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气功
少林六合气功

少林六合气功少林六合气功集少林门吐故纳新,系修身养气之术。
久而习之,可强身健体,功力倍增;功成艺满之时双掌鲜红似朱砂,两掌柔若无骨。
实战搏击中,其柔中带刚之功力触对手之肤体而透其内脏,以至内伤,实为少林之上乘功夫。
少林六合气功也可以用来强健体魄,延年益寿,长期演练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都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六合气功是习武之人秘练养气之法,过去很少传人,故社会流传甚稀。
今为提高民族素质,造福人类,特将此功详细介绍给广大武术爱好者,全文如下。
起势:、并步站立:两肩下垂,两掌心贴靠大腿外侧,全身自然放松、入静、意守丹田,双目平视前方。
、两掌同时向上屈肘提起,掌心向上,掌指向前抱至肋部两侧,高于乳头平,目视前方;同时舌抵上颚,用鼻吸气,气屡屡不断缓缓沉至丹田,小腹外鼓。
意守丹田,屏住呼吸片刻,准备开始六合功第一式。
第一式:单推掌(单手推山宣肺气)左脚向左横跨一步,身体左转90度,左腿屈膝半蹲,右腿蹬直成弓步;同时,右掌举起,掌指向上,掌心向前,右掌虎口张开,户口高与嘴角齐,目视前方。
、右掌虎口对嘴角,由嘴角处向前缓缓推出,右掌掌心向前,掌指向上,高与肩平,目视右掌;同时,舌尖轻抵下齿呼气并发出“哈”的声音,意念直达右掌劳宫穴。
要点:呼气时,气由丹田缓缓不断呼出用气冲击声带发音,忌喉头用力发声。
右掌之指应伸直,不可弯曲;意念劳宫发力,力推千斤。
3、右掌缓缓收回,掌心向上,掌指向前,屈肘抱于右肋侧,高与乳头平,目视前方;同时,舌抵上颚,用鼻子吸气,气屡屡不断缓缓沉至丹田,小腹外鼓,意守丹田。
恢复自然站立。
4、右腿向前上步成右弓步,同时将左掌推出,动作要求同前,惟方向相反。
如此左右各做一次为一组,根据个人体力连续作4~6组。
然后向后转身,仍成左弓步接做第二式。
第二式:外拨掌(风摆杨柳健脾气)1、第一式完成后,吸气并向后转身成左弓步,右掌举起,掌指向上,掌心向前,虎口张开,与嘴角对齐,意守丹田,目平视前方。
中华武术之硬气功修炼

中华武术之硬气功修炼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其中的气功修炼一直被视为武术中的重要环节。
在中华武术中,硬气功是一种重要的气功修炼方式,它注重练习身体的力量和耐力,通过不断的练习和修炼,使身体更强健,提高战斗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硬气功修炼的核心就是练习内力,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呼吸方法,使内力逐渐积聚并运用到实际战斗中。
硬气功修炼强调的是力量的发散和抵抗力的提升,需要练习者具备耐心和毅力,不断地修炼,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在硬气功修炼中,练习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动作,如踢腿、抓拳等,通过这些动作可以锻炼身体的力量和灵活性。
同时,硬气功修炼也注重呼吸法,通过控制呼吸来调整身体的内力,使内力更加集中和强大。
硬气功修炼还包括了一些特殊的训练方法,如石锤练习、木桩练习等,通过这些特殊的训练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身体的力量和耐力。
这些训练方法需要练习者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才能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极限。
在硬气功修炼中,与教练或师父的指导和辅导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可以根据练习者的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指导方法,帮助练习者更好地修炼硬气功,提高自身的实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之硬气功修炼是一项高度要求的训练方式,需要练习者具备耐心、毅力和坚强的意志。
只有不断地练习和修炼,才能够真正掌握硬气功的精髓,提高自身的武术水平和实战能力。
希望每位练习者都能认真对待硬气功修炼,不断追求自己的武术境界,将中华武术发扬光大。
武术中的气功与内功解析

武术中的气功与内功解析1. 引言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和文化遗产之一,而气功和内功则是武术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本文将对武术中的气功与内功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武术。
2. 气功的概念和作用2.1 气功的定义气功,又称为“内家拳”,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运动姿势和意念来达到锻炼身体和心智的练习方法。
它在武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健身保健领域。
2.2 气功的作用气功通过调整人体气血的流动和运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调节情绪,提高注意力集中力等。
在武术中,气功还可以提高武者的攻击力、防御力和技巧水平。
3. 内功的概念和分类3.1 内功的定义所谓内功,指的是人体内部各种力量的开发和运用。
它包括了心理内功、肌体内功、呼吸内功和神志内功等多个方面。
3.2 内功的分类按照不同的训练对象和方法,内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心理内功:通过调整情绪、意念来提高武者的心理素质和专注力。
- 肌体内功:通过锻炼肌体,提高肌肉力量、灵活性和耐力等。
- 呼吸内功:通过控制呼吸方式和节奏,提高身体能量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 神志内功:通过修炼冥想等方式,增强武者的精神力量和意识水平。
4. 气功与内功在武术中的应用4.1 气功在武术中的应用气功在武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武者的爆发力和稳定性,并对技击动作起到调整控制作用。
通过气功训练,武者能够更加灵活自如地运用力量,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对外界攻击或冲击的抵抗能力。
4.2 内功在武术中的应用内功在武术中同样至关重要。
通过锻炼心理内功,武者能够更好地驾驭自己的情绪,并保持心态稳定。
肌体内功训练可以帮助武者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从而提高技击水平。
呼吸内功能够帮助武者更有节奏地进行技击动作,同时也能够更有效地运输氧气到达肌肉组织。
神志内功能够帮助武者集中注意力、提高意识水平,并且能够克服困难。
5. 如何进行气功与内功训练5.1 气功训练方法气功训练主要包括呼吸法、静坐冥想以及特定动作训练等。
中国武术气功

中国武术气功中国武术气功的简介武术技击与气功养生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气功。
武术气功强调把神气集中到形上,加强形的功能;主张动静双修,内外兼顾。
武术气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武当派、少林派、峨嵋派、昆仑派、南宫派等大的门派,包括轻功、硬气功以及点穴等内容。
现在流行的武术气功有以技击为主和以养生为主之别:以技击为主的有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以养生为主的有少林派功法易筋经的神勇余力、峨嵋庄法等。
在历史上,武术气功的发展对否定宗教起过重要作用。
中国武术气功的练气法练气法,亦即吐纳法、呼吸法,有6个步骤。
练功者需根据自己的身体强弱,体态阴阳来适当掌握练功进度。
(一)咽气法:张口吸气,卷舌,将口中气聚成团,如咽硬物,直入丹田。
(二)文吸法:在咽气后,闭口、舌抵上腭,以鼻渐渐吸气,轻轻悠悠送入丹田。
(三)武吸法:咽气后,口微开,闭齿,卷舌,以口吸气,然后轻轻悠悠将气沉入丹田。
(四)沉气法:与武吸法同时,以口吸气时足跟提起;沉气时借上身之沉劲使足跟着地,使气沉得更深。
(五)转睛法:此法又称瞳子功,双目左转50圈,右转50圈,左右横扫10次,上下直扫10次。
(六)吐气法:以舌抵齿,渐渐吐气,越慢越好。
吐时略用力,收腹,将气吐尽。
以上6法可以同时练,也可分开练,不必强求一致。
初练时若有不适,也可停几天再练。
练习中气不顺,可随意呼吸。
求速硬练,易出偏差。
若熟练后,必须一次练完,唯文吸法与武吸法可据身体强弱选练其中一法。
呼吸时,最好配合动作,动作可自由选择。
中国武术气功作用内练一口气的武术气功,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世空”气功门派虽多,但总的可分三大类:即医疗气功、内家气功、武术气功。
武术气功,花三、五年时间练就这门功夫,既可为人治病,又能为己去疾,还可以与拳术一起运用于技击,当然,主要是为了护卫自身不受侵袭,而非妄自伤人。
学习这类武术气功必须有恒心,耐艰苦,否则是不可能取得成果的。
武术气功是锻炼人体内的气与力在意志支配下自由上下来去,是一种气与力的内在运动。
武术内功最神奇的流派!专供帝王修习,人称:宫廷内功!

武术内功最神奇的流派!专供帝王修习,人称:宫廷内功!武术气功是武术技击与气功养生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气功。
武术气功强调把神气集中到肢体上,加强肢体的功能;主张动静双修,内外兼顾。
武术气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武当派、少林派、峨嵋派、昆仑派、南宫派等几大门派,其中包括轻功、硬气功等内容。
关于武术气功的起源,人们公认与四千多年前彭祖发明的导引术有关。
在四川巴蜀大地,流传着一种神秘的南宫派武术。
古时帝王为了修仙慕道,祈福消灾,强身健体,追求长生不老,在皇宫内修建一处专门用于练功的宫殿,称为“南宫”,在南宫内聚集民间各派高人修习各类功法。
这些功法不得外传,因此南宫功法被世人称为宫廷内功。
后来,这种宫廷内功被大内高手传到民间,人们称之为南宫派。
南宫派武术在习练上分两大类:无字南宫和七字南宫。
无字南宫习练者较多,在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及大成拳中有此功法。
此功在行功时强调松静,在松静中注意意识培养,在桩功练习中培养气感,功力由静中静到静中动。
七字南宫为道教华山派所创,系华山派昆仑分支,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历来不轻易传授,只传武德高尚者。
七字南宫分金功、刚功、气功三大系统,有自发动功、坐功、桩功、吐纳功等功法。
各个大系又分为多个小科目,师徒间以口传心授而代代相传。
初习功为自发动功,有七字真言,练习时在师傅引领下开功,练习时要求排除杂念,意聚头顶,心诵真言,动作随其自然。
接着,师傅会根据弟子的资质、品行、功力及师徒缘分而由浅入深地逐步传授。
学会七字真言后方能登堂入室,成为真正的南宫传承弟子。
对南宫武术可用“真传一张纸”和“师傅引入门,修行在个人”来描述。
南宫派内功的修习除了慧根、悟性外,还必须具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实干精神,才能水到渠成。
南宫派武术特别注意“武德”、“仁术”和“养气”,要求练武者必须善良正直,认为“不讲武德,便是武贼”。
南宫派武术以防御保身、抗暴图存为目的,练武者要有人道主义精神和浩然正气。
中华武术的气功与内功修炼

中华武术的气功与内功修炼
中华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气功和内功修炼而闻名于世。
气功和内功是武术修炼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对于提升武术技巧、增强体质、保健养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中华武术的气功和内功修炼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气功修炼。
气功,又称气的运行、气的调节,是通过调节呼吸、运动身体从而调整气的流动和积聚的修炼方法。
气功修炼包括静坐养气、气舒张、气收敛等练习方法。
其中最为典型的气功形式包括太极拳、八段锦等。
通过气功修炼,可以调整身体内部的气血运行,提高气的流通和积累,从而增强身体抵抗力,保持身心健康。
其次是内功修炼。
内功是武术修炼中最为深奥的一部分,是通过修炼意志和气的结合来达到锻炼肌肉、筋骨和内脏器官的目的。
内功修炼包括周身功、五禽戏、八段锦等。
内功修炼强调的是通过呼吸和内心意志的调控来锻炼身体内部的力量和能量,从而达到提升身体素质和武术技巧的效果。
在中华武术中,气功和内功修炼不仅是武术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健养生的重要手段。
通过长期坚持气功和内功修炼,可以有效地调整身体内部的气血流通,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另外,气功和内功修炼还能增强自身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的气功和内功修炼是一项非常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对于提高人们身心素质、增强体质、保持健康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气功和内功修炼这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武术,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气功和内功修炼的力量。
愿我们能够通过气功和内功修炼,获得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国家承认的十大气功

国家承认的十大气功国家承认的十大气功有: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六字诀气功、太极拳、真气运行法、十二段锦、大舞、马王堆导引术、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1、易筋经“易”是一种改变、变换、增强的意思,而“筋”当然就是指筋骨、筋脉、肌肉等这些软组织了。
易筋经就是通过一些身体活动来改变或者增强人体的经络、筋骨、肌肉等部位。
2、五禽戏五禽戏是由东汉的名医华佗创建的,主要是通过模仿熊、虎、猿、鸟、鹿这五禽的动作,来让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锻炼,从而让人的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不同的动作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3、八段锦八段锦是从宋朝时期开始的一起健身活动,在中医看来,八段锦是可以柔筋健骨、养气壮力、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的功能。
并且练习八段锦还可以缓解疲劳,对神经、心血管、消化、呼吸及运动器官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更可缓解肩腰腿痛。
4、六字诀气功六字诀气功是在呼气的同时,结合默念“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读音进行锻炼的气功功法。
即通过松静状态下,通过呼吸导引,祛除体内病气浊气,培养正气,进而通过辩证的练习,达到延年益寿,身心健康和谐的目的。
5、太极拳太极拳强调以腰为轴,对腰背等疾病的防治效果突出;太极拳注重节节贯穿周身,有助于关节韧带、软骨组织的功能增强;太极拳着重虚实转换的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平衡性与灵活性;太极拳通过肌肉张弛和关节的屈伸运动,对静脉回流心脏起到促进作用。
6、真气运行法真气运行法可以贯通全身经脉,将人的呼吸从后天转回先天,从而可以保健养生,修身养性。
7、十二段锦十二段锦是由十二节动作组合而成的健身运动方法。
可用于患慢性、虚弱性疾病者的调养,是中国古代养生方法的杰出代表。
十二段锦受到明清众多医学家、养生家的大力推崇。
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医疗、运动和养生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生命质量、完善生命状态为基本目标。
8、大舞大舞是黄帝以前(神话传说中)的帝王纪功乐舞蹈,乃纪阴康氏的强体之功。
大舞其实是初民们的一种体育活动,体现出初民们乐舞活动的另一种重要功能是锻炼身体。
武术健身气功对身体的好处有哪些

武术健身气功对身体的好处有哪些武术包括了很多项目,其中就有健身气功,对于任何类型的武术健身气功适合不同年龄的人群,青年及中老年人更喜欢武术健身气功,并且经常锻炼身体则是更健康,患者生病的时间就会减少,同时还能陶冶情操与爱好,患者在练习武术健身气功时要了解其好处优势,才会坚持锻炼。
那么武术健身气功对身体的好处有哪些?武术健身气功对身体的好处:提高素质,健体防身武术健身气功套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回环、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
系统地进行武术健身气功健身气功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巧,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人体各部位“一动无有不动”,几乎都参加运动,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面锻炼。
实践证明,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武术健身气功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
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武术健身气功不仅有健身和技击的价值,而且富有浓郁的艺术色彩。
表现在运动中攻与防、虚与实、刚与柔、开与合、快与慢、动与静、起与伏等交替变化形成的强烈的动感、均衡的势态、恰当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使百看不厌。
就单个动作而言,讲究的上、中、下三盘错落,高有鹰击长空的气概,低有钱翔浅底的雅趣,如“大跃步前穿”,忽地凌跃而起,忽地又伏身而下,似长风出谷,若燕子抄水,妙不可言。
其套路运动变化,讲究动之如涛、静之如岳、起之如猿、轻之如叶、重之如铁、缓之如鹰、快之如风等充满着矫健、敏捷、洒脱、舒展而遒劲的美,使人的情操在演练中受到陶冶,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审美能力。
锻炼意志,培养品德练武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面的。
练习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关,磨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套路练习,要克服枯燥关,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
遇到强手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
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人们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
武术气功调息

武术气功调息武术气功调息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健身方法,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姿势来达到身心平衡、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
武术气功调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练习特定的呼吸技巧和运动动作,调整体内的气血流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在武术气功调息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正常的呼吸应该是深沉而均匀的,通过深呼吸可以增加氧气的摄入量,促进新陈代谢,减少焦虑和压力。
练习武术气功调息时,重点是要控制呼吸的深度和频率,使呼吸与运动协调一致,从而达到调整身心的效果。
除了呼吸,动作也是武术气功调息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常见的动作包括站桩、太极拳、易筋经等,这些动作能够促进气血运行,调理经络,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耐力。
在练习动作时,要注重动作的正确性和连贯性,避免受伤,并且要注重动作的配合呼吸,使得气血顺畅流通。
武术气功调息对于身体的益处有很多。
首先,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改善身体状况,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其次,可以调理情绪,缓解压力,稳定情绪,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通过练习武术气功调息,还可以提高专注力和耐心,增强意志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在练习武术气功调息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选择正规的教练指导,学习正确的呼吸和动作技巧,避免走火入魔,受伤或产生反效果。
其次,要坚持练习,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才能真正感受到健身的效果。
另外,要结合健康饮食和规律作息,才能达到综合调养的效果。
总的来说,武术气功调息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健身方法,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姿势,达到身心平衡、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
练习武术气功调息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还有助于调理情绪,增强意志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因此,我们应该多多参与武术气功调息的练习,提升身心健康水平,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中国武术的气功功效

中国武术的气功功效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气功则是其内功修炼的重要内容之一。
气功的修炼源远流长,起源于我国古代的道家、儒家、佛家等传统文化,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调和体内能量、提升身心灵境界的修炼方法。
在中国武术中,气功功效的实践得到了深入的探索和传承。
首先,气功对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益处。
通过气功的练习,可以调整呼吸方式,提高机体的氧气摄取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改善身体器官的功能。
同时,气功练习还可以调和体内的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五行,消除身体疲劳,延缓衰老。
据研究显示,经常练习气功的人群往往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其次,气功对心理健康也有显著的益处。
在中国武术中,气功被认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通过调整呼吸和冥想,使人内心平静,提高专注力和自控能力,缓解压力和焦虑,调节情绪,提升心境。
通过气功的练习,人们能够增强意志力,培养耐心和毅力,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此外,气功对武术实战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武术中,内功被认为是武术的核心,气功就是内功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气功练习,武者可以增强体内的能量,增强气血运行的协调性,提高身体灵活性和爆发力,从而在实战中具备更强的攻防能力。
同时,气功的练习还可以提升武者的意识集中和反应速度,增强应变能力,使其在面对敌人时更具优势。
总的来说,中国武术的气功功效不仅体现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实战能力的提升上,更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观念,培养了武者的高尚品质和人文精神。
通过继承和发扬中国武术的气功传统,我们能够更好地弘扬国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身心灵境界,实现全面发展。
愿我们永远铭记并传承下去这一宝贵的传统。
中华武术的气功呼吸法

中华武术的气功呼吸法
在中华武术中,气功呼吸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
气功呼吸法是通过控制呼吸,调节身心,增强气血循环,以达到强身健体,提高武术技艺的目的。
气功呼吸法包括三种基本呼吸方式: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脊柱呼吸。
胸式呼
吸是指主要利用胸部肌肉来呼吸,适合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腹式呼吸是指主要利用腹部来呼吸,能够更深层次地吸入气体;脊柱呼吸是指以脊柱为中心进行呼吸,有助于调整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气功呼吸法对身体有着多方面的益处。
首先,通过深呼吸可以增加氧气的供应,改善身体器官的功能,增强免疫力。
其次,调节呼吸可以平静心神,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有助于提高专注力和应变能力。
此外,通过气功呼吸法还可以调整体内的气血流动,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和延缓衰老。
在中华武术中,气功呼吸法是训练身体和技艺的重要方法。
武术强调内外兼修,气功呼吸法有助于练习者凝聚内力和外力的统一。
通过不断练习气功呼吸法,武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耐力和爆发力,更好地实践武术技艺。
为了做到有效练习气功呼吸法,练习者需要有耐心和恒心。
最好每天坚持进行
练习,细致入微地感受自己的呼吸节奏和变化,逐步调整呼吸方式。
在练习中,要注重身体的姿势和动作,保持舒展自然,放松肌肉,避免用力过度。
总之,气功呼吸法是中华武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掌握和练习气功呼吸法,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武术技艺,同时也有益于身心健康。
希望广大练习者能够认真学习和领会气功呼吸法的精髓,将其融入到武术练习中,不断提升自我,实现武术的境界。
中华武术的气功调理与身心平衡

中华武术的气功调理与身心平衡中华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气功调理方法,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具有显著的影响。
气功作为武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呼吸调节、动作练习和意识集中等方法,达到调理身体和平衡心智的效果。
在中华武术中,气功的练习被视为至关重要的技能。
通过呼吸调节,可以有效地调整身体内部的能量流动,增强体内气血循环,改善内脏器官功能。
这种呼吸方式通常以深而缓慢的方式进行,称为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可以帮助舒缓压力、平抑情绪、增加精力,提高免疫力,对身体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气功调理不仅对身体有益,同时对心理健康也有重要作用。
在气功练习中,注重意识的集中和精神的舒缓,通过集中注意力,调整情绪,使呼吸与动作紧密结合,达到身心的统一。
这种练习形式有助于提高注意力集中力、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缓解焦虑、压力和情绪波动,使心灵平静,意志坚定。
在中华武术的气功调理中,还融入了许多传统的气功练习方法,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这些练习方法通过固定的动作和呼吸方式,调整脊柱、肌肉和呼吸功能,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太极拳以轻盈、缓和的动作、徐徐推演的气流和情意结合的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与领悟。
八段锦则通过八个连贯的动作,达到练习全身肌肉、活化气血和调节心态的效果。
中华武术的气功调理还包括了一系列注重气息和意识的练习方法,如闭目静坐、冥想等。
这些方法强调放松身心、增加专注力和调整情绪,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通过冥想练习,可以增强内在的清醒度、平衡意识、拓展心灵,使身心保持平衡,提升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的气功调理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对于现代人们维护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气功练习,可以帮助调整身心、增强自我控制、提高心智、保持健康。
因此,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气功练习方法,坚持练习,感受中华武术之美、体会气功之道,从而实现身心平衡和全面发展。
少林正宗气功仰卧18法!躺着练的传统武术!

预备势(一)迎风招展法两腿不变,仰卧躺平;两掌慢慢向前、向上伸出,自然呼吸,掌心相对,掌指向上,意想百会穴,目视两掌。
此为第一法(图1)(二)陈坛苏醒法两腿不变,身体躺直;两掌由上方慢慢向头两侧伸展,使两手绕胸环转一周,当两手下经下腹时,右手再环绕向上伸直,掌心向内,左手即下附左大腿外侧,掌心向里,两目下视。
意注劳宫(图2)(三)右手单展旗法两腿原势不变,身体躺直;左掌不动,右掌由上经前缓缓降落于右大腿外侧,掌心向内,掌指向下,目视前方。
意注膻中(图3)(四)紫燕拢翅法两腿不变,身体卧平,两掌经身前上下轮展交替,然后伸臂合掌,两掌心向内,意注印堂,目视两手(图4)(五)左手单展旗法接上动作。
身躯卧平,两手同时由胸前上环展,然后由上绕头向下,附于右大腿外侧.左手向上伸直,掌心向内,自然呼吸,意注左手劳宫穴,目视上方(图5)(六)左一足蹬天法左腿慢慢向上抬起伸直,右腿不动;同时,左掌经身前慢慢落于左大腿外侧,掌心向内.掌指向下,目视前方。
意注左涌泉穴(图6)(七)右一足蹬天法左腿慢慢向下低落着床伸直,右腿向上抬起,自然呼吸;两掌不变,目视前方。
意注右涌泉穴(图7)(八)两足朝天法右腿不落,左腿又缓缓抬起,与右腿并拢;两掌原势不变,目视前方。
意注关元穴(图8)(九)大仙屈膝法两脚向后收缩,使两膝弓起,平稳着床,足跟落在床板上,足尖挑起;两掌不变,自然呼吸,目视前方。
意注中极穴(图9)(十)英雄左侧卧法两腿缓缓伸直,仰卧,然后身体向左转90度,侧卧,两腿并排伸直;左臂靠于左下侧,左手着床不变;右掌伸于头右上侧,掌心向前,掌指向上,目视前方。
意注右臂曲池穴(图10)(十一)英雄右侧卧法身向右转体180度,侧卧,两腿并排伸直;右臂收回变拳,伸于右下身侧,拳心向左,拳眼向前;左掌伸于头上左侧,掌心向前,掌指向上,目视前方。
意注左臂曲池穴(图11)(十二)英雄左定针法身向左转180度,两腿并排伸直;右拳伸于身右下侧,拳心向内;左掌伸于头左上侧,掌心向前,掌指向上,目视前方。
太极气功十八式

太极气功十八式1.起势调息2.开阔胸怀3.挥舞彩虹4.轮臂分云5.定步倒卷肱6.湖心划船7.肩前托球8.转体望月9.转腰推掌10.马步云手11.捞海观天12.推波助浪13.飞鸽展翅14.伸臂冲拳15.大雁飞翔16.环转飞轮17.踏步拍球18.按气平气第一式:起势调息姿势:自然站立,两脚平行,与肩同宽或稍宽些;上体正直,眼睛向前平看含胸拔背,两手自然下垂。
动作是:(1)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稍高于肩,手心向下,同时吸气。
(2) 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膝关节弯曲150 度左右,注意不要超出脚尖),两手轻轻下按,直到肚脐平,掌心向下,同时出气。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下垂,手指自然微屈,重心落在两腿之间,臀部下坐不可后突,两臂下落,随身体下蹲动作协调一致。
意念:排除其它杂念,开始练功,全身放松,人像喷水似的绵绵不断地上下升落。
呼吸:两手上提,全身上升时为吸气,全身下落时为呼气作用:通过身体上升下降,发动真气,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人体之气像为微波荡漾似的在全身运行,特别对高血压、心脏病和肝炎等患者能起治疗作用。
练习次数六次(一呼一吸为一次)。
第二式:开阔胸怀姿势:接上式动作。
(1) 将下按两手平行上提至胸前,膝关节逐渐伸直,把向下的掌心改为掌心相对,平行向两侧拉至尽处,做扩胸动作,同时吸气。
(2) 将两侧的手平行向中间靠拢到胸前,将两手掌心改为向下,在下按过程中屈膝,同时呼气。
要点:两手臂伸直至胸前时,人就逐涟站立,两手下按时人才开始下蹲。
提与站、按与蹲、呼与吸等对作,要注意连贯、协调。
意念:胸怀开阔,像站在高山上,目光远视,高瞻远瞩。
呼吸:手往上做扩胸动作时吸气,手往里收并往下时呼气。
作用:治疗肺气肿、心藏病、气急、心跳、胸闷、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有一定疗效。
练习次数六次(一呼一吸为一次)。
第三式:挥舞彩虹姿势:接上式动作。
(1)将下按两手平行上提至胸前,这时膝关节逐渐伸直,两臂伸直,两掌心向下,同时吸气。
武术与气功运动的健身方法

3.剑术的基本技法
(1)剑法规整 (2)理法势通 (3)刚揉兼备 (4)韵度自如
(二)武术运动健身的基本功
1.手型 (1)拳 (2)掌 (3)勾 2.步型 (1)弓步 (2)马步 (3)虚步 (4)仆步 (5)歇步 (6)坐盘 (7)丁步
3.手法 (1)冲拳 (2)推掌 (3)顶肘 4.腿法 (1)蹬腿 (2)弹腿 (3)理合腿 (4)侧揣腿 (5)后扫腿
第八章 武术与气功运动的健身方法 第一节 概述
一、武术、气功运动与人体健康 二、武术与气功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全面发展人体的身体素质 (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培养健康的道德品质 (四)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五)可以养生、防病和治病 (六)可以有效地提高人的智能
武术与气功运动的健身方法
三、武术与气功运动健身的分类 (一)武术运动健身的分类 1.拳术类 2.器械类 3.对练类 4.集体操练 (二)气功运动健身的分类 1.从练功的性质分 2.从练功的姿态分
5.平衡
(1)提膝平衡 (2)燕式平衡
6.跳跃动作
(1)大跃步前穿 (2)腾空飞脚 (3)旋风脚 (4)腾空外摆莲
(三)武术运动健身的锻炼方法
1.基础锻炼 (1)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 (2)进行全面的基本功练习 2.武术套路的练习 (1)单练套路的练习 (2)对练套路的练习
二、气功运动健身的方法
(一)气功的基本功 1.调身
2.调息
(1)坐式 (2)卧式 (3)站式 (4)行走
3.调心
(1)自然呼吸 (2)腹式呼吸 (3)提肛呼吸 (4)默念呼吸 (1)松静法 (2)默念法 (3)听音法 (4)意守法
中华武术的气功与内家拳

中华武术的气功与内家拳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统称,其中气功和内家拳是两种重要的武术流派。
气功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运用意念和身体力量来调理身心的练习方法,它强调内功修炼,培养身体内在的能量和气场,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
而内家拳则是一种以内力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武术拳法体系,它注重发力于内,通过练习套路、站桩和对练等形式来提高内力的运用和技术水平。
气功作为中华武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气功练习常常包括气功功法、静坐冥想、呼吸调整等环节。
通过练习气功可以改善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提高精神集中力、调节情绪等。
其中,太极气功和易筋经被认为是代表性的气功练习方法。
太极气功强调动静结合、以柔克刚、中和谐统一的原则,通过缓慢、连贯的动作来调和气血、强化身体、平衡心灵。
易筋经则注重通过韵律悠长的呼吸和肢体动作来锻炼筋骨,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内家拳,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是中国武术中内功和外功相辅相成的代表。
内家拳的特点是“内”重于“外”,强调内功修炼,通过练习套路、站桩、推手等方式来培养气、力、神的统一。
内家拳的套路动作多为缓慢、连贯、循序渐进,注重通过细腻的身体动作和呼吸方法来发挥内力,以实现防身、强身、增强体质的效果。
中华武术的气功和内家拳的修炼没有年龄限制,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人都可以从中受益。
通过练习气功和内家拳,人们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调节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同时还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的气功和内家拳都是非常有益的传统武术练习方式,通过不断地练习和修炼,可以带给人们强健的体魄、平和的心态和灵活的身手。
因此,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参与到中华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中,从中受益、共同成长。
中医气功的具体功法概述

中医气功的具体功法概述中医气功的练习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太极拳、气功养生功、易筋经等。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些中医气功的功法。
1. 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武术,也是一种中医气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极拳的练习注重呼吸和运动的结合,通过慢而均匀的动作和深而均匀的呼吸来调和身心,促进气血运行。
太极拳分为太极拳套路和太极拳推手两种形式,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等。
2. 气功养生功气功养生功是一种以调息、导引、调理身体功能为主要内容的中医气功练习方法。
练习气功养生功主要靠调节呼吸、运动身体和保持内心平静来调整气血运行,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
气功养生功包括站桩功、静坐功、走路功等,通过练习气功养生功可以促进气血畅通、增强体质、调整情绪、延缓衰老。
3. 易筋经易筋经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气功养生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来锻炼和强化肌肉、骨骼、经络等,以调和体内的气血运行。
易筋经的练习注重力度和频率的控制,以免伤害身体。
易筋经包括舒颈椎、颠踵蹬腿、揣鼻神农封、拔背踞尾等多种动作,通过练习易筋经可以增强体质、改善身体的柔韧性、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病能力。
4. 道家气功道家气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分支,其练习方法主要是通过调节呼吸、运动身体和静坐冥想来调整身体和心灵的状态。
道家气功包括太极气功、八段锦、五禽戏等多种形式,通过练习道家气功可以促进气血畅通、调整内脏功能、增强自我修养等。
5. 少林气功少林气功是少林寺传统功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练习方法主要是通过打坐调息、运动身体和打拳等方式来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
少林气功包括少林功夫气功、少林易筋经、少林八段锦等多种形式,通过练习少林气功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体能、改善身体的协调性等。
总的来说,中医气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养生方法,其练习方法丰富多样,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气功练习方法。
练习中医气功需要坚持长期练习,才能达到明显的效果。
武家气功:竹林古传八大劲功

武家气功:竹林古传八大劲功第一功,束身连提——横步正立,双手下垂,掌心向内,深呼吸若干次。
接下来吸气时身体上拔,脚跟提起;呼气时身体下沉,脚跟落地。
第二功:提气长力——横步正立,双手下垂。
吸气时双手贴身托起至肋部,呼气时双手下按至小腹下沿。
第三功:运气左右——横步正立,两臂环抱胸前,掌心向下,双手间开同肩。
两脚站立不动,身体尽量左右拧转。
第四功:一力横推——横步正立双手拢于胸前,左臂向左推直,右臂屈肘左拉,还原,然后右臂向右推直,左臂屈肘左拉,反复。
即左古开弓式。
双手或拳或掌均可,手型亦可多种变换。
第五功:咽喉齐足——横步正立,呼气时前折身,双手按地,争取做到两腿直立头顶触地,吸气时还原。
第六功:龙虎相斗——即起落式,取“起如龙、落如虎”之意,分肘臂屈伸起落和腿膝屈伸起落两大类。
肘臂屈伸起落包括俯卧桩、俯卧式双臂屈伸起落、俯卧式单臂屈伸起落、俯卧式身体划立园等等,腿膝屈伸起落包括双腿蹲起,单腿蹲起等等。
第七功:二龙戏珠——实为二龙戏柱,即保持俯卧桩功态,用双手拍打全身各个部位,轻重以适可承受为度。
第八功:身子灵动——此实为放松功。
主要有身体上下抖动、身体逐节前后波动、身体逐节左右波动、身体逐节水平摇园,身体逐节螺旋波动。
然后做深呼吸至心平气和收功。
功法提要:1、初练时各种动作均用自然体态去做,熟练后慢慢增加撑劲,保持绷劲。
2、除快速波动外,每个动作的全过程,以深呼吸四次为宜,即两次到位,两次还原。
3、折身运动并不一定要一呼吸折伸一次,亦可以直立呼吸一次,折伸呼吸一次。
4、按照传统,练功宜在偏僻无人处静练,尤以夜晚为宜。
5、每次至少重复练习数十次,具体数目不拘。
武术气功的分类

武术气功的分类武术技击与气功养生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气功。
武术气功强调把神气集中到形上,加强形的功能;主张动静双修,内外兼顾。
武术气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武当派、少林派、峨嵋派、昆仑派、南宫派等大的门派,包括轻功、硬气功以及点穴等内容。
现在流行的武术气功有以技击为主和以养生为主之别:以技击为主的有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以养生为主的有少林派功法易筋经的神勇余力、峨嵋庄法等。
在历史上,武术气功的发展对否定宗教起过重要作用。
下面是店铺专门为您整理的:武术气功的分类。
气功分类气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功法各异。
气功养生的方法不止为医家独有,还散在儒家、道家、释家(佛家)、武术家及民间俗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练功方法。
近些年来,随着群众性学练气功高潮的兴起,一些人又创编了许多新的功法。
面对众多的功法,初学气功的人往往觉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如果将所有功法按不同标准归纳一下就很容易从总体上加以把握。
1、以动、静作标准:可以分为静功和动功两大类。
其中静功还可按姿势分为卧式、坐式、站式,具体功法如放松功、内养功、站桩功等等。
动功大多采用站式和行走式,如峨嵋十二桩、太极拳、五禽戏等。
也有坐着练的动功,如坐式八段锦。
特殊情况下也可躺着练动功。
动功还可按是否有规范化的动作招式节段程序分为套路动功和非套路动功。
非套路动功又可按是否完全随意分为散手功和诱发功。
2、以姿势作标准:可分为卧功——躺着练的功法;坐功——一般坐着或盘腿坐练的功法;站功——站着练的功法;行功——行走中练的功法。
3、以练功注重的手段作标准:可分为调息功、调身功、调心功。
(1)调息功:又称吐呐功,是侧重于呼吸方式锻炼的一类功法。
(2)调身功:又称形体功,是侧重于体势、体力锻炼的一类功法。
因其注重于筋骨肌肉的锻炼,而称之为外功。
通常叫做“外练筋骨皮”。
(3)调心功:也称意守功,是侧重于意念锻炼的一类功法。
因其注重于体内意念的锻炼,而称之为内功。
通常叫做“内练一口气”。
武术气功的作用

武术气功的作用气功是一个大家都不陌生的名词,现在有很多人都喜欢这项运动,尤其是中老年人,因为经常练习,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所以受到很多老年人的青睐,而武术气功则是很多中青年人都会选择练习的,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武术气功的作用。
欢迎阅读!武术气功的作用内练一口气的武术气功,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世空”。
气功门派虽多,但总的可分三大类:即医疗气功、内家气功、武术气功,花三、五年时间练就这门功夫,既可为人治病,又能为己去疾,还可以与拳术一起运用于技击。
当然,主要是为了护卫自身不受侵袭,而非妄自伤人。
学习这类武术气功必须有恒心,耐艰苦,否则是不可能取得成果的。
武术气功是锻炼人体内的气与力在意志支配下自由上下来去,是一种气与力的内在运动。
它是旁人所看不见的,只能自己体会,因此必须自下决心,一旦练到量变到质变,即是功成之日。
武术气功的作用1.练气功能延缓人体脏器的衰老人到中年脏器则开始衰老,人到老年脏器老化或发生病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血液循环受阻。
例如胆固醇高、血脂高、血液粘稠高度、血管粥样硬化等均可造成动脉硬化、血循环不畅等,这些都属于祖国医学中气滞血瘀的范围。
练气功可以降低人的血液粘稠度、降低胆固醇、血脂;可以增强人体内脏的功能,延缓人体脏器的衰老。
武术气功的作用2.练气功能提高人的免疫能力练气功到一定程度,口中津液增加,唾液中含多种免疫细胞,能增强人的免疫力。
经过科研检测发现,练气功组的人与不练气功的对照组的人相比,血液中各种免疫细胞增加,人体免疫能力增强。
这些实验可以证明,人通过练气功能减少感冒、减少感染、减少老年疾病发生是有科学根据的。
武术气功的作用3.练气功能活血化瘀改善人体血液循环经过科学实验观察练功者的甲皱微循环有所改善。
气功态比练功前人的甲皱微血管管袢增加而且管袢开放的数量增加,这表明练气功有利于人体的血液循环。
人的血液循环的改善可以预防很多疾病,例如冠心病、脑血栓、脑供血不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气功
内家拳功,源于道家,道家主张清净,无为,养生,全形。
在内功修炼上有二:一是养气,一是练气。
养者,涵养培养之意,练者,锻炼运使之意。
夫气,以心为体,心以气为用。
练气与养气,虽同出一气之源,但有虚实动静及有形无形之区别。
气者,即中气也,中气者何?即道家所谓“元阳”,医经(黄帝内经)所谓“元气”,以其居人身脏腑之内,故国(武)术家名之曰“中气”,此气即人先天真一之气,为全身营养活动之根源。
静坐家修养之。
假名“内丹”,国(武)术家锻炼之,则名“内功”。
今将武当元始派秘传的内功修炼公诸于世,广结善缘。
一、丹田功
本派丹田功之法称“点火炼丹炉”(武火急烹与文火温养),采用的功架叫“立鼎封炉桩”(丹炉桩与金鼎桩)。
此仅将“丹炉桩”与“武火急烹”介绍如下:
丹炉桩
因其形似炼丹炉,故名。
两腿两脚并齐站立,双膝弯曲下蹲,但不超
出脚尖。
两成掌,相叠贴盖于小腹丹田处。
(图1)要求:舌抵上腭,
精神贯注,气沉丹田。
武火急烹
本法具有神速功效,能在较短时间内激发丹田神火(真元),打通全
身滞碍之处,丹田有热气鼓荡之感。
1、按上述姿式站好,双目垂帘,留一点光亮感,眼观鼻尖,由鼻尖观心窝,由心窝观脐下小腹丹田内,想有一黄色“呀”字。
燃烧以热。
2、松静观想,待呼吸平和,乃用鼻轻轻吸清气一息,深吸至满,同时小腹上提内收;气足后,猛从喉部咽下一口气,如咽物将气送往小腹丹田内,紧紧压往,提闭谷道,保持不呼不吸。
如有漏隙,则仍用鼻息收之。
一气下来,必令全身发热,闭气当尽全力,但不可故意用力强憋。
3、实在闭不住时,仍不能一气吐出,吐快了,心气顿散,上气发虚,更不能松驰,一松弛,督脉气能突然失昏,必使头晕目眩,眼显金花,身体大虚。
正确法应该紧握两拳,然后渐渐发声吐气,发“呀”音,这种音能使头部气能下潜小腹作功点,使气益中。
每次闭息吐声后,需略有休息,使心脏狂跳渐缓,呼吸平和时,再行下一次闭息。
4、如上法闭上三至七遍,全身经脉大通,小腹内“呀”字黄色火焰引动腹内暖气洋洋,开始作主自己运动,此际宜放松,姿式不变,呼吸细匀而长,仍不时行轻微的咽气闭息,以打通尚有淤滞之细微脉结。
练习此法,在各个阶段,会有不同的反应,①小腹内有跳动感。
②有热胀感,愈胀愈充实。
③热气滚动感。
④热气鼓荡感。
⑤强烈鼓荡感:开合,渐渐大起大伏,强于肺呼吸,渐渐肺呼吸停止胎息产生,全身渐发热发胀。
至此,宜行“日月精华”之法。
练此功期间必须禁止性生活,否则丹田气无法升华,通关透窍无能为力。
同时还要做固精止漏之功,以防夜失走丹。
此功虽是入门下手法,但病弱者不宜,另有法门;心脏功能不好者,禁炼;老年者当须行“生精强精”法。
二、周天功
习本派周天功可直接通周天,无须用意引气。
小周天指打通任督二脉而言,只要按要领做,气就从命门开始沿督脉上行,在小周天路线上进行循环;大周天指十二经脉的循行,依法练习,气就自然沿大周天路线运行。
1、小周天功
①预备式:两脚开立大于肩宽的两倍,两膝弯曲,坐胯松腰,成马步蹲桩。
同时两臂从体侧缓缓上举,手心向上,直臂举至头顶上方时,反掌相合,慢慢下落,合掌当胸,略停片刻(图2)。
然后按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的顺序逐对分开,双手放下,垂于体侧,并步直立,松静站好(图3)。
②正功: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两手从体两侧向上平举,上举时手心向下(图4)。
转腕,手心向前,呈弧形向胸前合拢。
中指相接,其余指头放松伸直,手心转向胸,目光注视中指相接处(图5)。
两掌拉开,手势不变,两中指相距15厘米左右(图6)。
接着连续均匀缓慢地使两手打开又靠拢,中指拉开又碰上。
③收势:两手合掌松静站立(图7),半分钟后,两
手分开侧平举,手心向上,缓缓向上环抱,至头顶时
垂腕手心向下,十指相对,沿身前中线慢慢下压至腹
前(图8)。
如此连做三次,目光平视远方收功。
初练者一般开合二十次左右,气就在小周天运行一遍,
优者开合八次左右运行一遍。
从未练过气功者练习此
功时,可能出现命门发胀,或头顶加压重物,或胸发闷等情况,这是正常现象,只要坚持练习,会很快消失。
出现胸闷时,可捣中指靠指尖一节横纹处,意想涌泉,会纠正的更快些。
至于出现身体摇晃两手似有吸力,指泛虚光,这些都是气机开动表现,应顺其自然,不必担忧。
2、大周天功
①预备式:同小周天功。
如做完小周天功接做此功,则可不做预备式。
②正功:两脚分开,松静站立。
两手抬起,手心向上,高与脐平(图9)。
肘自然靠在两腰旁,注意不要露出后腰。
缓慢进行深呼吸,吸气时想涌泉穴,呼气时想劳宫穴。
初练者深呼吸九次左右,气就可走一遍大周天,佳者四五次即可。
③收势:同小周天功。
习练此功者会感到涌泉象吸进什么东西似的,内劳宫发胀,身体摇晃,这些为正常现象,不必管它。
如感原有的疾病仿佛重了一些,这是气功练习中的负反馈现象,千万不要管它,继续练习就会好的。
三、运使功
通过上述功法练习,脉通气行,再运劲使力,具备更高能功夫,既能发气治病,又可硬功技击。
各门练法不同,其理则一,习者可参考别派功法,如“红砂手”、“易筋经”等。
限于篇幅,此仅将本派混元八式名称列如下:
飞龙吸水环球守宫二郎追踪猛虎出洞熊豹拖食三指碾金双肩夹石双掌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