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观察报告:中国民营企业公益基金会系列研究-商道纵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观察报告(2019)中国民营企业公益基金会系列研究之一
编制机构:商道纵横、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报告主笔:张洪福、谭凌波
研究小组:冯雨露、张圣、张智、左广青
商道纵横是中国领先的企业社会责任(CSR)领域的独立咨询机构,专注于企业社会责任咨询、教育和投资。

我们凭借全球化视野和本土化实践,致力于携手客户制定及实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在获取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及华盛顿设有办公室。

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CSR专业咨询机构之一,商道纵横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们提供涵盖CSR战略规划、报告辅导/编写、利益相关方沟通、公益项目设计/监督与评估、案例开发、责任投资、企业文化等全面的咨询服务。

我们的咨询业务客户包括了中国最知名的企业及机构,50%以上为《财富》杂志全球500强公司。

我们的客户遍及11个行业,还包括政府机构,全球及中国知名的非政府组织、基金会及学术机构。

商道纵横当前运营如下五个CSR相关网站:
商道纵横:
关键定量指标数据库:
中国可持续发展案例中心:
思盟企业社会责任中心:
海外投资风险地图:
摘要
本报告选取了中国民营企业公益基金会中的130个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为样本,通过基础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从地域分布、注册时间、注册资金规模、基金会类型等十多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对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做了基本“画像”:
中国家族企业基金会近八成是在最近十年注册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注册资金规模多集中在最低注册资金区即200万元。

在所有基金会中,非公募基金会占了绝对比例。

基金会有七成是由家族企业出资成立,家族企业在财务、资金和战略等各方面,对基金会产生影响、干预甚至控制。

基金会专职工作人员平均不足5人,在较低的员工流失率下,“职业发展瓶颈”是首要离职原因;在职员工的项目策划与执行能力、传播沟通能力亟需提升。

基金会对公益项目以长期资助为主,教育和扶贫是基金会最主要的关注领域。

基金会面临着在公益领域项目同质化严重的挑战。

针对上述发现,课题组给出了推进中国家族企业基金会可持续运营的相关建议。

一是基金会要与家族企业保持距离,以保证机构独立的价值观,并保持战略的长期性和一致性。

二是组织机构和团队建设,在注重员工公益情怀的同时,更要注重其专业能力的培养。

三是注重公益创新,应对项目同质化挑战。

四是基金会在对公益事业和项目进行资助时,宜眼光长远,着眼项目及产出的长期影响力。

目录
一、项目背景 (1)
二、研究对象及界定 (2)
三、研究方法 (4)
四、研究局限 (5)
五、中国家族企业基金会概览 (6)
(一)近八成基金会诞生于东部发达地区 (6)
(二)近八成基金会在最近十年注册成立 (7)
(三)注册资金规模呈两极分化 (8)
(四)非公募基金会占绝对比例 (9)
(五)近七成基金会由家族企业出资成立 (10)
(六)教育和扶贫是主要关注领域 (10)
(七)六成多基金会扮演推动者角色 (11)
(八)项目管理 (12)
1.基金会项目运作以资助为主 (12)
2.基金会资助以长期为主 (13)
(九)员工发展 (14)
1.专职工作人员平均4.5人 (14)
2.职业发展受限是员工流失主因 (15)
(十)信息披露 (16)
1.九成以上基金会定期披露信息 (16)
2.自媒体成基金会公众沟通主要方式 (16)
(十一)半数基金会过年检 (17)
六、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面临的挑战 (18)
(一)家族企业对基金会干预和控制较多 (18)
1.基金会战略捐资企业影响最大 (18)
2.基金会与捐资企业价值观高度关联 (19)
3.近四成基金会的运营受捐资企业干预 (19)
(二)亟需提升项目执行力和传播能力 (21)
(三)期待健全并具可操作性的政策 (21)
(四)与合作伙伴合作时项目策划和沟通问题是主要挑战 (22)
(五)项目同质化严重 (23)
1.近一半基金会遇到同质化竞争 (23)
2.过半数基金会选择重新规划项目 (24)
七、发现与建议 (25)
附录: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观察报告调研问卷 (28)
一、项目背景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得到了巨大发展,高净值人群迅速增长。

根据瑞士信贷研究院的数据,2018年度中国财富总额达到52万亿美元,5000万美元以上高净值人群数量自2000年以来新增16430人。

1
在创造、积累财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基金会管理经验,发起成立公益/慈善基金会,在管理和传承财富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

在这些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和企业家们作为一个独特的样本,也通过成立公益/慈善基金会,将其作为传承家族精神、家族财富及践行社会责任的载体。

商道纵横的《中国企业公益基金会数据库》显示,国内自2010年以来近10年注册的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共计102家,占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当前存量的近八成,数量增长长期呈线性趋势。

随着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以下在不发生歧义的前提下,有时会简称为“基金会”或家族企业基金会)在中国本土的发展壮大,许多研究机构开展了相关研究。

如基金会中心网参与编写的《中国基金会发展独立研究报告(2017)》,将家族公益基金会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呈现,报告内容主要侧重家族公益基金会的数量、分布、理事会成员情况、财务信息等基础数据分析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中国家族公益基金会的发展概貌。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于2019年初发布的《中国家族慈善基金会发展报告(2018)》,在基础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家族慈善基金会的治理状况、社会贡献,并辅以大量生动详实的案例进行说明。

从现有1瑞士信贷研究院(Credit Suisse Research Institute)《2018年全球财富报告》
文献来看,既有研究多集中在家族公益基金会基础数据分析、治理现状与治理结构、评估体系的构建以及发展趋势分析等方面,少有深入对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的深入研究,尤其是针对这类基金会发展过程中的内外部挑战,少有探寻与分析。

不管是企业家及其家族通过他们所控制的企业发起、设立和管理,还是企业家个人或家族成员发起、设立与管理,这些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集中代表了中国民营企业公益基金会发展的现状,对他们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民营企业公益基金会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商道纵横联合《南方周末》启动《中国民营企业公益基金会系列研究》课题,首先聚焦中国的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梳理其发展现状,侧重分析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结合研究发现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以帮助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顺应时代和行业发展趋势,推进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可持续运营与发展。

二、研究对象及界定
在研究民营企业公益基金会关联方关系的过程时,我们发现,由企业家个人或家族成员发起成立的公益基金会中,有一部分是以企业家所控制的家族企业作为基金会的关联方——这些家族企业并不是发起人,但会以“主要捐赠人”、“理事主要来源单位”等角色与基金会产生联系,或者对基金会进行控制。

所以,根据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实际,本报告所指家族企业,其定义参考了国泰安CSMAR经济金融数据库2对上市公司中家族企业的界定方式3,将包括如
2国泰安CSMAR经济金融数据库是国泰安从学术研究的需求出发,借鉴芝加哥大学CRSP、标准普尔Compustat、纽约交易所TAQ、I/B/E/S、Thomson等国际知名数据库的专业标准,并结合中国国情实际开发的经济金融型数据库。

下三类公司皆纳入家族企业的范畴:单个自然人企业家企业、多个自然人企业家企业和多人家族企业。

在该范畴内,属于上市公司的,本报告将实际控制人为个人或多个自然人的企业亦视为家族企业;属于非上市公司的,本报告将实际控制人可以追溯到个人或多个自然人的企业亦视为家族企业。

基于上述对家族企业的界定,本报告将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公益基金会皆视为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并将其列为研究对象:
(1)由企业家个人或家族成员发起设立,个人或家族成员所控制的家族企业是公益基金会的关联方,且个人或家族成员在该基金会担任重要职务的公益基金会。

(2)由家族企业出资设立,且个人或家族成员在该基金会担任重要职务的公益基金会。

按照上述条件,本报告中作为研究对象的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样本总量为130家。

4其中,企业家个人/家族发起成立的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有46家,家族企业出资成立的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有84家。

3国泰安CSMAR经济金融数据库“家族企业字段说明”所列的家族企业分类如下。

单个自然人企业家企业:即实际控制人为个人且无家族亲属在上司公司或控股股东公司持股/任董监高的家族企业;多个自然人企业家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多个自然人,但是实际控制人之间无亲属关系,且无亲属在上司公司或控股股东公司持股/任董监高的家族企业;多人家族企业:即除实际控制人之外,至少1名有亲属关系的家族成员持股/管理/控制上市公司或控股股东公司的家族企业;(当亲属只在控股股东单位持股/担任董监高时,控股股东单位的实际控制人需要同时也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4国际公益学院的《中国家族慈善基金会发展报告2018》中的家族慈善基金会样本数量为268个,主要是其增加了“由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个人或家族成员发起设立,且个人或家族成员在基金会担任重要职务的慈善基金会”。

本报告的样本量,只关注由企业方出资发起设立或与企业有重大关联的企业家个人或家族成员发起设立,及上述关联方在基金会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企业公益基金会,而不收录体育、艺术、教育等领域的名人发起的非企业关联的个人基金会。

三、研究方法
本报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商道纵横《中国企业公益基金会数据库》及通过公开渠道获取的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抽样问卷调查、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对研究对象的资料和信息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取得相关发现和结论。

文献研究:对国内外关于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的相关调研报告和论文进行梳理,了解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的研究现状,帮助确立本课题系列研究报告的定位,并与既有研究报告形成差异化。

数据分析:基于商道纵横自行建立的《中国企业公益基金会数据库》,结合相关公开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对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的发展现状进行数据“画像”。

问卷调查:编制、发放和回收《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发展报告调研问卷》(见附件1),对回收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一是与《中国企业公益基金会数据库》的数据分析进行比对,二是着重分析和发现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面临的挑战。

调研访谈:通过当面访谈或电话、微信访谈的形式,与近10家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负责人(秘书长)或从业人员进行交流,听取他们对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挑战的分析及应对的建议。

四、研究局限
数据的完整性需持续提升。

本报告所用数据和信息,大部分来自商道纵横自行建立的《中国企业公益基金会数据库》。

该数据库的全部数据取自各基金会年报、官网、政府等监管部门网站、媒体报道和部分研究文献,在现有条件下,可获取的各基金会公开数据和信息还相对有限,从而影响到数据的整体性。

同时,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的数据与信息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其准确性也需要一个核对的过程。

数据的准确性核对需要一个过程。

本报告还有一部分数据和信息来自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这两种方式获取的数据与信息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其准确性也需要一个核对的过程。

数据的时效性受客观限制。

虽然本报告所用数据库的数据截止时间为2019年6月30日,但从数据根源上来看,相当一部分数据是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甚至有一些是2018年评估过的2017年数据。

如各基金会年度工作报告的年检通过率,因监管机构2018年度的年检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所以可获取的只有2017年数据。

样本问卷回收量受到限制。

虽然课题组采取了邮件、微信等多种方式发放问卷,但回收量受课题组资源和时间限制,有效回收量虽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样本数,但未达到理想目标,相应带来相关数据及其分析的代表性之广泛受到影响。

五、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概览(一)近八成基金会诞生于东部发达地区
图1.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区域分布
近八成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分布在东部发达的地区。

在本次研究涉及到的130家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中,注册地在北京的有28家,天津2家,山东2家,上海7家,江苏9家,浙江14家,福建14家,广东27家。

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注册的基金会数量占到样本总量的
79%,大大多于中西部地区数量。

≤5
6-1011-1516-20
≥21
(二)近八成基金会在最近十年注册成立
图2.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年注册量与注册总量
从中国家族企业基金会的注册时间5来看,2010-2018年是基金会成立的高峰期,共计102家,占到了总数的78.5%。

其中年度注册数量最多的是2013年,有16家;其次为2018年,有15家。

2016年,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注册总数量突破100家,基金会数量总体呈线性趋势增长。

5注册时间信息来源于慈善中国网
/biz/ma/csmh/a/csmhaindex.html,基金会中心网
,省级民政部门的社会组织信息平台,以及基金会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

根据样本中各基金会的注册时间计算,130家基金会的平均存续时间为6.66年。

已经存续20年以上的基金会共有3家,其中,注册最早并当前仍然存续的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是于1986年成立的福建省泉州贤銮福利基金会。

图3.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存续时间图4.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存续时长分布
(三)注册资金规模呈两极分化
从注册资金规模上看,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多集中在法定的最低注册资金区6,即200万元,共有59家占总数的45%。

同时,注册资金在1000万-9999万元的基金会有43家,占到了总数的33%,且注册资金在1亿元(包括1亿元)以上的仍有6家。

因此,基金会从注册资金规模上,总体呈现出两极分化状
6不管是2004年版《基金会管理条例》,还是2016年《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都将“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作为非公募基金会的最低注册资金或原始基金(该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

其中,2004年版《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人民币,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

态。

由图5可知,注册资金在300万元-1000万元之间的基金会数量较少,不到注册总数一成。

图5.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按注册资金规模的分布
(四)非公募基金会占绝对比例
从募集资金资质来看,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以非公募基金会为绝对主流。

在130家基金会中,128家为非公募基金会,仅有2家具有公募资格,这两家基金会为宁夏国龙慈善基金会和海南成美慈善基金会,均为地方性公募基金会。

图6.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按募集资金资质分类
(五)近七成基金会由家族企业出资成立
从注册资金来源来看,64.6%的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由家族企业出资成立,共84家。

而由企业家个人或家族成员出资的基金会为46家,占总数的35.4%。

图7.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按注册资金来源分类
(六)教育和扶贫是主要关注领域
教育和扶贫是中国家族企业基金会最为关注的两大领域7,其次是社会救助和福利以及救灾。

大多数基金会开展过与教育有关的项目,有时还会与扶贫相结合,通过对教育的资助达到扶贫减贫的目标。

关注公益行业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的基金会仅有7家,这些基金会对公益组织和社会企业进行资助,助力整个行业的建设与发展。

7在社会组织关注领域的分类上,不同研究机构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

本报告中的议题分类以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提及的7大信息公开的重点公益事业领域为基础分类,并根据样本范围内基金会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的“业务范围”与上述7大领域进行匹配。

图8.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关注议题领域的分布
(七)六成多基金会扮演推动者角色8
从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所回复的问卷信息分析得出,52.63%的基金会认为自己在所关注的议题领域主要扮演的是推动者角色,即“基金会根据其自身战略追求特定的目标,并亲自参与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运作、主导相关的项目以促进整个领域的变革”。

31.58%的基金会将自身角色定位成合作者。

这类基金会常与其他合作组织进行共同决策,资助这些合作组织以及执行其战略的其他组织。

10.53%的基金会认为自己更多地承担了催化剂的角色,即“它们会开展不计回报的资助,这些资助很可能不会对相关领域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8根据乔尔·L.弗雷施曼所著的《基金会:美国的秘密》(原作名为The Foundation:A Great American Secret;译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基金会通常在所关注的领域扮演三种角色:推动者、合作者和催化剂。

推动者意为基金会根据其自身战略追求特定的目标,并亲自参与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运作、主导相关的项目以促进整个领域的变革。

合作者意为基金会与其他合作组织共同进行决策,资助这些合作组织以及执行其战略的其他组织。

例如,基金会作为高校的合作者,对高校的研究项目、开发项目与新课程进行资助。

催化剂意为基金会开展不计回报的资助,这些资助可能不会对相关领域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例如,对贫困家庭进行资助。

图9.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在所关注的议题领域扮演的角色
(八)项目管理
1.基金会项目运作以资助为主
对中国家族企业基金会的项目运作类型划分,本报告依据了各基金会年度工作报告中披露“公益慈善项目开展和公开募捐活动备案情况”时对各项目勾选运作模式时的分类,即资助、运作和混合三种模式。

9
根据对样本基金会基础信息的梳理,在项目运作模式上,绝大多数基金会在开展项目时以资助10的方式为主,这类基金会共有109家。

另有9家基金会是以运作方式为主,11家基金会处于资助与运作的混合状态。

9许多基金会具有不同的公益项目,而且往往针对不同的公益项目采取不同的运作模式。

课题组在进行梳理和归类时,以样本基金会年度工作报告勾选类型最多的运作模式,视为该基金会的项目运作类型。

10对“资助”的解释还有另外一种分类,即学术界普遍认为的资助型基金会是将筹集到的资金主要用于资助其它组织运作公益项目,而不是自己运作公益项目。

运作型基金会则是基金会自己运作公益项目。

按学术界对基金会的上述分类,根据各基金会官网披露的“业务范围”中的相关表述,则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中只有3家属于资助型基金会。

图10.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的项目运作模式
2.基金会资助以长期为主
对某一公益项目的资助支持超过三年,对于实现项目的长久效应非常重要。

从基金会对特定服务对象和项目资助时间的长短上,也可以判断出基金会对于该项目的专注程度,以及基金会既定战略和议题领域的一致性。

按照3年为期,3年及以内为短期资助,超过3年为长期资助11,在受调查的基金会中,57.89%的基金会对服务对象及项目是以长期资助为主,36.84%的基金会则是以短期资助为主。

由此可见,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对机构的既定战略和关注议题领域,基本能保持长期的一致性。

11该长短期资助的划分方式,参考乔尔·L.弗雷施曼所著的《基金会:美国的秘密》(原作名为The Foundation:A Great American Secret;译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图11.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的资助期限
(九)员工发展
1.专职工作人员平均4.5人
130个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样本中,有71家披露了专职工作人员数量,平均为4.5人。

其中,专职工作人员最多的是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达29人。

专职人员数为10人及以上的基金会共有10家。

专职工作人员数分布在0-5人的区间内的基金会数量为53家,占到披露该信息基金会的75%。

图12.基金会按专职工作人员数量的分布
但中国家族企业及基金会有着中国的实际和特色。

从对基金会的访谈来看,许多家族企业出资成立的基金会中,相当多的工作人员虽然为基金会工作,但却是与该家族企业而非基金会建立了法律上的劳动或雇佣合同,因此造成基金会专职人员看上去很多,但从法律隶属关系上却较少。

所以,平均人数4.5人,并不代表只有4人专职负责或参与基金会的实际运营管理工作。

2.职业发展受限是员工流失主因
根据各基金会对员工流失原因的回复,选择比例最高的是“职业发展受限”,占到53.33%;第二为“薪资水平低”和“价值观不匹配”,各占到13.33%。

少数基金会认为“职业的社会认同度低”、“家庭因素”以及“对基金会管理情况不满意”也是导致员工流失的因素。

图13.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员工流失原因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