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歌欣赏

内蒙古民歌欣赏
内蒙古民歌欣赏

内蒙古民歌欣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以听赏为主,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聆听音乐,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体验美。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按体裁分类的内蒙古民歌的特点,并体验其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内蒙古民歌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

了解按体裁分类的内蒙古民歌的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钢琴、课前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课件见配套课件中学三)

一、导入:

l、老师:同学们,想看舞蹈吗?老师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大家在看舞蹈时注意听听用的是哪个民族的音乐?(播放《牧歌》音乐片段,教师随音乐舞蹈) 学生:蒙古族音乐。

2、老师:请以“我眼中的内蒙古”为视角来进行交流。

(请学生介绍在课下收集的有关内蒙古的资料,然后课件展示图片)

老师:居住在我国境内的蒙古族共480余万人,大多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及东北三省等地。辽阔的草原、碧蓝的天空、肥壮的牛羊,赋予了蒙古人热情、直爽、彪悍的性格,也赋予了蒙古民歌粗犷、豪放、悠长的特点。觋今蒙古族民歌有两种分法:一类是按题材分类,分为狩猎歌、牧歌、赞歌、宴歌等;另—类按体裁分类,分为长调和短调。(讲解什么是长调,什么是短调。)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来领略那里的民俗风情,学习了解按体裁分类的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设计意图:巧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通过表演舞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我眼中的内蒙古为视角,展示学生搜集的内蒙古人民的生活习惯、服饰特征、宗教信仰等,然后将学生引到对内蒙古民歌的关注上来。)

二、讲授与欣赏:

老师:在欣赏时请同学们感受内蒙古民歌在曲调、节奏、结构、旋律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1、老师:欣赏民歌《森吉德玛》。(课件展示)

2、老师:呼伦贝尔盟,欣赏流传于那里的民歌《辽阔的草原》。(课件展示)

3、老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两首内蒙古民歌,现在请同学们想想他们在曲调、节奏、结构、旋律方面有什么不同特点。(学生对比讨论)

学生回答这两首民歌各自的特点。(教师适时提示、归纳知识点)。

4、老师:同学们,我们对长调、短调有了初步认识,现在再欣赏两首民歌,然后判断是长调还是短调。

现在我们到内蒙古的哲里木盟,欣赏流传于这里的民歌《嘎达梅林》。(课件展示)

老师:今天,我们去的最后一站是昭乌达盟,欣赏民歌《牧歌》。 (课件展示)

5、老师:刚才,我们听到的内蒙民歌哪首是长调?哪首是短调?

(学生回答。)

6、老师:同学们到过内蒙古吗? (学生:没有)

可我们今天欣赏到了蒙古民歌,在蒙古民歌饱含深情的故乡情结中,我们看到,羊群如同碧海中流动的云彩,马群好似绿浪中奔腾的浪花,乳白色的蒙古包群像是撒落在绿色翡翠盘里的珍珠。蒙古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同学们会跳蒙古舞吗?好,老师就教大家跳一段蒙古族舞蹈。(老师教学生跳几个简易动作。) 老师:今天我们借助音乐的翅膀飞到内蒙古,与蒙古人民,共同歌C(观看蒙古风貌,配合音乐《森吉德玛》舞蹈)

老师:同学们跨上骏马,真是飒爽英姿。当我们骑着骏马奔驰在辽阔草原的时候,你闻到马奶酒的浓香了吗?你看到蒙古包的钻石光彩了吗?在深蓝天空的映衬下,你感到草原的月光显得越发皎洁了吗?你们听……

(老师弹唱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老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

学生:蒙古族歌曲。

老师:对,蒙古民歌发展到今天,涌现了大量的创作歌曲,同学们能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蒙古族歌曲吗?

(学生能说出或唱出知道的蒙古族歌曲都行)。

老师:好,我们一起唱一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三、拓展:

1、老师: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流传于各民族的民歌浩如烟海,数不胜数。由于各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习俗等各不相同,其民歌也各有鲜明的风格和特点。下面请同学们听三个音乐片断,听听是哪个民族的民歌,感受一下这些民族的音乐风格。

放录音,听后学生答:维吾尔族、藏族、高山族。

2、请同学们随三个音乐片段律动,感受音乐情绪。

四、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内蒙古民歌,初步感受到内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那回荡在辽阔草原的歌声,把每一位聆听者都引入独有的旷美意境,天地相连,浑然一体,构成了异常瑰丽的画卷。我们伟大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这个大家庭里,有许许多多优美动听的音乐,让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些音乐的美妙,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反思:

这节课课件制作简单,但内容和容量都是很丰富的,上课开始,没有任何的话语和开场,一段优美的马头琴曲就已经缓缓流进学生的耳朵和心田,用优美的音乐抓住学生的耳朵,所以课后我越发真切的感受到选择音乐的重要性。导入的顺利为后面的授课开了个好头,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乐曲中所出现的主奏乐器马头琴,同时为大家隆重介绍了马头琴演奏大师齐宝力高,凭借高超的演奏技艺闯进了世界音乐家梦寐以求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学生听到这些马上产生了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崇敬和期望。学生对马头琴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马上转入了本课的重点:首先学唱歌曲,要求学生轻生哼唱歌曲的旋律,从自己对音乐的再创作中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和熟悉度,我觉得这很重要,当然对歌曲的学唱由于时间关系进行的比较肤浅,课后我觉得还可以更深入一些,在整节课的时间安排上还可以再投入一些时间,因为学生的亲身实践比什么都来的真切。

中国民歌欣赏

《中国民歌欣赏》 教学目的: 一、通过中国民歌欣赏,使学生了解并热爱我国灿烂的民间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二、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特点,增进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认识,加深情感体验。 三、结合本地民歌进行歌词创编,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感情,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1、分析不同民歌在内容及情感上的不同色彩; 2、民歌新唱中学生的参与及体验。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民歌的风格、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 教学内容: 1、欣赏《澧水船夫号子》《赶牲灵》《小河淌水》《下四川》《无锡景》 2、分析了解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特点。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或录音机、VCD、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活动与体验 (一)劳动号子

1、整体感知(多媒体投影) 师:我们先到湖南的澧水边去听一听船夫们的心声,欣赏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请思考:号子的主要演唱形式,歌曲的表现情绪分别是怎样的?(放音乐和投影,让学生欣赏全曲。) 师:听完这首号子,你认为它的主要演唱形式是什么? 生:一领众和 师:劳动号子是一种直接伴随劳动而歌唱的歌曲。其作用是指挥劳动、调节情绪。听了号子你仿佛看到什么画面?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生:我仿佛看到了船夫们从风平浪静到与凶滩恶水搏斗,最后战胜艰难险阻继续行船的劳动过程。情绪是紧张、有力地。 2、分段赏析 师:请试着唱一唱歌曲的主题,体验一下船工们的生活。(多媒体投影主题旋律) A、学习旋律(只要求学生掌握第二声部,教师唱第一声部) B、填入歌词(号子语言较为简洁,学生能很快学会) 3、综合体验 师:下面我们来当一回船夫,载着理想,驶向成功的彼岸,好不好?你们想一想,该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现出船工们的精神面貌?生:(各抒已见) 师生共同表演唱《澧水船夫号子》,加入划船的律动,全身心投入来表现全曲(可提示学生在歌曲中进行创编,如开头加上“开船罗”的吆喝声,结尾再一齐欢呼“靠岸罗”等)。

中国民族民间歌曲欣赏论文

浅谈汉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与情感传播姓名:钟彩霞专业:学前教育班级:15级2班 汉族民间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被人们广泛传播,一代一代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歌曲中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期望,薪火相传,可以说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 汉族民间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五部分。 1.民间歌曲 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因此,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情感体验和音乐艺术的情感表达方式。汉族民歌主要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类。在此我重点说说山歌。 山歌多在野外歌唱,环境空旷,不受劳动的限制,歌唱者可以无拘无束地抒发内心情绪,因此,山歌的特点一般是节奏比较自由,音调比较悠长,在演唱时,往往可以根据歌唱者当时的情感需要,时而延长、时而缩短它的节奏,曲调也有自由的变化。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客家山歌是客家人表情达意的特殊方式,它承载着客家人真挚的思想感情。在客家山歌中,数量最多、最精彩的是爱情题材的山歌。歌者大多数是不识字的耕夫农妇,歌声缘情而发,天真而又直率,艰辛的劳动和朴实无华的生活是他们创作的灵感

来源。客家爱情山歌语言生动朴素,贯穿歌中的感情真挚热烈,抒发了客家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和思念之情,表现爱情的悲欢离合。他们借山歌来表达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例如,青年男女初次相识,互相有了好感,男方会用山歌试探对方的心意:“十八老妹嘀嘀亲,浑水 过河不知深,丢个石子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他们还借山歌表 达对爱情的坚贞和执着。又如:“生要恋还死要恋,不怕刀枪架眼前。杀头好比风吹帽,坐监好比游花园。”这首山歌直接表现爱情中的男 女为了爱情不怕死不怕受折磨,为了两个人的爱情敢于冲破一切势力,敢于用热血和生命为代价,生死都要相爱的信念,去追求诚挚的爱情,这就是他们冲破封建罗网的最直接呐喊。 2.民间歌舞 我国汉族民间歌舞的主要种类有:秧歌、花灯、花鼓、采茶。东 北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汉族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汉族民间歌舞。东北秧歌同其它民族舞蹈一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动律特点。东北秧歌的上身动律以及手巾花的各种舞法等都展现了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并反映了东北人民豪爽、泼辣、热情的个性。“东北秧歌在风格上以热情、火爆、泼辣、幽默著称。动作既 哏又俏,既稳又浪,而且稳中有浪,浪中有哏,哏中有俏,刚柔结合,不能扭扭捏捏缠绵无力。”体现其风格的要素主要有韵律、体态、动作、节奏、服饰、道具。韵律、体态和手巾花集合在一体的动作结合

民歌鉴赏

浅谈西北民歌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 【内容摘要】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里,民歌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且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地区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要深入了解各地方人民的生活,就要从当地民歌谈起。文中以《高亢的西北腔》为例,通过感受、体验西北三首不同地方的民歌音乐情绪,对民歌,西北民歌的体裁以及三首民歌旋律曲调的分析,浅谈西北民歌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民歌;西北民歌;音乐文化; 正文: 民歌时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民歌的体裁多样,大体可分为劳动歌曲、爱情歌曲、仪式歌曲、乡村或城镇生活歌曲和叙事歌曲。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时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常见的民体裁材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作为一名西部的回族回族音乐教育与工作者,我当然要谈谈我们西北民歌了——我们民族的花儿了!。 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以歌唱爱情为主,主要产生于甘肃的洮岷、临夏和青海的东部农业区,是当地汉、

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以及部分裕固族、藏族群众用汉语歌唱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形式。其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花儿”的基本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信天游”的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西北民歌的骨干音是1 2 5 6,多为上行跳进,下行级进。 按传统说法,男歌手将女情人称为“花儿”,女歌手将男情人称为“少年”,故“花儿”又叫“少年”,(在青海)唱“花儿”也称“漫少年”。歌唱方式为独唱或对唱,演唱时即兴编词,声调高亢舒长。花儿的演唱不论是那个民族,都用汉语演唱,唱法有尖音(假声)和苍音(真声)之别,也有真假声并用者,一般男声多用假声,女声多用真声,男女齐唱对唱时,唱同等音高。花儿的词有着独特的格律,这种格律是区别“花儿”与其它民歌的显著标志。花儿的唱词格式多样,衬语十分丰富,曲体结构也有较多样式。 花儿除在农事劳动和山野运货等劳动场合歌唱外,各地还有“花儿会”的习俗,一般在农历四到六月间(以六月初最盛),选择风景秀丽、名山古刹坐落的地方,会期多则三四天,少则一两天。届时群众云集,对歌声此起彼伏,气氛颇为热烈。 花儿分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系列,河湟花儿曲调丰富多彩,

中国民歌赏析总结

中国民歌赏析总结 在大二课程选修时,我之所以选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原因有四,一是班级里大部分的人都选了这门课;二是觉得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应该会很轻松;三是我本人还是蛮喜欢音乐的;四是自己对于风格迥异的中国民歌的好奇。 在上第一节课时,吴勇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中国民歌的概念,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还特地说明了民歌的几个特征。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各具特色的民歌。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后来又说了中国民歌的分类,分为:号子、山歌(包括一般山歌、小调三大类,教授了我们《起蓬号子》,《对鸟》,《马灯调》三首浙江民歌。这三首民歌对应的地区分别是象山,温州和宁波。对于《起蓬号子》还特意播放了视频给我们看。还提及了《澧水船夫号子》,这一船工号子。然后还告诉我们中国音乐的音阶只有五个音——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西方七声音阶的12356。其中还说起了在后来的课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吴勇老师以《沧海一声笑》为例,教授了我们通过听音符发现中国音乐和西方国家音乐,日本音乐的区别,十分典型。在教授《沂蒙山小调》时,告诉我们《沂蒙山小调》并不是小调,而是山歌。在教授不同地区的民歌时,就说了在离我们浙江地区越近的地区的民歌,我们越是容易体会;而因为地理环境、方言等原因,离我们浙江地区越远的地区的民歌,越是难以学会。而我们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就像安徽的《凤阳花鼓》我们唱起来就朗朗上口,但是四川的《黄杨扁担》,甘肃的《下四川》就让人觉得诘屈聱牙。 至于对吴勇老师的感想和老师需要改善的地方,我觉得老师教授的还不错,每节课吴勇老师都是先示范,领唱,再让我们唱。每节课都在教同学们这一类民歌的音阶的唱法,不厌其烦地教了一遍又一遍,对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来说,吴勇老师十分称职,也很到位。但是这门课的大部分时间的课堂氛围都不是很活跃,老师本人也缺少感染力,让人感觉有些无趣和沉闷。对于这个问题,吴勇老师并没有拿出有效措施。 总而言之,我在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我觉得中国民歌所表达的感情直白,热烈。能让人感受到民歌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歌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又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因而优美动听,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中国民歌赏析总结

中国民歌赏析总结 班级:12楼宇姓名:季梦寒学号:123030911 在大二课程选修时,我之所以选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原因有四,一是班级里大部分的人都选了这门课;二是觉得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应该会很轻松;三是我本人还是蛮喜欢音乐的;四是自己对于风格迥异的中国民歌的好奇。 在上第一节课时,吴勇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中国民歌的概念,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还特地说明了民歌的几个特征。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各具特色的民歌。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后来又说了中国民歌的分类,分为:号子、山歌(包括一般山歌、小调三大类,教授了我们《起蓬号子》,《对鸟》,《马灯调》三首浙江民歌。这三首民歌对应的地区分别是象山,温州和宁波。对于《起蓬号子》还特意播放了视频给我们看。还提及了《澧水船夫号子》,这一船工号子。然后还告诉我们中国音乐的音阶只有五个音——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西方七声音阶的12356。其中还说起了在后来的课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吴勇老师以《沧海一声笑》为例,教授了我们通过听音符发现中国音乐和西方国家音乐,日本音乐的区别,十分典型。在教授《沂蒙山小调》时,告诉我们《沂蒙山小调》并不是小调,而是山歌。在教授不同地区的民歌时,就说了在离我们浙江地区越近的地区的民歌,我们越是容易体会;而因为地理环境、方言等原因,离我们浙江地区越远的地区的民歌,越是难以学会。而我们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就像安徽的《凤阳花鼓》我们唱起来就朗朗上口,但是四川的《黄杨扁担》,甘肃的《下四川》就让人觉得诘屈聱牙。 至于对吴勇老师的感想和老师需要改善的地方,我觉得老师教授的还不错,每节课吴勇老师都是先示范,领唱,再让我们唱。每节课都在教同学们这一类民歌的音阶的唱法,不厌其烦地教了一遍又一遍,对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来说,吴勇老师十分称职,也很到位。但是这门课的大部分时间的课堂氛围都不是很活跃,老师本人也缺少感染力,让人感觉有些无趣和沉闷。对于这个问题,吴勇老师并没有拿出有效措施。 总而言之,我在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我觉得中国民歌所表达的感情直白,热烈。能让人感受到民歌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歌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又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因而优美动听,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民歌名曲大全

民歌名曲大全 江南小调《紫竹调》 云南民歌《弥渡山歌》 湖南民歌《采槟榔》 台湾恒春民谣《思想起》 湖南民歌《浏阳河》 陕北民歌《赶牲灵》 陕北民歌《三十里铺》 内蒙古民歌《送亲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希望的田野上 西北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我是中国人 我的中国心 七子之歌 难忘今宵 男高音独唱《黄河颂》 歌唱祖国 东方红 春天的故事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山西河曲民间小调《走西口》 山西民歌《走西口》 山西民间小调《走绛州》 江苏民间小调《紫竹调》 陕北民歌《知道不知道》 辽宁沈阳民间小调《正对花》 苏南民歌《月子弯弯照九州》 江苏民歌《月儿弯弯照九洲》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江苏江都“秧田歌”《一根丝线牵过河》 浙江海宁山歌《夜夜盼》 江苏扬州民间小调《杨柳青》 江南民间小调《杨柳青》 内蒙古西部汉族民歌《阳婆里抱柴瞭哥哥》陕北民歌《绣金匾》 江苏无锡民歌《绣荷包》 牡丹江民间小调《绣荷包》 江西兴国山歌 辽宁海城民间小调《新上茨山》 东北民间小调《新东北风》 吉林民间小调《小看戏》

云南汉族山歌《小河淌水》 云南弥渡山歌《小河淌水》 河北民间小调《小放牛》 辽宁营口民间小调《小拜年》 河北民间小调《小白菜》 河北民歌《小白菜》 内蒙古西部汉族爬山调《想亲亲》 甘肃民歌《下四川》 黎族民歌《五指山歌》 台湾汉族童谣《天乌乌》 浙江嘉善山歌《五姑娘》 辽宁民间小调《五朵花儿开》 江苏民间小调《无锡景》 江苏民歌《无锡景》 安徽凤阳花鼓调《王三姐赶集》 山西河曲山曲《提起哥哥走西口》 江苏民歌《无锡景》 安徽凤阳花鼓调《王三姐赶集》 山西河曲山曲《提起哥哥走西口》 山西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 浙江嘉善田歌《踏车山歌》 广东梅县客家山歌《送人离别水东西》青海情歌《四季歌》(《花儿与少年》)台湾民歌《思念家乡》 浙江衢州民间歌舞曲《顺采茶》 吉林民间小调《生产忙》 回族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黑龙江绥化民间小调《上茨山》 浙江临安山歌《啥人长,啥人短》 浙江泰顺民间曲调《纱窗外》 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 河北张家口民间小调《散花》 陕西绥德民歌《三十里铺》 山西河曲山曲《三十里名山二十里水》山西河曲山歌《人家都在你不在》 黄河大合唱 浙江平湖民间小调《七朵花》 辽宁民歌《瞧情郎》 辽宁盖县民间小调《瞧亲家》 浙江舟山普陀渔民号子《起锚》 河北南皮民间小调《茉莉花》 江苏民歌《茉莉花》 辽宁海城民歌《茉莉花》 河北晋县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音乐教案-民歌欣赏.doc

音乐教案-民歌欣赏 课题民歌欣赏课时1课型综合欣赏课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使学生对民歌的种类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2.通过欣赏和学唱民歌使学生更加热爱民族民间音乐。重点难点1.民歌形成、作用、特点的介绍和欣赏。2.分析民歌类型、特点、体会歌曲的内在感情。教学过程及内容教法、手段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候曲。二.引入课题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放音乐,插入讲解:这悠扬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我们知道,草原上的人们最善于歌唱的,当你身临其境的时候,就会从心里强烈的感受到他们歌声的优美,这歌声好像从天上飘来,又好像从地里钻出来的,优美动人的旋律,传入我的耳朵……最后,歌声消失在茫茫草原上,这是一首内蒙古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它表现了草原人民对美丽草原的热爱。三.新课教学(一)民歌概念(出示幻灯)民歌是人民群众的歌,民间的歌,它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中,为了表达各种思想感情,而口头传唱,并不断加工而成的一种歌曲形式,它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二)民歌的分类(出示幻灯)民歌根据其内容、作用、风格、特点、场合、演唱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1.号子①让学生分成两队表演拔河,喊加油,让学生体验号子在拔河中的作用。②让部分学生抬钢琴,并喊“嗨唷”,使同学们动作一致,节奏一致。观

看《川江船夫号子》、《盐工号子》VCD,让学生思考号子的节奏与劳动节奏有什么关系?③老师总结号子特点(出示幻灯)2.山歌①欣赏广东民歌《月光光》。老师用广东方言演唱后学唱歌曲片断,激发学生热爱乡土音乐。思考:这首歌曲声调、节奏有什么特点?②欣赏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总结山歌的特点(出示幻灯)3.小调(出示幻灯)①欣赏江苏《茉莉花》②欣赏《猜调》,它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儿歌,内容生动、形式活泼、以对歌的形式从一个呼吸性音调开始,采用起、展、落的结构。由起歌向对方提出一连串的排性的问句。③总结小调特点(出示幻灯)(三)民歌三种不同类型的特点对比和总结。(出示幻灯)(四)巩固练习,听音乐,辨别民歌类型(放CD)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收集已学民歌,把它们进行分类。六.唱下课曲,结束此课。通过老师对民歌生动的讲解,用方言范唱、学生学唱,欣赏观看、讨论,即兴创作、表演、听辨等手段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听辨能力和即兴表演能力,可以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趣状态,课堂气氛较活跃,从而达到预定效果。 课题民歌欣赏课时1课型综合欣赏课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使学生对民歌的种类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2.通过欣赏和学唱民歌使学生更加热爱民族民间音乐。重点难点1.民歌形成、作用、特点的介绍和欣赏。2.分析民歌类型、特点、体会歌曲的内在感情。教学过程及内容教法、手段一.组织教

中国民歌赏析之沂蒙山小调

班级:2011级英语3班姓名:林琳学号:2011415078 课序号:01 中国民歌赏析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活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它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其社会作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从中国民歌的地域分布来看,大概可以分为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东北受萨满教影晌的狩猎文化民歌区,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中原及东部沿海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汉族民歌区是六个区中最大的一个,而山东民歌则属于东北区部平原民歌支区,山东民歌是山东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一个璀璨明珠。山东民歌种类多,分布广,分布范围大,其中尤以小调歌曲所占比例大,也是最能代表山东民歌的一种音乐体裁。其小调代表作《沂蒙山小调》是山东民歌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也是最能代表山东民歌的典范作品之一。 走进沂蒙山区,这首沂蒙山小调在山里,在田间,四处回荡,这首歌沂蒙山的百姓已经唱了60年,60年里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了沂蒙山的代名词,人们认识沂蒙山,就是从听了这首沂蒙山小调开始的,沂蒙山的民歌,沂蒙山的历史和文化,悠远而古老。 在这片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土地上,两千多年里孕育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将近百年的时间里,沂蒙山人用勤劳勇敢写下过辉煌的篇章。千百年里,沂蒙山人用歌声抒发着自己的情感,传递着古老的历史和文化,从远古一直延续到今天。 正月里来什么花,先开先败,什么人手挽手走下山来,正月里来什么花先开先败,什么人手挽手走下山来,正月里来迎春花,先开先败,梁山伯祝英台走下山来,正月里来迎春花先开先败,梁山伯祝英台走下山来。 在沂蒙山,老百姓个个都能唱上几句民歌,姑娘们聚在一起,最快乐的事就是唱上几首歌,歌词既有祖辈上传下来的,也有现编现唱的。沂蒙山里的歌,真实记录了百姓的劳动和生活。 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日寇经常‘扫荡”,以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为首的顽固派也时常破坏抗日根据地。他们利用当地反动势力——黄沙会,与我抗日军民对抗。为扫除抗日障碍,我费东工委和行署,向黄沙会会员做下大量艰苦细致的政治教育工作,但由于反动派的严密控制,都未能奏效。最终,我军不得不决定使用武力解决。当时抗大文工团的任务就是以文艺宣传为武器,积极配合这一行动,全团一面在前线开展对敌人的政治攻势,一面深入到黄沙会最盛行的沙沟峪、马头崖等地召开干部群众座谈会,进行调查研究和宣传教育,同时搜集创作素材。《沂蒙山小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上白石屋村一间筒陋的民房里创作—出来的。歌曲一经传出,就以其通俗、易懂、生动的歌词,美妙动听的曲调,很快传遍了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渤海各抗日根据地,受到了广大军民的普遍喜爱。以后又流传到华北、东北各抗日根据地。 后来,人们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又对歌词内容相继作了修改、充实和完善,渐渐撇开了反对黄沙会的词句,换上了抗日救国,反动投降的内容,给它注入了

民歌联唱200首

民歌联唱200首 民歌联唱200首!【音乐典藏】 (本播放器由陈卫刚先生制作,感谢) 专辑英文名: The most enchant melodies of chiness best ballads 专辑中文名: 民歌联唱200首 别名: 中国唱片金牌歌典 艺术家: 群星 资源格式: MP3 发行时间: 2002年 地区: 大陆 语言: 普通话 专辑介绍: The Most Enchant Melodles of Chiness Best Ballad's 本系列产品后期带采用当今高技术品质HDCD压缩技术处理,诚为试音级唱片发烧经典,超值珍藏。 中国动人民歌最具美感的经典片段大联唱,歌坛炙手明星演唱,全系列五张大碟浓缩二百首中国最受欢迎的经典民谣精华主旋,优美绝伦的美乐,不间断送入您的耳朵,美不胜收...... 专辑曲目: DISK1

01 采茶舞曲(浙江民歌调) 李玲玉 02 回娘家(河北民歌) 张彤 03 编花篮(河南民歌) 俞淑琴 04 崔咚崔(湖北民歌) 周友金 05 姑苏风光(江苏民歌) 赵莉 06 斑鸠调(江西民歌) 屠洪刚 07 崖畔上开花(陕西民歌) 李玲玉 08 蘑菇头号(浙江民歌) 周友金 09 赶小海(云南民歌) 赵莉 10 放马山歌(云南民歌) 屠洪刚 11 猜调(周友金) 俞淑琴 12 小放牛(河北民歌) 屠洪刚俞淑琴 13 采花(四川民歌) 李玲玉 14 龙船调(湖北民歌) 俞淑琴周友金 15 采茶谣(江西民歌) 赵莉 16 牧歌(内蒙古民歌) 张彤 17 贵州山歌(贵州民歌) 赵莉屠洪刚 18 无锡景(江苏民歌) 李玲玉 19 打着山歌过横排(江西民歌) 周友金 20 挂红灯(内蒙古民歌) 俞淑琴 21 秋收(陕西民歌) 赵莉张彤 22 大板城的姑娘(新疆民歌) 屠洪刚

内蒙古民歌欣赏2

《内蒙古民歌欣赏》教案设计 [设计思路] 以“主体、创新、探索”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激趣、感悟、创造、表现等教学方法与手段,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表现欲。以听赏为主,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聆听音乐,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这一要求,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体验美。 [教学目标] (一)师生通过网络资源共享,了解西藏民歌的种类、风格、特点,使学生对西藏民歌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学唱、欣赏歌曲《北京的的金山上》,了解歌曲的发展与变化,在感悟表现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享受多元音乐文化的魅力。 1、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按体裁分类的内蒙古民歌的特点,并体验其风格。 2、激发学生对内蒙古民歌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教学重点] 了解按体裁分类的内蒙古民歌的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钢琴、课前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课件见配套课件中学三) 一、导入: l、老师:同学们,想看舞蹈吗?老师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大家在看舞蹈时注意听听用的是哪个民族的音乐? (播放《牧歌》音乐片段,教师随音乐舞蹈) 学生:蒙古族音乐。 2、老师:请以“我眼中的内蒙古”为视角来进行交流。 (请学生介绍在课下收集的有关内蒙古的资料,然后课件展示图片)

老师:居住在我国境内的蒙古族共480余万人,大多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及东北三省等地。辽阔的草原、碧蓝的天空、肥壮的牛羊,赋予了蒙古人热情、直爽、彪悍的性格,也赋予了蒙古民歌粗犷、豪放、悠长的特点。觋今蒙古族民歌有两种分法:一类是按题材分类,分为狩猎歌、牧歌、赞歌、宴歌等;另—类按体裁分类,分为长调和短调。(讲解什么是长调,什么是短调。)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来领略那里的民俗风情,学习了解按体裁分类的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设计意图:巧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通过表演舞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我眼中的内蒙古为视角,展示学生搜集的内蒙古人民的生活习惯、服饰特征、宗教信仰等,然后将学生引到对内蒙古民歌的关注上来。) 二、讲授与欣赏: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四个景点去参观,每到一个景点都将听到流传于那里的民歌。在欣赏时请同学们感受内蒙古民歌在曲调、节奏、结构、旋律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1、老师:今天,我们到达的第一站是:伊克昭盟鄂尔多斯,欣赏民歌《森吉德玛》。 (课件展示) 2、老师:我们已到达第二站,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呼伦贝尔盟,欣赏流传于那里的民歌《辽阔的草原》。(课件展示) 3、老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两首内蒙古民歌,现在请同学们想想他们在曲调、节奏、结构、旋律方面有什么不同特点。 学生对比讨论。 学生回答这两首民歌各自的特点。(教师适时提示、归纳知识点)。 4、老师:同学们,我们对长调、短调有了初步认识,现在再欣赏两首民歌,然后判断是长调还是短调。 现在我们到的第三站是内蒙古的哲里木盟,欣赏流传于这里的民歌《嘎达梅林》。(课件展示) 老师:今天,我们去的最后一站是昭乌达盟,欣赏民歌《牧歌》。 (课件展示) 5、老师:刚才,我们听到的内蒙民歌哪首是长调?哪首是短调?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欣赏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欣赏 音乐课教案 课题:中国民歌欣赏 年级:初中二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中国民歌,使学生懂得民歌是人民群众在千百年来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作的,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永恒的生命力。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秀遗产,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中国民歌的基本风格和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音响设备、歌曲欣赏磁带、录音机、与本课欣赏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 课题分析: 一、中国民歌的概念 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 抓住民歌产生的几个特征: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名具特色的民歌。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二、民歌的体裁 我国的民歌极其丰富多彩,按体裁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号子,也叫"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带有呼号的民歌。号子的演唱形式多我一领众和,其结构短小,节奏较为固定,音调铿锵有力,风格粗犷豪放。如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湖北民歌《打麦号子》。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必思想感情的民歌。山歌音调高亢、嘹亮,旋律和节奏自由、舒展。如内蒙古民歌《牧歌》、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小调,也叫"小曲",是流传于城镇集市并被加工提高,描写生活中各种情绪的抒情性民歌。小调结构比较规整,节奏富于变化,旋律流畅细腻。如《茉莉花》、陕北民歌《高山点灯》、台湾童谣《天黑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成长的每个过程都和民歌有关。在襁褓中,你们的心灵就受到优美的摇篮曲、催眠曲的陶冶、滋育;在牙牙学语时,你们开始唱数数和学知识的儿歌;在幼年、少年时期,民歌伴着你们游戏、学家务活,帮助你们了解自然、历史和生活……今天,我们音乐课的主题就是--中国民歌欣赏。 二、通过音像资料放映三幅与本课欣赏内容相关的图片或风光片断,让学生分别根据歌曲的歌名及歌词内容,给歌曲配上适当的画面,在画面的"背景"下,放歌曲欣赏的录音片断,让学生能有一种最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对所欣赏内容的理

中国传统民歌艺术

. 1民歌:即民间歌曲是指处于社会基底层的民众在长期的物质生产、精神生活与社会交往过程中口头即兴创作的一种声乐艺术。 特征:创作方式的即兴性;传播方式的口头性;创作主体的集体性;传播过程中的变异性。 2传统民歌:历史上产生的、绵延流传至今的民间歌曲。 特征:历时性、地域性、民族性、乡土性。 3传统民歌的起源:劳动说、宗教说、异性求偶说、语言说、其他(模仿说游戏说感情说呼喊说等)总之,传统民歌多源共生,多源同构,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不尽相同。 4传统民歌的流变:远古民歌:歌乐舞三位一体是一种载歌载舞的综合艺术形式——《国风》与《楚辞》——汉乐府与六朝民歌(形式上有所突破发展了长短不同的句式和五、七言的所谓乐府体相和歌则把原来的徒歌变成加伴奏的形式)——唐代民歌(曲子既可单独清唱也广泛运用于说唱艺术和歌舞艺术;竹枝歌歌词采用七言四句 七字句的前四字后破字加衬字竹枝然后接唱正词的后三字句尾接衬字女儿相同句式重复四次构成全歌)——宋代民歌——元代民歌(散曲)——明清以降的民歌(时调 俗曲)——新民歌的兴起(新是针对歌词内容而言)。 诗经中的''风''从歌词结构看十五国''风''大都采用四言体四句一段多段续接,音乐上是以乐段复沓为主。音乐体裁广泛内容丰富情感真实许多修辞技巧如比兴手法沿用至今 语言纯真质朴优美动人。 楚辞战国时期南方楚地方言区流行五言中镶嵌一个兮字间或长短句交替形式上挥洒自由.从曲体上看楚辞经常运用独特的结构样式“乱”“少歌”与”倡”,其中,乱的特点如下:乱有短有长而一般长于其前的各个歌节;大多数的乱比之其前多个歌节在句法上都有突出的改变;乱

若在高潮所在则各方面都有突出之处。 传统民歌的基本特征: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内涵;精巧的形态样式;洗练的表现手法。其中: 1最突出的基本特征之一深厚的历史积淀。体现在:古代文化的遗存上即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音乐与社会生活能够在今天的民歌中看到踪影;样式和表现手法上对古代或者说对传统的继承。 2传统民歌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民族历史(民歌不仅反映民族的现实生活更体现折射民族的历史文化)地域民俗(一个地方的传统民歌与一个地方的民间风俗习惯有密切的关系涉及到地理风貌民族或人群的性格生活方式等方面)观念信仰(民歌能够反映出一定的音乐观念宗教信仰人生态度等深层的文化内涵) 3精巧的样式形态:精巧完备的五声调式体系;独具特色的''三音歌''(全曲仅使用三个音或以三音组合为旋律骨架的传统民歌);画龙点睛的特色音(在五声音阶调式中加入Fa Si 升Fa 降Si);流畅的旋宫转调(调式调性的变化转换手法有借字等);独特的多声思维。 . . 1汉族民歌体裁分类:以题材内容分;以语言分;以地方风格分;以体裁样式分。 2民歌体裁的形成原因:大众生活方式(基础);题材内容对艺术表现的形式要求;长期的艺术实践(必要条件)。 3号子:是劳动者在长期的物质生产过程中集体创造的一种与劳动过程紧密结合的歌曲形式。具有简明直接的音乐表现形式粗犷豪迈的音乐性格特征。 号子的功用特征:协调劳动的实用功能;抒情审美的表现功能。

音乐教学设计---中国民歌欣赏

音乐教学设计---中国民歌欣赏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欣赏 音乐课教案 湖北省汉川市城隍镇中学钟玉霞邮编:431606 课题:中国民歌欣赏 年级:初中二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中国民歌,使学生懂得民歌是人民群众在千百年来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作的,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永恒的生命力。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秀遗产,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中国民歌的基本风格和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音响设备、歌曲欣赏磁带、录音机、与本课欣赏内容相关的多媒体或图片。 课题分析: 一、中国民歌的概念 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 抓住民歌产生的几个特征: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名具特色的民歌。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二、民歌的体裁 我国的民歌极其丰富多彩,按体裁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号子,也叫”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带

有呼号的民歌。号子的演唱形式多我一领众和,其结构短小,节奏较为固定,音调铿锵有力,风格粗犷豪放。如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湖北民歌《打麦号子》。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必思想感情的民歌。山歌音调高亢、嘹亮,旋律和节奏自由、舒展。如内蒙古民歌《牧歌》、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小调,也叫”小曲”,是流传于城镇集市并被加工提高,描写生活中各种情绪的抒情性民歌。小调结构比较规整,节奏富于变化,旋律流畅细腻。如《茉莉花》、陕北民歌《高山点灯》、台湾童谣《天黑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成长的每个过程都和民歌有关。在襁褓中,你们的心灵就受到优美的摇篮曲、催眠曲的陶冶、滋育;在牙牙学语时,你们开始唱数数和学知

中国民歌欣赏

《中国民歌欣赏》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学习,使同学掌握以下知识:1、民歌的内涵与外延。2、民歌的特点和分类。3、地域特征与民歌风格的关系。4、了解中国音乐的多样性。5、懂得继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二)能力发展目标:1、在欣赏中引导同学听、唱、思、议、记、看,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训练同学的形象艺术思维能力。2、通过方法的介绍,培养同学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示力和发明力,达到艺术熏陶与塑造人的目的。(三)情感培养目标:1、培养音乐兴趣,以和热爱祖国各民族的民歌和民间音乐的感情。2、激发同学不时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动机。3、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促进同学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为同学终身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材内容和重点、难点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1、中国民歌是我国保守民族民间音乐中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其它种类民族音乐(民间歌舞、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的基础。本节课中,选入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民歌,突出体现了中国民歌的地区特色和民族风格。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同学热爱祖国各民族的民歌和民间音乐的感情,培养同学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示力和发明力。 2、内容的选材,符合高中同学的年龄特点,是对小学、初中阶段所学民族音乐知识的补充与衔接,并能使同学在现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激发不时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动机,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促进同学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为同学终身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通过欣赏各地民歌,在现有认知结构基础上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和分类。(2)在欣赏过程中让同学自身去听辨、分析,学唱民歌片断,通过体会与感受,培养同学实际的区分能力与形象艺术思维能力。 (3)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同学不时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动机,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促进同学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为同学终身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难点:对民族音乐的体会、分析与感受能力。 三、教学对象分析: (一)知识的准备: 1、在小学、初中阶段和日常生活中,同学已经接触过相当多的民间歌舞和相关艺术作品。 2、在初中和高一同步的语文和历史等课程中,同学已经学习过有关中国文学艺术方面的内容,如《诗经》、乐府诗歌、宋词、元曲、明清“歌谣”、“小曲”等。 3、高中同学在语文课上接触过有关中国文学艺术作品在语音、语调方面的内容。 4、初中和高中地理有相关中国地形地貌与地域特征和各民族风土人情的相关介绍。 (二)心理的准备: 1、能力方面:高中同学生理、心理日趋幼稚,参与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已掌握了初步的音乐常识和音乐表达方式,形成了一

内蒙古风格民族歌曲研究——以乌兰托嘎的作品为例

目录 引言 (1)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1选题的目的 (1) 1.2选题的意义 (1) 2.国内外研究动态 (2) 2.1国外学者对内蒙古民族歌曲及相关音乐的研究成果 (2) 2.2国内学者关于内蒙古民族歌曲及相关音乐的研究成果 (3) 3.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3) 第一章乌兰托嘎民歌创作的整体发展环境、背景及现状 (4) 1.1内蒙古民歌的发展环境 (4) 1.1.1自然生态环境 (4) 1.1.2人文生态环境 (4) 1.2内蒙古民歌的历史背景 (4) 1.3内蒙古民歌发展的现状 (4) 第二章乌兰托噶作品的创作风格及作品个案分析 (6) 2.1作曲家乌兰托噶的创作风格 (6) 2.2《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6) 2.2.1创作背景 (6) 2.2.2艺术特征 (7) 2.3《天边》 (11) 2.3.1创作背景 (11) 2.3.2歌曲赏析 (11) 第三章对乌兰托嘎作品的演唱分析 (16) 3.1著名歌唱家对作品的演唱对比分析 (16) 3.2对作品演唱处理分析 (17) 3.2.1情感与声音的结合 (17)

3.2.2风格与内涵的把握 (21) 3.2.3演唱与伴奏的配合 (22) 3.2.4美声与民族的融合 (23) 结语 (29) 参考文献 (30)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2) 致谢 (33)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34)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34)

引言 引言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选题的目的 内蒙古风格歌曲是中国民歌重要的组成部分,蒙古族草原文化在中国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内蒙古风格属于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表现了草原牧民热情、豪放的情感和性格[1]。内蒙古风格歌曲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广泛,从上古时期一直到近现代,反映了蒙古族人民世世代代的生活面貌。在全国的各民族艺术歌曲中蒙古族艺术歌曲深受人们喜爱,蒙古族音乐的音域之宽、结构之大、意境之深、演唱技巧之难,堪称一绝。在大草原上,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也是年年滋长、岁岁繁荣。在本文中我选择乌兰托嘎的两首作品《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天边》为例对蒙古族歌曲的演唱进行分析,这两四首作品包含了蒙古民歌的优异特点,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它把蒙古族民歌的婉转、悠扬、热情、直爽全部容括在里面,因此也受到广大音乐人的喜爱。为了更细致地对论题的研究,我通过图书馆查阅、网络搜集等多个途径搜集了大量资料,在着手本论文之前也一直在搜集有关资料。 本文以《内蒙古民歌的演唱分析——以乌兰托嘎的作品为例》为题进行研究,选题的主要目的在于: 第一,通过研究内蒙古歌曲的历史渊源及现状,理清楚蒙古族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第二,通过以乌兰托嘎的两首作品《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天边》为例,有针对性地对内蒙古民歌的语言特点、旋律特点、和声、曲式结构进行研究,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使之重新散发生机和活力。 第三,通过论文的形式对内蒙古民族歌曲的演唱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1.2选题的意义 1.2.1对传承民族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现如今世界经济正以飞快的速度在进步,目前面临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如何更好的保留传统,使之与现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对 [1]乌兰杰.蒙古族古代音乐舞蹈初探[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1

好听的内蒙草原歌曲(一)

好听的内蒙草原歌曲(一) 好听的内蒙草原歌曲(一) 1) 梦中的唐古拉晓花 2) 思乡情亚东 3) 原野牧歌童彤 4) 牧村的黄昏德德玛 5) 达那巴拉德德玛 6) 红雨伞赵默 7) 卓玛米线 8) 神奇的九寨童彤 9) 骏马奔驰保边疆蒋大为 10) 雕花的马鞍苏亚拉 11) 家南拳妈妈 12) 向往神鹰亚东 13) 马头琴草原兄妹 14) 变调阿穆隆 15) 青青河边草高胜美 好听的内蒙草原歌曲(二) 1) 那年夏天许飞 2) 天竺少女李玲玉 3) 祝酒歌乌兰图雅 4) 飞舞王冰洋 5) 草原祝福豪图

6) 故乡容中尔甲 7) 阿尔斯楞的眼睛德德玛 8) 达古拉德德玛 9) 走进西藏李娜 10) 强壮的小骏马德德玛 11) 小黄德德玛 12) 毕业歌额尔古纳乐队 13) 圆蹄的枣骝马德德玛 14)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莫尔根 15) 祝福妈妈童彤 好听的内蒙草原歌曲(三) 1) 宝贝不哭庞晓宇 2) 丁香花唐磊 3) 懂你满文军 4) 霸王别姬屠洪刚 5) 命运香香 6) 望星空董文华 7) 马兰花豪图 8) 万山之巅徐千雅 9) 小白杨阎维文 10) 祝酒歌关牧村 11) 我心爱的姑娘索南扎西 12) 美丽的姑娘容中尔甲 13) 我想回家阿里郎 14) 牧人之歌容中尔甲

15) 牧歌德德玛 16) 走出喜马拉雅龚玥 17) 爱死了昨天李慧珍 18) 永远的雪莲花容中尔甲 19) 梦中的母亲莫尔根 20) 月亮之上纪敏佳 21) 神鹰传说谭维维 22) 蒙古人童彤 23)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付娜 24) 雄鹰在飞翔容中尔甲 25) 卓玛童彤 26) 欢腾的草原阿勇泽让 27) 半只翅膀琼雪卓玛 28) 五色经幡琼雪卓玛 29) 黑氆氇琼雪卓玛 30) 我心下雪索朗旺姆

内蒙古民歌欣赏

内蒙古民歌欣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以听赏为主,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聆听音乐,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体验美。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按体裁分类的内蒙古民歌的特点,并体验其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内蒙古民歌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 了解按体裁分类的内蒙古民歌的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钢琴、课前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课件见配套课件中学三) 一、导入: l、老师:同学们,想看舞蹈吗?老师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大家在看舞蹈时注意听听用的是哪个民族的音乐?(播放《牧歌》音乐片段,教师随音乐舞蹈) 学生:蒙古族音乐。 2、老师:请以“我眼中的内蒙古”为视角来进行交流。 (请学生介绍在课下收集的有关内蒙古的资料,然后课件展示图片) 老师:居住在我国境内的蒙古族共480余万人,大多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及东北三省等地。辽阔的草原、碧蓝的天空、肥壮的牛羊,赋予了蒙古人热情、直爽、彪悍的性格,也赋予了蒙古民歌粗犷、豪放、悠长的特点。觋今蒙古族民歌有两种分法:一类是按题材分类,分为狩猎歌、牧歌、赞歌、宴歌等;另—类按体裁分类,分为长调和短调。(讲解什么是长调,什么是短调。)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来领略那里的民俗风情,学习了解按体裁分类的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设计意图:巧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通过表演舞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我眼中的内蒙古为视角,展示学生搜集的内蒙古人民的生活习惯、服饰特征、宗教信仰等,然后将学生引到对内蒙古民歌的关注上来。) 二、讲授与欣赏: 老师:在欣赏时请同学们感受内蒙古民歌在曲调、节奏、结构、旋律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1、老师:欣赏民歌《森吉德玛》。(课件展示) 2、老师:呼伦贝尔盟,欣赏流传于那里的民歌《辽阔的草原》。(课件展示) 3、老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两首内蒙古民歌,现在请同学们想想他们在曲调、节奏、结构、旋律方面有什么不同特点。(学生对比讨论) 学生回答这两首民歌各自的特点。(教师适时提示、归纳知识点)。 4、老师:同学们,我们对长调、短调有了初步认识,现在再欣赏两首民歌,然后判断是长调还是短调。 现在我们到内蒙古的哲里木盟,欣赏流传于这里的民歌《嘎达梅林》。(课件展示) 老师:今天,我们去的最后一站是昭乌达盟,欣赏民歌《牧歌》。 (课件展示) 5、老师:刚才,我们听到的内蒙民歌哪首是长调?哪首是短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