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区多年降水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徐州市水文特性

徐州市水文特性(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江苏,徐州邮编221006)摘要:介绍了徐州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状况,根据多年的水文统计资料,分析了降水、蒸发、径流、泥沙和水质等水文特性,为区域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文依据。
关键词:徐州; 水文; 特性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Xuzhou CitySHI-Gui-Ju1, QIAN-Xue-Zhi2, ZHENG-Chang-Ling3, ZHANG-Jing4CHEN-Wei-Dong5, WU-Cheng-Geng6,(Xuzhou Branch of Jiangsu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Xuzhou 221006, Jiangsu Province)Abstract: In this paper, na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Xuzhou City is introduced. Moreover, we analyze rainfall, evaporation, runoff, silt and water quality main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provide hydrological foundation for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Xuzhou City; Hydrology; Characteristics1 自然地理概况1.1地理位置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东西长约210km,南北宽约140km,土地总面积11258km2。
徐州地理知识点高考总结

徐州地理知识点高考总结徐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徐州的地理知识点也是考生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本文将对徐州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高考。
一、地理位置与地形徐州位于江苏省北部,是一座内陆城市,毗邻山东、安徽等省份,东临黄海。
地势上,徐州位于华北平原与淮河平原的交界处,地势相对平坦。
这样的地理特点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农业生产都有较大的影响。
二、气候特征徐州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常年降水较为充足,四季均有降水分布。
气候特征对于农业、工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考生应了解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以及对于不同产业的影响。
三、自然资源徐州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基地之一。
该地区富含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煤炭储量居全国前茅,石化、冶金、建材等工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此外,徐州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有着丰富的江河湖泊和灌溉用水资源,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四、经济发展徐州作为江苏省北部的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经济发展迅速。
其工业结构以煤炭、钢铁、化工、机械、建材为主,这对于城市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徐州还有发达的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使得城市经济多元化。
五、人文景观除了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之外,徐州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著名的云龙湖是徐州的地标性景观之一,湖水环绕着整个城市,景色优美。
另外,徐州还有许多历史古迹,如汴京遗址、红色旅游景区等,这些丰富多样的景观也体现了徐州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总结:徐州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其地理知识点对于高考考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考生们应该了解徐州的地理位置与地形,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以及人文景观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应深入思考这些地理知识对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通过对徐州地理知识点的深入了解和综合分析,考生们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地理考试,展现出对于城市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徐州市水文特性

徐州市水文特性(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江苏,徐州邮编221006)摘要:介绍了徐州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状况,根据多年的水文统计资料,分析了降水、蒸发、径流、泥沙和水质等水文特性,为区域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文依据。
关键词:徐州; 水文; 特性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Xuzhou CitySHI-Gui-Ju1, QIAN-Xue-Zhi2, ZHENG-Chang-Ling3, ZHANG-Jing4CHEN-Wei-Dong5, WU-Cheng-Geng6,(Xuzhou Branch of Jiangsu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Xuzhou 221006, Jiangsu Province)Abstract: In this paper, na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Xuzhou City is introduced. Moreover, we analyze rainfall, evaporation, runoff, silt and water quality main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provide hydrological foundation for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Xuzhou City; Hydrology; Characteristics1 自然地理概况1.1地理位置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东西长约210km,南北宽约140km,土地总面积11258km2。
徐州市水资源状况与节水分析

关键 词冰 资源 节水 分析 措施
1 徐州市水资源状况
(1)市 区地 表 水 资源 。徐 州市 属 暖温 带湿 润 、半 湿润 季 风 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 833.1 mm,全市 (含 6县)多年平均 水资源总量为 104.0亿 m ,其 中本地水资源 47.0亿 m ,过 境水资源 57.0亿 m ,人均 占有本地水资源量 557m 。徐州 市市区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 0.67亿 ,年平均天然水资源 量为 2.088亿 m ,其中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 0.2088亿 m 。
维普资讯
·6· 2006年第31期 中 国西部 科技
徐州市水资源状况与节水分析
丁维华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徐卅I 221008)
摘 要:本文通过对徐 州市水资源状况的分析 ,论述 了徐 州市 目前在城 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现状与存在的 问题 ,并在徐 州市 城市节水潜力分析的基础上,从节约用水和开发新水源等几个方面,提 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未来城市缺水问题的技术措施。
江苏近50年干湿季降水差异的时空变化及气候变暖下未来趋势分析

江苏近50年干湿季降水差异的时空变化及气候变暖下未来趋势分析作者:孙庆飞周甘凝王雨轩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4年第02期摘要:近50年江苏湿季降水增加趋势强度大于干季,干、湿季降水以及差异趋势从南到北递减,江苏干季降水、湿季降水以及湿干季降水之差占全年比重呈现增加-减少的相间分布。
在SSP1-2.6、SSP5-8.5情景中,2020—2099年江苏干、湿季降水总体上均呈增加趋势,湿季明显强于干季,SSP1-2.6情景干季降水增加趋势大于SSP5-8.5,而湿季降水增加趋势小于SSP5-8.5。
在干季中,SSP1-2.6情景降水增加趨势从南到北递减,极大值位于长江以南,达到了5 mm/10年,SSP1-8.5情景降水增加趋势普遍较小,仅江苏东南部和徐州北部达到了2 mm/10年。
在湿季中,2种未来情景降水趋势都在增加,SSP1-8.5明显强于SSP1-2.6,极大值达到了10 mm/10年。
关键词:干季降水;湿季降水;趋势;SSP1-2.6;SSP5-8.5中图分类号:P426.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2–0-03IPCC第五次报告指出,近100多年来全球地表温度明显上升,自从20世纪70年代起全球湿度上升加剧。
IPCC第六次报告《全球升温1.5 ℃特别报告》指出,人类活动会造成全球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约1.0 ℃,如果继续以目前的速率升温,到21世纪中叶全球升温将达到1.5 ℃[1-2]。
气温的持续升高会强化水文循环,导致我国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均显著增加,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气温的持续升高不仅会直接导致农业减产、食物短缺、病虫害高发、作物生产力降低等,其持续累积还会引起土地资源退化、水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破坏,从而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4]。
深入研究极端气候的形成机制,可以认识和预测旱涝灾害的气候背景,从而改进旱涝特征分析、监测以及预报的技术方法,对农业灾害风险的预防、监测理论的完善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可以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汛抗旱减灾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5]。
徐州市区水资源现状及对策

徐州市区水资源现状及对策摘要介绍了徐州市区供水工程系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功能区水质等现状,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区域可供水资源不足、水环境尚未得到根本好转、再生水利用不足等问题,为徐州市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问题;对策;江苏徐州徐州市区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共包括云龙区、泉山区、鼓楼区、铜山区、贾汪区5个市辖区,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
北部与山东省微山县、枣庄市为邻,南部与西南部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萧县,东部与邳州市、睢宁县交界,西北部与丰县、沛县毗邻。
市区东西长64.5 km,南北长61.5 km,总面积3 038 km2。
废黄河横贯市区,成为独立的长条形高滩地,是徐州境内地表水系的分水岭。
京杭大运河斜贯市区北部,始于蔺家坝,下至邳州市大王庙入中运河,全长71.7 km,具有灌溉、排涝、航运、行洪等综合功能[1]。
1 水资源现状1.1 降水量降水是当地水资源的主要来源,降水量的分布特性一般能反映地表水资源的分布特性。
降水量的分析统计采用3个站点连续57年的资料,1956—2012年多年平均降水量858.3 mm。
降水量地区分布上呈现东南大于西北的特点;年内分配集中,连续最大4个月的降水量为595 mm,占全年的69.3%,7月降水量最大,占全年的29.6%,12月降水量最小,仅占全年的1.67%;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雨量是最小年的2.3倍;丰枯变化频繁,丰枯水年经常连续发生。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为丰水期;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为枯水期,尤其是1991—2002年,出现连续枯水年份,2003—2009年为丰平期。
1.2 现状供水工程系统市区内现有大中小型水库(湖泊)和蓄水塘坝达104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总兴利库容约1.21亿m3;此外,通过多年来的建设,共开挖疏浚干支河道21条,开挖疏浚大沟195条、中沟977条;建成大型水闸1座、中型水闸19座、小型涵闸92座、小沟级以上配套建筑物3万余座。
徐州市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特征分析

徐州市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特征分析气候要素徐州的气候类型:徐州位于北纬34度15'48.37",东经117度11'16.35"。
徐州市坐落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东西狭长,受海洋影响程度有差异,东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
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徐州在气候区划上属暖温带的鲁淮区,具有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过渡的气候特点,而略近于黄河流域。
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较为丰沛,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1. 日照: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19.4千卡/平方厘米。
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
2 .气温:全年平均气温14 C。
3.降水: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年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930—800毫米不等,且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较大。
地学要素(一)地形地貌:我国古代城市一般都依托有利的自然条件,建在依山、傍原、临河之处,或者处于山涧、河谷之中,这样有利于城市地位的巩固和安全的保障。
徐州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正是依赖于山水环绕这一地理环境特征。
徐州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属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
1. 丘陵:海拔一般在100 —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
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贾汪区中部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
.2. 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 ,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拨一般在30 —50米之间。
最新徐州气候-地质基本资料

徐州气候-地质基本资料------------------------------------------作者xxxx------------------------------------------日期xxxx1。
1.1 原始设计资料(一)气象资料徐州市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4.2C。
最热月平均气温31.6C。
最高气温40.6C。
最冷月平均气温-。
4.1C最低气温-。
22.6C土壤冻结最大深度24cm年平均降雨量869.9mm日最大降雨量0.312mm相对湿度平均71%(冬季61%,70%)主导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东风平均风速1.2m/s最大风速19.3m/s基本风压值2kN m0.35/夏季平均风速折算为距地面2m处数值1.2m/s积雪最大厚度24cm基本雪压20.35/kN m(二)地质资料(1)地形地貌特征及工程地质特征该场地地貌上属于平原地带,地势开阔,地形较为平坦,地面稍有起伏。
地面标高一般在34.60~35.90m.(2)岩土层构成野外勘测成果与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表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勘探深度内揭露的岩土层全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岩性以粘性土为主。
依据其物理与工程特性,可划分为4个主层(编号为①层~④层).①层粉质粘土:黄褐色、褐黄色及棕黄色,偶见钙质条纹。
硬塑,具中压缩性。
该层层底埋深2。
90~6。
90m,层厚2.70~6。
90m.其主要物理与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
1.②层粘土:棕黄、棕红色及浅棕红色,含铁锰氧化物,含少量钙结核,硬塑,具中压缩性.该层层底埋深4。
50~14。
00m,层厚1。
00~8。
50m。
其主要物理与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1。
③层粉质粘土:棕黄、褐黄等色,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偶有锰结核。
硬塑,具中压缩性。
据穿透的勘探点的统计,该层层底埋深18。
50~25。
80m,层厚 2.40~3。
00m.其主要工程特性指标统见表1.1。
④层粉质粘土:褐黄及棕黄色等,含氧化铁和少量锰结核。
徐州地理气候生态人文环境

徐州地理气候生态人文环境园林规划设计——徐州地理位置、气候、生态群落、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地理位置位于江苏省西北部的徐州,是苏北最大城市和由苏、鲁、豫、皖边区组成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
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作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素称“五省通衢”。
全市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963平方公里气候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年气温14?,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生态群落特点因研徐州立地条件较差,草本稀少,尚不能构成单独的层次,以更新层(本文定义为高度在10cm,150cm之间的木本植株,且胸径在1.5cm以下)来替代草本层,进行群落空间研究。
(2)在次生林群落样地中共统计到木本树种43种,隶属25科36属;以榆科、桑科、木樨科等科居多,但各层次寡种分布现象极为严重。
(3)作为群落优势种的侧柏在灌木层缺失,更新能力严重不足。
(4)群落多样性研究发现:乔木与灌木呈现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灌木层和更新层则无此现象,说明其空间利用未饱和,群落多处于演替的前中期。
(5)生态位分析表明:对乔木层物种分布影响较大资源维是pH和速效K;对灌木层物种分布影响较大的资源维是pH;对更新层分布影响较大的资源维是速效K和水解N。
根据树种资源生态位宽度均值,构树、刺槐、三角枫和桑树生态位较大,可做造林的首选树种,其次是栾树、女贞、黄连木、小花扁担杆、侧柏和榔榆可作为备选树种。
(6)在群落分层的基础上,进行养分和水分资源维生态位的研究,发现各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都偏小,但他们在资源利用有差异的情况下仍能共存,并对维持各层次的植物群落多样性的起着重要作用。
2005年徐州地区暴雨、洪水及淹涝综述

区年平均降水量 14 . 1 mm,较多年平 大运河 等河流 出现 了连续 的洪水 。 1 3 均 8 64 7. mm偏多 3 %。年降水量最大 0
1 523rm 。 4 .a
47 3, 6 m/ 发生于 9 2 s 月 7日。 0 5 20 年度沂
沭河 、 中运河下游地区的水情 , 中 以 第 三 场 降 雨过 程 , 8月 1 日 一8 河 、 7
多 6 %。 中丰沛区平均 降水量 8 1 雨量较大 , 3 其 8. 0 分别为 15 mm和 18 m 6. 4 5 . m, 2
mm,较多 年平 均 值 5 3 m 1. m偏 大 较 安河区 、丰 沛区较小 ,降 雨量分别 为 4
( ) 水 组 成 二 洪
导致副高位置不稳 定。徐州地 区没有 水量低 于常年同期 。
出现长历时 、 高强度 、 流域性 的降水过
程 ,但副高 比常年 偏弱 ,暖 湿气流活
( ) 二 主要 降 水过 程
中运河等河流形成 根据降 雨的连续 性以及洪水 发生 对南四湖乃至大运河 、
三 、 水分 析 洪
( ) 水 过 程 一 洪
3 % 。 其 中 丰 沛 区 年 平 均 降 水 量 37O m, 6 4 .m 降水量 由东南 向西北递减 . 各 流量为 3 2 m / 出现最高水位 3. m; 30 3, s 26 7
1日发生最 大洪峰 18 .mm,较 多年平均 768 0 55 4. mm偏多 分区降雨量分别为 :安河 区 3 42 m, 邳苍分洪道于 8月 1 3 .m
跃, 弱冷空气 活动 频繁 , 使得流域 过程 的对应 关系 , 20 将 0 5年度 6 月 的降 的 20 年度最大洪峰有着直接影响。 —9 05 性 降水 多 , 汛期 6~ 9月降水 高度集 中, 水分为四场降雨过程,每场降雨过程 情 较 常年偏多 5—7成 , 而非汛期 降雨偏 况 如 下 :
江苏近年来暴洪的降水强度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江苏是一个受暴雨影响较大的地区,近年来江苏暴洪的降水强度和时空分布特征经历了一些变化。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降水强度方面,江苏近年来暴雨降水强度有所增加。
根据江苏省气候中心的数据,近十年来,江苏省的暴雨降水量逐年上升。
特别是2024年至2024年,江苏省下暴雨的频率和强度均明显增强,暴雨降水量超过200毫米的事件频繁发生。
这主要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江苏省的降水规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暴雨天气增多。
另外,城市化进程加速,水泥、沥青等非透水材料的大量使用导致地表径流增加,降雨水无法迅速排走,从而引发暴雨洪涝。
其次,时空分布特征方面,江苏省近年来暴洪的时空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在时域上,暴雨发生频率主要集中在夏季,特别是6月至8月。
这是因为夏季气温升高,水汽含量增加,加上热带气旋、锋面和对流活动等多种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较强的降雨条件。
在空间上,江苏省南部和中南部地区的暴雨发生频率较大。
这是因为江苏省南部地区地势低平,蓄水能力较差,再加上雨水容易聚集在低洼地区,导致洪水的发生。
最后,对于江苏近年来暴洪的原因,除了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外,江苏省的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江苏省地势平坦,水网丰富,多河流、湖泊和水库。
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江苏省更容易发生洪涝。
此外,近年来,江苏省的农田集约化和城镇化进程推进较快,大量土地被用于工业和城市建设,土地覆盖情况发生了变化。
这些土地的覆盖情况改变导致地表径流增加,进而加重了暴雨洪涝的发生。
综上所述,江苏省近年来的暴洪降水强度和时空分布特征发生了一些变化。
由于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江苏省暴雨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夏季和南部地区成为暴雨发生的高峰期和高发区。
针对江苏省的暴洪问题,应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能力,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改善水利设施和城市排水系统,加强防汛减灾工作,提高江苏省抵御暴洪的能力。
徐州变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徐州变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徐州市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是中国华东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它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对徐州的变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趋势。
首先,谈到徐州的变迁发展现状,我们可以从经济、人口和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观察。
在经济方面,徐州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冶金和装备制造业中心,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等资源。
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徐州市以其优质的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徐州的GDP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速,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其次,从人口角度来看,徐州的人口数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的推进,徐州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前来就业和生活。
同时,徐州也积极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进程,加速了城市化建设。
人口的增加为徐州提供了劳动力资源,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另外,城市建设方面也是徐州变迁发展的重要方面。
徐州市政府积极推动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居住环境。
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交通便捷度大为提升,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徐州与周边城市的连接更紧密。
此外,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徐州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未来徐州的趋势。
首先,徐州将继续加强现代化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徐州将抓住机遇,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其次,徐州将加大绿色环保和生态建设力度。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徐州将致力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
徐州将加大对环保科技和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
此外,徐州还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文化底蕴。
通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发展,徐州将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形象。
同时,徐州将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和优秀人才前来徐州创业和就业。
徐州气候适合种植作物

徐州气候适合种植作物徐州位于中国东部,地处江苏省中北部。
徐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
下面将详细介绍徐州气候特点以及适合种植的作物。
一、气候特点:1.温度:徐州气温适中,四季明显,春季温暖宜人,夏季炎热潮湿,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约为14.6C,1-2月份最冷,平均温度约为0C;7-8月份最热,平均温度约为26C。
适宜各类作物的生长。
2.降水:徐州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约为915毫米。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特别是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
由于夏季降水较多,适合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的生长。
3.日照:徐州全年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间约为2216小时。
春季和秋季日照时间适中,夏季较长,冬季较短。
充足的日照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
二、适合种植的作物:1.水稻:徐州的温暖季风气候和丰富的水资源使得水稻生长优良,产量高。
徐州是中国主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水稻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
2.玉米:徐州的气候条件和土地适合玉米的生长,尤其适合早熟玉米的种植。
玉米是徐州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广泛用于食品加工、饲料等领域。
3.小麦:徐州春季温暖,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徐州是江苏省主要的小麦种植区之一,小麦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
4.蔬菜:徐州的气候适宜蔬菜的生长,适宜种植多种蔬菜,如南瓜、茄子、辣椒、黄瓜、西红柿等。
徐州蔬菜品质好,产量高,是该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
5.果树:徐州气候适宜果树的生长,适宜种植苹果、梨、葡萄等水果。
徐州地区的果树品质好,口感鲜美,深受市场欢迎。
6.油料作物:徐州适宜种植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
这些作物对气候要求相对较低,适应性强。
总结起来,徐州的气候适宜种植多种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果树、油料作物等。
这些作物不仅能满足当地居民的食物需求,同时也为徐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江苏省徐州市天气

江苏省徐州市天气江苏省徐州市位于中国东部,是江苏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城市。
由于地处黄海沿岸,徐州市的天气受到海洋气流和季风的影响,呈现出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
这一地区的天气变化多样,四季分明,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春季是徐州市气温回升的时节,但是由于受到寒潮和冷空气的影响,春季的天气变化较大。
3月份,徐州市的气温在5℃-15℃之间,白天气温逐渐升高,晚上气温则有所下降。
这个季节,徐州市的天气多变,时而晴朗,时而多云,偶尔会有小雨。
春季的风力较弱,但是由于大气环流的不稳定性,偶尔还会有大风天气。
夏季是徐州市最炎热的季节,气温通常在25℃-35℃之间,最高可达到40℃。
夏季的徐州市天气炎热潮湿,降雨较多,经常会有雷雨天气出现。
7月和8月是徐州市的高温高湿季节,这段时间室外活动需注意防暑降温,避免中暑。
秋季是徐州市的收获季节,也是气温逐渐下降的季节。
9月份,徐州市的气温在15℃-25℃之间,白天晴朗温暖,夜晚气温较低,通常在10℃以下。
秋季的徐州市天气干燥,降雨较少,但偶尔会有凉爽的秋雨。
这是适宜户外活动的季节,也是旅游的好时机。
冬季是徐州市的寒冷季节,气温通常在0℃以下,有时会降到零下10℃左右。
虽然徐州市的冬季寒冷,但降雪较少,只有偶尔会有小雪或雨夹雪的天气。
徐州市的冬天风力较大,寒冷的刺骨感受让人倍感寒冷。
总体来说,徐州市的天气变化多端,四季分明。
春季气温回升,天气多变;夏季炎热潮湿,降雨较多;秋季凉爽干燥,是旅游的好时机;冬季寒冷干燥,风力较强。
无论是居民还是游客,在徐州市生活或旅游时,都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安排活动和衣物。
在夏季,大家要注意炎热天气可能带来的中暑和脱水问题,要随身携带足够的水分,并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暴晒。
在冬季,要注意降温保暖,防止感冒和冻伤。
当然,在旅游时,也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准备好相应的装备,以确保身体的安全和舒适。
徐州市的天气预报通常是通过当地的气象台或者互联网天气预报进行发布,居民和游客可以随时关注最新的天气动态,及时做出相应的安排。
徐州的天气

徐州的天气徐州是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中国的东部地区。
该地区的天气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湿热,冬季寒冷。
以下将详细描述徐州的天气情况。
春季是徐州气候的开始转暖的季节,三月份是春季的开始。
这个时候,气温开始回升,白天温度约在10°C到15°C 之间,但晚上温度仍然较低,一般在5°C到10°C之间。
春季降雨量较多,但也有晴朗天气出现。
这个季节的天气变化较大,经常有阵雨和大风出现。
夏季是徐州最炎热的季节,从六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八月底。
夏季徐州的平均温度在30°C左右,但最高温度可能会达到35°C以上。
湿度较高,空气潮湿,体感温度较高。
夏季时常会出现雷雨天气,天空经常被乌云覆盖。
同时,夏季也是台风季节,徐州常常受到台风的影响。
秋季是徐州气温逐渐降低的季节,九月份是秋季的开始。
这个季节的早晚温度较凉爽,但白天温暖宜人。
秋季一般没有大风和暴雨,天空晴朗多见,是一年中最宜旅游的季节之一。
秋季也是徐州的收获季节,农田金黄一片,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冬季是徐州的寒冷季节,十一月份就可以感受到寒冷的气息。
冬季的温度常常在0°C以下,最低温度可达到-10°C 左右。
冬天的天气干燥,寒冷刺骨。
时常有雪花飘落,给城市笼罩上一层银装。
室外活动需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和其他寒冷引起的疾病。
总体来说,徐州的天气季节性明显,春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潮湿,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无论是长期居住还是短期停留,游客都应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服装和活动安排。
希望这份天气介绍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徐州的气候状况。
江苏徐州高一地理知识点

江苏徐州高一地理知识点江苏徐州位于中国东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徐州地理的主要知识点。
1. 地理位置江苏徐州位于中国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4°14′-34°57′,东经116°46′-117°57′。
徐州东临山东省,南界安徽省,西连淮安市,北接赤峰市,总面积为11,340平方公里。
2. 地形地貌徐州地形以平原为主,其中北部是黄淮海平原,南部是江淮丘陵。
黄淮海平原是典型的河流冲积平原,主要由黄河和淮河的冲积作用形成。
江淮丘陵地带以丘陵和小山为主,地势较高,有许多小河流穿过。
3. 气候特点徐州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在13摄氏度左右,降水集中在夏季,雨量充沛。
4. 自然资源徐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煤炭资源是最为突出的,徐州被誉为“煤都”。
此外,徐州还富含铁、石灰石、红砂土等矿产资源,以及良好的农田土壤和丰富的水资源。
5. 经济发展徐州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工业基地。
煤炭工业是徐州的支柱产业,形成了完整的煤炭产业链。
此外,徐州还发展了钢铁、化工、能源等产业。
农业方面,徐州以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种植为主,畜牧业也相对发达。
6. 交通网络徐州的交通网络发达,是中国的交通枢纽之一。
徐州有徐兰高速公路、徐盐高速公路、徐宿淮盐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通过。
此外,徐州还拥有较为完善的城市内部公交、地铁和出租车网络。
7. 文化与旅游徐州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的名城之一。
徐州被誉为“东方雁门关”,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其中著名的景点包括云龙湖、徐州博物馆、彭祖庙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总结:江苏徐州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交通网络以及文化与旅游。
了解徐州的地理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该地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历史。
徐州的天气

徐州的天气
徐州是中国江苏省的一个城市,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是华东地区
的一个重要城市。
作为江苏省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徐州的气候也是
很受人们关注的话题。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徐州的天气情况。
徐州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
寒冷干燥。
在夏季,徐州的气温通常在30摄氏度以上,高温多在35
摄氏度左右。
同时,降水也较多,常常会有暴雨天气出现。
因此,夏
季的徐州往往让人感到闷热不适。
随着季节的推移,秋季和春季是徐州的气候比较宜人的时期。
秋
季的徐州温度适中,气候宜人,适合出行游玩。
春季也是徐州的花季,各种花卉盛开,景色宜人,是游览的好时机。
而冬季的徐州则相对较为寒冷,气温往往在0摄氏度以下,偶尔
会有降雪。
但是,徐州不属于雪灾频繁的地区,降雪一般较少,所以
当有雪天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到兴奋和喜悦。
在徐州,由于地处内陆,所以受到四面环山的影响,徐州的风力
较小,且风向多变。
春季和夏季徐州的风多为南风,而秋季和冬季则
多为北风。
大部分时候,徐州的风向不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太大
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州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
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和秋季适宜出行。
徐州的风力较小,风向
多变。
无论是哪个季节,徐州都有独特的魅力,值得一游。
如果你计划前往徐州,我希望以上关于徐州的天气情况的介绍能
够对你有所帮助。
祝你在徐州的旅途中玩得开心!。
徐州市土壤水分与降雨的时空相关性分析

基 金项 目: 中国矿 业大 学青年 科研 基金 项 目(06 08 资助 20 A 1 ) 作 者简 介 : 赵 洁 (97一 ) 女 , 古 赤峰人 , 图学与 地理信 息 系统 专 业 硕士 研 究 生 , 18 , 内蒙 地 主要 研究 方 向为资 源 环境 、 图 学 与地 理 地 信 息 系统 。
第3 4卷 第 3期
21 0 1年 6 月
测绘 与P I L l ORMA l E HNoL Y T oN T C oG
Vo . 4, 1 3 No. 3
J n 2 1 u ., 0 1
徐 州 市 土壤 水 分 与 降 雨 的 时 空相 关 性 分 析
及 20 0 0年徐州市的遥感 图像进 行一 系列 的校 正与 降噪 处理 ,A 植被指 数 的提取 , SW 波段 的合 成与 非监督 分类 , 最后 与降雨数据相 结合 , 对徐 州市的土壤 水分与 降雨的 时空相 关性进行 分析 。这种土壤 水分 与降雨 的时空相关
性 分析 , 可以通过 降雨数据 , 预测 一段 时期 内的土壤 中水分的 变化 , 有利 于对城 市小气候的 变化 、 石流 灾害的 泥
L n h u70 0 C n ; . l g f r utr , a j gA r utrl nv ri , a j g20 9 , hn ) a z o 3 00, h a 3 Co eeo i l e N ni gi l a U ies y N ni 10 5 C ia i l Ag c u n c u t n
成 功能 。
法、 植被指数法 、 绿度指数法 、 地表温度法等 。 。选择使
用 的遥 感 信息 源 不 同 , 使用 的波段 也 不 相 同 , 各种 方 法用 各 自的范 围和局 限性影 响着 对 土壤 与 水 分时 空 相关 性 分 析 和对 气 候变 化 规律 的研究 , 预测 未 来气 候 变化 趋 势 , 有 着极 其重 要 的意义 。尽 管 土 壤水 分 与 降 雨之 间可 能并 不 存 在确定 性关 系 , 可 以用 应 用 概 率 统 计 方 法 去 分 析 他 但 们 之间 的统计 规律 性 。 土壤 水分 遥感 监测 在 生 产实 际上 的应 用 越来 越 受 到 重 视 。和 其他 灾害 监测 一 样 , 由试验 研 究 向 实用 化 、 将 产 业 化迈进 。土 壤 水 分 监 测 作 为 世 界 性 的难 题 之 一 , 了 除 理论 上 的一些 局 限外 , 方 法 和 应 用 上 也 存 在 一 些 有 待 在 深 入 的地 方 , 有 一些 用 单 一 遥 感 难 以解 决 的 问题 。随 还 着研 究 的不断 深入 , 别是 “ S 集成 技 术 的发 展 , 壤 水 特 3” 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 ,找 出区域 内的自然降水特征 ,探索其 时间分布规律 ,为徐州地 区城市防洪、排涝 、 水资源合理利用、城市建设及 区域抗旱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 词:徐州市 ;降水特征 ;变化趋势
中 图 分 类 号 : P 6 4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0 — 9 3 ( 0 2 2 0 6 — 2 0 6 7 7 2 1 )0 ~ 13 0 非 汛 期 ( 1 至 次 年 5 ) 水 量 约 占全 年 降 水 量 的 3 % 。 自 0月 月 降 0 汛 期 降 水 量 从 西 部 的 丰 、 沛 县 5 0 m 到 东 部 的 邳 州 市 2r a 60 0 mm 以 上 ,非 汛 期 降 水 量 从 西 部 的 2 5 m 到 东 部 的 3m 30 0 mm 以 上 。最 大 月 降 水 量 多 在 7月 ,最 小 月 降 水 量 多 在
8 0 9 0 m 。据 徐 州 地 区 6个 雨 量 站 1 5 - 0 8年 降 雨 0-0m 9920
资料计 算全 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8 46 4 .mm。全市实测单站
年 降 水 量 最 大 值 为 1 7 年运 河 站 13 62 m ,最 小值 为 9 4 ,8 .m
18 9 8年 丰 县站 3 49 7 .mm 。
地带 ,属于半湿润的暖温带气候区。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四
季 分 明 , 暖变 化 明显 , 冷 具有 明显 的季 风 特 征 , 春季 干 旱 多风 ,
夏季炎热多 雨,秋季晴爽适宜 ,冬季寒冷干燥 。在 6 、7月 间 常有冷暖气团遭遇 ,产生锋 面低压和静止锋 ,形成阴雨连绵的
分 析 成 果 见 表 1 。
二 、 雨 量代 表 站 及 年 降 水 量 系 列 的 选 取
根 据 6 个雨 量代 表 站 算得 的 多年 平均 面 雨量 得到 :
1 5 - 0 8这 5 9920 0年 中 ,最 大 面 雨 量 为 12 0 9 m ,最 小 ,2 .m
2 2 1 1
面 雨 量 为 5 8 O m , 多年 平 均 面 雨 量 为 8 46 m , 大 年 0 .m 4 .m 最
其 比 值 表
9 8
8
9 8
8
9 8
8
9 9
9
表 2 徐 州 市 各 代 表 站 最 大 年 降 水 量 、最 小 年 降 水 量 及
全 市 年 降 水 量 由 西 向 东 递 增 。 从 西 部 的 丰 、 沛 县
7 080 5 - 0 mm 到 东 部 的 新 沂 、 邳 州 、 睢 宁 各 地 的
3 4 5 5
0 8 3
3 6 2
1 9 7
水 年 份 年 降 水 量 差 异 较 大 ,各 站 最 大 降 水 量 与 最 小 降 水 量 的 比 值 在 25 32 之 间 ( 见表 2 。 丰枯 变 化 频 繁 ,丰 枯 水 .- . 详 ) 年经常连续发生 。
四 、降 水 量 年 际 变 化 分 析
1 .特 征 值 分析
2 1 5 6 2 0 9 3 3 6 0 0 3 8 6 2
梅雨期 。 进 盛夏 ,由于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 , 多晴热天气 ,
蒸 发 量 大 ,常 发 生 局部 阵性 暴雨 或 出现 伏旱 。夏秋 之 际 ,常 受 台风 影 响 多 暴 雨 , 中秋 以 后 ,又 会 出现 秋 旱 或 连 续秋 雨 。
丰 1月 或 1 2月 。 市 各 代 表 站 汛 期各 月及 非汛 期 多年 平 均 雨 量 沛 全 县 城 徐 运 州 河
一
、
概 况
徐州市 位于江 苏省 西北部 ,东西长约 2 O r , 1 k 南北约宽 a
1 0 i ,总 面积 1 ,5 k 。处 于 长 江 流 域与 黄 河 流域 过 渡 k 4 n 2 8 m。 1
三 、 降 水 量 地 区 分 布 和 年 内分 配
1 降 水 量 地 区分 布 .
降 水 量 是 最 小 年 降 水 量 的 2 4倍 ,是 多 年 平均 值 的 14倍 , . . 最 小 年 降 水 量 只 占多 年 均值 的 6 %左 右 。 地 丰 水 年 份 与 枯 0 各
7 4 9
第1 2卷 第 2期
.2 2 2 O1
2 月
O na hi Wa ter Tr ans or p t
徐 州地区 多年降水特征 及变化 趋势分析
唐 文 学 ,王 勇成
( 苏 省水 文水 资源 勘 测 局 徐 州 分 局 ,江 苏 徐 州 2 1 0 ) 江 2 06 摘 要 : 利 用 徐 州 地 区 长 系 列 雨 量代 表 站 资 料 ,对 徐 州 六县 1 5  ̄2 0 9 9 0 8年 5 0年 的降 水 资 料 进 行 分 析 ,分析 徐 州
2 降 水 量 年 内分 配 .
表 1 徐 州 市 各 代 表 站 汛期 各 月 、 非 汛 期 多 年 平均 雨 量 ( 单位 :m ) m
2 降 水周 期 性 分析 .
由于 相 邻 年 份 的 年 降 水 量 存 在 波 动 性 ,为 了消 除 波 动 更 为 清 楚 明 了地 进 行 降 水 的 周 期 性 分 析 , 本文 采 用 5年 滑 动 平
丰 县 沛城
徐 州
5
0 0
O 0
3
9 6
3
9 6
3
本 次分 析 是在 徐 州 地 区 6个 县市 中各选 一 个 具有 较 长 资料 系 列 的 雨量 代 表 站进 行 分析 ,它 们 分 别为 新 安站 、运 河站 、 睢 宁 站 、徐 州 站、 丰 县站 、 沛城 站 。整个 徐 州 地 区 的年 降水 量 采 用 这 6个 代表 站从 1 5 - 0 8年 共 5 920 9 0年 的 降水 数 据 的均 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