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第五章

合集下载

基因工程主要知识点整理

基因工程主要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基因克隆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有哪些?答:对核算分子的分离、纯化、回收、分析和检测、切割、连接和修饰,以及序列测定、诱变、扩增和转移等基因操作技术。

构建基因文库一般使用什么作为载体?答:一般使用大肠杆菌作为载体克隆与亚克隆?答:克隆在一等程度上等同于基因的分离。

亚克隆是将目的基因所对应的小段的DNA片段找出来。

PCR对基因克隆有什么作用?答:现在基因克隆可以不用通过构建基因文库来实现,可以通过理性设计和PCR扩增获得大多数所需要的基因。

但是尽管如此,在不知道基因序列的情况下,如相互作用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新基因等,还需要构建基因文库来进行基因克隆。

第二章分子克隆工具酶限制与修饰系统?答:限制系统可以排除外来DNA。

限制的作用实际就是降解外源DNA,维护宿主稳定的保护机制。

甲基化是常见的修饰作用,宿主通过甲基化来达到识别自身遗传物质和外来遗传物质的作用。

并且能够保证自身的DNA不被降解。

使用最广泛的限制酶?答:EcoR I是应用最广泛的限制性内切酶限制性内切酶的命名?答:宿主属名第一字母、种名头两个字母、菌株号+序列号。

如:HindIII限制与修饰系统分类?答:至少可分为3类。

II类所占比例最大,其酶分子为内切酶与甲基化分子不在一起,识别位点为4-6bp的回文序列,切割位点为识别位点中或者靠近识别位点。

其限制反应与甲基化反应是分开的反应。

不需要ATP的参与。

限制酶识别的序列长度?结构?答:一般为4-6个bp,即每256和每4096个碱基中存在一个识别位点。

回文序列,不对称序列,多种不同序列,间断对称序列限制酶产生的末端?答:1、黏末端2、平末端3、非对称突出末端什么是同裂酶?分类?答:识别相同序列的限制酶称为同裂酶。

但他们的切割位点有可能不同。

分为:1、同位同切酶2、同位异切酶3、同工多位酶4、其他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是什么?它的反酶是什么?答:什么是同尾酶?答:许多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产生的末端是相通的,切实对称的,即他们可产生相同的黏性突出末端。

何水林版基因工程第五章基因的转移与重组体的筛选和鉴定

何水林版基因工程第五章基因的转移与重组体的筛选和鉴定

带酶切位点的PCR产物 5’- GCAGAATTC
PCR产物 PCR产物
GGATCCGCG CCTAGGCGC BamH I位点
-3’
-5’
3’- CGTCTTAAG
EcoR I位点
EcoR I BamH I 5’AATTC 3’- G PCR产物 PCR产物 G -3’ CCTAG -5’
两头各有一个粘性末端!
4. DEAE-葡萄糖转染法 二乙氨乙基(DEAE)葡聚糖为多聚阳离子试剂,能 促进哺乳动物细胞摄入外源DNA。
葡聚糖
++ ++++++ ++ + + + 二乙氨乙基 + + (DEAE) ++ ++ ++++
++ ++++++ ++ + + + 二乙氨乙基 + + (DEAE) ++ ++ ++++ - - - -- - DNA - - --- -
4、在培养基中生长数小时之后,球形细胞复原并增殖。
操作步骤: 10ng 载体DNA 100L 感受态细胞 10-100L转化液 涂Amp+平板
(p140)
吸附DNA 冰浴30min
摄入DNA 42℃ 1~2min
37℃ 振荡培养1h
加入1mL LB培养基 (Amp-)
转化率:106-108/g DNA
(一)转化率的计算:
转化率 = 产生菌落的总数 / DNA的加入量

基因工程第五章-载体

基因工程第五章-载体

cccDNA在较高高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才会变性,(较线 性和开放环结构的DNA),如果变性,由于团在一起,条 件恢复后,会很快复性,形成cccDNA,线性和环状的变 性后,复性会形成杂乱的大分子团状结构,从而从体系中 沉淀下来。
3. 质粒DNA的分子量和拷贝数:
按质粒的分子量大小,可分为量大类: 3――7kb,拷贝数多; 70-150kb,含有与质粒功能有关的更多基因,可自我传 递(可编码一套控制质粒DNA转移的基因,所以可从一 个细胞转到另一个细胞),如果一个细胞含有这种质粒, 他可以带动小质粒进行传递转移。这种质粒的拷贝数低。
质粒的拷贝数:分子的多与寡是决定产量的重要因素。
pBR322 拷贝数大于25个 ColE1 15个 产量0.23ug/ml 0.11 ug/ml
基因克隆尽量选择松弛型质粒,如果是严紧型要进行质粒 复制子改造。
质粒的大小:通常质粒越大,拷贝数也越少,所以我们 在进行基因重组时,首先要选择分子量小的质粒,其次 质粒分子量大的要使外源基因的片断长度合适,不要过 大。
பைடு நூலகம் 2、pUC质粒载体:
pUC质粒载体: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专家构建 的。是在pBR322质粒载体的基础上,组入了一个带 有多克隆位点的LacZ’基因,而发展成为具有双功能 检测特性的质粒载体。
最常用的克隆载体,优点: 具有更小的相对分子量和更高的拷贝数。 在构建pUC质粒载体时仅留下pBR322的复制起始起 始位点和AMP抗性基因,分子大大减小,他的拷贝数 可以达到500-700个/个细胞。 适合组织化学法检测重组子。有利于检测 具有多克隆位点,便于片断的插入。
沉淀出来。
第一步:(1)在5m1含相应抗生素的LB培养基中接种 一单菌落,于37℃剧烈振荡培养过夜。(2)将1.5m1 培养物倒入Eppendorf管中,用微量离心机于4℃以 12000rpm离心30秒。 (3)吸去培养液,使细菌沉淀 尽可能干燥。(4)将细菌沉淀重悬于100μl用冰预冷的 溶液I中(溶液Ⅰ:50mmol/L 葡萄糖, 25mmol/L Tris· (pH 8.0), 10mmol/L CI EDTA(pH 8.0,溶菌酶4-5mg,酶作用环境由缓冲 液提供)。剧烈振荡。须使细菌沉淀在溶液Ⅰ中完全分 散,将两个微量离心管的管底部互相接触,室温静止5 -30min,细胞壁降解。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第一章核酸的制备1.主要步骤:分、切、接、转、筛、表2.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又称基因堆叠技术和dna重组技术,就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第二章基因工程工具酶1.生物催化剂:核酶、抗体酶、模拟酶。

2.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定义:限制性内乌核酸酶就是一类能够辨识双链dna中特定核苷酸序列(辨识序列),并在识别序列上使每条链的一个磷酸二酯键断开的内脱氧核糖核酸酶。

命名:限制性内乌核酸酶通常就是以第一次抽取至这类酶的生物的种名的第一个字母和种名的第一、第二个字母命名的,有的在后面还加菌株(型)代号中的一个字母。

如果从同一种生物中先后提取到多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则依次用罗马数字ⅰ、ⅱ、ⅲ表示。

并且名称的前三个字母须用斜体,第一个字母用大写。

3.dna连接酶:定义:dna连接酶也称dna黏合酶,在分子生物学中扮演一个既特殊又关键的角色,那就是连接dna链3‘-oh末端和,另一dna链的5’-p末端,使二者生成磷酸二酯键,从而把两段相邻的dna链连成完整的链的一种酶。

种类:大肠杆菌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tscdna连接酶、真核生物细胞辨认出的连接酶,例如酶ⅰ、酶ⅱ、酶ⅲ等多种类型。

4.dna片段的相连接方法:①具互补黏性末端dna片段之间的连接:可用e?colidna连接酶,也可用t4dna连接酶。

②尼奥罗末端dna片段之间的相连接:就可以用t4dna连接酶,并且必须减少酶的用量。

③dna片段末端修饰后进行连接:dna片段末端同聚物加尾后进行连接,可按互补粘性末端片段之间的连接方法进行连接;粘性末端修饰成平末端后进行连接;dna片段5′端脱磷酸化后进行连接;dna片段加连杆或衔接头后连接。

5.dna聚合酶:①定义:dna聚合酶就是指用dna单链为模板,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底物,催化剂制备一条与模板链序列优势互补的dna新链的酶。

基因工程原理(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齐鲁工业大学

基因工程原理(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齐鲁工业大学

第一章测试1.1972年,P. Berg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DNA体外重组。

( )A:对B:错答案:A2.基因工程诞生的意义毫不逊色于有史以来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

( )A:对B:错答案:A3.基因工程受体只能是单个细胞,而不能是组织、器官、更不能是个体。

( )A:错B:对答案:A4.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是转基因烟草。

( )A:错B:对答案:B5.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动物是转基因小鼠。

(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最早分离得到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 )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A:ⅢB:ⅣC:ⅠD:Ⅱ答案:C2.分离得到的第一个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 )。

A:EcoR IB:BamH ⅠC:Hind ⅡD:Hind Ⅲ答案:C3.进行不完全酶切消化时可采取的方法有( )。

A:增加反应体积B:缩短反应时间C:减少酶的用量D:降低反应温度答案:ABCD4.在大肠杆菌及其它细菌中,DNA连接酶催化的连接反应是利用NAD(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作能源。

在动物细胞及噬菌体中,则是利用ATP(或腺苷三磷酸)作能源。

A:对B:错答案:A5.选择在12℃~16℃之间用DNA连接酶进行黏性末端连接反应,是为了达到( )之间的平衡。

A:反应速率B:黏性末端的退火C:酶活性D:产物浓度答案:ABC第三章测试1.基因工程中的质粒载体必须包含哪些组成部分( )。

A:选择标记基因B:启动子序列C:酶切插入位点D:复制必需区答案:ACD2.第一个用于基因克隆的天然质粒是( )质粒。

A:pBR322B:pMB1C:pSC101D:pColE1答案:C3.在λ噬菌体裂解周期的早期,环状的λ DNA分子按( )方式进行复制A:γ型双向B:θ型单向C:θ型双向D:γ型单向答案:C4.在λ噬菌体裂解周期的晚期,环状的λ DNA分子按( )方式进行复制。

A:半保留复制B:γ型双向C:滚环D:θ型双向答案:C5.λ噬菌体头部外壳蛋白只能容纳相当于λ噬菌体基因组大小的( )比例的DNA分子。

第五章 微生物基因工程育种

第五章 微生物基因工程育种

1960年,F.Jacob和J.Monmd提出了操纵元 (操纵子)的概念,揭示了原核生物基因表达 调控的重要规律。

基因的现代概念
移动基因(movable gene) 断裂基因(split gene) 假基因(pseudogene) 重复基因(repeated genes) 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s) 或嵌套基因(nested genes)
基 因 工 程 流 程 示 意 图
基因工程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在医学、工业、 农业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上的应用
基因工程被用于大量生产过
去难以得到或几乎不可能得到的
蛋白质-肽类药物。
转基因动物和植物
转基因动物首先在小鼠获得成功。现在
转基因动物技术已用于牛、羊,使得从 牛/
第五章 工业微生物基因育种
王陶 2012年2月
目的与要求
了解和掌握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与方法; 了解基因工程的主要载体与基因定位诱变的 原理与方法。


教学重点:质粒的特性与基因工程操作原理 教学难点:基因定位诱变的原理

教学内容



1、概述 基因工程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地位和作用,原理 2、基因工程载体 几种常见的载体 3、基因工程所用的酶 限制性内切酶,核酸酶,连接酶,聚合酶等 4、基因工程的主要步骤 5、基因定位诱变
孟 德 尔 研 究 的 七 对 性 状
豌豆杂交操作
孟 德 尔 分 离 律
孟 德 尔 自 由 组 合 律
黄圆 绿圆 黄皱 绿皱
1909年,丹麦的遗传学家W.
Johanssen 根据希腊语“给予生命”之义,创造了 “gene‖一词。但它只是一个抽象的单 位,并不代表物质实体。

基因工程 第五章目的基因的获取

基因工程 第五章目的基因的获取
oligo(dT)引导的DNA合成法:
利用真核mRNA分子所具有的poly(A)尾巴的特性,加入1220个脱氧胸腺嘧啶核苷组成的oligo(dT)短片段,由反转录酶 合成cDNA的第一链。
3’AAAAAAA mRNA 5’ TTTTTTT cDNA 反转录酶 Oligo dT引物
5’
随机引物引导的cDNA合成法 (randomly primed cDNA synthesis) :
1)4bp的内切酶 平均每44(256)bp一个切点。
随机程度高。如HaeⅢ、AluI、Sau3A。
2)6bp的内切酶 平均每46(4096)bp一个切点。 ② 内切酶粘性末端 能与常用克隆位点相连。
(Sau3A—BamH I)
2. 机械切割法 (1)超声波
超声波强烈作用于DNA,可使其断裂成约300bp 的随机片断。
同 一 限 制 酶 切 位 点 连 接
GGATCC CCTAGG G CCTAG 目的基因用 Bam HⅠ切割
G CCTAG G CCTAG
Bam HⅠ切割反应
GATCC G 载体DNA用Bam HⅠ切割
+
GATCC G GATCC G
GGATCC CCTAGG GGATCC CCTAGG
GGATCC CCTAGG GGATCC CCTAGG
1. 优点 由于带有粘性末端,产物可以直接与载 体连接。 2. 缺点 目的基因内部也可能有该内切酶的切点。 目的基因也被切成碎片!
BamH I
BamH I
BamH I
gene
二、随机片断化 1. 限制性内切酶局部消化法 控制内切酶的用量和消化时间,使基 因组中的酶切位点只有一部分被随机 切开。 (1)限制性内切酶的选用原则 ① 内切酶识别位点的碱基数 影响所切出的产物的长度和随机程度。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基因工程》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9060281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学时:56(理论32,实验24)学分:3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因工程是获取、整理、破译、编辑和表达生物体遗传信息(基因)的一种操作平台与技术,它以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基因的分离克隆、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诠释、基因编码产物的产业化、生物遗传性状的改良乃至基因治疗等方面正日益显示出愈来愈高的实用价值。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基因工程概论、分子克隆单元操作、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真菌基因工程、昆虫基因工程、高等动物基因工程、高等植物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将DNA重组技术归纳为切、接、转、增、检五大基本操作单元,进而按照受体细胞的生物学分类,逐一展开各系统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重点讲述基因工程技术应用的策略和思路,并力求以图解的方式取代繁琐的描述。

本课程全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

根据本科教学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的原则,本门课程旨在为学生讲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单元操作与应用策略,学生学好本门课程可为从事生物、农业、环保、医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具体任务是:(一)熟悉和掌握基因工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典型设备。

(二)学会根据生产、科研要求和技术选择分子操作的技术和设备。

(三)了解基因工程在各领域的应用、新的知识与技术,了解其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状态。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基因工程概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基因工程的含义和主要内容以及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突破。

了解基因工程的发展和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和安全性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基因工程的含义;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突破。

2.教学难点: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突破。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内容1. 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2. 基因工程的的发展简史3. 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DNA重组克隆的单元操作(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载体的基本结构和质粒载体、噬菌体载体的特点、构建原理;掌握限II型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原理和部分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位点与切割末端。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公开课)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公开课)
我国研究人员正在制备用于基因治疗的基因工程细胞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⑵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基因诊断——DNA探针
概念:是用已知序列的DNA或RNA片段作为探针与待测样品的DNA或RNA序列进行核酸分子杂交,用于对待测核酸样品中特定基因顺序的探测,是基因诊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条件:(1)必须是单链; 带有容易被检测出来的标记物。 原理:DNA分子杂交(碱基互补配对)
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检测:通过检测标记基因的有无,来判断目的基因是否导入。
表达:通过特定性状的产生与否来确定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三、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三、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受体细胞摄入DNA分子后就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吗?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 转入苏云金杆菌的一个抗虫基因, 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转基因作物 转基因抗虫棉花
G A A T T C
C T T A A G
G A A T T C
C T T A A G
G
C T T A A
A A T T C
G
G
C T T A A
A A T T C
G
G
C T T A A
A A T T C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三、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01
02
常用的受体细胞: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
导入方式:
主要借鉴细菌或病毒侵染细胞的途径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三、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1)将细菌用CaCl2处理,以增大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2)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进入受体细胞。 3)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随其繁殖而复制,由于细菌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

基因工程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师范大学

基因工程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师范大学

第一章测试1.基因是存在于DNA上的核苷酸序列,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以及遗传特征。

()A:对B:错答案:A2.1944年Avery首次证实了()是遗传物质。

A:蛋白质B:糖类C:DNAD:脂类答案:C3.Hind Ⅲ是第一个分离到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A:错B:对答案:A4.基因组工程的主要优势是能修改一个特定区域的DNA,从而增加了校正或外源基因插入的精度,重现性好,将成为今后基因工程主要的发展方向。

()A:对B:错答案:B5.基因工程具有()特征。

A:可在不同物种之间转移基因B:载体起着重要作用C:中心法则是必需遵守的准则D:真核生物基因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DNA链的Tm值主要取决于核酸分子的()A:T-C含量B:A-T含量C:G-C含量D:A-G含量答案:C2.用CTAB方法提取植物基因组DNA 时,使用PVP(聚乙烯吡咯烷酮)与多酚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可有效防止DNA降解。

()A:对B:错答案:B3.在Southern印迹中常用的核酸变性剂是( )A:氢氧化钠B:盐酸C:乙醛D:甲醛答案:A4.具有碱基互补区域的单链又可以重新结合形成双链,这一过程称()A:复杂性B:复性C:变性D:杂交答案:B5.用碱法分离质粒 DNA时,染色体 DNA之所以可以被除去,是因为:( )A:染色体变性后来不及复性B:染色体未同蛋白质分开而沉淀C:染色体 DNA分子量大,而不能释放D:染色体 DNA断成了碎片答案:A第三章测试1.下列( )酶作用时需要引物?A:末端转移酶B:限制酶C:反转录酶D:DNA连接酶答案:C2.Ⅱ型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具有()特征。

A:有核酸内切酶和甲基化酶活性,且经常识别回文序列B:有外切核酸酶和甲基化酶活性C:仅有外切核酸酶活性,甲基化酶活性由另外一种酶提供D:仅有内切核酸酶活性,甲基化酶活性由另外一种酶提供答案:D3.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是合成酶类,( )。

基因工程知识点全

基因工程知识点全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基因工程概述1.什么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流程?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原称遗传工程。

从狭义上讲,基因工程是指将一种或多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受体)内,使之按照人们的意愿遗传并表达出新的性状。

因此,供体、受体和载体称为基因工程的三大要素。

1.分离目的基因2.限制酶切目的基因与载体3.目的基因和载体DNA在体外连接4.将重组DNA分子转入合适的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培养5.选择、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克隆6.培养、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第四章基因工程的载体和工具酶1. 基因工程载体必须满足哪些基本条件?具有对受体细胞的可转移性或亲和性。

具有与特定受体细胞相适应的复制位点或整合位点。

具有多种单一的核酸内切酶识别切割位点。

具有合适的筛选标记。

分子量小,拷贝数多。

具有安全性。

2. 质粒载体有什么特征,有哪些主要类型?1、自主复制性2、可扩增性3、可转移性4、不相容性主要类型有1.克隆质粒2.测序质粒3.整合质粒4.穿梭质粒5.探针质粒6.表达质粒3. 质粒的构建(1)删除不必要的DNA 区域,尽量缩小质粒的分子量,以提高外源DNA 片段的装载量。

一般来说,大于20Kb 的质粒很难导入受体细胞,而且极不稳定。

(2)灭活某些质粒的编码基因,如促进质粒在细菌种间转移的mob 基因,杜绝重组质粒扩散污染环境,保证DNA 重组实验的安全,同时灭活那些对质粒复制产生负调控效应的基因,提高质粒的拷贝数(3)加入易于识别的选择标记基因,最好是双重或多重标记,便于检测含有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

(4)在选择性标记基因内引入具有多种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及切割位点的DNA序列,即多克隆接头(Polylinker),便于多种外源基因的重组,同时删除重复的酶切位点,使其单一化,以便环状质粒分子经酶处理后,只在一处断裂,保证外源基因的准确插入。

(5)根据外源基因克隆的不同要求,分别加装特殊的基因表达调控元件。

基因工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济宁学院

基因工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济宁学院

基因工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济宁学院济宁学院第一章测试1.基因工程操作的四个必要条件是()①供体② 受体③ 载体④ 抗体⑤ 配体⑥工具酶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⑥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答案:①②③⑥2.采用原核细胞表达系统的优点之一是可以与下面什么过程直接相连()A:发酵工程B:转基因动物C:基因治疗D:转基因植物答案:发酵工程3.外源基因(或DNA片段)插入到某一基因内的位点后,这个基因不再有任何功能。

()A:对 B:错答案:错4.基因治疗的载体采用下列哪种载体比较合适?()A:逆转录病毒B:Ti 质粒C:噬菌体D:质粒 pBR322答案:逆转录病毒5.就像对培养中的鼠胚性干细胞进行遗传操作获得突变鼠一样,用DNA转染培养中的单个植物细胞,能够创造转基因植物。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提取天然DNA时关系到能否提取到DNA以及DNA得率高低和质量的关键步骤是()A:裂解细胞B:分离和抽提DNAC:准备生物材料D:DNA纯化与检测分析答案:裂解细胞2.关于碱解法分离质粒DNA,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Ⅱ的作用是使DNA变性B:质粒DNA分子小,所以没有变性,染色体变性后不能复性C:溶液l的作用是悬浮菌体D:溶液Ⅲ的作用是使DNA复性答案:溶液Ⅱ的作用是使DNA变性;溶液l的作用是悬浮菌体;溶液Ⅲ的作用是使DNA复性3.用碱法分离质粒DNA时,染色体DNA之所以可以被除去,主要是因为()A:染色体DNA分子量大,而不能释放B:染色体变性后来不及复性C:染色体DNA断成了碎片D:染色体未同蛋白质分开而沉淀答案:染色体变性后来不及复性4.从细胞或组织中分离DNA时,常用蔗糖溶液,目的是()A:抑制核酸酶的活性B:加速蛋白质变性C:有利于细胞破碎D:保护DNA,防止断裂答案:保护DNA,防止断裂5.碱法和煮沸法分离质粒DNA的原理是不相同的。

()A:对 B:错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Ⅱ型限制性内切核酸酶()A:限制性识别非甲基化的核苷酸序列B:仅有内切核酸酶活性,甲基化酶活性由另外一种酶提供C:有外切核酸酶和甲基化酶活性D:有内切核酸酶和甲基化酶活性且经常识别回文序列答案:仅有内切核酸酶活性,甲基化酶活性由另外一种酶提供2.迄今所发现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既能作用于双链DNA,又能作用于单链DNA。

基因工程第五章 PCR技术原理

基因工程第五章 PCR技术原理
5' 3' 3' 5'
dATP dGTP dCTP dTTP
Mg2+
buffer
DNA amplification
5' 3' 3' 5'
dATP dGTP dCTP dTTP
Mg2+
buffer
DNA amplification
5' 3' 3' 5'
dATP dGTP dCTP dTTP
Mg2+
• 其实在Mullis提出PCR概念以前,Khorana等人在20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提出了PCR技术的概念, 只不过当时使用了修复复制的概念。 • 也许是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需求和进展不够,没有 达到使其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使得Khorana等人的 想法被人淡忘了15年。 • 但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正是由于Mullis及其同事 在80年代的出色工作,才使的PCR成为当今生物学 及相关学科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使得常规克隆已不 再是分离基因的唯一手段,在1993年获得若贝尔奖 也是当之无愧的。
Mg2+
buffer
DNA amplification
5' 3'
---------------------
3' 5'
dATP dGTP dCTP dTTP
Mg2+
buffer
DNA amplification
5' 3'
----------------------
3' 5'
dATP dGTP dCTP dTTP
Mg2+
buffer

第五章基因工程育种微生物遗传育种共67页文档

第五章基因工程育种微生物遗传育种共67页文档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第五章基因工程育种微生物遗传育种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 点
可以用T4连接酶连接任何DNA平端
? 5’-突出粘性末端的补齐
可用Klenow聚合酶补齐
? 3’-突出粘性末端的削平
可用T4 DNA聚合酶削平
主 要 问 题
连接效率低
? 高浓度的底物和T4 DNA连接酶
? 添加凝聚剂:如聚乙二醇
不易回收外源DNA片断
双向插入
三、修饰黏末端连接
? 同聚物加尾法:
同聚物加尾(homopolymer tails joining)连接就是利用末端转移酶在载体及外源双链DNA的3'端各加上一段寡聚核苷酸, 制成人工粘性末端, 然后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 连接成为重组的DNA。
SalⅠ片段(CAGCTG) XhoⅠ 片段(GAGCTC)
? 若均不是以上情况呢?
二、平末端的连接
平末端连接(blunt end ligation):
在T4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将两个具有平末端的双链DNA分子连接成杂种DNA分子。
Gateway技术:
一种克隆操作平台:把目的基因克隆到入门载体(Entry Vector)后,就不用依赖限制性内切酶,而靠载体上存在的特定重组位点和重组酶,高效、快速地将目的基因克隆到其它的受体载体(Destination Vector,目的载体)上。
Gateway技术的灵活性:
? 整合后的附着位点为
二、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
重组DNA转移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的过程
1.吸附:双链DNA分子吸附在受体菌表面
2.转入:双链DNA分子解链,单链DNA分子进入受体菌,另一链降解;
3.自稳:外源质粒DNA分子在细胞内又复制成双链环状;
4.表达:供体基因随同复制子同时复制,并被转录、翻译。
? 用限制性内切酶如XcmI, HphI, 与MobII 酶切产生3‘末端未配对的T;
? 应用末端转移酶与双脱氧TTP加入一个突出的T残基到线形化载体的3’末端。
? 应用不依赖末端的Taq DNA聚合酶的末端转移酶活性在线形化载体的3‘末端出的羟基基团上催化连接上一个T碱基。
五、Gateway载体构建系统
? cDNA 克隆的结果
—————————————————————————
实验结果
制备的样品 1 2 3
—————————————————————————
在进行第一次实验时,感受态细胞不是自己制备的,结果,在所有的平板上都长出了多到无法计数的菌落。在第二次实验中,自己制备感受态细胞,但这一次,所有的平板上都没有菌落生长。接着又进行了第三次实验,这次得到了转化子。从实验平板上挑出12个菌落,分离了质粒DNA,并用BamHI进行切割,其中9个克隆产生大小同载体一样的单一的一条带,另三个克隆中切出一个cDNA片段,实验终于获得成功。
对照1 只有细胞 TMTC 0 0
对照2 未切的载体 TMTC 0 >1000
对照3 省去磷酸酶处理,无cDNA TMTC 0 435
对照4 无cDNA TMTC 0 25
实验样品 TMTC 0 34
—————————————————————————
通过在PCR引物序列的5’端突变一个或几个碱基,创造出限制酶识别位点的方法。
2.T-A克隆
利用嗜热聚合酶如Taq聚合酶的模板非依赖性末端转移酶活性(在70~75℃活性高),使PCR产物的3′末端加一个A的粘性端,将其直接克隆至3′粘性末端含一个T的线性克隆载体中.
? T载体的构建:
思考题:
试述 DNA片段的体外连接方式?
练习题:
打算将一个cDNA克隆到一个表达载体,以便在E.coli中大量制备相应的蛋白质。这个cDNA的两侧具有BamHI的位点,因此计划将它从BamH[的位点插入载体中。实验严格地按照克隆手册中的方法进行:载体用BamHI切割以后,立即用碱性磷酸酶处理除去5’磷酸;接着将处理过的载体同用BamHI切割的cDNA片段混合,加入DNA连接酶后进行温育,连接之后,将DNA同已处理过的可以接受DNA的细菌感受态细胞混合。最后,将混合物涂布在加有抗生素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由于载体上带有抗生素的抗性基因,所以,转化的细菌能够存活。
第五章 基因的体外重组和转化
第一节 DNA片段的体外连接
第二节 重组体导入细菌细胞
一、黏性末端的连接
黏性末端连接(Cohesive end ligation):
具有黏性末端的两个双链DNA分子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 连接成为一个杂合双链DNA。
DNA接头(adapter)是一类人工合成的一头具某种限制酶粘性末端另一头为平末端的特殊的双链寡核苷酸短片段。
? 讨论
如何将一平末端的DNA片段与BamHⅠ形成的粘性末端连接?(P156.4)
四、PCR产物的连接
1.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引入法
? 在引物上添加或引入限制酶识别位点,使PCR产物两端带有相应的限制酶识别位点,进一步与相应载体进行连接。
? 转导(transduction):重组体包装成噬菌体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
一、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感受态:细胞处于能摄入核酸分子时的生理状态就称为感受态。
1970年Mandel和Higa发现用CaCl2处理过的大肠杆菌能够吸收噬菌体DNA。此后不久,Cohen等人用CaCl2法实现了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的感受态细胞,操作原理如下:
attL(BOP’)
attR(POB’)
? 整合位点---attB attP
切除位点---attL attR
? 整合过程需要介导蛋白和重组位点。
第二节、重组体导入细菌细胞
? 转化(transformation):受体细胞捕获并表达质粒DNA的生命过程;
? 转染(transfection):受体细胞捕获并表达噬菌体DNA的生命过程;
优 点
? 经济省时,操作方便;
? 外源片段容易回收;
问 题
? 载体自身环化
? 插入片段可双向插入
2.不同限制酶酶切产生黏末端的连接
? 载体和目的基因分子上有两个相同的酶切位点
? 载体和目的基因只有一个相同的限制酶识别位点
? 无相同的限制酶识别位点,有同尾酶 Fra bibliotek!!注意
①添加保护序列
? Primer1:
5' GCGGggatccTATGGTGAGCAAGGGCGAGGA
? Primer2:
5‘ GCGGggatccTCTTGTACAGCTCGTCCATGCC
②引入的酶切位点是单一的
(2)利用突变在引物5‘端引入酶切位点
? 注:TMTC=too many to count,多到无法计数。
? (1)你如何看待第一次的实验结果?对照1的目的是什么?
? (2)影响第二次实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对照2的作用何在?
? (3)对照3和4各有什么作用?
? (4)为什么要用碱性磷酸酶处理载体?
优 点
①不会发生自身环化作用;
②连接效率较高;
存在问题
? 操作繁琐
? 外源片段难回收
? 可能会影响基因表达
? 衔接物连接法
衔接物(linker)是指用化学方法合成的一段由8~12个核苷酸组成、具有一个或数个限制酶识别位点的平末端的双链寡核苷酸短片段。
? DNA接头法:
实验中同时设置了4个对照:
? 对照1: 将未同任何载体接触过的细菌细胞涂布在培养平板上;
? 对照2: 将未切割载体转化过的细菌细胞涂布在培养平板上;
? 对照3: 将经切割(但未用碱性磷酸酶处理)并用连接酶连接(但没有cDNA片段)的载体转化过的细菌细胞涂布在培养乎板上;
? 对照4: 将经切割(并用碱性磷酸酶处理过)并用DNA连接酶连接(但没有cDNA片段)的载体转化过的细菌细胞涂布在培养子板上。
?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菌置入0℃的CaCl2低渗溶液中,使细胞膨胀,再加入DNA,Ca2+与DNA结合形成抗DNase的羟基-磷酸钙复合物,并粘附在细菌细胞膜的外表面上;经短暂的42℃热脉冲处理后,细菌细胞膜的液晶结构发生剧烈扰动,随之出现许多间隙,致使通透性增加,DNA分子便趁机进入细胞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