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小学生法治教育
优化小学法制教育教育方式,提高学生法律意识
优化小学法制教育教育方式,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在如今的社会中,法律意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到。
尤其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体的小学生,如果能够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将有助于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
因此,优化小学法制教育教育方式,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已成为当下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优化小学法制教育教育方式1.加强课程设计小学生法制教育课程可以从法律基本概念、法律程序、宪法、民法、刑法等方面进行设计。
此外,还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将法律教育与生活融合。
比如,通过举办模拟法庭、参加法律援助等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接触和了解法律。
2.运用教育科技手段当前,新兴的教育科技手段——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等在教育领域中已经得到应用。
在小学法制教育中,可以运用这些科技手段,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环境和法律工作,激发小学生的法律意识。
3.依托文化课程通过与其他文化课程的融合,也可以增强小学生的法律教育效果。
例如,在语文课程中,可以加入与法律相关的文章和活动;在历史课程中,可以融入相关法律的历史演变过程等。
二、提高学生法律意识1.立足校内,发挥班级作用班级作为小学生的集体生活组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班主任可以带领班级学生一起开展法制教育相关的活动,比如“生活中的法律知识科普”、“法制教育知识竞赛”等。
通过从班级教育入手,可以让法制教育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
2.加强法制文化建设在学校中,可以设立法制文化墙,展示法律的历史发展或法律与生活相关的知识,让学生们在学生活中感受到法律。
此外,学校也可以设置法制教育宣传栏,发布法律知识、法制动态等信息。
3.加强家校联动家庭是小学生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家长也是小学生的第一任教师。
学校可以加强家校联动,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将法制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中。
家长在回家后可以引导孩子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并且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法律自觉意识。
总之,优化小学法制教育教育方式,提高学生法律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个角色的共同努力。
浅谈小学生普法教育
浅谈小学生普法教育小学生普法教育是中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小学生而言,普法教育是一种必要的知识体系,它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素质,还能够培养其法治思想和法制精神,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来浅谈小学生普法教育。
一、普法教育的意义小学生普法教育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小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其正确的法律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增加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其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小学生能够正确地分辨事情的是非和合理性;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律知识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普法教育的课程内容小学生普法教育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宪法、民法、刑法、商法、劳动法等法律知识;法律制度、法律程序、法律范畴等方面的知识;人权、司法、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知识;案例分析等实践性教学。
其中,案例分析是普法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法律知识,增强其法律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法律的内涵和应用。
三、普法教育的教学方法小学生普法教育的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进行设计。
一般来说,普法教育应该采用生动、具体、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动画、歌谣、游戏等。
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教学,可以使小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识。
四、普法教育的机构小学生普法教育的机构主要有学校、社区组织、非营利组织和社会机构等。
其中,学校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机构,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律知识宣传和普及,促进小学生法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社区组织、非营利组织和社会机构等机构也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法律知识和资源。
五、普法教育的实施小学生普法教育的实施需要区分为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例如,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程中,可以通过教授故事、童话等教材,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观念,教育小学生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小学生的法律知识与法治教育
小学生的法律知识与法治教育法治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法治教育,可以让小学生了解法律的概念和原则,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的法律知识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法治教育。
一、小学生的法律知识的必要性1. 培养法治观念: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通过法治教育,可以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其形成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观念。
2. 促进和谐发展:法治教育可以让小学生学会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培养其解决冲突和维护社会和谐的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3. 保护权益:通过法治教育,小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学会维护自身权益,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预防被侵权或被欺负的情况发生。
二、小学生法治教育的有效方法1. 借助教材:在小学的教材中融入法治教育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案例等形式,向小学生灌输法律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组织法治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类法治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让小学生亲身参与,增强他们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
3. 学校与家庭合作:学校与家庭要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小学生的法治教育,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家庭对于法治教育的支持和配合。
4. 利用媒体资源:学校可以引导小学生正确使用各类媒体资源,如电视、网络等,开展法治教育宣传,让小学生在娱乐中获取法治知识。
三、小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1. 法律基本概念: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小学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如法律的定义、法律的来源等,让他们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
2. 校规学习:学校可以制定并宣传校规,引导小学生遵守校规,从小培养他们的纪律意识和秩序观念。
3. 安全教育:通过法治教育,向小学生宣传安全知识和法律责任,增强他们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4. 学习任务和爱护环境:让小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责任,引导他们爱护学校环境和公共场所,从小养成良好的公民素质。
浅谈如何搞好小学生法制教育
浅谈如何搞好小学生法制教育内容来源:大江网-新法制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
如何在新形势下抓好小学法制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学校德育,奠定学生法制认知基础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良好的道德水准也是学生具有准确法制认知水平的基础。
学校应以“五爱教育”为中心,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充分营造浓郁的校园德育氛围,造创设优良的校园环境;重视校史校风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针对学生实际,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活动1、抓住热点,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导向。
利用学校广播电视台、校报校刊、黑板报、系列宣传窗等宣传媒体对学生进行持续性熏陶教育。
同时教师应根据时事热点、校园动态、法律常识、案列分析、名人故事,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理的启迪,促进学生良好法制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2、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力。
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录像片、图片展,并全面开展观后感写作评比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不断提高学生对法制的认知及学生的论辩能力和分析能力。
3、举行法制讲座,扩大学生法律知识。
开展法制讲座,让深切地感受到法律的威严。
在家长会上,请法制副校长作法制教育讲座,让家长明白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法制教育重要性及正确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三、树立师德楷模,加强教师法制教育能力1、加强师德建设。
把师德师风教育与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相结合,与建立教师管理的有效机制相结合,与加强教师的继续学习、岗位成才相结合,与严格教师队伍管理相结合,从而增强教师法制教育的能力和自身形象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2、对有不良行为表现的学生建立档案制。
班主任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要特别加强教育,增加与其单独谈心的次数,及时与其监护人保持联系,逐步矫正其不良行为,坚决杜绝刑事犯罪案件的发生。
(完整版)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完整版)浅谈如何对⼩学⽣进⾏法制教育浅谈如何对⼩学⽣进⾏法制教育盘县普古⼩学王⽵艳摘要:从⼩培养学⽣的法律意识、提⾼学⽣的法律素质、预防和减少学⽣们的违法犯罪、培养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好学⽣,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
教师如何向学⽣渗透法制教育呢?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努⼒提升教师⾃⾝的法律素质;抓好学科的切⼊点和渗透点;充分利⽤好班会课对学⽣进⾏法制宣传教育。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孙后代。
⽽孩⼦的今天是祖国的明天,因为,孩⼦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
邓⼩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我们国家,国⼒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的数量和质量。
”⽽我们每⼀位教师不正担负着教书育⼈的重要使命吗?说到“育⼈”,法制教育的渗透正是我们“育⼈”的好教材之⼀。
从⼩培养学⽣的法律意识、提⾼学⽣的法律素质、预防和减少学⽣们的违法犯罪、培养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好学⽣,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
那么,作为⼀名⼩学教师,该如何向学⽣渗透法制教育呢?⼀、加强⼩学⽣的道德教育学⽣是道德教育的主体,道德好,⾏为习惯好,⼈格⾼尚;道德不好,⾏为习惯差,⼈格渺⼩。
教师是道德的教育者,教师要为学⽣创造道德学习的环境、条件,促使学⽣形成正确的⾏为习惯。
党的⼗七⼤报告提出:“要全⾯贯彻党的教育⽅针,坚持育⼈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教育现代化⽔平,培养德、智、体、美全⾯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办好⼈民满意的教育。
”那,我们的教育令家长满意吗?不⼀定,我曾⽆意间听到⼏个家长的谈话:“现在的学⽣,虽然成绩好,但是,道德太差了,你看某某家的孩⼦,成绩不错吧,他做的那些事是⼈做的吗?他说的话,还叫⼈话吗……”。
⼆、提⾼教师的法律素质现在的⼩学没有专业的法律教师,向学⽣传授法律知识,得靠我们每⼀位任课教师,如果连⾃⼰都不懂法,怎么向学⽣讲法?更别说在课堂中向学⽣渗透教材中所蕴含的法律知识了。
知法守法小学生的法治教育重点
知法守法小学生的法治教育重点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法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而在法治教育中,要加强对小学生的教育,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懂得知法守法,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本文将重点探讨知法守法小学生的法治教育重点。
一、加强法律观念的培养法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小学生正确的法律观念。
小学生应该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明确了解法律是保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
可以通过讲述生动的案例、播放相关教育视频等方式,让他们直观感受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激发他们对法律的兴趣。
二、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小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即遵守法律、尊重法律、依法行事的意识。
这需要从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入手,教育他们遵守课堂纪律、遵守校规校纪,从小培养他们尊重师长、尊重他人的习惯。
同时,可以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组织辩论赛等形式,让小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三、教育小学生学会维权法治教育不仅仅是告诉小学生要守法,还应该让他们知道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小学生应该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权益,了解到自己在学校、家庭中也有应该享受的权利。
可以通过讲述小学生维权成功的案例,教育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加强安全教育法治教育中,安全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小学生应该学会识别各种安全隐患,了解安全防范知识,学会自我保护。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形成合力,共同加强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鼓励参与公益事业法治教育也应该培养小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通过组织各类公益活动,让小学生了解社会的困难和需要帮助的人,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
这有助于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心他人,传递社会正能量。
六、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培养实施知法守法小学生的法治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
家庭应该成为小学生法治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模范。
小学进行法治安全教育
一、引言法治安全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保障其健康成长的关键。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加强小学生的法治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法治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二、小学法治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 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治观念法治安全教育有助于小学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认识到法律对社会、对个人、对家庭的重要性,从而培养法治观念。
2. 预防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通过法治安全教育,小学生可以了解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3. 促进心理健康,塑造健全人格法治安全教育有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塑造健全人格。
4. 提高综合素质,助力全面发展法治安全教育是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其文化素养、道德素养、法律素养等,助力全面发展。
三、小学法治安全教育的实施策略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法治安全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较强的法治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培训、研讨、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法治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2. 完善课程体系将法治安全教育纳入小学课程体系,确保法治安全教育课时和内容合理。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确保法治安全教育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3. 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法治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同时,结合多媒体技术,使法治安全教育更加生动、形象。
4. 强化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公安机关等法治教育基地,让学生亲身感受法治氛围,提高法治素养。
开展法治主题实践活动,如法治知识竞赛、法治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法治意识。
5. 加强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法治安全教育,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
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治教育
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治教育法律是社会的行为规范,是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小学生的法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小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治教育的实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1. 学校课程的重视小学教育是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形成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将法治教育融入各科教学内容中,不仅通过政治课程传授法律知识,还要在语文、数学、体育等课程中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尊重他人权益的意识。
2. 校园法制文化的打造学校要建立和谐、法制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举办模拟法庭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法律、遵守法律,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养成守法的好习惯。
3. 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公民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
学校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培养学生公民责任感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任劳任怨的好公民。
二、法治教育的实施1. 示范案例教育通过向学生介绍、讲解一些身边的法律案例,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维护自己权益的必要性。
例如,可以用校园霸凌案例教育学生学习要尊重他人、保护他人权益,并告诉他们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2. 司法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法院、警察局等司法机构,让他们亲身感受司法的权威性和正义性,了解法律制度的运行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法律的权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增强法治观念。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到法律的普遍性和普及性,认识到法治是人民群众的共同需求和利益所在。
4. 家庭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小学生法治观念形成的重要环境。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遵纪守法,家庭中也要树立法治观念,不违法、不违纪。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观看相关法治教育电视节目,共同讨论和学习法律知识,从小培养孩子的法治意识。
如何进行小学生的法治教育
如何进行小学生的法治教育引言:在当今社会,法治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素养至关重要。
通过法治教育,小学生可以学习到法律的基本知识,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小学生的法治教育,以期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一、为什么需要进行小学生的法治教育法治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法治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他们可以了解到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价值,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其次,法治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
他们可以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最后,法治教育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法律素养。
他们可以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1. 开设法治课程在小学课程中增设法治课程是进行法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法治课程,小学生可以学习到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辩论,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和判断能力。
2. 组织法治教育活动组织法治教育活动是提高小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角色,亲身体验法律的运作过程。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法律专家和警察等相关人员进行讲座,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解答他们的疑惑。
3. 培养法治意识培养小学生的法治意识是法治教育的核心目标。
学校可以通过校规校纪的制定和宣传,让学生明确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法治主题班会和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培养他们的法治情怀。
4. 建立法治课外活动除了课堂教育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法治课外活动来加强小学生的法治教育。
比如,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法律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参观法院、警察局等法律机构,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力量。
三、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进行小学生的法治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知法守法、学法用法的重要途径,而小学生是法制教育的基础阶段,因此小学生法制教育显得尤
为重要。
在小学生法制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形成
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要通过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的教育,引
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明确法律的重要性和约束力,使他们
自觉遵守法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其次,要注重法律知识的普及。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因此
在法制教育中要注重形象化、生动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寓教于乐的
形式,向学生灌输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如交通法规、消防常识等,让他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知法懂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再次,要注重法治精神的培养。
法治精神是法制教育的灵魂,
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等途径,引导学生培养尊法学法、依法治校的意识,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依法办事、讲规
矩的好习惯。
最后,要注重法律意识的实践。
法制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力量,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总之,小学生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才能够让小学生在法制教育中真正受益,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浅谈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落实法治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落实法治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法治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能够引导人们秉持法治精神,了解法律的基本理念和原则,遵守法律,履行公民义务,维护社会公正和正义。
教育部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小学阶段应该落实法治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法律、尊重法律、学会依法行事。
那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如何落实法治教育呢?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是建立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他们的基础上的。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法制观念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尊重法律、信任法律、依法行事、制定法律、坚持法律。
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注重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特别重要。
教师应当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尊重法律、信任法律,从而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案例和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一些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并在其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做错了事应该承认错误”这一道德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不法行为的危害性和法律的必要性,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二、凸显法制知识的功能与效益法律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文明,它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学要突出法制知识的功能与效益,使学生理解到法治对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应该从法律与法治的概念入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来源、意义和法治的意义和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以“什么是法律?”为话题,向学生解释法律是什么,法律的来源,以及法律保护人权与利益的属性。
通过这种形式导入课程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人们对其的敬畏之心。
三、切实学习法律知识,使学生懂得如何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案件涉及到法律问题,而当事人却常常因为法律知识缺乏而处于被动的地位。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生应该学习一定的法律知识,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浅谈对小学生的法制教育
浅谈对小学生的法制教育科目:法制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从小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XX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小学教育中实施法制教育的渠道有很多,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则是毋庸置疑的。
小学各科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是学生接受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思想品格的熏陶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与,各种新情况、新变化、新矛盾不断出现,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因此,如何做好小学生安全工作,抓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保障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摆在我们班主任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班主任在学生安全教育中承担的责任和管理方法 1.班主任安全管理责任(1)安全教育责任。
班主任除对班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与基本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和基础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安全自护和安全自救知识。
班主任不仅自己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如山、生命责任大如天的意识,还要努力使学生树立安全第一观念。
(2)安全告知责任。
班主任的告知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把学校或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中有关安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对学生告知。
二是把校园与其周边的设施包括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告知学生。
三是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对家长告知。
四是把发现的班级内部、校园内部与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以与安全事故向学校领导告知。
班主任履行告知义务,可积极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告诫责任。
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负有对学生告诫的责任。
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等是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小学生法治教育学会遵守法律树立法治观念
小学生法治教育学会遵守法律树立法治观念法治意识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当今社会,合法权益的维护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因此,小学生法治教育的开展对于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树立法治观念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法治教育的内容以及实施法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小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法治观念的最佳培养时期。
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可以在他们心中树立法治观念,让他们逐渐养成守法的好习惯。
同时,法治教育还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律素养,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以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其次,小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应该注重让学生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法律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常识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法律制度以及法律法规。
同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些典型的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庭、公安机关等相关机构,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律的权威和法治的力量。
此外,在实施小学生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教育的效果。
首先,可以通过开设法律课程,引入法治教育内容。
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置具体的教育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会分析问题,理解法律。
其次,可以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模拟警察执法等活动,让小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律的实施和执行过程,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
再者,可以通过组织法制宣传活动,如法治知识竞赛、法治宣讲比赛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法治的关注度。
最后,小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教育者、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者要提高自身法律素养,不断学习法律知识,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法治教育。
家庭要成为小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学习法律常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社会方面,可以通过举办法律讲座、法律知识普及等活动,提高社会对小学生法治教育的关注度,为教育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策略
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策略小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法制教育必不可少。
下面我将提出一些针对小学生的法制教育策略。
首先,法制教育应贯穿小学生学习全过程。
法律知识可以融入到各科目的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讲解一些与法律相关的作品和法律名人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法律情操;在数学课上可以通过解决一些与法律问题相关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知识的同时培养法律意识。
其次,法制教育要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方法。
通过讲解一些与小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法律的力量。
比如,讲解一些儿童保护法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保护他们的权益;讲解一些道路交通法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此外,法制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良好榜样。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参观法庭、警察局等机构,让孩子亲身感受法律的执行和维护。
同时,家长也应该与孩子沟通法律知识,解答他们的疑问,使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学会遵守法律。
最后,学校和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法制教育资源和环境。
学校可以邀请法律专家或警察来开展法制教育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法庭等活动。
社会各界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如举办法制知识竞赛、制作法制宣传手册等。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法制教育的支持和投入,为小学生提供更好的法制教育条件。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策略应贯穿学习全过程,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方法,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并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通过这些策略,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拥有正确价值观和法律意识的小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小学生如何全面学好法制教案
小学生如何全面学好法制教案在当今社会,法制教育已成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全面学好法制教育,却是许多小学生面临的难题。
本文将从学前准备、课堂学习、生活实践三个方面,为小学生提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全面学好法制教育。
一、学前准备1、了解法律的含义和作用小学生应该明确,法律是一个国家为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而制订的规则,也是制约社会行为的约束力量。
只有了解这些,他们才会认识到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父母可以在家中进行专门的讲解,以促进小学生对法律的理解。
2、了解法制教育的课程内容和重点小学生应该认真了解法制教育的课程内容和重点,为未来的授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在家中进行大量的预习和复习,对教材中涉及的知识进行深入掌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课堂学习1、认真听讲和笔记课堂上,小学生应认真听讲,把握老师传授的知识要点,并用心记录笔记,回家后及时复习和总结。
同时,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地方,应及时向老师发问,尽快解决问题。
2、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小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但可以巩固学习成果,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还可以多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扩大自己的视野。
3、进行实践体验在法制教育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应该进行实践体验,通过参观法院、公安局等地,了解实际的法律运作过程,增强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三、生活实践1、学会遵守法律法规小学生应学会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
不要抄袭、作弊、打架等行为,以及不要在网上搜索不良信息或发布不当的言论,这些都是违背法律的行为。
2、遵守学校规定和纪律小学生应该遵守学校规定和纪律,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服从班主任的管理和指令。
同时,不要上课迟到、早退,不要随意离开校园,以避免发生各种不安全因素。
3、向身边的人宣传法制知识小学生应向身边的人宣传法制知识,例如可以跟家人、同学、邻居等人谈论法制知识,向他们介绍法律条款和相关案例,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小学开展法治教育的方法探析
小学开展法治教育的方法探析小学生是社会的花朵,也是祖国的未来。
法治教育是培养小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社会角色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开展法治教育,需要注重方法和途径的选择,使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本文将探析小学开展法治教育的方法,以期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对社会生活和法律法规的认识相对较浅,认知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
在这一时期,进行法治教育,能够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使其从小树立遵纪守法、尊重法律的意识,为未来的社会角色转变打下基础。
法治教育还能够增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风险防范能力,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遵纪守法,提高识别违法行为的能力,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1. 融入校本课程小学是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素养的重要阶段,校本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可以融入法治教育内容。
学校可以将法律、法规等内容融入到语文、历史、道德等课程中,通过教师讲解、故事讲解、课本阅读等形式,向学生灌输法治观念和法律知识。
在语文课中可以选取一些优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分析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法治观念。
2. 组织法律知识竞赛通过组织法律知识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治观念。
竞赛可以分为个人赛和集体赛,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鼓励学生活学法律知识,通过比赛形式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组织法治教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法治教育主题的讲座、演讲比赛等活动,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专业人士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演讲、案例分析等形式,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
4. 利用多媒体手段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手段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法治教育的PPT、视频等资料,给学生进行展示和讲解。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法制教育?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法制教育?2023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制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
法制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律素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
那么,在小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法制教育呢?首先,要建立法制教育的意识。
法制教育是一种哲学教育,需要教师们有强烈的法制宣传教育意识。
只有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等相关文件,切实加强法制教育、普法宣传工作,才能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法律的重要作用,并且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正确的法律思维方式。
其次,要加强法制教育的讲解。
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年龄、身体素质和性格特点为出发点,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浅显易懂的法制教育讲解。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采用丰富的语言形式,开展多样化的课程活动和现场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直觉和想象力,使其更好地理解法律和社会制度的意义。
第三,要倡导法制教育的实践。
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学生们需要在实践中掌握法律应用的方法和经验。
例如,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时,可以开展模拟合同签订活动,让学生们亲自参与签订一份合同,增强其法律理念的实践性。
第四,要注重教育环境的营造。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接受法制教育,我们还应该注重教育环境的营造。
在学校的教学大楼或者班级中,可以布置一些与法制教育相关的展览、图片等素材,增加教育资源的可视度和吸引力,使学生们通过视觉体验更加直观地了解法制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最后,要落实法制教育的监督。
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事业,实施效果往往需要时间的检验。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开展定期的教育评估工作,以监督教育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及时纠正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保证教育的顺利进展和质量提升。
总之,小学教学中的有效开展法制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它不仅关乎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美好和和谐。
我们应当从教育意识、教材讲解、教育实践、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着力推动法制教育的落实和发展,为培养更多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
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制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
法律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也是人们行为准则的规定者。
在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方面,加强法制教育的渗透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一、法制教育保证校园安全和秩序法制教育的核心在于教育孩子遵守法律和法规,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
在小学阶段,学校应该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法制文化建设和各种活动来渗透法制教育,使学生们明白法律的重要性,懂得遵守法律的基本规范,从而更好地确保校园的安全和秩序。
1.学校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例如,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常识,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学校还可以举办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证人等角色,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2.学校可以利用校服、宣传栏等资源,宣传法律知识。
举办法律主题展览,制作宣传栏,展示法律常识、案例和法律宣传画等,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法律,了解法律对他们的意义和作用。
3.学校还可以建立法律管控机制,制定校规校纪,明确学生的行为规范。
例如,在禁止抄袭、偷窃等行为方面,明确惩罚措施,让学生明白违法行为的后果。
二、培养小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意识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是孩子们遵守法律和法规的内在驱动力。
在小学阶段,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从小明白法律的重要性,做到遵纪守法、尊重法律、维护法律。
1.学校应该加强法制教育的理论学习,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通过开设法治课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培养他们对法律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法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法庭、警察局等机构,让他们亲身感受法律的力量;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助老助残等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下是一些建议:
1.制定法律教育计划:学校应该制定法律教育计划,根据不同年级小学生的
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逐步深入地开展法律教育。
2.开展课堂教育:通过课堂教育,向学生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概念,
如宪法、刑法、民法等,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组织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实地考
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实际应用,增强法律意识。
4.引导学生自我保护: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教育他们如何保护
自己的合法权益,如隐私权、受教育权等。
5.家庭参与:家庭也是小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场所,家长可以通过日常
生活中的案例,向孩子普及法律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认
同感,从而更好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法律知识。
7.创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保
障学生的合法权益,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8.鼓励孩子思考和提问:鼓励孩子思考和提问,引导他们自主探究法律问
题,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和判断能力。
9.开展专题讲座和报告:定期邀请法律专家、律师等开展专题讲座和报告,
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法律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小学进行法治安全教育(2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于小学生来说,法治安全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通过法治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进行法治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小学进行法治安全教育的必要性1.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法治安全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的保障作用,从而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
2.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容易受到不法侵害。
通过法治安全教育,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识别危险、防范风险,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受到伤害。
3.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法治安全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增强学校的安全管理法治安全教育有助于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
二、小学进行法治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法1. 制定法治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法治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应包括宪法、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2. 加强法治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选拔一批具有法律专业背景或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法治安全教育教师,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法治教育水平。
3. 创设法治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院、监狱等法律机构,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威严和公正。
此外,还可以开展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
4. 家校合作,共同推进法治安全教育学校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法治安全教育。
家长可以参与学校组织的法治教育活动,与孩子共同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家庭法治教育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生法治教育摘要:法治教育在小学阶段占据重要位置,如何把看似遥远比较高深的法治内容融入课堂,让孩子接受,让孩子喜欢,这是我们所需探讨的。
笔者认为可以从推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法治案例、创设引起学生共鸣的法治情境、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的法治活动三个方面提高法制教学效益,让孩子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法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法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法治。
关键词:法治教育学生生活法治案例法治情境法治活动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指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党中央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
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
2016年下学期,湖南教科版品德与生活的一年级教材正式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投入使用。
2017年,小学一至六年级教材将全部更名改版,另还在六年级上册设立法治专册。
法治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大步姿态向我们走来,这也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把看似遥远比较高深的法治内容融入课堂,让孩子接受,让孩子喜欢,这是我们所急需探讨的。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推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法治案例。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贴近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
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的特征。
新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保持和延续了课程生活性的特点。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也指出,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重在启蒙和初步感知,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规则和法,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法治观念与原则,初步形成国家意识、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养成遵规守法的行为习惯。
这些都决定了老师应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才会使他们产生勇往直前的热情。
法治教育只有与生活联系起来,才会显得鲜活有趣。
比如,科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三册中有一个内容是《名字的故事》,这个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名字的由来,并从中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期望与爱。
其实,仔细推敲,这个内容就包含有法治教育的部分。
老师可设计这样的案例:名字的故事。
给学生提问:我们班的同学基本都是跟爸爸姓的,那我们可以跟妈妈姓吗?假如我们不喜欢自己的名字,我们可以自己改名吗?我很喜欢一个明星,我想变成跟她一样的名字,可以吗?这样的问题抛出,一定会激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讨论。
他们结合自己的名字,发表自己的意见。
老师就可以顺势摆出一下法律知识让学生了解:1)、我国的《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2)、《户口登记条例》规定:“未满()周岁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变更登记。
”3)、在现实中有重名的现象,并不是侵权行为。
重名也叫姓名的平行,即数人合法取得同一姓名,但是故意混同的除外。
法治教育只有与生活联系起来,才会变得有意义。
比如涉及到隐私权的知识,老师可以列举这样的案例:妈妈把我小时候光屁股的照片放在网上了,这是侵犯我的隐私权吗?同学在我的光屁股照下面进行不文明的评价,这是侵犯我的隐私权吗?我在影楼拍的照片被影楼放大挂在橱窗,这是侵犯我的隐私权吗?我
在学校表现优异,我的照片被贴在学校先进榜的橱窗里,这是侵犯我的隐私权吗?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学会辨别生活中的法律知识,这样的教学才有意义。
在法治教学中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对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有意的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
一方面, "让教学走近儿童的生活",另一方面, "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这样才能真正让课堂,让法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成。
二、创设引起学生共鸣的法治情境。
现代心理学认为:明朗乐观的心情,是思想海洋中充满生机的激流;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
法治教育的内容相对严谨、科学,看似离学生生活较远,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创设自由驰骋、宽松自如的环境,让文字成境,使图片生活,让事实说话,把遥远拉近,从而引起学生共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活动,愿意学、乐于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首先在语言上,老师要注意平衡法言法语与童真童趣的关系,既要体现法治精神、理念、原则,力求准确,同时呈现方式上要充分考虑并体现学生特点,采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将法治的精髓蕴含其中,避免让课堂氛围过于生硬和僵化。
再比如,老师可以巧妙在课堂中模拟法庭情境。
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通过收集信息、小组讨论等形式,了解法庭上不同角色。
然后根据老师选定的案列,学生自愿报名担当法庭中的角色,模拟开庭处理案件。
课本中购物有学问、消费有保障、校园暴力等内容都可以模拟法庭情境开展活动。
三、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的法治活动。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活动的开展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是本课程的目的。
《道德与法治》教材延续了此特点。
法治教育的内容要求严谨,但法治教育的过程可以活泼,生动。
因此,在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教学内容,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让法治教育为学生喜闻乐见。
比如在教学四年级《无声的朋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懂得“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破坏公共财产是不文明的行为,严重的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并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爱护公用设施的道德意识,老师设计这样的活动:老师设置了三个情境:1)、奶奶在街上迷路了,想找公用电话打电话给家人求助,却发现公用电话不能使用。
2)、盲道被汽车占用了,一位盲人独自一人上街。
3)、路灯被砸,下水道井盖被偷,你和妈妈晚上购物后回家。
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情境进行想象和讨论:这三种情况发展下去,会是什么情况和后果呢?请将讨论的结果用表演的方式进行展示。
孩子们展示之后,老师进行总结:“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像进行了表演,表演很精彩,还有些搞笑的效果。
但是,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真实生活中,真的发生在你的身上,发生在你的亲人身上,发生在你的朋友身上,大家还会如此轻松、如此搞笑吗?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
”接着,老师出示了一个孩子掉进下水道井丧生的视频,孩子亲人撕心裂肺的哭声让学生纷纷露出不忍、愤怒的情绪。
然后老师请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替这个孩子的父母对破坏公用设施的人说出心里话。
孩子们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愤怒,老师顺势总结:“是的,破坏公用设施是不文明的行为,甚至是违法犯罪为。
这些破坏共用设施的人不仅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让人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等待这些人的只有一个结果---法律的制裁。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宪法规定:“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破坏公共财产是不文明的行为,严重的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
至此,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保护公共财产的重要性,了解到了
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最后,老师请学生思考:这是国家层面对共用设施作出的保护,那作为我们,同样也要感谢并精心地呵护这些公用设施。
具体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呢?通过活动体验,让学生有所触动,再回归生活,引起学生思考,让他们用实际行动保护公用设施,课的目标达成。
小学生法治教育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必须接受并尝试更好呈现的课题。
让孩子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法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法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法治,这是我们所要为止努力的。
参考文献:
1、左梦飞:《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