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蝉声与树木的碧绿本来是毫不相干的,诗人却责怪 树木的冷酷无情。显然,这同样是在寄托自己的身 世遭遇,抒写自己的哀告无门、受人冷落。曾经有 过深交的令狐绹等人本来是可以帮助李商隐的,可 是,他们不仅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反而处处排挤打 击他。在这样的境况下,诗人怎能不怨恨与激愤。

作者简介
•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 (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 焦作沁阳) ,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 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 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 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 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擅长 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 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 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 《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 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前半首闻蝉而兴,重 在咏蝉;它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 叫,却难求一饱。后半首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 漂流,故园荒芜,胡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 相怜。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 饱”,鸣“徒 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 一目了然。实属 “咏物”佳绝。
艺术特色
清代的朱彝(yi)尊批 道:“三四一联,传神 空际,超超玄著,咏物 最上乘。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緌:长在口,腹下的针喙
在狱咏蝉
骆宾王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虞世南全篇都是写形象,寓意于形象之 中,但后两句的议论点明了主旨;骆宾 王则比较直接地借蝉鸣来抒发内心的苦 闷,是触景伤情;李商隐是以蝉自喻, 而且借蝉自警,表达了永葆高洁情操的 志向。三人的地位和境况不同,因此所 表达的内容、寄托的思想感情各有不同。 这三首诗是咏蝉诗的经典。
人生之路
李商隐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47年) 进士及第。曾任弘农尉、佐幕府、东川 节度使判官等职。早期,李商隐因文才 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李党 的王茂元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 而遭到牛党的排斥。从此,李商隐便在 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 镇幕僚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
蝉的意象: 一.表现凄楚哀婉之情 蝉叫声凄惨,诗人借其表现凄楚哀婉之情。 或寄托家国覆亡之恨,或表达诗人哀痛之 情。 二· 高洁自喻 古人认为蝉居住枝头,食干净的露水,不 食人间烟火,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高洁 的象征。诗人借蝉自喻自身的高洁。
谢 谢 欣 赏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蝉本来就因栖息于高枝,难得一饱;它鸣叫不停,却不受理睬, 真是白白辛苦,怨恨无穷啊。“以”,因。古人误以为蝉餐风 饮露,所以说“高难饱”。“费声”,指鸣声频频。 就真实情况而言,蝉并非是因身在高处,不肯飞下来乞食 而“难饱”;它的鸣叫声中也没有什么恨意,这完全是诗人自 己的理解与感受,是其身世之感的寄托。“高”,语义双关, 喻指人的品格高洁。在这里,蝉已经完全人格化了,诗人分明 是借其表达自己艰难的身世和处境 所以纪昀说开头两句是“意在笔先”。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这两句是作者对蝉说的话“君”,指蝉。“警”, 警醒,这里有触动的意思。蝉在告诫什么呢?有人说 是警告诗人为什么不及早回头,早归故园;有人则认 为是提醒诗人保持高洁的操守。 此联前一句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手法写蝉。后 一句“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结合起来, 呼应开头,首尾圆合。

Biblioteka Baidu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以:因 薄宦:指官职卑微 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 饮露,故说“高难饱”。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五更: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 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 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 地。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故园芜已平”,从陶渊明《归去来辞》的“田园将芜胡不归” 化用而来。陶渊明做官不如意,想到自己家乡的田地快要荒 芜了,就辞官而去,归隐田园,自得其乐。自己也是仕途坎 坷,处处碰壁,何不也像陶渊明那样早日还乡呢?可是,故 园荒芜,似乎已经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地,真是进亦难,退亦 难! 这两句在四处漂泊、前途黯淡的生活身世倾诉中,透露 出诗人的失意与苍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