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控制肿瘤相关蛋白
CPEB家族蛋白在衰老和肿瘤中的翻译调控作用
![CPEB家族蛋白在衰老和肿瘤中的翻译调控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b0f523bf111f18583d05ac7.png)
CPEB蛋白家族在衰老和肿瘤中的翻译调控作用摘要:在减数分裂过程,母性遗传的mRNAs的激活机制是细胞质多聚A尾的延伸,而母性遗传mRNAs是以短多聚A尾形式储存的沉默型转录子。
一个命名为CPEBs的RNA结合蛋白,通过招募翻译抑制元件或细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到它们的目标mRNA而直接调控细胞质的多聚腺苷酸化过程。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CPEBs蛋白不仅在各种躯体组织中都有表达,而且在成体器官基因的时空表达调控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CPEBs蛋白的“新”的功能包括调控衰老和增殖的平衡,调控病理表现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
在这篇综述里,我们总结了目前已知的CPEBs蛋白家族的功能,主要包括调控细胞增殖,调控并激活其目标mRNAs的机制。
正文:非洲爪蟾蜍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的转录水平沉默是最早发现的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而该机制就是细胞质中mRNAs通过多聚A尾长度的改变而进行翻译调控。
因此,细胞质中的少量的母性遗传的以短多聚A尾结构形式储存的沉默型或者抑制型转录子mRNAs通过黄体酮这种激素的刺激作用而被激活的母性遗传的mRNAs。
在翻译沉默的非洲爪蟾蜍卵母细胞中首次发现的细胞质mRNAs多聚A尾长度的改变来调控蛋白翻译是基因表达调控中最重要的一个机制。
少量的母性遗传的mRNAs被激活之后通过编码诸如mos或者cyclinB1这些因子而重新启动在前I期被抑制的减数分裂。
在细胞质中,这些母性遗传的mRNAs在黄体酮这种激素的刺激下会发生多聚腺苷酸化而被反应性激活。
这些母性遗传mRNAs在被激活之前是一个具有短的多聚A尾结构的沉默型或抑制型的转录子。
而这些转录子可以募集被命名为细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的顺式作用元件到3’端非编码区。
识别这些特异性的mRNAs的是CPEB结合蛋白(CPEB1),这些蛋白可以特异性地结合mRNAs亚群并将其进行多聚腺苷酸化从而参与蛋白的翻译调控。
像其他这类参与翻译调控过程的因子一样,CPEB1也是在非洲爪蟾蜍的卵母细胞中首次被发现的。
蛋白质后翻译修饰与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蛋白质后翻译修饰与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ddc922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4.png)
蛋白质后翻译修饰与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自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们对于基因组的研究逐渐深入,以至于我们能够理解基因编码蛋白质的过程。
然而,蛋白质的合成远不止于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后翻译修饰”过程。
这些修饰不仅丰富了蛋白质的功能,而且在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蛋白质后翻译修饰的种类和功能蛋白质后翻译修饰主要包括糖基化、磷酸化、甲基化、乙酰化、SUMOylation 等多种方式。
这些修饰可使蛋白质的结构、功能、互作等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影响细胞的信号转导、代谢、生长等过程,是细胞调控的重要手段。
以糖基化为例,它是将一种或多种糖基连接在蛋白质分子上的过程,可分为N-糖基化和O-糖基化两大类。
在细胞内,糖基化可参与蛋白质的折叠、生成和丝氨酸/苏氨酸酰基转移、介导蛋白质的互作及免疫识别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此外,研究也表明,糖基化与肿瘤关系密切,如多种抗癌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糖基化有关。
二、蛋白质后翻译修饰与细胞周期人体的细胞周期可分为G0期(静止期)、G1期(前生长期)、S期(合成期)、G2期(后生长期)和M期(有丝分裂期)五个阶段。
细胞周期的调控是复杂的,涉及许多蛋白质,其中包括一些经常发生翻译后修饰的蛋白质。
例如,CHK1是一种蛋白激酶,具有重要的细胞周期调控作用。
当DNA损伤发生时,CHK1受到磷酸化修饰而活化,并阻断细胞周期转化到下一阶段,从而为DNA修复创造时间和机会。
另一个例子是Rac1,它是小GTP酶的一种,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同时,还可被糖基化修饰,从而增强它的稳定性和功能。
三、抗肿瘤药物翻译后修饰的靶点在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过程中,蛋白质后翻译修饰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研究对象。
抗肿瘤药物可以通过干扰特定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在这些药物中,蛋白激酶抑制剂是最常用的。
以肝素为例,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肿瘤药物之一。
实验证明,肝素可通过靶向甘露醇硫酸化酶(HS)等显著减少HS活性,依赖于HS在肿瘤细胞内产生的一种糖基化修饰,从而发挥抗肿瘤效应。
蛋白翻译后修饰科普专题--走近N-糖基化
![蛋白翻译后修饰科普专题--走近N-糖基化](https://img.taocdn.com/s3/m/98ee9cf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0.png)
1. 糖基化修饰类型2. N-糖基化修饰简述3. N-糖链的合成、转移、修饰4. N-糖基化蛋⽩富集与糖链释放5. N-糖基化修饰功能简述图2 植物和动物的蛋⽩质 N-糖基化过程及差异[1]03N-糖链的合成、转移、修饰合成:合成:N-糖的合成起始于内质⽹膜胞质⼀侧,多萜醇(dolichol)⾸先经过磷酸化活化,随后在⼀系列糖基转移酶作⽤下形成⼀个具有2分⼦ N-⼄酰葡糖胺,9分⼦⽢露糖和3分⼦葡萄糖的寡糖链,形成图3 N-糖基化类型图4 凝集素富集,PNGase F 释放,质谱检测流程图05图5 N-糖基化蛋⽩质组的应⽤⽅向蛋⽩质糖基化或聚糖影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的结构与功能,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应答反应。
免疫系蛋⽩质糖基化或聚糖影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的结构与功能,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应答反应。
统中多数分⼦都是糖蛋⽩,如免疫球蛋⽩、细胞因⼦、补体、分化抗原、黏附分⼦和 MHC 分⼦对免疫系统分⼦的糖基化研究,⽐较适合疾病标志物研究。
甲胎蛋⽩(alpha-fetoprotein,AFP)便是⼀图6 ⼈源 IgG 的不同⽔解⽚段上的糖链分布[8]糖基化可以调控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和⾎管⽣成[14,15],糖基化异常常被认为是癌症的标志[16],FDA 批准的⼤多数肿瘤标志物都是糖蛋⽩或聚糖抗原[17-19]。
N-聚糖⽀化的程度可以通过调节⽣长因⼦受体(EGFR,FGFR,PDGF 等)的活性和信号传导,进⽽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 [20-23]。
正常细胞可以通过糖基化受体和聚糖结合蛋⽩之间的相互作⽤调节凋亡机制,癌细胞可以破坏此机制从⽽逃避死亡[24,25],⽐如,在正常细胞中 GD3 的增加通常会诱导细胞凋亡,但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在GD3 末端唾液酸中添加⼄酰基会使 GD3 ⽆法诱导细胞凋亡,从⽽促进肿瘤存活[26]。
糖基化可以以各种途径影响肿瘤的侵袭与转移。
癌细胞通常具有⾼⽔平的唾液酸化 [27],唾液酸化作⽤的增加会增加局部负电荷,从⽽物理破坏细胞间粘附,并通过静电排斥促进从肿瘤块中脱离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28]。
基因调控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基因调控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ddfd5b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c.png)
基因调控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基因的认识不断深入。
基因调控作为基因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在生物体内对于基因表达的调节。
研究表明,基因调控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基因调控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一、基因调控的类型基因调控包括多种类型,主要有转录调控、翻译调控和后转录调控等。
其中,转录调控是指对于DNA转录为RNA的过程进行调节,翻译调控是指对RNA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进行调节,后转录调控是指在RNA分子修饰、剪切和稳定方面的调节。
这些调控机制的异常运作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二、基因调控在癌症中的作用基因调控在癌症中的作用复杂多样。
在正常细胞中,转录因子被一定的机制调控,以确保基因在必要的时候表达。
而在癌症细胞中,这些正常的调控过程可能会被破坏或改变。
此外,基因调控异常还可以通过诱导DNA突变来导致某些致癌基因的导入或复制,颇有学术范的文章里面需要有足够的内容。
下面将具体分析这几种基因调控的具体作用。
1、转录调控转录因子是重要的调控基因表达的蛋白质。
转录因子的缺失或突变可能会导致DNA的错误表达或不能表达。
例如,研究表明,双子星转录因子(GCM2)调控着胆囊癌细胞中的细胞增殖和凋亡。
GCM2转录因子的异常表达可能会导致癌症细胞增殖速度快和细胞凋亡的减少,从而促进癌症的发生。
2、翻译调控翻译调控主要是指在RNA翻译过程中的调控,包括mRNA的剪接、稳定和伸长等因素。
例如,miR-34家族调控着很多基因,尤其是与周期调控和凋亡相关的基因。
研究表明,miR-34的表达水平在很多癌症中被降低,这可能是由于这种基因调节异常导致了癌症诱导基因的 excessive expression of oncogenes.3、后转录调控后转录调控主要是指RNA的后修饰及稳定,包括RNA修饰和RNA在不同细胞间的运输等。
例如,表观遗传学是指以某种方式改变基因表达而不涉及的DNA 序列改变。
LRPPRC蛋白与人类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LRPPRC蛋白与人类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9c04f0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d.png)
• 80•医学研究生学报2021年1月第34卷第1期J Pcw tgm.V oU t N o.l, January, 2021综述L R P P R C蛋白与人类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李素芬,李彬,余敏综述,熊伟审校[摘要]富含亮氨酸的五肽重复序列(PPR)基序蛋白(LRPPRC)在人类肝癌细胞HePG2中被首次鉴定,其主要定位于 细胞外核膜、内核膜、核质、内质网、细胞骨架和线粒体。
LRPPRC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蛋白质,可以调节细胞能量代谢、参与 核编码mRNA的成熟以及调控信号转导通路。
LRPPRC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有关。
文章主 要综述LRPPRC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与人类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LRPPRC蛋白在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 用前景,为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LRPPRC蛋白;蛋白结构;能量代谢;恶性肿瘤[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8199(2021)01-0080-06[D O I] 10.16571/ki. 1008-8199.2021.01.015Relation between LRPPRC an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lignant tumorsLI Su-fen1, L I Bin1 , YU Min2reviewing,XIONG Wei1checking(Department o 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 iology, School o f Basic Medic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 f Clinical Biochemistry o f Yunnan Province ^School o 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Dali University ^Dali671000, Yunnan, China;2. Laboratory o 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 iology, School o f Life Sciences,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650091, Yunnan, China)[A bstract ] LRPPRC is located in the extracellular nuclear membrane, inner nuclear membrane, nucleoplasm, endoplasmic reticulum, cytoskeleton and mitochondria, and was first identified as a leucine-rich pentapeptide repeat sequence (PPR) motif protein in HepG2 cells. LRPPRC is a multifunctional protein that can regulate energy metabol-ism, participate in the maturation of nuclear-en- coded mRNA, and regulat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Recent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LRPPRC is related to malignant tumors. This article mainly reviews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LRPPRC,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LRPPRC an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LRPPRC in the study of malignant tumors, laying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s.[Key words ] LRPPRC protein;protein structure;energy metabolism;malignant tumor〇引 言三角状五肤重复(pentatricopeptide repeat, P P R)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含有35个 氨基酸的简单重复基序的R N A结合蛋白质,这类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01155,31760331)作者单位:671000大理,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云南省高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重点实验室[李素芬(医学硕士研究生)、李彬、熊伟];650091昆明,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余敏)通信作者:熊伟,E-m ail: *****************.cn 白主要参与基因的转录、转录后加工、RNA稳定性、RNA编辑及翻译过程。
Y盒结合蛋白1及其对肿瘤发生的双刃剑作用
![Y盒结合蛋白1及其对肿瘤发生的双刃剑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32aa3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78.png)
Y盒结合蛋白1及其对肿瘤发生的双刃剑作用步玉辉;崔乃鹏;何欢;林丹丹【摘要】Y盒结合蛋白1(YB-1)是一类包含冷休克结构域的蛋白家族成员,YB-1从结构上分为三部分:N端的单链DNA结构域、冷休克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它与DNA及RNA的相互作用、转录调节、翻译调控等有关.YB-1参与肿瘤细胞的转化、多重耐药及转移.YB-1对肿瘤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可作为诊断肿瘤的重要指标,是治疗肿瘤的重要的分子靶点.总之,YB-1不仅在肿瘤细胞的生长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在肿瘤相关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文就YB-1的功能及其对肿瘤发生的促进及抑制等方面进行概述.【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20)013【总页数】4页(P2352-2355)【关键词】肿瘤;冷休克蛋白质类;Y盒结合蛋白1【作者】步玉辉;崔乃鹏;何欢;林丹丹【作者单位】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河北保定071000;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河北保定071000;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0;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4;R73-3Y盒结合蛋白1(Y-box binding protein-1,YB-1)是含有冷休克结构域(coldshock domain,CSD)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
该蛋白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氧化应激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
该蛋白在胚胎时期高表达,随着个体分化、发育、成熟,其表达量逐渐下降。
YB-1在胞质及胞核中广泛分布,并执行着不同的功能。
在核内,YB-1作为转录因子可通过与DNA结合调节增殖和耐药基因转录;在细胞质中,YB-1既可通过与RNA结合调节蛋白多肽链的翻译过程,亦可通过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来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
因此,YB-1可以作为肿瘤远处转移的标志。
在多种肿瘤组织中,YB-1呈高表达并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密切相关。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疾病中的作用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疾病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57acf3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4.png)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疾病中的作用在生物体内,蛋白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分子,它们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涉及到细胞的结构、代谢、信号传递等重要生命过程。
而对于蛋白质的生物学研究,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通常指的是在蛋白质翻译完成之后,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功能上等价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官能团(如磷酸、葡萄糖、甲基等)或者其他生物分子(如脂质、多糖等)结合到蛋白质分子中,改变蛋白质的生理性状和生物学功能。
这些修饰作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酰化、糖基化、甲基化等。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各种重要生命过程中,比如细胞的分裂、凋亡、信号传递、DNA的复制和修复等等。
它对细胞的正常功能、形态和稳定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许多蛋白质功能成功发挥的关键。
然而,一些疾病也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异常有关。
一、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肿瘤发病中的作用磷酸化修饰是蛋白质修饰中最常见的一种。
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磷酸化的异常是常见的,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磷酸化修饰导致了一系列细胞生物学功能的改变,比如,增强了细胞的增殖、凋亡抑制和转移等特性。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SRC家族蛋白激酶。
这个蛋白在正常情况下表达适量,并参与信号传导,细胞增殖,细胞粘附等过程。
但当该蛋白发生磷酸化修饰异常时,它的催化能力就会非常危险并会导致各种癌症的发生。
实验表明,对SRC抑制剂可以有效减少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糖基化是另外一种常见的蛋白质修饰。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如愈切-雅克布病、阿尔茨海默氏病等,糖基化修饰的异常会导致脑部神经元失常并逐渐死亡。
这种异常发生的原因便是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糖基化改变。
例如,α-半乳糖转移酶或β-葡萄糖转移酶的缺陷可使蛋白质发生异常糖基化。
糖基化剂也会影响到其他类型的蛋白质修饰,例如磷酸化和甲基化。
因此,糖基化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和值得深入研究的。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f8e5e4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f.png)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蛋白质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它们构成了我们身体内许多基本的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如酶、肌肉组织等。
然而,蛋白质不是一个单一的分子,而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序列。
在蛋白质合成中,这些氨基酸首先被翻译成多肽链,然后通过各种后翻译修饰进行特定的翻译后修饰,使蛋白质从而能够执行其特定的生物功能。
蛋白质的后翻译修饰包括许多步骤,如糖基化、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等等。
这些修饰可以改变蛋白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其生物功能。
其中,磷酸化和乙酰化是最常见的两种修饰方式。
磷酸化是一种添加磷酸基团的修饰方法。
它通常通过酪氨酸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等酶类来实现。
在磷酸化后,蛋白质的电性质和构象被改变,从而影响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例如,磷酸化可以增强蛋白质与细胞骨架之间的结合,从而影响细胞的形态和运动。
乙酰化是一种添加乙酰基团的修饰方式。
它介导了核糖体的转录和染色质组装的调节。
乙酰化的基质和作用位点的多样性,使得乙酰化修饰在蛋白质后翻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锌指蛋白中的乙酰化修饰改变了核糖体的结合,从而影响了转录调控。
然而,异常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可以导致许多人类疾病的发生。
例如,癌症是由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疾病。
一些研究表明,一些蛋白质在癌症细胞中的翻译后修饰水平与其增殖相关。
所以控制癌症细胞中的蛋白质修饰可以对治疗癌症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心血管疾病方面,葡萄糖化终产物(AGEs)可以损伤细胞内的蛋白质,改变其功能,并在内皮细胞上引起氧化应激。
这种现象可能是导致心脏病的一个重要机理。
例如,AGEs损伤心肌细胞时,它们可以影响细胞内的能量代谢和调解细胞肌动蛋白的功能性改变,从而影响心肌细胞的功能。
此外,某些遗传疾病也与蛋白质后翻译发生异常有关。
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一种称为糖基化作用的化学反应会损害蛋白质、核糖体和为代谢所需的其他分子。
伴随分子损伤的退行性病变,也不可避免地在各器官产生障碍。
β-catenin-wnt中英文
![β-catenin-wnt中英文](https://img.taocdn.com/s3/m/d12702b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9.png)
β-catenin-wnt中英文
β-catenin-Wnt是两个与细胞信号传导和癌症发展紧密相关的分子。
以下是这两个分子的中英文解释:
β-catenin(中文:β-连环蛋白)
β-catenin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参与细胞间的粘附以及Wnt 信号传导通路。
在Wnt信号通路中,β-catenin的积累会导致其进入细胞核,与TCF/LEF转录因子结合,从而激活特定基因的转录。
Wnt(中文:Wnt蛋白或Wingless蛋白)
Wnt是一类分泌型糖蛋白,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Wnt信号通路是生物体发育和稳态维持过程中的重要调控机制。
Wnt蛋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启动一系列细胞内信号转导事件,最终导致β-catenin的积累和细胞核转位。
在癌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是常见的现象,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因此,研究这一通路对于理解癌症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 — 1 —1 —。
综述1 ALC1 肝癌中的原癌基因 (2)
![综述1 ALC1 肝癌中的原癌基因 (2)](https://img.taocdn.com/s3/m/9abf9a6f31b765ce050814c1.png)
CHD1L:一个新的原癌基因摘要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向我们揭示了人类肿瘤在基因水平的一般改变方式,同时大约有140个与肿瘤发生相关的驱动基因被发现,但是大多数基因的调控机制目前机制还不清楚。
CHD1L,染色体解旋酶/A TP酶DNA结合蛋白1类似基因,又称ALC1,是一个新发现的原癌基因,位于染色体1q21区,且在多种实体瘤中发现其异常表达。
在肝细胞癌和其他肿瘤中对CHD1L的功能进行研究发现,肿瘤发生过程中CHD1L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影响细胞周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
目前的研究发现,CHD1L能够与凋亡相关蛋白Nur77结合,或者通过上调其相关靶基因从而激活AKT信号通路最终扰乱细胞凋亡程序。
因此,在多种实体瘤中CHD1L被认为是一个新的能够影响肿瘤进展,预后和生存的非独立性生物因素。
而关于CHD1L功能的研究向我们提示关于肿瘤靶向治疗新的思路。
引言肿瘤是一种基因异常的疾病。
目前国际上对于肿瘤染色体的研究揭示了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出现了染色体的突变,基因组重排以及结构的多样性【1】。
一个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的癌变大约需要3~6个染色体的重构事件才能实现【2】。
另外,在一个典型的肿瘤发生中大约伴随有2~8个编码区染色体的驱动基因突变;而剩下的驱动基因突变是非编码区中没有生长选择性的基因。
而一些关键基因的变化能够通过许多核心的信号通路改变细胞命运,细胞生存和染色体的维持,从而重编程正常细胞的生长【1】。
近来的研究发现,驱动基因被分为突变驱动基因和表型驱动基因;突变驱动基因包含大部分数量或类型的驱动基因,而表型突变基因通常在肿瘤中表达异常但不伴随高频率的突变,它们是通过DNA甲基化或染色体修饰来影响肿瘤细胞的分裂【1】。
癌症发病组学【3】将运用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或者是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帮助我们寻找攻克肿瘤的方法。
在肿瘤发生过程中,染色体的重排是最为常见的异常,包括修饰,缺失,易位等;在染色体修复中由于错误的掺入了密码子片段将会导致一个或多个染色体不可逆的损伤【4】。
翻译后修饰的蛋白质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翻译后修饰的蛋白质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67f0c0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6.png)
翻译后修饰的蛋白质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翻译后修饰的蛋白质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翻译后修饰是指在蛋白质翻译后,通过化学反应或生物学过程使其发生化学结构或生物学功能上的改变。
这些修饰包括磷酸化、甲基化、乙酰化、泛素化等。
翻译后修饰在蛋白质研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在癌症研究中,一些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某些蛋白质的磷酸化水平会影响其信号传导通路的正常功能,这就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同时,一些蛋白质的泛素化也能影响其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
除了对癌症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之外,翻译后修饰还在其他疾病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阿尔兹海默病研究中,一些蛋白质的乙酰化和甲基化与其在大脑细胞中的异常积聚有关。
这些异常积聚与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对于疾病研究人员来说,翻译后修饰的研究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这是因为翻译后修饰通常是非常复杂的,难以被一般的实验方法检测和分析。
同时,许多翻译后修饰也会因其微小的差异而导致蛋白质功能上的显著差异。
这就意味着在研究中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翻译后修饰。
为了更好地了解翻译后修饰在疾病研究中的作用,许多研究机构都在不断改进其技术和方法。
例如,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通过多肽纳米对撞机(Pepnovo)分析小鼠心室蛋白质表达时酚酞染色和不染色区系在热休克等生物过程中存在差异,从而较真实的共分析了心理活动和虚假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并推测了部分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为我们研究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
总之,翻译后修饰的研究在疾病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为新药研究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蛋白翻译后修饰
![蛋白翻译后修饰](https://img.taocdn.com/s3/m/6aef965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4.png)
蛋白翻译后修饰的重要性
蛋白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功能多样化和动态调 控的重要机制,可以影响蛋白质的活性、稳定 性、定位和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蛋白翻译后修饰在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 控、细胞分化、肿瘤发生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 发挥重要作用。
磷酸化与信号转导
磷酸化
磷酸化是一种常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通过将磷酸基团添加到蛋白质上,可以调节蛋白质的活性和功 能。磷酸化在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影响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细胞内的信号 传递。
信号转导
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响应和内部信号的传递过程。磷酸化可以调节蛋白质的活性,从而影 响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参与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抗体特异性检测
总结词
抗体特异性检测是确保所使用抗体能 够特异性识别目标蛋白及其翻译后修 饰的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抗体特异性检测主要包括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和ELISA等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检测抗体的特异 性、灵敏度和交叉反应情况,确保抗 体的可靠性。
05
蛋白翻译后修饰与疾病的关系
甲基化改变与遗传性疾病
总结词
蛋白质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与遗传性疾 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详细描述
甲基化改变会导致基因表达的异常调控,进而引发威 廉姆斯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和囊性纤维化等遗传性疾 病。
糖基化异常与免疫疾病
总结词
糖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免疫疾病 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 尽管对蛋白翻译后修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仍有许多修饰类型 和相关酶缺乏深入了解。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这些未知领域,以全面揭示蛋白 翻译后修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与肿瘤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与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f7e4fe5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d.png)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与肿瘤
魏群;曹江
【期刊名称】《细胞生物学杂志》
【年(卷),期】2007(29)2
【摘要】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s,eIFs)是一类在蛋白质翻译起始的过程中发挥各自不同作用的蛋白质。
近年来的研究发
现,eIFs除了在蛋白质翻译起始中起作用外,还具有其他的作用,而且多种eIFs均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相关。
现就eIFs、eIFs与肿瘤的相关性及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5页(P197-201)
【关键词】真核翻译起始因子;表达;肿瘤
【作者】魏群;曹江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753
【相关文献】
1.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与肿瘤 [J], 褚丽莎;宋向阳;曹江
2.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lF3A导致的翻译起始异常和相关疾病 [J], 朱涛;高元峰;李玲;王蕾云;尹继业;周宏灏;张伟;刘昭前
3.真核翻译起始因子家族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J], 吴继华;张建中
4.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E与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J], 吕红琼;周林静;王平;张华
5.真核起始因子4E反义寡核苷酸对人食管癌EC-1细胞中真核起始因子4E表达的影响 [J], 陈奎生;王志永;周强;柴雅玫;高冬玲;张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tene蛋白 -回复
![ptene蛋白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36dffeb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c.png)
ptene蛋白-回复PTEN蛋白是一种关键的肿瘤抑制蛋白,它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PTEN蛋白的问题,并介绍其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第一步:什么是PTEN蛋白?PTEN蛋白(磷酸酯酶和张力酶)是一种脂质和蛋白质双酶,是肿瘤抑制基因PTEN的产物。
它在人体内广泛表达,并被称为“生物学的刹车”。
PTEN主要通过去除磷酸基团来调节多种信号通路,从而影响细胞生长、存活和运动等生物学过程。
第二步:PTEN蛋白的功能是什么?PTEN蛋白主要通过脱磷酸(脱去3'脂肪酸磷酸基团)来调节细胞内信号通路。
一方面,PTEN蛋白能够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另一方面,PTEN蛋白还能够通过调节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控制细胞代谢、存活和增殖等生物学过程。
第三步:PTEN蛋白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PTEN蛋白在肿瘤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首先,PTEN基因的突变和缺失是各类肿瘤中最常见的分子异常之一。
这些异常导致PTEN蛋白的功能丧失或减弱,从而使肿瘤细胞不受抑制并过度增殖。
其次,PTEN蛋白缺失还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侵袭性相关,可以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
此外,PTEN蛋白还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衰老等机制来参与肿瘤发展的过程。
第四步:如何调节PTEN蛋白的表达和功能?PTEN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节。
首先,转录调节因子可以影响PTEN基因的转录水平,从而影响PTEN蛋白的表达量。
其次,翻译后修饰和蛋白稳定性也可以影响PTEN蛋白的功能。
例如,磷酸化、泛素化、乙酰化等修饰会影响PTEN蛋白的酶活性、亚细胞定位和稳定性。
此外,一些非编码RNA(如微小RNA和长非编码RNA)也可以通过调控PTEN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来影响PTEN蛋白的水平。
第五步:PTEN蛋白与肿瘤治疗的关系如何?由于PTEN蛋白在肿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者们正在寻找能够恢复PTEN功能的新型治疗策略。
论文蛋白质表达与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
![论文蛋白质表达与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d91f11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d.png)
论文蛋白质表达与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蛋白质是生命体内最基础、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广泛参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调控。
在肿瘤发展过程中,蛋白质表达异常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蛋白质表达调控的角度出发,探讨与肿瘤转移相关的机制研究。
一、蛋白质调控网络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蛋白质调控网络是细胞内各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系统。
它通过转录、翻译和修饰等过程调控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
在肿瘤转移中,蛋白质调控网络的紊乱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入侵和转移等多个环节密切相关。
1.1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肿瘤转移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指蛋白质合成完成后受到的生化修饰作用,包括磷酸化、甲基化、乙酰化等。
这些修饰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和功能,从而调控肿瘤细胞的转移潜能。
例如,乙酰化修饰可以促进转录因子的活性,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
1.2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与肿瘤转移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是指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这些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复合物、信号传导路径等,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
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重组和改变可以导致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转移。
例如,转录因子与细胞黏附分子的相互作用可以调控细胞的迁移和转移。
二、关键蛋白质在肿瘤转移中的调控作用在众多调控蛋白质中,有一些关键蛋白质在调控肿瘤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转移过程。
2.1 细胞黏附分子与肿瘤转移细胞黏附分子是指参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相互黏附的分子。
它们通过维持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黏附连接,调控细胞的迁移和转移。
在肿瘤转移中,细胞黏附分子的异常表达可以破坏细胞黏附,使肿瘤细胞脱离原位并侵入其他组织。
2.2 转录因子与肿瘤转移转录因子是调控基因表达的关键因子,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转移等生理过程。
在肿瘤发展中,转录因子的异常表达和活性改变可以影响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从而调控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
三、蛋白质表达调控与肿瘤治疗的展望了解蛋白质表达调控与肿瘤转移的机制对于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表达和肿瘤动力学
![蛋白质表达和肿瘤动力学](https://img.taocdn.com/s3/m/3d0f210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f.png)
蛋白质表达和肿瘤动力学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生命活动的关键调节因子。
在细胞内,蛋白质通过基因表达的过程合成出来。
蛋白质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涉及到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
肿瘤动力学是研究肿瘤生长和扩散规律的学科,蛋白质表达在肿瘤动力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蛋白质表达的基本过程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可以分为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
在细胞核中,DNA分子被转录成mRNA分子,这个过程称为转录。
mRNA通过核孔离开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接下来的过程称为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mRNA根据遗传密码,通过蛋白质合成机构翻译成蛋白质分子。
2. 蛋白质表达的调控机制蛋白质表达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包括转录调控和翻译调控两个层面。
在转录调控中,转录因子与DNA结合,增强或抑制基因的转录活性。
在翻译调控中,mRNA的稳定性和翻译效率会影响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此外,还有多个信号通路和调节因子参与到蛋白质表达的调控中。
3. 蛋白质表达与肿瘤动力学的关系肿瘤动力学是研究肿瘤生长和扩散规律的学科。
蛋白质表达与肿瘤动力学密切相关,因为蛋白质是肿瘤生长和扩散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些蛋白质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和肿瘤促进基因的激活都会导致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增加。
因此,通过研究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可以揭示肿瘤动力学的机制,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4. 蛋白质表达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蛋白质表达的异常在很多肿瘤中都被观察到,因此已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通过检测肿瘤组织或体液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种类、预后和对治疗的敏感性。
此外,针对蛋白质表达差异的治疗策略也已经被广泛研究。
例如,通过抑制特定蛋白质的表达,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5. 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蛋白质表达和肿瘤动力学研究也将不断进步。
一方面,通过新的高通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可以更全面地研究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和调控机制。
翻译调控与蛋白质表达这篇文章将介绍翻译调控在蛋白质表达中的作用包括如何控制种类和数量等
![翻译调控与蛋白质表达这篇文章将介绍翻译调控在蛋白质表达中的作用包括如何控制种类和数量等](https://img.taocdn.com/s3/m/d533b75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b.png)
翻译调控与蛋白质表达这篇文章将介绍翻译调控在蛋白质表达中的作用包括如何控制种类和数量等翻译调控与蛋白质表达蛋白质是生命体中重要的分子机器,它们在细胞内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
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和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翻译调控在蛋白质表达中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翻译调控在蛋白质表达中的作用,包括如何控制种类和数量等。
一、翻译调控的基本原理翻译调控是指通过调节mRNA的翻译过程来调控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在细胞内,mRNA转录出来后,需要经过翻译过程才能合成蛋白质。
翻译调控可以通过调节翻译起始、翻译速率和翻译终止等步骤来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具体来说,翻译起始的调控包括选择性启动子、引导RNA和mRNA的结构元件等因素的调控;翻译速率的调控包括调节某些调控因子的合成量和活性等;翻译终止的调控包括选择性终止子、mRNA的稳定性和降解速率等。
二、翻译调控在蛋白质种类控制中的作用翻译调控在控制蛋白质种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细胞内存在着大量的mRNA分子,它们通过选择性翻译来决定合成哪些蛋白质。
这种选择性翻译可以通过选择性启动子和引导RNA的机制来实现。
选择性启动子是指在蛋白质合成中,只有特定的mRNA能够被翻译为蛋白质的起始子,其他mRNA则不参与翻译。
引导RNA是一类分子,可以与特定mRNA分子结合,促进其翻译为蛋白质。
通过这些机制,细胞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种类,保证合成适量的特定蛋白质。
三、翻译调控在蛋白质数量控制中的作用除了控制蛋白质种类外,翻译调控还在蛋白质数量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翻译速率是决定蛋白质合成速度的重要因素,通过调节翻译因子的合成量和活性,细胞可以控制蛋白质的数量。
翻译因子是一类能够与核糖体结合并促进mRNA翻译的蛋白质,它们的活性和合成量可以受到细胞内环境的调控。
通过调节翻译因子的合成和活性,细胞可以调控蛋白质的合成速率,从而控制蛋白质的数量。
四、翻译调控与细胞功能的关系翻译调控在细胞功能的发挥中起到重要作用。
stil蛋白分子量
![stil蛋白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9f78b61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9.png)
stil蛋白分子量
Stil蛋白是一种与细胞增殖和肿瘤发展相关的蛋白质,它在多
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关于Stil蛋白的确切分子量
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和争议。
根据不同的研究和文献资料,Stil蛋白
的分子量可能在范围内有所变化。
一些研究表明Stil蛋白的分子量
约为80-100千道尔顿(kDa),而其他研究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
这种差异可能部分是由于不同实验条件、使用的技术和方法的不同
所致。
另外,Stil蛋白的分子量也可能因不同物种、细胞类型或组织
类型而有所差异。
在不同的细胞环境中,Stil蛋白可能发生翻译后
修饰,如磷酸化、甲基化等,这些修饰可能会影响其分子量。
因此,要准确确定Stil蛋白的分子量,需要综合考虑多个研究结果,并在
具体实验条件下进行验证和分析。
总的来说,Stil蛋白的分子量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一定变异性的
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希望这个回答
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Stil蛋白的分子特性。
rps6蛋白作用
![rps6蛋白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60ccc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b.png)
rps6蛋白作用RPS6蛋白(Ribosomal Protein S6)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细胞的核糖体蛋白,它参与了多个重要的细胞生物学过程。
RPS6蛋白的作用可以通过多个途径进行调控,包括翻译后修饰、翻译调控因子和信号通路的调控。
首先,RPS6蛋白在翻译后修饰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RPS6蛋白可以通过磷酸化修饰进行调控。
磷酸化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修饰方式,能够调节蛋白质的功能和亚细胞定位。
对RPS6蛋白的磷酸化修饰可以导致其亚基结构的变化,进而改变与其他蛋白质或核酸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RPS6蛋白的功能。
其次,RPS6蛋白参与了翻译过程的调控。
研究发现,RPS6蛋白的改变会影响整体翻译水平和翻译速率。
当细胞需要进行快速和大量的蛋白质合成时,RPS6蛋白会被磷酸化,从而促进翻译过程的进行。
此外,RPS6蛋白与多个翻译因子如EIF3、EIF4等相互作用,并参与形成多肽链的起始复合物和搜索起始密码子的过程。
此外,RPS6蛋白还通过调控信号通路参与细胞生物学过程。
例如,RPS6蛋白的磷酸化状态可以受到多个信号通路的调控,包括mTOR通路、MAPK通路、PI3K/AKT通路等。
这些信号通路可以将外界的刺激传导到细胞内部,并通过改变RPS6蛋白的磷酸化状态来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代谢等生理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RPS6蛋白在一些疾病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过程中,RPS6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通常会升高。
这与肿瘤细胞的高度代谢活性和异常的细胞生长有关。
因此,RPS6蛋白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综上所述,RPS6蛋白作为一种核糖体蛋白,在细胞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参与了翻译后修饰、翻译调控和信号通路的调控,并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和代谢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对RPS6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生物学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 控 制肿 瘤相 关 蛋 白( t h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l l y c o n t r o l l e d
t u m o u r p r o t e i n , T C T P ) 又称 P 2 1 、 Q 2 3 、 P 2 3 、 组胺 释 放 因子 、 Mm i l p 、 T m a l 9 p 或f o r t i l i n 。翻译 控 制肿 瘤 蛋 白与肿 瘤 、 凋 亡、 炎症 、 过敏 、 细胞 因子 调控等 多方 面相关 。该蛋 白表 达 广泛 , 结 构保守 , 是 调 整 真核 生 物结 构 与 功 能 的基 础性 蛋白, 在胞 内及胞 外均 起 作 用 , 它 属 于分 子 伴 侣家 族 的一 员, 在 嗜酸性 粒细胞 、 嗜碱性 粒细 胞 、 T淋 巴细 胞 等炎 症 细
白线粒 体产 生相互作 用并结 合 B c l — X 1 , 在 轻度 氧化 应激 的 环 境 中起到抗 凋亡 和诱 导凋 亡 的双 重 作 用 。复制 老 化 或 者c d c 4 8的突变 可导致 T C T P 从 细胞浆 分泌 到线粒 体 的外
膜 表面并 被蛋 白酶 K水解 。T C T P与 微管 蛋 白结合 , 参 与 细胞形 态 的维 持并导 致生 长和分 裂 的延 迟 ; 敲 除该 基 因后 细胞容 易进入 静止期 , 同样可 导致生 长 的迟 缓 。
能 。非结 构环 上 的标 记 序 列 与核 蛋 白 Ms s 4和 D s s 4结 构
相似 , 属 同一蛋 白家族 。 2 T C T P的生 物学功 能 2 . 1 细胞 内作用 T C T P调 节 细 胞 的 生 长发 育 、 转化 、 细 胞 周 期 以 及 凋
[ 摘要] 翻译控制肿瘤相关蛋白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起作用 。它在翻译和转录水平受到胞外的各种
信 号调 控 , 在肿瘤 、 凋亡、 免疫等 多个 方面发 挥重要作 用 。本文对 该蛋 白的结 构组 成 、 生 物功 能 、 受调 控 的机制 等方 面进行综 述 。 [ 关键 词 ] 翻译 控制 肿瘤相 关蛋 白 ; 免疫 ; 肿 瘤 [ 中图分类 号 ] R 7 3 0 . 3 [ 文 献标 志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8 4 6 8 . 2 0 1 3 . 0 6 . 0 2 4
管 家基 因 , 包 括 多个假 基 因 。T C T P假基 因在 人类 中有 l 5
个, 在 鼠类 中有 1 3 个, 都有 高度 的种 间保 守 性 。C l a d o s —
p o r i u m h e r b a r u m变应原与人 T C T P一 致 性 大 约 为 4 1 %。 T C T P的 mR N A大小为 1 . 2 K b , 可形 成双链 蛋 白结 构 , 由3
J D i a g n T h e r De n n  ̄o — Ve n e r e o 1 .D e c .2 01 3 .V o l + 2 0.N o . 6
・Leabharlann 综 述・ 翻译 控 制 肿 瘤 相关 蛋 白
李文娟 , 袁立燕 , 黄怀球 , 周俊 杰
( 中山大学附属第 三医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6 3 0 )
程 中的 G D P / G T P转 化 。T C T P的 m R N A结构复杂 , 可
个 功能域 组成 , 保 守序 列集 中在 B链 的 中心 区 域 , 连 接在 延 长 因子 上 , 在分 子联 系中起着 重要 的作用 。 自由环 区和 O . f 螺旋 区可 与 钙 离子 和微 管 蛋 白结 合 , 决 定 该 蛋 白 的 功
自上世纪 八十年 代老 鼠和人 的 T C T P的 c D N A序列 公 布后 , 研究 发现 T C T P基 因转 录后 在 细胞 进入 分 裂周 期 的
瞬间大量 翻译 。T C T P的基 因 ( t p t 基因) 结 构 由 6个 外显
子、 5 个 内含子及 调控 序列 组成 , 在 细胞 中持 续 表达 , 属 于
体 不对 称 分离 , T C T P可结 合 c a 和 B c l 一 2家族 成 员 抑
制细胞 凋亡 , T C T P通 过增 强 MC L 1和 B C L — XL 、 拈 抗 凋 亡
前 体蛋 白 B a x 在 线粒 体 内的二 聚 化 抑制 线 粒体 内 的凋 亡
信 号 , 在酵母 菌 MMI 1 ( Y K L 0 5 6 c , T MA 1 9 ) 中可 与 微管 蛋
研 究显示 T C T P 丝 氨酸 残基 在人 体 中可被 磷 酸化 , 但 在酵母 菌 中则不能 , 其 原 因是 在人体 内不存 在 蛋 白合成 后 修饰所 需的 谷胱甘肽 还原反 应和 线粒体 的转 运体 , 但酵 母 菌 中存 在 。I k B c  ̄ 磷 酸化水平 升高 被认 为是 N F — K B途 径 抑 制凋 亡 的标 志 , 而T C T P反义 链 的表 达诱 导 凋 亡 的 同时 也 能提 高 I k B c  ̄ 磷 酸化 水平 , 该 机制 目前仅 在 T r e g细胞 内 发现 。T c T P可特 异 拮 抗 e E F 1 B所介 导 蛋 白质 合 成 过
胞 中表达 活跃 。
1 T C T P结构 和组成
有 促生 长 的作 用 。在果 蝇 T C T P基 因敲 除 后 发 现 果蝇 器 官大小 和细胞 数 目发育受 限 ; 小 鼠该 基 因敲除后 胚 胎停 止
发育 J 。研 究表 明 T C T P在 肝癌 细 胞 分 裂 时 可引 起 染 色