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1)
第21课《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21.蝉
法布尔
作者简介: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博 物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他用水彩绘画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拉尔的 赞赏及喜爱。他也为漂染业做出贡献,曾经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 专利权。主要作品有:《昆虫记》(全十卷),《自然科学编年史》。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蝉的地穴的?
由外及内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间顺序。
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
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的身子里藏有一种极黏的液体, 可以用来做灰泥。
做隧道的时候,泥土都搬到哪里去了呢?
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 是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 挤进干泥的罅隙。
“统治”的说法是不是很有趣?
是很有趣,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蝉声充斥门外的情形,突出了蝉声的嘹 亮。
6.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摹状貌,作者运用“估量”“小心谨慎”“溜”“击碎” 等人格化的词语,写出了蝉遇到坏天气时的心理及其行动的 敏捷,说明了蝉的聪明,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
蝉的窠与其他掘地昆虫的窠有什么不同?作者 是怎么知道这种不同的?
外部形态不同。 蝉的窠形状是一个小圆孔,小圆孔约一寸口径,周围 一点土都没有。 构筑方式不同。 蝉构筑窠时是从地下往上,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 口。 作者 是通过仔细观察它们遗留下的储藏室,然后分析 它的工 作方法得知的
第二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在结构上,这句话结束了蝉从卵到幼虫的成长过程,总 结全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蝉》课件(共42张PPT)(1)
比喻
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 它“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 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不可能看 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整个动作顺序有 它自身的规律,其中的“腾跃”“翻转”“倒 悬”“伸直”“张开”“翻” “钩” “脱”等 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把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准确而 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蝉
法布尔
目录
01课文结尾 02预习巩固 03整体感知 04课堂小结
课文结尾
齐声读最后两自然段,在这两段中找出一个中心句。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文章两大部分,“似乎颠倒了蝉由卵到幼虫,由幼虫到
成虫这样一个生长过程”,第一,蝉的幼虫生涯占了它生命的 大部分时间;第二,这部分的生活不为一般人了解,容易引起 读者兴趣。
第一部分 第7自然段“臃肿”,言其肥大而笨,写出它的形
态,因其大故能贮满汁液。 “肥重”,言其重,因其重,故能把烂泥挤进干 土的罅隙。 第8、10、11自然段“把握”“钩住”“挂”这三 个词语分别写出了“蝉的脱壳的过程”。 “把握”:紧紧抓住。“钩住”:像钩子一样挂 住。“挂”:吊在上面。
第二部分
(为什么要产这么多卵呢?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 危险——蚋)
第15〜17自然段:写蚋怎样破坏蝉刚产出的卵。
非常具体,一边(蝉)是一无所知,一边(蚋)是紧 追不舍,使读者也知道得清清楚楚。文中作者也表明这是 他经过多次观察才弄清楚的。
第18〜20自然段:写蝉卵孵化,幼虫出壳。
先是对刚孵化的幼虫作了具体的描写: 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
蝉产卵的过程: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 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 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 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 小径,一个个斜下去。(见第13自然段)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蝉课件新人教版 (1)
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蝉比 作“矿工”“铁路工程师”,并将蝉与其进行 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蝉做隧道时墙壁不会 塌的原因,易于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蝉的聪明, 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与赞美。
第⑥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拟人。作者运用“估量”“小心谨慎” “溜”“击碎”等人格化的词语,写出了蝉遇 到坏天气时的心理及其行动的敏捷,说明了蝉 的聪明,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
本文善用文艺性的语言表达。如运用比喻 的修辞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 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 蝉的脱壳过程。又如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描写 所观察到的情形,写蝉“在空中腾跃,翻转, 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 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其中的动词准确而 又生动地描写了蝉脱壳的整个过程。
因为蝉从产卵到成虫的过程很艰难:选择枯枝 产卵,防御危险;艰难地走出壳外、蜕皮;落到地 上,面对重重危险;寻觅藏身的地方,避免死亡; 钻进地里,四年的黑暗苦工,最后才能换来短短一 个月的阳光生活。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触,表达了 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尊重和对世间万物的关爱。
深入探究 作者不按蝉的生长过程先写蝉的卵,而是首先
幼虫出穴
蜕皮成长
入土隐藏
孵化幼虫
成虫产卵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 乐,这就是蝉的生活”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分 别有什么作用?
在结构上,这句话结束了蝉从卵到幼虫的 成长过程的说明,收束全文。在内容上,这句 话在概括蝉的一生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蝉漫 长而苦难的生长历程的感叹、同情和怜爱。
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 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 者这样说的理由。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蝉》(一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蝉》 (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认识自然界》,详细内容为“蝉的一生”。
通过本章内容,让幼儿了解蝉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以及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蝉的生长过程,知道蝉的生命周期。
2. 学习观察、描述、记录蝉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蝉的生命周期、生活习性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记录蝉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蝉的实物、图片、生长过程图、观察记录表。
2. 学具:画纸、彩笔、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校园或公园寻找蝉的踪迹,让幼儿观察蝉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蝉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蝉的特征,讨论蝉的生活环境。
3. 讲解蝉的生长过程(10分钟)教师利用生长过程图,讲解蝉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蝉的生命周期。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观察记录表,以一个例题为例,指导幼儿如何观察、记录蝉的特征。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观察蝉,记录蝉的特征,教师巡回指导。
7. 课后实践活动(课后自主完成)家长协助幼儿在户外寻找蝉的踪迹,完成观察记录表。
六、板书设计1. 《蝉的一生》2. 内容:生长过程:卵→幼虫→蛹→成虫生活习性:吸食树液、夜晚活动、叫声响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蝉的特征。
2. 答案:(1)蝉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蝉的翅膀透明,有脉络。
(3)蝉的叫声响亮,夜晚活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蝉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观察、记录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保护蝉,从我做起”主题活动,提高幼儿关爱自然的意识。
(2)邀请家长参与课后实践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蝉》课件(1)
21.蝉
第1 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与作品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蝉的特 点,把握蝉的习性。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科 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3、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 精神,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作者介绍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 被众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 的维吉尔”,他的传世杰作《昆虫 记》(又译为《昆虫的故事》), 被称为“昆虫的史诗”,是一部十 大卷的巨著。被誉为“科学与诗的 完善结合”它除了真实地记录昆 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生活折射出 人类的世界。
1、他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勇于探索。 2、他重视视察和实验,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大量细 致的追踪和研究,来理解蝉的生命特征和成长规律。 3、他尊重世间万物,对任何生命,哪怕小小的昆虫都 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研究。
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研究之道和科学探 索的精神。
文章主旨
本文按照事物发展的过程,运用多种说明 方法,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把蝉写得活灵活现,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爱好和 对生命的敬畏,也体现了作者细致视察、锲而 不舍的科学探索精神。
课堂导入
上节课我们明确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 蝉的地穴和蝉的卵两方面了解了蝉的生活习 性,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从说明文相 关常识来学习课文。
1、分析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蝉喜欢顶干燥、阳光顶多的地方。幼虫有一种有 力的“工具”,能够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要考察它们 遗弃下的蕴藏室,必须用刀子来发掘。 打比方
3、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 完全关闭起来
列数字
介绍蝉的地穴深度和构造,“大都”说明不全是,体现 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蝉PPT课件1-精品课件
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
课 前 资 料
《蝉》就是其中的一篇,课文选了 文章中的两部分。作者通过对蝉认 真观察15年之后才写出本文的。可 见他的治学态度是非常严谨的。
法布尔有一句名言:“学习这
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
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这话是
他成功的秘诀,也会给我们很大的
启示。
第 二 节
之不理。
转瞬即逝: 形容一转眼就消失了。
第 三 节
课文赏析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课文分层(一)
课
一层:(第1段)交待了作者研究蝉的很好环境。
文
二层:(第2~7段)详细描写了蝉的地穴以及蝉建造地穴的智慧。
赏
三层:(第8~11段)细腻地描写了蝉离开地穴后的蜕皮过程。
小结:
课 文
这部分主要按由幼虫——成虫的生长化过程来 写的。
赏
明确:这部分标题虽为“蝉的地穴”,但内容
析
不仅仅写地穴,还写到幼虫脱皮的过程。以此
看,作者以“蝉的地穴”为题,表示要从蝉的
地穴开始考察。下一节“蝉的卵”也同样道理。
课文分析(二)
①这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课
明确:蝉产卵的特点,蝉的敌害;蝉卵的孵化
同学们,下课了!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4.2921.4.29T hursday, April 29,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4:30:2814:30:2814:304/29/2021 2:30:28 PM
第21课《蝉》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蝉》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蝉的地穴特点和蝉卵的特征,把握蝉的习性和成长规律。
2.梳理课文的说明顺序,并体会其好处。
【教学重点】1.了解蝉的地穴特点和蝉卵的特征,把握蝉的习性和成长规律。
2.梳理课文的说明顺序,并体会其好处。
【教学难点】梳理课文的说明顺序,并体会其好处。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PPT出示诗歌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PPT出示蝉的图片同学们见过蝉吗?你们知道蝉的成长经历和生活习性吗?今天就让我们透过法布尔的文字来了解一下蝉吧!设计意图:由诗歌及图片导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对蝉有个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中。
二、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科普作家,著作10卷本《昆虫记》是世界最经典的十大科普名著之一,被世人誉为“科学界的诗人”,雨果称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2.作品简介《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共十卷。
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3.整体感知(1)字词正音观看情境诵读及听课文录音,给读不准的字词注音。
轧(yà)蚋(ruì)鳍(qí)钹(bó)窠(kē)暴晒(bào)寻觅(mì)隧道(suì)恶劣(liè)倒悬(dào xuán)罅隙(xià)纤弱(xiān)纤维(xiān)折皱(zhézhòu)防御(yù)刹那(chà)顾忌(jì)跳蚤(zǎo)喧嚣(xuān xiāo)车辙(zhé)黏土(nián)懒洋洋(lǎn)无动于衷(zhōng)(2)概括各段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各段内容。
《昆虫记》-蝉
1.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 绿色的蝉体。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 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这时候,除掉尾 部,全体都出来了。 2.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 腾跃,翻转,使头部倒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蝉(学名:Cicadidae;英文名:Cicada、 Cicala 或 Cicale)是昆虫纲半翅目颈喙亚 目的其中一科,俗称知了(蛭蟟)或借落子。 生活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已纪录约 2000 余种蝉)。一些分布于沙漠地区的种 类,当体温过热时,会从背板(tergum) 排出多余的水分,进而达到冷却及散热的效 果。 雄蝉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 的声音。雌蝉不发声,但腹部有发音器。幼 虫生活在地下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 汁液。蝉属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发育) 类,由卵、幼虫(若虫),经过一次蜕皮,
1.______腹部有________,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 A. 雄蝉 B. 雄蝉 C. 雌蝉 耳朵 发声器 耳朵
D. 雌蝉
发声器
2.蝉的隧道大都是______________,下面较宽大,底部 却完全关闭起来。 A. 十二三寸 C. 十四五寸 B. 十三四寸 D.十六五寸
3.一个小孔内约生___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 ______个。
1.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 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 死的小枝。 2.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 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 扰,一根枯枝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 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 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A. 七 B. 八 C. 九
D. 十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教案新人教版(1)
这段抒情兼议论的文字充满感情,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世间万物的关爱,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三、探究写法
1.文艺化的笔调。本文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在说明中有叙述、有描写,很多地方就像是在讲故事,有连贯的情节,妙趣横生。
2.拟人手法的运用。例如:“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作者对蝉的命运的同情也洋溢在字里行间。
蝉的卵 天敌破坏
卵化
幼虫入地 落地 幼虫
挖穴隐藏
环节五
拓
展
延
伸
1.了解成语“金蝉脱壳”。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越过漫长的冬伏期后,从地底下爬出来,通体土黄透亮,雅称“金蝉”。金蝉爬上树干或树枝,静静地歇着,开始蜕变。金壳背部裂开一条缝,新生蝉从缝里爬出,蝉翼丰满后飞走;金壳依然在枝头摇曳,不站近看,不知道新蝉已经飞走,这就是金蝉脱壳。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3.这两个部分分别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说明的?
第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1),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蝉(第1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21* 蝉
第1课时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唐朝诗人虞世南写的一首题为《蝉》的诗。 蝉是我们较为熟悉的昆虫,但我们对它的生活习性可 能并不了解。今天,我们跟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 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 地工作的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 法。(重点)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文语言生 动性的写作方法。(难点) 3.理解作者在描述动物的过程中所寄寓的生活哲 理。(素养)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法国
昆虫学家。自幼爱好自然,经常观察 昆虫和贝类的生活情况。晚年详细观 察栖息于未垦地中的各种昆虫和蜘蛛 ,于1879—1907年间将研究所得,陆 续写出《昆虫记》十卷。主要著作还 有《自然科学编年史》以及关于物理 学和化学方面的论著。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56年 版)。王大文译。有删改。《蝉》是一篇事物说明 文(科学小品),实质上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 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蝉是大自然中一种极普 通的昆虫,作者对蝉做了长期、大量、细致的实地 观察,用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科学而又详尽地 介绍了蝉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预习检查 形近字
suì火( 燧 ) suì( 隧 )道
蝇 ruì ( 蚋 ) nà( 呐 ) 喊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寻觅: 寻找。
暴晒: 在强烈的阳光下久晒。
隧道: 在山中、地下或海底开凿或挖掘成的通路。
喧嚣: 声音杂乱,不清静。嚣,吵闹、喧哗。
臃肿: 过度肥胖或衣服穿得过多过厚而显得肥胖,转 动不灵。
罅隙: 缝隙。
坚韧: 坚固有韧性。
八年级语文上册《蝉》分层作业(第一课时)
蝉第一课时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隧.道(suì) 恶.劣(è) 不怀好意无动于衷B.倒.悬(dǎo) 防御.(yù) 张合自如爬上爬下C.车辙.(zhé) 黏.土(nián)小心瑾慎沐浴阳光D.折.皱(zhé) 纤.维(xiān) 毫无顾忌动摇不定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声音杂乱,不清静)B.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缝隙)C.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
(指幼蝉带着黏液涂抹、平整地穴)D.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一动不动)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对于学生逃课的行为,学校不能无动于衷....,必须坚决予以制止!B.有一回,年长的那个宦官回过头来,冲我不怀好意....地笑了笑。
C.使用公筷公勺成为潮流,倍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不言而喻....地成为时下餐桌文化。
D.沉静的心灵比暴烈的心灵要伟大得多,汪曾祺文如其人,他的文字自然隽永,耐人寻味....。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 )(2)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 ) (3)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作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文学界的“维吉尔”。
B.《昆虫记》又叫做《昆虫物语》,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蝉1
李商隐的蝉中,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诗以言志,借物喻人,情同古今。在本 诗中,终生不得志的李商隐,闻蝉之声 而兴,以蝉之高洁自警,喟叹身世之沦 落飘零。
你栖息在树的高枝上,餐风饮露,本来就难 以饱腹,何必哀婉地发出恨怨之声?这一切 其实都是徒劳的。由于彻夜鸣叫,到五更时 已精疲力竭,可是那碧树依然如故,毫无表 情。我官职卑微,像桃木偶那样四处漂泊, 而故乡的田园却已荒芜。烦请你用鸣叫之声 给我敲响警钟,我的家境同样贫寒而又凄清。
(接下)
(接上) 诗人自许清高,不肯屈就,结果只落得生活困顿, 这不就是“高难饱”吗?他曾向令狐绹等当权者陈 情,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帮助,可最终还是不被 人理会,依旧无法摆脱仕途坎坷的困境,这难道不 是一场“徒劳”吗?在这里,蝉已经完全人格化了, 诗人分明是借其表达自己艰难的身世和处境,所以 说开头两句是“意在笔先”。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蝉彻夜悲鸣,叫到五更天, 已是声嘶力竭、稀稀落落,快要断绝了。 可是那些树呢,依旧碧绿青翠,任凭蝉 叫得如何凄苦动人,也是无动于衷,真 是无情啊!
蝉声与树木的碧绿本来是毫 不相干的,诗人却责怪树木 的冷酷无情。显然,这同样 是在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 抒写自己的哀告无门、受人 冷落。曾经有过深交的令狐 绹等人本来是可以帮助李商 隐的,可是,他们不仅没有 伸出援助之手,反而处处排 挤打击他。在这样的境况下, 诗人怎能不怨恨与激愤。
此诗以寓情于物的手法,以蝉寓 。
蝉原来因为栖于高树,餐风 饮露,难以获得一饱,寒蝉恨的 是白费唇舌,劳而无功。天快亮 时,蝉声稀疏,难以再继续下去。 而树木却一片碧绿,像是全然无 动于衷。自已官职卑微,像桃树 梗那样在水面漂浮无着落。而此 时故乡的田园已长满乱草而成为 平旷的原野。蝉的悲鸣最能触动 我,引起我强烈的共呜;我家境 清贫,一无所有。
【帮课堂】《蝉》(解析版)
第21课 蝉学习目标 中考导航1.了解作者作品,了解蝉的特点、习性。
2.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具的特点。
3. 体会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1.“臃肿”“锐利”“无动于衷”“喧嚣”等是中考易考词语。
2.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考点。
3.结合语句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中考的易考点。
知识点01 文艺性说明文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说明文叫文艺性说明文,又叫科学小品文。
这类说明文具有较浓的文学色彩,写法活泼生动,富有情趣,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微点拨】本文是一篇法布尔的科学小品,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科学小品的特点: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
知识点02 作者、背景、文题、主旨1、作者简介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他从小迷恋花草虫鸟,在长达20余年的中学教师生涯中,他边教书边自学,立志为昆虫书写历史,坚持做动植物观察记录。
著有《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等。
2、背景链接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
有删改。
《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
作者用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阐明了知识精讲目标导航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课本节选自第二、四部分。
3、文题解读蝉也叫“知了”,居昆虫纲,同翅目,蝉科。
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
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
本文以《蝉》为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简单明了。
4、主旨点睛全文以作者对蝉一生的观察进程为线索,以幼蝉夏至出洞开头,又以幼蝉入洞结尾,首尾衔接,将蝉艰难的生长过程清晰地呈现到读者面前,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以及对生命的礼赞。
表达了作者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即学即练1】文中法布尔从蝉的地穴、蝉的卵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蝉》 (1)
深入研读
蝉的生命简史
成虫 产卵
蝉卵 孵化
即刻
幼虫出孔 脱皮
挂树枝上
立刻
到地下 寻觅藏
身处
几分钟后 幼虫钻 入地下
四年后
幼虫落 到地上
幼虫爬 出地面
寻找蜕 皮地点
爬上树 枝等处
半小时后
蜕壳
约3个多小时
成虫离 枝飞去
五个星期
歌唱交配、 产卵后死亡
深入研读
本文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进行说明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法布尔有一句名言:“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 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这话是他成 功的秘诀,也会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文体知识
文艺性说明文又叫科学小品文,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 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多采用文艺笔调。
主要特点: ①科学性。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 确。 ②文学性。善于记叙和描写,善于穿插趣闻,善于运用修辞。 ③通俗性。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一般来说,介绍昆虫的生长过程都是按照“卵—幼虫—成虫”的顺序 来说明的,但本文却先写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再写它产卵及卵到 幼虫的生长过程。
好处: ①使文章新颖活泼,不落俗套。 ②突出蝉做了“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因为这既是重
点(蝉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活动在地下),又是难点(地下生活最不易为人 所知)。
恶劣(liè) 跳蚤(zɑo) 不huái(怀)好意 徘徊(páihuái)
倒悬
车辙(zhé) 无动于zhōnɡ( zhěnɡ(拯)救
(xuán) 黏土(nián) 衷)
折zhòu(皱
字词清单
纤弱 罅隙 毫无顾忌 无动于衷 附着 张合自如 喧嚣
蝉1
一种奇怪的体操”,用了一连串动词,如“腾跃”“翻
转”“倒悬”“伸直”“张开”“钩住”等等,把蝉从壳中
脱出的艰难过程具体、生动、准确地写了出来。
探究主旨
全文以作者对蝉一生的观察进程为线索,
以幼蝉夏至出洞开头,又以幼蝉入洞结尾,首
尾衔接,将蝉艰难的生长过程清晰地呈现到读 者面前,表达了作者的同情、怜爱之情。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作者借“蝉”的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作者写蝉居于高处、鸣声远播,而不需借助秋风, ②强调 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③这 首诗以蝉的形象表现了封建士大夫的志得意满和清高。
5.通过这首诗作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一生如痴如醉地观察昆虫习性。
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
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致四周围满了人,还骂他是“怪
人”,可是他全然不知。又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察螳
螂的活动,直到树下有人大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
王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
法布尔在普温斯教书时经常到附近一条沙路上 观察昆虫。有一天大清早,他在沙路上走着,忽然 听到蛐蛐的叫声,于是就循着声音来到一块大石头 旁,轻轻地躺了下来。几个农妇早上下地时看见他,
《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 “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 诗人”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广 泛承认。由于《昆虫记》中精确 地记录了法布尔进行的试验,揭 开了昆虫生命与生活习惯中的许 多秘密,达尔文称法布尔为“无 法效仿的观察家”。这部作品不 仅展现了他科学观察研究方面的 才能和文学才华,同时还向读者 传达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生命 的无比热爱。
隧( suì )道
法布尔《蝉》教案 (1)(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蝉》教案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导入一(猜谜语导入):大家来猜一个谜语: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
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
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
这是什么动物?今天我们跟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起去了解这一小动物吧。
导入二(讲作者故事导入):有一位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
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他就是法布尔。
而《蝉》这篇课文就是出自《昆虫记》。
就让我们走进《昆虫记》,去看一看法布尔眼中的《蝉》究竟是什么样的。
1.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他的传世杰作《昆虫记》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
作者用富有诗意的文艺笔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这与作者长期接触大自然和喜爱文学,酷爱诗歌分不开。
少年时期的法布尔家境贫苦,为了帮助贴补家用,便担当起给人放鸭的劳动。
正是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中,少年法布尔爱上了昆虫研究这一行。
由于他对各种昆虫的精细的持久的观察,他笔下的昆虫故事都显得生动有趣,而且还带上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的烙印,使他的作品更富有深刻的意义。
2.知识链接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
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科学小品的特点: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之路
李商隐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47年) 进士及第。曾任弘农尉、佐幕府、东川 节度使判官等职。早期,李商隐因文才 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李党 的王茂元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 而遭到牛党的排斥。从此,李商隐便在 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 镇幕僚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
艺术特色
清代的朱彝(yi)尊批 道:“三四一联,传神 空际,超超玄著,咏物 最上乘。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緌:长在口,腹下的针喙
在狱咏蝉
骆宾王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虞世南全篇都是写形象,寓意于形象之 中,但后两句的议论点明了主旨;骆宾 王则比较直接地借蝉鸣来抒发内心的苦 闷,是触景伤情;李商隐是以蝉自喻, 而且借蝉自警,表达了永葆高洁情操的 志向。三人的地位和境况不同,因此所 表达的内容、寄托的思想感情各有不同。 这三首诗是咏蝉诗的经典。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பைடு நூலகம்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以:因 薄宦:指官职卑微 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 饮露,故说“高难饱”。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五更: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 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 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 地。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这两句是作者对蝉说的话“君”,指蝉。“警”, 警醒,这里有触动的意思。蝉在告诫什么呢?有人说 是警告诗人为什么不及早回头,早归故园;有人则认 为是提醒诗人保持高洁的操守。 此联前一句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手法写蝉。后 一句“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结合起来, 呼应开头,首尾圆合。
蝉的意象: 一.表现凄楚哀婉之情 蝉叫声凄惨,诗人借其表现凄楚哀婉之情。 或寄托家国覆亡之恨,或表达诗人哀痛之 情。 二· 高洁自喻 古人认为蝉居住枝头,食干净的露水,不 食人间烟火,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高洁 的象征。诗人借蝉自喻自身的高洁。
谢 谢 欣 赏
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前半首闻蝉而兴,重 在咏蝉;它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 叫,却难求一饱。后半首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 漂流,故园荒芜,胡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 相怜。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 饱”,鸣“徒 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 一目了然。实属 “咏物”佳绝。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故园芜已平”,从陶渊明《归去来辞》的“田园将芜胡不归” 化用而来。陶渊明做官不如意,想到自己家乡的田地快要荒 芜了,就辞官而去,归隐田园,自得其乐。自己也是仕途坎 坷,处处碰壁,何不也像陶渊明那样早日还乡呢?可是,故 园荒芜,似乎已经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地,真是进亦难,退亦 难! 这两句在四处漂泊、前途黯淡的生活身世倾诉中,透露 出诗人的失意与苍凉。
蝉
作者简介
•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 (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 焦作沁阳) ,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 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 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 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 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擅长 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 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 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 《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 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蝉本来就因栖息于高枝,难得一饱;它鸣叫不停,却不受理睬, 真是白白辛苦,怨恨无穷啊。“以”,因。古人误以为蝉餐风 饮露,所以说“高难饱”。“费声”,指鸣声频频。 就真实情况而言,蝉并非是因身在高处,不肯飞下来乞食 而“难饱”;它的鸣叫声中也没有什么恨意,这完全是诗人自 己的理解与感受,是其身世之感的寄托。“高”,语义双关, 喻指人的品格高洁。在这里,蝉已经完全人格化了,诗人分明 是借其表达自己艰难的身世和处境 所以纪昀说开头两句是“意在笔先”。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蝉声与树木的碧绿本来是毫不相干的,诗人却责怪 树木的冷酷无情。显然,这同样是在寄托自己的身 世遭遇,抒写自己的哀告无门、受人冷落。曾经有 过深交的令狐绹等人本来是可以帮助李商隐的,可 是,他们不仅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反而处处排挤打 击他。在这样的境况下,诗人怎能不怨恨与激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