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人的忧患意识
古代文人士子的忧患意识
古代文人士子的忧患意识
古代文人乃是学者,清廉又正直。
他们的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着实可唏嘘。
多少文人依靠自身的聪明、敏锐来纳汝良言,把内心深处的忧患转化为芬芳甜美。
古代文人士子总会有所不满,而且只能耐心地心而一致地活出他们心中概念的
文化理想。
他们所忧患的,大部分集中在中国历史上的种种时代乱局上,包括统治者的昏庸无比,及鲜少的对社会福利的关爱;以及互相攻讦犬马惯习的社会习俗,以至于壮乡下士穷书生,折磨得难以自拔。
苦于江山的沉沦,古代文人士子也把自己的忧患引经据典。
他们把忧患反应在
自己身上,以避免自身被迫参与无良之事。
他们避免贿赂,不受歪门邪道拉扯;克制自己,约束自己隐忍落寞;宽以待人,存善念书,时刻谨记自身的尊严,以示廓清灵魂的真诚。
穷拙苦学的内心深处,古代文人士子的忧患永不减少,常常有把自己的思想情
感倾注在宣纸上,记录下无尽苦心想改变江山的心绪。
他们日复一日,忧虑虚度令人痛心,苦楚萬分,可能只有朝歌才是他们长久忧患的一种安慰吧!。
古代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古代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古代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是指古代人们对于社会、国家和个人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的关注和担忧,以及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和承担相应责任的意识和行动。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古代的国家和社会制度较为脆弱,战乱频繁,自然灾害常有发生,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因此,古代人们普遍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关注社会的稳定与安全,以及个人的生存与发展。
古代人们还十分重视责任感,认为个人应该对社会、国家和家族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在古代社会中,个人的生活和命运往往与家族、乡邻、国家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会对周围的人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个人应该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家族荣誉的责任。
古代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在古代文化和思想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例如,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应该有忧患意识,关注社会的安定与发展,以及承担起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责任。
道家思想则主张个人应该追求自我完善和修养,以达到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目标。
佛教思想则强调个人应该关注他人的痛苦和困境,并承担起帮助他人的责任。
总的来说,古代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是古代人们对社会、国家和个人
发展中出现问题和困难的关注和担忧,以及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和承担相应责任的意识和行动。
这种意识和责任感在古代文化和思想中得到广泛的体现,对于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论唐代《柳氏家训》中的忧患意识
论唐代《柳氏家训》中的忧患意识
论唐代《柳氏家训》中的忧患意识是它对当时古代社会现实情况
的客观反映和敏锐洞察。
柳公权陵以一种深远的眼光,对于当时动荡
的古代社会,有着十分深刻的忧患之心。
他在《柳氏家训》中提出,
人的内心必须注重树立忧患意识,以备不时之需。
柳公权陵在书中指出:“不要总想着如何贵显,而要思量艰难”。
这暗示了柳公权陵的理解,即如果不树立忧患意识,就很难在吃力环
境中把握自身,而且不能做到随机应变,达到目的。
柳公权陵提到,“忧患本是防备,若未有防备,自身之损受将十
分惨重”。
这说明了柳公权陵觉得,历史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
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或个人都会面临着成败的危险,所
以必须有忧患的觉悟,从而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此外,柳公权陵还谈到,“贤者必忧患,而农夫思耕。
智者忧患
无穷,而愚者欣然”。
这表明,柳公权陵认为,忧患是人类智慧的表现,让人们能够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并用自身的智慧来防范变化与不
确定性,从而获得更大的胜利。
总之,柳公权陵在《柳氏家训》中提出的忧患意识,是他对当时
古代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和敏锐洞察。
他深信,只有树立忧患意识,
想象未来,调整思维方式,才能加强人们的适应能力,让人们能够在
不稳定性条件下发现真理,从而获得精神的尊严和自在。
试论儒家的忧患意识
试论儒家的忧患意识论文关键词:忧患意识儒家忧国忧民论文摘要:由孔子首先阐发的对国家、民族和人生的关怀为价值取向的儒家忧惠意识,后经历代儒学思想家的发挥,其精华部分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表现出的以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为终极关怀.知识分子以道自任、为道献身的思想意识,以及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对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忧患意识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一直被人们尊尚和传承着,并且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心理的一种向上品格,成为激励历代仁人志士心系国民、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一忧患意识是指人们面临自然、社会与人生所遭遇的患难而产生的忧虑与思索。
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无法解释和控制各种恶劣的自然现象,因此忧患意识主要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的忧患。
进人阶级社会,忧患意识则主要表现为人们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具体体现为人们对国家、民族、人生的命运和前途的关怀。
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对社会、人生颇多精到见解,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后经历代儒士的阐发,忧患意识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体系之一。
孔子是系统论述忧患意识的思想家。
他的忧患是从忧患人生开始的。
他指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都是讲人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由此出发,孔子将忧患的内容重点放在关注他人、社会和国家上。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称霸,社会矛盾加剧,现实的苦难使人们更加关注现存的人世社会,诸子百家皆“篙目而忧世之患”,但各有各的忧法。
老庄主要关心的不是社会现实的改变,而是追求个人精神上的解脱。
墨家提倡兼爱,要求仁人志士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墨者本身,则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而孔子则一方面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追求安邦定国、匡济天下的社会理想。
另一方面把个人的命运同整个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任务。
隐逸诗人忧患心----论陶渊明的忧患意识及原因探究(选修教学论文)
隐逸诗人忧患心----论陶渊明的忧患意识及原因探究(选修教学论文)内容摘要:陶渊明,这个辉耀千古的伟大隐者,以其耿介的性格,任真自得的情趣,旷达的生死态度,平淡而自得的诗风,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欣赏、所称道、所崇敬。
但是,在对其家庭、教育、仕途、生活以及其所处的社会政治进行深入的探究之后,不难发现,在其不慕名利、甘于淡泊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患意识:一、忧身,二、忧家,三、忧国,四、忧天下。
关键词:陶渊明,忧患意识,原因探究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江西宜丰澄塘(一说为江西九江)人。
他是我国晋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
梁钟嵘称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①一千多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陶渊明始终是一个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朴真率、淳厚善良的人。
他的诗歌平淡而自然,不带丝毫的矫揉造作。
陶渊明正以这两方面,影响着后来的许多文人学子,为后世的失意士大夫构筑了一个超然于世俗的精神家园。
以上是陶渊明显露给历史的一面。
但是在对陶渊明的家庭、教育、仕途、生活以及其所处的社会政治进行完整而真实的深入探究之后,不难发现:在不慕名利、甘于淡泊的背后,却分明看见了一个深具忧患意识的隐者--陶渊明!从公元393年到公元405年这十三年间,陶渊明先后多次为官,但每次都任职不久。
终于在历经了多次的官场失败的深切体验后,陶渊明对生命的感悟终于达到了一个彻底性。
他终于归隐了,致力于过那种不问政治,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以此远避祸害,追求精神的自由。
然而,人生的经历及社会的动乱、政治的腐败又无法让他达到真正的完全彻底的“静穆”。
自小就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熏陶的他,在享受归隐之乐的同时,内心深处却依然不能够忘怀于对社会的关注,不能忘怀于“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②哀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
独祗修以自勤,岂三省之或废;庶进德以及时。
时既至而不惠。
无爰生之晤言,念张季之终蔽;…(《感士不遇赋》)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试论儒家的忧患意识
试论儒家的忧患意识儒家思想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体系之一,其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指儒家思想中对于社会、人民和国家的忧虑和担忧,理解其它思想无法想象的, 忧患不断地提醒儒家敦品行,修身养德、团结一心、自立自强、扬我名族等等。
首先,忧患意识来自于儒家对于历史的反思。
在儒家看来,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和危机都是由于统治者的失职和不良治理所造成的。
例如,夏朝的暴君桀纣,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和分裂,以及汉朝后期的腐败等等,因为统治者在处理国家事务时存在问题,导致社会的动荡和困境。
因此,儒家认为忧患意识对于治国安民至关重要,只有各级领导者充分认识到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才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的历史事件再次发生。
其次,忧患意识还体现了儒家对于道德的高度要求。
儒家思想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忧患意识恰恰强调每个人都要注意身边的问题和困境,积极主动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诚信、谦卑等美德都是表现忧患意识的方式,通过这些美德来引导人们关心社会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这种道德上的高度要求表现在儒家思想中,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很好的借鉴。
最后,忧患意识也是儒家思想中强调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统治者眼中,国家权力是一种无限制的掌控权力,而对于儒家来说,国家权力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服务的。
因此,忧患意识不仅表明了儒家对于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的关注,也表现了儒家对于民生和社会的关注。
如果各级领导者能够充分认识到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采取有效措施,就能够确保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定。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中的忧患意识是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于道德的高度要求的体现,同时也是确保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
只有不断强化忧患意识,才能够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身边的问题和困境,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忧患意识的古语
忧患意识的古语一、何谓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指个人或集体在面临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和问题时,能够提前加以预见和侧重于防范的意识。
在古代,许多智者和哲人都曾对忧患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论述。
以下是几句关于忧患意识的古语,它们不仅启示人们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同时也给予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应对挑战的智慧。
二、忧患意识的重要性1. 危机与机遇古语中有云:“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这句话告诫我们,当面临困境与危机时,如果没有充分的忧患意识,往往会错失机遇。
只有保持警醒和敏锐的忧患意识,我们才能在困境中发现机遇,并及时采取行动应对。
2. 预防胜于治疗古语中有言:“人无忧患,必有忧祸”。
这句话强调了忧患意识对于预防风险和避免灾祸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对潜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忽略了危机的存在,那么一旦问题发生,我们将面临巨大的损失和困扰。
相比之下,提前预见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恶化,显然更加明智。
三、古代思想家对忧患意识的论述1. 孔子的教诲孔子曾说:“为人民操心,如操心如何。
”这句话强调了作为一个有担当的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为人民的福祉和未来负责。
只有不断思考和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2. 荀子的见解荀子曾提倡“养生之道,多疑念,多忧患”。
他认为,只有保持忧患意识,并通过多疑念来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寻,才能避免盲目乐观和漫无目的的行动。
忧患意识和多疑念是我们提高思辨能力和养成谨慎态度的关键。
3. 宋代文人的思考在宋代,有许多文人墨客对忧患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他们认为,忧患意识不仅仅是为了防范危机和问题,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
通过保持忧患意识,我们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过错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四、忧患意识的实践方法1. 积极思考和预见保持忧患意识需要我们具备积极思考和预见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多关注社会与个人的变化,学习历史和经验,以及与他人交流探讨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忧患意识。
古代忧患意识的正反例子
古代忧患意识的正反例子在古代中国,人们总是把忧患意识看得很重要,这种意识不仅体现在政治和军事上,还深入到日常生活中。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古代人们如何面对忧患的,以及这种意识是怎么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决策的。
1. 古代忧患意识的正面例子1.1 孟子的忧患意识孟子,这位古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真的是个活生生的忧患意识的典型代表。
他在《孟子·告子上》里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句话的意思是,好的时运不如地理优势,而地理优势又不如人际和谐。
孟子认为,只有认识到这些,才能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
孟子在强调,天时地利是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自我提高,增强自身的能力,以备不时之需。
试想,如果大家都像孟子那样,能把未来的不确定性提前考虑到生活中,那么很多问题是不是都能迎刃而解呢?1.2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再来看王阳明,他可是个大智慧的人。
王阳明提倡的心学,其实也包含了忧患意识的智慧。
他讲究“心即理”,认为内心的修养和品德是最根本的,外在的世界只是影像。
换句话说,他教我们如何从心底出发,做到心中有数,不被外界环境轻易左右。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意思是你知道的事情,必须付诸实践。
这样,面对任何困境时,心中有数,就不会手足无措。
阳明这种思想,可以说是对古代忧患意识的一个高阶应用,让人们在风雨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2. 古代忧患意识的反面例子2.1 荀子的悲观观点相较于孟子和王阳明,荀子则显得有些悲观。
他的《荀子·劝学》里提到:“人之初,性本恶。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社会和个人的苦难常常不可避免。
他觉得人们在应对困难时,最好是主动出击,做足准备。
虽然他的观点提醒了我们现实的残酷,但过度悲观也可能让人失去信心。
荀子的这种态度,有时会让人觉得人生有些无奈,仿佛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摆脱困境。
2.2 史书中的官员再看看古代的一些官员现象。
历史上很多官员贪污受贿,不关心百姓疾苦,这种行为简直是对忧患意识的背叛。
忧患意识的正反例子
忧患意识的正反例子以下是 9 条关于忧患意识的正反例子:1. 有忧患意识的人就像未雨绸缪的鸟儿,时刻关注着天气变化。
就像诸葛亮,在隆中就早早为刘备规划天下,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呀!而没有忧患意识的人呢,就如同那温水里的青蛙,等到危险来了都不知道,哎呀!2. 你看那些成功的企业家,哪个不是时时有着忧患意识?时刻准备应对各种危机。
比如比尔·盖茨,他可一直都在思考着未来的挑战呢!而有些企业,一旦有点成绩就得意忘形,这不就像那昙花一现嘛,可悲呀!3. 古代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最终成功复仇。
这多了不起啊!可那个夫差呢,以为胜券在握就放松警惕,结果落得个很惨的下场,这差别咋就那么大呢!4. 具有忧患意识的家庭,会提前为各种情况做准备,生活安稳。
好比隔壁的李叔家,经常储备一些生活物资。
但有的家庭呢,今朝有酒今朝醉,遇到点变故就傻眼了,咋就不能学学人家呢?5. 你想想,那些有忧患意识的科学家,不断探索创新。
像爱迪生,失败了那么多次还不放弃,就是担心被超越啊!而有些却安于现状,不进步,不就被淘汰了吗,这不是很明显吗?6. 一个国家要是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就能不断发展强大。
咱中国不就是这样嘛,一直努力前进!但有些国家,自以为天下第一,结果慢慢衰落,这可真是教训啊!7. 有忧患意识的运动员,会拼命训练,保持好状态。
就像苏炳添,不断提升自己。
可有的运动员,取得一点成绩就松懈了,那成绩不就下滑了,多可惜呀!8. 真正有忧患意识的农民,会关注天气和市场变化。
就像村里的王大爷,总能应对各种情况。
但有的就不管不顾,等收成不好了才着急,这时候晚啦!9. 那些有忧患意识的学生,勤奋努力,担心自己落后。
看看咱班的学霸,多努力呀!而有的学生却整天玩乐,还不以为意,以后有你后悔的时候!总之,忧患意识真的太重要了,没有它可不行啊!我们都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不断努力前进。
从中国古代文学分析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论文】
从中国古代文学分析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摘要]在历史的长河里,忧患意识是一种高度成熟的智慧总结,它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国家之所以存在于国际民族之林,就是因为它独特的文化和涵韵,其中忧患意识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动力和前提。
在中国民族文化中忧患意识得以传承和发扬,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以及在对外交往中,逐渐创造形成的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伟大的精神支柱。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文学的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民族精神的忧患意识。
[关键词]古代文学;忧患意识;重要作用;忧患意识的形成一、忧患意识的重要性(一)中华民族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民族经历了艰难困苦,民族之辱,但是它依然能够屹立于民族之林。
明朝天启四年,荷兰殖民主义侵占了台湾,将国家分裂,郑成功开赴台湾,一举击败侵略者。
曾有“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的复台诗。
在近代历史的发展中,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外国侵入,受尽外国屈辱,救国救民的忧患意识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华儿女开始认识到民族血脉相连,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必须有忧患意识,开始觉醒和反抗。
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等人以身作则将忧患意识传扬,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逐渐地深入民心,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中华民族观念得以形成与发展。
(二)促使中华儿女自强不息曾说过“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戚继光得到当时人民的爱戴。
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抢夺,使中华儿女意识到国难当头,作为中华子孙有责任保护中华民族不被凌辱,中华儿女开始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奋发图强,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林则徐留下的“不敢稍畏一日之难,致贻百年之患”和在五四运动中,学生发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要求,不惜生命游行示威,保护国家利益,其中忧患意识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三)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历史上虽然各种党派众多,但是却阻止不了中华民族对外统一战线的形成。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国家和民族劳心尽力;文天祥为国捐躯,曾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论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
论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自先秦到明清两千余年间,在我国古代文人中有一种志存天下、明道救世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断地被继承、被发展、被补充,逐渐形成了一种与民族兴衰存亡紧密相关的忧患意识。
这一切从古人的文学作品中就可以表现出来,总的概括来说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可分为三类:忧国、忧民、忧己。
在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的古代,儒家思想对文人的忧患意识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孔子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九年之久,历尽艰辛,不仅未能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未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思想,继续周游列国游学,宣讲自己的思想主张。
孔子曰:“君子忧道不忧贫。
”又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一生都很贫困,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博览群书,学礼仪,胸怀天下人。
春秋末年,群雄争霸,各诸侯国君都为国家的生存和强大费尽心机,或用权术或用计谋,尔虞我诈无计不施,就为了活命和要别人的命。
但是孔子却始终坚持自己“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这些都可以在《论语》里体现出来。
他的思想紧紧地与人类的前途命运发展结合起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是要求人要在忧患当中真正的认识自己,要学会未雨绸缪。
在个人的修养与品德方面,他老人家认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后来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念,更是成为了好多文人的人生信条。
《论语》,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本经典著作,在我国古代社会和政治生活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而引得古人对《论语》的推崇,北宋开国宰相赵普就曾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一个孔子为读书人树立了优秀文人的好榜样,一部《论语》为后人建立了难以超越的道德规范。
论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
论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中华浩瀚的古代文明中,一篇篇著作犹如繁星照耀着历史的长河,几千年文人智慧和情感的结晶,给予了当今世人无穷的宝藏,而在这些珍贵的文学作品中,不仅仅是它的文学成就令我们触动,我们往往可以从中感受到埋藏在许多古代文人心中的忧患意识,而这种心系国家苍生的忧患意识又是与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
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
而在许多古代文人的事迹、作品、言行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英雄、将士等,在国家的命运承受考验的时候,他们将自己的利益,甚至是生死置之度外,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忧国忧民的情结,同样,在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学史中,也涌现了不少感怀国家人民命运、执着民族兴亡大义的著作,古代的文人们不仅在他们的作品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才华,同样也将个人的担忧与国家人民的和平、安康联系起来,表现了强烈的民族使命感,有的人甚至愿意用自己的失去来换来普通大众的幸福,这种家国、民族的大义我们经常可以从这些作品中品味出。
古代的文人的创作,一方面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中死板腐朽的八股文制度,希望通过才华和造诣获得在人生命运上的飞黄腾达,渴望通过自己的才学能在仕途当中有所发展,创作的动力一方面出于此,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这些忧国忧民的佳作的背后,已经抛弃了人们心中世俗的、功利的观念和目的,已经成为了一种纯粹抒发诗人内心情感抱负的载体,可见,这些担忧国家人民利益的情感是真挚的、可贵的,这让我们也看到,爱国的情感并不只是体现在抗拒外敌的战场之上,中国古代的文人以笔墨抒发血液中流淌着的爱国抱负和情感,同样也如此地令古代读者和现代读者一样真切感受得到,并为之动容。
同样,在中国古代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忧患民族兴旺、人民福祉的仁人志士,他们呈现在现代人面前的形式是不一样的,有的留下了在朝堂之上勇于向国君忠言直谏的身影,有的留下了青冢边令无数世人震撼的赫赫战功与威名,而有的,虽然他们看起来斯斯文文,但是纸笔就是他们的武器,他们用文字写下了风雨,写下了壮怀,写下了浩荡波澜,文字的力量是如此的伟大神奇,它用一种别样的形式传承下来,将古人内心的忧患意识传递给今天的人,让我们在感受到文学上的造诣和文采的同时,也强烈地为这种忧患的情感所震荡、洗涤。
历史上的忧患意识
历史上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色之一,内容丰富,影响深远。
道德情操的表述我们打开先秦、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典籍,可以看到,当时“百家争鸣”中的各个学派几乎都有它们自己的忧、乐观。
例如孔子这样表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不注重道德品质的提高,不切磋学问,不按道义的原则去行动,有了过错不能及时改正――这些就是他目睹春秋末期现实状况而产生的忧虑。
与“忧”相对的是“乐”。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经常看到并且宣扬别人的长处和优点,结交有高尚品格的朋友,踏踏实实地培育自己的德行――这三种就是对人有益的快乐呀。
孔子的“忧”与“乐”主要指“君子”体现在学业和品行上的高尚情操。
他夸赞自己的学生颜回:颜回身居陋巷,生活艰苦,在“人不堪其忧”的状况下能够“不改其乐”,实在是贤明的君子!孔子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这些论述发人深省,它们奠定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理论基础。
孔子为人的思想感情提出了道德标准,而情感与道德的结合就称之为高尚的情操。
对于人的道德情操的重视,正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
人生价值观的核心战国中期,儒家思想发展到孟子的时候,“忧”与“乐”逐渐具有了理论形态,成为儒家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它超越了个人道德情操的范围,带有理论的抽象性和普遍性。
因此,所谓“忧患”意识便成为人生价值观的简洁表述。
孟子从历史中举出若干有成就的人,说明他们都是从忧患和痛苦中磨练出来的。
比如,舜出身于农家,后来成为一国之君;胶鬲遭遇战乱,以贩卖鱼盐为生,后来周文王提拔了他,为周朝做出了很大贡献;孙叔敖隐居在海滨,楚庄王推举他做令尹,有很大的政绩。
这些事例说明,对于人来说,如果没有“忧患”的磨练,没有失败教训的反思,要培养出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那是不可能的。
孟子将这些道理提到人生哲学的高度加以总结,写出了自古以来中国人都熟知的一句名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忧患足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足以使人沉沦死亡。
论忧患文人的忧患意识
成绩【摘要】纵观中华几千年文明史,古代文人多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而在这种“兼济天下”的情结中,几乎无不体现出一种“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可谓是我国古代文人的重要思想意蕴之一,而这种忧患意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体现,并且表现形式多样化。
【关键词】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中华几千年来的文明史,从某方面来看,也是一部文人史。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活跃在历史舞台,借助诗、词、歌、赋、绘画等多种形制来抒发自己政治情怀和理想抱负。
忧患意识作为古代文人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量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一、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一)忧患意识在安定治世的体现在安定的治世,百姓安居乐业、商业兴隆,可谓国泰民安。
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文人的忧患意识,多会以进谏君主、劝纳良言的形式体现出来。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这篇文章形成于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唐盛世。
其中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是提醒唐太宗,若要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必须身体力行“十戒”:戒贪、戒骄、戒盈、戒盘游、戒懈怠、戒壅蔽、戒谗邪、戒谬赏、戒滥刑、戒大兴土木。
另有西汉时期的贾谊,思想敏锐、心系国运。
西汉建政20多年之时,政权日益稳定、经济恢复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可谓为治世。
而贾谊在自己悉心细致的观察和研究之后,给汉文帝上书。
他在谏书中忧心忡忡地写道,“进言者皆谓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二)忧患意识在上层统治者昏庸无能时的体现这个时代所能够产生的文学作品,主要表现文人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忧患。
比如屈原的生于战国末期,而楚怀王又不辨贤良,听信谗言。
致使屈原虽耿直而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
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
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
关于浅析古代史学家忧患意识论文(大全五篇)
关于浅析古代史学家忧患意识论文(大全五篇)第一篇:关于浅析古代史学家忧患意识论文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造就了历史的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在不同的时期,逐渐形成了代表中华民族性格的民族性质特征,这些特征在古书中就有记载,比如:“有备无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警示名言,并且告诫人们要有忧患的意识。
而这种情怀特征,在历史的研究中,也体现出来了。
1、对王朝盛衰、社会治乱之密切关注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史家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都有强烈的历史忧患意识和传统史学显著的致用功能,而忧患和致用都是分不开的,不管是从先秦的历史渊源还是《春秋》、《战国》、《史记》等,都包含着深沉的忧患意识,从历史研究者的思想认识来看,则存在着从担心“废天下之史文”的忧患思想。
在唐朝,忧患意识显得尤为显著,除了历史学家,文人墨客也有很深的忧患意识,表现在很多的文章和诗词中。
2.对学术积弊、学风走向深刻省思的道路古代史家的忧患意识不仅突出表现为将史学视作表达个人的心声和思想,体现在对当世学风积弊和学风走向的深刻洞察与反思层面,从而撰写成影响深远的历史学专辑和学术史论等,对后世历史的研究起到引领和参考的双重意义。
对于学术风气,史学家们撰文严肃,这也是忧患意识的表现。
以上所写的,只是渊源历史的一隅,但是仔细阅读古代史,不难发现其中的忧患意识,它作为中华民族的特征,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和社会风气下,对后人也起到了非常大的指引作用。
第二篇:古代土木工程论文导语:土木工程的英文是Civil Engineering ,直译是民用工程,它是建造各种工程的统称。
它既指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工程设施,也指应用的材料设备和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专业技术。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土木工程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关键字:土木工程,概论,建筑结构土木工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至今已经演变成为大型综合性的学科,它已经出许多分支,如:建筑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排水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
论中国古代文人忧患意识
论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中国自古以来便流传着居安思危这个成语,它告诫我们不要被安全舒适的环境所麻痹心智,要时时未雨而绸缪,防止祸患的发生。
其实很多这样的言论都表现了这样一种精神,即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和文化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炎黄子孙们秉承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凭借着高远的目光而不安于舒适勇于进取的伟大精神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
从而,忧患意识深深扎根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敦促我们永远要充满危机感,并奋发向上。
在古代的社会中,这种忧患意识更加表现在文人阶层中,即文人们将所处时代中切身感受表达在自己的作品中,不管诗词曲还是画中处处都可见。
而在岁月流逝和朝代更替之中,文人作品所传达的忧患意识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对自我人生状态和发展的反思追求;对广大劳动者命运的担忧及对统治者们荒淫腐败的劝诫和鄙视;对外族入侵国土的英勇抵抗以及忘国后的悲痛。
《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这就反映了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强调一切先从自我修起,只有自身拥有好的知识和品德后才能向更高处拓展,即治国平天下。
于是很多文人在作品中都抒发了对自我成长的重视,体现了自我在追求才德过程中的一些美好愿望或者教训。
对人生美好品德的向往在《论语》之中表现的尤为之多。
论语是孔子口述而由其弟子总结编撰而成,其中描写了一些孔子与其弟子们发生的小故事,而孔子之言全面而深刻的反映了美德。
其中也运用了大量的君子和小人的对比,强调了为人以德的重要性。
例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句话表现君子以不光明磊落为戒,做人要坦坦荡荡。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从这里面反映了社会角色中所应该遵从的品德,即竭尽全力孝顺父母,对国君应该用生命来奉献,而对待朋友必须守信。
古代忧患意识的例子
古代忧患意识的例子古代忧患意识是指古代人们对于各种可能带来困扰和危害的事物或现象持有的警惕和担忧态度。
古代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战争、疾病等各种风险时,常常会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
下面列举了十个古代忧患意识的例子。
一、地震地震是古代人们非常担忧的自然灾害之一。
古代人相信地震是天地不和,地藏神发怒的表现,因此常常将地震视为不祥之兆。
为了应对地震带来的危害,古代人在建筑物中设置了各种防震措施,如使用木质结构、采用柔性连接等。
二、洪水洪水是古代农业社会最常见的灾害之一。
古代人们担心洪水会带来庄稼歉收、家园毁灭等后果,因此常常会修建堤坝、挖掘河道等防洪工程,以减轻洪水带来的影响。
三、疾病古代人对于疾病的担忧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学的起源。
古代人们相信疾病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或是外界的邪气侵袭所致,因此他们会采取各种方法,如饮用中草药、熏烟驱邪等,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四、战争古代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忧患。
古代人们担心战争会导致人口减少、财富破坏等后果,因此他们会采取各种手段,如修建城墙、组织军队等,来应对战争的威胁。
五、饥荒饥荒是古代人们最为担忧的问题之一。
古代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使得人们经常面临粮食短缺的困境。
为了减轻饥荒带来的困扰,古代人们会采取各种措施,如储存粮食、改良农田等,来保证自己的生活。
六、火灾火灾是古代城市中常见的灾害之一。
火灾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整个城市的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减少火灾的风险,古代人们会采取各种措施,如建造石头、瓦片等不易燃烧的建筑材料,设置消防设施等。
七、风暴风暴是古代人们非常担忧的自然灾害之一。
风暴不仅会破坏建筑物和农田,还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风暴带来的威胁,古代人们会采取各种防风措施,如修建坚固的房屋、加固农田等。
八、瘟疫瘟疫是古代人们最为担忧的疾病之一。
瘟疫不仅会导致大量人员死亡,还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威胁。
为了防止瘟疫的蔓延,古代人们会采取各种措施,如隔离病患、熏烟驱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摘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国文人历来是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他们的追求和信仰。
纵观历史,有志之士都有着天下意识,忧患意识,这是读书人的一种情怀。
孔子的学生曾子曾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从小为建功立业报效祖国而刻苦读书。
用他们那默默无闻、却又风驰电掣的笔,书写出了对苍生黎民的关怀。
他们即使是怀才不遇、被贬谪、穷愁潦倒之时,还念念不忘苍生黎民。
以天下为己任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是一种神圣而庄严的职责,更是一种不可亵渎的情感。
关键字:屈原,杜甫,范仲淹
一、古人的忧患意识
1.屈原赋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岂犹未悔”,这句话在我们的高中课本上已经学习过,并且熟记于心。
这篇文章就是楚国的为国捐躯的第一人——屈原。
面对愚昧无知的楚王,面对危难中的楚国。
他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进入,被俘受辱而死的。
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仰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一种自由的、高尚独立的死。
无论贵为楚国的大臣还是被贬谪.屈原始终没有忘却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在壮志难酬的逆境中,他没有放弃人格的历练和精神的追求。
他曾说过:“宁赴清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
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
屈原崇高的人格,正说明了古人爱国士大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品格,他们在不为世俗所容的困境中必将产生无法释怀的死亡情结。
宁可高贵的死去,也不愿受辱。
他与着腐朽的楚王国贵族集团作斗争,他曾经提出过举贤授能,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并且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2.杜甫的爱国情怀
李白和杜甫,他们是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
一个为诗仙一个为诗圣。
二者相比,我羡慕李白的狂放,但更欣赏杜甫的这颗爱国之心。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杜甫虽称不上是个政治家,但他的忠心程度可见一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千古传诵的名句,有几人知道是当时官小不得志的杜甫被俘虏后,痛心疾首所写下的呢?杜甫可真是最为怀才不遇的冤屈者了。
他永远怀着报国为民的热忱,却只得当上很小的官,因为他不懂的官场的厉害,不会官场的黑暗,就这样,他在政坛上混不下去,便开始四处游荡。
一路上,他穷困痛苦的来到了四川成都,在这里终于找到了一位朋友,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修建在草堂,然而生活境况仍旧不好,但他还怀着忧民之心,他说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诗人总是这样推己及人。
杜甫漂泊的生活让他看到了底层社会的疾苦,这样一位爱国之士,怎么会按耐得住那忧民爱国的热血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拖着他年迈多病的身躯,喷出了这一口时代的热血。
有人说,杜甫这一生太过劳累,他想的太多;有人说,杜甫这一生太过波折,他不懂圆滑;有人说,杜甫这一生太过悲哀,他不够叛逆。
但我,却偏爱他的踏实,他的重情重义,尤其是那无可推卸的责任感,那忧民爱国的心。
3.范仲淹的忧患意识
怀念当年,我们尚是一名初中生,带着一份热诚的心朗诵者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文章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可谓匠心独运。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思想,是中国古代文人阶层忧患意识的一个最精当的总结、一个闪亮的标示,耀古烁今,以其深远的立意、高尚的境界成为中华民族璀璨夺目的思想瑰宝,引起无数仁人志士的共鸣和践行。
忧患意识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格。
而范仲淹这句话无疑道出了所有人的感受。
由于范仲淹少年时家庭不幸,生活在最底层,经历坎坷,饱受困苦,所以他很了解百姓生活的真实情况。
范仲淹在丁母忧居丧期间,仍然心忧天下,“冒哀上书,言国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
“不以一己之戚而忘天下之优,庶乎四海生灵常见太平”,“安必虑危,备则无患”,“深思远虑”,“防微杜渐”,“以万灵为心,以万物为体,思与天下同其安乐”。
这些都是他曾经说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品格,他的忧患意识是对整个天下的,思虑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情。
他并不像一般人秉承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他在被贬期间,
仍然不以自身沉浮为意,仍然不忘忧国忧民的心,不愧为后世文人的榜样。
之后,像于谦的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的也是一种牺牲小我、献身天下的志向。
左宗棠自幼便胸怀大志,自谓:“身元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忧国忧民成为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的一种重要品质,激励着他们为民请命、为国献身。
在我国的近代史上,作为虎门销烟的英雄人物,1841年,由于投降派的陷害,林则徐被以“办理不善”的罪名革职降级,充军伊犁,然而他写出了最为正气浩然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记得温家宝总理也曾引用过这句话作为他的人生追求。
虽然林则徐蒙受冤屈,但他忧国报国之志并未稍减,表示即使被谪贬边疆,只要对国家有利,不会顾忌个人的生死祸福。
其实历史上的光辉人物实在是太多太多,就仿佛是天上耀眼的群星,数不胜数。
正是这些拥有强烈忧患意识,以天下为己任、粉身碎骨亦无怨无悔的历代知识分子,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拯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中,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二、当代青年的忧患意识
在我国的历史上曾出现过“文景之治”、“贞规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比较繁荣、相对稳定的美好时期。
但紧随这些美好时期而来的却是危机、衰退、灾难以至朝代的覆灭。
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统治者丧失了忧患意识,陶醉于一时的繁荣稳定,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最终导致盛极而衰。
而今天是我国历史上发展最好、最为强盛的时期,然而忧患意识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歌声时时响起在耳边,是我们应该常听常新的警示,正如孟子所谓“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是值得我们永远坚守的道德品格。
如今的中国,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我国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和机遇共存。
我们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不应该忘记历史,也要展望未来,因为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如今国家的形势,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国际上也是风起云涌,尤其是最近闹得很厉害的钓鱼岛事件,都在衡量着我们国家处理事情的方式,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首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遇到事情要冷静处理,不能一味的盲目追从,盲目的爱国。
要用古人“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陶冶自己,学习古人,认真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