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球菌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链球菌ppt演示课件

微生物链球菌ppt演示课件

.
9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链球菌抗原构造模式图
荚膜
蛋白质Ag 多糖Ag
肽聚糖 .
核蛋白Ag
10
第二节 链球菌属
•抵抗力
抵抗力不高 不耐热,55℃灭活 对常用消毒剂及抗 生素敏感
.
11
第二节 链球菌属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1、细菌胞壁成分
(是细菌侵入机体并在体内定居的首要条件)
①黏附素:包括脂磷壁酸(LTA)、F蛋白
β-溶血
.
4
甲链
丙链 乙链
.
5
第二节 链球菌属
2、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类
根据C多糖抗原不同分20群(其中致病菌株多 属于A群)
各群之间,又按蛋白质抗原不同,分若干 型。如A群—— 分M、T、R…等约150个型
B群——分 4型 C群——分13型
.
6
第二节 链球菌属
A群链球菌
• 一、生物学性状
• 形态与染色 G+ 球菌,链状排列 无鞭毛、芽胞 培养早期可有荚膜。
.
41
.
27
油镜 ×1000
.
28
肺炎链球菌
Gram’s染色镜检图
.
29
扫描电镜
.
30
电镜
.
31
• 培养特征– 营养要求高,血平板上生长
菌落周围α-溶血,与甲链相似
肺炎球菌与甲型链球菌区别--胆汁溶菌
试验、菌落中间下陷(自溶)
.
32
脐样凹陷 . 18-24h
33
胆汁溶解试验
.
34
致病物质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抗体(ASO)
抗体在体内存在数月至1年

微生物学第07章细菌感染ppt课件

微生物学第07章细菌感染ppt课件
菌血症 毒血症 内毒素血症 败血症 脓毒血症
40
临床表现

抗原性 强、刺激机体→ 抗毒素,易 弱、不易产生抗毒素,不
被脱毒形成类毒素
易脱毒形成类毒素
33
二、 细菌性感染的传播
细菌感染的来源 ❖ 外源性 ❖ 内源性
传播途径 ❖ 呼吸道:流感 ❖ 消化道:霍乱 ❖ 皮肤粘膜:破伤风 ❖ 血液:艾滋病 ❖ 节肢动物:乙脑 ❖ 性传播:淋病
34
三、细菌性感染的类型
29
Shwautzman反应的机制
❖ 二次注射间隔时间仅十余小时,不是免 疫反应所致。认为与凝血系统、激肽系 统、补体系统的激活等有关。
❖ LSR:第1次局部注射皮肤组织毛细血管 暂时性轻度凝血,第2次静脉注射LPS后可 加剧局部病理变化导致出血、坏死。
❖ GSR:第1次注射后在全身毛细血管及小 静脉内形成广泛的轻度凝血,第2次注射 后加据了此种病理变化,引起DIC。
细菌毒力
致病因素
细菌数量
细菌侵入途径
机体的免疫状况
环境因素
2
细菌的毒力(virulenc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括二部分
侵袭力 (invasiveness) ❖ 指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可在体
内定植、繁殖、扩散蔓延的能力 毒素 (toxin) ❖ 细菌产生的损害机体组织、器官,并
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大分子物质
3
(一) 侵袭力 1、细菌侵袭过程 黏附与定植 ↓ 侵入 ↓ 繁殖与扩散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作用
致病性 (pathogenicity) 细菌对宿主感染致病的能力。
毒力(virulence) 细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
半数致死量(LD50) 或半数感染量(ID50) 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死

淋球菌感染健康教育PPT课件

淋球菌感染健康教育PPT课件
法一:正确使用避孕套 预防方法二: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
如何预防淋球菌感染
预防方法三:避免与感染者发生性接触 预防方法四:妇女孕前进行淋球菌检查
淋球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淋球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一:抗生素治疗 治疗方法二:遵医嘱服药
淋球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淋球菌感染健康教育 PPT课件
目录 引言 淋球菌感染的症状 淋球菌感染的传播途径 如何预防淋球菌感染 淋球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结论
引言
引言
淋球菌感染的定义:淋球菌是一种传播 性疾病,常见于性接触传播,严重影响 人们的健康。 本课件目的: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大 众对淋球菌感染的认识,增加预防意识 ,减少感染的风险。
治疗方法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 强抵抗力
结论
结论
淋球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但通过正确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我们 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 的健康。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淋球菌感染的症状
淋球菌感染的症状
症状一:尿道不适 症状二:尿道分泌物增多
淋球菌感染的症状
症状三:尿频、尿急 症状四:性交疼痛
淋球菌感染的症状
症状五:痛经、盆腔炎症
淋球菌感染的传播途径
淋球菌感染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一:性接触传播 传播途径二:母婴传播
淋球菌感染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三:共用个人卫生用品

第八章球菌属ppt课件

第八章球菌属ppt课件

第八章 复习思考题
1.试述葡萄球菌的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 2.何谓SPA,其生物学特性及用途。 3.试述葡萄球菌的致病性及毒力因子。 4.试述葡萄球菌的微生物学诊断。 5.试述链球球菌的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
有时可达 4- 5mm。菌落呈金黄色 血液琼脂平板:形成的菌落较大,呈现明显的β溶血(病原菌株)
普通肉汤培养物 血液琼脂平板培养物 普通琼脂平板培养物
❖生化特性
分解甘露醇试验: 阳性(致病菌),阴性(非致病菌)
凝固酶试验:
阳性(致病菌),阴性(非致病菌)
接触酶试验:
阳性
阴性 弱阳性 强阳性 接触酶试验
7.微生物学诊断
(1)涂片染色镜检:
* 病料——脓汁、乳汁、血液、组织等 * 涂片染色镜检——革兰氏阳性、具荚膜、成对或链状排列的
球菌,可作初步诊断。
(2)分离培养及鉴定:
* 培养特性观察——血液琼脂分离培养,观察菌落、溶血等特征 * 生化试验——常规生化试验 * 血清学试验——对病原菌定群或定型。
猪肺链炎球链菌球菌:引 :起 致人2-6类菌周的溶龄落大血仔叶猪环性的肺菌炎血、症脑、膜脑炎膜。炎、关α溶节血炎等环
根据溶血能力分类: α型溶血链球菌:
菌落
血液琼脂培养基
β型溶血链球菌: γ型溶血链球菌:
α型γ溶型血溶血β型溶血
1.形态及染色特性
链球菌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小于2.0um, 常排列成链状或成双。肉汤内生长的链球菌常呈长链排列, 革兰氏阳性菌,多有荚膜,无芽孢、多数无鞭毛。
呈溶血性
致热外毒素:
旧名红疹毒素(A群链球菌产生),致人猩红热, 小剂量皮内注射家兔可引起局部红疹
大剂量注射可致全身红疹
其他: 可产生链激酶(溶纤维蛋Βιβλιοθήκη 酶),透明质酸酶等6.抵抗力

淋球菌感染预防和措施PPT课件

淋球菌感染预防和措施PPT课件
遵循医嘱
根据医生的指导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避免复发 。
治疗后应重新进行检测,确保感染已被清除。
谢谢观看
淋球菌感染预防和措施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淋球菌感染? 2. 谁容易感染淋球菌? 3. 何时应该采取预防措施? 4. 如何有效预防淋球菌感染? 5. 如果感染了淋球菌,应该怎么做?
什么是淋球菌感染?
什么是淋球菌感染?
定义
淋球菌感染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一种性传播感 染。
该感染主要影响生殖系统,但也可以影响喉咙和 眼睛。
男性和女性都有感染风险,但女性的并发症更严 重。
谁容易感染淋球菌?
性传播感染史
曾经感染其他性传播感染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 。
这些人群应定期接受检查。
谁容易感染淋球菌?
免疫力低下者
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感染风险更高。 如艾滋病毒感染者、糖尿病患者等。
何时应该采取预防措施?
何时应该采取预防措施?
性行为前
使用安全套,确保性伴侣的健康状况。 安全套能有效降低传播风险。
何时应该采取预防措施?
性行为后
尽早进行性传播感染的检测,尤其是有高风险行 为后。
定期检查可帮助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
何时应该采取预防措施?
出现症状时
出现疑似感染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早期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和传播风险。
如何有效预防淋球菌感染?
什么是淋球菌感染?
症状
感染可能导致排尿疼痛、阴道或阴茎分泌物等症 状。
有些感染者可能无明显症状,增加了传播风险。
什么是淋球菌感染?
传播途径
淋球菌通过性接触传播,包括阴道、口腔和肛门 性交。
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也可能传播感染。

链球菌感染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链球菌感染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链球菌感染的治疗 症状缓解
可通过服用退烧药和止痛药来缓解症状,如对乙 酰氨基酚。
保持充分的休息和水分摄入也有助于恢复。
链球菌感染的治疗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查以确保感染已完全清 除。
如出现症状加重或无改善,应立即就医。
谢谢观看
感染位置不同,症状也会有所不同。
链球菌感染的症状
严重症状
在某些情况下,感染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并发 症,如败血症或脓毒性休克。
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以避免生命危险 。
链球菌感染的症状
儿童与成人的差异
儿童感染链球菌后,可能出现耳痛、流感样 症状等,而成人表现可能更为明显。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更容易受到感染 。
如果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尽量隔离 。
链球菌感染的预防 疫苗接种
虽然目前没有针对链球菌的疫苗,但保持其 他疫苗接种的及时性也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例如,流感疫苗可以降低合并感染的风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链球菌感染的治疗
链球菌感染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
链球菌感染通常通过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或阿 莫西林。
及时完成医生开处方的全疗程,以防止耐药性产 生。
链球菌感染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链球菌是什么? 2. 链球菌感染的症状 3. 链球菌感染的传播途径 4. 链球菌感染的预防 5. 链球菌感染的治疗
链球菌是什么?
链球菌是什么?
定义
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属于革兰阳性菌,通 常呈链状排列。
链球菌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A组、B组、C组等 ,其中A组链球菌最为常见。
高风险人群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感 染风险更高。

链球菌感染的预防PPT课件

链球菌感染的预防PPT课件
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
何时采取行动?
何时采取行动?
感染高发季节
在秋冬季节,链球菌感染的案例增多,需加强预 防。
此时应避免人群聚集,增强个人防护。
何时采取行动?
疫情爆发时
若周围发生链球菌感染疫情,应提高警惕,采取 相应的防护措施。
关注当地卫生部门的通知和指导。
何时采取行动?
个人健康状况变化时
什么是链球菌感染? 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喉咙痛、发热、皮肤红肿等症状 。
严重时可能导致风湿热或肾炎等并发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什么是链球菌感染? 传播途径
链球菌感染可通过飞沫传播、直接接触感染者的 伤口或皮肤病变传播。
在密闭环境中,传播风险更高。
为什么要预防链球菌感染?
为什么要预防链球菌感染? 健康影响
链球菌感染可以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 是在免疫力较弱的人群中。
链球菌感染的预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链球菌感染? 2. 为什么要预防链球菌感染? 3. 如何预防链球菌感染? 4. 谁应该特别注意? 5. 何时采取行动?
什么是链球菌感染?
什么是链球菌感染?
定义
链球菌感染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类感染,常见于 喉咙、皮肤及其他部位。
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分为不同类型,最常 见的包括A组链球菌。
如何预防链球菌感染?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和上厕所后,使用肥皂和 水彻底清洁。
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也是有效的替代方案。
如何预防链球菌感染? 避免密切接触
尽量避免与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尤其是在有症状 时。
在流感季节,保持社交距离可降低感染风险。
如何预防链球菌感染? 及时就医

第六章球菌ppt课件

第六章球菌ppt课件
完全溶血环(α溶血),为条件致病菌。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外2-3mm宽透明的完
全溶血环(β溶血),致病力最强。 (3)丙型链球菌:不溶血,不致病。
肺炎链球菌形成α溶血,有自溶现象,48小 时后菌落呈“脐”状。
▪ 生化反应
----触酶(—)与葡萄球菌鉴别 ----菊糖发酵(+)、胆汁溶解(+)、optochin敏 感试验(+)与甲链鉴别
▪ 抗原结构
• 蛋白质抗原(表面抗原)——型特异性,主要 为M抗原 • 多糖抗原(C抗原)——群特异性 • 核蛋白抗原(P抗原)——无特异性
第三节 肺炎球菌抗原:
----荚膜多糖抗原:根据荚膜多糖抗原可分为84
个血清型和 若干亚型 ----菌体多糖抗原(C多糖)
存在于该菌细胞壁上的特异性多糖,能被人 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所沉淀,CRP正常人只 含微量,急性炎症时剧增,故可用肺炎球菌多糖 抗原测定CRP。
肺炎链球菌致病性
▪ 所致疾病
– 大叶性肺炎 – 继发性胸膜炎、 脓胸、中耳炎、副 鼻窦炎、脑膜炎和 败血症
四、防治原则
▪ 预防:接种多价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疫苗。 ▪ 治疗: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
第四节 奈瑟菌属 (Neisseria)
脑膜炎奈瑟菌
N.meningitidis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G—,呈肾型,成双排列(凹面相对,凸面 相 背),有荚膜及菌毛
群失调症)
• 烫伤样皮肤综合

• 毒性休克综合征
第二节 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一、生物学特性
▪ 形态染色 单个菌体呈球形,链状排列,无芽胞,无
鞭毛,有菌毛,幼龄时有荚膜;与葡萄球菌比 较,菌体略小,在其卵圆端连接 ;

淋球菌感染讲课PPT课件

淋球菌感染讲课PPT课件
淋球菌感染的诊断:淋球菌培养阳性是诊断淋病的金标准,但需排除假阳性;核酸检测也可用于诊断,但存在假阳性可能。
淋球菌感染的并发症:淋病可引起前列腺炎、附睾炎、尿道狭窄等并发症,需及时治疗。
淋球菌感染的预防:提倡安全性行为,避免不洁性行为;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污染物;及时治疗患者及带菌者。
PART THREE
淋球菌感染的预防措施:提高性教育水平,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减少性传播途径。
淋球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保健提供者的诊断能力,确保感染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淋球菌感染的监测和控制: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淋球菌感染的爆发。
淋球菌感染的社会支持:为感染者提供心理支持,减少歧视和排斥,促进社会融入。
淋球菌感染可引起并发症,如关节炎、心内膜炎等
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预防和控制淋球菌感染对于保护个人健康、减少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规范性行为、推广安全套使用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PART FOUR
规范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按时按量服药,不自行停药或减量
及时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确诊淋球菌感染
手术方式:尿道扩张、尿道内切开术等
手术效果: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术后需继续药物治疗,定期复查
注意事项: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定期复查
PART FIVE
勤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上厕所、更换卫生用品后。
汇报人:
CONTENTS
汇报人员
淋球菌感染概述
淋球菌感染的危害
淋球菌感染的治疗
淋球菌感染的预防
淋球菌感染的社会影响与应对策略

链球菌肠球菌PPT课件

链球菌肠球菌PPT课件
主要生化反应
S. pneumoniae
optochin试验: 含 5μg optochin 纸片 贴于 涂布有待测菌 的平板上35℃孵育过 夜,抑菌圈大于 14mm即为敏感。
甲型溶血链球菌(R) 肺炎链球菌(S)

胆汁溶菌试验 原理:胆汁或胆盐能活化肺炎链球菌的自 溶酶,促进细菌细胞膜破损或菌体裂解而 自溶。 方法:A、平板法:在血琼脂平板上选择 出待检的草绿色溶血的菌落,观察记录菌 落特点,然后于菌落上加一滴去氧胆酸钠 溶液,35℃孵育15-30min观察结察 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记录镜下 细菌染色性、大小、形态、排列及荚 膜。
肺炎链球菌
S. pneumoniae
形态与染色:G+球菌,矛头
状 ,成双排列,宽端相对 ,尖端向外,有荚膜
肺炎链球菌革兰染色有荚膜
肺炎链球菌荚膜染色特点
肺炎链球菌
培养特性:营养要

CAMP试验
原理:B群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CAMP因子, 该物质可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的活性,故 在血琼脂平板上两菌交界处溶血能力增强,形成 箭头状透明溶血区。 方法:在羊血琼脂平板上,用金黄色葡萄球菌 划种一条横线,在将被检菌距金葡菌接种线3mm 处直角接种一短线,35℃培养18-24h观察结果。同 时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结果判断:在2-10min内发生胶乳凝集,为 阳性。待检菌与哪群致敏胶乳凝集就表明 该菌为相应血清群的链球菌。
Lancefield血清凝集分型

(7)胶乳凝集试验: 原理: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高 滴度的病人血清被适量的溶血素“O”中和 后,失去了正常水平量的抗体,多余抗“O” 抗体与ASO胶乳试剂反应,出现清晰、均匀 的凝集颗粒。

第9章-球菌ppt课件

第9章-球菌ppt课件
致病物质可分三大类: ①细菌的胞壁成分,胞壁上的粘附素 ②外毒素 ③胞外侵袭酶类
胞壁上的M蛋白(M protein) 是A群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含M蛋白的链球菌
具有抗吞噬和抵抗细胞内杀菌作用;与某些超敏反应 疾病有关
2)外毒素类
(1)致热外毒素(pyrogenic exotoxin) 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致热外毒素抗
球菌与肺炎链球菌)。 • 链球菌不产生触酶,与葡萄球菌不同。
4.抗原结构
荚膜 蛋白质
细胞壁 肽聚糖 细胞膜 细胞质
根据蛋白抗原进一 步分类M抗原
多糖 分20个群,A群致病菌 (溶血性链球菌或化 脓性链球菌)
5.抵抗力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A群链球菌有较强的侵袭力,产生多种外毒素和胞 外酶 1.致病物质
革兰阳性链球菌 典型的链球菌菌落 典型链球菌形态 必要时做:生化反应或药敏实验等
血清学检查
抗O试验(ASO test): SLO ASO 中和+SLO乳胶试剂,因病人血清中ASO量很
多,未被中和的抗体与乳胶试剂反应,产生凝集,为阳 性;无凝集,为阴性
–原理:中和试验,用SLO检测血清中的ASO –方法:间接凝集 –结果:效价大于400单位 –意义:活动性风湿热及肾小球肾炎辅助诊断
概述 1.概念 链球菌属是一大类G+、排列呈双或长短不一的链
状球菌 2.分类(三种分类原则)
1)溶血现象分类 ①甲(α)型溶血;②乙(β)型溶血;③丙(γ)型溶血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溶血环现象
名称
草绿色溶血环
溶血
类别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致病性 多为条件致病菌
完全溶血环 不溶血
溶血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球菌、肠道杆菌PPT课件

球菌、肠道杆菌PPT课件

抗生素治疗
针对不同病菌感染,选择合适的抗生 素进行治疗。
控制策略与措施
加强监测
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系统,及时 发现并控制疾病传播。
隔离治疗
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 病传播。
公共卫生管理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提高公众对疾 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06
研究进展与展望
研究现状与成果
球菌、肠道杆菌的分类学研究
表皮葡萄球菌
总结词
机会致病菌
详细描述
表皮葡萄球菌通常为机会致病菌,在特定条件下可引起感染,如败血症、心内膜炎等。其感染多与医疗操作、植 入物等有关。
脑膜炎球菌
总结词
引起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
详细描述
脑膜炎球菌是引起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可导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其传播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感 染后会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
01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球菌和肠道杆
菌被精准地分类和鉴定。
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
02
针对球菌和肠道杆菌的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临
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肠道杆菌的毒力因子研究
03
揭示了肠道杆菌的毒力机制,为预防和治疗肠道杆菌感染提供
了理论依据。
研究热点与难点
1 2
新型检测方法的开发
跨学科合作
未来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合作, 包括生物学、医学、化学、物理
学等。
临床应用转化
加强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 转化,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更
多有效手段。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 全球性的细菌耐药性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HANK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A的意义
①与IgG结合形成复合物后,具有抗吞噬作用,促细胞 分裂、引起超敏反应和损伤血小板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②用作免疫学的快速试验诊断的重要试剂。如协同凝集
试验。
-荚膜多糖抗原 -磷壁酸 -肽聚糖
•抵抗力
-葡萄球菌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
葡萄球菌
易变异:
10000单位/ ml
青霉素的生产: 20单位/ ml(1943)
•生化反应
-链球菌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可用来鉴别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不产生触酶。
•抵抗力
-抵抗力弱 -耐药性者少见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1. 黏附素:细胞壁成分
脂磷壁酸(LTA)-黏附 M蛋白-抗吞噬 肽聚糖-毒性 细胞壁受体-黏附
2. 链球菌溶素(streptolysin)
一、化脓链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 球形或椭圆形,呈链状排列 -无芽胞。无鞭毛。培养早期(2~4h)形成透明质
酸的荚膜,有菌毛 -易被普通的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染色阳性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需补充血液、血清、葡萄糖等。 -在血清肉汤中易形成长链,管底呈絮状沉淀 -在血琼脂平板上,不同菌株溶血不一
数百万-千万单位/次
青霉素的用量: 最高:10万单位/天(40年代)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1)凝固酶(coagulase)
意义:鉴别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致病机理:
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 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 使感染局限化和形成血栓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实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三)免疫性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1. 涂片染色 2. 分离培养
接种在血琼脂平板 如有溶血菌落,应与葡萄球菌区别 溶血菌落,要和肺炎链球菌鉴别 3. PYR(L-pyrrolidonyl arylamidase)试验
★4. 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antistreptolysin O test, ASO test)
2)葡萄球菌溶素(staphylolysin)
损伤细胞膜的毒素,、β、γ、δ溶素
对多种哺乳动物RBC有溶血作用。 是细胞外毒素
3)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
攻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抵抗宿主吞噬细胞, 增强病菌侵袭力
4) 肠毒素(enterotoxin)
引起急性胃肠炎即食物中毒 作用机制: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后刺激呕吐中枢而
•培养特性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孵育24~48h,形成“一滴漆”状菌落; 金黄色、白色或柠檬色等脂溶性色素
-血琼脂平板上,有的菌株菌落周围形成明显的全透明 溶血环(溶血)
金黄色葡萄球菌普平板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平板
•抗原构造
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SPA) 与人IgG1、2、4亚型的Fc段结合
抗O试验——效价>400有意义 用于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的辅助诊断。 5. 抗DNase B试验:皮肤化脓性链球菌感染
(五)防治原则
减少传染源 注意消毒 治疗患者以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 须治疗彻底,防止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
三、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称甲型溶血或溶血,溶血环中 的红细胞并未完全溶解。多为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称乙型溶血或溶血,溶血环中的 红细胞完全溶解,致病力强
-丙型链球菌:无溶血环(γ型),一般不致病
2、根据抗原结构的分类 对人类致病的A群链球菌多数呈现乙型溶血3、生化反应分类Fra bibliotek乙型溶血
甲型溶血 丙型溶血
食肉菌 (flesh eating bacteria)
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
免疫力低下的人,如糖尿病患者、慢性肾病患者及肝病患者 海鲜上出现,垂钓、潜水或是在街市买海产品,生蚝为首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戴维·沃尔顿
2、毒素性疾病 猩红热(丹痧)
猩红热(丹痧)
3、超敏反应性 急性肾小球肾炎 风湿热
第七章 球菌(coccus)
球 菌 的 形 态 和 排 列
球菌的排列方式
四联球菌 八联球菌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葡萄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球形或椭圆形,典型排列呈葡萄串状 -无鞭毛,无芽胞,体外培养时一般不形成荚膜 -易被常用的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染色为阳性
(1)食物中毒★1 (2)假膜性肠炎 (3)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4)毒性休克综合征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免疫性
天然免疫力 患病后,能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强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脓汁,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等)
直接涂片镜检 革兰阳性葡萄球菌
分离培养
生长现象
分子生物学
生化反应 毒素检查
色素,溶血
血浆凝固酶 发酵甘露醇 小猫试验
利于病菌 组织中扩散
(4)链道酶(streptodornase; SD) DNase,促进病菌扩散
•所致疾病
A群链球菌为主,占90%
1、化脓性炎症
局部痈、脓肿 疏松结缔组织炎 坏死性筋膜炎 丹毒、淋巴管炎 扁桃体炎、咽炎
丹毒
溶 血 性 链 球 菌 性 坏 疽
尸骨无存
惊恐24小时!
24小时之内将你致命!
四、防治原则 •消灭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者
第二节 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链球菌
一、链球菌的结构与分类
-核蛋白抗原:
-C多糖抗原:
链球菌抗原结构模式图
-蛋白质抗原:或称表面抗原。具有型特异性,位于
C抗原外层。
与致病性有关的是★ M蛋白抗原,菌株分型
•分类
溶血现象
★1、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SLO:SLO对O2敏感。 ●SLS: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形成溶血环
3. 致热外毒素(pyrogenic exotoxin)
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噬菌体基因控制)
4. 侵袭性酶
(1)透明质酸酶
又名扩散因子
使病菌易在组织中扩散 (2)胶原酶:利于扩散 (3)链激酶(streptokinase; SK)
导致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
5) 剥脱毒素(exfoliatin)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
6)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 TSST-1)
•所致疾病
1、侵袭性疾病 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单纯性毛囊炎(图)
18
2、毒素性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