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浅谈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
![浅谈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e64fe46294dd88d0d26b40.png)
浅谈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摘要:风景园林设计最根本的目标是要实现其艺术性和美学性功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设计者必须要创新思维模式,变革设计理念,并且采用恰当的设计方法。
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字:风景园林设计;设计理念;设计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提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明显的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还需要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在这种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建设获得了发展。
风景园林既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精神生活追求的需要,也能够改善城市环境。
设计是风景园林建设的起始阶段,下面本文就对其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一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分析随着现代风景园林领域的发展,设计人员的构成也日趋复杂,各种设计理念层出不穷,但要想保证风景园林设计达到良好的效果,最为关键的是要使设计理念具有创新性,既能够凸显前卫设计的一面,又能够仅仅的和城市的发展相连接。
具体说来,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风景园林的设计要体现社会因素和物质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是从人文的角度来讲的。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人文特色,这一要素具有地方独特的民族性和文化性,能够充分的反映出城市的特色,因此说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结合地方特色进行设计,使风景园林中的每个角落都能够凸显人文色彩,彰显独特的生命力。
而物质因素主要指的是城市中的水资源以及地形地貌等要素,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这两者是不能缺少的。
水是生命之源,在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水能够展示出灵动的感觉。
风景园林中的水景就是用水组成各种形态而成的景观,设计者需要重点加强对水景的创造,使风景园林中的水景既能够展现出灵动美,又能够给人一种明镜清澈的感觉。
植物景观也是风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物质因素之一,植物是风景园林景观营造的主要因素,既能够达到绿化的效果,也能够带来美观的功效,在选择植物景观的时候,设计者需要结合实际,既要选择具有色特的植物,也需要和城市的文化内涵相结合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967001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3.png)
1.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通过有机联系形成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社会经济效益的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体系。
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1)公园绿地G1(2)生产绿地G2(3)防护绿地G3(4)附属绿地G4(5)其他绿地G53.城市公园绿地: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具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3.公园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
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包括城市中的综合公园(G11)、社区公园(G12)、专类公园(G13)、带状公园(G14)以及街旁绿地(G15)。
公园绿地与城市的居住、生活密切相关,是城市绿地的重要部分。
4.生产绿地:主要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5.防护绿地:是指对城市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包括城市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6.附属绿地:是指城市建设用地(除G1 G2 G3之外)中的附属绿化用地。
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7.其他绿地: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8.城市绿地系统的三大指标:(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2)城市绿地率(%)(3)绿化覆盖率(%)9.市域绿地系统包括:市域内的林地,公路绿化,农田林网,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城市绿化隔离带以及城镇绿化用地等。
园林景观设计——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园林景观设计——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3b6a0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6.png)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简介:景观设计学要解决的是“一切关于人类使用土地及户外空间的问题”(西蒙兹)。
在有关环境规划设计的领域内,景观与生态的关联最为密切,景观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最直接有效的。
把生态价值取向作为一种崭新的景观设计目标,是景观设计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现代景观的生态设计则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
关键字:生态设计现代景观设计以人为本自然资源现代景观设计的含义景观设计学(我国现称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同时景观也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因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
与以往的造园相比,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包括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个方面的内容:1、视觉景观形象是大家所熟悉的主要从人类视觉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实体景观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2、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深入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
主要是从人类的生态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创造令人舒服的良好的物理环境。
3、大众行为心理是随着人口增长、现代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环境设计的现代内容。
主要是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活动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2e085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4.png)
浅谈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摘要:城市的景观园林就如同一个亮丽的文化标记,凸显着整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现代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城市里景观园林的建设工作,也变得尤为重要。
文章立足我国园林绿化景观现状,探讨提升我国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水平的重要策略,以期为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有几个方面:一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
二是美化市容,充分烘托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
城市园林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同时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营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从而使城市色彩更丰富,外观更美丽,并且通过不同园林绿化景观的展现,充分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精神风貌,使城市更富文化品位。
三是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让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忽视的一些问题(1)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性不强。
关于我国风景园林景观的建设需要在专业性上不断提高,只有专业水平得到认可,才能够为今后的园林工作做出很大的贡献。
现代园林景观建设就是我们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在不同的程度对环境进行改善,这也是现代生态园林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提高我国园林景观建设的专业性人才是我国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不断进行改善和调整。
(2)在总体规划上忽视绿地设计师的参考。
现在大部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往往只单纯参考了规划师与建筑师的意见,忽视了设计师意见,使园林建设很难达到功能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效果。
(3)忽视植物空间布局与造景之间的规划。
日前现在大多数园林的绿化建设只重视总体的布局规划,忽视了功能与生态效益,单纯地认为园林绿化就是随便种植花、树木等,结构凌乱,色彩搭配不协调,植物稀少,营造的景观单调乏味,不仅体现不出艺术气息,还缺乏生机盎然的景象。
园林与景观设计基础知识
![园林与景观设计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27abc11d5bbfd0a7856738b.png)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5)建筑:主体建筑组群和单体建筑多采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多以主体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 形成与广场、道路相组合的主轴、副轴系统,形成控制全园的总格局。
(6)种植规划:配合中轴对称的总格局,全园树木配置以等距离行列式、对称式为主,树木修 剪整形多模拟建筑形体、动物造型,绿篱、绿墙、绿门、绿柱为规则式园林较突出的特点。 园内常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和丛林划分和组织空间,花卉布置常为以图案为主要内容的花 坛和花带,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
(2)色彩美
园林中的黄栌、落羽杉、银杏、元宝枫等秋色植物以及绚丽多彩的花卉、彩叶植物,均能为 园林增辉添色。
园林中的色彩美
园林中的色彩美
(3)姿态美
园林中的植物为适应环境,自然形成了各种各样优美的姿态,如黄山松的奇特、大王椰子 的挺拔、雪松的秀丽等。
(4)芳香美
园林中还有很多香花、香叶植物,它们能产生特性各异的芳香气味,如茉莉花的清香、兰 花的幽香、含笑的甜香、桂花的浓香、紫罗兰的醉香等,还有松柏类、桉树、樟树等树木散 发出来的香气,都能引起游人美好的嗅觉感受。
园林美是园林师对生活(包括自然)的审美意识(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优美的 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高度融合。它是衡量园林作品艺术表现 力强弱的主要标志。
园林美
园林艺术中的生活美 园林艺术中的自然美 园林艺术中的艺术美
1.园林艺术中的生活美
园林既是一处艺术空间,又是一处人们可以进入其中的现实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常常设 有若干可以挡风沙、避寒暑、遮风雪的园林建筑物,人们可在其中眺望、品茗、奕棋、抚琴、 阅读……形成一个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美好环境。
四、常见园林布局形式
园林景观设计-第一章 总述
![园林景观设计-第一章 总述](https://img.taocdn.com/s3/m/6587220eba1aa8114431d951.png)
凡尔塞宫占地极广,大约有六百余公顷。是路易十四仿照财政大臣副开的围攻 园,的样式而建成的,包括“宫”和“苑”两部分。广大的苑林区在宫殿建筑 的西面,由著名的造园家靳诺特( Andri Le Notre )设计规划。它有一条自宫 殿中央往西延伸长达二公里的中轴线,两侧大片的树林把中轴线衬托成为一条 宽阔的林荫大道,自西向东一直消逝在无垠的天际。林荫大道的设计分为东西 两段:西段以水景为主,包括十字型的大水渠和阿波罗水池,饰以大理石雕像 和喷泉。十字水渠横碧的北段为别墅园“大特里阿农” (Grand Trianon), 南端 为动物饲养园。东端的开阔平地上则是左右对称布置的几组大型的“绣毯式植 坛”。大林荫道两侧的树林隐藏地布列着一些洞府、水景剧场( Water Theatre )迷宫、小型别墅等,是比较安静的就近观赏的场所。树林里还开辟 出许多笔直交叉的小林荫路,它们的尽端都有对景,因此形成一系列的视景线 (Vista) ,故此种园林又叫做视景园 (Vista Garden). 。中央大林荫道上的水池、 喷泉、台阶、保坎、雕像等建筑小品以及植坛、绿篱均严格按对称均齐的几何 格式布局,是为规整式园林的典范,较之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更明显的反映了 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原则。它所显示的恢弘的气概和雍容华贵的景观也远 非前者所能比拟。
作为反映当时意大利知识阶层的审美理想的园林,追求和谐的美,也就是对称、均 衡和秩序。他们把园林视为府邸建筑与周围大自然之间的“过渡环节”,力求“把 山坡、树木、水体等等都图案化,服从于对称的几何构图”。沿山坡筑成几层台地, 建筑造在台上且与园林轴线严格对称;道路笔直,层层台阶雕栏玉砌;树木全都修 剪成规则的几何形,即所谓“绿色雕刻”,花园中座座植坛方方正正,与水池一样 讲究对称;一泓清泉沿陡坡上精心雕刻的石槽层层跌落,称为“链式瀑布”朗特、 艾斯塔、法尔尼斯、迦兆尼
园林规划设计——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要求和步骤
![园林规划设计——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要求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2533a2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c.png)
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要求和步骤摘要:随着园林行业事业的日渐成熟,人们对景观设计也要求很高。
但是,我们的园林设计的要求以及其步骤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浅谈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要求和它的步骤详细解读。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要求;步骤1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要求1.1 科学依据;在任何园林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依据有关工程项目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要求进行。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关系到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很多,有水利、土方工程技术方面的,有建筑科学技术方面的,有园林植物的,甚至还有动物方面的生物科学问题。
所以,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首要问题是要有科学依据。
1.2 社会需要;园林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要反映社会的意识形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与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1.3 功能要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者要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活动规律和功能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创造出景色优美、环境卫生、情趣健康、舒适方便的园林空间,满足游人的游览,休息和开展健身娱乐活动的功能要求。
1.4 经济条件;经济条件是园林设计的重要依据,经济是基础。
2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步骤2.1 接受设计任务,基地实地勘察,同时收集有关资料设计方与业主初步接触时,要了解整个项目的概况,包括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特别要了解业主对这个项目的总体框架方向和基本实施内容。
总体框架方向确定了这个项目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绿地,基本实施内容确定了绿地的服务对象,这两点把握住了,规划总原则就可以正确制定。
另外,业主会派熟悉基地情况的人员陪同总体规划师至基地现场踏勘,收集规划设计前必须掌握的原始资料。
此外,还要在总体和一些特殊的基地地块内进行摄影,将实地形状的情况带回去,以便加深对基地的感性认识。
2.2 初步的总体构思及修改基地现场收集资料后,就必须立即整理、归纳,以防遗忘那些较小的却有较大影响因素的环节。
在进行总体规划构思时,要将业主提出的项目总体定位作一个构想,并与抽象的文化内涵,以及深层的警世寓意相结合,同时,必须考虑将设计任务书中的规划内容融合到有形的规划构图中去。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59c29d13169a4517623a3b8.png)
景观分析与评价的理论(lǐlùn) 及方法
由于园林景观规划(guīhuà)与设计涉及城 市规划(guīhuà)、环境艺术、建筑设计、园艺 林业等多个学科,因此相关的规划(guīhuà)设 计理论是很多的,在具体实践或创作中,除应 遵循上述学科相关理论方法之外,园林景观规 划(guīhuà)设计也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及方 法,如景观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景变序迁理论、 自然线势与飘积理论,量化设计理论等,这些 理论之间既相互关系,又相对独立,在规划 (guīhuà)设计中有各自的方法与作用,下面分 别予以介绍。
第二十二页,共56页。
认知(rèn zhī)学派是从更为抽象的维量出发 (如复杂性、神秘性等)来整体把握景观,强调景 观评价模型的普遍适用性。同时,许多研究证明了 用维量来估测景观质量的可靠性和灵敏性。但是, 如果只停留在抽象的维量分析,那就意味着它只是 一种理论分析途径,只有把这些抽象的维量同具体 景观因素相联系时,才能使认知(rèn zhī)学派具有 实用价值,也才能使理论本身更趋完美。所以一般 来说,认知(rèn zhī)学派需同心理物理学派的评价 方法相结合。
第十三页,共56页。
专家学派的VMS和VRM系统 ①景观分类 ②景观质量评价 ③敏感性评价 ④管理(guǎnlǐ)目标 ⑤视觉质量(冲击)评价(Visnal impact assessment)
第十四页,共56页。
心理物理学派
心理物理学派是把心理物理学的 信号(xìnhào)检测方法应用到景观评价 中,通过测量公众对景观的审美态度, 得到一个反映景观质量的量表,然后将 该量表与各景观成份之间建立起数学关 系。所以这种评价模型实际上分为两部 分:一是测量公众的平均审美态度即景 观美景度;二是对构成景观的各成份的 客观测量。
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理论—风景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理论—风景园林构图艺术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d570c46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0.png)
五、节奏与韵律
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在音乐或诗词中按一定 的规律重复出现相近似的音韵即称为韵律。这原来属于时间艺术,拓展到空间艺 术或视觉艺术中,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或有规律地变化时所产生的运动 感,像听音乐一样给人以视觉的愉悦,而且由时间变为空间不再是瞬息即逝,可 保留下来成为凝固的音乐、永恒的诗歌,令人长期品味欣赏。韵律的类型多种多 样,在园林中能创造优美的视觉效果。
在群体景物之中,有意识地强调一个视线构图中心,使其它部分与其取得对应关系, 能够在总体上获得均衡感。构图中心往往取几何重心 。在平面构图中,任何形体的重心 位置都和视觉的安定有紧密的关系。
图中大雪松在平面构图中处于三角形构图的中心位置,在立面构图中体量最大,使构图取得均衡。
三、均衡与稳定
均衡的创作方法:2.杠杆平衡法
上海的方塔园和东方明珠都利用水平面与建筑形成对比,凸显建筑的高耸。
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 2.形体大小的对比
景物的大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形之下比较而来的。
蜘蛛雕塑在建筑的衬托下,并没有觉得特别高大,但是在人物的衬托下显得尤其巨大。
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 3.色彩的对比
严格的色彩对比是指互补色的运用,在园林设计中,只要色彩配置鲜明,都可以叫色 彩的对比。 绿色的草坪上配置红色、黄色、紫色的郁金香,秋天的红叶在蓝天下分外红艳。
根据杠杆力矩的原理,使不同体量或种重量感的景物置于相对应的位置而取得 平衡感。如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与廊如亭相连,廊如亭虽体量巨大且为单体建筑,却 能与南湖岛的建筑群取得均衡。
三、均衡与稳定
均衡的创作方法: 3.惯性心理法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种习惯上的重心感。如一般认为右为主(重),左为辅 (轻),故鲜花戴在左胸较为均衡;人右手提物身体必向左倾,人向前跑手必向后摆。人 体活动一般在立体三角形中取得平衡,用于园林造景中就可以广泛地运用三角形构图, 是取得景观均衡的有效方法。
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6269c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9.png)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摘要:本文对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方法,以期为建设和谐生态环境尽一份努力。
关键词:城市绿地景观;理论;方法1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1.1 生态原理绿地景观是存在于人类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绿地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中包括了纯粹的人工生态系统、半人工半自然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
从宏观上来看绿地景观,研究的是基质、廊道以及缀块之间的结构、组合与格局的规律,并将这种规律进行空间上的组合,而这种空间和组合上的改变,不但要服务于人类,同时也要考虑到一些其它因素,还要服务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
从中观上来看则是要建立起一个人与自然万物相和谐的生态系统。
至于微观上,则是要打造出以人为中心的绿地环境,让建筑与各种绿地景观处于和谐、自然的状态。
1.2 形态原理以绿地为主建立起的生态系统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古代就有“地有佳气,随土而生。
山有吉气,因方而上,气之聚者,以土沃为佳”的说法和“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
绿地景观的具体表现就是各种各样的绿地形态,这些绿地形态是所有组成绿地景观的空间、比例、秩序、地质、色彩等元素的总称,而组成绿地景观的个体则是各种各样的街头绿地、专用绿地、公园、道路绿化、风景绿地等。
1.3 文态原理文态代表的是一个地域的内涵与总体特征,其中所包含的是该地域的人物风貌和物质形态,同时也是发展历史的根源。
而城市中的文态性绿地景观就是以建筑布局为导向,以该城市的人文风格为基调,并综合地展现地展现出秩序之美的以后总城市绿地景观。
它主要是由建筑、绿色植被、山体河流、街道等物质及人类的活动所组成的。
这里不但有形的物质参与其中,同时通过这些物质寄托了某种或多种感情,能够勾起人们的回忆与联想或起到教育、纪念的意义。
1.4 心态原理绿地是组成人类生活环境的基础,其关心的主要是对人的服务,而绿地景观所重视的更多的是人类的身心健康与生态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关心如何将绿地环境设计成人类相互理解的空间;其次是采取人性化的设计,探索如何在不同的环境、层次、地域、人群中来设计空间环境的特征;最后则是如何在不以人类为主的情况下,进行一种尊重自然的绿地设计与规划。
(整理)景观设计理论
![(整理)景观设计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156611ecfc789eb172dc88e.png)
什么是景观规划设计三元素?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
(P7)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一个景观规划设计的成败,归根到底,就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类户外环境活动的需要,是否符合人类的户外行为需求。
考虑大众的思想、兼顾人类共有的行为、群体优先,这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关于人的感官嗅觉通常在2~3m的距离内发生作用,而7m是开Party 聊天的合适距离,35m则是演讲的距离。
论述现代景观及其规划设计的特征。
带状景观空间1、带状空间景观包括那些景观类型?街道、滨水带、交通道路、视觉走廊及生态走廊等。
(P34)2、视觉走廊概念?是带状空间中组织丰富景物、景观标志的视觉通道。
(P35)3、生态走廊概念?是为野生动植物预留的一定宽度的带状通道。
带状空间中生态性好的适与旅游观光的自然景观较强的通廊。
(P35)4、景观观赏速度的概念?指景观视觉中速度与角度,随交通工具速度和人移动的速度对应能清晰辨认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的观赏与平时不同。
5、公园路(PARKWAY)的概念?是公园中的道路,是园林的骨架与脉络,联系各景点的纽带,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因素,有组织交通,引导游览,组织空间,构成景色、铺设水电管网等作用。
可分为主要园路、次要园路、游憩小路。
6、公园路(PARKWAY)与一般交通性道路的景观规划设计的差别?交通性从属于游览性,不以捷径为准则,讲究迂回曲折,因地制宜,路面多做装饰,路线以景观为主。
7、公园路(PARKWAY)的选线要考虑那些因素?景观游览路线的组织;交通游憩的安排;主次分明;因地制宜;景区性质、地形、游人多寡引起的疏密要求8、道路景观构成要素?软质景观(自然);硬质景观(人工)、人文景观(人的活动)9、城市道路景观要达到那些景观效果?安全、生态、可识别、可观赏、舒适、便利10、作为城市“骨骼”的道路,它的景观规划在宏观上要与那些方面相协调?与城市规划的分区,道路统统布局相适应,其速度,性质,功能需符合城市规划。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a68969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2.png)
浅谈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摘要:城市公园简称公园,不同于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园,属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
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同时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科普教育的场地,具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灾减灾、美化城市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规划城市公园(Urban Parks)和公园系统的演进,是此时城市发展上的重要的规划观念。
芝加哥的滨河绿地是全国最早也是开发最完整的城市公园系统之一,它不仅将城市中心和新郊区及偏僻的园地连接起来,还以街车(streetcar)路线和排洪系统将公园、公园道(parkways)结合为一体。
我国城市公园一般分为综合性公园、专类型和专题性公园和花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常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
城市公园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象征,一个功能齐全而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公园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水平和对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
总之,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很多情况下人们甚至会以一个城市公园数量的多少来作为该城市生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现代公园与早期公园的设计理念不同。
早期公园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效果需求,或者是为了满足达官贵族的奢华享乐而建造的,抑或是统治阶级、富有阶层为了家族显赫等等许多的因素。
因此,公园强调的是美化和造景,常常会有假山石堆叠成各式景致,修剪得精巧别致的亭台楼阁,修剪得很完美的植物,在再加上一池碧水,半遮半隐,借景,对景,曲径通幽,使人在其中的确感到惬意、放松。
历史上国内外这样的景园不在少数,有私家的,有皇家的,有寺观的。
如拙政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人们对城市公园的使用不同于城市广场。
对城市广场的使用可以使有目的或无目的的,或者是多目的的,可能是短时的、随意的;对公园的需求则是有目的的。
目标十分清楚:一是表达对大自然的向往;二是与人交往的需求。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ddda31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7.png)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是将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有效地组合起来,创造出适合人们居住和休闲的环境。
这涉及到对场地的环境进行综合评估,了解设计目标和用户需求,选择合适的植物和材料,考虑到景观效果,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从概述设计与规划的过程、评估场地环境、选择适合的植物和材料、考虑景观效果、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别介绍。
1. 设计与规划的过程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
该过程需要考虑到场地的环境、设计目标和用户需求、植物和材料的选择、景观效果、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设计与规划的流程:1.1 确定目标和需求设计前首先要与客户或相关方进行沟通,确定设计目标和用户需求。
如果设计对象是景观,那么就要考虑最终的景观效果,比如美化、舒适度、设计等方面。
如果设计对象是一个公园或者一个花园,那么除了要考虑景观效果,就还要考虑到用户使用的需求,比如活动区、户外用餐区、烧烤区、玩耍区等等。
1.2 场地评估接下来,就要对可用的场地进行评估。
场地评估主要包括审查土地状况、判断土壤类型、考虑可用的阳光照射、评估水源、注意可利用的土地和业主提出的要求等等。
根据场地评估结果,可以确定能够使用的区域,并且考虑到有效地使用场地。
1.3 植物和材料选择在设计与规划之前,要考虑通过合适的植物和材料来创造一个和地区环境相协调的景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因此,在选择植物和材料时,必须考虑到一些实用性的因素,比如它们在该区域的生长特性,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代价的方面。
还要小心谨慎地考虑到各个景观元素之间的成本和完整性,以确保整个景观设计的一致性。
1.4 考虑景观效果在设计一个成功的景观计划时,也需要考虑到它美化了周边环境,创造了一个令人愉悦的用地。
这种美学效果也必须经过实际的条约,使之成为用户用地中的固定成分。
同时也要依据实际的使用性考虑每个单独的场地以便最大化空间。
多维视角下的景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多维视角下的景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3856c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e.png)
2023年第18期现代园艺随着我国旅游体系及物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景区公园及大型风景名胜已经逐步成为推动市场经济体系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人们物质及精神娱乐需求不断提升的环境下,景区规划也逐步向系统性和精细化方向发展。
其中,景区风景园林工程能够同时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社会生态建设及景区功能性建设需求。
因此,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规划和设计,不能远离生态设计的本质,应坚持多维视角及多维理念的融合,才能全面提升景区园林工程的规划科学性。
1景区风景园林工程的规划设计理论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角度来讲,景区属于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景区风景园林工程包含自然类风景园林和人工类风景园林。
(1)自然类风景园林:大部分以自然保护区或原生态森林公园为主,其中绝大部分景观都是自然生态中的一部分,未进行人工修葺或人工干预程度较少,这类景区往往保留着原始的野生特征,是人们亲近自然的一部分,能够呈现出极高的生态效益以及原生美学[1]。
(2)人工类风景园林:通过人工修砌打造的园林景观工程,是建立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为了增加城市绿化率,提升景区生态效益为目的构建的风景园林,这类风景园林往往体现出更为浓厚的人文性、服务性特点,有大量人工修砌的建筑物、景观小品及人造自然生态结构。
这类景观工程更需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契合性、游客的审美需求、不同区域的地域性需求及文化传承需求,是需要进行多维设计的重点内容。
但无论是何种景观工程,在设计过程中都不能远离景区本身的规划需求。
首先,要有完善的生态体系,能够营造出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
其次,要与基础设施相辅相成,可构建具备人文性和生态性的小广场、公园、游步道、庭院及景观小品;要营造出审美与体验相互融合的景观园林环境,同时,构建动静分区,确保景观工程空间分布合理,以满足游客的感官和心理需求。
而要想达到以上目的,必须从多个视角出发设计景区园林景观,不能单纯将其作为生态工程,更需要具备人文性、经济性、艺术性。
园林景观设计第二章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园林景观设计第二章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e0454c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3.png)
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园林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和谐、可持续的环境。原则包括保护自然、 满足社会需求、尊重历史文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过程
1
调研和分析
了解场地、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以确定设计需求和限制。
2
概念设计
通过草图和模型,将创意转化为可行解决方案。
3
详细设计
制定具体的施工计划、植物选择和材料选择。
运用可再生能源、雨水收集 系统等可持续手段,打造环 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园。
总结
园林规划设计是打造美丽、宜居城市环境的关键。通过深入了解其重要性、 目标和原则、基本过程以及要素考虑,我们可以创建出令人惊叹的园林景观。
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要素考虑
空间分配
合理利用空间,创造功能明确的区域,如 花坛、草地和休息区。
人文景观
考虑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和社会价值,增 强人们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
生态环境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和 自然循环。
可持续发展
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措施和可持续的管理 方法,保护自然资源。
景观元素的选Βιβλιοθήκη 与搭配园林景观设计第二章园林 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探讨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包括其重要性、目标 和原则、基本过程、要素考虑、景观元素选择与搭配以及案例分析。
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园林规划设计对于创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至关重要。通过细致的规划,我们能够合理利用空 间,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选择和搭配景观元素是至关重要的。植物、水体、硬景 观和艺术品的组合可以创造出独特而和谐的景观效果。
园林规划设计的案例分析
现代花园设计
通过使用简洁的线条、现代 材料和独特的植物组合,打 造出现代风格的花园。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7f24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d.png)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准则和指导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规范、要求、原则和方向。
下面将介绍几个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一、生态原理生态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原则之一。
它强调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合理的生态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品质,提供生物栖息地,保护和增加植物、动物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美学原理美学原理是指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追求美的境界,营造出具有美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的景观空间。
它包括景观的整体构思、色彩搭配、比例尺度、空间序列、景观配套等各个方面。
通过精心设计,使用适宜的植被、材料和构筑物等,可以打造出令人愉悦的视觉享受。
三、人文原理人文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关注人类需求和人文价值的原则。
它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们在园林景观中的活动和体验。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人们的活动需求、社交交往、文化传承、历史文脉等,保护和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四、可持续发展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要求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节能减排、水资源管理等措施,可以实现景观生态的持续发展,提高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
五、功能原理功能原理是指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根据不同功能需求进行规划和设计,充分发挥景观的功能。
例如,根据需要设置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文化教育区等,满足人们不同的娱乐、休息和学习等需求。
合理的功能规划可以提高景观空间的利用效率,同时也符合人们的需求。
六、艺术原理艺术原理是指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注重艺术创新、创意的运用,使景观空间充满艺术感和创造力。
在设计中,可以运用材料、造型、色彩、光影等因素,营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
艺术原理可以丰富景观的内涵,提高景观的审美价值。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理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2ad9b1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1.png)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理一、使用者场所行为心理设计(一)环境心理学特征在对于环境行为现象的研究中,通过研究环境知觉、环境认知、人的活动与空间及设备的尺度关系、空间行为学——私密性、公共性、领域、拥挤感等来把握使用者的普遍心理现象。
使用者场所行为心理设计主要涉及各种尺度的环境场所、使用者群体心理以及社会行为现象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二)行为空间与环境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和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直接活动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道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空间;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通过间接的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包括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了解的空间。
1.气泡气泡是由爱德华·T·霍尔提出的个人空间的概念。
人体上下肢运动所形成的弧线决定了一个球形空间,这就是个人空间尺度——气泡。
人是气泡的内容,也是这种空间度量的单位,也是最小的空间范围。
个人空间受到人格、年龄、性别、文化、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人际距离和交往方式密切相关。
2.拥挤感和密度在人与人接触过程中,当个人空间和私密性受到侵犯时,或在高密度的情况下都会引起一种消极反应与拥挤感。
影响人们是否产生拥挤感的因素包括个体的人格因素、人际关系、各种情境因素以及个人过去的经验和容忍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密度。
3.私密性私密性是指对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选择与控制。
可以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两个方面。
私密性分为四种表现方式: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
它是人们对个人空间的基本要求。
私密性的功能也可以划分为四种:自治、情感释放、自我评价和限制信息沟通的功能。
人们在空间大小、边界的封闭与开放等方面为私密性提供不同的层次和多种灵活机动的特性。
4.领域性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是所有高等动物的天性。
人类的领域行为有四点作用,即安全、相互刺激、自我认同和管辖范围。
景观设计理论课件
![景观设计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dcee4d8e9951e79b8927ee.png)
4.5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是将设计与施工连接起来的环节。能够清楚、
准确地表示出各项设计的尺寸、位置、形状、材料、种类、数量、
色彩以及构造和结构。
一套完整的施工图纸包括:
各类图表及文字说明、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植物种植设计施工 图、地面铺装设计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电气施工图、暖通施工图、 景观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公共基础设施设计大样图、园路基础 结构图、节点大样图等。
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址景观为主体,
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建立地质公园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保护地质遗迹,普及地学知识, 开展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7湿地景观
湿地景观是指湿地水域景观。
湿地按照性质一般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天然湿地包括:沼泽、滩涂、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洪泛
现场拍摄照片,对地形地貌进行观察,收集与基地有关的资料,补
充并完善任务书和设计委托方提供资料不完整的内容,对整个基地
及环境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收集来的资料和分析的结果应尽量用图面、表格或图解的方式表示。
4.2场地分析阶段
场地分析的内容包括: 场所区位分析
场地所在位置的自然要素分析(气温、降水、坡度、坡向、高程、 水文、生态物种等)
场所周边环境条件分析(周边的用地性质,其他相同项目的分布及 服务半径、人群行为活动、道路交通条件等)
场地社会人文要素分析(历史信息、名胜古迹、民风民俗)等内容。
4.2场地分析阶段
一般通过轴测图的形式分层次进行分析,主要是发现场地进行
景观设计的限制因素,为下一阶段的构思和方案设计垫定基础。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与环境景观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与环境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d1acf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e.png)
第二部分 环境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
城市规划原理 景观设计应该服从于城市的整体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
因此,了解城市规划的有关原理有利于对景观规划设计方向的总体把握。 景观设计的中外发展历程
城市规划理论概述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一、城市的概念 二、城市的产生 三、城市的发展
第二节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清代北京城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
⑴ 古希腊: 背景: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对外贸易有利的区位条件,“神人同形”
的宗教思想。 城市形态:广场为城市中心, 方格网道路骨架。
不但看起景来眼睛舒服,而且我们赏景时所处地方(赏景点) 的各种环境也舒服宜人,同时又具有文化意识和生活的功能。
弱点 : 容易与园艺易混淆
1.1概念辨析
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建设部) 风景园林的本质特点,就在于它的综合性 。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
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个行业和一门学科。 同时反映了中国的 历史与特色。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近、现代主要城市规划理论
2.“田园城市”理论 ⑴发起人:霍华德(英国)
⑵时间:1898年
⑶背景:工业化发展迅速,城市无限制的扩张,大城市与自然隔离。
⑷主要内容: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 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 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 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 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书名于1902年再版时改为:《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 of Tomorro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专家学派的VMS和VRM系统 ①景观分类 ②景观质量评价 ③敏感性评价 ④管理目标 ⑤视觉质量(冲击)评价(Visnal impact assessment)
PPT文档演模板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PPT文档演模板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景观分析与评价的理论及方法
由于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涉及城市规划、 环境艺术、建筑设计、园艺林业等多个学科, 因此相关的规划设计理论是很多的,在具体实 践或创作中,除应遵循上述学科相关理论方法 之外,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也形成了自己的理论 体系及方法,如景观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景变 序迁理论、自然线势与飘积理论,量化设计理 论等,这些理论之间既相互关系,又相对独立, 在规划设计中有各自的方法与作用,下面分别 予以介绍。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心理物理学派在景观评价中应用
①森林景观评价及管理应用
SBE( 美 景 度 估 测 值 )=0.20* ( 阔 叶 草 , 磅 / 英亩)+0.60*(胸径>16吋的西黄松,株数/英 亩)-0.10*(采伐残遗物,立方/英亩)+0.26* (灌木,磅/英亩)+0.04*(禾草,磅/英亩)-0。 001* ( 胸 径 <5 吋 的 西 黄 松 , 株 / 英 亩 ) -0.02* (胸径5-16寸的西黄松,株/英亩)-3.87
• 心理物理学派
心理物理学派是把心理物理学的信号检测 方法应用到景观评价中,通过测量公众对景观 的审美态度,得到一个反映景观质量的量表, 然后将该量表与各景观成份之间建立起数学关 系。所以这种评价模型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 是测量公众的平均审美态度即景观美景度;二 是对构成景观的各成份的客观测量。
PPT文档演模板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9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由于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涉及城市规划、 环境艺术、建筑设计、园艺林业等多个学科, 因此相关的规划设计理论是很多的,在具体实 践或创作中,除应遵循上述学科相关理论方法 之外,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也形成了自己的理论 体系及方法,如景观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景变 序迁理论、自然线势与飘积理论,量化设计理 论等,这些理论之间既相互关系,又相对独立, 在规划设计中有各自的方法与作用,下面分别 予以介绍。
PPT文档演模板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人力 造成 的影 响而 使景 观改 变
PPT文档演模板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自然的景观效果品质
PPT文档演模板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自然与人工相结合品质的景观效果
PPT文档演模板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PPT文档演模板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景观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学派
PPT文档演模板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PPT文档演模板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景观的环境效果
园林景观环境的规划设计是以满足人类使用和欢 愉为目的的。西方园林景观建筑师哈伯德(Hubbard) 认为:景观建筑环境最重要的功能,是在人类的聚居 环境中与乡间的自然景色中创造并保存美。同时都市 中的人远离了乡村的景致,因而迫切的需要经由自然 与景观艺术的帮助,以提供美丽且平静的景色与声音, 来舒解他们每日紧张生活的压力,所以园林景观建筑 也重视改善都市人群日常生活的舒适性、方便与健康, 并相信与自然景观的接触对人类的品德、健康与幸福 是绝对必要的。
PPT文档演模板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景观分析与评价的们必须认识景观学中的
各个层面,人们最初认识的景观是自然地理方 面的,其次是空间,在空间设计中包含了人的 创意,这也是人工造园艺术性的体现。而对于 景观和审美还取决于人的审美心理,因此时间 也是景观的重要特征,可见景观是具有多个层 面的
PPT文档演模板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① 美 国 林 务 局 的 风 景 管 理 系 统 VMS (Visual Management System)(U•S•D•A•Forest Seruice);
• ② 美 国 土 地 管 理 局 的 风 景 资 源 管 理 VRM(Vieual Resouner Managemrent)(U•S•D•I•Burean of Land Management);
• 社会的飞速发展,导致自然景观资源的严重破坏,环境的视觉污染也与 环境的其它污染一样,日益严重,并威胁到人类的身心健康。面对这一 问题,美英等发达国家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出台一系列保护风 景美学资源的法令
• 这些法律的实施,标志着长期以来为人所享用但并不为人所珍惜的风景 美学资源,将与其他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一样,具有法律地位。然而, 人们很快发现,景观往往因为“不可捉摸”,缺乏价值的衡量标准而在 法庭上受挫,由此就产生了以景观质量的评价为核心内容的景观美学研 究学科。该领域研究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特点,研究人员除园林景观规划 专家及专业资源管理人员外,还有心理及行为科学家、生态学家、地理 学家、森林科学专家等。他们分别将本学科的研究思想与方法,带到景 观美学研究领域中来,从而使这一领域学派林立,方法各异。目前,较 为统一的划分为四大学派: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牌、认识学派(或称 心理学派)、经验学派(现象学派)。
PPT文档演模板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专家学派
专家学派的景观评价工作,由少数训练有 素的专业人员来完成,认为凡是符合形式美原 则的风景都具有较高的景观质量。从线条、形 体、色彩和质地四个方面来分析,强调诸如多 样性、奇特性、统一性等形式法则来主导景观 质量的分级。此外,专家学派还常常把生态学 原则作为风景质量评价的标准,因此,专家学 派内部还有生态学派和形式美学派之分。
• ③美国土壤保护局的风景资源管理LRM(Landscape Resounes Management)(USDA,SCS1978,Schauman & Adams 1979);
• ④ 联 邦 公 路 局 的 视 觉 污 染 评 价 VIA(Visual Impact Assessment)(Itami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