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设计介绍综述
铁路站房暖通空调设计综述

铁路站房暖通空调设计综述摘要:本文论述了高速铁路站房设计中的建筑房屋特点,暖通空调专业的设计要点。
重点介绍了冷热源和空调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给予了分析和总结。
介绍了工程实例。
关键词:铁路建筑;暖通空调;设计高铁站房是大型公共交通枢纽的典型代表之一,伴随着高铁建设的不断发展,要求高铁站房设计的外部造型需融入地域特色,内部空间层次更要深度体现出当地文化背景。
为了满足该目标,高铁站房的建筑结构趋于复杂化,同时也对暖通空调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满足温湿度的同时,不仅要兼顾美观和舒适性,更要综合考虑集成控制和节能降耗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以高铁站房为例,对暖通空调设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建筑特点1.建筑空间的平面特点。
大型铁路站房通常由三个基本层构成,分别为旅客地下出站层、地面乘车站台层和高架候车层。
其中,旅客地下出站层,通常布置贯为穿通廊、出站厅、设备间和停车场等;地面站台层,常见布置为站台候车、贵宾室、进站大厅和售票厅等;高架候车层常见布置为旅客候车室和商业餐饮,且为高大空间,具有跨度大、进深长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高架桥和快速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铁路站房将进站大厅入口设置在高架候车层,使其与候车大厅相连接,是其构成贯穿统一具的整体性大型空间。
小型铁路站房通常仅为两个基本层构成,分别为地面站台层和旅客地下出站层。
地面站台层通常设置为售票厅、进站厅、候车及商业餐饮等;旅客地下出站层,常见设置为地下走廊、出站厅和设备间等。
2.建筑空间的高度特点。
为确保旅客候车环境的舒适性,同时候车大厅也是体现地域文化的一个窗口,因此为了兼顾美观与功能,候车高架层通常设计为高大空间,有的甚至达到三十米高度,更有跨层设计的出现。
二、暖通空调设计要点1.负荷特点。
由于旅客数量众多,人体散热散湿对于冷热负荷的波动影响较大,相对于传统建筑中建筑中由围护结构负荷产生的热传递产生负荷而言,该部分负荷较大。
为了确保采光,建筑通常会设计较多的玻璃天窗,夏季阳光照辐射会产生较大负荷,该部分负荷占有较大比重。
家用空调设计与开发[设计+开题+综述]
![家用空调设计与开发[设计+开题+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30c0ae8680203d8cf2f2449.png)
开题报告工业设计家用空调设计与开发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家用空调的不断更新,新外观、新功能等一系列人性化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家用空调的品味,外观更高档,操作更方便,显示更新颖,家用空调已不仅仅是普通的家用电器,更多的成为时尚家居的象征,新颖的外观显示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这就使得我有欲望设计出一款更值得大家青睐的好空调。
家用空调器以其在房间醒目排放位置,外观显得尤为重要。
伴随着电子产业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外观显示也不断推陈出新,从传统的指示灯显示,到多彩的LCD液晶显示和色彩鲜艳的LED显示,再到更具高端技术、色彩图像逼真的TET材质动画显示,不断满足着人们的追求时尚、感受新科技的需求。
家用空调的发展是与该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准、居住住宅形式以及社会人文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的,脱离了这些因素来谈家用空调的发展是不现实的。
就比如说宁波这样的地域情况吧,夏天异常的炎热,如果没有空调的庇护,那么人们就真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无处藏身了。
目的是说,家用空调的市场异常广阔,就看你怎样去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了。
面对这一现状,我希望能设计出一款外观新颖、突出、别致、既简洁大方又时尚新潮的,给特定群体的,但又不失中国传统元素的实用新型家用空调。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基本内容:家用空调设计与开发2.解决问题:关于家用空调的色彩、造型方面,力求使色彩更温和,营造一种温馨氛围,造型方面更加简洁、时尚。
3.设计调研:广泛搜集资料,集中针对家用空调设计的份额,时尚简约的设计风格运用其中,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
4.产品雏形:8个设计方案,平面和三维的建模及渲染。
5.产品定型:选定一个最终方案,制作详尽的产品设计效果图。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根据工业设计的产品设计的思想基础,在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大量的数据分析之后,针对发现的问题筛选出最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思维发散,提出最合适的创新方案,借助手绘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将理想的方案呈现。
空调系统设计总结

空调系统设计总结空调系统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室内环境。
其设计过程涉及众多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特点、使用需求、能源效率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空调系统设计的一个全面总结。
一、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空调系统设计之前,需要对建筑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这包括建筑的用途(是住宅、商业办公还是工业厂房等)、建筑面积、层数、朝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等。
同时,还需要收集当地的气候数据,如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以确定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参数。
此外,与业主和建筑设计师的沟通也至关重要。
了解业主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如温度、湿度的控制范围,以及对系统运行成本和维护管理的期望。
与建筑设计师协调空调设备的布置位置,确保不影响建筑的美观和使用功能。
二、负荷计算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是设计的基础。
它主要包括通过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如外墙、屋顶、窗户等)、室内人员、设备和照明的散热量,以及新风负荷等。
准确的负荷计算能够确保空调系统的容量合理,既满足使用需求,又避免过度配置造成能源浪费。
在负荷计算中,需要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和软件工具。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稳态传热计算和动态模拟计算。
稳态传热计算适用于简单的建筑结构和稳定的室内外条件,而动态模拟计算则能更准确地反映建筑在不同季节和时间段的负荷变化情况。
三、系统形式的选择根据建筑的规模、用途和使用特点,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形式。
常见的空调系统形式有:1、分体式空调系统:适用于小型住宅和独立房间,安装灵活,成本较低。
2、多联机空调系统:可以同时满足多个房间的空调需求,具有节能、灵活控制等优点,适用于中小型商业建筑。
3、中央空调系统:包括冷水机组+风机盘管系统和全空气系统。
冷水机组+风机盘管系统适用于办公、酒店等建筑,能够实现单独房间的温度调节;全空气系统适用于大空间场所,如商场、体育馆等,能够提供较大的送风量和较好的空气品质。
在选择系统形式时,需要综合考虑初投资、运行费用、维护管理难度、室内舒适度等因素。
空调风系统的设计

实施效果
通过定期的维护保养,确保了医院空 调风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患者和医护 人员提供了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
感谢观看
THANKS
风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04
空气处理设备
包括空气过滤器、表冷器、加 热器、加湿器等,用于处理空 气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
风管
用于输送处理后的空气,通常 采用镀锌钢板或玻璃纤维材料
制成。
风口
将处理后的空气送入室内,通 常设置在房间的顶部或侧面。
控制系统
包括风机、阀门等,用于控制 风系统的运行和调节空气处理
清洁出风口和回风口
定期清洁出风口和回风口,去除灰尘和污垢,保持空气质量。
检查系统运行状况
观察空调系统运行时是否有异常声音或震动,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定期保养
1 2
深度清洁
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深度清洁,包括清洗冷凝器、 蒸发器等关键部件,确保系统高效运行。
检查电气线路
检查电气线路是否老化或破损,及时更换以确保 安全。
选择能效比高、性能系数(COP)大的空调系统,如变频多联机、 水冷冷水机组等,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合理配置末端设备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风机盘管、新风口、排风口等末端设备, 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
通过合理设置室内温度和湿度,以及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 节能运行。
气流组织优化
合理布置送风口和回风口
热源及能源形式。
确定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方式
03
根据使用场所的空气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空气过滤、除湿、
加湿等处理方式。
方案制定
确定空调系统的送风方式、气流组织、送风温度等参数
汽车空调文献综述

汽车空调系统汽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
它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
空调装置已成为衡量汽车功能是否齐全的标志之一。
空调系统的功能、类型及组成现代汽车空调有四种功能,其中任何一种功能都是为了是乘客感到舒适。
(1)空调器能控制车厢内的气温,既能加热空气,也能冷却空气,一以便把车厢内温度控制到舒适的水平;(2)空调器能够排出空气中的湿气。
干燥空气吸收人体汗液,造成更舒适的环境;(3)空调器可吸入新风,具有通风功能;(4)空调器可过滤空气,排除空气中的灰尘和花粉。
汽车空调系统的类型1、按驱动方式分为:独立式(专用一台发动机驱动压缩机,制冷量大,工作稳定,但成本高,体积及重量大,多用于大、中型客车)和非独立式(空调压缩机由汽车发动机驱动,制冷性能受发动机工作影响较大,稳定性差,多用于小型客车和轿车)。
2、按空调性能分为:第单一功能型(将制冷、供暖、通风系统各自安装、单独操作,互不干涉,多用于大型客车和载货汽车上)和冷暖一体式(制冷、供暖、通风共用鼓风机和风道,在同一控制板上进行控制,工作时可分为冷暖风分别工作的组合式和冷暖风可同时工作的混合调温式。
轿车多用混合调温式)。
按控制方式分为手动式(拨动控制板上的功能键对温度、风速、风向进行控制)和电控气动调节(利用真空控制机构,当选好空调功能键时,就能在预定温度内自动控制温度和风量)。
3、按控制方式分为:全自动调节(利用计算比较电路,通过传感器信号及预调信号控制调节机构工作,自动调节温度和风量)和微机控制的全自动调节(以微机为控制中心,实现对车内空气环境进行全方位、多功能的最佳控制和调节)。
空调系统的布置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布置方式有所不同。
目前轿车广泛采用的是冷暖一体式空调系统。
其布置型式是将蒸发器、暖风散热器、离心式鼓风机、操纵机构等组装在一起,称为空调器总成。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现代空调系统由制冷系统、供暖系统、通风和空气净化装置及控制系统组成。
综述某体育馆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综述某体育馆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摘要:本文以重庆市某体育馆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为例,对设计过程以及注意要点进行简单介绍,并简要阐述了该体育馆各不同区域的暖通空调设计特点。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设计参数;选型;防排烟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a stadium in chongqing of hvac system design as an example, the design process and key points of attention are simply described, and briefly expounds the stadium each in different areas of the hvac design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hvac; System design; Design parameters; Selection; smoke一、工程概况该体育馆为多功能民用体育馆,总建筑面积9557m2,其中看台3138m2,比赛场地1600m2,比赛大厅内设固定观众座位2562个,活动看台360个。
它主要用于体育训练、比赛,另外还要满足一些文娱歌舞演出、音乐会、群众聚会等功能要求。
该建筑外形为椭圆型,屋面结构采用两片张开的双曲壳形钢网架,上敷氟碳涂料铝板。
两片花瓣型壳体之间采用半透明的复膜结构,使馆内白天有良好自然采光,晚上屋盖也能透出白色的室内光。
二、空调系统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1)地下一层设备房的通风排烟设计;(2)整个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与通风系统设计;(3)整栋建筑的防排烟设计等。
1、空调主要设计参数1.1室外设计气象参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6.3℃;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3℃;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82%1.2室内空调设计参数温度:26~28℃;相对湿度:55%~65%;室内噪声级:NR 40;新风量:20 m3/(h·人);风速:比赛场地0.2~0.5m/s。
空调设计概括总结报告

空调设计概括总结报告
在空调设计的概括总结报告中,我们对空调系统设计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本报告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设计目标:我们明确了空调系统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包括室内温度控制、能源效率、舒适性等方面。
2. 空调系统选型:我们对不同类型的空调系统进行了评估和比较,包括中央空调系统、分体式空调系统和多联机系统等。
3. 室内空调布局:我们根据建筑结构和功能需求,对不同区域的空调布局进行了规划和设计,以提供最佳的温度舒适度和空气流通效果。
4. 空调设备选择:我们综合考虑了空调设备的性能、效率、可靠性和维修保养成本等因素,选择了适合项目需求的空调设备。
5. 控制系统设计:我们设计了可靠且智能化的空调控制系统,以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和能耗管理,同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6. 节能措施: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节能措施,包括使用高效能的能源设备、优化空调系统的调度和运行策略、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等,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7. 技术经济分析:我们通过对不同设计方案的经济效益和回收期进行分析,评估了不同设计措施的投资回报和综合成本效益,
为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8. 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展望了空调设计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创新方向,如智能化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以应对环境和能源的挑战。
综上所述,通过本报告的概括总结,我们对空调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设计建议和改进方向,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并提高空调系统的可靠性、效率和舒适性。
空调定风量、变风量空调系统综述

空调定风量变风量系统特点综述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定风量空调系统(CAV)与变风量空调系统(VAV)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然后对两个系统进行了描述。
主要介绍了两个系统的特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缺点。
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变风量空调系统明显优于定风量空调系统,最后指出变风量空调系统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定风量空调系统;变风量空调系统;特点比较;发展前景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constant air volume system (CAV)and the variable air volume(VAV), and then the two systems are described. Mainly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system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VAV system. By comparing, concluded that the CAV system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e VAV system,and at last points 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variable air volume system.Key words:CAV; VAV; the characteristics comparis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0 引言随着智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楼宇系统也逐步建立了更多、更科学、经济、合理的控制和管理,不仅使建筑功能等级提高,而且能产生较高的节能作用。
变风量(变风量空调)空调系统的节能率、灵活性要远优于其他类型中央空调系统,已渐渐成为中央空调设计者的主流研究方向[1]。
空调系统设计流程解析

空调系统设计流程解析空调设计主要包含了空气调节系统中的冷剂系统,风系统,水系统。
每个系统在空调系统中都有各自的作用,其设计也各有特点。
1.冷冻水系统主要起着载冷的作用,将冷水机制取的冷水运送至水系统末端,末端将冷冻水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从而实现制冷。
2.冷剂系统是将冷凝器出口侧的高压液体运送至末端,制冷剂在末端经节流器后气化,依靠气化吸热制冷再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
3.风系统是将经过处理的冷空气均匀的送到各区域,为房间降温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空调系统的舒适性。
空调系统设计流程:确定建筑类型及用途→房间冷负荷计算→空调水/冷剂系统设计→空调风系统设计。
根据用途、规模、能源状况、机房面积、初期投入及运行费用、舒适性确定中央空调系统类型。
房间冷负荷计算:通过围护结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通过透明围护结构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人体散热量;照明散热量;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内部热源的散热量;食品和物料的散热量;渗透空气带入的热量;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
冷负荷计算:通过围护结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通过围护结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主要包括楼板及外墙。
可根据传热公式Q=KFΔt г-ε计算出围护结构的逐时负荷。
通过透明围护结构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通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
根据传热公式Q=KFΔt г,传热公式Qc=Xg·Xd·Cs·Cn·Jj.г算出围护结构的逐时负荷。
人体散热量→人体散热量与性别、年龄、衣着、劳动强度等有关系。
照明散热量→照明散热量与照明系统的功率有关,灯具的光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内部热源的散热量→试建筑用途,布置等而定。
部分民用建筑空调冷负荷的估算指标水系统设计:水系统可分为冷冻水系统及冷却水系统。
冷冻水系统是直接供应末端实现制冷目的的系统,一般以供水7℃,回水12℃进行设计。
冷冻水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末端布置,冷水机组选型,水泵的选型,管道的选型,阀门及附件的配置。
建筑空调系统论述【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空调系统论述[前言] 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简称空调)的意义在于“使空气达到岁要求的状态”或“使空气处于正常状态”。
据此,一个内部受控的空气环境,一般是指在某一特定空间(房间)内,对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及清洁度进行人工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及工艺性生产过程的要求。
现代技术发展有时还要求对空气的压力、成分、气味及噪声等进行控制及调节。
由此可见,采用技术手段创造并满足一定要求的空气环境,乃是空气调节的任务。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空调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空调产品和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燃气空调、VAV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
根据建筑特点和使用特点来设计经济合理的空调系统是我们研究与讨论的主题,其中也主要围绕着节能这一块内容。
空气调节系统一般均由空气处理设备和空气输送管道以及空气分配装置所组成,根据需要,它能组成许多不同形式的系统。
在工程上应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和性质、热湿负荷特点、温湿度调节和控制的要求、空调机房的面积和位置、初投资和运行维修费用等许多方面的因素,选定合理的空调系统。
因此要研究一下空调系统的分类。
[主题]1.如何划分空调系统根据《空气调节》一书,其中有涉及说空气调节系统的划分应根据空气调节房间的使用特点,并考虑系统运行及调节的灵活和经济性,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一般空气调节系统不宜过大。
空气调节系统可按下列条件划分:(a) 空调房间的设计参数(主要是温度、湿度等)接近,使用时间接近时,宜划分为同一系统。
同一系统的个空气调节房间尽可能接近。
(b) 空气调节房间的瞬时负荷变化差异较大时,应分设系统。
可根据空气调节房间的朝向划分系统。
同一时间内分别需要供热和供冷的房间,宜分别划分系统。
(c) 空气调节房间所需新风量占送风量的比例相差悬殊时,可按比例相近者分设系统。
(d) 有消声要求的房间不宜与无消声要求的房间划分为同一系统,如必须划分为同一系统时,应作局部处理。
建筑工程的空调系统

空气质量监控
能耗监测
定期检查室内空气质量,确保空气清新。
实时监测空调系统的能耗,合理控制能源 消耗。
维护保养
01
清洁保养
定期清洁空调系统各部件,保持系 统正常运行。
系统调试
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调试,确保性 能达标。
03
02
检查更换部件
对磨损和老化的部件进行检查和更 换。
预防性维护
制定并执行预防性维护计划,降低 故障率。
根据详细设计结果,绘制施工 图纸,明确施工要求。
需求分析
明确建筑的功能需求、室内环 境要求和用户需求。
详细设计
对初步方案进行细化,包括设 备选型、管道布置、控制系统 设计等。
施工与调试
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完成 系统安装与调试。
设计要素
室内环境参数
根据建筑功能和用户需求,确定室内温度、 湿度、气流速度等参数。
多场景应用
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如办公、酒店、医院等,提供定制化的空 调解决方案,满足特定场所的需求。
空气净化功能
结合空气净化技术,去除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病毒、过敏原等有 害物质,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高效节能
高效压缩机
采用高效压缩机和先进的控制技术,提高空调系 统的能效比,降低能耗。
节能设计
优化空调系统的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失和 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4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冷凝水泄漏
检查冷凝水管是否堵塞或破损,及时清理或 更换。
制冷效果不佳
检查制冷剂是否充足,必要时添加制冷剂。
噪音过大
检查空调系统各部件是否松动或损坏,进行 紧固或更换。
电气故障
检查电气线路和元件是否正常,及时修复或 更换。
综述某酒店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心得

综述某酒店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心得摘要: 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酒店类项目的特点, 介绍了酒店中央空调设计中的几个节能要点, 通过对不同系统的简单比较,总结、分析了不同系统的优缺点。
关键词: 酒店; 中央空调; 热回收系统; 压差控制; 节能1 . 前言一直以来,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两大难题, 如何在享受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的同时付出最少的代价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 尽可能少地消耗能源为建筑物创造舒适环境已经成为空调的发展方向。
在公共建筑的全年能耗中, 大约50%~ 60% 消耗于空调制冷与采暖系统[ 1] , 根据05 版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所提要求, 全年采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50% , 其中空调采暖系统分担节能率约20% ~ 16%。
所以在暖通空调设计中必须树立节能意识, 在满足舒适性的同时, 优化系统。
下面就笔者参与的一个酒店项目在设计方案确定和系统优化方面作一介绍。
2 . 酒店工程概况2.1 . 工程概况该酒店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广西,属于夏热冬暖地区。
整个建筑物根据功能使用的要求须设置中央空调系统,要求夏季制冷,过渡季节制冷和通风为主,冬季局部区域有制热的情况, 酒店客房24小时供应生活热水。
各部分负荷如下: 酒店建筑面积约38000m2,夏季冷负荷q冷= 3555kw, 建筑面积冷指标93.5w/m2;全年需要提供酒店生活用热水, 生活热水负荷q热= 1520kw。
2.2 . 影响空调能耗的因素( 1) 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优劣, 根据规范要求围护结构分担的节能率约为总能耗的25% ~13% 。
( 2) 客房出租率和餐厅营业率, 会议厅和娱乐桑拿等场所的使用率。
( 3) 空调冷、热源的选择: 结合当地能源结构形式, 供冷、供热的能源不一定要全用电或降低用电, 可以根据能源价格采用蒸汽、天然气、燃油。
( 4) 制冷机台数、容量的选择: 根据建筑物的构成各个单体部分的营业时间和特点、部分负荷时的用冷、用热要求来确定制冷机台数、容量。
空调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空调系统设计文献综述空气调节简称空调,它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合适的(室内)大气环境,使人在该环境中感到舒适或者是保证(室内)大气环境满足生产工艺过程或科学研究、实验过程的需要。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空气调节所依靠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通风换气,具体的说,就是加工和处理一定质量的空气送入室内,使室内大气环境满足要求。
对空气的处理过程包括加温(降温)、加湿(除湿)、净化等,即常说的热湿处理。
中央空调组成:新风部分、空气净化部分、空气的热湿处理部分、空气的输送和分配、控制部分、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中央空调系统由冷热源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组成。
制冷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冷负荷:制冷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热负荷的冷量。
制冷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至关重要的部分,其采用种类、运行方式、结构形式等直接影响了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中的经济性、高效性、合理性。
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普通制冷范围,主要是采用液体汽化制冷法。
(主要是利用液体气化过程要吸收比潜热,而且液体压力不同,其沸点也不同,压力越低,沸点越低。
)根据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的不同方式,可分为:蒸汽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
1.1空调制冷系统的选择中央空调制冷系统的选择,应根据负荷大小、能源提供方式、便利程度等多种客观条件决定,其中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多为中型(标准制冷量为60~60OKW)和小型(小于60KW),但是由于其噪音较大、效率低且容易发生故障,目前使用的已不多;旋涡式制冷压缩机目前主要用于小型制冷系统,在家用空调以及商用VRV等小型系统大量使用;螺旋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及操作维护方便、技术成熟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空调中;离心式压缩机结构简单紧凑,运动件少,工作可靠,经久耐用,运行费用低,一般用于50ORT的制冷系统中,并且可以实现无级调节,使机组的负荷在30%~100%范围内工作。
通常情况下,多采用电制冷,在燃气或燃煤资源丰富凡人地区,可采用吸收式制冷。
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研究文献综述

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研究⽂献综述汽车空调系统综述1.摘要随着汽车⼯业的迅猛发展和⼈民⽣活⽔平的⽇益提⾼,汽车开始⾛进千家万户[1]。
汽车空调系统是满⾜舒适性的基本设备之⼀,然⽽⾯对油价的上涨能源的紧缺问题,在不降低乘坐舒适性的前提下来提⾼空调的节能[2]与环保性能就显的尤为重要。
汽车空调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下⾯⼏⽅⾯:提⾼舒适性;更趋⾃动化;注重环保;⼩型节能[3]。
由于汽车空调使⽤环境⽐较恶劣[4],极易发⽣故障,为了确保汽车空调能良好运⾏,发挥它应有的作⽤.⽇常维护和保养是⾮常重要的[5]。
通过⽇常维护、保养可以发现故障隐患,及时作出处理以保证空调系统正常⼯作运⾏。
关键词:汽车空调;节能;环保;设计2.1改进压缩机结构由于汽车空调压缩机转速随着汽车速度的增加⽽增加,汽车⾼速⾏驶时,压缩机制冷量和耗功将增⼤[6],这对车室内的舒适性和汽车的动⼒性都不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采⽤更新型的变排量压缩机,就像汽车的档位变速箱⼀样,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制冷量,这种压缩机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并节省燃料等优点。
其⼯作原理与内部调节的变排量压缩机相似[7], 区别在于其控制单元从蒸发器出风温度传感器获得信号, 驱动⼀电磁阀对压缩机的功率进⾏⽆级调节。
由于其排量可降低到接近零, 因此可去掉电磁离合器, 质量减⼩, 且压缩机⼀直运转, 避免了转⼀会停⼀阵的惯性耗能, 使能耗降低。
现在有研究统计表明,旋叶式压缩机是未来的⼀⼤发展,[14]它具有低成本、⼩尺⼨、⾼能效节能等优点。
其结构简单,转速⾼,在⼩排量汽车的发展中具有明显优势[8-9]。
2.2提⾼换热器的换热效率(1)翅⽚的改进:在多⽅⾯的理论研究下,可改变翅⽚的形状来达到强化传热的效果。
( 2 )翅⽚表⾯进⾏亲⽔膜处理:汽车空调蒸发器存在凝露⽔积⽔现象,凝露⽔不但加⼤了风压损失,⽽且使风量减⼩、制冷量减⼩。
因此提出了在肋⽚表⾯进⾏亲⽔膜处理,即利⽤化学⽅法使翅⽚表⾯⽣成⼀层厚1-2拌m 的亲⽔膜层,使原来的珠状凝结变成膜状冷凝,凝冷⽔呈膜状沿翅⽚流下,使换热器风阻减⼩、风量增加、功耗下降。
空调系统设计资料总结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4)一、通用设计规范: (4)二、专用设计规范: (4)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5)第二章设计参数 (5)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5)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6)三、新风量 (7)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7)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8)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8)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9)4、每人的新风标准UK (9)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10)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0)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0)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3)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3)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3)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4)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6)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7)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18)七、热损失概算W/m℃ (18)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18)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19)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19)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19)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19)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2)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2)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3)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3)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3)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3)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4)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4)1、送风口风速 (24)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5)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5)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25)5、回风口风速 (25)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26)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26)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26)10、侧送风口送风量 (27)五、室内风口的简单布置 (29)1、送风口布置间距 (29)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29)3、散流器布置 (29)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0)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0)6.1、厨房通风问题 (30)6.2如何确定厨房的通风量 (30)6.3厨房通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32)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35)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 (36)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 (36)六、防排烟设计 (37)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41)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41)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42)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42)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44)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45)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46)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46)3、水泵扬程设计 (48)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48)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 (48)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9)七、冷凝水管道设计 (49)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50)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53)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55)十一、空调水处理系统 (56)十二、保温 (56)十三、阀门选用 (57)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58)一、机组选型 (58)二、机组选型案例 (58)三、辅助设备 (59)1、冷却塔 (59)2、水泵的选型: (59)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60)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61)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61)第七章自控系统设计 (62)第八章材料、设备资料 (62)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2)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62)三、计算单位换算 (63)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 (64)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 (65)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67)七、专业英语 (68)第九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78)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78)2、医院耗电量比例TRANE (78)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78)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78)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79)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79)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80)8、设备层布置原则: (80)第十章参考实例 (81)第十一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81)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81)1.1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81)1.2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81)1.3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81)1.4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82)1.5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82)1.6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82)1.7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82)1.8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82)1.9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82)1.10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83)1.11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83)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3)2.1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83)2.2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83)2.3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84)2.4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84)2.5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84)2.6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84)2.7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84)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85)3.0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87)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88)3.1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88)3.2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88)3.3系统图深度不够 (89)3.4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89)3.5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89)3.6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89)3.7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89)3.8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89)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90)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90)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90)设备平面图 (90)剖面图 (91)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91)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91)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 (91)详图 (91)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91)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中央空调主要参考以下的规范及标准:一、通用设计规范:1.《采暧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I19-87)2.《采暖通风及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建筑设计防火现范》(GBJ116-8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现他》(GBJ0045-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二、专用设计规范: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6、其它专用设计规范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3、其它有关标准第二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人体活动房间用途夏季冬季运行控制条件(冬-夏)Clo等效温度。
空调系统设计资料总结.doc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4)一、通用设计规范: (4)二、专用设计规范: (4)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4)第二章设计参数 (5)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5)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6)三、新风量 (7)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7)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8)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8)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8)4、每人的新风标准UK (9)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10)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0)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0)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3)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3)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3)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4)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5)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6)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17)七、热损失概算W/m℃ (18)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18)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18)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18)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18)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19)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2)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2)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2)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2)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2)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3)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3)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4)1、送风口风速 (24)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4)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4)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25)5、回风口风速 (25)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25)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25)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25)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26)10、侧送风口送风量 (26)五、室内风口的简单布置 (28)1、送风口布置间距 (28)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28)3、散流器布置 (29)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29)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29)6.1、厨房通风问题 (30)6.2如何确定厨房的通风量 (30)6.3厨房通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31)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34)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 (35)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 (35)六、防排烟设计 (36)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40)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40)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41)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41)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43)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44)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45)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45)3、水泵扬程设计 (46)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47)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 (47)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8)七、冷凝水管道设计 (48)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49)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51)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53)十一、空调水处理系统 (54)十二、保温 (54)十三、阀门选用 (55)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56)一、机组选型 (56)二、机组选型案例 (56)三、辅助设备 (57)1、冷却塔 (57)2、水泵的选型: (58)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59)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59)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60)6、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 (60)第七章自控系统设计 (60)第八章材料、设备资料 (60)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0)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61)三、计算单位换算 (61)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 (63)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 (64)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65)七、专业英语 (66)第九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79)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79)2、医院耗电量比例 TRANE (79)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79)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79)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80)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80)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81)8、设备层布置原则: (81)第十章参考实例 (82)第十一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82)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82)1.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82)1.2 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82)1.3 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82)1.4 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82)1.5 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83)1.6 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83)1.7 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83)1.8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83)1.9 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83)1.10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83)1.11 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84)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4)2.1 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84)2.2 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84)2.3 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84)2.4 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84)2.5 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85)2.6 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85)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85)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86)2.9 送回风管布置不好 (86)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87)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89)3.1 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89)3.2 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89)3.3 系统图深度不够 (89)3.4 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89)3.5 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90)3.6 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90)3.7 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90)3.8 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90)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90)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90)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90)设备平面图 (91)剖面图 (91)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91)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91)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 (91)详图 (92)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92)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中央空调主要参考以下的规范及标准:一、通用设计规范:1.《采暧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I19-87)2.《采暖通风及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建筑设计防火现范》(GBJ116-8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现他》( GBJ0045-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二、专用设计规范: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6、其它专用设计规范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3、其它有关标准第二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依人数计算换气量4、每人的新风标准UK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空调通风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新风量宜满足下表的规定值,或者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冷负荷估算指标
冷负荷W/m2
建筑物
中部区 办公室 周边 个人办公室 会议室 教室 学校 图书馆
显冷负荷
总冷负荷
逗留者 m2/人
照明 W/m2
送风量 l/sm2
65 110 160 185 130 130
95 160 240 270 190 190
水冷螺杆机组水系统流程图(一)
水冷螺杆机组水系统流程图(二)
水冷冷水机空调系统
〈一〉、制冷主机的选择 • 1.根据建筑的空调面积和房间功能进行空调冷负荷计 算 • 2.统计建筑空调总冷负荷 • 3.大部分建筑需要考虑房间的同时使用率,一般建筑 的同时使用率为70~80%,特殊情况需根据建筑功能和 使用情况确定。 • 4.制冷机冷负荷为建筑空调总冷负荷与同时使用率的 乘积。根据计算的制冷机冷负荷既可选择制冷主机。
空调系统设计介绍
大纲: 一.制冷单位的换算 二.常用空调的冷热源设备种类 三.空调系统的分类 四.常规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介绍
一.制冷单位的换算
制 冷 量 单 位 换 算 表
瓦 (W) 1 千焦/时 (kJ/h) 3.6 千卡/时 美国冷吨 (kcal/h) 0.85985 2.843*10-4 2.5899*10-4 2.95*10-4 3.14119 日本冷吨 新英国冷吨
10
10 9 12 10 8 8 8
戏院、大会堂 实验室 图书馆、博物馆 医院 手术室 公共场所
建筑物
卫生所、诊所 理发室、美容院 地下 百货 商店 中间层 上层
四.常规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介绍
主要介绍常规中央空调系统设备的设计选 型
1.水冷冷水机组空调系统
2.风冷冷水机组空调系统
水冷冷水机空调系统
• • • • • • • • • • 主要设备有 (1)螺杆机组 (2)冷却塔 (3)冷冻水泵 (4)冷却水泵 (5)补水泵 (6)电子水处理仪或全自动软化水处理装置 (7)水过滤器 (8)膨胀水箱 (9)末端装置(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盘管等)
10 10 15 3 2.5 6
60 60 60 60 40 30
5 6 8 9 9 9
自助餐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公寓 高层,南向 高层,北向
150
110 80 110 150 95 110 50
260
160 130 260 230 150 380 150
1.5
10 10 1 10 10 6 10
30
20 20 20 50 40 20 30
英热单位/秒 (BTU/S)
0.2778
1
0.23885
7.8983*10-5
7.1942*10-5
6.6542*10-5
0.9478
1.163 3516.9 3861.1
4.1868 12660.9 13900.2
1 3024 3320
3.3069*10-4 1 1.09788
3.012*10-4 0.91084 1
1. 电制冷冷源设备:风冷螺杆冷水机组、水冷螺杆冷水机组、 风冷离心机组、水冷离心机组、风冷热泵机组、水源热泵 机组、地源螺杆热泵机组、水冷涡旋式水冷机组、家用分 体式空调器等。 2.其它冷源设备:吸收式溴化锂机组,有蒸汽型、燃气型等。 3.太阳能空调技术: (一)太阳能液体吸收式制冷 (二)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 (三)太阳能除湿式空调 (四)被动式降温空调 (五)地下冷源降温空调 4.热源设备:锅炉、溴化锂机组、热泵机组、蒸汽换热机组 等,热源有:电力、燃气、燃油、蒸汽、太阳能等
三.空调系统的分类: 按照使用目的,空调可分为:
舒适空调---要求温度适宜,环境舒适,对温湿度的调节精度无严格要求、用于住房、 办公室、影剧院、商场、体育馆、汽车、船舶、飞机等。 工艺空调---对温度有一定的调节精度要求,另外空气的洁净度也要有较高的要求。 用于电子器件生产车间、精密仪器生产车间、计算机房、生物实验室等。
按照空气处理方式,可分为:
集中式(中央)空调---空气处理设备集中在中央空调室里,处理过的空气通过风管 送至各房间的空调系统。适用于面积大、房间集中、各房间热湿负荷比较接近的场 所选用,如宾馆、办公楼、船舶、工厂等。系统维修管理方便,设备的消声隔振比 较容易解决。 半集中式空调---既有中央空调又有处理空气的末端装置的空调系统。这种系统比较 复杂,可以达到较高的调节精度。适用于对空气精度有较高要求的车间和实验室等。 局部式空调---每个房间都有各自的设备处理空气的空调。空调器可直接装在房间里 或装在邻近房间里,就地处理空气。适用于面积小、房间分散、热湿负荷相差大的 场合,如办公室、机房、家庭等。其设备可以是单台独立式空调相组,如窗式,分 体式空调器等。也可以是由管道集中给冷热水的风机盘管式空调器组成的系统,各 房间按需要调节本室的温度。
2.786*10-4 0.84246 0.92495
3.9684 1.2*104 1.3175*104
4174.5
15028.1
3589.4
1.187
1.08117
1
1.4244*104
0.29307
1.05507
0.252
8.83*10-5
7.59*10-5
7.02034*10-5
1
二.常 用空调的冷热源设备种类
按照制冷量可分为: 大型空调机组---如卧式组装淋水式,表冷式空调机组,应用于大车间、电影院等。 中型空调机组---如冷水机组和柜式空调机等,应用于小车间、机房、会场、餐厅 等。 小型空调机组---如窗式、分体式空调器,用于办公室、家庭、招待所等。 按新风量的多少来分: 直流式系统---空调器处理的空气为全新风,送到各房间进热湿交换后全部排放到 室外,没有回风管。这种系统卫生条件好,能耗大,经济性差,用于有有害气体 产生的车间。实验室等。 闭式系统---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全部再循环,不补充新风的系统。系统能耗小, 卫生条件差,需要对空气中氧气再生和备有二氧化碳吸式装置。如用于地下建筑 及潜艇的空调等。 混合式系统---空调器处理的空气由回风和新风混合而成。它兼有直流式和闭式的 优点,应用比较普遍,如宾馆、剧场等场所的空调系统。 按送风速度分: 高速系统---主风道风速20-30m/s。低速系统---主风道风速 12m/s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