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发生率为每年10万分之36-128人,院前急救者发现心性猝死病因:VF占13%—71%;另一种病因为心脏骤停,心电图显示直线。
心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冠心病占80%左右,20%以突然的猝死作为首发临床症状;其次是心衰;心电图异常;有猝死家族史者;DM、高BP、肥胖、吸烟;肺活量低、红细胞压积高、安静时心率快
心性猝死发生时间:易发生在早晨、傍晚;寒冷、酒精、精神;起床时候。有2/3发生在家中;有63%无目击者。
心肺复苏的概念:心肺复苏是指凡心肺脑的功能衰竭或呼吸心跳停止,采用现代的抢救措施,建立自主的呼吸与循环,维持正常的物质代谢,逐渐恢复心脑等重要脏器功能的过程。
心跳骤停的定义WHO规定:发病或受伤后24小时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跳骤停。美国AHA为冠心病患者心跳骤停所作的定义是:冠心病发病后1小时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跳骤停。Cecil 内科学第十六版规定:任何心脏病患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即应视为心跳骤停。
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指由于心肺器官本身疾病所致;继发性指心肺器官本身功能正常,但由于其他部位或器官的疾病引发全身病理反应而发生。
心跳骤停分为:心室颤动、心脏电—机械分离、心室停搏三类。
呼吸心跳骤停的判断:突然意识丧失;自主呼吸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听不到;血压测不出;双侧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面色紫绀等
复苏以就地抢救,脱离危险环境为原则。将病人放置于仰卧位,使病人头、颈、躯干平直无弯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首先应判断患者意识,可拍打病人肩部,大声呼叫病人;如无反应立即
A:开放气道体位法:去枕仰卧,清除口鼻分泌,可采用仰头抬颏法改良推颌法、仰头抬颈法、使用螺旋开口器、置口咽或鼻咽通气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等方法。
开放气道后,判断呼吸,可采用一看眼看病人胸部;二听耳听呼吸道声音;三感觉面部感觉有无气体排出。
B:呼吸支持:可采用口对口吹气、气囊正压通气(应用简易呼吸器,有氧情况下氧流量8-10升/分,每次送气400-600毫升,频率10-12次/分。)。经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如病人仍无反应,应立即判断病人
C:循环支持:循环支持又称人工循环,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促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并使人工呼吸后带有新鲜氧气的血液从肺部血管流向心脏,再经动脉供给全身主要脏器,以维持主要器官的功能。于人工通气2次后开始实施。
胸外心脏按压注意事项避免按压部位不正确,避免抢救者按压姿势不正确。以上情况可引起肋骨骨折、胸骨骨折、心脏压塞或破裂、胸腹腔内脏损伤等。
判断BLS“ABCD”程序
建议EMS人员在对于无目击的心脏骤停进行除颤之前,要先进行5个周期的CPR(或约2分钟),尤其适用于EMS外派人员反应时间大于4-5分钟时。
在抢救无脉心脏骤停时,建议2次脉率检查的期间要进行5个周期的CPR;建议进行的脉搏检查是有限的。
对于所有的抢救操作,包括高级气道开放,用药及反复评估病人等,都应该以尽少打断胸外按压的方式进行。
心肺复苏时电击除颤的适应症:室颤/无脉室速。除颤原则:越早越好,除颤应在5分
钟内开始。早期非同步电除颤的理由:心跳骤停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80%以上的心跳骤停类型为心室颤动。室颤患者能否存活,决定于从室颤发生到首次电除颤治疗的时间。室颤不予处理在数分钟内就会转为心室停搏或电机械分离。对于心前区捶击:无心电监护时只能单次捶击,8岁以下儿童心跳骤停不宜捶击,心电监护窦缓(HR<40次/分)可反复捶击,同时准备电除颤。除颤的指征:粗颤—电击;细颤—不能电击,应先用肾上腺素,使其转为粗颤再电击。能量:单相波—360J;双相波—150J
复苏有效指标:自主心跳恢复,触及大动脉搏动,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性或交界性心律,即使为心房扑动或颤动亦是自主心跳恢复的表现。散大的瞳孔回缩变小,对光反应恢复。脑功能开始好转的迹象自主呼吸恢复
终止复苏指标:1、复苏成功,转入下一阶段治疗。2、复苏失败,其参考指标如下:心脏死亡经30分钟BLS和ALS-CPR抢救,心脏毫无电活动,可考虑停止复苏术。脑死亡目前尚无明确的“脑死亡”诊断标准,故需慎重执行,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即使脑死亡明确,能否放弃抢救,在我国出于伦理学方面的原因,也应征求病人家属的意见方可执行。
心肺复苏中医疗纠纷的防范:有效合理的抢救设备的准备;统一协调的规范救护;及时合理对家属安慰、同情、解释;及时规范的抢救记录;抢救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处理;参加抢救人员积极、严谨、客观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