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大中法到横扫LBS, LSE商科,我的6000字长文干货总结!(世毕盟学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人大中法到横扫LBS, LSE商科,我的6000字长文干货总结!(世毕盟学员)

基本条件:

专业、年级:人大中法学院2014级金融学专业

GPA:3.72/4

GMAT:750(IR、写作渣)

TOFEL:111(口语26)

实习经历:互联网金融平台、德勤法国公司任务、中型券商投行部、Tier 2战略咨询(今年2月份找到的,及时向LBS做了update)

奖学金:国奖、学习二等、学习一等各一次;校学生工作三等;校三好学生三次

录取结果:伦敦商学院管理学硕士(LBS Masters in Management);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风险与金融硕士(LSE Msc Risk and Finance)

最终去向:伦敦商学院管理学硕士(LBS Masters in Management)

初衷:缘何申请

选校:重返欧洲

GT:先难后易

Essays+面试:套路 or 真诚

GGU对我的助力

前言

这篇申请总结分为五部分,前四部分主要讲我从决定申请开始,一直到准备文书和面试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以及些许经验和教训,主要针对人大中法学院的同学。第五部分讲述世毕盟在整个申请过程中对我的助力作用。

一、初衷:缘何申请

我基本上从进入大学伊始就决心在本科毕业后去其他研究生项目学习,倒不是因为别的,其实只是单纯地想趁年轻的时候去不同的环境里长长见识,遇见不一样的人和事。后来随着大学生活的展开,也开始更加理性地思考这件事。除了这些原始的感性想法之外,当然也会考虑到申请研究生对职业发展的助力作用,以及时间、金钱上的投资回报率等等因素。

总的来说,我选择申请的初衷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希望可以在年轻的时候通过不同的文化、环境来丰富阅历和体验,同时因为本科所在的项目既不位于国际一线城市,也不位于综合性大学的校园,我希望在研究生期间可以至少弥补这两项遗憾中的一项;另一方面,我希望可以通过研究生项目进一步探索自己在商科领域的兴趣点,同时也希望所在研究生项目的资源可以为自己职

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带来更大的助力。人生体验+职业发展,这是两个最重要的出发点,至于特定项目的选择原因我会在后文中提到。

二、选校:重返欧洲

决定下要申请之后,接下来自然要考虑去什么国家、读怎样的项目。在大三去欧洲交换之前,我个人一直对美国抱有更大的憧憬,希望可以在这个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接受研究生教育。可是在一番research之后,我发现美国最顶尖商学院的主流项目多为MBA,想申请的话需要三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而美国的名校中针对应届生的商科项目则以金融数学、金融工程等量化金融项目为主,对于我这个典型的文科生、数学渣而言并不适合。与美国情况相反的是,欧洲的著名商学院里则有比较多的、相对成熟的、同时不那么量化的pre-experience项目。同时,大三在法的交换经历又进一步加深了我从中学起就怀有的欧洲情愫,让我期盼着可以在本科毕业后继续与这片土地产生更多的交集。所以最后在所申请学校的地域分布上,我主要还是申请了欧洲的商科项目。

除了个人对于地区的偏好、每个地区高等教育的特点之外,选校的最关键因素还是在于个人的职业规划。由于我在选校时的职业规划仍然不是特别明晰,在投行和咨询之间摇摆不定,我对课程设置的灵活度和就业去向的广度更加重视。关于课程设置,项目的官网上都会有极为详尽的信息;而关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则建议使用领英的筛选功能,重点查看该项目中国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尤其是大陆本科的毕业生)。其他国家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对于我们的参考意义往

往比较小,因为这其中涉及到了工作签证和招收偏好的问题。比如,同样一个英国项目,拥有英国国籍或欧盟身份的学生和非欧盟成员国的学生在伦敦拿到顶级咨询和投行offer的概率是完全不同的。

基于地区偏好和对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的期望,同时综合项目(及其所属学校)的知名度,我最终申请了四个位于欧洲的商科项目:伦敦政经的Msc Risk and Finance, 伦敦商学院的Masters in Management,巴黎高商的Grande École项目和牛津大学的Msc Financial Economics。

三、GMAT:先难后易

目标既定,接下来首先需要应付的就是两场标准化考试了。在GMAT考试当中我比较幸运,一战便分手,所以就结合中法学院的情况简单说一下备考心得。个人感觉,对于我这种患有重度拖延症的人来说,比较合适的复习顺序是“先难后易”;如果把难点放在复习的后半阶段再看,则可能会平添自己的焦虑感,进而加重拖延心理。所以,在制定复习计划之前,最好可以先通过一定的练习看看考试中的哪一项是自己最薄弱之处,在制定的计划当中优先攻克这一部分内容。每个人的弱点都有所不同。比如说,虽然CD上的主流观点认为Sentence Correction部分是GMAT考试中最重要且难度最高的部分,应该首先攻克,但通过初步的练习我发现我在Critical Reasoning部分错误率奇高,超过了50%,而在SC部分我反倒错误率较低。所以在复习顺序的安排上,我选择了优先看CR部分的资料和题目,直到把这一部分的错误率降低到我满意的程度之后,再去复习其他部分的内容。

在GMAT的复习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复盘,这一点的重要性远大于刷题。复习GMAT不需要刷很多的题,能够把OG做透了就足矣了,最关键的还是要把错题和错因有条理地进行整理,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集中把错题重看一遍。一般情况下,第一次就做对的题目之后再遇到类似题目也不会犯错,而第一次犯下的错误之后还可能会反复遇到,所以复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我在GMAT考试当中用到的材料不多,题目的话只做了三本OG。另外在做CR和SC的题目之前,我看了Power Score出版的Critical Reasoning Bible 以及Manhattan出版的Sentence Correction指南来熟悉这两部分的解题套路。

CR和SC是GMAT考试中最需要下功夫的两部分,把这两部分解决好了之后,GMAT的备考工作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了。个人认为Reading Comprehension(RC)部分是GMAT Verbal里面相对简单的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的文章逻辑结构都非常清晰,把OG里面的文章都做过一遍之后就会有感觉。我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会快速在草稿纸上把文章的逻辑结构画下来,这样在做题的时候根据逻辑结构和题干就可以很快的回原文定位,再根据文章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就可以排除很多选项。

这里说一下我复习GMAT的timeline。我报的是2017年5月5号在波尔多的场次,从当年的一月中旬开始复习,复习到三月中旬,期间平均下来每天看三到四个小时左右。三月中旬的时候因为期末和找实习的事情耽搁了一个月,一直到4月20号左右才重新捡起来。从4月20号到考试之前基本每天看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