型 如肺炎链球菌有多种血清型
细菌的特点
单细胞原核生物(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具有细胞壁 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二分裂 大部分可在生物体外独立生存 适应能力极强
从寒冷的冰川到酷热的温泉,从极高的山顶到极深的海底。
一般构造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质
核糖体
特殊构造
鞭毛 菌毛
芽孢
荚膜
细菌的结构
细菌基本结构:细胞壁
γ-溶血链球菌: 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也称为丙型或不溶 血性链球菌 。
不同的细菌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 致病机制及表现亦不同 选择用药 针对革兰阴性菌的药物 针对革兰阳性菌的药物
根据生长要求分类(一)
专性需氧菌:
生长是否需要氧气参与?
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在有氧环境下生长;
如结核杆菌、霍乱弧菌和炭疽芽胞杆菌等
专性厌氧菌:
缺乏呼吸酶系统,只能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
细菌基本结构:细胞质
细胞质 细胞膜包裹的菌体内部,即细胞浆 内有多种重要结构,如核糖体、质粒 核糖体: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质粒:双股环状的DNA,为染色体之外的 遗传物质
细菌基本结构:核质
核质 细菌的遗传物质:染色体 功能:控制细菌的各种遗传性状、生长、繁殖 、遗传和变异。
主要内容
可将细菌分成两大类:阴性和阳性
原理
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致密且脂类含量低,乙醇不易透入,不易脱色 阳性菌内核糖核酸可与结晶紫、碘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不易脱色。 阳性菌所带阴电荷比较多,与阳电荷的结晶紫结合紧密,不易脱色。
革兰阳性(紫色)
革兰阴性(红色)
革兰染色法的意义
鉴别细菌 了解细菌的致病特征
细胞壁
细胞壁是位于细菌细胞膜外的一层坚韧而有弹性 的膜状结构
功能:维持形态、保护细菌、物质交换 主要成分(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结构不同)
肽聚糖 磷壁酸 (革兰阳性菌) 外膜(脂多糖,革兰阴性菌)-内毒素
细胞壁的结构
革兰阳性菌
肽聚糖层厚
革兰阴性菌
肽聚糖层薄
细菌基本结构:细胞膜
细胞膜 位于细胞壁内侧,包绕在细菌胞浆外的具有弹 性的半渗透性脂质双层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及 蛋白质构成。 功能:物质交换、生物合成
科/属 葡萄球菌属 链球菌属 肠球菌属 芽胞杆菌属 奈瑟菌属、莫拉菌属 肠杆菌科
假单胞菌属 不动杆菌属 嗜血杆菌属 军团菌属
支原体属 衣原体属
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化脓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粪肠球菌、屎肠球菌 炭疽芽胞杆菌
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卡他莫拉菌
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肺炎克雷伯菌 、阴沟肠杆菌、变形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洛菲不动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 嗜肺军团菌 脆弱拟杆菌、艰难梭菌 肺炎支原体、解脲脲原体 肺炎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
根据代谢特点 如不发酵糖的非发酵菌
主要内容
微生物简介 细菌的特点和结构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临床常见病原菌介绍 细菌感染与人体防御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细菌的耐药机制
临床常见的病原菌
分类
需氧或 兼性厌 氧菌
厌氧菌 支原体 衣原体
分类 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阳性杆菌 革兰阴性属名 种名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种名 属名
属名
种名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细菌的分类 根据形态 根据染色特性分类 根据形态+染色特性分类 根据生长要求分类 其它分类方法
根据形态分类
大肠埃希菌 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根据染色特性分类
革兰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