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小学生法治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生法治教育摘要:法治教育在小学阶段占据重要位置,如何把看似遥远比较高深的法治内容融入课堂,让孩子接受,让孩子喜欢,这是我们所需探讨的。笔者认为可以从推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法治案例、创设引起学生共鸣的法治情境、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的法治活动三个方面提高法制教学效益,让孩子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法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法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法治。

关键词:法治教育学生生活法治案例法治情境法治活动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指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党中央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

2016年下学期,湖南教科版品德与生活的一年级教材正式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投入使用。2017年,小学一至六年级教材将全部更名改版,另还在六年级上册设立法治专册。

法治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大步姿态向我们走来,这也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把看似遥远比较高深的法治内容融入课堂,让孩子接受,让孩子喜欢,这是我们所急需探讨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推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法治案例。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贴近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

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的特征。。新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保持和延续了课程生活性的特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也指出,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重在启蒙和初步感知,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规则和法,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法治观念与原则,初步形成国家意识、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养成遵规守法的行为习惯。这些都决定了老师应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才会使他们产生勇往直前的热情。

法治教育只有与生活联系起来,才会显得鲜活有趣。比如,科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三册中有一个内容是《名字的故事》,这个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名字的由来,并从中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期望与爱。其实,仔细推敲,这个内容就包含有法治教育的部分。老师可设计这样的案例:名字的故事。给学生提问:我们班的同学基本都是跟爸爸姓的,那我们可以跟妈妈姓吗?假如我们不喜欢自己的名字,我们可以自己改名吗?我很喜欢一个明星,我想变成跟她一样的名字,可以吗?这样的问题抛出,一定会激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讨论。他们结合自己的名字,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就可以顺势摆出一下法律知识让学生了解:1)、我国的《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2)、《户口登记条例》规定:“未满()周岁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变更登记。”3)、在现实中有重名的现象,并不是侵权行为。重名也叫姓名的平行,即数人合法取得同一姓名,但是故意混同的除外。

法治教育只有与生活联系起来,才会变得有意义。比如涉及到隐私权的知识,老师可以列举这样的案例:妈妈把我小时候光屁股的照片放在网上了,这是侵犯我的隐私权吗?同学在我的光屁股照下面进行不文明的评价,这是侵犯我的隐私权吗?我在影楼拍的照片被影楼放大挂在橱窗,这是侵犯我的隐私权吗?我

在学校表现优异,我的照片被贴在学校先进榜的橱窗里,这是侵犯我的隐私权吗?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学会辨别生活中的法律知识,这样的教学才有意义。

在法治教学中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对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有意的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一方面, "让教学走近儿童的生活",另一方面, "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这样才能真正让课堂,让法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成。

二、创设引起学生共鸣的法治情境。

现代心理学认为:明朗乐观的心情,是思想海洋中充满生机的激流;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法治教育的内容相对严谨、科学,看似离学生生活较远,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创设自由驰骋、宽松自如的环境,让文字成境,使图片生活,让事实说话,把遥远拉近,从而引起学生共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活动,愿意学、乐于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首先在语言上,老师要注意平衡法言法语与童真童趣的关系,既要体现法治精神、理念、原则,力求准确,同时呈现方式上要充分考虑并体现学生特点,采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将法治的精髓蕴含其中,避免让课堂氛围过于生硬和僵化。

再比如,老师可以巧妙在课堂中模拟法庭情境。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通过收集信息、小组讨论等形式,了解法庭上不同角色。然后根据老师选定的案列,学生自愿报名担当法庭中的角色,模拟开庭处理案件。课本中购物有学问、消费有保障、校园暴力等内容都可以模拟法庭情境开展活动。

三、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的法治活动。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活动的开展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是本课程的目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延续了此特点。法治教育的内容要求严谨,但法治教育的过程可以活泼,生动。因此,在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教学内容,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让法治教育为学生喜闻乐见。

比如在教学四年级《无声的朋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懂得“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破坏公共财产是不文明的行为,严重的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并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爱护公用设施的道德意识,老师设计这样的活动:老师设置了三个情境:1)、奶奶在街上迷路了,想找公用电话打电话给家人求助,却发现公用电话不能使用。 2)、盲道被汽车占用了,一位盲人独自一人上街。3)、路灯被砸,下水道井盖被偷,你和妈妈晚上购物后回家。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情境进行想象和讨论:这三种情况发展下去,会是什么情况和后果呢?请将讨论的结果用表演的方式进行展示。孩子们展示之后,老师进行总结:“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像进行了表演,表演很精彩,还有些搞笑的效果。但是,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真实生活中,真的发生在你的身上,发生在你的亲人身上,发生在你的朋友身上,大家还会如此轻松、如此搞笑吗?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接着,老师出示了一个孩子掉进下水道井丧生的视频,孩子亲人撕心裂肺的哭声让学生纷纷露出不忍、愤怒的情绪。然后老师请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替这个孩子的父母对破坏公用设施的人说出心里话。孩子们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愤怒,老师顺势总结:“是的,破坏公用设施是不文明的行为,甚至是违法犯罪为。这些破坏共用设施的人不仅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让人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等待这些人的只有一个结果---法律的制裁。”课件出示,学生齐读:宪法规定:“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破坏公共财产是不文明的行为,严重的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至此,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保护公共财产的重要性,了解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