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记录

合集下载

监测水质的实验报告

监测水质的实验报告

监测水质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监测水质指标来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了解水中溶解氧、浊度、PH值和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试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水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实验材料1. 水样收集容器2. 水质测试工具包3. PH计4. 溶解氧测试仪5. 水样采集器具6. 实验室常规设备实验步骤1. 选择不同来源的水样,包括自来水、河水和湖水,并分别收集到相应的水样收集容器中。

2. 使用PH计对水样的PH值进行测试。

将PH电极插入水样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下PH值。

3. 使用溶解氧测试仪对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进行测定。

打开溶解氧测试仪,校准仪器后将电极插入水样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溶解氧含量。

4. 使用浊度计对水样的浊度进行测定。

将浊度计放置在水样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浊度值。

5. 使用BOD5测试法对水样的BOD5值进行测定。

将水样倒入标准BOD瓶中,标定刻度线,同时设置一瓶含有附带达标的生物群落的BOD瓶作为对照,将标准BOD瓶放入恒温箱中,在5天的时间内保持温度恒定并不断摇动。

5天后取出瓶中液体,用BOD法仪器测定,并记录BOD5值。

6.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实验结果下表为实验数据和评估结果:水样来源PH值溶解氧(mg/L)浊度(NTU)BOD5(mg/L)水质评估- - - - - -自来水7.2 7.8 2.4 2.0 优河水 6.8 6.2 10.1 5.5 良湖水7.5 5.5 15.8 10.2 中结果分析根据国家标准,水质评估可分为以下五个等级:优、良、中、差和劣。

根据实验数据,通过对所测四项指标的评估结果,可以判断水质优良的自来水符合国家标准,河水则属于良好水平,湖水的水质则处于中等水平。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和综合评估结果,可以得出结论:1. 自来水的水质优良,可以直接作为饮用水使用。

2. 河水的水质良好,适用于工农业用水等一般用途。

3. 湖水的水质处于中等水平,可供生活和工农业用水,但需要进一步处理以满足特殊需求。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5.温度系数设置功能
在电导率测量状态下,按“温补系数”键,仪器进入温补系数调节状态。显示如下:
转换
系数:0.020
调节▲按键系数

一般水溶液电导率值测量的温度系数α选择0.02温度补偿的参比温度为25℃。当温度传感器不接入仪器时,仪器无温度补偿作用,仪器显示值即为当时温度下的电导率值。
6.贮存功能
需要将当前测得的数据存贮起来,在测量状态下,按“贮存”键,仪器即将当前测量数据贮存起来。贮存时仪器显示当前存贮号和存贮标志。下图为电导率测量模式下电导率存贮时的显示示意图。存贮完毕,仪器自动返回测量状态。
⑸ 按RUN/ENTER键,系统开始自动读数。
⑹数值稳定后,仪表显示电极斜率和电极状态柱状图。
⑺ 按M键返回到测试模式。
2、溶解氧的测量
⑴ 把电极连到主机。(电极接上就可以马上测试,只有在更换了电解液和薄膜后才需要极化。)
⑵ 测试注意所需的最小流速。(水的流速要足够,拿着电极在水中来回慢慢搅动,在电极顶端装一个搅拌附件。)
由于电极面积A和间距L都是固定不变的,故L/A是一常数,称电极池常数(以Q表示)。
比例常数ρ称作电阻率。其倒数1/ρ称为电阻率,以K表示。
S=1/R=1/ρQ
S表示电导度,反映导电能力的强弱。所以,K=QS或K=Q/R。
当已知电导池常数,并测出电阻后,即可求出电导率。
(三)实验仪器
电导率仪(DDSJ—308A)
显示
电极斜率(mV/pH)
S=0.8~1.25
S=0.7~0.8
S=0.6~0.7
E3
校正失败
S<0.6或者S>1.25
校正步骤:
⑴ 准备好贮存校正套。
⑵ 将DO电极接到主机上。多次按<M>键,直到屏幕上显示O2(溶解氧测试)为止。

环境监测水质采样实习报告

环境监测水质采样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环境监测中水质采样的基本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3月10日至3月20日实习地点:XX环境监测站三、实习内容和过程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水质采样工作。

实习过程中,我按照指导老师的安排,先后参与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的水质采样工作。

1. 地表水采样地表水采样主要在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地进行。

在采样前,我们需要了解采样点的水文地质情况,包括水流速度、水深、水温等信息。

采样时,我们使用采样绳、采水器等工具,按照规范操作,采集适量的水样。

同时,我们还对采样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调查,了解可能影响水质的因素。

2. 地下水采样地下水采样主要在井、泉和地下水监测井等地进行。

采样前,我们需要了解采样点的水文地质资料,包括井深、井径、水层厚度等信息。

采样时,我们使用采样泵、采水器等工具,按照规范操作,采集适量的水样。

同时,我们还对采样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调查,了解可能影响水质的因素。

3. 工业废水采样工业废水采样主要在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口进行。

在采样前,我们需要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废水处理设施和废水排放情况。

采样时,我们使用采样泵、采水器等工具,按照规范操作,采集适量的废水样品。

同时,我们还对企业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废水的处理效果。

四、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水质采样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采样工具的使用方法、采样规范和样品处理等基本技能。

同时,我还明白了水质采样工作的重要性,它是环境监测的基础工作,对于掌握水质状况、预防水污染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还通过实习,增强了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成果。

总之,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为今后从事环境监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水质质量评价实验报告(3篇)

水质质量评价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水质检测仪器,如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检测器等。

3. 了解不同水质指标的评价标准,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水质质量评价实验主要通过测定水样中的各项理化指标,如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氨氮、重金属等,根据国家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1. 主要仪器: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检测器、原子荧光检测器、TOC分析仪、pH 计、溶解氧仪、电导率仪、浊度仪、重金属测定仪等。

2. 主要试剂: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重铬酸钾、高锰酸钾、硫酸铜、硝酸、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采样:在实验区域选取采样点,采集水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 样品预处理:对水样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过滤、沉淀等。

3. 指标测定:- pH值:使用pH计测定水样的pH值。

- 溶解氧:使用溶解氧仪测定水样的溶解氧含量。

- 化学需氧量(COD):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

- 氨氮:采用纳氏试剂法测定水样的氨氮含量。

- 重金属: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

4. 数据分析:根据测定结果,结合国家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五、实验现象1. pH值:水样的pH值在6.5~8.5范围内,表明水质较好。

2. 溶解氧:水样的溶解氧含量在5~10mg/L之间,表明水质较好。

3. 化学需氧量(COD):水样的COD值在20~30mg/L之间,表明水质较好。

4. 氨氮:水样的氨氮含量在0.5~1.5mg/L之间,表明水质较好。

5. 重金属: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表明水质较好。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本次水质监测指标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表明实验区域水质较好。

以下是对各项指标的详细分析:1. pH值:水样的pH值在6.5~8.5范围内,符合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要求,表明水质呈中性,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

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水质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水质的检测,评估水体的质量,了解水质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水质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1. pH值检测:pH值是反映水体酸碱性的指标,一般通过酸碱指示剂或pH计进行测试。

2. 溶解氧检测:溶解氧是衡量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指标,可以通过溶解氧检测仪进行测量。

3. 总氮检测:总氮是水体中各种态氮的总和,可以通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

4. 总磷检测:总磷是水体中各种态磷的总和,可以通过酸性高温消解和酶法测定总磷含量。

5. 氨氮检测:氨氮是水体中氨离子和氨基酸含量的指标,可以通过纳氏试剂法进行检测。

三、实验步骤1. 收集水样:从测试水体中取得适量的水样,并尽快进行检测以保证准确性。

2. pH值测定:将检测水样取出,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或使用pH计进行测定,并记录结果。

3. 溶解氧测定:将水样倒入硝化瓶中,并按照仪器说明操作溶解氧检测仪,记录测得的溶解氧浓度。

4. 总氮测定:按照实验要求,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含量,并计算出溶液中氮的浓度。

5. 总磷测定:按照实验要求,使用酶法和酸性高温消解法测定水样中的总磷含量,并计算出溶液中磷的浓度。

6. 氨氮测定:按照实验要求,使用纳氏试剂法测定水样中的氨氮含量,并计算出溶液中氨氮的浓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pH值:根据测定结果,水样的pH值为7.2,属于中性范围。

2. 溶解氧:测定结果显示水样中的溶解氧浓度为8.2 mg/L,处于较好的水质范围。

3. 总氮:实验测定结果显示水样中总氮含量为0.11 mg/L,符合水质标准。

4. 总磷:测定结果显示水样中总磷含量为0.02 mg/L,低于水质标准。

5. 氨氮:实验测定结果显示水样中氨氮含量为0.08 mg/L,符合水质标准。

根据以上结果分析,水体的pH值、溶解氧、总氮、总磷和氨氮等指标均符合水质标准要求,水质达到了规定的合格水平。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水质环境的监测,了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以及其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为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水质环境监测是通过采集水样,对其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分析和测试,以评估水体的质量和污染程度。

常用的水质监测指标包括溶解氧、pH值、浊度、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总磷等。

三、实验步骤1. 采样:选择不同水域进行采样,如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使用无菌容器收集水样,并尽量避免污染。

2. 测定溶解氧:使用溶解氧仪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以反映水体的氧气供应能力。

3. 测定pH值:使用pH计测量水样的酸碱性,pH值越低表示酸性越强,越高表示碱性越强。

4. 测定浊度:使用浊度计测量水样的浑浊程度,浊度值越高表示水体中悬浮物质越多。

5. 测定COD: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6. 测定氨氮、总氮和总磷:利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分别反映水体中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不同水样的监测和测试,得到了以下结果:1. 溶解氧含量:在河流和湖泊水样中,溶解氧含量较高,说明水体中的氧气供应充足;而地下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较低,可能受到地下水位下降等因素的影响。

2. pH值:不同水域的pH值有所不同,河流水样的pH值接近中性,而湖泊水样的pH值稍高,可能受到藻类的影响。

地下水的pH值较稳定,接近中性。

3. 浊度:河流和湖泊水样的浊度较高,说明水体中存在较多的悬浮物质,可能受到人类活动和土壤侵蚀的影响。

地下水的浊度较低,说明水质相对较清洁。

4. COD:河流和湖泊水样的COD值较高,说明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含量较多,可能受到污水排放等因素的影响。

地下水的COD值较低,说明水质较为清洁。

5. 氨氮、总氮和总磷:河流和湖泊水样中的氨氮、总氮和总磷含量较高,可能受到农业和工业废水的影响。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以水质环境监测为目标,通过对水质的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和物理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了所选取的水样的水质状况。

实验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水样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需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水质改善。

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因此,对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水质的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和物理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所选取的水样的水质状况,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方法1.水样采集与处理:选择若干个典型的水样点进行采集,并将其分为不同的组别进行处理。

2.化学指标监测:测定水中的溶解氧(DO)、氨氮(NH3-N)、总磷(TP)和总大肠菌群的含量,并根据国家水质标准进行评估。

3.微生物指标监测:采集水样后,使用培养基进行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的测定,并进行定性鉴定。

4.物理指标监测:测定水样的颜色、浑浊度、温度和pH值。

5.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展示。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化学指标监测结果:根据测定结果,水样A的溶解氧浓度为8.5mg/L,低于国家水质标准的要求;水样B的氨氮浓度为0.3mg/L,超过了标准限值;水样C的总磷浓度为0.05mg/L,属于较好的水质;水样D 的总大肠菌群数目超过了国家水质标准。

2.微生物指标监测结果:经过培养基培养后,水样A的微生物菌落总数为10^4CFU/mL,属于较好的水质;水样B和水样C中检测不出大肠杆菌;水样D中大肠杆菌含量超过了国家水质标准。

3.物理指标监测结果:水样的颜色、浑浊度、温度和pH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四、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水质监测与评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所选取的水样中,存在部分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超过国家水质标准的情况,说明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2.通过监测水样中的溶解氧、氨氮、总磷和总大肠菌群等指标,可以对水质进行准确评估。

水质分析监测实验报告

水质分析监测实验报告

水质分析监测实验报告前言水质分析是对水体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性质进行测定和评价的过程,对保护水资源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水样的分析监测,了解水质状况及其中存在的污染物,以及对水质进行评价。

实验目的1. 了解常见水质参数的测定方法;2. 掌握水质分析的基本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3. 进行水质监测实验,评价水质情况;4. 提供水质改善的参考意见。

实验装置和试剂实验装置:1. 水样采集器;2. 试剂瓶、量筒和滴定管;3. 水质分析仪器(如PH计、离子色谱仪等);4. 加热设备。

试剂:1. pH标准缓冲液;2. 氯化物指示剂;3. 高锰酸钾溶液;4. 硝酸银溶液等。

实验步骤1. 水样采集在实验前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水源,采集样品,并分别记录采样点、时间、日期和天气情况。

2. 温度和pH值测定使用温度计和pH计测定样品的温度和pH值,并记录。

3. 总溶解固体(TDS)测定取一定量的水样,通过蒸发法或便携式TDS仪器测定水样中总溶解固体的含量。

4. 氧化还原电位(ORP)测定使用氧化还原电位仪测定水样的氧化还原电位,并记录结果。

5. 悬浮物测定将水样放置一定时间后,观察悬浮物的颜色、透明度和颗粒大小,并记录观察结果。

6. 重金属离子测定采用离子色谱仪等方法,测定水样中重金属离子(如铅、汞等)的含量,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

7. 溶解氧(DO)测定使用溶解氧仪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并记录结果。

8. 有机物质测定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等设备对水样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测定,并与标准值进行对比。

9. 细菌总数测定采用培养基培养法,测定水样中细菌总数,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所得结果,可以对水质进行评价和分析。

比如,pH值在范围内的水样可认为是中性的,而超出范围可能表示存在酸性或碱性污染。

溶解氧含量过低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生生物死亡,高浓度重金属离子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等。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水质分析监测,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样品A的pH值偏酸性,可考虑采取中性化措施;2. 样品B的溶解氧含量低于标准值,水体需要增加氧气供应;3. 样品C的重金属离子浓度超标,需要加强废水处理和源头控制;4. 样品D的有机物质浓度较高,需进行有机物质排放的治理。

环境监测的实验报告

环境监测的实验报告

环境监测的实验报告环境监测的实验报告一、引言环境监测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评估和控制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研究并评估某城市的空气质量和水质情况,以便更好地了解环境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实验方法1. 空气质量监测我们选择了某城市的不同地点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通过放置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我们测量了不同地点的PM2.5、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等指标。

同时,我们还记录了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素。

2. 水质监测我们选择了该城市的几个主要河流和湖泊进行水质监测。

我们采集了水样,并对其进行了多项指标的测试,包括溶解氧、总氮、总磷、COD(化学需氧量)和PH值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根据我们的监测数据,不同地点的空气质量存在明显差异。

市中心地区的PM2.5和PM10浓度较高,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

这可能是由于交通污染和工业排放等因素导致的。

此外,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浓度也超过了国家标准,表明空气中存在严重的污染物。

然而,臭氧的浓度较低,可能是由于该城市的大气环境和气象条件所致。

2. 水质监测结果我们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该城市的河流和湖泊水质普遍较差。

溶解氧浓度较低,这可能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物的存在所致。

总氮和总磷的含量也超过了国家标准,这表明水体存在严重的污染。

COD浓度较高,说明水体中存在有机物的降解需氧量较大。

此外,PH值的偏酸性也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不利影响。

四、讨论与改进措施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该城市的空气质量存在严重污染问题,特别是PM2.5和PM10的浓度超标严重。

应采取措施减少交通污染和工业排放,加强大气污染治理。

2. 水质方面,该城市的河流和湖泊普遍受到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物的影响。

应加强水体的治理和保护,减少农业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3. 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对空气质量和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环境监测综合实验报告

环境监测综合实验报告

环境监测综合实验报告环境监测综合实验报告一、引言环境监测是指对自然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和监测,以评估环境质量和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综合评估某地区水体、大气和土壤的环境质量,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二、实验方法1. 水体监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选择了某地区的河流作为水体监测对象。

首先,我们使用自动水质采样器对不同位置的水样进行采集,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

然后,将采集到的水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和总氮等指标的测定。

2. 大气监测为了评估大气质量,我们在实验中使用了空气质量监测仪。

通过在不同位置设置监测点,我们测量了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含量。

同时,还进行了气象参数的测量,如温度、湿度和风速等。

3. 土壤监测土壤是重要的环境组成部分,对环境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在实验中选择了某地区的耕地进行土壤监测。

首先,我们采集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并对其进行干湿重的测定。

然后,通过土壤分析仪器对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磷和钾等营养元素进行测定。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体监测结果通过对采集到的水样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该河流的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pH值超出了国家标准范围,溶解氧含量较低,氨氮、总磷和总氮的浓度也超过了相应的限值。

这表明该水体受到了农业和工业活动的污染,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2. 大气监测结果通过对大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测量,我们发现某地区的空气质量较差。

颗粒物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含量也较高。

这主要是由于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导致的,需要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提高环境空气质量。

3. 土壤监测结果通过对土壤样品的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土壤质量整体较好,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较高。

然而,部分土壤样品中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引起的。

因此,需要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水质监测与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监测与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监测与分析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水样品的采集、处理、分析和评价,了解水质检测的方法和流程,并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对采集的水样进行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指标的检测与分析,我们得出了水质的评价结果,并探讨了可能的水质问题和改善措施。

实验结果表明,该水样的总溶解固体含量超标,部分化学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

通过分析引起水样异常的原因,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提高水质。

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水质监测与分析,了解水质检测的方法和流程,掌握水样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技术,并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为水质改善提供依据。

2. 实验仪器与试剂2.1 实验仪器:pH计、光度计、电导率计、比色皿、显微镜等。

2.2 试剂:巴氏液、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

3. 实验步骤3.1 水样采集: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使用无菌容器采集水样,避免污染。

3.2 水样处理:使用巴氏液处理水样,将水样pH值调整至7左右。

3.3 物理指标检测:测定水样的温度、浊度和电导率等物理指标。

3.4 化学指标检测:测定水样中的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溶解氧等化学指标。

3.5 微生物指标检测:采用显微镜观察水样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4. 实验结果与讨论4.1 物理指标结果:根据实验测定,水样的温度为25℃,浊度为5 NTU,电导率为500 μS/cm,均符合国家标准。

4.2 化学指标结果:根据实验测定,水样的COD值为60 mg/L,超过国家标准的限值;BOD值为30 mg/L,低于国家标准;溶解氧为8 mg/L,符合国家标准。

4.3 微生物指标结果:根据显微镜观察,水样中存在大量的原生动物和细菌,可能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在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时,我们发现水样中的总溶解固体超标,可能是由于周边土地的农药和肥料使用导致。

此外,水样中的COD超标可能与工业废水排放有关。

根据结果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改善建议:5. 改善建议5.1 整治周边环境:加强对周边农田和工业区的管理,严禁乱排乱放,减少污染源的输入。

水质的测量实验报告

水质的测量实验报告

水质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之一,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因此,了解水质的相关指标,并进行实验测量,对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测量水质的几个重要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浑浊度和电导率,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水质的优劣。

实验设备和方法设备- pH计- 溶解氧测量仪- 浊度计- 电导率计- 试管- 水样收集瓶方法1. 收集不同来源的水样,如自来水、河水、井水等。

2. 使用pH计测量水样的pH值,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标定和测量。

3. 使用溶解氧测量仪测量水样的溶解氧,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标定和测量。

4. 使用浊度计测量水样的浑浊度,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标定和测量。

5. 使用电导率计测量水样的电导率,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标定和测量。

实验结果及讨论pH值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结果,不同来源的水样的pH值如下表所示:水样来源pH值-自来水7.2河水 6.8井水8.5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自来水的pH值近似为中性,而河水稍微酸性,井水则呈现碱性。

这是由于不同水源的成分和地质条件不同导致的。

溶解氧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结果,不同来源的水样的溶解氧浓度如下表所示:水样来源溶解氧浓度(mg/L)自来水7.6河水 6.2井水8.0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不同来源的水样的溶解氧浓度存在差异,但都在正常范围内。

溶解氧是水体中氧气的溶解程度,对水体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生存具有重要影响。

浑浊度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结果,不同来源的水样的浑浊度如下表所示:水样来源浑浊度(NTU)自来水 4.5河水12.8井水 3.2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自来水的浑浊度较低,河水的浑浊度较高,而井水的浑浊度处于中等水平。

浑浊度是衡量水体中悬浮物质含量的指标,高浑浊度会降低水质。

电导率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结果,不同来源的水样的电导率如下表所示:水样来源电导率(μS/cm)自来水125河水180井水130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不同来源的水样的电导率存在差异,但均在正常范围内。

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水质检测实验报告水质检测实验报告引言: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环境水体的健康,水质检测成为一项必要的工作。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水质的检测,了解水质的组成和特性,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实验方法:1. 采样:我们选择了不同地点的水源进行采样,包括自来水、河水和湖水。

每个样本我们都使用干净的容器进行采集,并确保样本不受外界污染。

2. 检测项目:我们对水样进行了多项检测,包括pH值、溶解氧、浑浊度、氨氮、总磷和重金属含量等。

这些项目能够反映水质的酸碱性、氧气含量、悬浮物质、营养盐和有害物质等方面的情况。

3. 检测方法:我们使用了标准的水质检测仪器和试剂进行检测。

每个项目的检测方法都遵循了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实验结果:1. pH值: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指标,通常在7左右为中性。

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自来水的pH值为7.2,河水的pH值为6.8,湖水的pH值为8.5。

根据标准,自来水和湖水的pH值均在正常范围内,而河水稍微偏酸性。

2. 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中氧气的含量,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

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自来水的溶解氧含量为8.5 mg/L,河水的溶解氧含量为6.2 mg/L,湖水的溶解氧含量为9.8 mg/L。

根据标准,自来水和湖水的溶解氧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而河水稍微偏低。

3. 浑浊度:浑浊度是反映水中悬浮物质含量的指标,直接影响水的透明度和清洁度。

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自来水的浑浊度为2.5 NTU,河水的浑浊度为8.2 NTU,湖水的浑浊度为4.6 NTU。

根据标准,自来水和湖水的浑浊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而河水稍微偏高。

4. 氨氮:氨氮是水体中的一种营养盐,高浓度的氨氮会导致水藻过度生长和水体富营养化。

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自来水的氨氮含量为0.2 mg/L,河水的氨氮含量为0.8 mg/L,湖水的氨氮含量为0.5 mg/L。

水质监测技术实验报告

水质监测技术实验报告

水质监测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水质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及准确性,验证其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二、实验材料
1. PH试纸
2. 溴酸钾溶液
3. 试管
4. 显微镜
5. 水样
三、实验步骤
1. 取一定水样并装入试管中。

2. 加入几滴PH试纸并观察颜色变化。

3. 加入溴酸钾溶液,观察氯离子的沉淀反应。

4. 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微生物种类及数量。

四、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测量后,水样的PH值为6.5,溴酸钾试验表明水中存在氯离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水样中富含藻类和浮游生物。

五、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水样的PH值在6-8之间,属于中性水质;氯离子
的检测结果表明水质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而藻类和浮游生物的出
现可能表示水体富含养分,需要进一步管理和控制。

六、实验结论
水质监测技术在实验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准确检测了水样的PH值、氯离子含量以及水中微生物的种类,为水质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实际应用中,水质监测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水质
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水质检测实验报告1.引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发展的快速推进,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质检测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水质检测实验的目的、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2.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评估所测水样品的水质状况,并了解其中存在的潜在污染物。

通过实验,我们将探讨水样中常见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测量方法,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3.实验方法3.1 采样和样品处理我们从附近的水体中采集了多个水样品,包括自来水、河水和污水,以涵盖不同源头的水质情况。

在采样时,我们注意避免任何污染,采用专用容器进行储存,并冷藏保存以防止微生物滋生。

3.2 pH值测定我们使用pH计对水样中的酸碱度进行测定。

将水样倒入测量容器中,插入pH计电极并等待数秒使读数稳定下来。

记录下各个样品的pH值,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3.3 溶解氧测定为了了解水体的氧气含量,我们使用溶解氧计进行测定。

首先,将水样倒入溶解氧计测量瓶中,通过磁力搅拌使氧气溶解均匀。

然后,将电极插入瓶内,等待读数稳定。

记录下各个样品的溶解氧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

3.4 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COD是评估水样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我们使用高锰酸钾法进行测定。

将一定体积的水样与高锰酸钾溶液一起加入反应瓶中,用硫酸调节pH值并加热反应,待溶液变色后用铁离子指示剂进行滴定。

记录滴定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并计算COD值。

4.实验结果和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得到了自来水、河水和污水的各项数据,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4.1 pH值分析自来水样品的pH值为7.2,处于中性范围,符合饮用水标准。

河水样品的pH值为6.8,稍微偏酸性,可能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而污水样品的pH值为8.5,偏碱性,可能存在污染物的排放。

4.2 溶解氧分析自来水样品的溶解氧含量为8.5 mg/L,属于良好水质。

河水样品的溶解氧含量为6.2 mg/L,比自来水略低,可能受到有机污染物的影响。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质监测⽅案的制定⼀实验⽬的:1.1锻炼学⽣动⼿能⼒,提⾼综合运⽤能⼒。

1.2培养学⽣独⽴思考与独⽴解决问题能⼒。

1.3掌握⽔质监测各项指标测定的原理及⽅法。

1.4掌握实验所需仪器的使⽤⽅法。

1.5了解监测区域⽔质污染状况。

⼆实验⽅案的制定程序:2.1基础资料的收集经度:117.097纬度:39.088宽度:19m深度:3m海拔:4m2.2实验采样布点在城建正门前桥边进⾏采样,左右各取⼀个。

监测项⽬温度pH值电导率溶解氧COD⾼锰酸钾指数硫化物磷悬浮物六价铬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砷汞镉铅铁TOC总氯2.3样品保存与运输1.⽔样采集后应使⽤冷藏箱冷藏并尽快运到实验室。

2.测定溶解氧的⽔样应当场固定处理、且必须充满容器。

3.测定⾦属离⼦时应加⼊HNO3调节⽔样pH⾄1~2。

4.测定pH、温度电导率的⽔样应尽快送往实验室进⾏测定。

三现场采样与监测3.1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焰原⼦检测器、原⼦荧光检测器、TOC分析仪仪器规格数量(个)仪器规格数量(个)三⾓瓶250ml6⽐⾊管架 1碘量瓶250ml2电炉1000w 1磨⼝三⾓瓶250ml1剪⼑把 1冷凝管1乳胶管根 2烧杯100ml2吸⽿球 2烧杯200ml2玻璃棒根 2烧杯500ml 2 滤膜张 5烧杯1000ml 1 滤纸张10容量瓶100ml 1 漏⽃个 1容量瓶250ml 1 镜头纸本 1容量瓶500ml 1 移液管1ml 2容量瓶1000ml 1 移液管2ml 2试剂瓶50ml 2 移液管5ml 2试剂瓶125ml 2 移液管10ml 2试剂瓶500ml 2 移液管25ml 1试剂瓶1000ml 2 移液管50ml 1滴瓶50ml 2 移液管架 1⽐⾊管50ml 10 酸式滴定管50ml 1取样瓶500ml 2 碱式滴定管50ml 1量筒500ml 1 量筒100ml 23.2实验材料(化学药品)3.3现场采样及处理⽅法需要现场测的指标可当时完成如温度、电导率、溶解氧、如条件不允许,应⽴即送往实验室测定;测定悬浮物、pH、⽣化需氧量等项⽬需要单独采样,测定溶解氧,⽣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的⽔样,必须充满容器。

水质ph监测实验报告

水质ph监测实验报告

水质ph监测实验报告实验简介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监测不同来源水样的pH值,来比较这些水样的酸碱性程度,从而了解水质的基本情况。

我们选取了自来水、河水和池塘水作为实验样本,并使用了pH试纸和pH计两种工具来监测pH值。

实验步骤和方法1. 准备工作:收集所需材料,包括自来水、河水、池塘水样品、pH试纸、pH 计等。

所有工具和容器需要提前清洗消毒,以免干扰实验结果。

2. 接触样品:用干净的容器分别取一定量的自来水、河水、池塘水样品。

3. pH试纸监测:将pH试纸浸入样品中,待试纸变色后,与标准对照色板进行比较,确定样品的pH值。

4. pH计监测:将pH电极浸入样品中,等待一段时间,直到pH计稳定显示出一个具体数值,记录下来。

结果与数据分析我们进行了三组样品的pH值监测,并记录了实验数据如下:样品pH试纸测量值pH计测量值-自来水7.5 7.2河水 6.8 6.5池塘水 5.2 5.0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1. 自来水的pH值较为接近中性,略微偏碱。

2. 河水的pH值偏酸性,说明河水中可能含有酸性物质。

3. 池塘水的pH值较低,偏酸性,可能受到污染影响较大。

实验讨论和误差分析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来监测水样的pH值,即pH试纸和pH计。

由于pH试纸的测量结果与主观判断有关,存在一定的误差。

而pH计则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数值,但也可能受到仪器本身的误差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此外,由于我们只收集了一次样品进行实验,样本的代表性可能存在偏差。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水质情况,我们需要收集更多样本,并多次重复实验。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自来水的pH值接近中性,适合日常生活和饮用。

2. 河水的pH值偏酸性,可能受到酸性物质的污染。

3. 池塘水的pH值较低,偏酸性,可能受到污染影响较大。

在使用池塘水时需要谨慎。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应该注重保护河流和池塘的水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对于自来水的消费者来说,可以放心使用自来水进行日常生活和饮用。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来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水质环境监测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水质环境的监测,了解水质状况,为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水质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和意义;2. 掌握水质监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 分析和评估所测水样的水质状况。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水样采集容器- 水样采集工具- 水质监测仪器(如PH计、溶解氧仪等)- 实验记录表格2. 实验方法:- 选择合适的采样地点,使用水样采集容器采集水样;- 将采集到的水样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使用相应的水质监测仪器对水样进行检测;-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PH值:经过PH计测定,我们得到了水样的PH值为6.8。

根据国家标准,PH值在6.5-8.5之间被认为是正常的酸碱度范围。

因此,该水样的PH值在正常范围内。

2. 溶解氧:使用溶解氧仪对水样进行检测,得到了溶解氧含量为8.2 mg/L。

根据国家标准,溶解氧含量在6-8 mg/L之间被认为是良好的水质状况。

因此,该水样的溶解氧含量也处于良好范围内。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所测水样的水质状况良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水质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质可能会发生变化。

因此,定期监测水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对水质环境的监测,了解了水质监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对所测水样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所测水样的水质状况良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然而,我们也应该保持警惕,定期监测水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六、参考文献[1] 水质监测技术标准,国家环境保护局,2015年。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实验十水样浊度的测定
日期:2011-9-27
一、实验目的
通过多参数水质现场快速分析仪对水进行浊度的测定。

二、实验方法原理
利用一束红外线穿过含有待测样品的样品池,再用传感器接收样品中悬浮颗粒散射的光量,最后通过微电脑处理器在将该数值转化为浊度值。

三、实验仪器
多参数水质现场快速分析仪
五、实验步骤
1、打开仪器,用适当的标准液进行校准。

2、将要测定的溶液倒入洗净的比色皿,并用镜头纸将瓶身擦拭干净。

3、将仪器重启,并选择准确的模式,将待测样品对齐放入指定地方,得到进行测试读数。

4、若数值过小出现-ERR,或数值过大出现+ERR,则选择测量范围更小或更大的模式重新进行校准,重启测量读数。

六、实验结果
七、讨论
1、实验中,为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每次校准与测定时均要用镜头纸对器皿进行擦拭。

否则,会对散射有很大影响,造成很大误差。

2、每次,器皿换样品时,均需要用蒸馏水对器皿进行冲洗,减小误差。

3、喝过的开水中可能是含有较多的唾液茶污渍等,使得浊度比自来水还大。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记录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记录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记录各位小伙伴!今天咱来聊聊这次超级有趣的水质环境监测实验,那过程简直就像一场神秘的探险,现在就给大家来个详细的报告记录。

首先呢,咱得说说实验的目的。

这就好比我们要去探索一个未知的领地,得先搞清楚为啥要去,对吧?这次实验主要就是想弄明白咱周围的水环境到底咋样,是不是干净、安全,有没有那些隐藏的“小坏蛋”在捣乱。

毕竟水可是生命之源,咱可不能马虎。

实验准备阶段那也是相当重要的。

咱就像准备去打仗的小战士,得把武器装备都准备齐全。

各种实验仪器、试剂啥的,一样都不能少。

我还记得当时拿着那些玻璃器具,小心翼翼的样子,就怕一不小心给它们来个“意外骨折”,那可就麻烦啦。

然后就是采样环节。

这就好比是去不同的地方收集“情报”。

我们选了好几个不同的地点,有清澈的小溪,也有看起来有点浑浊的小池塘。

在采样的时候,那场面还挺有意思的。

拿着采样瓶,就像拿着个魔法小瓶子,轻轻把水装进去,心里还默默念叨着:“小水滴们,乖乖进瓶子里,让我看看你们藏了啥秘密。

”接着就是各种检测啦。

酸碱度检测就像是给水做个体检,看看它是偏酸性还是偏碱性。

咱用那个pH试纸,一蘸,颜色就变啦,然后对照着颜色卡,就像查字典一样,很快就知道它的酸碱度啦。

还有溶解氧的检测,这就好比是看看水里有没有足够的“空气”让小鱼小虾们呼吸。

检测过程中,那些试剂混合在一起,有时候会产生一些奇妙的反应,就像在变魔术一样。

再说说氨氮检测。

这个可有点复杂,不过咱不怕,一步一步按照步骤来。

经过一番折腾,终于得出了结果。

当看到数据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紧张啊,就怕超标了。

好在结果还不错,没有出现啥大问题。

通过这次实验,咱收获可多啦。

不仅学会了怎么检测水质,还知道了保护环境有多重要。

如果我们平时不注意,随便往水里扔垃圾、排放污水,那这些“小坏蛋”就会越来越多,水就会变得越来越脏,到时候可就没干净的水喝啦。

这次水质环境监测实验就像一场奇妙的旅行,让我们对水有了更深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记录————————————————————————————————作者:————————————————————————————————日期: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一实验目的:1.1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1.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1.3掌握水质监测各项指标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1.4掌握实验所需仪器的使用方法。

1.5了解监测区域水质污染状况。

二实验方案的制定程序:2.1基础资料的收集经度:117.097纬度:39.088宽度:19m深度:3m海拔:4m2.2实验采样布点在城建正门前桥边进行采样,左右各取一个。

监测项目温度pH值电导率溶解氧COD高锰酸钾指数硫化物磷悬浮物六价铬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砷汞镉铅铁TOC总氯2.3样品保存与运输1.水样采集后应使用冷藏箱冷藏并尽快运到实验室。

2.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当场固定处理、且必须充满容器。

3.测定金属离子时应加入HNO3调节水样pH至1~2。

4.测定pH、温度电导率的水样应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测定。

三现场采样与监测3.1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检测器、原子荧光检测器、TOC分析仪仪器规格数量(个)仪器规格数量(个)三角瓶250ml 6 比色管架 1碘量瓶250ml 2 电炉1000w 1磨口三角瓶250ml 1 剪刀把 1冷凝管 1 乳胶管根 2烧杯100ml 2 吸耳球 2烧杯200ml 2 玻璃棒根 2烧杯500ml 2 滤膜张 5烧杯1000ml 1 滤纸张10容量瓶100ml 1 漏斗个 1容量瓶250ml 1 镜头纸本 1容量瓶500ml 1 移液管1ml 2容量瓶1000ml 1 移液管2ml 2试剂瓶50ml 2 移液管5ml 2试剂瓶125ml 2 移液管10ml 2试剂瓶500ml 2 移液管25ml 1试剂瓶1000ml 2 移液管50ml 1滴瓶50ml 2 移液管架 1比色管50ml 10 酸式滴定管50ml 1取样瓶500ml 2 碱式滴定管50ml 1量筒500ml 1 量筒100ml 23.2实验材料(化学药品)3.3现场采样及处理方法需要现场测的指标可当时完成如温度、电导率、溶解氧、如条件不允许,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测定;测定悬浮物、pH、生化需氧量等项目需要单独采样,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的水样,必须充满容器。

四项目检测4.1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一、实验原理水中溶解的氧称为溶解氧。

污染严重、有机物含量高的水中溶解氧含量低;藻类繁殖的水中,白天光合作用强,水中溶解氧丰富,夜间生物的呼吸作用使水中溶解氧减少。

其它的影响因素包括曝气和水体流动,曝气能增加水中溶解氧,因此,采集水样时要注意尽量少扰动水体。

水中溶解氧测定原理是:往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氢氧化钠-碘化钾溶液,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三价或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此过程又称为溶解氧的固定)。

加酸溶解高价锰的氢氧化物沉淀时,它会与碘离子反应,析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游离碘,即可间接地计算出水中溶解氧的浓度。

二、仪器设备碘量瓶2个,250ml 三角瓶6个,酸式滴定管,移液管100ml,2ml,1ml 各两支。

三、试剂药品1.成品试剂药品分析纯硫酸锰,碘化钾,重铬酸钾,氢氧化钠,浓硫酸,硫代硫酸钠等。

2.硫酸锰溶液:称取硫酸锰18.2克溶解于50ml蒸馏水中3.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25克氢氧化钠溶解在20ml蒸馏水中。

另外称取7.5克碘化钾溶解在20ml蒸馏水中。

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将两种溶液混合,用蒸馏水稀释定容到50ml,储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4.淀粉溶液(1%):称取0.5克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冲稀到50ml。

5.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预定浓度0.025mol/L)称取1.55g硫代硫酸钠,溶于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中,用蒸馏水稀释定容到250ml。

储于棕色瓶内,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其准确浓度。

6.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05mol/L, 1/6K2Cr2O7)配制称取在105-110℃烘干并冷却的重铬酸钾0.24516克,溶于蒸馏水后定量转入100ml容量瓶中,再用蒸馏水稀释定容到刻度线,摇匀。

其浓度为0.05000 mol/L(1/6K2Cr2O7)四、实验过程采样加入1ml硫酸锰溶液加2ml碱性碘化钾溶液加2ml硫酸颠倒摇匀后暗处理5min标定后的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浅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呈蓝色硫代硫酸钠滴定直至无色1.采样:用虹吸法把水样放入溶解氧测定瓶内,并让水从瓶口溢流出10 秒钟。

然后用移液管插入液面下加入 1 毫升硫酸锰溶液,再用移液管插入液面下加入2ml碱性碘化钾溶液。

盖好瓶塞,勿使瓶内有气泡。

颠倒混合十次,然后静置。

待棕色絮状物沉降至一半高度时再颠倒混合几次后带回实验室测定。

2.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取250ml 碘量瓶4个,按实验号分两组。

各组瓶中加入50ml 蒸馏水和 1 克碘化钾,摇匀。

按照下表所列滴定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体积(ml)和补加蒸馏水体积(ml)往各组瓶中加入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和蒸馏水,再各加入5ml 浓度为1:5 的硫酸溶液,摇匀后在暗处放置 5 分钟。

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lml 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记录用量(同时作空白滴定)。

滴定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体积为10.00ml,补加蒸馏水体积为15.0m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C(mol/L)按下式计算:c=15.00×0.05 V1−V2V1—滴定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V2—滴定空白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0.05—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浓度(mol/L)。

2.溶解氧测定:轻轻打开溶解氧测定瓶塞,立即用移液管插入液面下加入1.5-2.0ml 浓硫酸,小心塞好瓶塞,颠倒混合至沉淀物全部溶解为止。

若未全溶,需再加入适量浓硫酸,使沉淀物全部溶解。

在暗处放置 5 分钟。

然后用移液管吸出100ml 上述溶液,放入250ml 三角瓶中,用附录Ⅰ实验一中标定后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呈微黄色,加入1ml 淀粉溶液,再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到溶液的蓝色刚退去为终点。

记录滴定中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ml)。

溶解氧(O2)=C×V×8×1000V水样⁄C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mol/L),V —滴定样品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五、数据处理1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结果瓶号 1 2 滴定前体积0 0滴定后体积21.60 20.40V1(mL) 21.60 20.40瓶号空白1空白2V2(mL)0.00 0.00 计算: V=(21.60+20.40)÷2=21.00ml代入公式C = 15.00×0.05÷(V1-V2)= 15.00×0.05÷(21.00-0.00)=0.0357(mol/L)2溶解氧测定结果水样1水样2滴定前体积0 0滴定后体积0.89 0.60滴定体积V(ml)0.89 0.60计算:V=(0.89+0.60)÷2=0.745ml代入公式溶解氧(O2, mg/L) = C×V×8×1000÷100=0.0357×0.745×8×1000÷100=2.13(mg/l)六、分析评价国标ⅠⅡⅢⅣⅤ溶解氧mg/L7.5 6 5 3 2 根据国家标准,该河段水质为五类水,不可饮用,但可作为农业用水。

4.2水样化学耗氧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巩固课堂讲授中关于地面水或废水化学耗氧量的概念。

2、学习重铬酸钾化学耗氧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即:总的重铬酸钾的量—剩余重铬酸钾的量=消耗的重铬酸钾的量三、仪器设备电炉,回流装置,50ml 酸式滴定管,250m 磨口锥形瓶,容量瓶 100ml , 250ml 若干。

移液管 5ml ,10ml ,20ml 若干。

四、试剂药品1、成品试剂药品 硫酸银,硫酸汞,硫酸亚铁铵·6H2O ,重铬酸钾,邻菲罗啉,浓硫酸等。

2、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 2Cr 2O 7=0.2500mol/L ): 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小时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 克溶于水中, 移入 100ml 容量瓶稀释至刻度线,摇匀。

3、试亚铁灵指示液: 称取 1.485g 邻菲罗啉(C 12H 8N 2·H 2O ),0.695g 硫酸亚铁(FeSO 4·7H 2O )溶 于水中,稀释至 100ml ,储于棕色滴瓶中。

4、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NH 4)2FeSO 4·6H 2O=0.1mol/L] 称取3.95g 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 2ml 浓硫酸,冷却后移入 100ml 容量瓶,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5、硫酸-硫酸银溶于2.5 L 浓硫酸中加入25 g 硫酸银,放置 l-2 天,不时摇动使其溶解。

五、实验步骤1、水样和空白处理取1份 10.00ml 混合均匀水样分别置于磨口三角瓶中,加入3-4个玻璃珠。

另取1个三角瓶,加入 10.0ml 蒸馏水,作为空白实验。

各管准确加入 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然后慢慢各加入 15ml 硫酸-硫酸银溶液,三角瓶上接好冷取10mL 水样(10mL 蒸馏水)加1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2-3颗玻璃珠连接回流装置加15mL 硫酸-硫酸银溶液回流1h 加入蒸馏水加入3滴试铁灵指示剂硫酸亚铁铵滴定至红褐色凝器,电炉上加热,沸腾后继续加热1小时,断开电源,冷却。

2、标定用溶液制备:吸取两份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分别加入到两个250ml的三角瓶中,加入40ml蒸馏水,然后缓慢加入15ml浓硫酸,混匀冷却。

3、滴定往样品、空白、标定各瓶中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剂溶液,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记录各瓶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ml数。

六、数据计算标定12平均V25.0025.1025.05空白实验的硫酸亚铁铵溶液用量(ml)V0=24.50ml滴定水样时硫酸亚铁铵溶液用量(ml)V1=23.80ml1计算硫酸亚铁铵溶液浓度硫酸亚铁铵溶液浓度C = 0.2500×10.00÷V dV d—滴定标定液时消耗硫酸亚铁铵平均mL数;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浓度(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