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名句名段:理解与记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子兵法》名句名段:记忆与理解
0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02、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03、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04、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05、兵贵胜,不贵久。

06、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07、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08、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09、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

10、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

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11、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

12、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13、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14、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15、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16、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17、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18、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19、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20、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21、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22、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23、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

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24、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二、学习与研究《孙子兵法》应思考的问题
1、如何理解孙子的重战思想?
《孙子兵法》开篇提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是孙子重战思想的经典表述。

它告诉人们,战争是国家大事,关系到人民死生和国家存亡,必须认真加以研究。

在此基础上,孙子进一步提出对待战争的态度:“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即不能寄希望于战争不爆发,而要立足于做好战争准备;不能寄希望于敌人不来进攻,而要立足于我已做好准备,使敌人不敢进攻或无法战胜。

与此同时,孙子就如何进行战争准备时强调说:要“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紧紧把握“道、天、地、将、法”,并对敌我双方“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进行比较,来探索未来战争胜负的概率。

孙子的重战思想在今天对于我们重视并加强国防建设,进行军事斗争准备,教育全国人民树立正确战争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如何理解孙子的慎战思想?
孙子不是好战主义者。

他提出:“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即战争行动的继续或停止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一看这场战争是否符合国家根本利益,绝对不打有损于国家(长远、根本、战略)利益的战争;二看国家进行战争有无必胜把握,不打无把握的战争,不打导致国家失败的战争;三看国家是否到了非战不可的危亡关头,不到危亡关头不轻起战端。

尤其是具有发动战争及操纵战争进程权限的人,对战争更是要慎之又慎:“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战争如果被主、将的“怒、愠”所左右,将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历史上的吴蜀夷陵之战(东吴占荆州,杀关羽,刘备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不顾群臣反对,亲率4万大军征讨东吴,与陆逊率领的5万大军迅即决战,纵横700多里,大部被歼,被迫退回白帝城),导致刘备惨败就是典型事例。

因此,“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

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3、孙子“重战”、“慎战”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重战与慎战是辩证统一的,作为一个国家必须高度重视战争,它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兴衰。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但是,重战并不等于好战,慎战并不等于惧战。

中国有句古话叫“自古知兵非好战”。

国家虽大,好战必亡。

孙子重战和慎战思想的现实意义是:①“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我们要利用这个战略机遇期,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加快我军信息化建设,以达成“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之目的。

②世界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在新战略格局中,我们应坚持重战与慎战的辨证统一,以“功利、患害”为尺度,以期在激烈竞争中,强化我国的地位和作用。

③坚持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

将重战和慎战思想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国家间关系,切忌因决策层的“怒、愠”而损害国家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④坚决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带来的挑战,把战争准备的着眼点放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之上。

4、如何理解孙子“兵不顿而利可全”的战略思想?
“兵不顿而利可全”是孙子追求的战争最高境界,它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战略思想在战役和战术层面的具体反映。

尽管“兵不动而利可全”在战争史上不能够
成为普遍现象,但该战略思想对我国传统战争观的影响依旧深刻而久远。

总体看,“兵不顿而利可全”主要基于以下考虑:①它反映了战争的本质。

“兵不顿”,即自己军队不疲备、损耗低,是讲全局性的实力状况,就是要保存自己;“利可全”讲的是全面胜敌,胜敌就是消灭敌人。

所以“兵不顿而利可全”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战争本质在孙子战略思想中的生动体现。

②它反映了战争的效益观。

孙子在战争领域运用了一般经济规律,即以最小投入争取最大产出。

该规律反映在孙子的战略思想中就是要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这是战争效益观问题。

高级指挥员必须具有精明的经济头脑。

“兵不动而利可全”既是孙子战略思想的核心,也是孙子战略思想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

③“兵不顿而利可全”的实现形式是以“全”为上。

在孙子战略思想中,有两种模式可用于实现战争目的:一是以智驭力,孙子把它概括叫“全”;二是以力驭力,孙子把它称之为“破”。

这两种模式在品质上有好坏之分,在层次上有高低区别。

孙子在《谋攻篇》中对这两种模式从全局到局部加以比较:“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得出结论认为“全”为上、“破”次之。

推而得知:“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

可以认为“兵不顿而利可全”是孙子确立战略思想的标准。

5、如何理解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
战争直接目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孙子认为战争最高目标是以“全”争胜,即“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这是孙子对战争指导者的最高要求,即不通过直接交战,就能使敌人屈服,完全获得预期利益。

一是它体现了军事斗争服从于政治斗争的思想。

孙子一向把“道”即政治放在首位,并根据这个标准来确定战略、策略的层次。

因此提出“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二是它是以“克敌制胜”的谋略和雄厚的军事实力为前提的。

“不战”正是通过“战”的途径以及强大的威慑力来实现的。

三是它是在局部上使敌屈服和通过政治战、外交战、经济战等手段使敌屈服。

这也成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内在应有之意。

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的本质,在于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以谋略和威慑为手段,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

“不战而屈人之兵”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战略意义。

6、为什么说谋形造势是孙子战略思想赖以生存的客观基础?
孙子在《形篇》和《势篇》中,用了两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形”和“势”的概念:“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形”在此是指军队战前的充分准备;“势”是指军队力量发挥的最佳态势。

用哲学语言表述:“形”是运动的物质,“势”是物质的运动。

孙子所说的“谋形”含义有二:一是强调国家战前要做好充分军事准备,建设起雄厚的战力;二是强调军力和国力发展必须协调一致。

在强调军事实力的建设上要抓住度、量、数、称、胜五个环节。

认为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国家领土幅员大小→物产资源多少不同→可动员兵力
人数众寡→影响制约着战争胜负。

五个环节环环相扣的发展变化,反应了孙子古朴的综合国力观。

孙子所指的“造势”,就是在作战中,要使军力得以最佳发挥。

为此,需构建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即讲力量转化的条件;二是“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即力量爆发的速度;三是“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即控制力量的节奏。

有效发挥军事力量的“势”,是由力量转化的条件、力量爆发的速度和力量控制的节奏共同构成的。

如果掌握了力量使用的上述三要素,就能创造出弓弩之势和发机之节,使有限的军力在作战中获得最大的使用效益。

孙子“谋形造势”思想,对于我们贯彻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是要利用相对和平的环境,发展自己,壮大力量;二是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前提下,充分发挥有限军费的最大效益;三是针对未来高技术战争特点,在提高人员素质和改善武器装备水平的同时,认真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作战理论,使我军建成能够打赢未来战争所需要的最佳态势。

7、怎样理解孙子的“伐谋、伐交、伐兵”思想?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是孙子战略思想的实现手段。

“伐”就是攻击,“伐谋”就是攻击敌人的谋略,即战前要密切注视敌人战略动向,一旦发现敌人不轨企图,就首先要在政治上揭露它,打乱其战略部署;“伐交”就是破坏敌人的外交,使敌人结不成同盟,同时要扩大自己外交,结成广泛对敌斗争统一战线,从而在力量对比上压倒它;“伐兵”就是做好战争充分准备并在必要时刻使用武力解决两国之间非武力手段解决不了的矛盾和冲突。

战争胜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战争中既要把握“伐谋、伐交、伐兵”三者主次关系,又要“因时、因地、因利”综合运用。

在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复杂多变情况下,我们妥善运用孙子“三伐”和“三因”思想,正确处理和解决各种矛盾:一是在打破敌人谋略,施展自己谋略,充分利用多极化发展中各种矛盾;二是使用外交谋略手段,削弱敌人力量,瓦解对手同盟,广交天下朋友,努力创造于我有利的国际环境;三是牢记军队根本职能,时刻不忘做好战争准备,威加于敌,有效地制止战争(如据对古典文献中的战争进行量化统计,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短短的294年间共爆发492场战争,其中运用谋略、外交手段配合战争行动的共有454场,约占92.28%。

)。

须知,运用谋略外交配合战争较量是战争时期各国普遍采用的对敌斗争手段。

8、怎样理解孙子的“治将”思想?
孙子在将帅选用上特别强调要立“五德”克“五危”。

“五德”即“智(智慧、计谋)、信(信义、信用)、仁(仁爱之心)、勇(英勇果敢)、严(威严)”。

作为将帅,必须学习知识,提高谋略水平;必须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必须体贴爱护部属;必须培养自己英勇果敢的性格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必须严格执纪,以严立威。

“五危”,即必死(有勇无谋、一意拼死)、必生(临阵怯战、贪生怕死)、忿速(急躁易怒、易丧理智)、廉洁(洁身清廉、过于自尊)、爱民(吝啬民力、不知轻重)。

“五德”就是提倡,“五危”就是力戒。

综合权衡,就可得知作为将帅需做到:
一要力戒莽撞,有勇有谋;二要英勇无畏,临危不俱;三要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四要豁达大度,能曲能伸;五要以国为重,舍用民力。

军队高级指挥人员应自觉以“五德”要求来塑造自己,以“五危”为戒,自觉克服个人素质中有可能使军队招致灭顶之灾的薄弱环节,使自己成为素质全、威望高、能力强的将才。

9、怎样理解孙子“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现实意义?
孙子治军思想贯穿于13篇,其中“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其重点内容。

“令之以文”是指以慈爱的手段使士兵服从命令;“齐之以武”是指以严惩的方法使士兵行动整齐划一。

①孙子的“令之以文”内含的带兵原则是:要以情带兵。

“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以与之俱死”。

只有给士兵以大量感情投资,后者才能与你同甘共苦,同生共死;要注重对士兵的养成教育。

“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即平时要贯彻执行条令,使部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要对士兵进行思想方面的诱导,使其“与上同意也”,坚决服从领导和指挥。

②孙子的“齐之以武”,即用军法军纪来统一军队的行动。

孙子认为“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人数再多的军队如果不能够做到令行禁止,面对作战,将一盘散沙。

在实施赏罚中,要赏善始贱,罚恶始贵,即奖赏要从地位最低的人开始,处罚要从地位较高的人开始。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真正教育和激励大家。

孙子在处理文与武、奖与惩的关系时,坚持辨证统一观点,对士兵必须文武并施,恩威并重。

既要文要爱,又讲武讲惩。

文是为了调动士兵积极性,有利于作战;武是为了保证军队集中统一,有利于战斗力发挥。

三、对《孙子兵法》翻译和理解上存在的争论
在对《孙子兵法》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正如同对所有古籍的研究一样,大家对这部著名兵家经典,在词语内涵和文句意义的理解上存在着许多不一致,甚至出现较大出入。

现在我们就共同对其中一些例子进行分析和研究,将几种主要分歧观点同时列出,作出一番分析比较。

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计篇》
[1]战争是国家的重大事务,关系到民众的生死和社稷的存亡,不可不认真加以考察和研究。

[2]军事是国家的大事,地形的生死,战势的存亡,不可不加以了解。

此处主要是对“死生之地”的“地”和“存亡之道”的“道”理解不同。

前者认为“地”和“道”是泛指,而后者认为其所指较为具体。

从《孙子兵法》全文通篇衡量认为,此处似应为泛指,“地”应泛指战场,“道”应泛指战争指导艺术。

“十家注”中以李筌、杜牧、贾林、张预所注为得之。

这是因为,这里的“地”和“道”,是相对于“兵者”来说的,作者论述的重点是“兵者”。

并且,孙子所论,是从宏观视角入手的,是为进一步说明这“国之大事”究竟大到何种程度而言“死
生”和“存亡”的。

所以,此处“死生”指的是民众(包括将士) 的“死生”,而非“地形”的“死生”;此处“存亡”指的是“社稷”的“存亡”,而非“战势”的“存亡”。

由此推而得知,此处“地”和“道”应为泛指,非指具体战役中的“地形”和“战势”。

2、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计篇》
[1]所谓天,是指昼夜晴晦、冬寒暑热和四季变化。

[2]所谓天,是指阴阳向背,四时变化。

此处主要是对“阴阳”一词理解不同。

前者认为这里的“阴阳”是指白天黑夜和阴晴晦明,而后者则认为这里的“天”与“天官时日阴阳向背”有关。

持后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这里的“阴阳”与五行有关,说孙子系“唯物主义者”、没有迷信思想,是不妥当的。

其理由是,汉简本此句下尚有“顺逆、兵胜也”,而“顺逆”即指阴阳向背,“兵胜”即指五行相胜。

从《孙子兵法》全文通篇衡量认为,《孙子兵法》十三篇,凡与古代军事有关的问题,几乎无所不论,但却并无一谈论鬼神、占算等迷信思想在军事上的价值。

不惟如此,作者还在《九地篇》中明确说过要“禁祥去疑”,在《用间篇》中明确说过“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那么,其何以会独独在此将自己的理论与“天官时日阴阳向背”之术联系在一起呢? 所以,应以第一种观点为准。

至于汉简本“顺逆、兵胜”一语,是否系衍文或好事者掺入也未可知。

3、其次伐交。

《谋攻篇》
[1]其次是通过外交途径克敌制胜。

[2]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

[3]其次是通过显示武力迫使敌人列阵后未行交战即退兵。

第一说与第二说相通。

第三说是黄朴民先生新近提出来的一种观点,其主要根据是《左传》杜预注。

《左传·文公十二年》:“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出战,交绥。

杜预注:“古名退军为绥”。

持第三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对“伐交”一词的传统解释,其实被包括在“伐谋”范畴之中,与“伐谋”、“伐兵”、“攻城”不能构成逻辑上的层层递进关系,但按现在的解释,就可以构成逻辑上的层层递进关系了。

此说不无道理。

如此,则“伐谋”是以智胜,“伐交”是以威胜,“伐兵”是以力胜,“攻城”是蛮干。

不过,在《孙子兵法》中,“交”之含义毕竟多为“外交”(当然不能和今天所说的“外交”相提并论) 。

此外,“伐交”虽与“伐谋”有相通之处,但也毕竟不能说完全是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

而若将“伐交”理解为“列阵后通过显示威力迫敌退兵”,则似乎“伐交”一词的内涵也过于狭小了。

所以,第三种观点还有待于作进一步考察和验证。

4、小敌之坚,大敌之擒。

《谋攻篇》
[1]兵力过于弱小的军队,即使有坚强的战斗力, (如果一味硬打) 也会被强大的敌人消灭。

[2]弱小的军队,如能集中兵力,也可以打败强大的敌人。

后一种观点认为,《荀子·议兵》有“是事小敌毳(脆) 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
则涣焉离耳”的说法,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应作“弱小的军队,如能集中兵力,也可以打败强大的敌人”。

不过,从《孙子兵法》全文通篇衡量认为,从语言环境来看,此说恐不符合孙子原意。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倍”尚且需要“分之”,“敌”虽应“能战之”,恐更需“分之”,此时才能谈到集中兵力问题。

至于“少”和“不若”,则要“逃之”和“避之”。

如此,孙子怎会主张弱小之敌去与强大之敌硬性对抗呢? !事实上,“小敌”若与“大敌”对抗,即使再“坚”,且能集中兵力,也终将难逃厄运。

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汉武帝元朔六年,大将军卫青北伐匈奴,右将军苏建与匈奴主力遭遇,血战一日,汉兵全军覆没,苏建亡归,卫青问罪。

闳、安曰:“不然。

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禽(擒) 也’。

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尽,不敢有二心,自归。

不当斩。

”可见,“小敌”虽“坚”,若力战而为“大敌”所“擒”,本在情理之中。

当然,战争史上确有许多“小敌”战胜“大敌”战例,如西汉末年的昆阳之战,但那首先是不得已而为之,其次是“小敌”之将既勇且智,而“大敌”之将太过庸劣,因此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孙子此处所论显然是就普遍意义而言。

通观《孙子兵法》,作者主张的是战略上要以少胜多,而战术上则要以多胜少原则。

5、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虚实篇》
[1]进攻而必定能够取胜,是因为攻的是敌人不曾防御的地方;防守而必定稳固,是因为防守的是敌人无法攻取的地方。

[2]攻打而一定夺取,是由于攻打敌人未经设防之处;防守而一定牢固,是由于设防于敌人必然进攻之处。

这里的分歧在于对后半句的理解上。

第二种观点认为,汉简本和《太平御览》卷317所引,“不攻”应作“必攻”。

所以,对孙子这句话的后半句应作后种理解;今本作“不攻”,以我设防之处,当敌不攻之处,义不可通。

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的确有一定道理。

但是,若将“不攻”依汉简本和《御览》所引改为“必攻”,也有不可理解之处:一是“守而必固”与“必攻”之间并无必然的逻辑关系;二是“必攻”与下文的“敌不知其所攻”相抵触;三是“必攻”也与上文的“趋其所不意”、“行于无人之地”和“攻其所不守”不相符。

所以,从《孙子兵法》全文通篇衡量,此处还是以“不攻”为佳,即将“不攻”理解为“不知所攻”或“无法攻取”。

如此,上述后半句的文意就豁然贯通了。

其次,对“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还可以作另一种理解,即防守而必然牢不可破,是因为不为敌人表面上的佯攻所迷惑,认真防守了敌人看似不攻而事实上恰恰要偷袭、进攻的地方。

这种理解,在战争史上有许多战例可为佐证。

例如,吴楚七国之乱时,汉将周亚夫驻守于昌邑(山东巨野南) ,叛军进攻汉军壁垒东南部,而周亚夫却命属下严备西北部。

稍后,叛军精锐果然来攻西北部,因汉军早有准备而无法攻入,只好遁走,亚夫挥兵追击并大破之。

6、掠乡分众,廓地分利。

《军争篇》
[1]抄掠敌国乡邑需分兵数路,开境拓土后要分兵扼守有利地形。

[2]抄掠敌国乡邑获取资财要分给部众以作奖励,开拓境土后要封赏有功者。

[3]抄掠(敌国) 城郊,分其民众;扩大土地,分其物产。

以上三种说法中的后二说似有相同之点。

从《孙子兵法》全文通篇衡量认为,这里似乎还可以有另一种解释。

这种解释,需将前后句联系起来理解,即将“掠乡”和“廓地”看作是同一种行为的两个方面。

因为在古代战争中,当部队进入敌国而将敌人主力击败之后,在“掠乡”同时而不“廓地”,或者在“廓地”同时不“掠乡”,都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这里前后句是有内在联系的,“掠乡”和“廓地”不可截然分开。

而“掠乡”是不需要将兵力集中在一个方向的,那样不惟行动不便,而且效率也不会高。

这样就需要“分众”,也就是“分兵”。

至于分兵之后抄掠的敌国乡邑物资,不用“分”就在士卒手中。

所以,上述第二种观点对前半句的理解恐怕不妥。

相反,部队所“廓”之“地”可就不同了,只要不经君主封赏,即使功劳再大的将领,也不可能拥有。

如楚汉战争期间,汉将韩信、彭越等人,虽为刘邦拓有大片土地,立下巨大功劳,但未经刘邦正式封赏他们都不能占有一寸土地。

这几位大将则因此丧失了彻底消灭项羽的积极性,必待刘邦正式划界分封之后才前往垓下会师。

若如此,则此句似亦可理解为:抄掠敌国乡邑时应分兵前往,开拓境土后要及时封赏给有功者。

7、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

《九地篇》
[1]不必争着与各国结交,不必在各国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2]必须力争与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必须设法在各国培养自己的势力。

上述两种理解,意思正好相反,要害在于后者认为原文中之“不”应为“必”。

从《孙子兵法》全文通篇衡量认为,前一种理解较为妥当。

要说明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将孙子这句话前后文全部引出:“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兵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

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从这段话可以清楚地看出,孙子这里说的是“王霸”之兵,而非其他一般诸侯的军队。

“王霸”之国,作为天下共主,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已建立起来,其控制天下左右各国的威势已形成,是根本用不着去主动交好他国,或看他国脸色行事的。

既如此,也就用不着去“养”什么“天下之权”了。

相反,那些弱小国家,则必须周旋于大国之间,甚至努力在他国寻找代理人。

在天下霸主面前,他们往往更要低眉顺眼和委曲求全。

有人说,弱国无外交,此话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其一定道理的。

但是,若从历史和现实的实际情形来看,弱国其实更需要外交。

因为,只有通过积极外交努力,才有可能帮助自己摆脱困境,赢得生存空间。

当然,孙子此处所说的“不争天下之交”和“不养天下之权”只是相对的,不可将其绝对化。

事实上,作为天下共主的“王霸”之国,其在争得“王霸”地位之时,是必须既“争天下之交”又“养天下之权”的。

在已取得“王霸”地位后,为使其存在并得到巩固,也同样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争交”和“养权”的,只是用不着像其他诸侯国那样“必争”和“必养”罢了。

8、五曰火队。

《火攻篇》
[1]五是焚烧敌人的运输设施。

[2]五是焚烧敌军队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