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摘要】探究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具有以下特征: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知识的获得过程为重点;以合作学习为重要形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创设问题情景,引发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开拓探究空间;实践运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关键词】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策略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development zetetic study strategy
zhu hongbin
【abstract】the inquisition study is the student embarks from the question or the duty, through various inquisition, take obtains the knowledge and the skill, the develop power, the raise emotion experience as the goal study way.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 take “the question” as the center; take the student initiative participation as the premise; obtains the process take the knowledge as the key point; take cooperates the study as the important form. carries on the zetetic study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must establish the question scene, the initiation inquired into; the relation life reality, the development inquires
into the space; practice utilization, enhancement applied mathematics consciousness.
【keywords】mathematics classroom; zetetic study;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155-01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理念、策略和方法。

数学的一切符号与图形只是人们为了建立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主观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的本质是发现,是主观建构,所以,小学数学以其特有的课程性质更适宜展开探究性学习。

1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探究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他们需要通过自主的、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

2什么是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以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
验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通过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不仅获取数学知识,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而且掌握了发现、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3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特征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强调将学生视为学习行为的真正主体,是学习过程的思考者、活动者、体验者、合作者和建构者。

因此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3.1以“问题”为中心。

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出问题,促进学习者卷入学习;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促进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

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是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突破口。

学生或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或通过对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观察、思考、交流,发现可探究的问题,从而展开探究活动。

3.2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

主动参与是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一种意向和行为。

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心理及数学学科的特点,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前提的。

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其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探究带来的乐趣,并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的心理倾向。

3.3以知识的获得过程为重点。

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以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即活动。

通过活动,促使儿童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思考。

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思维能力,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的探索过程。

3.4以合作学习为重要形式。

探究学习的组织形式是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结合,而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通过合作与交流,学生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同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的个性,学会彼此尊重、理解和容忍,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定并执行合作探究方案的能力等。

4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4.1创设问题情景,引发探究。

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线,是探究的内驱力。

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转入活跃状态。

问题往往产生于具体的情景,要让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就要有意识的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并在这种热情的驱使下产生一种迫切要求获取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地、积极地开动脑筋,使创新思维得以发挥。

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把“问题情境”故事化,创设了“小乌龟锻炼身体”的动画片,设计了两只小乌龟分别沿着正方形和圆形跑道跑步,学生很快发现他们所跑的路程实际是正方形和圆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会计算了,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能探索出来吗?让学生从开放式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猜:“圆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于是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设想:“圆的周长可能和直径有关系”“周长可能是直径的3倍多?”……“那么圆的周长究竟是直径的多少倍呢?请同学们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知识的构建者,而且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探究能力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4.2联系生活实际,开拓探究空间。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刻,也容易掌握其中规律、性质和联系。

”因此,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必须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探究。

小学课本的知识虽早已是人类创造的现成财富,但在教学中,我们要逐步诱导,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而获取知识,发现规律。

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除了按课本要求剪成16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外,再启发学生能否转化成其他我们已学过的图形呢?学生便兴趣盎然,手脑并用,积极思维操作。

这样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不仅加强了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4.3实践运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实践运用,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

让学生在探索中了解实际问题中的各种关系,进而将实际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这对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的培养和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设计练习,不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更要有利于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重视开放性练习的设计。

设计开放性练习,可以从以下角度着手:①解题策略的开放。

即让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题策略的比较,逐步树立策略优化的思想;②题目条件的开放:让学生能从实际出发,对所要解决问题的条件作全面分析、周密思考,根据不同条件对问题作出不同的解释,提高全面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所求问题的开放:让学生由已知条件出发,去思考所能解决的各种问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思
维的创造性;④题目答案的开放:让学生面对条件、问题相同的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分析,获得不同的答案,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探究学习是课改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每位教师必须努力探索和积极参与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材料,让学生拓展探究的空间,使学生的主体精神意识得以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